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青芜传-第66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柳青芜还没有动,她知道发生了什么,但她其实并不敢抬起头来看,生死别离对她来说是一件太残酷的事情,柳思祺知道,他上前把她扶了起来,柳青芜没有哭出声来,可泪水早已经决堤了。
乔家大少爷看着弟弟脸上那心满意足的笑意,忍着泪还要谢谢柳青芜来的这一趟,其实忌于避讳她可以不来的。
柳思祺把她扶出去,柳青芜每一步走的都是软的,到了门口,她扶着回廊上的柱子,努力的想把眼泪收回去,但听到屋子内传来乔大少夫人的哭声,这泪水怎么也停不住。
院子门口醒来后得知儿子过世的乔夫人是被人搀扶着过来的,她哭的几次都要瘫倒在地,别人带她回去又不肯,到了这边门口,她先看到了柳青芜,冲过来抱着柳青芜大哭了起来。
柳青芜本来就站不太稳,直接被乔夫人抱着瘫倒在地,那失去儿子撕心裂肺的哭和柳青芜的难受比起来完全不能想及,乔夫人在柳青芜的怀里哭晕了过去,这边丫鬟婆子又急匆匆的把她扶起来抬到了隔壁的屋子,柳思祺拉起她,柳青芜回头看了一眼那屋子,轻轻道,“大哥,我们回去吧。”。。。
再过二十来天要办喜事的乔家,忽然间变成了办丧事,因为乔家三少爷是护驾而亡,皇上亲自下旨,把这功勋给了乔家,封乔太傅为国公。
看的人都会羡慕,乔太傅本来就受皇上器重的,如今封了国公,乔家可就更不得了了,可于乔家人而言,再多的赏赐都换不来一个儿子,暗地里还有人说乔家拿一个儿子换回了几代功勋,值了,这样的话听在乔家人耳中更是悲痛。
柳家柳尚荣和柳尚义前去奔丧了,柳思祺和柳思衡作为官场同僚也去了,乔家三少爷护驾有功,奔丧时漯城大大小小的官员都去了,等到乔家三少爷出丧后过了十来天,快要到五月十六这个日子,人们才开始说起原先乔家和柳家的这一桩婚事。
柳家大姑娘如今已经十六的年纪了,乔家三少爷刚刚过世,柳家大姑娘不可能立即去说亲,那这年纪还不得拖更大。
柳家还没开始考虑的事情这外头的人已经替柳青芜操心上了,开始细数起漯城中还有谁家的公子少爷没有说亲的,年纪合适的,这一整理,还真让这些好事者给整理出好些,谁家的公子刚刚十九二十,谁家的成过一回亲,不过没有嫡子女。
还说到了如今迟迟尚未定亲的涂家少爷,这个身份好,不过看起来似乎是个极挑剔的主,否则都已经十七了,没成亲不奇怪,还没说亲可就有些迟了。
外面传着归传着,各自的日子都还得过,乔远航七七过后,柳老夫人这边让人把乔家送过来的聘礼送还了回去,包括之前说亲下定送婚书时送来的东西都一并退还回去,这是该退的,都得退。
拖到乔家三少爷七七后才还回去也是柳老夫人出于考虑,而宫中那边,遇刺的皇上早就已经派人调查这件事,最终查到了一个官员头上,还从这个官员身后牵连出了关于漠地的事。
就算是那些刺客在狱中纷纷自尽皇上也能一路往下查,刺客并不是外族来的,确实是大业人,而查到漠地那边时倒是直接查到关外去了,和狼族有关。
其实不难推测,只要皇上死了,那大业朝就会乱,太子年幼,如今还有二皇子三皇子,朝中纷乱时,漠地那儿,包括所有境地所守的外族,都可以趁此机会进攻。
这件事牵扯到了狼族,皇上决定召回身在漠地的几个军官,此时已经是八月,漯城的热夏快要过去,漠地那边霍靖祁和另外两个官兵接到圣旨后准备启程回漯城,就在出发的几日,狼族那儿一场夜袭把霍靖祁他们回来的日子直接往后拖延了好几个月,一场仗打到了十二月,等到霍靖祁他们打退了狼族士兵已经是十二月,此时漠地那里已经大雪封山。
