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满目梨花词-第4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虞姬:“我们已经到了江东?”
霸王:“我送你走。汉军已包围了我们,趁他们还没扑上来之前,你穿着楚人的衣服,从西边悄悄出去,我派人保护你,你一个女子,他们不会注意的。”
画外音(虞姬):“我听见远处隐约的刀剑声。那些护送我的人已经为我开了一条血路。我看着霸王,笑容在晨风中飘荡。”
霸王:“虞姬,听话,你一定要活着出去。”
画外音(虞姬):“我轻轻地吻着霸王,我生命中的男子。看见他对我温柔地笑着。白白的牙齿,好看的眉毛,迷人的络腮胡子,我听见他给我的诺言。”
霸王:“等我,我一定回来。”
画外音(虞姬):“霸王绝望地吻着我的唇,我尝到了眼泪咸咸的味道。”
霸王:“等我回来,等我回来。”
画外音(虞姬):“我仰脸对他笑,他说过他喜欢看我笑。轻轻的,柔柔的。像鸢尾花在风中悄悄绽放,温情而又感伤。”
画外音(虞姬):“我轻轻地笑着,拔出他的剑。眼前一片红雾飞过。我看见霸王伤心的眼神,我感觉不到疼。我的霸王就在身边,我躺在他宽广的怀里。我感觉到他冰冷的唇。这个世界太残酷了。我太累了,终于可以睡觉了。”
一直以来,就有人怀疑虞姬这首《和项王歌》为后人伪作。理由是《史记》中只有项羽悲歌,假若有“美人和之”的事件,《史记》为什么没有记载虞姬的歌。虞姬的歌最早见于唐人张守节《史记正义》,文中说引自汉初陆贾的《楚汉春秋》。于是疑点出现了,连那么有名的《史记》都不录此诗,虞姬的歌肯定是伪的。也许《楚汉春秋》也是伪的。因此推理《和项王歌》是伪的。另外一个理由是,我国秦汉不可能出现如此成熟的五言诗。这一点倒是有两点证据反驳。第一点,据《汉书?外戚传》载,戚夫人的《舂歌》就是相当成熟的五言诗:“子为王,母为虏。终日舂薄暮,常与死为伍!相去三千里,当谁使告汝?”第二点,郦道元《水经注?河水》记录的秦时民谣也是相当成熟的五言诗:“生男慎勿举,生女哺用脯。不见长城下,尸骸相支柱。”这样一来就推翻了伪作之说,还了《和项王歌》“清白之身”。《和项王歌》的真伪说疑问解决,但具体到诗歌文本,又产生了疑问。有人从这首诗中看出了疑点。前面两句“汉兵已略地,四方楚歌声”属于客观现象描述,没什么问题。但后面两句“大王意气尽,贱妾何聊生”就有点不对劲了。这两句翻译过来是:“大王的斗志已经没了,看来我虞姬也活不成了。”如前文描述,虞姬和项羽爱得那么深切,在项羽生死时刻虞姬理应挺身而出鼓励他“别灰心,你能行”。那样的话,霸王级的项羽说不定就能杀出重围绝处逢生。要知道项羽也曾有过以三万人杀汉卒十余万人,逼迫刘邦数十骑逃跑的经典战例。但我们的虞姬没有那样做。不知道她是怎么想的,居然说了句“大王意气尽”来扰乱项羽的心志,难道虞姬是刘邦派来的间谍吗?不排除这个可能。但项羽毕竟是项羽,西楚霸王不是浪得虚名。他怎么可能束手就擒呢?项羽果然杀出重围,逃到乌江边上。后来虞姬自杀,到了安全地带的项羽流下几滴虚伪的英雄泪。项羽真的那么爱虞姬吗?不然。虞姬一个舞女而已,大英雄生死时刻岂能儿女情长?等将来东山再起,找什么样的美女还不是随心所欲?分析到这里,得出一个结论,虞姬的这首《和项王歌》并非史上传言的“经典爱情五言诗”,而是一首充满可疑的“伪情诗”。
