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暧昧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满目梨花词-第17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这一日,一位客人到鱼玄机处消费,突然发现无数苍蝇聚于紫藤花下的浮土,就跑去向官府反映这个情况。官府立即派人勘察,事情终于败露,鱼玄机被处以斩刑。有意思的是,审理此案的正是当初对鱼玄机求爱未遂,而遭拒绝的裴澄。这一次鱼玄机没有拒绝裴澄的审判,认罪态度极好。按照当时的法律,主人处死婢女最多罚点钱了事,罪不至死。但谁让鱼玄机落在阴人裴澄之手呢?女诗人鱼玄机死时才二十六岁,咸宜观从此衰落。鱼玄机流传作品不少,《全唐诗》收有她的作品四十八首,其诗多清词丽句,对仗工稳,多与温庭筠等以诗篇相赠答。鱼玄机少年时代写出的《赋得江边柳》可视为她的代表作:“翠色连荒岸,烟姿入远楼;影铺春水面,花落钓人头。根老藏鱼窟,枝低系客舟;萧萧风雨夜,惊梦复添愁。”话说少年鱼玄机经常到家门口的小河边摸鱼抓虾,有一次她在一枝柳条上拴好绳子,又在绳子上拴了些蚯蚓,很快就钓上许多小螃蟹。后来她又换了一枝更长更粗的柳条,不一会就钓上一条金光闪闪的鱼来。就在此时,柳条突然“啪”的一声折断,鱼落到水里,跑了。少年鱼玄机顿时急哭了,疯狂地冲到河里……睁开眼,发现只是个梦而已。不久她就将此次“梦中垂钓”写成这首名为《赋得江边柳》的诗。此诗颇有王维之风韵,尤其是“影铺春水面,花落钓人头”一句。而“萧萧风雨夜,惊梦复添愁”又看到了杜甫沉郁顿挫的影子。全诗从语言和意境上品读,都属佳作。鱼玄机还有一首《江陵愁望有寄》比较有名:“枫叶千枝复万枝,江桥掩映暮帆迟。忆君心似西江水,日夜东流无歇时。”这是一首情诗,说的是鱼玄机某日寂寞难耐,突然想起远方的情郎:“在一个凄清的深秋,枫叶漂浮于江水之上。这时一阵西风吹来,漫山的树木发出萧萧之声,闻见此景,小女子我伤感了。极目远眺,见江桥掩映于枫林之中。日已垂暮,咋还不见情郎乘船归来。不见情郎归,小女子我焦灼了。思念我的情郎如西江之水延绵不绝,流水有多长,我的思念就有多久。”后来有人“擅自”将此诗改成一首五绝:“枫叶千万枝,江桥暮帆迟。忆君如江水,日夜无歇时。”这么一改,虽然貌似字数减少而意思不变,但味道却有所改变。删掉的那些“零碎”看似无用,实则有着画龙点睛的作用。诗就是诗,凝练是根本,尤其是讲究韵律的唐诗。多一字少一字,会直接影响到整首诗的走向,也就是专业人士所常常说的“风调”。史书记载鱼玄机的故事很少,只是在《北梦琐言》、《唐才子传》里零散记有她的一些事迹。而民间野史给她的评价是:一个写诗的妓女因爱过失杀人,最后被之前的“熟客”公报私仇地谋杀。
  

23高潮和痛苦是一回事
【个人简历】
  姓名:黄崇嘏
  朝代:前蜀
  籍贯:临邛
  职业:化妆师、旅行家
  主要作品:《下狱贡诗》、《辞蜀相妻女》
  偶辞幽隐在临邛,行止坚贞比涧松。
  何事政清如水镜,绊他野鹤在深笼。
  ——《下狱贡诗》
  一辞拾翠碧江湄,贫守蓬茅但赋诗。
  自服蓝衫居郡椽,永抛鸾镜画蛾眉。
  立身卓尔青松操,挺志铿然白璧姿。
  幕府若容为坦腹,愿天速变作男儿。
  ——《辞蜀相妻女诗》
  历史上关于女诗人黄崇嘏的记载不多,笔者能力有限,只找到两条。其一,1936年版《辞海》有这么一段记载:前蜀临邛女子,工词翰,又善琴棋,妙书画。幼失覆荫,与老妪同居,为男子装。以失火下狱,贡诗蜀相周庠;庠重其才,释之,召为掾。复荐摄府司户参军,胥吏畏伏。庠欲妻以女,崇嘏贡诗自白以谢,有“幕府若容为坦腹,愿天速变作男儿”之句。庠大惊叹。后复归隐,不知所终。其二,《中国人名大辞典》有一条关于黄崇嘏的记载:前蜀女子。居恒为男子装。游历两川。因事下狱。献诗蜀相周庠。庠荐摄府司户参军。政事明敏。庠爱其才。欲妻以女。嘏作诗以见意。有曰。:“幕府若容为坦腹,愿天速变作男儿。”庠得诗大惊。问之。乃黄使君女也。后归临邛。不知所终。
