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暧昧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伴君txt-第41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至于习字,被韩嫣拿来当成福利:〃在咱们这儿习了字,回去可以教给兄弟子侄,至少会写自己的名字,不至于被人卖了还给人数钱。读书认字的人,总归更有出息些。〃直说这样是为了提高大家的文化水平如何如何,显然会被一群士兵鄙视,换了个说法,把这事当成彩头,〃学了写字还能回去教给别人,你们这是占便宜了〃。何况,识字的人确实能得到一些尊敬。于是,大家上当了……抱着沙盘拼命画,韩嫣偷着乐。
  一边乐,一边得了便宜还卖乖:〃想当初,我可是连沙盘都没有啊,只能用笔蘸水来写字……〃其实吧,他小时候不用沙盘是因为年纪小又是大户人家,怕弄得一身沙土,很掉身份。而且,用沙盘,那是硬笔书法,用水,才是后来沾墨写字会用到的软笔书法,都是练习,不如拣那为以后打基础的东西练。这就是韩嫣认识的一个误区了,谁说〃与上学书相爱〃就是指韩嫣字写得好了?人家那是一起学习识字时就结下了深厚的情谊好不好?可怜韩嫣一直以为自己得先把字写好才行,拼命练习,直到后来才回过味儿来,已经是好久以后的事情了,那时候善书的名声已经传开了,有心停止练习吧,又怕水平倒退然后被人笑话,只能坚持下来了。到最后,都成习惯了,也就不再追究当初自己怎么会这么呆了。
  精神风貌的教育也是少不了的,保家卫国与光耀门楣相结合的洗脑式宣传很成功,民风本就淳朴,军队也是个淳朴的地方,加之〃谎言重复一千遍也会变成真理〃的实际应用。一个月,这支队伍的面貌就发生了很大的变化。拿出去,也很像支〃威武之师〃了。
  新军初成,韩嫣请刘彻来检阅。刘彻检阅时步伐齐整的正步、齐步走,是韩嫣搬了国庆大阅兵的方阵式场景策划,非常成功、非常到位,大家平常来看时都是分开练习的,如今合到一起,效果虽然比不上国庆大阅兵,却也很有样子。加上齐声高喊的口号,气势十足。汉代也会有些检阅之类的活动,只是没有这样整齐好看,效果也没有这次这样好。刘彻喜不自胜,努力想表现严肃嘴角还是止不住的往上翘。老将们也看傻了眼,齐齐侧目看向韩嫣。韩嫣耳根都发红了还在努力站得笔挺装正经,然后冷不防被李当户一巴掌拍到肩膀上。
  得了表扬的士兵,早忘了当初站军姿时的牢骚满腹,得意得不得了。当初,要不是韩嫣领头跟他们一起站,一刻不少,后面李当户拎着鞭子虎视眈眈,少不得一大堆偷懒的人。
  韩嫣其实是不满意的,最初很是亲自上阵打了几架,拔了几个刺儿头,才让大家懒懒地按着他的要求训练的。这一个月的操练,只是初具一点儿军人风范罢了,还远远达不到他的要求。
  一般部队军训还要三个月呢,这才哪儿跟哪儿啊?站军姿、走正步,只是第一步,目的是练出军队的氛围,练出军人的气质,不光是面子工程、看起来齐整。更重要的是,通过这种千人同行,举手一样齐,抬腿一样高,整肃出军队的纪律来、一看就有一种奋发向上斗志昂扬的激情,配上整齐的口号,就更好了。有了基本精神,剩下的训练,做起来就要顺利多了。
  检阅过后,刘彻很满意、很兴奋。他本是拿这些兵来试验的,顺便看看韩嫣有几分真本事,也把韩嫣从南军拉过来。其实对结果抱的希望并不大。这回真是意外之喜,光看着整齐的军容他就高兴,乐得嘴巴都合不拢了。
  外行看热闹、内行看门道。领过兵的看这支队伍,跟别人不一样,虽说是新军,光看精气神,就觉得很有前途。程不识挺喜欢这种风格,对刘彻道:〃青出于蓝而胜于蓝,王孙领兵之术自成一体,实是胜臣一筹。上林骑军,假以时日,必成精兵。〃
  李广的风格与程、韩不同,看了这些新兵,却也很是夸了一通。虽然自己风格已经形成,不过,适当借鉴一些东西还是可以的。
  听了两位的夸奖,刘彻大喜,好在他还记得与韩嫣的约定,现在不许拿出来显摆。真要是训好了,当成一支奇兵也好,或者,改元大典上再拿出来显摆也罢,总之,现在不许漏密。
  众人得了嘱咐,自是不会去说。士兵也得了死命令,刘彻亲口下达,效果自是非同一般。
  散了之后,刘彻便围着韩嫣打转转。嘿嘿地傻笑,伸出手,离韩嫣半尺,又缩了回去。再伸。要说话,刚开口,憋住了。过了一会儿,再张嘴。如此反复,令韩嫣毛骨悚然,很想逃回家关门放狗。
  终于。
  〃阿嫣,你再征兵吧,阿嫣,咱们再召个两千人怎么样?阿嫣……〃
  〃已经一千五开外了,再征,人就太多了。再说了,现在的军费,还有一些是从内库补贴的呢,再多,就是你,也吃不消的。〃现在已经累得像条狗了,怎么说,也得这一批人上了套路能从中间挑几个帮手再想下一批吧?
