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数字风暴-第169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哦?有多主观呢?”林闻方笑着问道。他随即意识到这话说得很有问题,有些调情的意味,连忙咳嗽了一声,说:“今天我刚和朱芷说,大家最好都客观一点,大事为重啊。这个……”
“你有没有觉得你现在自我感觉太好了一点?”安莲皱了皱眉头,没好气地说。
“哈哈,难免啊。”林闻方想了想说:“今天拜访了于肖那边,又听你说起这个技术,倒是让我觉得,似乎我们有更严重和深刻的问题需要解决了。”
第四百二十一章 思维基点
“以非接触式的动态感知为操作基础的机甲,本质上现在的机甲体系已经发生了变化。音儿的机甲可能在这方面走得更极端一些,但那是我犹豫再三之后的决定。毕竟她不是专门的军事人员,没有时间进行长时间和大量的身体训练。但是,你会这样来解决体能瓶颈,倒是让我有些意外。”林闻方笑着说:“你的机甲需要大量的电子装备来辅助,需要极强的整体计算能力,我想,以你的性格和掌握的资源,恐怕甚至专门开发了芯片和其他技术架构来让这个系统成立。但是,这其实是一个更大的命题的小小表达:我们对机械、电子,对外在条件的依赖到底有多大。”
林闻方的话让安莲一下子愣住了。可以看出,林闻方在进行的思辨已经完完全全在一个新的高度上。对技术的依赖一直是人类社会的痼疾,似乎还无法摆脱。复星集团作为海夫纳学会最重视技术的一支,在这方面可能走得比别人更远。对技术和人类关系的思辨虽然一直也在进行,但由于一直以来的习惯和思维方式,得出的结果可想而知,他们似乎并不介意对技术的依赖。
“你的意思是,于肖他们在搞的,是另一个大方向吗?”安莲问道。
林闻方耸了耸肩,说:“大家的根本目标都是未来,其实都是为将来人类走向宇宙做准备。不过,除非于肖能够将铁人系列方案推展到小说里修仙练体的高度,不然说这是个大方向就是扯淡了。我们都知道宇宙里的环境到底是怎么回事。铁人系列方案是一个庞大方案中的一部分,也就是所谓的超级士兵计划。超级士兵计划里的不少装备现在都已经在实用阶段,包括多功能全隔离战斗服、个人战场信息化装备、急救维生系统等等,其实,那就是一个没有动力的机甲了,完全以人自身作为动力来保证持久的战斗力。说人体是第一序列机甲……这个说法也不是完全无稽。相比之下,我们的机甲更复杂,对技术条件的依赖更大,同时也出现了技术应用方面的分野。从猎人开始,其实我们对技术的依赖不断在上升。猎人机甲哪怕在没有动力的情况下,靠着人体自身勉强也能动,本身只是个沉重一点的助力体系和一些装甲罢了。甲士就不同了,甲士是所谓的典型性装甲:依赖技术,依赖于机师的操作,越强的机师能发挥的作用越大。从目前的发展情况来说,可能之后很长一段时间的发展主流,就是这种典型性机甲。然后,你的英雄机甲,还有岳羽音的那台,可能就得算是超级系机甲了。战斗力更强,对乘员的保护更好,作战手段更丰富,技术含量更高,但操作机甲的门槛更低。我知道你们最爱进行技术的思辨,那你想像一下,这种体系发展到极限是什么?”
安莲没有吭声,这是复星集团早就推演过的东西,有关人类未来的东西。早在海夫纳学会建立初期就有人进行过这方面的全面论述了。是个人就会操作机甲或者是类似的机械,生活的全部都依赖于此,而人本身的机能集中于思考,也就是大头小身体的人类未来想象。
林闻方微微笑了笑,说:“我知道想的是什么,的确是这样的。在我的角度来看,你有你的担心,我有我的担心。我不知道那是不是必然,但真要走到那一步那人类就被机器统治了。你担心火羽,或者是现在以及以后诞生的任何人工智能统治世界,和这个有区别吗?不过是有思想的机器和没思想的机器的区别罢了。”
安莲苦笑了一下,说:“你该不会是不想帮忙,在找接口吧?”
林闻方平淡地笑了笑,说:“我现在想做什么或者不想做什么,还需要找借口吗?”
