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暧昧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重生幸福庄园 ..-第17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这样,她才能更放心一点。
  
  将二弟和小弟亲自送到他们各自的教室,她找到他们班里的小班长,顺便打了声招呼,留了一个苏城女生宿舍的电话号码给他们,希望弟弟们若是有什么事,这两个小班长可以打电话通知她。
  
  也许这一男一女的两个小班长不一定真会打这个电话,但是这个年代的人,在品质上她还是很有信心的。
  
  过程她不用管,她只需要关注这个最终结果,若真有事,大约有五成机会接到这个电话,这就足够她对他们另眼相看了。
  
  不一会儿,学校广播响起,楼下开始播放广播体操,她重回大办公室,敲开隔壁单间的校长办公室小门。
  
  这时,她可就不客气了,立马递上大哥大九字开头的七位数号码,并且送上一份厚礼,说明她的来意。
  
  就像刚才三位老师看到她从一只不起眼的纸袋里掏出一只大哥大时的惊愕表情一样,校长也是如此。当然校长办公桌上也有一部移动电话大砖头。
  
  在校长室里,她只呆了十来分钟,奉上了几条苏市柜台买来的进口烟和两瓶酒,一切谈得很顺利,只要她能够保证小弟的成绩优秀,学校可以破格让方在明下学期跳级进入毕业班。
  
  但是,这个考核无疑会很苛刻。
  
  不过,她有信心,因为她有强大的作弊器——一个随身庄园嘛。
  
  大约小学上完第一节课的课间时间,她回到了家。
  
  不一会儿,她就拉着爸爸妈妈和大弟弟一起出门逛街。
  
  大弟弟今年16岁,就在三流中学上初二,那个学校的老师都不大管学生,教学比大学老师还潇洒,他上他的课,底下闹翻了天,也只当没看见没听见,根本不会尽责管学生。
  
  便是好孩子只是因为成绩一般伦落到这个三流中学,也会因为缺少管束跟坏孩子一样混账混起日子来,只会让寄予希望的大人们伤心。
  
  这个三流中学以后在梅城当地人的心目中,名声确实是臭大街的,现在倒是还没有传扬开来。
  
  对这个大弟弟的改造之路,她最为头疼。
  
  首先,大弟弟正当16岁的花季少年,正当叛逆期,这个弟弟个性原本就强,一向想要越过她这个大姐,当老大的样子,她更不可能像对待两个小弟弟一样对待他,得给他足够的空间和最起码的尊重。
  
  再一个,大弟自小就不爱读书,比小弟还贪玩,基本上从他上了学开始,三天两头骗家里人去上学去喽,其实是跟小学同学一起逃课,他们不是跑山里摸鸟窝捉山龟,就是下河里摸鱼玩水,小日子过得滋润着呢。
  
  对大弟弟的安排,她没想过让大弟弟走高考上大学的路子,只是希望可以找个好一点的技校让他念念看。也许大弟将来可以当蓝领,又或许他将来可以做一个小老板。一切看他的造化了。
  
  最差的话,至少让大弟弟混到初中文凭再说。
  
  在这个年代,初中文凭刚开始还是挺管用的。甚至在某些小老板眼中,他更愿意招初中生进他的小公司上班,至少人老实,混社会的时间比大学生长,干得也要长久些。
  
  大弟弟有份至少初中的文凭,至少将来出去工厂能找到份吃饭的工作,,也能够在大城市的酒店里,或是商城里头当个服务人员,这对于大弟弟来说,也是蛮不错的一种选择。
  
  不过,重生前,她工作以后,曾经辞职两个月,陪他到安海市找工作租房子。
  
  可是找到工作后,不到一个月时间,他因为想念家里的自由自在生活,讨厌大城市无亲无友,没有地方玩没有地方放松,过得很不自在,最后偷偷辞了工作跑回老家。
  
  从此,大弟就窝在老家不肯出来找工作,但他又是闲不住的人,一天到晚出去找那帮同样混日子的朋友一起玩一起混日子。
  
  这段经历,让她想到,大弟的人生走向与她很不相同。
  
  同样家庭环境出来的孩子。她从未想过依靠旁人,从来是她一个人在努力。
  
  而大弟不同,他想依靠别人的扶持,让他一飞冲天,在他眼中关系就是他赚钱的门路。
  
  并且,大弟受爸爸影响太多,爸爸的挫折她看在眼里,他身为长子也看在眼里,她选择与爸爸的路背道而驰,而他选择要走的路却更接近爸爸,因为他骨子里只是怪爸爸太过老实,不够聪明,错过了太多的成功机会,而他却认为他足够聪明,只要家里肯支持他,他一定会成功。
  