虞姬写完她生平第一首诗之后毅然自杀,而她的死也充满了可疑。最大的疑点是,虞姬的死是为了拒绝刘邦的羞辱,还是因为看出了项羽的软弱?当项羽被四面楚歌唱的心烦意乱的时候,他意识到自己顶不住了。如果自己死了,心爱的大美人就会落到刘邦这个泼皮手里。猥琐男人刘邦又有挖别人墙脚的嗜好,还未当上皇帝,就先后搞了曹、吕、戚、白、赵等八个老婆。项羽是个铁血硬汉,他不想让虞姬遭罪,就用诗来暗示:“虞兮虞兮奈若何。”意思是说:“虞姬,事情到了这个地步我该怎么办?是我来解决你,还是你自己解决?你看着办吧。”虞姬一听,明白项羽的意思,答道:“大王意气尽,贱妾何聊生!”以此表示自己“从一而终”的决心:“你都完蛋了,我活着也没什么意思,咱们不是说好同生死吗?我去也。”虞姬可能也意识到,即使自己不自杀,项羽也不会让自己苟活。与其那样,还不如自己了断,还落个千古贞女的美名。这回答了第一个疑问。虞姬之所以选择项羽,是看重他是条拿得起放得下的血性汉子。直到两人对诗时,她才发现这个男人的真面目。这个天天满口我爱你的男人居然在关键时刻,让自己先死。真是瞎了眼了。虞姬早听说刘邦是色鬼,自己长得如此标致,到时候再被娶入后宫生一大堆孩子,一辈子就算有交代了。当项羽用诗试探她是想活着被刘邦蹂躏,还是死了落个清白时,虞姬就知道自己是非死不可了。在心里将负心男人项羽和猥琐男人刘邦认真做了一番比较之后,虞姬决定为项羽去死。在没有选择的情况下,这是最好的选择。这算回答了第二个疑问。后世对虞姬有两个美誉,说她是千古第一贞节烈女诗人,她的死是保护尊严的最后努力。还说她是为爱殉情,没有一人像她那样为爱坚守。但是,凡事就怕较真,一较真问题就出来了。凡事也怕对比,所谓比较级产生最高级嘛。
单说这虞姬的殉情问题。千百年来比虞姬死得酷的大有人在。比如梁山伯和祝英台的殉情。憨厚闷骚的梁山伯得知心爱的英台妹妹被无赖马文才“撬”了去后,气得当场口吐鲜血,气绝身亡。男人死了,即将到手的爱情泡汤了,祝英台便起了殉情之心。这时臭无赖马文才骑着高头大马,带领一队人马迎娶祝英台。花轿至马乡村,突起旋风挡路,祝英台下轿哭祭梁山伯,墓忽然裂开,祝英台扑入墓中,墓随即合上。这时从墓中飞出金黄、雪白两只蝴蝶,在天空中翩翩起舞。祝英台的死如秋叶之静美,充满了古典浪漫主义气息,比虞姬的死更让人为之叹息。若从殉情者知名度和动机来看,这两位还是有本质区别的。虞姬为项羽死,貌似出于对“大英雄”的敬仰,实则是被迫无奈,往广义上扯,那就是“为国捐躯”。虞姬的殉情具有欺骗性。祝英台为梁山伯死,是为了捍卫爱情。往广义上扯,就是捍卫人类最美好最高级的情感。祝英台的死具有励志意义。而且小祝和小梁二位新人爱得真是地动山摇,感人肺腑,说死咱就死,风风火火闯黄泉的决心让人动容。从这个角度看,虞姬的“殉情”比祝英台的殉情低级,在感人指数上也逊色不少。
史上还有一位为男人殉情的烈女,叫绿珠。绿珠被石崇包养,整日陪同这位骄奢淫逸的爷享乐。当时石崇是贾谧的马仔,处处有贾谧罩着,成为横行一方的土霸王。后来贾谧被诛,石崇受了牵连。石崇家底厚,虽说被免了乌纱帽,经济财产并未受到损失,所以这哥们照旧歌舞升平。这一日,赵王伦的马仔孙秀看上了绿珠,就派人到石府捎话。来人说:“我们家大爷孙秀看上了绿珠,特差小人火速将绿珠送到孙大爷寝室。”石崇刚要发火,突然想到自己已是一介平民,无权无势,只好服了软。立刻命令其麾下数名美姬排成一字长蛇阵,让来人精心挑选。来人说:“痛快,石大人果然够意思。不知哪个是绿珠?”这次石崇憋不住了,怒了,大声咆哮道:“要想夺绿珠,先从我尸体上踩过去。”孙秀没得到绿珠,心有不甘,就求助大哥赵王伦,想办了石崇霸占绿珠。赵王伦果然给面子,随便找个借口就办了石崇。不久孙秀率领大队人马包围石府,石崇对绿珠说:“我如今这下场可都是因为你。”绿珠说:“你也别埋怨了,我为你死你总该满意了吧?”说罢绿珠跳楼自杀。绿珠的殉情倒和虞姬有些相似,都是为了薄情男人而死。但绿珠的死却是不值得的。虞姬和绿珠差不多,都属于傍大款的女子。从她们所傍的大款来看,差距顿现:绿珠傍的石崇乃一酒色之徒,跟武霸王项羽无法相比,石崇又是官场之人,跟军事家项羽无法相比。这样一对比,虞姬无疑是占优势的,这下虞姬终于找到“垫背”的了,但这又能说明什么呢?难道说虞姬的自杀就比绿珠的自杀更高级?答案是不确定的。