  〃要是再多些人就好了〃无限回声中。
  〃先把这批人给训出来好不好?这才多久?他们还没学会射箭呢,至少,得当户说他们合格了才行。还有格斗、骑术。不是把人扔到马上,这人就会变成骑兵的。那只是骑马的人,顶多算是骑马的步兵。〃
  摆事实讲道理。
  刘彻终于答应先不扩军,再训练一段时间,看出了成果再说。
  韩嫣还有愁事。接触了军队,也在军队里开了个不错的头,同时,也发现了更大的问题。
  比如,那个军校的想法。中国传统社会,讲究一个父传子、子传孙,有经验的将军,有什么看家本领,一般比较乐意传给自己的子孙。人家还指望这点本领在自己家里传下去,然后来个〃三千里外觅封侯〃呢。都说了出去,教给了别人,大家都会了,那自己的子孙,要拿什么出人头地啊?有这样当人父亲、祖父、祖宗的么?就是子孙无能,也想找个合意的女婿、孙女婿传一传,实在不行,还能挑个得意弟子传衣钵。这是比较私心一点的说法。
  更合理的忧患是,这都是富贵的知识财富,教给资质不好的人吧,那是浪费时间,没的糟蹋了好东西。总要精挑细选个合意的人,慢慢的教吧?哪怕是皇帝挑的人,咱们也不太相信那素质啊
  还有,你皇帝要咱们把这点子领兵的本事都教给了别人,是不是怀疑咱们了?
  于皇帝有利,便于将军有不利,这反弹……韩嫣还不想当晁错。
  参谋制度倒是不错,可问题在于,现在老将已经几乎没有了,有的都是李广这样四十左右的将军,在民间,是孙子都能走路的人了,可在军界、政界,却是壮年,谁会抛下军功不要,窝在屋里〃参谋〃呢?正经谋正都做什么去了?
  还有,上林的骑兵建的不错,却也是拿钱堆出来的,全国部队都按这个标准,要花多少钱?如果一开始建军就是按这样建的,一年一年挨下来也还行,现在,要把全军翻个个儿,拆了旧的建新的,这花费,比建新军还多!
  正在整军的时候,有敌来犯怎么办?
  ……
  ……
  ……
  番外
  最近未央宫里人觉得皇帝有些怪,他很喜欢发呆,还爱傻笑,要不就是出神。动不动就摸着根簪子,对了,那是韩大人的簪子,陛下从人家头上摘下来的。难道是在想韩大人?嗯嗯,皇帝他们家……传统不太优良。不过,也不太像吧?明明韩大人就坐在他旁边的书,他还是抱着簪子傻笑。笑一会儿,发一会儿呆,再回头,他又瞧人家韩大人去了,瞧得韩大人脸都绿了,天一擦黑就往家里跑,跟后面有狼追着似的。这又有点像了。
  阿明偷偷报给王太后,王太后心里明白儿子这是在想人了。有些高兴,她对阿娇本就不是很看得上眼,与别家婆婆的评价标准相反,王太后这看不上眼,不是因为阿娇长得丑或是出身不好,而是长得太好、出身也太好了,偏偏脾气、性格不合心意。王太后觉得,这应该是在想韩嫣,抱着人家簪子发傻,这还不是想了么?一时又不痛快了,觉得儿子这么念着个男人实在太没出息。不过,不是想着阿娇就行。一时又觉得不像,韩嫣都在眼前了,他还在发呆。
  有些猜不透,就把刘彻单独留下来密语,刘彻的表现,让王太后心里更是有数这绝对是心里有人了,这人八成就是韩嫣了。王太后矛盾并快乐着,最后下了决定:〃谁都不许乱说话!传出是非来,看哀家怎么收拾他!〃现在绝对不能让阿娇发现,等到阿娇发现的时候,大概齐这木已成舟了,再闹,只能让皇帝讨厌这个善妒的皇后。那时候,平阳再进美人,嗯,就差不多了。
  窦太后也埋了眼线在未央宫里,不过,景帝也不是吃素的,碍着母亲情面,这眼线宦官没有被他给灭了,可也一直压着他,让春陀给盯住了。刘彻这回做得有些明显了,明眼人都看出一两分来,这眼线也就偷偷报了回去。窦太后下令:〃都给老身管好自己的嘴,不许乱猜!更不许告诉大长公主和皇后,不然,小心他的脑袋!我老婆子眼是早瞎了,可心还没瞎,人更没有死!〃转过身,她就开始琢磨怎么让外孙女更懂点人情世故,别老把心思放在不重要的事情上,怎么能早些生下皇子了。唉,真是个不让人省心的丫头,要是能管管她的脾气就好了。
