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暧昧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名门财女-第126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她做了一件,今日才好,原还想得等明日得空了,叫她过去试穿一下,哪里不合适的,就改一下,没成想新衫裙还没送,倒就先占了小八妹的好东西了。”


秦氏自不甘落后,也跟着笑道:“嫂子做衣服手巧,那绣活我是比不上的,只媳妇鞋子做的最出色,也为小妹做了两双鞋,因是和嫂子商量的,刚好和她给小八妹的衫裙配套儿,回头也一并送了来。八妹试试。”


八娘连忙道了谢。


沈氏和秦氏见她那道谢的话说的又甜又诚恳,心里也十分舒服。


正说着话,吴氏已领着五月,捧了装着碧玺的匣子入了屋。


见女眷们都在了,惟有七娘领着小十和十一回了薇院里,安氏便着五月把七娘也叫了过来。


因着碧玺色彩绚丽,红橙黄绿青蓝紫哪色都有,还有非纯色的亦是五彩缤纷,大大小小的铺在墨漆的匣中,又有灯光照着,哪有不喜欢的?


先是朱氏挑了两个,接着是安氏和徐氏,接下来才轮到吴氏妯娌三人。因着婆婆们只挑了几颗最大色质也最纯净的,吴氏几人自然又次而挑了几个略小些的,但数量上又比婆婆们多些。


嫂子们挑完了,七娘因八娘本就帮她置办了不少首饰头面,因此也不在意,只随便挑了几个粉色和碧色的,打算给小十娘打络子系着。


余下也就不多的,安氏就合了匣子,交给吴氏重收了起来:“有这些就尽够打两副不错的头面了,余下的大媳妇你好好收起来,将来人情往来,或者七娘小十几个出嫁,兴许都用得上。”


吴氏瞥了自己婆婆朱氏一眼,见朱氏微点了一下头,这才笑着收了。


因天色不早,大家又说了会儿话,也就高高兴兴的散了。


八娘回了屋里,便拿出白天去新铺子中画的平面图来,一边看,一边想着实地的结构,构思着如何装修的事情。


想了一回,又记起义父蔡大人说的泉州设立市舶司的事情,既是早得了这个消息,事情宜早不宜迟,她也该好好想想,如何才能从中谋些利了。


只,这也不是件容易的事情。




第二百四十四章节 在利与害之间

如今泉州她能合作的,只有林昭庆和李永兴二人。

可是以李永兴的实力,未必把她放在眼中。就算自己凑上去,卖了李永兴一个好,一,李永兴做到今天这一步,自有他的消息渠道,或许早已经知道了泉州将要设立市舶司的事情也不一定。若真这样的话,他的消息对李永兴而言,而没有任何意义。李永兴也绝不可能,为着一个对他而言没有任何价值的消息上许她什么好处。

但是,林昭庆却不一样。

他不象李永兴那样早就经营了多年自己的关系网,就算林昭庆有自己的消息网,也不可能知道这个消息。若不是事情还只是在初议阶段,义父不可能在信中隐晦的与自己提这样的事情。而义父之所以以台谏的身份知道这件事情,也定是因为他之前任福建路转运使,对整个福建各州的经济情况比较了解的原因。

甚至八娘觉得,义父任福建路转运使几年,对港口的发展十分重视,单看他对泉州的水陆交通做出的贡献就能看出了。所以,兴许这在泉州设立市舶司的事情,未必不是义父向朝庭提出来的建议。

且,即给了她这样的一封信,想必已经有了十分的把握。否则如今八娘头脑一热,直在泉州作了投资,若是不成,且不要害她血本无归?

因此,义父既能在信中隐约的提及,不但证明之件事最终会落实,且怕是很快就会提上程章了。绝不可能拖上多久的。

也就是说,留给泉州的商人们来抢占先机的时间并不多。

虽说如今海外的商品价格被提了不少,可价格再高,也是物以稀为贵,明年年底之前,就是这些高格的蕃邦宝物,也是供不应求的,所以价格只会越炒越高,如果这时候想办法大量的囤积一批货物,到了明春,只要朝庭放出风声来要在泉州设立市舶司的消息,那么泉州港口就会水涨船高,商品需求量大,价格自会跟着大涨,到时候狠赚一笔,是板上订钉的事情。