  往昔的事情历历在目,大弟自私自利,只顾自己,无度向亲人索求,逐渐与家人交恶,兄弟们对他颇有微词,却依旧顾念手足亲情,对他照顾有加,只是赶不上他这个无底洞日益挥霍的速度。
  
  二弟弟将来工作的一大半工资要上交给这个大哥,替大哥在老家自己不工作,却无度开销的骄奢生活买单,小弟弟也一样,被大哥索要过许多钱财。
  
  她知道在生活的重压下,很多当初美好的理想都会远去,美丽的愿望也会逐渐变质,不知不觉就像身体沾上了毒瘾,精神世界里沾染了如附骨蛆的恶习。
  
  大弟,受限于自小不听从学校教育,家里疏忽对他的管束,对他太过散养放任自流,使他在某一方面有所局限,思想上永远无法摆脱这种环境的局限。
  
  ——就像她当年带大弟出来找工作,在选择什么样的工作时,因为亲眼看到大弟连自己的名字都写不好,并且算术算得很慢又出错,连不识字的妈妈也赶不上时,她的眼泪刷的流了下来。
  
  原来读书读不好,并不是意味着这个人的脑子本来不行,而是因为家庭,学校,社会都在这个人人生成长时放弃过他,没有经过教育没有经过启迪的脑子因为从来不知道还有另一个世界,另一片窗,而逐渐迟钝。
  
  归根结底,错也在她的身上。
  
  如果她这个大姐不害怕他因为暑假作业没完成被老师骂,替他写完作业的话,而是早一些好好管教他,也许结果会不一样了吧。当然,那时她也是小孩子,自顾不暇。
  
  现在,她可以给大弟一个好环境,让他重新受教育圆满之后,再来选择他要走的道路。 

作者有话要说:亲们,乃们别再霸王偶啦,连着两章没亲留言,是啥回事呀,乃们都不喜欢么……




29

29、扫街采购 。。。 
 
 
  先到东大路,找个百货商店,买下三只漂亮的双肩大书包。两只书包两种不同蓝色归二弟和小弟所有,另一只书包军绿色叫大弟看上了,还采购了些记事本、自动笔、水笔、三角规等等文具用品。
  
  然后,一家人春风满面的走在北大街的路上,就是县政府前面的一条县里最繁华的商店街道。
  
  找了几家服装专卖店,给爸爸妈妈,还有大弟二弟小弟全家人每人各买了两套当季的衣服。
  
  这笔开销就比较大了。不过,甜欣会还价,原价是二千多块钱,她硬是能侃价侃到千把块钱。
  
  其实大一点的城市都有服装批发市场,那里的价格比照吊牌价的话更是跌得能吓死人。
  
  对对折己经不是啥稀奇新闻了,一折货也开始充斥着服装市场。只不过,这些衣服质量就不一定了——掉色,起毛,走线是家常便饭。想穿流行款倒是可以逛一逛,但想淘到好布料又耐穿的板型就需要好好的淘一淘找一找了。
  
  但县里的服装店有所不同,太高档的没有,太低档的但是性价比高,对得起这个价位。一般是中等档充斥着这里的大街小巷,店家开价一般会对折上去,她能还价的余地也就在三折左右。如果主顾买的量大,店主更是欢迎你多多益善,会给你留张名片,欢迎你下次再来。
  
  别小看,小店也有打折卡。
  
  这是懂经营的小老板策略,做生意细水长流就是稳定客源的好办法。
  
  她这趟回来,有一点很遗憾,老家的本地话,她己经不怎么会讲了。除了非常家常的几句土话会讲以外,其它的话她己经找不到本地话该由哪一个字或哪一个词义来替代了。
  
  并且,她难得会讲的几句老家话发音都很不准确,自己是听不出来的,可是本地人一听就能听得出来。
  
  爸爸妈妈没有说她,买衣服时,店主跟她闲聊起来说道了这事。
  
  怪不得,很多年以后,梅城的幼儿园开始另开设了一个专门教孩子们家乡话的课程。
  
  因为家乡话就是通往记忆中遥远故乡的路引,若是家乡话都淡忘了,回家的心也会淡去。怪不得重生前的她对老家这个地方并无多少留恋,她所思念的只是她的家人罢了。
  
  几个弟弟买衣服买学习用品随便对付过去,步步高的电子游戏机她是不会现在就给弟弟们买。他们的暑期,她另有安排。
  
  到了县里最大的百货公司,她给妈妈买了台小天鹅洗衣机,省得妈妈大冬天还要带一筐衣服到井边打水洗衣服冻手。冰箱暂时没有买,因为家里的旧线路是铝电线,承受不了多少大功率的电器同时使用。
  
