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数字风暴-第132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莫亚的机甲部队最近连连扩编,用的机甲是在他们仿照xk1制造的机甲基础上进行了相当幅度的调整。
莱昂斯仍然是这支机甲部队的统领,可随着部队扩编,他的地位提升很快。现在他的手里有200台机甲以及接近2000人在训的机甲学兵。只是他们的部队在培训方面远没有机甲师这边已经形成体系,有一整套完善的训练大纲,更多还是注重天赋和反应,部队的淘汰率高得惊人。
从观察他们的训练可以发现,中轴不稳定的问题似乎已经解决了,机甲的运动性能有了极大的提升。同时,周边武器的配备也逐渐完善,战刃、专用的突击步枪、狙击步枪、平射炮、火箭弹等等都开发了出来。莫亚这方面进行了相当的投入,吸引了大批联邦特工,也难怪兽形机甲的开发没人注意到了,摆在向来被认为是技术的蛮荒之地的莫亚南方,还真是神来之笔。但至少看起来人形机甲的开发,不像只是在给兽形机甲打掩护,更像是准备人形和兽形机甲双线发展。
这种思路是没错,但林闻方不禁有些怀疑:莫亚到底哪里来的信心,投入那么庞大的资源,进行风险极大的双线发展。他一时想不太明白,索性向军情处、国安局等都发出资料调阅的请求,想看看最近这段时间收集到的全部资料,综合考量各种可能性。
但当一些视频传到了林闻方这里,他却发现了更让人惊讶的事情。虽然只有极少部分人,但莫亚的机甲部队里的确出现了动作速率和动作复杂程度都不亚于机甲师里通过了全部a级难度动作训练的人。那些情报员们可能是看习惯了机甲师的视频,没觉得有什么了不起,但林闻方却明白,这里面有大问题。
在护送莫亚的叛逃人员的时候,他和莫亚的机甲部队交过手。他知道他们几个月前是什么水平,如果不是机甲本身发生了重大变化,那几个月的时间绝对不可能让他们进步到这个地步。莱昂斯的战技,更是已经达到了霍涤、肖志强这样一流机师的水准。他的确是个天才,一个疯子,但同样不可能达到这个程度。不是因为别的,而是因为莫亚的机甲在软件上的缺陷局限了他们,要做一样的动作,必须要有差不多1。4到1。7倍的操作量,那已经完全超过人类极限了。
林闻方意识到,莫亚的机甲部队最近的大爆发,可能有一个更加深层的动力:人工智能。或许和火羽不一样,或许只是一个雏形,但毫无疑问,这东西很好用,已经开始极大影响着莫亚的军事科技发展路线了。
害怕?绝不。林闻方戏谑地对火羽说道:“我判断莫亚有了自己的人工智能系统,至少在系统的优化判断上有着相当不错的表现。火羽啊,这可是很有趣的事情呢。”
“经过模拟,对方对原先机甲操作系统的改动,至少在44%,可以说已经是一套全新的系统了。以后再也无法用原先的资料去判断对方的仿制xk1,同时,随着莫亚开始生产xk1的重大改进型号,以及对原先的xk1进行中轴稳定性的优化,部队的战斗力将有极大的提升。”火羽稳健地说:“从段时间进行如此大量的系统优化来看,如果的确存在人工智能系统,它的能力差不多是初始状态的mars的1。22倍。”
“是啊,很强啊。”林闻方挠了挠头。
“您确定不将这些资料提交给机甲师吗?针对敌人的提升,训练计划应该有相应的调整。”火羽继续建议道,她是不会考虑林闻方担心的那些人与人的关系问题的,暂时,她还没有成长到这个地步。
“不用。”林闻方:“对方有新机甲,我们也可以有啊……与其到那个时候继续调整训练大纲,不如到时候一步到位。而且,打仗还早呢,我不想给他们太大压力。”他还有一句话没有说:这么下去,这种军备竞争什么时候是个头啊?莫亚的崛起让他心下惴惴。几个月而已,莫亚已经追赶到这个程度了,到底是什么在推动他们?没可能是他们原先那帮程序员脑子开窍了,人工智能系统和他们的追求稳健、控制的风格完全是背道而驰,莫亚在软件思路上吃亏那么多年都没能改过来,现在也不可能。
机甲对机甲,是我们赢,那么,智能对智能呢?林闻方冷哼了一声,那也是我们赢。
“如果对方的人工智能和网络有充分连接,你能把它找出来吗?”林闻方问道。
“莫亚的网络协议和我们这边不同,没有完全把握。但概率超过79%。”火羽这还是谦虚了,她可不是第一次折腾莫亚的网络了。
“找出来,干掉他。”
“乐意之至。”
第二百五十六章 你想做啥?