  黄崇嘏有两个特殊的身份,使其在古代众多女诗人中独树一帜。第一个身份是化妆师。黄崇嘏自懂事起就觉得自己应该是(注意,是应该是,而非是)男人,所以在穿着和行为举止上就刻意走男性化路线。她这么做也许是觉得好玩,也许是出自身体本能,其中缘由史书没有详细记载。说到女扮男装的先驱,那就要数花木兰了,但花木兰那是替父从军,为了行军方便才瞒天过海的。而黄崇嘏女扮男装纯属为了寻求刺激,并没有什么特别理由。接下来这就引出了她第二个特殊的身份——旅行家。为了旅行方便,黄崇嘏经常根据所去地点变换造型,以此达到掩人耳目的目的。比如她去人烟稀少的名山大川,为了安全起见,就化装成长满络腮胡子的武夫模样。如果是去人头攒动的庙宇游玩,就化装成风度翩翩的白面书生。如果她某日心情不爽,也说不定会带个假发出门,如果心情大好,或许会以“秃头”形象示人。黄崇嘏凭借着高超的“易容术”一路畅通无阻,游遍了大唐盛世的山山水水。
  在此之前,唐朝文联就曾提出过一个“畅游山水之间,写就动人诗篇”的口号。号召广大文艺工作者积极投身到大自然中体验生活,从而写出更具真情实感的自由奔放的文学作品。对于李白、王维、孟浩然这样的积极响应号召的先行者,黄崇嘏自然是顶礼膜拜,梦想有朝一日也能像诸位大师那样零距离接触大自然。她没想到的是,诸位文学大师出去并非只顾玩耍,而是带着写作任务出去的。大师们每次“体验生活”归来,还得向上级“交作业”,那是一大批优秀的刚出炉的作品。而这位黄崇嘏却是东施效颦,不知这“旅游”之中还有如此多的学问。她每次游山玩水,几乎都是只钟爱山水,而忽略了创作,都是空手而归。当然这也不能完全责怪黄崇嘏,与那些“公费旅游”的大师们相比,她每次都是“自费”的。由于经济本身窘迫,黄崇嘏选择路线也都是既便宜又不算太远的穷乡僻壤。再加上居住条件和伙食不太好,顾虑繁多,哪里还有兴致搞创作啊,所以作品少就可以理解了。
  888年,黄崇嘏因为女扮男装差点蹲了号子。当时黄崇嘏所在的四川邛崃发生一起震惊唐朝的特大火灾,衙门怀疑有人故意纵火,蓄意制造恐怖事件。朝廷对此案高度重视,限期破案,当地衙门自是不敢怠慢,派出人马在群众中展开周密调查。这一日,衙门接到线报,说火灾发生当日,有一形迹可疑的“男子”曾出现在案发现场。黄崇嘏作为犯罪嫌疑人很快被传讯,连夜押送到省里接受节度使大人的亲自审问。大堂之上明镜高悬,黄崇嘏宁死不屈,拒不交代犯罪事实。通过短暂接触,节度使大人发现这个黄崇嘏性格耿直、态度诚恳,不像是歹人。再加上暂时又找不到有效的物证,就先行关押大牢听候处理。人在屋中坐,祸从天上来,无辜蒙冤的黄崇嘏有理难辩,只好听天由命了。转念一想,黄崇嘏又觉得要是就这么死了,也太对不起自己了。这该如何是好?想起自幼工诗善文,既然嘴上说不清楚,倒不如给节度使大人写首诗说明冤情,或许还能有一丝希望洗脱罪名。于是黄崇嘏就写了首《下狱贡诗》给节度使大人:“偶辞幽隐在临邛,行止坚贞比涧松。何事政清如水镜,绊他野鹤在深笼。”若论文采,这首诗写得很一般。既无清拔俏丽的风韵,亦无雄宏沉郁的气魄,几乎都是朴实的大白话。但意思说得明白:“真是冤死我了,我既无作案动机,更无作案时间,有人见我在案发现场,纯属诬告。我是冤枉的,请大人明鉴。”节度使大人见诗后大吃一惊,没想到这个“罪犯”还会写诗!能在短短二十八个字中,合情合理地讲述自己蒙冤经过的犯人还是第一次见到,这个黄崇嘏不简单,莫非他是个诗人?明察秋毫的节度使大人似乎觉察出此案另有隐情,就连夜提审黄崇嘏,节度使大人问道:“你到底是什么人?”黄崇嘏答:“我是熟读孔孟的读书人,二十年来深得两位圣贤教诲,断然不会做纵火犯罪的勾当。”后来,也不知道黄崇嘏还对节度使大人说了什么,总之没多久她就被无罪释放,还得到了节度使大人的重用。节度使大人派黄崇嘏到高等学府深造,毕业后又为她推荐了司户参军的好工作。知恩图报的黄崇嘏没辜负节度使大人的厚爱,走马上任之后那也是雷厉风行,造福一方。所辖之地民风淳朴、夜不闭户,一派其乐融融的和谐景象。节度使大人见黄崇嘏工作积极、表现突出,心中甚是喜悦,就打算将亲生女儿嫁给黄崇嘏。这一日,节度使大人多喝了二两,就对黄崇嘏说:“小黄,你今年都快三十了吧,为何还不谈女朋友,这事应该抓紧啊。”黄崇嘏虽然屡次女扮男装,但她毕竟是女儿身,找女朋友自是荒诞滑稽。于是她就推诿道:“谢大人对小可关心,崇嘏事业未成,抱负未施,暂且无心娶妻。”节度使大人再问:“大丈夫顶天立地理应不拘小节,你完全可以边工作边恋爱嘛,明人不说暗话,你觉得我女儿怎么样?”