安莲无奈地点了点头,说:“好吧,的确如此。”
林闻方说:“走吧。看起来今天的预定议程多了不止一项。”
安莲耸了耸肩,说:“我对你所说的被有思想的机器通知还是没有思想的机器统治的概念持保留意见,其他的……我们回头再谈好了。”
会所地下室的面积大到林闻方瞠目结舌,一间间宽阔的图书馆、阅览室、机房、研究室等等都环绕着电梯,一圈一圈地向外扩展,林闻方发现自己已经走到了第四圈的外层,那应该距离电梯已经有200多米了,似乎已经不在汉京一号会所的地下了。
安莲解释道:“这里附近一大片地区都是我们集团的,应该说……以汉京一号为中心的九个街区都是我们的。当然,表面上看起来不是。这里有几个出入口,工作人员平时都通过其他口进出。大部分人都有掩护身份。至于你,你要是从其他口出入,那才更引人注目吧?”
林闻方苦笑了一下。地位真是个怪物一样的东西,现在的他的确有种不太舒服的感觉。
来来往往的工作人员和研究人员并不太多,但看到安莲亲自作陪带着个陌生人来到这里,大家还是表现出足够的诧异。或许也说不上是陌生人,林闻方可是穿着军装的,肩膀上的将星,手臂上的机器人绣标都足够表明身份了,何况林闻方还没少在联邦各种媒介上露脸,认识他的人太多了。
“会长,您这是带着林将军去哪里呢?”一间办公室里忽然探出一个脑袋,用尽可能漫不经心的语调问道。
“哦,林少将现在是协会的盟友,我带他来这里了解技术资料。耿芒刚才就是去准备的。”
“好吧,不过不要涉及我的领域。”说完,脑袋就缩了回去。
安莲耸耸肩,说:“信号分析系统专家,雷洛。”
林闻方不置可否地耸了耸肩,不以为意。信号分析系统在机甲的系统中占到的比例其实挺大的。从观察、目标分析、信息提示、数据库管线、结果判定与数据链共享等等子环节都涉及到相关技术。这个雷洛看来对自己意见很大啊,不然不会在这个时候当面跳出来这么折腾。
“这样的多吗?”林闻方问道。
安莲随意地说:“谁知道呢。这种问题上我可不需要听我的下属的意见。”
林闻方笑了笑。安莲这么说已经足够了。她受到的压力肯定是很大的,不止一个人反对让一个学会之外的人来了解,或许还要分析研究他们的技术体系。对于自诩领先世界平均水平多少多少年的他们来说,别人能看懂他们的设计和意图本身就是一件足够羞辱的事情了,能看懂,那意味着他们的技术没有比现在的通行技术领先一代以上,这就足够他们认为是失败了。
很快林闻方就来到了整个地下研究所最宽阔的房间,安莲的那台机甲和一系列的高性能计算机分别放在房间左右两侧。这里显然是为今天接待林闻方特意安排的,恐怕地下研究所里相当不少人不希望看到林闻方到处乱跑。
“我先看看机甲好了。”林闻方淡淡地说。
安莲的机甲在操作上的确是非常轻盈。座舱是半悬垂式,机师坐在里面主要靠着腰部、胯部和上背部的靠垫支撑和固定,其他地方都是用纤细却坚韧的合成丝质制成的动作捕获的外罩衣。整个人坐在机甲里之后,座舱里会亮起一均匀的浅蓝色灯光,捕获系统的外罩衣表面,那一个个反光点都会亮起来。座舱内的摄像头能够更好地追踪每个反光点,然后转换成机甲的动作。这套内部捕获系统的确是非常先进,对动作的感应精度和响应速度都很高。机甲的操作系统高度智能化,因为动作捕捉虽然能呈现大部分的动作,但由于座舱结构的问题,一些身体重心、高度调整的姿态无法呈现,机甲可以通过口头、组合动作等等来将这些动作呈现出来,遇到紧急情况,机甲可以自己反应。
总的来说,这套操作系统让人很是惊艳,但恰是因为动作捕捉需要的空间比较大,让这台机家虽然有着灵活的动作,但本身体形也是目前所有机甲中最大的。其他机甲,机师都可以直接钻进座舱,不用任何其他装置的辅助,但这台机甲却在膝盖内侧的位置设计了一个梯子,可供机师上下。