另,亦不用怕明年年底春时出海的船队带了多少货物回来,从而带来价格的下跌。

经过这回的折损,泉州的海商们,至少折损了近一半的船只,而有些商队更需要休憩养息,到了明春,未必能出得了海,那么,泉州海商往来的鼎盛时期都供不应求的海外商品,在供货量大幅减少的情况下,又怎么可能会降下价格,除非泉州的海商们都脑子进了海水。说不定因着货源少和市舶市的设立,三两年内,海外商品的价格,只会越炒越高呢。

若说降价,只怕也是市舶司成立以后,管理上完全成熟的时候了。

而市舶司甫一成立,官员们正是想能过税赋体现市舶司价值的时候,到时候,兴许这帮子官员们,非但不会控制价格,甚至有暗中示意商贾们借机提价,以从中抽取更多税额的可能。

如此的话,也不需要做别的,只三件事情就可以了。

一,尽可能的在这时候以低廉的价格,租些好的铺面,将来泉州南北街上的铺面,只怕租金惊人,就是涨成现在的十倍,都不是没有可能的。若是能买下些就更好了,以低格购入,到时候只收租一项,怕就是笔不低的收入。且有了这些铺子,将来何愁做不了生意?

二,便是大量囤积商品。低格购入,高价售卖,在未来的一两年内,利润比平常至少会商上两三倍。

三,若是有实力,乘着泉州不少商队元气大伤之时,进行并购。以最低的成本,完成最快速的扩张,成为泉州海商里,最有实力的存在。

这几点,林昭庆都能做到。

就算第三点他未必能做到,成不了最有实力的人,但是,能成为有实力与那个最有实力的搞衡的存在,对于林昭庆而言,也是对他以后的发展,有着绝对的意义的。

分析完这些,八娘心中已经有了底。

在这三点里,她有何利可图?

首先,这个消息,就是她的利。先前她还觉着林昭庆与自己的木材原料合作是她欠了他的人情,而人情是最不可靠的东西,随时有背弃的可能,可是当初她与林昭庆的契约里,并无木材原料批发年限的限定,因此她才无可奈何。虽说林昭庆答应了会继续与她合作。可这对林昭庆而言,毕竟是件为难的事情。现在她手上就有了谈判的资本。以这个消息,得木昭庆十年的合约。想来林昭庆不会拒绝。

二来,自己手中有了消息,她自己什么也不做,总归是觉得自己吃了亏。那么刚才的三点里,她又能做些什么呢?

囤货于她而言,一没那么多资金,二她也没有成熟的渠道,并不适合她,除非她的木器行不打算发展了,她或许可把所有的资金抽调出来,就八娘而言,她不会干这种本末倒置的事情。

第三点予她而言,更是没有意义。连想都不必去想。

可是第一点,她却是能做的。就算买不下多少,至少她可以租。可是租铺子也不过是赚点转租的租金罢了。她想的是买。泉州的发展不是短期的,而是长期的,不仅是市舶司设立的问题,而是因为她对这个历史上有名的东方第一港的了解,还有信心。市舶司的设立,只不过是让原本不知道这个城市如何一夜发展突飞猛进的时间,得以确定罢了。

之前她与刘二郎说起泉州这个城市时,还笑着否定了刘二郎的建议,那是因为她等不起。可是现在不用等了,她当然可以去投资。

只要与林昭庆的木材原料生意不出问题,她不用积压库存,就目前的情形来说,她的资金链也就不会出现断链的问题。

且不说饭庄和木器铺如今的收入,只说明春,林昭庆的庆瑞商行里,就会给她付足两万的货款现钱来。而且她现在有足够的木材等原材料的库存,至少一年之内,到明年底交付永兴第二年的木材款时,她根本不需要多少的周转资金,这么一算帐,她手上未来的可用资金,十分可观。

甚至,八娘觉得,就算南北街上买不了几间铺面,这个时候在港口的码头圈地,也是绝对值得投资的事情。

如此一想,这其中可为的实在不少。

时间,她现在倒最需要的是时间。

饭庄的新铺子还得筹划,泉州那边,在最短的时间内,她也必须再去一趟才行。这些事情,她必须要与林昭庆当面去谈。而且不但是与林昭庆谈事,码头那边的地,她也得想办法尽快买些。只是买地之事还当要借林昭庆这牢笼,不少商人都知道她是蔡大人的义子,突然大量买那些原本不值什么钱的地,不说别人,只李永兴就会从中看出端倪来。若是他原本就知道这个消息也则罢了,若是不知道呢?

