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暧昧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国史通识-第9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筹集巨款让他还俗,反复几次下来,使得国库日渐空虚。梁武帝一心理佛,无暇管理国家,造成官吏政务松懈、将士军心涣散。以致后来河南王侯景趁机做乱,掌握了大权,将梁武帝软禁至死。

  相关知识

  士族与庶族:

  世代公卿的世族最早出现在东汉初年。在曹魏时期实行的人才选拔方法九品中正制中,正式将家庭出身作为了选拔人才的标准。后来到了晋朝,家庭出身逐渐变成了九品中正制中评定人才的唯一重要的标准,加之当时土地兼并现象非常严重,逐渐形成了一些在政治、经济上享有很高特权的豪门大族。这些豪门大族被称做“士族”。士族以外的一般中小地主被称作“庶族”,也称“寒门”。士族不与庶族通婚,甚至坐不同席。由于士族长期把持政权。尤其是在晋朝,士族子弟可以凭借出身直接作官。造成士族子弟多不思进取,沉溺于清闲*的生活。最后演化成士族只能依靠一些庶族出身的人来掌握军权,结果造成士族子弟在政治上逐渐没落,门阀士族的社会声望和经济地位随之一落千丈。门阀士族最后在隋唐两代伴随着九品中正制的废除,走向了灭亡。

  佛教:

  佛教与基督教、*教并称为世界三大宗教。相传佛教是公元前6世纪至公元前5世纪古印度的迦毗罗卫国(今天尼泊尔境内)王子乔达摩&;#8226;悉达多所创,因父为释迦族,成道后被尊称为释迦牟尼也就是“释迦族的圣人”的意思。广泛流传于亚洲的许多国家。一般认为传入中国的年代始于汉朝。据史书记载,公元前64年,东汉汉明帝派遣十二名使者前往西域访求佛法。公元67年,使者带着印度僧人迦叶摩腾和竺法兰回到京城洛阳,带回了经书和佛像。汉明帝在洛阳建造中国第一所佛教寺院";白马寺";。佛教传入中国后,逐渐汉化,在建筑、造型艺术等各方面都形成自己的特点。中国佛教从西汉至清末,经历了传入、传播、兴盛和时盛时衰几个阶段,逐步发展成为我国影响最大、传播最广泛的宗教。 电子书 分享网站

隋朝至唐朝时代简介
伴随着南北朝的狼烟退去,隋朝建立了。隋朝的建立者隋文帝虽然开创了“开皇之治”的盛世局面,却没有为自己的事业选出一位合适的继承者。隋朝的第二位君主隋炀帝好大喜功,不仅不顾民生劳师远征,还大肆修建宫殿。横征暴敛搞得民不聊生,京杭大运河的开凿更是加剧了这种危机。在起义军凌厉的攻势下,隋朝结束它的统治。经过征战,李渊建立了唐朝。激烈的内斗过后,李世民登上了唐王朝权力的顶点,带领着唐朝步入了一个辉煌的时期。李靖统帅着铁骑终结了长期威胁中原的隐患,刘仁轨在白村江率领水军扼杀了指染华夏的野心。西域各国的国王将天可汗的称号送给了唐朝的君主,表达了自己对唐王朝的畏敬之意。世界各国的人们争先恐后来到唐朝,去感受世界文化中心的风采。一匹匹骆驼、一只只海船承载着华夏的出产,将中华文明的芬芳散布到世界每一个角落,更将大唐盛世深深的记录在了人类文明的卷章之内。

十七
正 文

  炀帝凿河下扬州,李密牛角系书绳;

  太原城出李渊军,玄武门变起秦王;

  魏征直言谏君主,李靖阴山立奇功。

  释  义

  炀帝凿河下扬州 

  京杭大运河:

  隋炀帝名叫杨广,是隋朝的第二个皇帝。隋炀帝是隋文帝杨坚的次子。隋文帝因为欣赏他生活俭朴、知书达理,所以在临死时将皇位传给了他。隋炀帝其实上是一个好大喜功、任意而行的人,当上皇帝后,他的本性便渐渐显现出来了。隋炀帝不但在各地营建大量的宫殿供自己享乐,后来还倾全国之力开凿了京杭大运河。运河修建好了之后,隋炀帝为了能和文武百官乘船前往杭州,不仅耗巨资建造了巨型龙船、征集数万民夫拉船,还让沿途各地官府负责进献食物。各地官员为了讨好隋炀帝,无不费劲心机准备,致使无数人因此家破人亡。尽管京杭大运河对沿岸经济、文化都起到了不可替代的促进作用,漕运的运输功能更直到清末才被海运所取代,在历史上和长城齐名。但因隋炀帝没有好好利用京杭大运河,更用它下江南游玩,致使民不聊生,反而推动了隋朝的灭亡。