虞姬是诗人,有人说是牵强。说其除了有一首五言诗外,并无其他作品。其实不然。虞姬还有两首四言诗。一是《采芝操》:“皓天嗟嗟,深谷逶迤。树木莫莫,高山崔嵬。岩居穴处,以为幄茵。晔晔紫芝,可以疗饥。唐虞往矣,吾当安归。”另一首是《歌》:“莫莫高山,深谷逶迤。晔晔紫芝,可以疗饥。唐虞世远,吾将何归。驷马高盖,其忧甚大。富贵之畏人兮,贫贱之肆志。”清代诗人袁枚非常欣赏虞姬,曾作诗曰:“为欠虞姬一首诗,白头重到古灵祠。三军已散佳人在,六国空亡烈女谁?死竟成神重桑梓,魂犹舞草湿胭脂。座旁合塑乌骓像,好访君王月下骑。”表达了对这位女诗人的敬意。后世有评论家说,虞姬的五言古风是由民歌转向文人五言诗的发轫之作,由此也落实了她的诗人身份。至于虞姬这个人,有学者说历史上根本就没有这一号人物。但无论怎么样,虞姬还是名垂青史了,一个女诗人,能做到这一步也不容易。
诗人班昭和史学家班昭相比,前者的身份更具有亲和力,为什么这么说呢?因为通过品读班昭的诗作,我们可以了解到,一位几十年如一日埋头钻研历史的“老学究”,并非传说中那般刻板木讷、了无生趣。我们看到的是她日常生活中最真实的一面,也会涉及柴米油盐,也会为子女的教育大伤脑筋。这样的生活,才是多姿多彩生活;这样的生活,才是诗人该有的生活。俗话说,诗歌丰富生活嘛。
5跳舞的孔雀 好色的英雄
【个人简历】
姓名:戚懿
朝代:西汉
籍贯:定陶
职业:舞蹈演员
主要作品:《舂歌》
子为王,母为虏。终日舂薄暮,常与死为伍!
相去三千里,当谁使告汝?
——《舂歌》
《睢宁县志》记载,楚汉相争之时,刘邦经常被项羽追得抱头鼠窜。一次,刘邦被追得走投无路,慌乱之中钻进一口枯井,才算是躲过一场劫难。其实也不怨刘邦,主要是项羽太能打了,如果让这二位单打独斗,十个刘邦也不是项羽的对手。但刘邦心眼多,能忍,打得过就打,打不过就跑。这就助长了项羽的威风,也惯出了他目空一切、狂妄自大的毛病。直到最后,项羽被刘邦逼得神经兮兮,在乌江自杀。但在项羽的鼎盛时期,刘邦完全属于被动挨打,整日过着提心吊胆的逃亡生活。
刘邦在枯井里待了一天一夜,出来的时候饿得头昏眼花,没走几步就晕倒在地,被正要出门的戚氏父女救起。喝了碗热气腾腾的姜汤,又狼吞虎咽地吃了些酒肉,刘邦这条命算是保住了。休养了几日,身体已经康复,但老刘还是赖着不走。什么原因呢?原来刘邦看上了戚老汉的闺女戚懿。要说刘邦是真够色的,在逃难的情况下还色心不改,真是让人佩服。刘邦对戚老汉说:“老人家你好,我叫刘邦,我是很有实力的。我看上你闺女了,希望你能同意。”刘邦这么直接的表白把老头吓了一跳。戚老汉上下打量刘邦,见其相貌一般,衣衫褴褛,但眉宇之间隐藏着凛然之气,想必是真有抱负的有志青年。但初次相识,并不了解,于是就推诿道:“我答应你没用,我闺女同意才行。”刘邦哈哈大笑,说: “要是令爱同意,那我们就今日完婚,你看如何?”戚老汉说没问题。不一会儿戚懿派丫鬟捎来话,同意。戚老汉一愣。这时刘邦说道:“我们早就一见钟情了,只有你还蒙在鼓里。赶紧准备洞房吧。”就这样,刘邦轻而易举地就将山东第一美人戚懿拿下。