  逛到快十点,她带妈妈去美容美发店做美容和烫头发。
  
  爸爸跑到县邮电局对面的旧书摊,买上他喜欢的气功,意念,特异功能啦什么稀奇古怪的书。
  
  说到这些书,小时候,爸爸看什么书,她放学回家就必定会从床头翻出爸爸正在看的书。
  
  爸爸从租书店借过不少武侠书,她都看过。她只是单纯对里头的奇遇非常感兴趣。
  
  关于武功招数什么的,虽然她当时是小孩子却知道武功招数是不太可能突然从天上掉下来正好砸到她的头顶上的,但是,她却对传说中的神奇宝洞里可能会藏着的绝世武功神奇招术什么的深信不疑,做了不少少年青春美梦,真是扬扬洒洒几大夜几大篇说不完哪。
  
  到说有关气功、特异功能方面的描写,记得当时最火外星人,UFO什么的神秘事件。
  
  说来好笑,她重生归来,随身一个神秘庄园,到了现在她也不知道这个庄园是怎么跟她这个人绑定在一块的。难道说,是她曾经做过的那些美梦,到了生死紧要关头激发了它出来?
  
  看来,人的意念意志力真是强大到不可思议哟。后世许多从人体潜意识推演出来的成功学,暗示的力量,等等,莫不是说到人的潜力巨大。
  
  就像,遇到挫折,她总爱自己对自己说明天会更好,就这么一步步走过来,养成她现在心里堆积起来可以面对任何困难的力量。
  
  积极乐观一向是她倡导的,她也希望可以将这种信念带给她最爱的家人。
  
  一家子人买了一大堆东西,先回了一趟家,妈妈还在美容美发店里做头发,她着手准备重生回来给家人做的第一顿美餐。
  
  家里的生铁锅很大,需要她两只手同时使劲抬,才可以抬起来。家里没有洗水池,就一根平地上直立起来的镀锌水管,洗起来更是麻烦,能溅得人一身是水。
  
  今天中午的饭菜很丰盛,荤有猪腰炒白蘑菇、苦笋焖鸭子、红烧醋溜鱼,素有小白菜、油菜、凉拌萝卜丝。
  
  但是,她的手艺一般,只能承接素菜,荤菜全由爱吃荤的老爸代劳。
  
  饭菜刚起锅,她给妈妈和自己另装起来两盒饭菜,一会给妈妈送去,准备和妈妈一块在店里吃。
  
  二弟和小弟放学回家,刚踏进门槛回来就笑嘻嘻地对她说:“姐,又给我们买了啥好东西啦?”
  
  小弟的两只大眼睛滴溜溜地往住人的那间屋里斜眼飘去,她笑点着他的额头,“机灵鬼,少了不你的,快去看看,给你们买了新书包还有新衣服。”
  
  “哇……是新衣服!姐姐真好!”接着两个弟弟一前一后,冲进屋里。
  
  这时,妈妈回来了。
  
  眼前蓦然一亮,她居然从妈妈的脸上看到了点羞怯的神色,这这这……
  
  禁不住扑哧一笑:“妈,你怎么这么快就回来了,洗头店没有偷工减料吧。”
  
  “你这孩子,就将你妈一个人扔在那边,让人家看戏,嗯……理得还好,就是,差一点没敢见人……”
  
  “啥,怎么会没敢见人,我看挺好看的啊,妈妈就像年轻了二十多岁一样。爸,你说是不是呀!”
  