机甲采用了多点动力,那种电动机是林闻方从来没见过的,输出功率非常大,而且安静无声,电动机里采用的居然是液态轴承。这种技术以前基本上只在很小型的电动机上使用,比如硬盘啊,光驱啊之类的。那么大号的液态轴承,制造难度可不是翻了几倍的问题。电力分配系统和电池也是围绕着这种发动机来设计的,可靠且耐用。动力传导采用多项差速齿轮组来进行,一组组的复杂的齿轮看得林闻方瞠目结舌,但这样的齿轮组不但动力分配非常准确,耐用性好,本身的损耗低,还能够让机甲做出尤其复杂的关节动作。
林闻方还没看完整台机甲的特征就觉得,这玩意应该就是复星集团的研究部门的炫技之作了,不然没道理用那么多让人头痛的技术。
第四百二十二章 炫技
雷洛一直在自己的实验室里关注着林闻方的一举一动。在这个地下研究所里,大部分的程序都是他牵头编制的,不管是安保监控、内部局域网的信息分享平台、内部的即时通信工具等等,他这个信号分析系统专家都很擅长。这些平台的建构让雷洛在这个地下研究所里有这相当超然的地位。当然,他不会拿自己去和某某人比,那是能够进入集团高层的技术人员,和自己不是一个等级上的。只是,现在来的是林闻方,一个外来者,一个要涉及到他们所从事的领域的外人。一想到林闻方会接触到他们从小到大浸染长大的技术环境,许多人就心里不舒服。要给林闻方一点颜色看看这可不仅仅是雷洛自己的主意。
监控摄像头实际上这个时候在向整个地下研究所的各种技术人员实况转播工作间里的发生的一切,同时,设置在那些高性能电脑上的信息传播节点则可以将林闻方所做的任何操作都反馈给大家,到底他在技术方面有多真材实料,大家一看就知道了。一些不怎么反对林闻方进入集团的人,其实也挺关注这些,一个个也都打开了电脑,调出窗口,一边吃着地下研究所特色的可丽饼,吃着燕麦黄桃酸奶,一边看着林闻方在工作间里的举动。
林闻方第一时间就发现了这些传播节点。作为魔眼系统的开发者,作为全世界首屈一指的信息安全专家,他对这种东西太敏感了,但林闻方并没有切断这些信息传播。既然大家对他来到复星集团有疑虑,可能性是多种多样的,一味对抗绝不是好办法,尤其是在技术人员的圈子里,为了对抗而对抗是很傻的举措。当初他凭着自己的技术和意识折服了一大帮疯狂的技术人员,这才有了现在的天耀制造、天耀智能的技术团队班底,为什么他就不能折服复星集团的这些人呢?
林闻方没有将这个情况告诉安莲,而是一边和安莲交换着机甲操作的看法,让安莲想明白她到底需要一台什么样的机甲,一边不动声色地将腕上电脑和工作间里的高性能计算机系统连接在了一起。随着林闻方激活了一段程序,一些变化在每个人的电脑屏幕上发生。
“您好,我是林闻方的数字助理,鉴于您对他的工作表现出了浓厚的兴趣,下面将由我来为大家解说林闻方的工作内容,便于大家理解。”
一个q版的可爱的女生卡通造型在屏幕上弹了出来,像是一个彬彬有礼的秘书,先向大家鞠了一躬。她的头上冒出风格很一致的对话框,里面显示说话的内容,但下面还有两个选项:语音模式和虚拟偶像模式。
选择语音模式,这个小小的程序会立即下载一个语音包,然后全程用清亮的声音解说林闻方在工作间里的操作,准确、温和,虽然不多用术语,但每个细节都清清楚楚。虚拟偶像模式同样会下载一个程序包,然后会将屏幕锁定在全屏,一个虚拟投影出现在画面中,就好像工作间里出现了第三个人。无论从哪个角度来说,这个虚拟投影都看不出多少破绽来,无论是动作还是光影细节,似乎都非常完美。但这个虚拟人物却会不断冲着镜头,指着林闻方的动作进行解说……
