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暧昧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满目梨花词-第14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撕停桶侠献铀凳露I米髦髡牛献幼鹞约业奶闲实郏谢始页稍本献拥暮蟠U庖蝗献婀樽诓灰簦献哟戳⒌牡澜趟忱沓烧戮捅蛔鹞蹋筇频陌傩找哺牌鸷澹追追牌靶叛龅淖诮蹋ǚ鸾蹋呕实勖粤瞪狭说澜獭U庵苯拥贾乱桓鱿窒蟪鱿郑瞥蠓卜鸬劳嫉淖诮堂剑话闶欠鸾堂碛罹由窖蛏浇牛澜坦劬佑谏蕉ァN裁吹拦坌劬嵘街郏蜃圆槐叵杆怠
  唐朝皇帝还特意诏告天下:凡是加入道教者,不论男女,均享受朝廷发放的特殊津贴补助。百姓们心想,好啊,不用干活就可以衣食无忧,真是好工作,于是报名者趋之若鹜。不过也不是谁都可以参与这项宏伟事业的,比如那些没文化的人就被严格限制加入。关于女性的加入,朝廷还颁布了一项极为特殊的规定。如果有幸当了女道士,不但行为不受约束,还可以与男子嬉笑自若、频繁往来。朝廷鼓励女道士走出道观,多到社会上走一走看一看,即使传出点绯闻也无可非议。凭这一点,就吸引了上至皇室显贵,下至烟花柳巷的有志女青年们纷纷投身这项伟大而神圣的职业。至此,唐朝的道观不再是修身养性的地方,而变成上流社会达官显贵们声色犬马的场所。当时的女冠(女道士),就跟现在文艺圈的女明星一样,受到众人的瞩目和追捧。泱泱大中华,乌烟瘴气,成何体统!就连著名诗人韩愈老师也看不下去了,他在《华山女》一诗中这样写道:“豪家少年岂知道,来绕百匝脚不停。云窗雾阁事恍惚,重重翠幔深金屏。”韩愈老师是有身份的人,骂人也十分含蓄,字里行间透出大儒的睿智。他老人家的意思是,什么女道士,分明就是倚门卖笑的粉头嘛。
  说完道教,该说诗人了。唐朝的女冠诗人中,李季兰是一位比较有特色青年女诗人。李季兰原名李冶,浙江吴兴人。吴兴是个人杰地灵的地方,曾诞生过大名鼎鼎的“吴中四士”(即贺知章、张旭、张若虚和包融)。这四位当中除了包融名气稍小之外,其他三位可都是中国诗歌史上响当当的人物。李季兰从小就是个有多动症的叛逆少女,对父母的严加管束丝毫不放在眼里。无奈之下,父母就将她送入剡中玉真观出家,由李冶改名李季兰。到了玉真观后,李季兰反而变成一个安静的小姑娘了,整日潜心研习琴棋书画,足不出户。转眼到了青春期,李季兰出落成一个亭亭玉立的妙龄少女,成为玉真观最吸引眼球的一道风景。许多文人骚客慕名前来观瞻,骚客们常与李季兰调笑并借机大吃“豆腐”,李季兰的交际花生涯从此拉开了序幕。有一次乌程开元寺举办诗歌笔会,当地诗歌大腕悉数到场。李季兰也应邀出席。在那次笔会上,李季兰当着很多人的面跟老朋友著名诗人刘长卿(刘长卿有疝气)开起了情色玩笑。李季兰引用陶渊明的名句暧昧地问刘长卿:“山气日夕佳?”(您的疝气近来没犯吧?)刘老师一看李季兰过来,知道这个女子要拿自己寻开心,立刻提高了警惕。刘老师反应极快,马上也用陶诗回了一句:“众鸟欣有托。”(谢您还惦记着我的病情,还好,拿布兜托着呢)。两个才华横溢的诗人用高雅的陶诗玩了把后现代的脱口秀,真是奇妙而绝哉。此举引得在场众人喷饭大笑,由此可知当时唐朝的风气何等开放,丝毫不逊色于之前的魏晋风度。后来刘长卿笑着对李季兰说:“佩服佩服,你真是个女中诗豪。”这个事件也被好事者写进了正史和野史,成为是唐代流传下来的著名段子之一。
  李季兰如此“豪放”之举,在思想开放的盛唐也算是先锋中的先锋了。但这只是小事一桩,后来李季兰还上演了一幕幕“女追男”的人间爱情剧,彻底证实了她不是一般人。她先是对书生朱放一见钟情。有一次李季兰感到无聊,就到剡溪中泛舟,偶遇隐居此地的名士朱放。朱放相貌好,学问也大,接触了几次就被李季兰看上。李季兰虽然豪放,但并没有野蛮地直接上去示爱,经过深思熟虑之后,她为朱放献上一首相当火辣的情诗《寄朱放》:“望水试登山,山高湖又阔。相思无晓夕,相望经年月。郁郁山木荣,绵绵野花发。别后无限情,相逢一时说。”李季兰这样告诉朱放:“第一次见你就觉得在哪里见过,你无论是从外貌还是才华都酷似我以前的男朋友,这让我顿生好感。如果有时间的话,就出来坐坐。”