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远征欧洲-第367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在战场上投入火炮是要看准时机的,一般来说,当轻机枪打完一个弹鼓,迫击炮就会进行一次火力急袭,这样可以有效形成一个战场隔断,既能减轻前线部队的压力,也能给副射手们一个快速更换弹鼓和枪管的时间。
“勘探队”的迫击炮部队也是经过加强的,普通的兰芳陆军,一个连有一个机炮排,配备六挺重机枪和六门80毫米迫击炮,“探勘队”的连署迫击炮还是六门,不过营属的机炮连配备的迫击炮翻了一倍,达到了18门之多,所以“勘探队”实际上装备的迫击炮不是正常的27门,而是36门,别小看这九门迫击炮,关键时候,他们能改变一次战斗进程。
具体到黄励负责的这一侧,支援火力是由18门迫击炮组成,这18门迫击炮瞬间能扔出去54枚炮弹,足够在黄励这一侧的正面形成一个战场隔断。
相对于乱成一团的机枪射击,炮弹的爆炸声就清晰得多,一团团橘红色的火焰爆开,随之腾起的不仅是烟尘和弹片,还有无数的残肢断臂甚至是整个人体,那些人体在空中就已经极度扭曲,然后就像是一个个破布娃娃一样重重的砸在地上,再无半点动静。
军队中流行一句话,叫做“老兵怕机枪、新兵怕炮”,这个规律不适合马达加斯加人,他们没有和热兵器作战的经验,所以不明白热兵器具有多大的杀伤力,当肾上腺分泌加速,进入战斗状态杀红了眼的时候,那些马达加斯加人是不会关注同伴们的伤亡情况的,他们只会不管不顾的就像是机器人一样的向前发起冲锋,直到自己也被击中的那一刻。
在马达加斯加人不顾一切的疯狂攻击中,几乎是从第一分钟开始,战斗就进入白热化。
“勘探队”所有机枪的发射频率都保持在一个很高的程度上,面对那些悍不畏死前赴后继的马达加斯加人,“勘探队”的射手们甚至都没有停下来喘口气的机会,只知道机械的重复扣动手中的扳机,把面前的敌人打倒在地,然后再继续瞄准下一个目标这一套程序。
马达加斯加人还是聪明,他们具有猎人一般的敏锐直觉,会下意识的采用最有利于自己的作战方式,面对机枪的攒射,很快就有马达加斯加人采用蛇形路线前进以躲避子弹,甚至有人借助地形逐渐前进,奋力向“勘探队”的碉堡靠近。
这些人其实是最危险的,必须先要干掉他们,才能继续对付其他士兵,而如果射手们的精力被这些“精英”分散,那么就会忽略对整体的把控。
于是随着战斗的进展,马达加斯加人虽然是伤亡惨重,但阵线一直在前移,从最先的600米左右开始,一直到500米、400米、300米、甚至是200米,距离“勘探队”的碉堡越来越近。
“迫击炮,500距离,三发急速射!”黄励的表情越来越凝重,他现在已经理解马格南所说的这些马达加斯加人“悍不畏死”的含义。
在黄励的印象中,可以用“悍不畏死”来形容的军队多了,比如世界大战中那些迎着机枪和火炮勇敢冲锋的英国人和法国人,每一个人都可以用“悍不畏死”形容,但黄励可以确定,“悍”到眼前的马达加斯加人这个级别的还真不多。
英国人和法国人虽然勇敢,但作战还是有一定章法,当指挥官发现进展不利时,指挥官会采用更聪明的战术,或者是加大火力打击的力度,或者是采用夜袭,或者是迂回等手段来改变不利局面,无论如何,纵然是曼京那样的“屠夫”,也不会丝毫不顾及部队的伤亡,用士兵宝贵的生命来交换敌人的子弹,那几乎肯定会引发部队的哗变,纵然是打赢了战斗,也逃不过战后的追责。
而眼前的这些马达加斯加人,他们好像是不知道什么叫“死亡”一样,根本就没有丝毫畏惧,也没有丝毫要调整战术的意思,就是没有任何畏惧的冲、冲、冲,就好像是无穷无尽一般,发誓要用人海战术淹没“勘探队”的临时营地。
