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暧昧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谁的荷尔蒙在汉朝飞-第6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书上的解释是,大概是对樊哙有种“英雄惜英雄”的感觉,所以对其以礼相待。

  这个理由挺说得过去的,结果后来才在史书上发现:其时,樊哙自进帐,就连喝酒吃肉的时候,手上都一直提着剑和盾的,离项羽的距离不过三大步……咳,无论如何,项羽是杀不了刘邦了,那么刘邦就该闪人了。

  于是,刘邦借口要解手,溜了出去,留下张良与项羽周旋,由樊哙带着刘邦回营。

  俗话说,拿人手软,吃人嘴软。

  刘邦吃了项羽的酒肉,便嘴软了,不再说项羽的不是,而是一声不吭的溜了,而后自觉得不好意思,便让张良拿出两对玉器分送给项羽和范增。

  而项羽收了张良的礼物自然手软,对刘邦下不了毒手,只好作罢。

  项羽作为正主,放过了刘邦,身为军师的范增却气得把刘邦送的玉斗摔在地上,骂道:“没出息的家伙,天下必定改姓刘了。”还好当时项羽并未听见,否则必定要范增好看,范增也倒知趣,骂了项羽后,便好些日子不在项羽面前出现。

  项羽也觉得范增这人太冲动了,一大把年纪了,动不动就喊打喊杀的。以致于项羽后来中了离间计,毫不犹豫地在范增的辞职书上签了字。

10、刘邦金榜提名,名列二甲——汉王
以上便是鸿门宴的大致过程,由于比较出名,大家都略知一二,所以并未细说。

  而当中的关键问题是,项羽为何不杀刘邦?关于这一点,不知别人是怎么想的,反正我是有不少疑问的。

  一般公认的原因有二:其一,项羽糊涂。

  持这个原因的人,显然是没有认真分析过的。大多人都以为项羽是莽夫一个,只会干那提刀砍人的粗事,干不了背地里暗算人的细活。

  这显然是错的。项羽在巨鹿一战之后,带着诸侯满世界跑,并从楚怀王手中夺回自己的兵权,从当初的5万杂牌军转职成为今天的40万王牌军,只怕不是那么容易的一件事。

  毕竟各诸侯都是来逐鹿中原的,可不是来听你项羽吩咐的,要想让他们乖乖听命,不但要有刚如坚铁的摄人之威,更要有柔若于水的政治手段,非此两样,难以稳固权利。

  说项羽糊涂,只怕是自己没想明白才对。

  原因二:项羽心软。

  说这话的人,真该拖出去扁一顿,然后再扔回图书馆好好的翻一项羽的历史:

  项羽血腥三宗罪

  罪一:公元前209年,项羽砍杀吴中太守——殷通,并将其全家满门抄斩。

  罪二:公元前208年,项羽攻占襄城,坑杀满城军民。

  罪三:公元前206年,项羽命其同伙坑杀20万秦朝士兵。

  以上三罪,除了火星人,只怕没几个人类干得出来吧。所以,项羽心软,简直就无从说起。

  至于不杀刘邦的真正原因,按我估计,应该是杀刘邦是怕影响不好。

  首先,刘邦已经示弱,表示自己根本就无力与项羽争夺天下。关于这点,项羽倒不是只听刘邦说说就完了,具体的也是考究过的,毕竟刘邦这人平时就贪财好色,完全不是一副干大事的样子。

  虽然范增提醒项羽,刘邦入关中后,什么都不要,财宝美女皆扔在一边,与平时的行为大相径庭,从而怀疑刘邦野心很大。但项羽向来自负,又加上刚从巨鹿打响了名头,手下的诸侯们,哪个不比刘邦强,不都听自己的么。那刘邦难道还能强过数十诸侯?

  所以项羽看不起刘邦,觉得没必要杀。

  再来,项羽与刘邦曾在楚怀王那里约定过,谁先入关中,谁就是关中王。

  这个约定是大家都知道的,刘邦先入关,却表示自己当不当王,还得由你项羽说了算,人家全听你的了,如果以“养虎为患”为由杀了刘邦,倒也不是不行,只是怕会影响到自己在众诸侯当中的人气,人人都会自危。

