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暧昧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十一世纪的王安石-第14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损膳,避居正殿,以表自责。而守旧派的翰林学士韩维以为这不过是例行公事,不足以应天变,要求神宗痛切自责,广求直言,并借机指责新法。韩维的用心极为明白,就是认为天变为新法而显,要求神宗顺天应人,废除新法。在韩维这样的守旧派眼中,推行新法有害无利,即使是熙河大捷这样难得的功绩,也被描述成“动甲兵,危士民,匮财用于荒夷之地”,简直一无是处。对于韩维的恶意攻击,神宗应当是心知肚明的,然而他非但不予痛责,反而接纳了韩维的建议,并令其草诏,罪己纳言。
  这份诏书是对王安石和变法派的沉重打击,神宗表面上是下诏自责,实则是对变法派的严厉批评。所谓“朕涉道日浅,晻于政治,政失厥中,以干阴阳之和”,这不都是身为宰相的王安石的责任吗?又言“听纳不得于理欤?狱讼非其情欤?赋敛失其节欤?忠谋谠言郁于上闻,而阿谀壅蔽以成其私者众欤?”这几乎是对新政的全面否定,听纳失理,狱讼非情,赋敛无度,奸私壅蔽,忠直不闻,还有什么地方是值得肯定的呢?
  究竟是什么原因让神宗下这么大的决心,对自己及新法几乎要全面否定呢?难道仅仅是因为天灾吗?邓广铭先生的解释是神宗一则是惑于天人感应,二则是有意“异论相搅”,这种解释当然是有所依据的,不过未必切中要害。这场旱灾表面上很厉害,但并未造成严重后果,因为此前“累年丰稔”,粮食储备足够用了,不会导致大的饥荒。一场不大的天灾不足以成为理由,但却足以成为借口。这表明让王安石去职确是神宗之意,无论有没有韩维的挑拨都是一样。
  那么神宗为什么有意让王安石离职呢?其真实原因并非是因为天示灾异、人情未顺,政治经济也并不像韩维所拟的诏书中说的那样一团糟,恰恰相反,当时正是变法革新的黄金时代,是在各个方面都取得了突出成就之时。
  首先,由于王安石的一再坚持,王韶在招抚西蕃的过程中取得了重大成就,使朝廷拓地数千里,达到了“断西夏右臂”的战略目标,这是宋王朝在军事上的重大成功,也是在对外战事中所获得的唯一值得骄傲的大捷。
  其次,由于实施了一整套行之有效的理财方案,国家财政状况得到了明显的改善,收入大幅度提高。据《宋史》卷三二八安焘传,安焘指出“熙宁、元丰之间,中外府库,无不充衍”,毕仲游、李常等元祐官员也都指出当时州县钱财充足,不仅足够时需,还可供以后数十年之用。参见《北宋政治改革家王安石》278页等。
  再次,经过数年的努力,改革派逐步占据上风,保守派的势头被压了下去,政治上已经出现了邪不压正的局面。
  为什么在变法取得了一定成就、局势一片大好之时,神宗会做出这种匪夷所思的决定呢?其实道理并不复杂,神宗当时并不是真的以为自己“涉道日浅,晻于政治”,而是认为自己已经成熟了,称得上是“涉道已深,熟知政治”了,因而不希望再当言听计从的附庸之君,想直接走向前台,名正言顺地做变法的第一号领袖了。
  刘安世《元城语录》在论及王安石与神宗的关系时称:
  

出入自在(4)
得君之初,与人主若朋友,一言不合己志,必面折之,反覆诘难,使人主伏弱乃已。及元丰之初,人主之德已成,又大臣尊仰将顺之不暇。天容毅然正君臣之分,非与熙宁初比也。引自《北宋政治改革家王安石》241页。
  在变法之初,几乎所有的人都知道,变法的实际领袖是王安石。当时神宗与王安石虽然有君臣之分,然而二人关系非同一般,有如朋友,不得以普通的君臣视之。年龄上,一长一幼,相差近三十岁;能力上,一强一弱,无论是学识、思想还是经验、能力,都相去甚远;性格上,一刚一柔,王安石秉性坚刚,百折不挠,神宗则相对柔弱,常犹豫不决。因此除了所谓君臣之分,在其他方面王安石都处于强势地位,而年轻的神宗自知事事须依赖王安石,不肯经常拿这一点来压制他,因而只能是服弱。然而神宗虽然称不上是一代英主,却也并非庸弱之辈,他对自己的这种地位是不满意的,只不过迫于时势,暂时隐忍而已,一旦他觉得羽毛已丰,便要毅然“正君臣之分”了。
