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暧昧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天算-第21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再看宋济宁,看着新娘子款款向他走来,脸上早就笑成一朵花,手也激动地微微发抖,眼角眉梢尽是喜悦。
  “一拜天地——!”
  “二拜高堂——!”
  “夫妻对拜——!”
  “送入洞房——!”
  从女方被扶出来又被送进去,沈融阳和陆廷霄自始至终没照过新娘子的面,却见识了一番普通人家成亲拜堂的过程。
  宋家将他们的客房安顿在从前宋济宁双亲起居的别院,算是极高的礼遇,新人洞房,二人自然不便去打扰,有什么话也得等明天一早再问。
  酒宴一直喝到夜近子时才散,两人都喝了不少,这些来观礼的宾客,大都是与宋家同镇的,彼此几代定居下来,早就没了拘束,就连他们这两个陌生来客,也被这些热情而淳朴的居民频频敬酒。
  沈融阳虽然更喜喝茶,但自忖酒量尚可,但就算喝了这么多,脑袋也不禁有点昏沉起来。
  别院不大,只有一间寝室,另一间却是书房,由于没有多余的房间,不得不将两人安排在一起,宋济宁满脸歉意,当事人却无甚所谓。
  于是,二人同房。

第 39 章

  清冷的春夜下起淅沥小雨,雨声打在屋瓦上,有种恍如隔世的感觉。
  沈融阳扶着额头,手臂伏在桌上,脑袋有点沉。
  他很少喝这么多,却架不住这些人如此劝酒。
  酒过三巡,却还有人一直过来敬酒,一听说这两人是主人家的客人,就更殷勤了几分。
  他们喝酒,纯粹是出于喜悦和祝福,这样的淳朴让沈融阳无法拒绝。
  窗外小雨渐停,余下稀疏落在青瓦上屋檐下,犹如更漏,显得静谧宁和。
  伴随着昏沉的神智而来的,是困倦的睡意,耳边似乎陆廷霄还在说话,自己却听不清楚了。
  沈融阳醉了。
  陆廷霄正好洗漱出来,湿长的黑发披散在白色罩衫上,并没有刻意去擦干,这样的他多了几分柔和,削弱了几分冷峻。
  只是这一幕沈楼主却无缘看到。
  因为他一直笑意盈然,所以被灌了不少酒,却也没有推拒,反观陆廷霄,就算天塌下来脸色也自淡然,薛五娘的喜事自然不可能瞬间改变他的性情,导致敢凑过去敬酒的人也不多。
  陆廷霄一眼就看到伏在桌子上睡着的人。
  像他们武功到了如此境界的人,但凡有点风吹草动也会感知而醒,但今晚沈融阳却是例外。一来薛五娘与他有过几面之缘,此女豪爽不羁,他也颇有好感,二来有陆廷霄在旁,自然不需要再作防备,大可放松。
  酒精在脸上起了作用,肌肤染上一层浅浅酡红,鸦发白衣,清儒疏朗。
  睡着的沈融阳没有平日谈笑自若的风度,静静的趴伏在那里,就像一幅静止的画,这并不是说他的容貌如何出众,相反只能称为五官端正而已,但他所吸引别人目光的,却是那副仿佛天崩地裂也胸有成竹的自信淡定,和进退有据,不骄不躁的谈吐举止,当一个人的气度比外貌还要出众,那么形貌也就成为可有可无的陪衬品而已。
  不同于陆廷霄不问世事的漠然,孟玄晴风流倜傥的潇洒,陆轻玺决绝中带着轻愁的悒郁,甚至莫问谁游戏人间的不羁,这样的沈融阳,这样的如意楼主,自然是独一无二的。
  陆廷霄静静地看着,不知道站了多久,头发已经半干。
  沈融阳微微一动,眼皮半撑。
  “现在是什么时辰了?”他喃喃呓语了几句,身体似乎想撑坐起来,脑袋却依旧昏昏然,最后只好作罢。
  陆廷霄突然觉得很有趣。“子时已过,到床上睡吧。”
  “唔……”他沉沉应了声,模糊不清。
  这样的沈楼主可是难得一见,陆廷霄走过去,想将他抱往床上去睡,对方却反应极快,那一瞬间手就扣住他的脉门,那人皱着眉头很困难地睁开眼盯着他看了半晌,才恍然大悟:“原来是廷霄兄……”话刚落音,双眼又慢慢闭上,手也松开,身体恢复放松状态。
  饶是陆廷霄性情冷淡也微觉哭笑不得,将人抱起来往床的方向走去。
  一个成年男子的重量与他相差无几,陆廷霄抱起来却不见吃力,将人安置在床上,又盖上被子,自己了无睡意,便在床边拉了张椅子坐下,静静地看着他。
  将两人相处时的情景又一一回顾一遍,他开始慢慢地了解自己的想法。
  若你将来要厮守的人是一名男子,你可会介意?