  “对……变好看很多了……饭要凉了,先吃饭……”爸爸在一边眉眼笑弯弯的望着妈妈,像个动情的老伙子,哪里还像个不知疼老婆的人。
  
  妈妈现在身上套了一件她给选的绛紫色羊毛衫,疏密正好的眉海微微翘起,后头是直发,只是尾梢上起了一圈大波浪,这个年头最流行这种发式了,可以扎起来,也可以披头放下来,都好看。并且看上去即端庄又优雅,隐隐有几分淑静的气质显露出来。跟妈妈平时泼辣起来的形象可真不一样。
  
  新衣服新面貌,又在美容院匆匆洗了把脸的妈妈看上去精神了许多,仿佛容光焕发般,真像妈妈说的那样,好像一下子回到了做姑娘时皮肤水嫩,青春洋溢的时候。
  
  没过一会,二弟小弟也穿好了新衣服出来亮相,臭美的小弟还在大衣柜前照了好久,才恋恋不舍的出去洗手吃饭。
  
  不一会,简陋的饭厅里传出一阵热闹的盆盆碗碗声音,一家子人坐在团圆饭桌上吃得津津有味。
  
  洗涮碗筷的时间里,她跟爸爸说好今天下午就可以去请他那堆债主,约好后天来家里吃饭,顺便共同协商如何还款的事情。
  
  然后,她拉着大变样的妈妈和大弟一起到梅花市场谈转让摊位的事情。
  
  一行三人走在路上正好遇上大姨,大姨对妈妈时髦的样子很是吃惊,拉着妈妈,就在大街上闲聊起来。
  
  大表哥和小表妹也来了,大表哥浓眉大眼,人长得蛮帅,就是有点没长大,跟大弟一样贪玩。
  
  而小表妹现在还很小,才上小学,很有意思的一个小妹妹,很可爱。她很喜欢这个小表妹。
  
  老妈在外公家排行老二,跟大姨关系最好,两家住得也最近,因而除了过年过节,平常周末也多有来往。她们两姐妹互相扶持着过了大半生,彼此之间感情深着呢。两家的孩子受各自母亲的影响,彼此之间的关系也很好。
  
  妈妈这辈子嫁了大她九岁的爸爸,家里小孩又多,日子过得很是辛苦,但是对娘家人还是蛮不错的。
  
  不拿以往逢年过节,家里再穷,妈妈也会想办法给娘家送些必要的节礼来说,就拿妈妈卖菜的事来说。
  
  妈妈刚开始卖菜时,偶遇上目不识丁的外公和大姨一起挑着自家种的菜出来卖,因为外公和大姨不知行情,将自家的菜一两毛的贱卖。妈妈劝说他们,最后帮他们辛苦种出来的菜卖出了六倍不止的好价钱,以后也时常主动帮娘家人卖菜。
  
  其实妈妈也一样目不识丁,看秤、算数什么的,完全是依靠旁听别人计数,然后自己慢慢摸索出来的。
  
  妈妈就是工夫不负有心人,铁棒也能磨成针的典范。
  
  再一个,妈妈做事麻利,为人又热情,随便走到街头巷尾,就可以探听出各个地方不同的菜价行情来。
  
  打个比方,逛到农村出来的主要路口,肯定会跟一堆自家种菜的农民撞在一块,价格就不可能上去,反倒有可能受人蛊惑,被菜贩子低价收购走自家新鲜采来的好菜。
  
  还有赶集的日子,梅花市场那边会摆满来自乡下的土特产,这时妈妈可以直接将更远地方出来的土特产买下来,然后转手批发出去,或是自己走街坊慢慢零卖掉。
  
  这一切只是因为消息的闭塞而己,以及一些经验之谈,而妈妈习惯走路,听些小道消息回来充实她那并不幸福家庭的一部分精神空缺。
  
  她能理解,因而她也不希望将妈妈关在家里,拿好吃好喝的像菩萨一样供起来,而是希望可以让妈妈有一个发展自己事业的大好机会。




30

30、再盘门面 。。。 
 
 
  几个人站在大马路上吱吱喳喳好一会儿引路人侧目,才和大姨说好了,晚上上大姨家看看去,然后一行人继续往南门的梅花市场走去,妈妈的脚步明显轻快了许多。
  
  甜欣掩着嘴,在一边偷偷笑看妈妈的背影,看妈妈就仿佛一波秋塘荡起了阵阵涟漪,妈妈的心情非常好,她心里亦是觉得舒坦极了。
  
  证明,她做的是对的。
  
  梅花市场不远处有一个小桥头,那边有个小车站。一些开往山里乡下的小汽车就在这里拉客。
  
  很难得出山一趟卖山货攒钱的乡下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