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暧昧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大宋私家侦探-第307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项雨这么说完,花郎望着梅姬问道:“秋天的时候你们也见过面吗?”

    梅姬连连摇头:“没有,我们只今年夏天的时候见过一面,秋天的时候根本就没有,老爷将我软禁起来之后,我还以为是他发觉了夏天的事情才这么做的。”

    梅姬这么一说,花郎不等项雨狡辩,便立马说道:“夏天的时候,你发现了梅姬跟刘帮的事情,而那天你悄然跟着梅姬去见刘帮,结果却发现项党在暗处偷听刘帮和梅姬两人说话,你觉得这是自己的耻辱,于是便打昏了项党,本以为会将他打死,可没想到他却只是脑子傻了而已,是与不是?”

    项雨脸色通红,连连摇头:“绝对没有此事,我的确是今年秋天才知道那件事情的,当时我也只是怀疑,所以才只软禁了梅姬,花公子且不可听这个贱人的话,她现在分明是想拉我下水!”

第853章 两伤

    不知不觉间,天已渐晚,客厅外寒风呼啸,雪却是已经停了的。

    客厅一时寂静无声,大家将目光投向花郎,希望他能够继续解释。

    花郎嘴角浅笑,道:“其实项雨之所以直到秋天才对梅姬实施软禁,为的便是害怕别人怀疑他夏天偷偷跟踪了梅姬,并且打傻了项党,他将软禁梅姬的时间拖后一个季时,这样一来,谁有会怀疑到他呢?”

    花郎说完,众人纷纷觉得有理。

    而这个时候,花郎继续说道:“本来项雨是要杀了项党的,只是当他看到项党脑子出现了问题之后,便放松了警惕,可是让项雨没有想到的是,项党竟然慢慢清醒起来,并且知道有人曾经想要杀他,发现这个之后,项雨十分害怕,于是便时刻注意项党的动向,知道前几天的那个雪夜,他悄然跟上了项党,在寂静的街道上,勒死了项党,并且在杀了项党之后,又找机会杀了项四。”

    听完花郎的这些话之后,项雨冷哼了一声:“花公子,你这可都是猜测,证据呢,你有什么证据证明我杀了项党,又如何证明我杀了项四?”

    面对项雨的质问,花郎并不着急,淡淡笑道:“本来你只想杀了他们两人,让他们两人的死亡成为无头命案,可是当你发觉我们查到了梅姬和刘帮的事情之后,便知道有些秘密是隐瞒不住的,于是便想着将罪责嫁祸到刘帮和梅姬身上,当你有了这样的念头之后,便不再掩饰自己的耻辱,有时甚至借保护梅姬的幌子来让我们知晓梅姬和刘帮的事情,可是如此?”

    花郎这么一说,众人不由得想起这几天项雨所说的话,不管是他看到刘帮成亲高兴,还是替梅姬做不在现场证明,多少都有一些这种意味在里面。

    只是这个时候,项雨却只冷冷笑了笑:“你说这么多有什么用,证据呢,你有证据证明我是凶手吗?”

    花郎嘴角微笑:“当然有证据,你以为项党只将你打他的事情告知了项四一人吗?”

    一听到这个,项雨顿时一惊:“还有其他人?”

    “自然是有的。”

    “不可能,我一直盯着……”项雨说到这里,才突然意识到自己上了花郎的当。

    如今项雨漏了陷,自然要将所有事情都交代一遍的。

    大家听我项雨的话之后,便对此案全部明了了,而项雨所说大部分,自然跟花郎所料不差。

    项家庄的命案结束了,众人离开刘帮府邸的时候,天已渐暮,但若走的快些,还是能够在城门关闭之时进城的。

    大家走在途中,满腹心绪,当然,他们并不是为了项雨这个凶手和他杀人的动机感触,而是为了项党和项四两人的被杀感触。

    这两个老人,一个因为被家人遗弃而惨遭毒手,一个因为家人过分的至孝而身受不测,而追根究底,还是因为他们的孩子不能够理解他们,不知道他们需要的什么,若项希夫妻对项党多加关照,岂会让项党独自一人进了京城?