黄励不担心部队的作战意志,但必须要考虑到武器的承受程度,纵然是可以更换枪管的轻机枪,也承受不住连续射击的强度。
一般来说,一直自动步枪,连续射击300发,枪管就会发红,如果再继续打,枪管就要报废,“勘探队”的轻机枪虽然可以更换枪管延长使用时间,但护木是没得更换的,在连续机械运动的情况下,枪机部位也是会发热,如果枪油没有清理干净,枪机甚至会冒烟,这会加重出现故障的可能。
战斗进行到现在,不过是刚刚开始半个小时,能明显感觉到,机枪的密度稀疏许多,甚至有零星的步枪射击声响起,这一方面固然有故障的原因,另一方面也是弹鼓的数量跟不上。
20式轻机枪虽然在原来的刘易斯的基础上进行了较大改进,比起刘易斯机枪要先进不少,但还是有缺陷,主要就是在不能发射弹链上。
在20式轻机枪诞生之初,秦致远提出过把马克沁重机枪的供弹装置移植到20式轻机枪上来的思路,但在兰芳军工专家验证后,这一设想最终没有实现。
无法实现的原因一方面是因为使用弹链会增加成本,另一方面是重量方面要增加太多,会造成轻机枪的携带不便,这和轻机枪的战术用途有冲突。
所谓的“轻机枪”,一个很重要的作用是要伴随步兵行动,因此重量是确定具体型号需要考虑的关键因素,每增加一公斤的重量,在实际使用过程中,就会给士兵们增加超过十公斤的负重,这对于原本就要携带三四十公斤的士兵而言就是噩梦。
所以综合考虑,20式轻机枪并没有改变原有的供弹设计,还是保留了刘易斯机枪的上置弹鼓设计。
但现在看来,这个弹鼓供弹对于火力的持续性而言实在是太要命了,如果是使用弹链供弹,那么射手根本不需要考虑子弹问题,只需要把握好更换枪管的节奏就没问题,但是用弹鼓供弹,首先要把成箱的子弹压到弹鼓里,然后才能供应机枪使用,别看仅仅是多了这么一道程序,但在实际作战中,这就是个很致命的问题。
果然,在面对马达加斯加人持续不断的冲击时,这个隐患终于暴露出来。
哪怕是炮兵们已经竭尽全力的发射炮弹,终于还是没能阻止那些马达加斯加人的不断靠近,在一阵手雷的剧烈爆炸后,马达加斯加人淹没了最外围的那个碉堡。
黄励突然感觉到心在抽抽的疼,刚才真应该问问那几个小伙子的名字,和他们多聊几句的。
740 怎么敢
战争总是会有伤亡,这不可避免。
但如果是因为技战术原因原本是可以避免的,但却最终还是没能避免的伤亡,那就不能原谅。
当看到马达加斯加人淹没最前线的那个碉堡的时候,晓是黄励已经身经百战,还是忍不住自责。
如果不是战前黄励的那番鼓励,或许那个碉堡里的士兵当战事不利时是可以退回来的。
但在战场上,黄励没有太多时间自责,逝者已去已,黄励还要为活着的士兵负责。
“命令,如果那些马达加斯加人太过逼近,碉堡里的士兵可以撤退。”黄励及时下达命令,不想看到悲剧重演。
就在传达命令的这会功夫,又有两个碉堡失陷,这两个碉堡里的防御士兵倒是乖觉,在失陷前,碉堡内的士兵及时撤出,避免了更多伤亡。
其实相对于马达加斯加人的伤亡,“勘探队”这边的伤亡几乎是可以忽略不计的。
站在黄励的位置,视线所及处,真的是浮尸遍野层层叠叠,用“铺了一层尸体”来形容已经不合适,应该是“普了好几层”才对,特别是最前线的碉堡前,尸体层层叠叠不计其数,一直延伸到千米之外,仅仅是黄励的视野范围内,能看到的尸体估计就有上万具。
能看得出来,马达加斯加人已经是强弩之末,跟随大部队冲锋的马达加斯加人越来越少,正在冲锋的马达加斯加人也不再是满脸狂热一往无前,他们目露惊惧面带骇然,行动间跌跌撞撞已经不复矫健,冲锋的动作更是越来越迟疑,速度也是越来越慢。
“弟兄们顶住,这帮孙子要不行了”黄励在营地围墙上来回奔走鼓舞士气,鼓励士兵们坚持住,只要能撑过去,胜利终究会属于“勘探队”。