  李密牛角系书绳 

  牛角挂书:

  李密字法主,是隋朝末年农民起义军的领袖。在年少时候,李密曾经担任宫廷侍卫,后被免职。李密被免职后决心发奋读书,做一个有学问的人。从此,李密每天都抓紧时间看书,片刻也舍不得放下书本。一次李密骑着牛去看他的朋友。李密带了一套书在路上看,他怕把书放到牛背上掉下来,便将书本用绳子系上,挂在牛角上。李密一边走一边看书,碰巧被当时的宰相杨素看到。杨素回家后对儿子杨玄感称赞李密说:“李密的学识和才能比你们几兄弟强得多。将来你们有什么紧要的事,可以找他商量。”李密凭着这股孜孜不倦的精神钻研书本,学到了很多本领。隋朝末年各地纷纷爆发农民起义,李密投靠了瓦岗山上的起义军。后来李密靠自己的智谋成为了各地起义军的盟主。这些都与他当年刻苦的读书是分不开的。

  太原城出李渊军 

  李渊建唐:

  李渊字叔德,是唐朝的开国皇帝。李渊本来是隋朝的太原留守。隋朝末年,农民起义风起云涌、遍布全国。李渊深感自己无力*,更因隋炀帝疑心很重,便和次子李世民一同在太原起兵反隋。李渊一面招募军队,一面派使者向突厥请求援助。他趁着瓦岗山的首领李密率军与困守洛阳的王世充激战之际,进军汉中,攻占了长安。李渊攻占了长安之后,先拥立隋炀帝炀帝的孙子杨侑成为天子,称为恭帝,改元义宁,遥尊炀帝为太上皇;然后以杨侑名义将自己加封为唐王。公元617年,李渊称帝,改国号为唐,定都长安。不久唐朝统一了全国。李渊在位时期,依据隋文帝的旧制重新建立中央及地方行政制度,修定律令格式,颁布均田制及租庸调制,重建府兵制。李渊为唐朝的职官、刑律、兵制、土地及课役等制度奠定了基础。

  玄武门变起秦王 

  玄武门之变:

  李世民是唐朝的第二个皇帝。李世民是李渊的次子,最初被封为秦王。李世民在唐朝的建立过程中颇有功绩,因而受到了太子李建成的嫉妒。李建成联合三弟齐王李元吉准备发动兵变杀害李世民。公元626年,李世民向李渊告发了李建成和李元吉的阴谋,李渊决定次日询问二人。李建成获悉此事后,决定先入皇宫逼李渊表态。李建成和李元吉走到玄武门时,被李世民带兵伏击。李元吉向李世民连射三箭,无一射中。李世民一箭就射死了李建成,尉迟恭也射杀了李元吉。东宫和齐王府的兵马得到消息在玄武门外和秦王的部队展开激战,尉迟敬德将二人的头割下示众,东宫和齐王府的兵马才被迫散去。之后,李世民将事情经过上奏给李渊。三天后,李渊下令立李世民为太子,处理一切国家大事,不久又传位给他。由于这场事变主要发生在皇宫的玄武门,史称“玄武门之变”。

  魏征直言谏君主 

  谏臣魏征:

  魏征字玄成,是唐朝初年的名臣。魏征自幼丧失父母,家境贫寒,但却酷爱读书。魏征曾在太子李建成的手下担任官员。玄武门之变后,李世民因早就器重魏征的才识和胆略,任命他担任了要职。魏征之后便竭力辅佐李世民。魏征生性正直,发现李世民的过失便当面指出,更敢于和李世民和顶撞。魏征曾上奏《十渐不克终疏》督促李世民。魏征死后,李世民痛哭失声,并说:“夫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古为镜,可以知兴替;以人为镜,可以知得失。我常保此三镜,以防己过。今魏征殂逝,遂亡一镜矣。”(语出《旧唐书》,意为:拿铜做镜子,可以使衣冠整齐;以古史为镜子,可以知道兴亡交替的原因,那人做镜子,可以知道自己的过失。我常保存着这三面镜子已防止自己犯错误,今天魏征死了,我失去了一面镜子。)

  李靖阴山立奇功 

  夜袭阴山:

  李靖字药师,是唐朝初年的名将。唐朝初年,*厥经常侵扰唐朝边境。公元630年,*厥额利可汗的堂兄弟突利投降了唐朝。唐太宗李世民趁机派遣李靖、徐世绩等四员大将率领十万军队攻打*厥。经过一番大战,唐军击溃了突厥军队,额利可汗跑到了阴山以北躲避。额利可汗假意派遣使者前往长安求和,借以拖延时间。李靖将计就计,带领一万骑兵连夜奔往阴山。当突厥军队的前哨发现唐军骑兵的时候,唐军离额利可汗的营帐只有七里的距离。额利可汗闻讯匆忙逃走,躲到了荒山上。后来额利可汗的部下背叛了他,将他交给唐军,*厥至此灭亡。这次胜利,提高了唐太宗在西北各族中的威信。这一年,回纥等各族首领一起来到长安,朝见唐太宗,尊唐天宗为“天可汗”。李靖一生屡立战功,从唐末的《虬髯客传》开始,后世有很多关于他的文艺创作。

  相关知识

  天可汗:

  天可汗是西域各国对唐朝皇帝的尊称。公元630年,西域各国君主在长安请求唐太宗成为“天可汗”,意为天下的总皇帝,即为天下共主。天可汗除了是西域各国君主一种对唐朝皇帝的荣衔,还是一种有实质意义的国际组织体系,借以维持当时各同盟国的集体安全。在这天可汗制度内,各成员国均有独立主权,不得互相攻击,而作为盟主的唐帝国,也有一定的权利和义务:通过由天可汗下诏册立,宣示各国的继承人为合法。各成员国之间的争执,由天可汗派员仲裁。若成员国受到攻击,天可汗要给予援助。天可汗可以调动各国军队组成联军,攻击违反同盟利益的国家。天可汗制度始于唐太宗,唐高宗、武则天、唐中宗、唐睿宗、唐玄宗、唐肃宗、唐代宗都曾接受天可汗的尊号。

  《虬髯客传》

  《虬髯客传》是一篇唐传奇,由唐朝末年杜光庭所撰写。《虬髯客传》讲述的是李靖于隋末在长安谒见司空杨素,为杨素府的家妓红拂所倾慕,随之出奔。途中二人结识了豪侠张虬髯﹐一同来到了太原,通过刘文静见到后来的唐太宗李世民。虬髯本有争夺天下的志向﹐但见到李世民后,自知不能和他相比﹐便将全部家财送给了李靖﹐让他辅佐李世民成就功业。虬髯客后来去了扶馀国自立为王。篇中故事情节和两个主要人物红拂妓﹑虬髯客均出虚构﹐主旨在表现李世民为真命天子﹐由此宣扬唐王朝统治的合理性。《虬髯客传》人物描写精彩、刻画鲜明突出、文笔细腻生动、艺术成就在唐传奇中属于上乘。后世有很多戏曲以之为题材﹐如明朝张凤翼的《红拂记》﹑张太和的 《红拂记》﹑凌蒙初的《虬髯翁》等。由于这些文艺作品,后人又将李靖﹑红拂﹑虬髯三人称作“风尘三侠”。

十八
正 文

  六难难阻禄东赞,万里取经唐玄奘;

  武后篡唐成女帝,仁杰桃李天下芳;

  请君入瓮来少卿,口蜜腹剑李宰相。

  释  义

  六难难阻禄东赞

  文成公主入藏:

  禄东赞是唐朝时吐蕃赞普松赞干布的大臣。松赞干布当时一心与唐朝和好,派禄东赞前往唐朝求亲。当时西域各国都派了使者前往求亲,唐玄宗李世民难以决定与谁和亲,便出了六道难题去考这些使者。(另有三道和五道两种说法。)其它使者见到这些难题纷纷束手无策。只有足智多谋的禄东赞用非常巧妙的办法一一解开了这些问题。唐玄宗见此情景非常高兴,便将文成公主许配给了松赞干布。文成公主进入吐蕃之后,不仅把唐朝的优秀文化和先进的生产技术传入了西藏,还和松赞干布同心协力发展吐蕃的经济和文化。当时藏族没有文字,在文成公主的主张下,松赞干布派人研究创造了三十个藏文字母和拼音造句文法,结束了藏人无文字的历史,从此汉文书籍可以译成藏文。西藏过去没有完整的历法,文成公主入藏后推行夏历制,大大便利了藏族历史文化的纪年和着录。文成公主入藏促进了吐蕃经济、文化的发展,加强了汉藏人民的友好关系。

  万里取经唐玄奘 

  玄奘取经:

  玄奘俗家名叫陈炜,世称三藏法师,俗称唐僧,是唐朝的高僧。佛教起源于印度,中国的佛经都是由梵文翻译而来的。(梵文,古印度的一种文字)。玄奘看到当时很多佛经翻译得很不准确,便决定前往佛教的发源地印度取经。玄奘历经艰险,耗时四年来到印度。在那烂陀寺,玄奘拜名僧戒贤为师,学习了五年。后来玄奘在参加了印度戒日王在曲女城举办的辩经大会,在这场有十八名国王、三千多名佛教学者和外道两千多人参加的大会上,玄奘讲论之后,任人提问,却没有一个人的问题能把他难到。当时佛教分为大乘、小乘两个教派,大乘派尊玄奘为“大乘天”,小乘派尊他为“解脱天”。返回唐朝之后,玄奘将带回的大量梵文佛经翻译成汉文,还将自己沿途经历写成了《大唐西域记》。由于玄奘的经历极富传奇色彩,后世有很多关于他的文学创作和传说,明朝的吴承恩创作的《西游记》还被列入四大古典名著。

  武后篡唐成女帝

  女皇武则天:

  武则天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位女皇帝。她原是唐高宗李治的皇后,李治经常让她帮助自己处理国家政事。后来李治因病无法治理国家,便下诏书让武则天代替自己处理政事,她趁机掌握了大权。后来,武则天当立为帝,改国号为“周”。武则天称帝之后,重视农业和工业生产,并将它们作为考核地方官员的标准。在武则天执政时,全国的户数几乎翻了一倍。武则天还非常重视选拔人才,只要是有才华的人,她一律量才使用。为了广揽人才,武则天发展和完善了科举制度,允许自举为官、试官,并设立员外官。此外,武则天还首创了殿试和武举制度,为更多、更广地发现、搜罗人才创造了有利的条件。武则天是一位非常有作为的皇帝,大诗人李白把武则天列为唐朝“七圣”之一。

  仁杰桃李天下芳

  桃李满天下:

  狄仁杰字怀英,是武则天时期的宰相。狄仁杰积极为国家网络人才,先后举荐了桓彦范、敬晖、窦怀贞、姚崇等数十位忠贞廉洁、精明干练的官员。这些官员被武则天委以重任之后,政风为之一变,朝中出现了一种刚正之气。后来他们都成为唐朝中兴的名臣。对于少数民族将领,狄仁杰也能举贤荐能。契丹猛将李楷固曾经屡次率兵打败武周军队,后来兵败投降。一些官员主张将李楷固处斩,狄仁杰却认为他有骁将之才,如果饶恕他的死罪,必能为国家出力。在狄仁杰的推荐下,武则天赦免了李楷固的死罪,让他为唐朝领兵。后来,李楷固等人率领军队*契丹,果然大获全胜而归。狄仁杰德高望重,被武则天尊称他为“国老”。狄仁杰为国家选拔了很多人才,人们称赞狄仁杰是:“天下桃李,悉在公门矣。”(语出《资治通鉴》,意为:“天才下的高材生,都出自您的门下。)

  请君入瓮来少卿

  请君入瓮:

  来俊臣是武则天时期有名的酷吏。武则天虽是一位有作为的君主,却疑心非常重,喜欢听别人的密报。有一些官员见机,便利用酷刑取得很多所谓的“密报”,借之讨取武则天的欢心。来俊臣与周兴便是其中最有名的两个。后来有人告密周兴谋反,武则天便将审讯周兴的任务交给了来俊臣。来俊臣接到武则天的命令,却先将周兴请到家中饮酒。来俊臣假装苦恼的说:“我这里最近有一批犯人不肯认罪,不知有什么办法?”周兴回答说:“我有一个办法,找一个大瓮,四周用炭火烤热,再让犯人进到瓮里,没有不会承认的犯人。”来俊臣听了立刻命人抬来大瓮、燃起炭火,然后对周兴说:“有人密报你谋反,上边命我调查,如果你不坦白,现在请你自己钻进去。”周兴见状吓得连忙跪下承认自己谋反。来俊臣靠害人做到少卿的官位,后来被武则天斩首了。

  口蜜腹剑李宰相

  口蜜腹剑: 

  李林甫是唐朝的宰相。李林甫出身于唐朝宗室,是李渊叔伯兄弟李叔良的曾孙。李林甫擅长音韵,虽然没有什么才学,却很会随机应变。李林甫在担任礼部尚书的时候,用重金收买宫中的嫔妃和宦官,从他们嘴里探听唐玄宗李隆基的想法。靠着这种办法,李林甫议论起政事来总是唐玄宗的想法出奇的一致,从而得到了唐玄宗的信任与重用,掌握了大权。李林甫为人忌刻阴险,对于才名高和受到唐玄宗重视的官员,一定设法排斥。李林甫表面上甜言蜜语相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