朱放隐居剡溪,本也孤独,突遇美女求爱,也是受宠若惊。欣喜之下,就答应和李季兰先相处一段时间再说。这是李季兰的第一次主动示爱之举。之后李季兰又对诗人阎伯钧萌生爱意,她再次主动上前献情诗一首——《送阎二十六赴剡县》:“流水阊门外,孤舟日复西。离情遍芳草,无处不萋萋。妾梦经吴苑,君行到剡溪。归来重相访,莫学阮郎迷。”李季兰故伎重演,再次告诉阎伯钧:“第一次见你就觉得在哪里见过,你无论是从外貌还是才华都酷似我以前的男朋友,这让我顿生好感。如果有时间的话,就出来坐坐。”阎伯钧胆子小,也没朱放那么豪放,似乎受了惊吓,见势头不妙,头也没回就消失在茫茫人海中。李季兰的第二段恋情宣告无疾而终。
  就在李季兰郁郁寡欢之时,她的第三任男友出现了,这个人就是大名鼎鼎的“茶圣”陆羽。陆羽是李季兰一生的蓝颜知己,李季兰病了,陆羽就来探望;李季兰忧伤了,陆羽就当她的心灵导师。李季兰说,为什么受伤的总是我?陆羽就说,亲爱的你慢慢飞,小心前面带刺的玫瑰。这一次,诗人李季兰又主动献情诗一首《湖上卧病喜陆鸿渐至》:“昔去繁霜月,今来苦雾时。相逢仍卧病,欲语泪先垂。强劝陶家酒,还吟谢客诗。偶然成一醉,此外更何之。”这次李季兰改变了追求策略,她说:“陆羽,我的意思你也许懂,如果有意你就拍拍手,如果无意你就跺跺脚,如果你还没想好就先什么也别说。”这次陆羽为难了,左思右想辗转反侧,终于痛下决心——拒绝了李季兰。这对苦命鸳鸯尽管心有灵犀,但还是没有到谈婚论嫁那一步,最终只成为亲密无间的“好朋友”。后来有民间传言,这对恋人没有结婚的真正原因是因为陆羽相貌丑陋,还有口吃。陆羽面对漂亮的知性美女李季兰,深感自卑,只能爱你在心口难开,无奈勒住即将挣脱缰绳的疯狂的爱情之马。
  李季兰的第四任男友是一个叫皎然的和尚,此人相貌出众,博学多才,有着独特的个人魅力。感情泛滥的李季兰初见皎然,又是大吃一惊,心中再次“春意盎然”。求爱心切的李季兰这次比较狂野,她也没再主动献诗一首,而是对皎然大胆表白:“和尚哥哥,我喜欢你,你就从了贫道吧。”皎然一个出家人,哪见过这等阵势,早吓得全身哆嗦如秋风中的树叶。皎然是个严格遵守清规戒律的合格的好和尚,他并未被女色所动,也可能是他不喜欢李季兰大胆出格的示爱方式,最后以一首诗婉转地谢绝了李季兰的一番美意:“天女来相度,将花欲染衣。禅心竟不起,还捧旧花归。”意思是说,阿弥陀佛,善哉善哉,女施主你别白忙活了,我乃出家之人,跳出三界外,不在五行中,不贪女色。李季兰的求爱之路算是走到了尽头,总结过去,展望将来。李季兰觉得,男人不过是懦弱的动物,一到关键时刻统统掉链子,罢了罢了,还是一个人逍遥自在,让男人们后悔去吧。至此,李季兰再也没动过找男人的欲念。
  大胆直率的性格并没有给李季兰的爱情带来福音,每一次失败的情感经历,都在她伤痕累累的心上再添一道伤口。爱情的荒芜却成就了她的诗歌事业。李季兰诗歌数量不是很多,但却有十六首诗篇被收录到《全唐诗》中,这个数量还是可观的。比起唐朝其他两位著名的女诗人(薛涛和鱼玄机),李季兰显得更有个人魅力。跟王维、孟浩然、李白、杜甫处于同一时代的经历,使她的诗歌更具有残酷的现实意义。在众多男性诗人掌握话语权的时代,李季兰凭借其作品“形气既雄,诗意亦荡”的独特魅力,足以跟当时的诗歌大腕们并驾齐驱。自古女诗人命途多舛,这似乎已经成为一个铁定的规律,到了李季兰这儿也不例外。天宝年间,风流的唐玄宗听说民间有个独特的女道士,就下诏要见李季兰。也许是身边的人没交代明白,也许是李季兰的容貌、年龄与唐玄宗的想象有巨大反差。在唐玄宗的想象中,李季兰应该是一位时髦的妙龄女郎。但一见真人,才发现已是人老珠黄,惨不忍睹。唐玄宗很生气,就挖苦李季兰:“吓死寡人了,哪里是什么风华绝代的美女,分明是个满脸皱纹的老太婆啊。”这句无心之言深深伤了李季兰的自尊,为此她写下了极度哀伤的句子,跟这位圣上解释。《恩命追入,留别广陵故人》:“无才多病分龙钟,不料虚名达九重。仰愧弹冠上华发,多惭拂镜理衰容。驰心北阙随芳草,极目南山望旧峰。桂树不能留野客,沙鸥出浦谩相逢。”李季兰这样告诉唐玄宗:“我固然老了,曾经也是一代绝世美女。虽然你贵为天子,也没有资格嘲弄一位诗人。尊重妇女,尊重知识分子的道理你应该懂吧,皇帝陛下?”