其实战斗进行到现在已经打了近两个小时,不仅是武器出现问题,士兵们也都疲惫不堪,很多机枪已经无法继续使用,机枪手们都已经拎起步枪在坚持作战,好在m…2步枪的火力持续性也不错,比栓动步枪强得多,所以打到现在这个份上,防线还能勉强维持,并没有要崩溃的迹象。
撑不住的还是马达加斯加人,随着几声悠长的号角声,马达加斯加人终于停止了送死一般的冲锋,偃旗息鼓踉跄而去。
就在马达加斯加人退走的一瞬间,战场上有那么一瞬间的宁静,好像是所有人都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一样,不敢相信前一刻还视死如归的马达加斯人会退走。
当撤退行为被确定之后,“勘探队”的防线上先是响起震天的欢呼声,然后又陷入死寂一般的沉默。
毫无疑问,这根本不是战斗,这是屠杀,不折不扣的屠杀。
黄励这边的守军大概只有500多人,在战斗之前,士兵们可能设想过要对付五千名马达加斯加人,或者是一万名,又或者是两万名,但恐怕所有人都没有想到过,他们居然是击毙了两万名马达加斯加人,而且是使用近似枪决的方式集体屠杀了两万名马达加斯加人。
这是两万名活生生的人,不是两万只鸡,或者是两万头猪,当士兵们在作战的时候,士兵们可能不去想这意味着什么,但当战斗结束,看到满地的尸体,看到尸横遍野的惨状,士兵们才会想起来他们刚才到底干了什么。
“勘探队”的士兵们终究不是那些杀人如麻的屠夫。
所以当马达加斯加人撤走的时候,虽然马达加斯加人是背对着“勘探队”士兵们的方向,但没有人开枪,就这么目送马达加斯加人离开。
哪怕只是看看,也能感受到马达加斯加人那种撕心裂肺的痛。
进攻的马达加斯加人现在也才醒过味来,几乎所有的马达加斯加人都是抹着眼泪走的,甚至在撤退的过程中,当那些马达加斯加人发现受伤的同伴,或者是阵亡的亲人时,这些马达加斯加人也会哭天抢地,哪怕是他们已经疲惫不堪,哪怕是那些阵亡尸体并不完整,那些马达加斯加人也会尽量收拢那些或者是被打成两截,或者是已经四分五裂的尸体。
再远些地方,就在马达加斯加人的出发阵地,很明显能看到十几名身穿长袍的马达加斯加人正跪在地上哭泣,这些人或许是这些部落的首领,或者是长老之类的人物。他们一边哭一边指着“勘探队”临时营地的方向指天画地的比划,估计是在发誓或者是在诅咒,因为距离比较远,黄励听不清楚那些人在哭喊什么,还是能感觉到那些人的悲怆。
“迫击炮,三发急袭!”黄励肯定不会留下这些隐患,所谓擒贼先擒王,如果早点把这些人消灭掉,估计这些马达加斯加人也不会如此舍生忘死。
“嗵、嗵、嗵”急促的炮弹发射声再次响起,这一次的声音就不再轻快,炮弹从空中划过发出的尖啸声更像是悲鸣。
兰芳炮兵的素质确实不错,一阵橘红色的火团闪过,远处的那处山坡上被烟尘淹没,看不清楚效果如何,只能看到烟尘中有一席长袍飘飘荡荡的飞起来,在空中一阵狂舞之后无力的又坠落在烟尘中。
真像是这些马达加斯加人最后的疯狂。
“军医,马上救治伤员。”黄励不去关注远处的山坡,更关注刚才被马达加斯加人淹没的碉堡。
其实都不用黄励吩咐,马达加斯加人刚开始撤退,四名早已严阵以待的军医就带着几名抬着担架的男护士向着碉堡的方向冲过去,试图寻找伤员进行救治。
没用多长时间,军医抹着眼泪从碉堡中出来,垂头丧气的护士抬着的担架上都已经蒙上了白布。
“真特么的”黄励的心再次抽痛,一拳打在围墙的垛口上,明显擦破了皮。
“战士们都战斗到了最后一刻,碉堡里有手雷爆炸的痕迹,估计是有战士在最后一刻拉响了手中的手雷惨,太惨了咱们的战士们身上有被撕咬的痕迹,估计是在肉搏的时候”女军医上来向黄励汇报,没说几句就哭成泪人。
“尸体在哪儿?”黄励的眼圈也发红,声音有点闷,眼泪在眼眶里打转,偏偏就是掉不下来。