  为什么会问这番话,他那时候也并不是很清楚,只是刚好碰到那样的事情了,又有这个疑问,便问了。
  却没料到沈融阳会有那样的反应,心中诧异之余,也浮起淡淡的阴霾。
  这片阴影的答案,一直到他看到薛五娘夫妇拜堂成亲的情景才慢慢成形。
  他想问,是因为自己想知道,能陪伴沈融阳一生的,到底会是怎么样的人。
  他想知道,是因为沈融阳不知不觉之中对于他来说,已经不仅仅是对手,或者朋友。
  那么还是什么?
  如果这个人有了妻儿,还会像以前一般与你品茶论剑,谈笑江湖么?
  如果这个人能像现在这样,一辈子与你一起赏雪观花,议道论武,你可愿意?
  自己本愿追求武学最高境界,如果心中平空多了一个人,还能心无旁骛吗?
  多了一个人,就如同攀岩的人负上包袱,又如孤舟小船上多了石块。
  但是一切本来皆无,自然而然出现的事物,又何必去拒绝,只要是从心所欲,无论是对手,朋友,还是其他,又有什么区别?
  敛下的眼慢慢抬起来,视线移到眼前沉睡的人身上,心境渐渐平和下来,直至无波。
  沈融阳……
  心中默念这个名字,他走进床边,以手撑着床沿,慢慢地俯下身。
  对方的唇柔软而微热,还带着淡淡的酒香,这种贴合显得十分暧昧而且近乎失礼,只是在一方沉睡的情况下只有天知地知。
  他并没有做更进一步的动作,只停留了短短几秒,便直起身子,又静静思索了一会。
  不知过了多久,油灯被吹熄。
  陆廷霄在沈融阳身旁躺下,片刻便浅浅而眠。
  黑暗中,另一双眼睛微微睁开,看着床幔,带着一丝复杂。
  春夜寂静,人心却并不平静。

第 40 章

  其实沈融阳并非毫无所觉。
  从陆廷霄问他那些话开始,他便觉得有些古怪,这个素来不关心身外之事的人,怎么会突然对别人的私事感兴趣?
  你想三妻四妾,还是只取一瓢?
  到刚才那一幕……
  他慢慢睁开眼,旁边的人呼吸平缓绵长,悄无声息。
  自己来到这里,首先面对的是生存问题,其次是如何克服身体残缺,然后又是接手如意楼,这三十年来,根本没有闲暇去想婚姻之事,在他看来,自己曾受过极深的欺骗和背叛,再者男女情爱不是世间唯一,有太多事情值得去做,便对这些看得极淡,就算明知乐芸对自己的好感,因为没有什么感觉,也不可能去回应。
  但是现在……
  沈融阳暗叹,方才不知道要作何反应,只能装醉昏睡,可是任谁被这么一弄,心绪必然难以平静。
  漫漫长夜,可怜有人彻夜未眠,有人却好梦正酣。
  翌日清晨,天还未全亮,陆廷霄便醒了,这是多年来养成的习惯,每至卯时三刻,必然起床练剑,今天自然也不例外。
  只是当他看到身旁几乎同时睁开眼睛的人时,却也不由得微微一愣。
  “你睡不好?”