    寒风呼啸,吹来阵阵刺骨,城门处少有行人,门卒站在寒风之中瑟瑟发抖,一切,似乎都是老样子,可又有了不同。

    在这冬日之中,花郎只接了这一件案子,之后的整个余冬,他都与温梦等人在一起,日子虽然平静,却很快乐。

    转眼之间,便到了上元节。

    京城的上元节比之其他地方要热闹许多,天刚微亮,整个京城便人来人往,商贩来往不绝了。

    因为这是一年之始,所以身为开封府尹的包拯很是重视,不仅早就为京城百姓采购来了烟花,甚至还准备与京城百姓同乐,一起逛花灯,猜灯谜。

    而当包拯为今夜元宵节筹备的时候,青街这边也是忙了个不亦乐乎,青街上的几十家青楼,本来商量着来一场歌舞比试的,可是一番商量之后,觉得太缺乏新意,而且每次举行这种大型活动,便会出现差错,这样商量后,决定响应开封府衙包拯包大人的号召,全名同乐。

    而同乐的方法,则让人很是意想不到,她们决定在今天元宵节的晚上,关门歇业,大家一同结伴逛街看烟花。

    这个消息一经在青街传出,顿时引起了轩然大波,有赞同的,有不赞同的,可最后却都决定一同上街上去,毕竟像这样的盛会,一年才只有一次,而且可以到处游玩,比呆在青街时候那些臭男人强多了。

    此事一经决定下来,青街的姑娘便开始议论纷纷起来,她们戏笑着说,今夜他们走在街上,必然成为一道亮丽的风景。

    在包拯为今晚烟火做准备,青街的姑娘精心打扮等待晚上狂欢的时候,京城的士子书生也不甘落后,他们奔走相告,临时组织了一个元宵词会。

    而元宵词会的地点,就定在了京城最热闹的街心,今天晚上,他们要大展才华,甚至是一鸣惊人。

    花郎与温梦等人自然也是十分期待这种热闹场面的,在家待了这么久,好不容易等到了春天的到来,不出外走走,实在有些对不起自己。

    而今天一早,包拯便派人来邀请花郎一同前来参加,对于包拯的要求,花郎自然拒绝不得。

    大家兴致很高,就等今天晚上的到来。

    傍晚时分,夕阳落尽,整个京城不仅没有空寂下来,反而更加的热闹了,京城的街道上,到处都是灯火通明,提着灯笼的小孩在街上跑着,没有一点人间烦恼。

    花郎等人准备一番之后,便去了开封府衙,与包拯等人会合之后,便一同上了街,因为是要与民同乐,所以包拯并未穿官服,只求能够开心的过完元宵节。

    大家一入人群,便觉整个街道像是一条长龙一般,一时间附近的歌声乐声纷纷传来,一些大户人家更是宝马雕车,在人群之中缓慢的行着,花郎一众人等在这人群中漫步,虽觉有些聒噪,可仍旧是兴奋异常,心觉若是不来,真是可惜了。

第854章 青玉案

    街上人山人海,可却并未让人生出厌烦之感。

    花郎和包拯一行人在人群中走来走去,不时与人擦肩,而就在这个时候,整个街上突然传来阵阵欢呼之声,大家举目去望,只见街头那个地方,突然走来一群亮丽女子来,这些女子来到街上之后,欢笑不止,看到好看的饰品,便毫不吝惜的买下,有好吃的,也是如此。

    包拯见街上突然冲进这么多女子,一时有些惊讶,道:“怎么会突然多出这么多女子来?”

    花郎仔细看了她们一眼,发现那些女子形态十分妩媚,有几个好像还很熟悉的样子,再那么一看,发现竟然是青街的那些人。

    而这个时候,包拯也已然看出来人身份,而当包拯看出那些女子的身份之后,突然怒道:“这些风尘女子,公然在这街上搔首弄姿,成何体统,真是有伤斯文。”

    见包拯这么生气,花郎连忙笑道:“包兄又何必如此,那些风尘女子也是人,也有权力享受元宵佳节的快乐嘛,我们且自顾玩我们的,她们玩他们的,走吧!”

    包拯心中虽是不爽,可也觉得花郎言之有理。

    只是当他们正玩的开心的时候,一名衙役急匆匆跑到包拯跟前,在包拯耳边低语了一番,包拯听完之后,脸色顿时一惊,然后顾不得跟花郎道别,便急匆匆随那衙役离开了热闹的街。

    花郎和温梦他们见包拯如此匆忙,心知出了大事,只是虽然出事,可他怎么连说一句都没有说呢?