第二年雪融,霍靖祁他们回来已经是二月,回了漯城之后第一件事就是进宫领赏,霍靖祁在副将的位置上已经四五年,这次回来,皇上按着他的军功,下旨封他为将军,还把霍老将军当年的一支旧部调给了他。
此事在朝内外引起的不小的轰动,多少人洋洋得意,好似是自己升了官似的到处说,看吧,早说霍家长子会有出息,少则三年,长则五年八年的时间,如今做了将军,皇上这是要让他成为当年的霍老将军。
如此说起来,这亏最大的好像是如今已经再嫁作人妇,一直未有生育的何家夫人,也就是过去的秦家小姐秦向彤。
皇上此次召霍靖祁他们回来主要是为了去年行刺一事,查到漠地,查到了关外就并不好查了,他们能守在关内,但要是渗入外族,那还是一件很不容易的事,漯城中派人去肯定不行,要的是在漠地呆过些年的人。
皇上也要挑着看能否担负起他所给的任务,所以召回来的也不止霍靖祁一人。
霍靖祁从宫中出来已经是傍晚,在宫外还遇到了柳思祺,柳思祺刚刚去过工部,两个人既然碰上了就一齐到了就近的酒楼先聚了一聚。
霍靖祁一去就是好两年,这一趟回来也不知会留多久,问起去年皇上遇刺的事,“我听闻因此还有官员丧命。”
“你还不知是谁?”柳思祺端着酒杯的手一顿,霍靖祁摇摇头,“还没来得及知道。”
“乔太傅之子,乔家因这护驾的功,还封了国公的爵位。”
“乔太傅不是有三子。”柳思祺放下杯子,眼底闪过一抹奈何,“是他的小儿子。”
霍靖祁一怔,乔太傅的小儿子,那不就是柳思祺写信告诉他和青芜定亲的乔家三少爷,刺杀是四月,他有些不记得成亲的日子是何时,抬头看好友求证,柳思祺知道他要问什么,放下杯子淡淡道,“成亲的日子是五月十六。”。。。
第076章 。你来求娶我姐姐
包间里沉默了一会儿,霍靖祁因为知道赶不及回来参加喜宴还给柳青芜准备了贺礼,如今这一份贺礼怕是送不成了,考虑的现世因素,如今摆在柳家前头的是柳青芜的婚嫁问题。
“去年下半年有不少人上门说亲,可都是想让青芜做填房,就算是二叔肯答应,祖母也不会愿意,这事儿耽搁了大半年。”出了年,柳青芜已经十七了。
乔太傅一家都很善良,乔家三少爷过世之后乔夫人接受这事实,缓过这劲还替柳青芜操心起婚嫁,毕竟一个姑娘家临了出嫁前未婚夫婿身亡,对她的声誉是不会有很大的影响,但对她再议婚嫁这件事产生了不小的阻碍。
这年纪的男子家世身份合宜的基本都已经定下了亲事,晚两年还没说亲的,也不会选择年纪相若的,年长一些要娶的都是继妻,柳老夫人为此也伤透了神。
霍靖祁动了动嘴,最终拿起杯子喝了一口酒,什么都没说。
柳思祺拿着酒杯敬了他一下,也是随口的说话意思,“其实我觉得青芜若是嫁给你也不错。”
霍靖祁一怔,柳思祺没有把话接着往下说,他有了些醉意,霍靖祁看了他几眼,柳思祺还笑着,似乎是不记得自己刚刚说过这么一句话。。。
这边柳家,老夫人的缀锦院内来了个客人,仪都的慕老夫人在儿媳妇的陪同下来了漯城,没有去小儿子家,直直的朝着柳家奔来,为的还是柳青芜的婚事。
穆老夫人就这么一个女儿,女儿留下的一双儿女慕家也跟着在操心,当初柳老夫人定下乔家这一门亲事时候穆老夫人看着也觉得好,可去年这件事出了之后,外孙女就这么被搁了下来,柳家一直没把婚事说定,慕老夫人也坐不住了,赶来漯城见柳老夫人一面。
“那天涂家老夫人送信给我了。”慕老夫人拍了拍柳老夫人的手,叹了一声,“她那孙子,到现在亲事都还没定。”
涂乾昊的亲事不叫坎坷,叫离奇,涂老夫人看中了一门之后想去说亲的,到最后都成不了,不是那家的小姐不答应就是后来人家夫人觉得不好,以涂家的家世,涂乾昊的亲事碰壁到这份上也真是奇了。