雷洛稍微试了试,额头上冷汗就涔涔而下。他对天耀集团的产品线非常了解,他知道那个虚拟投影的人物就是天耀娱乐在运营的三大虚拟偶像之一的雨晴。这也是三个虚拟偶像里人气最高的一个。可是,在平台上和虚拟偶像交互,和在自己的系统里看到这样的情景,感觉完全不同。这里面牵涉到太多的计算了,系统要在一瞬间将摄像头捕捉到的画面分析清楚,不仅是工作间里的房间结构、光影散布,人物的动作和动态等等,还包括林闻方在操作的那些东西,要瞬间给出解释并转化为合理的语音。这里面是多复杂的一个计算流线啊,牵涉到信息分析、人工智能、语音语义系统、光学分析系统、渲染引擎等等……但林闻方就能随意地抛出这样的一个程序来。这个程序是如此小巧如此精致,却又是如此无孔不入,以至于这个程序直接进入到大家的电脑的时候,大家还没意识到。内部防火墙也是雷洛的作品,虽然他不觉得自己能够和林闻方在这方面相提并论,但也没意识到差距居然是如此之大……可是,这个程序来做什么来的?解说?雷洛想到这个,就不由得心里发苦。林闻方这是在挑衅,是在炫技,是在告诉你们:我做的事情,你们未必看得懂。
可是,面对这种情况,大家却发现,似乎的确需要一个这样的解说,林闻方在进行的操作,他们的确看不懂太多。
林闻方查阅了一下安莲之前的机甲操作记录和练习成绩,询问了一下她的作战方式之后就动手对机甲的操作系统大动干戈。林闻方一开始动手,雷洛就觉得一股热血冲上了脑门:他居然直接对核心处理组件下手了。
原先的核心处理组件将光学、声学、红外等等观察系统,战场信息共享系统等渠道接收来的信息进行综合处理之后再反馈给机师,由于复星集团在芯片技术、计算技术上的领先,信号采集系统上也有很大优势,实际上这个核心处理组件是对信号进行分析和过滤的过程。但林闻方却将这种处理管线完全打破了,原先线性的采集、分析、提交、呈现的线性流程变成了并行流程。林闻方将机甲内的目视瞄准设备的高性能发挥到了极致,根据机师注意力集中的目标来选择呈现什么样的信息。
假如安莲注意到的是200米之外的某个目标,那所有的信号采集系统都会聚焦这个目标,提交一系列的相关信息给她参考。当她转换目标的时候,系统也自然而然地跟着转换目标。系统的信息采集功能始终保持在相当高的水平,但有选择地呈现机师需要的信息,而不是按照程序遴选出来的信息,这似乎更符合战场上的需要。仅此一项修订,就足以显示林闻方对机甲作战的了解和战术素养之高。真个系统里,能够凌驾在机师的自主选择之上的,只有紧急情况提示系统了。在机师聚焦注意力的目标之外出现已经锁定瞄准自身,或者出现在相当近距离,或者身侧、身后的敌对目标的时候,系统会自动将该目标高亮提示出来。当然,是不是要进行应对,选择权仍然在机师自身。
这是项说起来简单的设定调整,可实际上牵涉到了多项核心算法的改动。尤其是将原先的过滤系统去除,差不多是重新编写了一个过滤、呈现联动的核心组件,这意味着林闻方完全不认同雷洛原先的做法,认为他的过滤程序不符合战场需要。雷洛的确没在战场上呆过,如果林闻方只是简简单单地修改程序他也就认了,他不可能和林闻方比战场经验。但是,当初雷洛编制这个线性管线的核心程序用了差不多两周时间,但林闻方进行这些调整,用了还不到半个小时,几个组件连接在一起,看起来非常平顺和谐。这让整个研究所上上下下都觉得简直难以置信、难以想象……林闻方居然只用了四个公式,然后用不到700行程序就写完了这个核心组件,然后尽可能地使用了原先的接口,让整个程序连接运行起来了。按照他自己对安莲所说,先试试看,要是好用再做程序封装好了。
更让人难以想象的是林闻方除此之外,只进行了一个调整,就彻底改变了机甲原先操作上的所有问题。他居然直接将系统的动力输出、阻尼直接和目视操作系统连接在了一起。现在的目视操作系统除了瞄准,也同时能够进行各项选择和调整,由于复星集团这方面采用了精度极高的设备,林闻方能够使用这方面更多的资源。他将系统和观察系统结合在一起之后,注入了一段新的程序,程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