  黄崇嘏大惊失色,心想,节度使大人定是将我当做男人了,这分明是在替女儿做媒啊。答应就是欺骗领导,不答应就落个狼心狗肺的骂名,这可如何是好?考虑再三,黄崇嘏决定老实交代,就写了首《辞蜀相妻女诗》的诗向节度使大人坦白:“一辞拾翠碧江湄,贫守蓬茅但赋诗。自服蓝衫居郡椽,永抛鸾镜画蛾眉。立身卓尔青松操,挺志铿然白璧姿。幕府若容为坦腹,愿天速变作男儿。”黄崇嘏再也藏不住了,只好坦白交代。诗中说得明白:“节度使大人,实在不好意思,我欺骗了您。其实我是女的,我也不是什么读书人,我是一名化妆师,喜欢女扮男装。我还是一名旅行家,喜欢用脚板丈量大地。如今您要把女儿许配给我,我实在是无福消受,除非我能马上变成男人,但您说那可能吗?为了表示我的歉意,我决定辞职,希望您能批准,谢谢。”在这件事情上,黄崇嘏根本没有经过大脑考虑,做得有些草率了。其实,即使做不成节度使大人的乘龙快婿,也还是可以做同事的,没有必要为此事辞职。节度使大人看诗后脑袋有些发晕,他对这位“不男不女”的下属感到啼笑皆非,就说:“小黄你太搞笑了,放着好好的女人不当,为何非要化装男人,你到底是怎么想的?”黄崇嘏见节度使大人恼羞成怒,吓得不敢说话。节度使大人继续说道:“你的拒绝我能理解,但你的辞职则有些莫名其妙,我希望你先不要急于做这个决定,再慎重考虑一下。”“原形毕露”的黄崇嘏也是自惭形秽,觉得实在没有待下去的必要,毅然离开。办理完辞职手续,领了当月工资,黄崇嘏倍感轻松。她回到老家与仆人生活,她偶尔还会女扮男装畅游在山水之间,做个男人是她平生最大的理想。
  关于黄崇嘏的生平还有另外一个版本在坊间流传。黄崇嘏出身豪门,后家道中落。其兄黄彦试图以考取功名来改变家庭命运,无奈屡试不中,抑郁而死。黄崇嘏为了完成兄长遗愿,就女扮男装进京赶考,考中状元。后来,黄崇嘏向皇帝请求回乡葬父,料理完一切之后,就依母姓改名杨姑,隐居铜鼓山,再未到过京城。据后来史学家考证,黄崇嘏四十一岁病逝,根本没中过女状元,改姓也是子虚乌有。尽管两个版本有着较大的出入,但在去世年龄上倒很相似,两个版本都是中年辞世。诗人命苦而寿短,似乎命中注定。希望这不是一个无法更改的定律,诗人招谁惹谁了?后世之人对黄崇嘏的看法也不一致,居然有着截然相反的观点。明朝的郎瑛在《七修类稿》中强烈谴责黄崇嘏有“三不洁”:“伪为男子上诗,一不洁也。服役为吏,周旋于男子中,二不洁也。事露而不能告所愿,复以诗戏,三不洁也。何谓青松、白璧之操耶?”清朝女诗人王筠奉黄崇嘏为偶像,将其与女扮男装替父从军的花木兰并列。她在一首《鹧鸪天》中表达了对偶像的敬仰:“闺阁沉埋十数年,不能身贵不能仙。读书每羡班超志,把酒长吟太白篇。怀壮志,欲冲天,木兰崇嘏事无缘。玉堂金马生无分,好把心情付梦诠。”结合以上两方观点不难看出,黄崇嘏是一位有争议的诗人,这对于搞艺术创作的人来说,是好事。据说后来家喻户晓的黄梅戏《女驸马》就是以黄崇嘏的故事为原型。当然只是据说,并无翔实的历史证据。
  。 最好的txt下载网

24美女身在锅炉旁
【个人简历】
  姓名:杜秋娘
  朝代:唐朝
  籍贯:间州
  职业:保姆
  主要作品:《金缕衣》
  劝君莫惜金缕衣,劝君惜取少年时。
  有花堪折直须折,莫待无花空折枝。
  ——《金缕衣》