  正如邓广铭先生所说,神宗的这一意图并非迟至元丰之初才显露出来,也不是二次罢相时才有所表现,而是在王安石第一次罢相时就已初现端倪了。
  变法的初步成功、王韶所取得的军事上的胜利,使得神宗觉得时机已经到了,该是他“自奋英断”的时候了。因此这次罢相完全是神宗一手导演出来的。所谓天灾不过是借口,天人感应也变成了神宗的工具,他未必真的相信什么天人感应,至少这一次不完全是,即便那些应诏上书的守旧派大臣同样是上当受骗的角色,他们只不过充当了逼王安石下台的一枚棋子,因为此时的神宗根本无意废除新法。从后来的事实可以看出,神宗在王安石离职之后,仍然大力推行新法,为此他对吕惠卿一再容让,对反对变法的冯京等则予以贬斥。
  神宗种种作为,目的只有一个,即逼王安石下台。然而此时的神宗心中确实是充满矛盾的,他一方面深知王安石之贤能,另一方面又深嫉王安石之贤能,河湟之役的大胜使得他不得不解下玉带赏赐,如果按照王安石的谋划,再取西夏之后又拿什么赏赐呢?即便王安石毫无野心,不会争功,外人传言也只会把功劳都记在王安石一人身上,这是神宗断然不能容忍的。然而离开王安石能不能成功,神宗又确实没有这个把握和自信,因此他的策略是用其能而弱其势,先挫其锐,折服他,然后再用。总之,神宗并非真的不想用王安石,而是想先完成角色转换,确立自己的领袖地位,再让王安石服服帖帖地为己所用。
  神宗的这套伎俩瞒得了天下后世,却瞒不过政治经验丰富的王安石,而此时他别无选择,只能依命退位。王安石主动请辞,主要是向神宗表明自己不贪禄位的心迹,可以说急流勇退。神宗起初还想予其师傅之职,留京以备顾问,然而王安石不愿恋栈,想彻底隐退,回到远离京城的江宁。可以说,王安石的这次告退是下了很大决心的,因为此时变法正处在一个关键的时刻,进则成功在望,退则举步维艰。依照他原来的战略构想,取河湟之后当乘势继取西夏,西夏一平,宋与契丹的力量对比就会发生根本的变化,强弱立改,契丹可能不战自屈,此时复汉唐旧域就不再是空想了。等到天下大定之时,自可制作礼乐、以文太平,实现王道政治和大同社会。没想到在此关键时刻,神宗却私心涌发,想独自成功。王安石的主动请辞,也是想让神宗明白权位名利并不那么重要,重要的是国家大事,是天下苍生的利益。
  然而王安石的苦心并未让神宗明白。神宗将这次逼退当成驯服王安石这匹烈马的第一鞭,本想给他一个严厉的教训,并无完全弃置不用之意。对于神宗之意,吕惠卿心领神会,因此在他受王安石推荐、任参知政事之后,想的不是如何继续推行新法,将变法大业坚决完成,而是屡起大狱,打击王安石的亲信,借此力阻王安石复职。
  txt电子书分享平台 

出入自在(5)
神宗自己有私心,想成为变法的真正领袖,没想到吕惠卿也有类似的想法。神宗可以原谅自己的私心,却不能容忍吕惠卿的野心,此时他也发现自己的能力有限,不足以制服吕惠卿,便又将王安石招入朝中。依神宗的本意,可能不想如此匆忙地招入王安石,他想经过一段时间的“冷却”之后,让王安石自动屈服,也让天下人知道他才是变法的绝对领袖,完全有能力独自处理大政,但吕惠卿的做法使他不得不在王安石去位不到一年后便令其复职。
  王安石于熙宁八年(公元1075年)二月复职,他在接到诏命后并未停留,而是尽快到任,这一方面是因为吕惠卿的做法危及了他的家人,更重要的是由于他不想让多年奋斗换来的大好局面毁于一旦,不想让变法大业受到挫折。然而他的二次为相时间也很短,只过了不足两年,便又离任了。