    疑惑一会之后,花郎苦笑了一下:“大家继续玩,切莫因为包兄的事情影响了我们的心情,至于包兄的事情,明天我们去问问便是了。”

    在周围热闹的氛围下,大家自然是想要继续游玩的。

    却说大家游玩到一处地方,发现那里有一个小摊,周围站满了人,而且有一个女子的身影尤其醒目,花郎看到之后,微微一笑,道:“那里好像在猜灯谜啊,我们去看看吧!”说着,便拉众人赶了去。

    那的确是在猜灯谜,而且猜出的话还有奖励,此时那个说灯谜的人刚好说了一个,谜语是天子春秋鼎盛,猜唐朝一诗人的名字。

    站在周围的人低首沉吟,想要想出这到底是说的那个诗人,花郎站在一旁,只淡淡笑了笑,却也不去回答,只望着众人,而他这一望,便看到了人群中的那个身影婀娜的女子,此时花郎只看到了一个侧面,只见那女子面颊白皙,如若凝脂,淡眉如柳叶,眼波摄人,给人一种好不清雅之感。

    而这个时候,那女子红唇微启,道:“王昌龄!”

    那女子这么一说,那说灯谜之人立马笑道:“恭喜柳如眉姑娘,你已经连续猜中三次了,不愧是才女啊!”

    柳如眉淡淡一笑,接过自己应得的礼品,带着丫鬟转身离开了。

    而柳如眉离开之后,那些猜灯谜的人顿时议论纷纷,花郎听了一会,也多少听出一点来,原来这柳如眉是敢进青街红香楼里的姑娘,今天晚上特地来这里游玩的。

    这么听了一会,那说灯谜的人又说了一个,谜语是孔子登山,猜一字。

    众人在思索的时候,温梦推了一把花郎,道:“你知道吗?”

    花郎笑了笑:“是个岳字!”

    说灯谜的那人听到花郎的答案之后,立马喜笑道:“这位公子说的没错,的确是个岳字,孔子名丘,孔子登山,不就是个岳字嘛!”

    这么一解释,周围的人顿觉这谜语好容易,纷纷埋怨他们刚才怎么就没有想到。

    温梦接过小礼品之后,便又拉着花郎到其他地方玩去了,这么走着走着,就来到了京城士子书生举办的元宵词会上来了。

    此时这些士子书生纷纷一展才华,将自己的词作献上以博取名声,偶有好词,也能引得周围的一片掌声和赞赏之声。

    花郎虽不会作词,却十分喜欢欣赏词作,所以他就站在一旁看着听着,却不置一词,这样几番词作之后,温梦颇有些奇怪,望着花郎问道:“你不去作一首?”

    花郎耸耸肩:“这种热闹,我不是很喜欢,算了吧!”

    正说着,只见词会之中突然爆发出阵阵称赞之声来,花郎和温梦他们连忙去望,见是柳永作了一首词,此时正接受大家的赞扬呢。

    柳永在人群之中拱手,一点没有谦虚的意思,而他这么一转身,刚好看到花郎,于是漫步走来,道:“花兄弟,作一首吧!”

    柳永这么一提,其他有认识花郎的人纷纷要求花郎作一首出来,而这个时候,温梦也接连怂恿,花郎很是无奈,只得点头答应。

    于是欣然吟道:

    东风夜放花千树。更吹落、星如雨。宝马雕车香满路。凤箫声动,玉壶光转,一夜鱼龙舞。

    蛾儿雪柳黄金缕。笑语盈盈暗香去。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

    这么一吟完,本来很是热闹的词会突然安静了下来,接着便是比刚才更加热烈的赞叹声,柳永更是佩服的五体投地,不由得称好。

    花郎连连表示谦恭,只是心里却想到,这首辛弃疾的青玉案,可以说是从古至今,描写元宵节写的最好的一首了,如果这首还不被人叫好,那么那首配呢?

    在花郎这样想的时候,柳永在一旁赞道:“东风夜放花千树。更吹落、星如雨。宝马雕车香满路。凤箫声动,玉壶光转,一夜鱼龙舞,短短几句,把这上元节的热闹景象描写的淋淋尽致啊,不过更好的还不是上阕,而是下阕,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只这单单一句,便可闪耀词坛啊,只是那人是谁呢?”