可后来涂老夫人才知道,这其中都有关家插一脚的成分,儿媳妇心心念念想让关家的小姐到涂家来当自己儿媳妇,那关家小姐关采菱,一直等着涂乾昊,也未说亲。
“我知道你要说什么,但是涂家这一门亲事,我们青芜与他们没这缘分。”涂家老夫人其实也够有诚意的了,只是前头出了这件事,柳老夫人不可能让自家人里头闹起来,再者那关家执着如此,即便是现在这样,柳老夫人也不作考虑。
“怎么是没缘分了,我看这样也算是缘分了,等这亲事定了,关家总也要嫁女儿。”慕老夫人因着和涂老夫人的好关系,也想外孙女出嫁后多受照顾一些,还是看好涂家。
见过形形□□的事情,柳老夫人是想孙女嫁的安稳如意,不是要让她出嫁后就要面对一堆的糟心事,“那关家小姐等他的岂容易,她和我们青芜是一样的年纪,拒了别人的求亲一直等着涂家。”若是有人再中途劫道,那关家小姐不得恨成什么样儿了。
“你说的也是。”慕老夫人见她这么说也不再提起涂家,说不定关家和涂家这样才叫做缘了。
“前几天马季侯府的三夫人来找过我。”柳老夫人转了转手上的玉戒,“她说她家有个小叔子,如今任太常寺卿,二十二的年纪,五年前娶亲,四年前妻子难产,连着孩子都没保下,走了,这四年来一直没有再说亲,马三夫人希望两家人能结这姻亲之好。”
其实十□□的年纪,没有婚嫁定亲的男子不少,那些柳老夫人都看不上,国公府的嫡长孙女嫁到寒门,那是什么个光景,柳青芜的身份高的是国公府嫡长孙女,而不是国公府的嫡长女身份,柳家未来继承的是大房,而说亲时人家还要看柳青芜的父亲柳尚义在官场上是个什么位置。
这一比较,柳青芜说亲的身份多少显得尴尬了许多,名头上是好听的,实际上作为二房嫡长女,柳尚义的官职不高也就注定了柳青芜的婚嫁身份不可能高太多。
“也就是没有嫡出的孩子,年纪轻轻到了太常寺卿这位子,确实也是个人才。”慕老夫人怎么会不明白其中的道理,外祖家再有力,那也隔着好一层的关系,即便是两年前乔家出了这事柳青芜的婚事都不会有难题,“可这也太委屈孩子了。”
“若是再往下拖一两年,可就真的是要委屈她了。”女儿家的年纪和名声一样是死穴,到了十九二十还没出嫁的,不论是不是身份多高,外头闲话都能说一堆出来,各种挑着是不是有暗的毛病不能让人晓得的坏习惯。
柳老夫人说起来自己胸口都泛着疼,施无可计,她不是没想过低嫁,可这低嫁未必好。。。
就在柳老夫人为柳青芜的亲事操碎了心时,不知从谁口中传出来的,柳家姑娘命硬要克死人的说法被人传了起来。
小的时候克死了亲娘,长大了要等出嫁,克死了未婚夫,柳家姑娘的命硬的很,她还活的好好的,这身边的人都要让她克死。
年幼丧母的人不在少数,出嫁前夫家出事也不是没有,两件事拿出来一块儿说,肯定是有心人估计要毁了柳家小姐的名声,可传这些话的人谁管这个呢,都是看戏得说着有趣。
此时柳老夫人正预备再和马家谈一谈,这消息一出,有意向结亲的都缩回去了,都怕死呢。
柳家姑娘确实是幼年丧母,那乔家少爷也确实是死了,那天护驾,这么多人,为什么偏偏是本来应该不在皇上身边守着的乔家三少爷呢。
流言这东西都是以讹传讹的,本来不是这么回事儿也让人传成是这么回事儿了,柳老夫人怒了,让儿子彻查此事,到底是谁这么不要柳家好在外胡说八道毁坏孙女的名声。
这一查,还查到了两家,一个是关家,一个是许家。
也不清楚到底是谁家起的头,总之另一家就是推波助澜的,柳老夫人发了狠,誓要把这事儿给查透了,让长孙直接去报了官,看谁比谁更不要脸。
就是在四月当头,乔家三少爷去世快满周年时,这件事闹大了。
流言蜚语传多了,影响到别人声誉了,柳家要报官彻查,大业朝有律法规定,歪曲事实尤其是诬造事实者,要抓捕过来罚银杖责,严重的还可能蹲牢狱。