  这么一来,好不容易拉拢的诸侯便会产生离异之心,所以,杀了刘邦,离了诸侯,实在划不来。

  以上两点仅是推断,作不得铁证,只作参考。

  无论如何,刘邦与项羽比起来,还嫩得很,还没有到可以让项羽不除不快的地步。 所以可以说,是刘邦的“不争气”救了自己一命,从而留得了青山在。

  刘邦忍一时之气,回到“青山”,赶紧找“柴”来烧。首先要烧的就是曹无伤这根废柴,至于刘邦后面的工作就只有等着项羽来安排了。

  项羽的具体安排是这样的,首先带人去操秦朝老窝,之前刘邦去过一次了,但刘邦听说项羽来了,一下就萎了,算是没操得干净。而项羽素以彪悍闻名,对秦皇宫来了个“先劫后烧”,然后对整个秦地施行“三光政策”。

  一时间,民愤冲天。

  自古以来,民愤这东西,一般是拿来发泄的,有时候还会烧起来,并且会烧死很多人。

  但对于项羽,民愤都乖乖地在主人肚子里翻滚,一阵屁就没了,所以没人对项羽发泄。

  怨愤嘛,自我发泄一下就行了,丢了命可就不好玩了。大多人,对项羽是又恨又怕。

  所以,项羽的命令就无人不敢从了。

  接下来,项羽打了份战后报告给楚怀王,主要是提醒他是该发奖励的时候了。

  楚怀王不坳不过项羽,只能按照项羽递交上来的资料,制定成册,并在书名上啪的一声,盖上了楚国国务院的钢印。

  尽管此书的书名被“钢印”扭曲了,但天下势力分布仍然集中在了这本“封王榜”上。

  《封王榜》

  主    编:楚怀王

  执行主编:项  羽

  选题策划:项  羽

  责任编辑:项  羽 

  责任校对:项  羽

  出版发行:楚国国家出版集团 项羽工作室

  版    次:公元前206年5月第一版

  印    张:1

  印    数:30000册  

  各王分封列表:

  一、项羽:封西楚霸王,统领梁地、楚地共九郡,建都彭城;

  二、刘邦:封汉王,统领巴、蜀、汉中,建都南郑;

  三、把关中分为三份,封给秦朝的三个降将:章邯为雍王,建都废丘;司马欣为塞王,建都栎阳;董翳为翟王,建都高奴。

  四、封楚将瑕丘申阳为河南王,建都洛阳。

  五、封赵将司马印为殷王,建都朝歌。

  六、赵王歇改封到代地为代王。

  七、封赵相张耳为常山王,建都襄国。

  八、封当阳君黠布为九江王,建都六县。

  九、封怀王的柱国共敖为临江王,建都江陵。

  十、封番君吴芮(ruì,税)为衡山王,建都邾(zhū,朱)县。十一、封燕国大将臧荼为燕王,建都蓟县。

  十二、原来的燕王韩广改封到辽东为辽东王。……

  备注:此榜自发布之日起,各国诸侯务必罢兵,至四月,各诸侯按上表受封,回所属封地,不得有违。

  此榜一经发布,有人满意,自然就有人不满意。满意的是项羽及个别诸侯,而不满意的是刘邦和众诸侯。

  即满意的是少数,不满意的是多数。

  俗话说少数服从多数,因为真理往往是握在多数人手中的。刘邦等人虽然有“以理服人”的气势,却没有“以多欺少”的趋势。

  仅原来的燕王韩广一人最有脾气,死活不当什么辽东王,结果还没来得及申诉,项羽就让新任的燕王臧荼带人把韩广干掉了。

  正所谓,长江后浪推前浪,前浪死在沙滩上。韩广一死,多数派立刻有了“前浪之鉴”,生怕死在沙滩上,赶紧开心地接受了封王榜,乖乖地罢兵、回家……嗯……新封的家。

  刘邦也是有脾气的人,本打算带兵与项羽开战的,一来是张良和萧何拼死开导刘邦。二是,原燕王韩广以身试险,以死告诫。刘邦一下没了底气,只好作罢,汉王就汉王,总比下去当“阎王”的好。

  还是那句话,留得青山在,不怕没柴烧。所以,巴蜀之地是刘邦的第一座青山。

  后来张良忽然想起了项伯,这人此时不利用的话,就没机会用了。于是张良送了一大堆珠宝给项伯,让他在项羽面前说点刘邦的好话,至少再多给一座城也好啊,毕竟是刘邦先入关,总要封个关中的城池给刘邦才合理些。