营地大门内,六副担架一字排开,上面都覆着白布,一只血肉模糊的手从白布底下露出来,看上去真凄凉。
“集合所有的弟兄们,向这几名兄弟告别。”身为军事主官,黄励要抓住一切机会鼓舞士气,眼前就是鼓舞士气的好机会。
吴青也带着几个人从营地另一端跑过来,还好,吴青那边没有担架,看样子是没有伤亡。
很快,除了必要的哨兵,所有人都集中在临时营地的校场内。
“找几套干净的军装过来。”黄励没有说什么激励的话,准备用事实证明一切。
很快,这几名士兵所在连的连长捧着几套干净的军装过来,吴青接过来,黄励俯身撩开一张盖在担架上的白布,这是一名很年轻的士兵,看上去最多不过20岁,他的面孔还很稚嫩,但现在却已经沾满血污,哪怕是现在已经死去多时,他的眼睛还是没有闭上,执着的望向天空,空洞而没有神彩,就像是凝固的照片,找不到任何焦点。
士兵身上的衣服已经被扒光,身上伤痕累累,浑身上下几乎找不到一寸完好无损的皮肤,甚至脖子上还有被人撕咬的痕迹,而且看伤口的痕迹,这不是肉搏时造成的伤口,而是在这名士兵死后,还有人不依不饶的不肯放过他。
真是凶残!
黄励不顾形象的跪在尸体旁,先是帮士兵合上双眼,然后用湿毛巾一点一点的擦拭士兵脸上的血污,连最小的血污也不放过,就像是擦拭自己最心爱的瓷器一样细心。
风无声无息的挂起来,卷起地上的尘土和落叶,打着旋的飞上天空又缓缓落下来,营门口的旗帜被风吹动时发出“咧咧”的声音,电线也发出呜呜的风声,空气中的血腥味道令人作呕,在校场上列队的士兵们就像是雕塑一样凝固。
终于有人发出抽泣声,这是女军医和女护士,她们总是多愁善感的。
“该死的,我早就说过,这样不行,看看吧”远处突然传来一阵争执声。
黄励抬头顺着声音望去,是刚才战斗的时候被关起来的马格南。
“让他带着他的人去外面打扫战场,把所有的尸体都集中焚烧掉然后掩埋,掩埋深度不准少于十米,少一米我就把他扔进去。”黄励不管马格南,手里还是不停手。
几名士兵飞快的跑过去,听上去马格南并不想听从那几名士兵的命令,但在几声呵斥和枪托击中**的声音以及惊叫声传来后,所有的一切都归于沉寂。
有些人,必须要对他们展示武力,他们才能认清现实,那些马达加斯加人是这样,马格南也是这样。
人在屋檐下,不得不低头,被强制劳动的马格南从黄励身边经过的时候,黄励很明显能感觉到马格南视线中的怨毒。
当然会怨,但当马格南走出营地大门,看到面前的场景时,马格南真的是呆若木鸡。
怨毒?
别搞笑了,怎么敢!
741 新锐
仅仅是一个“勘探护卫队”,在两个小时的战斗中,1200名士兵顶住了五万人的围攻,并且击毙了其中的37000人,这无论怎么看,都是一个战争史上的奇迹。
噤若寒蝉的不仅仅是马格南,“马南泰尼纳大屠杀”发生之后的一个星期内,全世界都知道了在马南泰尼纳发生了什么,于是兰芳遭到了新一轮的舆论围攻。
西方人是标准的只许州官放火、不许百姓点灯,他们可以肆无忌惮的屠杀印第安人,可以寡廉鲜耻的贩卖黑奴,并且为此寻找各种必要的且正当的借口为此辩护,如果是东方人想要干这种事,那么就一定会遭到他们的口诛笔伐。
在这一轮舆论风波中,兰芳官方没有任何回应,《每日新闻》倒是整理出从大航海时代开始之后的西方种种黑历史,连篇累牍的在全球范围内刊发,甚至为此加印赠刊免费赠送都无所谓。
这个舆论风波也反映出一个问题,西方社会终于开始正视兰芳陆军的战斗力。
其实早在世界大战中,以华人为主组成的外籍军团就已经表现出这种战斗力,但说实话并没有真正受到西方国家的重视。哪怕是外籍军团在战后摇身一变成了兰芳陆军,西方国家还是不太重视兰芳陆军的战斗力。
有一点必须要点名,兰芳虽然和民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