新婚之夜,刘邦对戚懿许下誓言:“我的大美人,谢谢你慧眼识英雄,我一定不会辜负你这番真情。你耐心等待,我把项羽这厮摆平,做了皇帝之后就封你为贵妃。”戚懿答道:“从我第一眼看到你,就预感你有帝王之相,我相信那一天很快就能到来。”没多久,刘邦就在定陶登基,并且兑现了自己的诺言,戚懿被封为贵妃。结婚之后,夫妻二人感情很好。当时的戚懿除了第一身份是皇帝的老婆,还有一个身份是舞蹈表演艺术家。艺术造诣炉火纯青,在当时享有极高的社会声誉。刘邦号称酷爱艺术,还常常身体力行参与其中。一次刘邦喝了点酒,对戚懿说:“朕今天很high,咱们跳一支舞吧。”戚懿就和这位喝多了的皇帝陛下在金銮殿上翩翩起舞,他们的身体贴在一起,他们的心在一起,他们的灵魂在一起……后来刘邦一遇到烦心事,就对戚懿说:“朕今日心情很不爽,你舞一曲何如?就来上次那个‘翘袖折腰’。”据说戚懿的艺术之魂是“翘袖折腰”。从技术上讲,就是弯腰劈叉之类的“硬功”。戚懿身为舞蹈艺术家,“硬功”自然高超。其实刘邦喜欢的“硬功”只是舞蹈入门的基本功,舞蹈真正的神韵还是在神情动作上。怪只怪刘邦这个鄙俗的武夫,错拿舞蹈当武术欣赏了。
戚懿嫁给刘邦后,本以为从此夫荣妻贵了,没想到打错了如意算盘。刘邦身为九五至尊,却非常惧内。大老婆吕后是个撒泼打滚、心机颇深的女人,软的硬的都不吃。再加上吕后社会关系很广,路子野,刘邦很被动,能不惹她尽量不惹她,能躲着她就尽量躲着她。刘邦一懦弱,戚懿肯定要倒霉。自古以来就是这样,皇后妃子形如水火,势不两立。吕后听说刘邦娶了一个年轻貌美的舞蹈表演艺术家,就想,那又怎样,连刘邦都怕我,何况是个刚进门的妃子?为什么吕后敢如此专横?刘邦又为什么如此怕她?简单说来,吕后有恩于刘邦。大致分为以下几点:第一点,吕后助刘邦杀韩信、彭越等异姓王,消灭分裂势力,巩固统一的局面。第二点,刘邦在当沛县泗水亭长的时候,因玩忽职守放跑了犯人,逃至深山之中。吕后每天长途跋涉为其送饭。第三点,楚汉战争时,吕后为保刘邦,沦为项羽俘虏,受尽欺凌。有了这三点做保障,再加上刘邦的不断妥协,吕后自然是气焰嚣张。戚懿遇到吕后算是倒霉,没什么道理可讲。
没多久,戚懿为刘邦生下一个大胖小子,名叫如意。吕后此前也为刘邦生下一个大胖小子,名叫刘盈。二子之中,刘邦更喜欢如意。一次刘邦喝多了说道:“刘盈为人仁弱,不像我,只有如意像我。我早晚要废掉刘盈,立如意为太子。”这话很快传到吕后那里,吕后有些惊慌,火速请教名士张良,问到底该怎么办。张良说,你们家的事情我不便插手,你去找商山四皓吧,只要那四位出马,刘盈太子之位可保。很快四位德高望重的学者莅临刘邦处,开导刘邦说:“按照长幼,刘盈已是太子。而且据我们观察,刘盈天性淳厚,办事能力很强,人缘也不错。这样的人为什么要废掉太子之位?希望您再慎重考虑考虑,给他机会。到时候,我们老哥四个定会鼎力加盟,共同辅佐他成就一番事业。”刘邦多聪明,一听就知道是吕后使的坏。四位德高望重的学者隐居山林多年,平时见一面都难,怎么今天一露面就替刘盈说情?肯定就是吕后暗箱操作啊。刘邦很为难,商山四皓德高望重,不便得罪。无奈之下只好做了妥协:“其实刘盈也不错的,既然有你们四位辅佐,那朕就放心了,就按你们说的办吧。”刘盈成功上位,史称惠帝。如意被封为赵王。
得知刘盈没有被废,戚懿非常郁闷,整日哭哭啼啼表示抗议。刘邦安慰:“我之所以妥协,是怕给你带来灾祸。吕后那个娘儿们可不好惹,万一废了太子,她肯定找机会报复,到时候局面不好收场。”戚懿说:“你怎么这么没用,我当初真是瞎了眼了,看上你这么个窝囊废。”刘邦无语。不久刘邦大病,预感将不久于人世,就找来心腹赵尧商量对策。刘邦说:“我这一走,吕后肯定要对付戚懿和赵王,这可如何是好?”赵尧后来出了个不怎么样的主意,他说:“这好办啊,陛下也找个得力大臣辅佐赵王。我看汾阴侯周昌比较适合,此人为人正直,敢于直言,不畏强权,应该可以对付吕后。”刘邦觉得周昌靠谱,就下旨宣周昌秘密入宫。安排完后事,刘邦了无牵挂,驾鹤西去极乐世界去了。
刘邦死后,刘盈即位。吕氏尊为皇太后,开始中国历史上的第一次垂帘听政。成功上位之后,吕后做的第一件事,就是折磨戚懿。她一共动用了两项酷刑。第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