  项羽听了项伯的话后,觉得颇有道理,如此能封住刘邦的口,还不算吃亏,便把汉中划给了刘邦。但这忙也不是白帮的,项羽知道项伯之所以来给刘邦说好话,全是张良在捣鬼。再加上张良在鸿门宴上表现得非常不错,相当受项羽的关注,此刻刘邦西归,最好把张良从刘邦身边弄走,否则这两个家伙不知又会干出什么来。

  项羽便找来韩王成商量,只要韩王成把张良招回来,就可以继续当韩王,否则,韩王就别当了。由于张良曾是韩国贵族,年轻的时候就曾因爱国而成为“愤青”,所以韩王的话,张良不得不听。

  于是,张良最终不能与刘邦共同入蜀,颇令刘邦遗憾。

  这下惨了,张良是刘邦的明灯,这明灯一走,刘邦只能抓瞎了。这种情况下,张良也是没办法的,很可能致使刘邦数度萌生暗杀韩王成的念头。

  临别时,张良建议刘邦把栈道烧了,这样才可以防止敌军从后赶来,因为刘邦走人的时候,有不少人自愿跟着刘邦,这难免会让项羽觉得刘邦的人气比自己高,是个祸害。趁刘邦西归的时候,派人来攻打刘邦,也不是不可能的。(注:栈道,古代在今川、陕、甘、滇诸省境内峭岩陡壁上凿孔架桥连阁而成的一种道路,是当时西南地区的重要交通要道)

  二来,这样可以向项羽表示,自己无心东顾,消除项羽的猜忌。

  本来张良此计对于整个战略部署来说是相当不错的,但张良却忽略了一点,刘邦军中兵将大多为山东一带的人,本来就舍不得离开故乡,之所以跟着刘邦还不是领导私自允诺的事,自己可没答应,所以当他们一看到刘邦烧了栈道,各个都思乡心切了。

  说形象点,就是刘邦带了一大帮多愁善感,并且在感情上无法自理兼独立的家伙出国,还当着他们的面,把大家的回乡证给撕了。这对大家来说有如晴天霹雳,一时间都被雷到了。

  所以,当刘邦到达自己的都城——南郑的时候,私下逃跑的将士不计其数。(可见当时项羽坑杀20万秦军的确有预见性,否则也会出现这种情况)

  刘邦顿时郁闷了,对自己产生了怀疑,以前自己抓壮丁的时候,有人逃跑那也算常事,但现下我官至汉王,居然也有人逃跑,怪了。刘邦实在想不明白个中原因。这种时候,是该找个人开导自己,并且帮自己想办法的时候了。

  刘邦左右手当中,张良闪人了,就剩下萧何,于是刘邦命人传萧何来给自己做心理辅导。

  结果,没想到的是,手下来报,萧何逃跑了。

11、又见一根“人材”——韩信
刘邦听说萧何当了二五崽,这还得了?一蹦老高,命人谁都可以不抓,但这个萧何,老子生要见人,死要见尸。

  刘邦下了死命令,众手下只好卖力找萧何。但没过两天,萧何却自己回来了。

  刘邦问萧何,死哪里去了。

  萧何回答,追人去了。

  追谁?

  韩信。

  刘邦大骂混蛋,逃跑的人有好几十个,你谁不追,偏追……那个什么信,你当我三岁啊?

  萧何见刘邦不信,赶紧解释说,韩信这人是国士无双,若要得天下,非此人辅佐不可。

  刘邦当然相信萧何了,但还是不相信韩信的确是一牛人,如果是牛人为什么自己会不知道呢?

  为此,不得不派出特约记者采访了几个曾与韩信接触的人,以作咨询。

  新闻现场

  ——韩信访谈实录

  首先采访的曾是秦朝南昌的一位亭长。

  记者:“你好,请问你认识韩信么?”

  亭长:“当然认识,我好哥们儿……”

  记者:“那你知道他是怎样一个人么?”

  亭长:“好人……”(亭长老婆跳出来插话):“我知道,我知道,是一个无赖,经常到我家来蹭饭。”

  记者:“这个……他家很穷么?”

  亭长老婆一脚踹开亭长:“废话,天天在我家蹭饭,老娘凭什么要给他做饭啊,每天在家累死累活的给这个没良心的干家务不说,还要给这个不要脸的韩信做饭,老娘吃饱了没事做怎么的,你给评评理,老娘把他赶跑有什么不对。”

  亭长老婆拽住记者继续道:“你说,韩信这家伙是不是无赖?”