  作为大唐娱乐圈资深当红女艺人,杜秋娘比她的同行薛涛和鱼玄机混得好。“退役”后的薛涛虽然成为发明家,但晚年还是遁入空门。鱼玄机虽然身为夜总会女老板,最终还是成为杀人犯,被处以极刑。只有杜秋娘得了善终,她不但荣幸进入皇宫,成为唐宪宗的宠妃,其作品《金缕衣》还成为孙洙主编的《唐诗三百首》之压卷之作。总之,小杜是幸运的,是相当幸运的。
  江湖传言杜秋娘是杜甫的女儿,不知道这个“线报”从哪里得来。据笔者所知,杜甫只有一子。这在老杜的长诗《茅屋为秋风所破歌》中可见端倪。其中这句“布衾多年冷似铁,骄儿恶卧踏里裂”给出提示:那是个风雨交加之夜,我的儿子睡觉动作过大,把一床冰凉的旧被子蹬破了。”按照这句推理,杜甫应该只有儿子(也许是独生子,也许还不止一个),有女儿一说有些牵强,难道就因为他们都姓杜?杜秋娘究竟什么来历呢?
  杜秋娘是间州人,十五岁时以一曲《金缕衣》唱红大江南北,后被镇海节度使李锜签入自己的影视公司,成为一名专业歌手。李锜酷爱音乐,每每都让杜秋娘演唱这首《金缕衣》:“劝君莫惜金缕衣,劝君惜取少年时。有花堪折直须折,莫待无花空折枝。”歌词写得好,给李锜这样的老朽在精神上以美的享受,他生机勃勃,他老树新花。从正面励志角度看,我们可以这样理解这首诗:“一个人的一生应该这样度过,当他回首往事的时候,不因虚度年华而悔恨,也不因碌碌无为而羞愧。这样,在他临死的时候,他可以说我的整个生命和全部精力,都已经献给世界上最壮丽的事业——为人类的爱情而拼搏!”当然,此诗还可以用一首歌来概括:“让我们红尘做伴活得潇潇洒洒,策马奔腾共享人世繁华,对酒当歌唱出心中喜悦,轰轰烈烈把握青春年华。”这种意气风发的解读,是青年人的理解方式。而作为老年听众的李锜,对此诗又进行了“调侃式”的解读。李锜是这样“另类”解读的:“哥们儿,你准备好了吗?让我们尽情泡妞吧!人生如白驹过隙转瞬即逝,千万不可荒废这大好时光,及时行乐吧,纵情酒色吧。有花(指姑娘的性成熟)的时候,就要主动制造快乐,免得老了追悔莫及。”李锜的解读还有“自勉”的成分在里面:想我一个老头子,在一首诗中找到枯木逢春的动力,最美不过夕阳红,温馨又从容。夕阳是晚开的花,夕阳是阵年的酒,夕阳是迟到的爱, 夕阳是未了的情……因为这首诗,李锜爱上杜秋娘,二人闪电结婚,做起忘年夫妻。
  嫁给李锜,杜秋娘平静的生活刮起了不平静的风暴。那一年唐德宗死,唐宪宗继位。这个宪宗貌似魄力非凡,一上台就想扭转国内藩镇割据的离散形势。这让身为节度使的李锜大为不满,就造了宪宗的反。叛乱很快平息,李锜被宰,其家属均蹲了大狱,待斩。一日,宪宗到罪犯集营视察工作,见到明艳而雅洁的杜秋娘,产生了恻隐之心。就问:“你就是我大唐大名鼎鼎的音乐家杜秋娘吗?”杜秋娘预感到宪宗的驾临或许是翻盘的机会,连忙回话:“正是民女。”宪宗再问:“朕是你的粉丝,非常喜欢你那首《金缕衣》。”杜秋娘连忙说道:“陛下若是想听,民女现在就为您演唱。”杜秋娘这首深情并茂的《金缕衣》让宪宗听得如痴如醉。当时宪宗风华正茂,对新鲜事物充满了渴求,尤其是诗中“人生得意须尽欢”的洒脱豪情深深感染了他。宪宗不禁仔细端详这位唱歌的少妇,那真是气韵高雅、明艳照人。就跟身边太监说:“妙哉,王妃就是她了。”这一次,杜秋娘又成为宪宗的媳妇儿,被封为秋妃。又是这首《金缕衣》,让杜秋娘的人生产生了质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