  对于他第二次辞职的原因,有多种解释。一是守旧派人物苏辙等人所说的,是由于吕惠卿发王安石私书,上有“无使上知”之语,是故得罪。这一说法邓广铭先生已借王安石弟子陆佃之言力辩其非,足可凭信。其具体原因并不复杂,最重要的是变法派内部出现了严重的分裂,神宗欲夺王安石之权,吕惠卿欲谋王安石之位,邓绾等则欲借王安石以自固,给王安石帮倒忙,王安石之子王雱据说也在暗地里算计吕惠卿。在变法之初,由于变法派势单力孤,守旧派非常强大,因此能够同心协力,一致对外,非常团结,等到改革稍有成果,便自以为该到秋收的时候了,唯恐自己少分了几个果子,这种短视的目光、自私的心态破坏了变法派的团结,也葬送了改革。
  这其中最为重要的是神宗的心态,假如神宗头脑清楚,保持与王安石的君臣关系,即便有一二骨干改弦更张,也不会危及大局。然而恰恰是神宗的心态出了问题,也因此引发了吕惠卿的野心,导致变法派四分五裂。王安石在复职之后欲再展宏图,谋取西夏,神宗却一再对西夏和契丹示弱,偏偏和王安石唱对台戏。神宗在熙宁八年(公元1075年)十月彗星出现之时,又以此为由下罪己诏,让守旧派畅所欲言,事实上又是拿天人感应的旧说和守旧势力对王安石施压,降低其威信,削弱其权力,不令其有所施展。神宗对契丹示弱,未必真的是胆小怕事,据陆佃所述,神宗早就大量储备战略物资,准备对契丹用兵。《北宋政治改革家王安石》281页。神宗不是不打算攻西夏,后来的战事便证明这正是神宗的意图,只是他不愿意过早起事,以免让王安石得功。神宗其实是在告诉王安石,根本不打算在王安石在位时有所作为,以免自己又成了王安石的配角。君王的信任远不如旧,吕惠卿与己反目,最器重的儿子又过早去世,在这种情况下,王安石意识到自己在职也不可能有所作为,不仅无益于变法大业,反而有害,于是就只能选择辞职了。
  王安石一方面勇于任事,爱国爱民,有强烈的责任感和奋发图强的决心,另一方面又对功名利禄无所牵挂,能够急流勇退,万缘放下,既极于有为,又能尽于无为,这种精神和境界可以说是千古难寻的,这和他本人的无欲无求的个性是分不开的。
   电子书 分享网站

行乎中道(1)
王安石一生追求合乎中道,不走极端,不任性,不偏激,在对待出世与入世的问题上同样如此。他一方面不主张完全放弃世俗生活,像出家人一样弃绝夫妇父子,过一种离群索居的日子;另一方面又不赞同完全入世,过一种庸俗的生活。
  在早年,王安石对于佛教的离弃人伦是持批评态度的。作为一个儒者,他只能坚持儒家的基本立场,不可能赞同废弃人伦、遗世独立的做法,因此认为佛教虽然“实见道体”,却又“差了途辙”,有体无用,与尧舜之道还是不可相比。在《涟水军淳化院经藏记》一文中,他强调佛教得大道之一隅,“有见于无思无为、退藏于密、寂然不动者”,而又暗示其未得道术之大全,于感而遂通、进取有为方面有所不足,批评佛教只知出世,不知入世,只知其体,不明其用,不能于人伦日用之中体会寂然无为之道。
  王安石坚持维护正常的社会关系,反对离群索居、独善其身。在《送潮州吕使君》一诗中,他对韩愈尊礼大颠表示不满,认为“同朝叙朋友,异姓结婚姻”是正常的伦理原则,只能这样“恩义乃独厚”,才能维护彝伦,保证正常的社会关系与人类长久的根本的利益。这一观点可以说是十分可贵的。即使是在倾心佛教的晚年,王安石仍然坚持这一观点,并未由于信佛而完全放弃关注现世人生的立场,毕竟他是一个有主见的人,不会随风倒。
  王安石不仅对于佛教放弃世俗生活的做法有所不满,对中国传统的以遗世独立为高洁的观点也不赞同。在《涓涓乳下子》一诗中,王安石对于放弃贵族的地位,不接受兄长的馈赠,带着妻子避世隐居,过着织屦为生的贫苦生活的陈仲子表示不满,认为“恩义有相权,洁身非至理”,维护世俗的恩义是最为重要的,单单强调洁身自好是不可取的。
  作为一个奋发有为、以经世济民为己任的人,王安石也不可能一味推崇无思无为。司马光曾经以王安石喜欢老子来批评他不能行老子之志、推行无为而治之道,非要弄得天下骚动、搞什么变法。保守派也大讲今不如古,还是祖宗成法最好,只要保守不改就可以天下太平。王安石则对这一说法嗤之以鼻,他在《彼狂》一诗中指出:
  上古杳默无人声,日月不忒山川平,
  人与鸟兽相随行。祖孙一死十百生,
  万物不给乃相兵,伏牺画法作后程,
  渔虫猎兽宽群争,势不得已当经营,
  非以示世为聪明,方分类别物有名,
  夸贤尚功列耻荣,蛊伪日巧雕元精,
  至言一出众皆惊,上智闭匿不敢成,
  因时就俗救刖黥,惜哉彼狂以文鸣。
  强取色乐要聋盲,震荡沉浊终无清。
  诙诡徒乱圣人氓,岂若泯默死蠢耕。
  在这首诗中,王安石表达了自己的社会历史观。他认为,上古社会人与鸟兽相随而行,人类还未完全从自然界独立出来,这一时期的人类与鸟兽尚无根本的差异,处在蒙昧之中,不能说胜过后世。由于人类繁衍过快,生产力的进步赶不上人口的膨胀,导致万物不给,因而产生了争夺和暴力冲突。这个时候圣人伏羲出现了,他制订法令来约束众人,并发明渔网、制造工具,发展了渔业与捕猎业,渔虫猎兽,使得人类的生存得到了保证,但也打破了人与自然的和谐关系。伏羲这么做是迫不得已的,只是为了人类的生存,并非以此炫耀自己的聪明。伏羲对事物进行分门别类,各立其名,并夸贤尚功,分别荣耻,使人们积极进取、建功立业,并且守道德、明廉耻,从而形成了完整的人类社会,使人从自然界中独立出来。尽管这本身是一种进步,却也有副作用,使得诈伪日生、元气日凋,人类距离先天的淳朴越来越远,为物欲所蔽,因而智慧闭匿,一闻至言真理便惊慌失措,不明其意。上智大贤本来不期有成,只是为了因时救俗,出民于水火之中,使之免刖黥之刑。而那些不明历史发展的规律、顽固坚持今不如古之谬说的狂人却大放厥词、扰乱人心,文其奸言,肆其诡说,这种人以无为好古自居,却又不能行古之道,不甘心老于耕织、默然一生,如此异论惑世,何如老死蠢耕、不问世事?
  

行乎中道(2)
这首诗是有感而发的,王安石肯定礼乐文明的合理性,坚决反对历史倒退论,指出上古蒙昧时期并不可贵,圣人制礼作乐、创建文明社会的历史功勋不容抹杀。文明本身就是一种历史进步,离群索居、猿居鹤处,与鸟兽为伍,是一种历史倒退,不值得欣赏,也说不上高洁。积极入世,有所作为,推动社会进步,不是什么罪过,是为了因时之弊、救世之衰,既非自示聪明,又非期有成功。出世未必有德、入世未必有过,这是王安石对当时流行的重古轻今、推崇出世而贬低入世的流俗之言的回答。
  王安石讽刺那些流俗之辈惑于物欲,“至言一出众皆惊”,根本听不进去真理,并且哓哓好辩,散布流言,蛊惑百姓,试图将水搅浑,好从中取利。其中“震荡沉浊终无清”等句有强烈的针对性,吕诲上疏弹劾王安石,有“方今天灾屡见,人情未和,惟在澄清,不宜挠浊。如安石久居庙堂,必无安静之理”云云,王安石则反唇相讥,指出震荡沉浊、唯恐天下不乱的是那些不惜一切手段反对变法的保守派,他们流言惑众,扰乱民心,试图以此阻止变法,甚至一改儒家卫道士的嘴脸,将佛老也抬出来用于反对新法,鼓吹无为安静,而在新法推行时自己却又不肯安静、不愿无为,而是竭尽全力阻挠新法,千方百计为其制造障碍。
  王安石早年为了力救时弊,倡言有为,颇有矫枉过正之嫌。他的本意并不是为了排斥佛老、反对隐逸,只是反对借此为碌碌无为、一无所成辩护的流俗之辈,但有些议论有些偏激,容易为人误会,因而后来他也做了自我批评。他有《杭州修广师法喜堂》一诗:
  浮屠之法与世殊,洗涤万事求空虚。
  师心以此不挂物,一堂收身自有余。
  堂阴置石双嵽嵲,石脚立竹青扶疏。
  一来已觉肝胆豁,况乃宴坐穷朝晡。
  忆初救时勇自许,壮大看俗尤崎岖。
  丰车肥马载豪杰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2 3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