  晚年的李季兰遭遇了“安史之乱”、玄宗退位、藩镇割据等一系列重大历史事件。这一年,德宗李适在没做好任何准备的情况下,就贸然削藩,捅出了大娄子后自己先逃跑了。长安弥漫在硝烟战火之中,叛将朱泚篡位成功,自称大秦皇帝。这个朱泚是有名的沽名钓誉之徒,他上台后做的第一件事就是找“枪手”写文章歌颂自己的功德,滞留长安的李季兰成为首选对象。迫于无奈,李季兰就写了歌颂朱泚功德的诗。就是这次不慎重的写诗事件要了李季兰的命。叛乱平息之后,德宗皇帝回到长安,开始疯狂诛杀与朱泚相关的叛逆余党。有人举报,说李季兰在朱泚上台之后,曾为其写过一首赞美诗。德宗召见李季兰,问她:“作为诗人,你不好好写诗,瞎掺和什么政治啊。你们这些文化人,真是知识越多思想就越糊涂,你说,我该如何治你的罪?”此时的李季兰心力交瘁,心灰意冷,觉得活着没什么意思,就低头认罪,没有发表不同意见。德宗龙颜大怒,下旨将其乱棍打死。李季兰究竟在给朱泚的赞美诗中写了哪些肉麻的恭维话,已无从考证。但她的死确实让人可惜,从此人间少了一些爽朗的诗文,天堂多了几许忧伤的哀歌。诗人,写好诗就行了,至于诗歌之外的事情,难得糊涂挺好的。
  txt电子书分享平台 

19今天皇上下早班
【个人简历】
  姓名:江采苹
  朝代:唐朝
  籍贯:福建
  职业:诗人
  主要作品:《谢赐珍诛》
  柳叶双眉久不描,残妆和泪污红绡。
  长门尽日无梳洗,何必珍珠慰寂寥!
  ——《谢赐珍诛》
  唐朝开元盛世,李隆基把国家的综合国力提升到一个新高度。看着眼前一片和谐的和平景象,李隆基龙颜大悦,对身边宠臣高力士说:“力士,如今社稷稳定、百姓安康,也没什么让我操心的事情了。你说我干点什么好呢?”高力士说道:“如陛下所言,放眼一看,神州山河一片大好,这跟您的英明神武是密不可分的。在这喜庆祥和的时刻,您不如放下案头工作,好好休闲一番。”李隆基再问:“如何享受?”高力士答:“自从武惠妃去世之后,陛下龙颜憔悴不解风情,长此以往奴才担心陛下的龙体……”李隆基频繁点头,心想还是高力士知道我的心思,就问:“卿有何良策?”高力士就给这位视美女为生命的皇帝出了一个主意:“奴才请愿到民间征选绝色美女,以解陛下烦忧。”李隆基准奏,并对高力士提出了关于选美的四大标准,即才貌双全、知书达理、性情温婉、清秀脱俗。高力士一听,这不是按照武惠妃的条件找吗?顿时出了一身冷汗。心想,这个任务太艰巨了,办不好就有掉脑袋的危险,我这不是自己给自己找麻烦吗?但转念一想,如果这次圆满完成任务,皇帝一定不会亏待自己,到时候加官晋爵自然不在话下。冒险也是值得的,俗话说得好,不经历风雨怎么见彩虹。
  高力士领旨后,火速回到老家广东选拔美女。老高的用意很明确,如果家乡的美女被皇帝看上,自己也能顺理成章跟着沾光,皇帝身边美女即是靠山,老高懂。让老高懊恼的是,经过层层选拔上来的姑娘尽是些粗脂艳粉的货色,无奈之下,老高只好把目光扩大到邻近的福建一带。这一日,福建节度使向高力士汇报:“我省有一名女子也许符合标准,此女名叫江采苹,是我省著名的美女诗人。”高力士听闻大悦,就决定见见这个江采苹。见过江采苹之后,高力士非常满意,心想,真是太好了,这不就是武惠妃的翻版吗?就这样,江采苹未经考核就以“形似”的显著特征直接夺魁,一跃成为为唐玄宗李隆基的爱妃。要说高力士胆子够大的,给皇帝选妃竟敢如此草率,难道他不怕掉脑袋?当然怕,但高力士之所以这么有把握,还是有原因的。第一,高力士伴随李隆基多年,对皇帝的脾气喜好自然是了如指掌,他料定皇帝只注重结果,不注重过程,故显得胸有成竹。第二,高力士此番出行是为皇帝解忧,没有功劳也有苦劳,如果事情办砸了,皇帝念在其鞍前马后服侍了这么多年,也不至于罪责他。高力士心里有底。第三,通过跟江采苹短暂接触,高力士发现她确实是个很有实力也很有魅力的姑娘,皇帝见后也有不喜欢的可能,但也不至于有讨厌的可能。