  记者:“这个……嘿嘿……”

  亭长老婆:“你倒是说啊。难道我还说错了不成,你想想,每天有个人来你家蹭饭,你乐意啊?你倒是说话啊……”

  亭长上前阻止,亭长老婆使劲地扭了亭长耳朵一把,接着拳打脚踢,惨叫声不绝于耳,记者趁机告辞。

  接着,记者来到一条河边,据闻韩信爱在此间钓鱼,见一老妇人正洗衣服,问曰:“老人家可认识韩信?”

  老妇人摇头不知。

  记者再问:“他身高约有七尺,长相彪悍,腰间带一把长剑。”

  老妇人若有所悟,道:“认识,一个没出息的家伙。”

  记者奇道:“老人家何出此言?”

  “说起他就来气,我曾见他可怜,给他饭吃,他居然看不起我老太婆,说是日后要报答我。”

  记者更奇怪了,问:“这很好啊,知恩图报,你气什么啊。”

  老妇人顿时火山爆发,骂道:“报你个鬼,我是可怜他才给他吃的,说什么报答,说得就好象我有多稀罕他呢,就他那穷酸样,稀罕他什么?稀罕个屁。你给老子滚,有多远滚多远。”

  记者被老妇人赶出了河边,继续一路打听,得知韩信曾在淮*呆过,得知一位年轻人曾与韩信有过节,便上前访问。

  记者:“年轻人,请问你认识韩信么?”

  年轻人大笑:“认……识……哈哈。”

  记者又问:“那他是怎样一个人呢?”

  年轻人继续大笑:“他啊……哈哈……胆小鬼……哈哈。”

  记者:“请问……这有什么好笑的……”

  年轻人:“哈哈……”

  年轻人无故大笑,记者顿时无名火起,命人把年轻人海扁一顿后,作恶棍状,续问:“认识韩信么,不说,杀无赦;再笑一声,杀无赦;说废话,杀无赦。”

  年轻人伏地,哀声道:“认识。”

  记者一脚踏上年轻人头顶,大喝道:“怎么认识的。快说。”

  年轻人道,“韩信曾从我胯下钻过。”

  记者大喝:“妈的,废话,韩信身高七尺有余,身材魁梧,又身带利剑,你他妈的比武大郎好不了多少,凭什么从你胯下钻过,你当老子三岁?”说完让人把年轻人拖到巷子里继续海扁。

  “武大郎是谁啊,小人不认识……是真的……哎哟,别打我脸……没骗大爷啊……啊。”巷子里传来年轻人惨叫声。

  把年轻人被打得半死后,记者作恶魔状,续问:“后来韩信去往何处?”

  年轻人吃力地回答:“当……兵去了。”

  记者道:“废话。”

  年轻人立刻大喊道:“我想起来了,是去项梁那里当兵去了。”

  记者道:“项梁早挂了。又是废话。”

  于是,年轻人再被拖入后巷……惨叫声复起。

  而后,记者在一荒地觅得项梁孤魂。

  项梁孤魂:“我死得好冤枉啊……”

  记者:“请问你是否记得你有一个叫韩信的手下?”

  项梁孤魂:“我死得好冤枉啊……我的兵全在我侄儿那里”

  记者无语,看来只有去找项羽了。

  记者此时已怒火中烧,想来这一个多月,东奔西走,却一无所获,越是礼貌询问,越是无功而返。

  记者越想越气,一时不能自控,几近暴走,朝项羽方向飞奔而去,到得项羽家中,只听砰的一声,项羽房门被记者一脚踹开……

  良久,从项羽方向奔来大队人马,杀声震天,记者在前发狂奔跑。

  又过得数个时辰,记者终于甩掉项羽人马,觅得一安全之所,写下所发生之事,无奈身中百箭,已然奄奄一息,不多时便断了气,身上所藏的采访记录,后经人发现,并保存完好,巧遇太史公,以重金卖出。

  太史公研究记录得知,此乃是韩信生平记事,兴奋之余便通宵整理,写出《淮阴侯列传》,部分内容大致如下:

  “韩信,淮阴人,年轻时家境平寒,虽生得牛高马大,却不思作体力之活,常在南昌亭长家中蹭饭,后得知对方厌恶,愤然离开。

  后在一河边遇得一老太婆,太婆可怜韩信,赠予饭菜,并数十日不间断。韩信深感其恩,并扬言日后报恩,却被太婆臭骂一顿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