  “没有,只是做了一场梦。”沈融阳苦笑,揉揉眉心眼角残留的疲色。
  陆廷霄看了他一眼,也没再追问,兀自洗漱完带着剑出屋,在院中练剑。
  沈融阳心道左右睡不着,便也将轮椅推到院中。
  剑法还是那样绝世超凡,气势也还是那样惊心动魄,只是这一招一式之间,却仿佛多了一丝看不见的阻滞,旁人看来也许无甚差别,依旧是难以战胜的对手,沈融阳却看得眉头一皱。
  “你心有所念,退步了。”
  陆廷霄也未收剑,依旧将一套剑法练完,才收剑入鞘。
  以手撑剑抵住地面,他慢慢道:“我心中有一事未解。”
  说这句话的时候,陆廷霄的神情极专注,仿佛天崩地裂也无法打断他想要得到答案的疑问。
  “廷霄兄请讲。”沈融阳也很平静。
  “我对你有所情意,就如男女之间,我想知道你的想法。”
  之前想知道自己对这个人的感觉,却一直模糊不清,若隐若现,直至看到薛五娘和宋济宁拜堂,才终于像抽丝剥茧一般看清自己的内心。
  陆廷霄不是一个为世俗礼仪所困的人,他想要做的事情,没人能拦得住,他不想做的事情,也无人能勉强,正如现在他心中所想所惑,便坦然问出。
  但是沈融阳不是一般人。
  对方是足以与自己平起平坐的如意楼主,就算不良于行,也无损他的心志和能力,反而更让人因为他身有残缺却依旧如此出色而心折,乐芸就是一例。
  现在陆廷霄动心了,他不会像乐芸一样躲躲闪闪深埋于心不敢让沈融阳察觉,更不是死缠烂打非要追着人家同意的人,如果沈融阳拒绝,他也绝不可能出现心碎断肠这般的儿女情长模样。
  陆廷霄就是陆廷霄,不是娇怯善感的女儿家,也不作不来情深款款温柔以对,他只会一直等到对方改变心意的那一天。
  沈融阳没有回答。
  因为薛五娘走进院子了。
  两人的对话被迫中断,陆廷霄心中微感不快,脸上却还是淡淡的没什么表情。
  薛五娘觉得自己好像打扰了什么,但看二人的神色,又似乎什么也没发生,便笑道:“昨日多谢教主和沈楼主前来观礼,五娘今日特来向教主请罪,并请教主容我细禀五娘与外子的结识因缘。”
  沈融阳拳抵唇边轻咳一声,掩下欲出口的笑意。
  薛五娘与宋济宁这一对,当真是世所罕见的夫妻。
  一个出身苗疆,常年在江湖中飘荡,只会说汉话不会写汉字,巾帼不让须眉,一个家中书香世代,手无缚鸡之力,只识圣贤书,不知江湖事,两人的差距何止十万八千里,本该是两个世界一辈子毫无交集的。
  世事却偏偏是这么巧。
  宋济宁家中父母早亡,他自己学识出众,几年前考了科举进士出身,便被赐了官外放,只是宋济宁生性随意,颇有看透世事的慧根,又不喜俗务缠身,便在一年之后辞官归乡,宁可自由自在,也懒得去官场上与同僚应酬往来,党同伐异。还家之后,他便三不五时出门散心,最远的时候到了泉州那边,却碰上一群马贼,差点性命不保,刚好薛五娘路过,心血来潮顺手救了他。
  美人被救,以身相许是千古佳话,只是宋济宁七尺男儿,想以身相许只怕人家还不要,他性子平和淳朴,不爱与人争长论短,却对救了自己的女子心生好感。自古烈女怕缠郎,纵是薛五娘那样洒脱的人,与他天天朝夕相处,也会精诚所至金石为开,何况宋济宁的为人从品行来说,也是出类拔萃的。
  两人理所当然地成了亲,也幸而宋济宁家中并无高堂,这桩婚事并没有受到任何阻碍,陆廷霄更不会做那种棒打鸳鸯的无聊事。
  薛五娘讲罢,与宋济宁相望一眼,两人情意绵绵,不言而喻。
  “好一桩传奇佳话,我只道薛堂主性情潇洒,没想到婚姻大事上也是如此果断。”沈融阳讶然失笑,他本以为,以薛五娘的为人,就像某书中五毒教那位蓝教主一样,一辈子也不会成亲的。
  “人生不过短短数十载,若能遇到知心人,也好过一个人孤独走下去。”薛五娘毫不羞怯,宋济宁便在一旁静静听着,边听边笑,也不斥责她行径大胆不合礼教,得夫如此,确是天作之合。
  自宋府出来,是小镇一片整齐的青石路,现在正是早上最好的时间,街道上人声纷杂,买卖吆喝,讨价还价,却是一副世相百态图。
  两人走出热闹的地段,来到近郊小道,此时正是三月初春,风景正好,梅花未凋,桃花争妍,落英遍地,草长莺飞。
  “此地清静宁和,却是隐居的佳处,可惜筵席总有曲终人散的一天。”沈融阳看着眼前美景,微微叹道。
  陆廷霄也静静地远目,没有言语。
  “在你那番话之前,我只拿你当朋友至交,未曾往别的地方想过。”
  “之后呢?”他收回目光,移至对方身上,淡淡道。
  沈融阳坐在轮椅上,风拂起,衣角飞扬,发丝微动。“廷霄兄论形貌武功,江湖无出其右,若你喜欢上任何一名女子,想来那人也会倾心于你,只是我不明白,如何会是我?”