  事实证明,高力士这一宝算是押对了。李隆基初见江采苹,喜出望外,爱如珍宝。得知江采苹酷爱梅花,当即就赐名为“梅妃”。至此,草根美女江采苹正式开始了争风吃醋、明争暗斗的后宫生涯,而她主要竞争对手就是史上著名的四大美女之一的杨玉环。江采苹入宫后,行事低调,处处谨小慎微,除了陪伴李隆基歌舞升平外,其他时间都是待在自己的居所读书练琴。越是这样,李隆基越觉得江采苹是个非比寻常的女人,就越发离不开她。就在这个时候,江采苹做了一件很了不起的事情,让李隆基对她刮目相看。一次李隆基宴请一干皇兄皇弟,席间李隆基炫耀:“诸位兄弟,朕从民间觅得一女名曰江采苹,此女琴棋书画无所不能,诗词歌赋无所不会。今日邀诸位兄弟前来,主要是想让大家一睹其绝世风采,诸位请上眼了……”那一次,江采苹给足了李隆基面子,使出压箱底的绝艺,一会儿笛子独奏,一会又是轻歌曼舞。诸位兄弟看得乐不思蜀。李隆基看着兄弟们如痴如醉的样子,心中充满无限的自豪感和成就感。这时兄弟之一的薛王喝得大醉,朦胧中见江采苹过来敬酒,就使坏,用脚在桌子底下蹭嫂子的三寸金莲。江采苹觉察后脸色大变,但并未声张,而是谎称身体不适匆匆退去。李隆基纳闷,派人前去询问,江采苹谎称脑袋疼痛难忍,无法赴宴。次日,酒醒之后的薛王想起自己闯了祸,直冒冷汗,连忙光着膀子背着树枝向李隆基负荆请罪。李隆基见薛王认罪态度良好,又是出生入死的好兄弟,心肠一软,就放了薛王一马。
  晚上李隆基亲临后宫江采苹处,试探性地说道:“简直太不像话了,昨日我兄弟冒犯了你,你要是当时告诉我,我立刻就将其处死。”江采苹大悲,说道:“昨日薛王醉酒确实对我冒犯,属于无心,我能理解,也不会追究,所以未禀告陛下。兄弟如手足,为此事处死薛王实在不该。”李隆基感慨万千,江采苹果真是深明大义之人,我以后更得好好对她。李隆基哪里知道,江采苹之所以这么做,也是“迫于无奈”。怎么讲呢?江采苹了解到,李隆基当了皇帝,还经常邀请诸位兄弟到宫中同吃同睡,重叙旧时手足之情。李隆基是个讲义气的皇帝,兄弟情义大于一切。如果说出薛王调戏自己的真相,李隆基肯定不会相信,也许还会责怪自己污蔑薛王,蓄意挑拨他们亲密无间的兄弟之情。以李隆基的性格,必然会遵循“兄弟如手足,女人如衣服”这一法则。与其那样,还不如息事宁人,以退为进。江采苹果然料事如神,这一步走得高,也看得远。后来在安史之乱之时,李隆基为了国家社稷和兄弟情义,果然就逼杨贵妃在马嵬坡自杀,这很说明问题。
  开元二十八年(740年),李隆基在骊山行宫“霸占”了儿子寿王的老婆杨玉环。天宝四年八月(745年),册立杨玉环为贵妃。此时的李隆基已近花甲之年,但依然是老当益壮,纵横情场,风采不减当年。此时老年李隆基的爱情重心,也从江采苹转移到丰满的杨玉环身上,江采苹失宠,苦日子终于开始了。但江采苹也不是任人宰割的羔羊,面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