所以买地的事情,她现在还需要林昭庆为她出面才成。既是买地,就只能在泉州待上些日子了。

可是饭庄也不能放手了。

八娘想了又想,便一狠心,既是用了陆长安,索性用到底。

她利用这几天的时间,把整个铺子的平现设计图全部画好,让陆长安照图施工就是,未必非得她自己天天跟着。有时候学会放手,交给手下交足的权利,给他们充足的空间去锻练自己,也是用人之道。惟有这样,下面的人才能以最快的速度成长起来。没有任何人在成长的道路上,是能保证不犯任何错误的。

这样的代价,她又不是付不起。大不了装修不合意的地方,她回来再改就是了。至于铺子里的装饰,还有细节的问题,等她把泉州的事情办完,也应该当得上,毕竟现在才刚入了九月而已。

饭庄还有三个月的时间准备呢

这样一想,八娘倒淡定起来。

打定了主意,也就没有必要再浪费时间。好记性不如烂笔头,把刚才想的事情,一一记在了纸上,这样再看的时候,也能更好的完善。

记录过后,八娘便开始构画起新饭庄的图样来。

见她静心做事,七月送了茶水,也不敢打搅,便和九月五月两个丫头一道,去西厢给小十的屋里当学生去了。

等阿蓝回来,八娘也才画好了前面临街的铺子的草图,和阿蓝说了几句话,便打发了她出去,这一画,便是四更天,因屋里灯一直亮着,阿蓝是住在她的外间的,害得阿蓝也不敢睡实了,直催了好些次,只等天色麻亮了,八娘才伸了个懒腰,躺到了床上。

第二天等她醒来,已是天色大亮。好在七月和九月还没去铺子里,因想着七月说起的有人家新宅子要定家具,需要她亲自去沟通的事,就叫七月派人送了贴子,因她在孝中,不好蹬人家的门,便约在了午后,在木器铺子里面谈。

如此上午便没什么事情。虽想着该和武三娘谈谈她的计划,只这也不急,她相信自己有足够的理由说服武三娘,反是现在把手头上新饭庄的工作给落实了更重要。

因此吃了早饭,便回了院,继续画她的设计图去了。

这一画,又是到了中午。才放下笔打算休息一会儿,就听五月来报,说是陆家四小姐有事,想请八娘去趟陆府上。





第二百四十五章节 意料之外,情理之中

“可说了什么事?”八娘问道。


她如今是在孝中,如果没有什么特别的事情,陆四娘也不会来请她过府。且陆四娘又知道她刚从泉州回来的,积下的事情不会少,既是打发了人来请,定是有什么事情要与她商议了。


她名议上虽是陆十七的未过门的媳,到底还未过门呢,陆四娘自然不会因为陆家的事情寻她,这么说来,肯定不是陆家的什么事了。


难道是陆十七出了事?


这么一想,八娘也焦急起来。


五月哪里知道陆四小姐来请八小姐有什么事?何况陆家的丫鬟也没有说。只茫然的摇了摇头。


八娘忙换了出门的衣衫,和五月一道去了正院里,来的是陆四娘的贴身丫鬟小绿,也是陆长安年底要娶进门的媳妇。


八娘与朱氏说了一声,便随着小绿出了门:“四姐姐寻我可是有事?”


小绿笑道:“回八小姐的话,是好事儿。我们家公子好事儿。”


“十七哥?”


他整日里尽待在乡下的田庄上,严然把自己当成了个田舍翁,过的悠然的很,还曾听胖青蛙打趣,道是他在乡下藏了个叫美树的美人儿呢。他能有什么好事?


就听小绿笑道:“正是,小姐说咱们家公子得了司农司的嘉奖,连皇帝都下了旨,叫我们公子进京面圣呢。”


“你可知道原因?”