    柳永说着,望了一眼花郎,而这个时候,花郎正遥望不远的地方,那个地方,有一身材婀娜的女子,此时正陪自己的同伴说笑,她的摸样很是俊秀,在这样的闹市之中,仿若天人。

    柳永望着眼前的一切,会意般的笑了笑。

第855章 夏辽使臣

    东风夜放花千树。更吹落、星如雨。宝马雕车香满路。凤箫声动,玉壶光转,一夜鱼龙舞。

    蛾儿雪柳黄金缕。笑语盈盈暗香去。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

    温梦轻吟这首青玉案,当她吟道最后那句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之时,好像突然间也发现了不对,心想花郎寻她千百度的人是谁?

    而想到这里的时候,温梦不经意间望了一眼花郎,结果刚好看到花郎扭头去看柳如眉,此时的柳如眉在人群之中,不正是合了那句暮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

    温梦俏脸微怒,狠狠的掐了一下花郎,花郎猛然一痛,感觉有些不知所谓,心想温梦掐自己作甚?

    不过当花郎看到温梦脸色的时候,顿时明白过来,而明白过来之后,他连忙解释道:“夫人误会了,这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说的并不是人,而是一种心境,一种无法言说突然而来的欣喜,这可是一种境界,夫人……”花郎说的并不是十分的好,而且越说越急,最后额头竟然还出现汗水来。

    不过当温梦看到花郎为了解释这最后一句而着急样子的时候,她突然噗嗤一下笑了出来,并且敲打了一下花郎的胸膛,嗔怒道:“谁要听你的这些狗屁不通的解释,走啦!”

    温梦说着,率先离开了元宵词会,而这个时候,词会之中,仍旧有不少人在轻吟花郎的那几句话,至于肯再作的人,却是不多了。

    花郎跟着温梦,又在这灯火通明的街道上转了转,大概转到有些疲乏,行人渐稀的时候,他们这才向家赶去。

    如此一夜无话,次日一早大家醒来,便急匆匆去开封府衙,询问昨天晚上包拯因何事匆忙离去。

    今日的开封府衙甚是宁静,花郎一行人进得府衙,并未见到包拯,只公孙策在,而公孙策见了花郎等人之后,连忙迎上来说道:“包大人昨天晚上被应招进了宫,到现在还不曾回来,不知发生了什么事情啊!”

    花郎一听公孙策也不知道发生了什么事情,心中顿时也担心起来。

    而就在大家为此事忧心忡忡的时候,一名衙役匆忙来报,说包拯回来了。

    一听包拯回来了,众人连忙迎了出去,只见包拯黝黑的脸上露出几分倦意,见了众人,先是一惊,随后微微摆手:“先回屋,等我喝点水再说。”

    看包拯的样子,好像这一夜不曾休息。

    众人见此,对皇上招包拯进宫更加的好奇起来。

    却说包拯喝了茶,又休息了一会之后,不等众人来问,他便先开口说了起来:“皇上深夜招我进宫,是这么回事,如今辽国见西夏日益强盛,为了阻碍西夏人的野心,辽国皇帝派兵到了西夏边境,对西夏构成了威胁,而西夏国主李元昊见西夏被辽国和我大宋两面夹攻,心知难占便宜,于是便想与我大宋议和,皇上正为此事忧心呢!”

    一听是这么回事,花郎顿时放下心来,然后问道:“这事有什么好忧心的?”

    包拯叹息一声,道:“花兄弟有所不知,以前西夏跟辽国关系十分密切,如今辽国威胁到了西夏,我大宋军队很有可能因为这个时机而置西夏与死地,收复西夏抢占的我大宋领土,只是辽国又绝非笨人,他们若将我大宋与西夏对立,必然会顺手牵羊,捞些好处的,若与西夏议和,我大宋百姓和西夏百姓,兴许还能安稳的过几年好日子。”

    包拯说完,众人对此事已然有了全面了解,而花郎略一沉思,道:“皇上已经同意跟西夏议和了吧?”

    包拯一惊,望着花郎问道:“花兄弟怎么知道?”

    花郎耸耸肩:“当今皇上以仁慈著称,若能让天下百姓安居乐业,他又岂会发动战争?”

    花郎说完,包拯忍不住叹息一声,道:“花兄弟说的没错,皇上的确已经决定跟西夏议和了,只是朝中有不少人觉得,应该趁此机会将西夏一举歼灭,彻底消除后患,只是皇上胸无大略,看来是难了啊!”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