  刘彻在床上翻了个身,摸摸簪子,口角含笑。笑一回会儿,再低头看看簪子,摸摸。
  想想这簪子原是带在那人的头上的,有些泄气,居然把头发挽得这么紧。韩嫣睡前都会把头发散开,次日清晨再梳起。刘彻爱极这一头乌头披散下来的风情,如波浪般自头顶滑落,带起美丽的弧线,最后静静地贴着身体。梳顺了之后,拿条发带松松地扎着垂在身后,这时的发式,又有点像宫女了。素白的里衣,柔和的发,总让刘彻想起一句〃静女其姝〃,虽然明知他是男子,却挡不住贪看他静美容颜的绮念。一时有些懊恼,因贪看那美好姿态,竟没留意这人把头发护得这么紧,总想着有一日亲手拔掉发簪看着头发泻下,然后,也动手了,结果,好尴尬!还好那人没看出来。咬咬牙,总有一天要亲手解开这一束秀发,让它在手下展现风情。
  再想着那人躺在身边时的样子,睡着的时候,静静的,光看着,烦心事就没了,什么样的情绪都能没了,只这样看着就好。偏偏这项爱好老是被打扰,这人极是警觉,仿佛睡着了也睁着一只眼,自己只要看着他,不出一刻,他必定转醒,真是……
  只要醒着就不喜欢人家看他,平时老低着头,也不怕把脖子累弯了。那脖子弯着也是顶好看的,洁白如玉,弯成好看的样子。暗色的衣领衬着,更显诱人了。上大夫的朝服,色黑,有红边,映得颈子更是诱人,真想摸上去享受一下那手感,再亲上一口。那双腕子……身上也是如此呢。美人如玉,曾有机会,做了一回登徒浪子,堂堂太子,居然偷窥那人沐浴,只瞧见一个背影在浴桶里坐着,露出上半身,黑发挽起,却漏了一缕粘在了背上,雪肤黑发,分外明显。水珠顺着脊背中央的凹线滑下,没入桶中……刚想再继续看下去,却被一群一样偷窥的人给坏了好事,这一回倒是感谢韩嫣的警醒,才没让别人多看了去,只可惜经此一事,韩嫣的警觉性又上了一个台阶,想偷看是不可能的了。为此,太子宫里不少人被撵出去还不知道自己犯了什么错。
  一时又想到那日,这人初通人事,那羞怯的样子。掌下肌肤细滑,又带着韧性,蕴藏着力量。腰身仿佛不盈一握,被自己揽在怀里,泪眼迷矇地喘息着,喊着自己的名字……不行了!刘彻开始浑身发烫,忙要压下心中所思,却偏压不下去。暗咒一声,做起手工。手上忙着,脑子也没闲着,映出那日一起时的影像来。那个傻乎乎的小笨蛋,还是自己教的。当时他那双手小心地握住自己的……刘彻更兴奋了。
  外头值夜的太监只好装不知道,这可不是讨好的好时候,没头没脑的引个宫女进来,不用皇后生气,太后也会把这个〃诱帝失德〃的人给乱棍打死。先帝让早日出孝,是先帝仁德,陛下恪守礼节,是陛下孝道。万不敢坏了陛下的修行。不想被骂〃父丧宣淫〃,皇帝陛下就只能辛苦自己做手工了。
  刘彻自己忙完了,躺在榻上平复呼吸,却不叫人。底下人怕皇帝尴尬,也不敢上前,万一被老羞成怒的皇帝地记恨上了……缩缩脖子,继续装死。大不了,明天早些起,准备好洗澡水先……
  刘彻扭扭头,自己身边是空的,旁边的榻上也是空的,心下暗恨。回家、回家、回家,竟把我给忘了。早晚把你绑在身边,朝夕不离。想着玉人在怀,得伴永夜,该怎么逗这个害羞的人呢?不由又开始傻笑。再想着,把他放在膝头,抚着柔顺的乌发,一起读书、议事,商量朝政,也是不错的。那人,看着柔顺,却总有些奇怪的想法。他怎么那样教弟弟呢?要是让他在自己身边也这么灵动,这日子一定会更有意思。嘿嘿地笑出声,瞄瞄四周,没人注意,又咬住被子,继续闷笑。