小绿就笑道:“听说是我们家公子试种双季亩,推出了改良土嚷的办法,提高稻子产量的事情被朝庭知道了,还说就是制出了大豆油,也是于百性大功一件,如今是天家金口玉言,要亲自召见咱们公子呢。”


原来如此,这可确实是好事儿。


八娘松了口气。


若是真得了这天下第一大的皇帝的赞赏,将来甭管陆十七为官还是为民,有这层光辉在身上,寻常人自然不能怎么着他,倒是给了他一个顶有用的护身符。官员们见着天家一面自然不难,尤其是那些朝中近臣,可是陆十七以一介平民之身被召见,那意义就不一样了。


且陆十七如今终身所愿,也不过就是能做些于民有利的事情,若是他于农事上的能力能得重用,也就意味着他所掌握的先进的农业技术,能在最短的时间内大面积的推广了。这不正是他希望看到的吗?


想来陆十七这会儿不知道得有多高兴呢。


“那十七公子现在可回陆府里了?”


八娘笑问。


小绿摇了摇头:“咱们府上也是今儿才收到的诏书,公子这会儿还在田庄上呢,大老爷已经派了人去通知他回府了。”


这么说,陆十七午后肯定是能赶回来的。


等到了陆府,被小绿引进四房陆四娘的小院里,陆四娘听到动静,已是满脸笑容的迎了出来:“八妹妹,快屋里坐。”


“恭喜四姐姐。”八娘笑道。


陆四娘笑嗔了她一眼:“恭喜我作什么?咱们可是一家人。”


八娘一笑。两人坐下,小绿亲自端了茶水来,便退了出去。


陆四娘才道:“请了你来,是想告诉你,我哥在田庄上捯饬的那些农耕上的事,也不知怎的,就传到了司农司,后来就被报到了天家面前。如今要召我哥去京城里面圣呢。虽说是好事儿,只是来的突然,心里就有些忐忑,所以想寻你来说说话。我大伯父也说大哥不喜读书,科举一途是指不上的,我爹娘去的早,也没什么功绩,大哥也轮不了荫恩得官,若是此次真能叫天家喜欢,说不定会赐个官身呢。”


虽说陆十七对当官从来就没什么兴趣,但若真能因着这个,得个官职,予他而言,绝对是件受益终身的好事儿。


要知道,陆家陆大老爷陆翰林虽说致仕,却也是个官身,且有好几位如今正在外为官的,如今没有分家,陆十七自然能沾些儿光,等到了以后分了家,陆家四房可就只是个富裕些的平头百姓了。


而在这个时代,官与民的社会地位,有如天地之别。不仅是社会地位不一样,实际生活中所享受到的待遇,也是千差万别的。


不谈别的,你家有人做官,至少种田是不用交春秋两税的。这就是最基础的实实在在的利益。


还有寻常人出门,若是带着大包小包的货物,哪怕你是给人送的礼,并非拉出去买的,对不起,税务官们可不知道你这是去买还是送人的,经过别县别城的地盘,就得交上行商税,若你是官宦人家的家属,就能直接放行。


林林总总,不一而足。


说白了,有了官身这一重身份,就是让你在社会生活的层面上,有了一屋护身符。


“不管从哪方面看,这都是好事儿。不用我说,四姐姐也知道。再说如今是司农司嘉奖,天家召见,大抵上是因为希望十七哥把种植技术在民间推广运用罢了。这原就是十七哥的宏愿,如今能得以实现,他不用说也是高兴的。至于入京为官,我看倒不用担心。司农司不比别处,做的都是些实际的事情,也牵扯不到别的,大抵上是连京城都不会过久逗留的,如此四姐姐还有什么可担心的?要说有什么不好,只是十七哥他再也不能同从前一般轻闲就是了。”


陆四娘对自家哥哥倒也了解,听了这话,反笑起来:“只怕这回不高兴的,反倒是他自己了。我哥这人,最喜欢的可不就是自在么?”


八娘就又问题那位翰林伯父怎么说的。


陆四娘道:“伯父也说是好事呢。我其实也就是想寻你来说说话,心里好定些儿。”


这种心情,八娘倒是理解。


陆家人再亲,在陆四娘心里,到底也不一样的。何况这时候拿这个说事儿,倒有些显摆的意思:看,大家都觉得我那哥哥是个不靠谱的哥哥,可他如今以以一介白身,得天家亲召,谁还有这样的福气?陆四娘素来行事稳重,自然不会予人话柄。


而她在陆四娘的心里,是将来要嫁到陆家四房的,是她的亲嫂嫂,予陆四娘而言,她才是她真正意义上的一家人。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1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