  “如果一定要找个理由,那就是棋逢敌手罢。”陆廷霄不是故意敷衍,他也认真想了,确实似乎只有这个理由而已。
  陆廷霄一直执意在武学上追求最高境界,心中除了武道,再无其它,他本身能力出众,北溟教也一直安稳无事,除了日常琐务,并不需要他多加费心,沈融阳的事情,是他第一次除了武功之外,想得最多,也是最久的。
  沈融阳微微一叹。“与你相识以来,未曾有一事相瞒,此次却有一桩,不得不说。”
  陆廷霄静等他开口,没有催促。
  “我身上,有辽人的血统。”

第 41 章

  早在二十多年前赵东桥收留沈融阳起,便已查清了他的身世来历。
  辽国有两大姓氏,耶律和萧,一个是皇族,一个是后族,也有人说,辽国除了耶律与萧氏,再无他姓,这些都无关重要。沈融阳的父亲叫耶律宗盛,耶律宗盛的父亲据说是当今辽国皇帝耶律贤的亲族长辈,双方有些远亲关系,但耶律宗盛却不是嫡子,而是庶子,他的母亲身份也并不高,在当时来说,嫡庶差别很大,耶律宗盛虽然饱读诗书,满腹才情,却得不到家族重视,继承权和世子之位更加与他无缘。沈融阳便是在这种情形下出生,当时的宋朝还不是宋朝,而是后周,他的母亲是一名在两国边境被掳到辽国的大家闺秀,既无身份背景,亦无天香国色,只不过是耶律宗盛心情烦闷醉酒之下的意外。
  这桩从一开始就弥漫着悲剧的故事,在那名女子的孩子出生之后,更加注定了这种结局,孩子双足残缺,无法行走,大夫说他将一辈子都在椅子上度过,命运多舛的女子无法承受这个打击,当晚便上吊自尽,至于耶律宗盛,对那女子并没有多深的印象,对这个孩子更加喜爱不起来,一看到他就如同想起自己的失意落魄。自己本就是不受重视的庶子,若再闹出这桩丑事,未免在宗族中更加抬不起头,便让人悄悄将这孩子丢弃荒野。
  或许是命不该绝,孩子被心生不忍的府中下人夜里放到一户普通人家门口,从此他就在饱一顿饥一顿的状况之中慢慢长大,到了会走会爬的年纪,就一路走,一路乞讨,跟着饥荒的人群一直走,不知道过了什么山,还是过了什么河,只要能活下去,其它什么也无所谓,也许已经不再是人,只是一具行尸走肉,直到这具身体成为沈融阳。
  在沈融阳二十岁的时候,赵东桥毫无隐瞒将身世告知,就是想看看他会有什么反应,好决定是否将如意楼托付。赵东桥本身走南闯北,心中宋辽观念比常人要淡薄许多,因为自己脚步所到之处,辽人既有淳朴却愚昧,热情却贫困的,自然也有为富却不仁,位高却凶残的,与汉人并无二样,有时候国家之间的战事,并不仅仅是民族殊异就能造成的,当年三国并立,战火灼天,不过也是为了强弱之争,逐鹿中原。
  换了现在任何一个人,都不会因为自己的民族血统而混淆了对整个大中华的认同感,但这番观念却不能对古人如法炮制,尤其有宋一代,民族观念十分浓厚,宋朝统治阶级由于赵匡胤对军权的收拢和控制,有意无意地弱化国家整体武备实力和武将地位,导致兵不知将,将不知兵,宋辽交战,经常输多赢少,辽人借此讥讽宋人为宋猪,时不时对宋朝边境大肆掳掠,无数百姓死于非命,日积月累之下,仇恨愈深,这就是宋辽恩怨在民间也异常分明的缘故。
  沈融阳无视自己的血统,无视宋辽之防,按照自己的原则和性情来做事,却不可能,也不打算将这种后世的观点拿来说服甚至影响别人,因为这根本就是不切实际的。
  现在在晋王府内的老妇纪氏,就是当年那位宋国女子的乳母,整桩事情来龙去脉,她从头到尾亲眼目睹,虽然痛心疾首,却无能为力。小姐身死,孩子被弃,她趁人不备逃出府中,四处寻找,却再也找不到那个孩子,此后也只是镇日依靠做些针线活度日。沈融阳得知纪氏还在世的消息之后,曾经派人定时为她送去一些衣物钱财,却从不留名,在他看来,自己没有必要再去干扰她平静的生活。后来晋王从孟玄晴那里知道沈融阳的身世,便将那老妪“请”到晋王府中,借此要挟如意楼。只是他不知道,沈融阳从来就不将自己的所谓身世隐秘与否放在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