只不过这件事去做的人很少,捕风捉影的流言,但凡里面有一点事实存在,被传的人家都不会想要去报官,查出来了自己脸面也不好看啊,官府给的铁证和流言相比,流言还能反驳,铁证能反驳嘛,就是上了官府中的碟记,这辈子都抹不去了。
所以柳家在官府这一告,多少人的视线都被吸引过来了。
翻过柳家的家底后多少人瞅着看好戏,这边官府受理了案子后查起来也很快。
柳家自己派人去查去找,还不能私闯民宅,抓人审问,更不能行以私刑,可官府不一样了,有搜查的铁令,从哪里开始传的,谁是从谁口中听说的,谁又是受了谁的指使出来传这样的话,一样一样往下查,和柳家当初私底下查的一样,查到了关家和许家的头上。
官府派人要抓关家许家的人很容易,是关家和许家中的人找人传柳家姑娘命硬克死人这样的话,那抓了这些底下侍奉的人,总是能牵出他们上头服侍的主子是谁。
官府审问到最后,关家是帮凶,许家才是主谋时,推翻了柳老夫人当时的猜测,她当时以为是涂家有心想和柳家结亲,被关家知道了,关家要阻止孙女嫁去涂家才使了这样的绊子,可官府审问后私下把柳家人请过去后她才知道,关家是听闻有消息传出后才派人去添柴火烧的更旺一些,关于这些流言的话是从许家那儿先传出来的。
官府没有把这件事传出去,又不是街坊邻里小打小闹的事,这几家人谁都不好惹,只是把这三家的人叫来把这事儿说清楚。
柳尚荣森着脸看着许家大老爷和关家的老爷,但实际上他们二人是被叫来了才知道这件事与自己家有关,关老爷首先就与柳尚荣道歉了,“柳大人,小女顽劣不懂事,我回去一定好好教导她,这件事是我们的不是,改日一定带她登门给柳姑娘道歉。”
那这许家大老爷该说什么,他的老娘和儿媳妇不懂事?
这话说出口许大老爷自己都觉得害臊。
他看向柳尚荣,还想说两句好听的缓和一下气氛,柳尚荣没给他这么机会,而是转头看负责这案子的官员,“杨大人,无中生有诬造事实与这不清真相随意跟风造势,企图毁坏别人声誉都是如何定案。”
杨大人身子一抖,可真是为难透了他这个五品小官,谁都不能得罪啊,他只能按着大业律法上所写的说,“不明真相跟风造势,毁坏别人声誉,杖责十,罚银五十两,诬造事实的,杖责二十,罚银一百两,严重的关入牢中一月以示训诫。”
“可在衙门公示?”柳尚荣可没管关大人和许家大老爷是什么神情,杨大人点点头,“定案后都会公示。”衙门里大大小小接手的案子了结后都会在衙门口公示。
“关家小姐毕竟年纪小,尚未嫁人,许多事情也不懂,杖责就算了。”柳尚荣顿了顿,“其余的,杨大人你也可以结案了。”
许大老爷一听,脸色都变了,“柳大人,你这是何意。”难道要把他老娘和妻子都带来杖责二十么。
“许大人,案子怎么定,怎么了结怎么判,那这律法上都写明了,咱们也不能仗着官威胁迫杨大人,严重的还要受牢狱训诫,想来许老夫人年纪大了,受不得这个,那这个就算了,其余的该罚的还是得罚,否则别人该说许大人你利用手上的职权,谋私了。”柳尚荣好说话么,他一点都不好说话,在面对自己弟弟的时候他都能秉公处理,现在都惹到自家人头上他怎么可能会忍,打着这秉公处理的牌子也要好好削一顿许家,私了?开什么玩笑!
许大老爷气的面红耳赤,关家老爷此时也不能替他说话,这事儿传出去肯定对自己女儿不利,无需杖责就赔些银子,柳大人的意思是让他自己回家关起门来教育,他退都来不及怎么可能还上前触霉头,于是关老爷站在那儿即刻倒戈,规劝起许家大老爷,“许大人,兹事重大,要是传出去也就罢了,顶多是脸面上不好看,可要是传到圣上耳朵里。。。”
许大老爷神情一变,更难看了。
起初来的时候许大老爷以为关老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