  摸摸簪子,一头圆润,一头尖锐。真是物肖其主。平时不吭一声,打起架来,还真是狠!看着他出拳,每一下都蕴含着力量。紧身的衣服勾出健美的体形,像只猎豹,行动间带着优雅和敏锐,举手投足,引得人心砰砰乱跳地跟着他转。当时的感觉,真像是被天雷给劈到了!心跳得特别快,张大了嘴巴,喉咙里却发干,喊不出话来。这雷还在不断地往自己的脑袋上掉,他一动作,自己便像是又挨了一道雷,心也跳得越来越快了。再细看时,他每每又留有余地,含蓄内敛,明明这打架就是莽夫较力的行为,却被演绎得富有美感,真是视觉的享受了。也曾与他交过手,知道他武艺不俗,没想到亲身体会与旁观竟有如此不同的感觉。
  想那李当户也是将门之子,看着真本事也是有的,居然被这人打得那样狼狈,虽然韩嫣自己也不那么轻松。可赢了之后,他就那么静静地立在那里,展开的双眉,微翘的唇角,绽放的笑容,又让人移不开眼睛。汗水顺着凌乱的发滴下,脸上有些湿漉漉的,浑身带着水气,整个人像沾着露珠的花朵,鲜活水灵。眼睛仿佛也被水漾着,波光粼粼。眉目如画!眼睛看过来时,只见一丝水光在瞳仁里打个转,又没入眼角,终于明白什么是〃眼波流转〃了。
  静若处子,动如脱兔!
  自己呆了好一会儿,估计这周围的人也是一样的呆了吧?直到两位将军的到来,才惊醒了大家。
  那时候的样子真是美!以前,每次赛马赢了,他便会很高兴。跑过终点,拉起马缰,那马前蹄扬起,只余后蹄着地,整个马身都立了起来,他却仍旧直坐在鞍上,坐得很稳。眼睛分外的亮,运动过后的脸透着粉红,头抬得高高的。会稍斜脸着看向自己,再把嘴角翘起……为了看韩嫣这付样子,本来骑术就没人家好的自己,硬是拼命往前赶,只为了想让他觉得是努力得来的胜利会更加高兴。
  韩嫣大概是这世上唯一揍过当今天子的人了太傅不算。敢真跟太子打架的伴读,真是少见,偏偏自己就是犯贱地喜欢。他说:〃我这就是真本事了,也让你知道自己的真本事是什么,难道你喜欢被人蒙骗?你要是喜欢,我就装输好了。〃这个无赖!真是无礼!赢了我,就让你这么高兴?!
  是了,他爱骑射武事,说起北击匈奴,眼睛会发光,整个人亮眼极了,看着他,窗外的月亮都要失色了。
  还是这样的表情更适合他。这人如果上战场,拼杀过后,怕是更要美上几分了。这人,真是让人面对面看着,心里还想着他。恨不得把人揉碎了,直揉进自己身体里,又舍不得看不见他,真的很想看他神采飞扬的样子啊。看着那样的他,周围的空气都是快活的。
  想到兵事,就想到了上林。上林的新兵,给刘彻带来的真是惊喜,那些诡异的章程刘彻没有反对一半也是为了让韩嫣能有兴趣继续呆在身边别乱跑,没想到效果居然很好,还让老将们夸奖。刘彻不得不重新审视韩嫣,韩嫣有多大能耐,刘彻自己心里也不是很清楚,总觉得他懂得很多,平时不显山不露水,直到他说了想法做了事情,你才知道他会带来什么样的惊奇。
  幼龄持家,却打理得井井有条,家业越来越兴旺,哪像寻常这个年纪的人能做出来的事情?只因平日行事太低调,闷声不吭,大家居然就这么把他给疏忽了!自己怎么也会忘了呢?那成堆的书简,写的都是他的观点,哪一条不是发人深省呢?男儿谁不想立业?韩嫣,怎么会例外?都是这相貌害死人!
  唔,立业啊文也不错、武也可观,确实可用。诚如父皇所言,就这么放置膝上,实在可惜。与自己同龄之人,崭露头角的,武只有李家三子,文的还没看见,而朝上群臣已渐老迈,需要接替的人……从小一起长大的人,用起来也是放心的。新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