林闻方回到汉京就连着在机房里“闭关”几天,还索要来了全部有关莫亚的机甲部队的资料。这事情在很多人看来很反常。他难道不应该好好宣传一下自己的无辜,琢磨着打击那些陷害自己的人吗?或者,至少应该高调一点显示自己的存在,恶狠狠地发布几个新产品,宣示自己对人工智能领域无可辩驳的统治地位吗?为什么他什么都没做。
相比于这些人,沃尔夫对林闻方能沉下心来做点事情反而很是赞赏。艾森斯坦也没理解,作为从少年时代开始就很是得志的家伙,他天生对于低调这回事不太理解。
艾森斯坦只是微微一笑,说:“快到选年了。现在做什么有意义吗?上台的人不知道是敌是友,他当然希望是力挺他的那一系,也就是赵臻铎和诸葛凌峰推出的那个候选人:叶增先。可是,那些敌视他的家伙似乎才占据优势,这情况不好说。如果叶增先当选,自然没问题,但要是是卢雨儒当选呢?他现在的高调很有可能变成大麻烦的,他毕竟是军事与经济双线发展,军队那边动不了他,可经济方面呢?出台点新的政策条款,或者仅仅给相关部门打个招呼,天耀信息也够喝一壶的。林闻方是有底牌,但这时候底牌亮出来有什么好处呢?他只要证明联邦只要还想打赢莫亚,必然还需要他就足够了。就算三年后开战,打上两年,他再积累点军功怎么都是中将了,你觉得凭着卢雨儒那帮人的执政能力,就算因为战争状态需要政府稳定而连任,他们能有多大的民心?一边是焦头烂额,在战争中表现拙劣的总统府,一边是战功卓著的英雄,人民会怎么选择这不是明摆着的吗?”
看着艾森斯坦还不服气的样子,沃尔夫补充道:“就算明年上任,八年两个任期,扣除掉他们必然需要林闻方时间,你觉得剩下的时间足够他们收拾掉林闻方?我们又不是站着看戏的!”
沃尔夫信心满满,艾森斯坦也是精神一振,说:“那倒是,相比在莫亚,这边建立自己的班底要简单得多。尤其是……”
沃尔夫和艾森斯坦相视一笑,他们现在正在着手为天耀信息处理扩大业务规模的问题,想要建立一个天耀信息独立运营的研发和生产中心,以后汉京这里仅仅打理市场营销、公关、财务结算等方面的业务,关键的研发部门,核心的服务器集群将全部转移到新的中心去。这是林闻方自己的打算,大家很是认可,研发部门呆在汉京没什么好处。但具体运作上却有很多值得商榷的地方。比如,赵臻铎知道选情不利,又想要示好那些给自己极大帮助的人,给天耀信息办法的俗称“军火商证书”的“月海联邦国防技术合作开发与生产许可”居然直接给到了一级。
从技术的无可取代性来说,这个评级恰如其分,但以天耀的资历,大家都能感觉到里面照顾的因素。一级资质意味着什么你?意味着天耀信息将有资格组建自己的武器测试小组,能够招募退役军人协助进行武器测试,能够与军方合作,直接使用军方优秀人才参与项目。更重要的是,有资格建立一支规模受到严格控制的护卫部队。当初天池山基地遇到麻烦,军方直接让太行集团的部队过来支援,那就是太行集团的护卫部队。军方对部队没有直接的指挥权,仅有协议征调的权力,当然,要是拒绝征调肯定得上军方黑名单,但以林闻方和军方的关系,以军方对选情的关注的态势来说,林闻方绝对可以毫无损害地一遍遍拒绝不合理的征调,防止任何人以任何理由消耗掉天耀信息的直属护卫部队。
部队的所有开销当然都是由天耀信息自己担负,但这绝对是值得的。其他的集团可能会担心武器装备的供应和补给,军方的很多重型武器不会对这些军火商开放。多数军火商都是充分利用自己的优势技术,组建自己的特色部队……而天耀信息,以及林闻方的特色技术,就目前看来毫无疑问是机甲。
按照一级军火商在不通过军方批准的情况下允许招募的人员数量:500人,如果林闻方用机甲武装这500人,会是什么样的状况?机甲师也就是这次继续完善编制,大幅度削减辅助人员,提升机师自身的维修和管理水平,才将机甲师最核心的机甲部队扩编到了3400台,绝大部分装备还没有落实,但编制是这么到位的。500人的纯机甲部队,所有后勤维护本来就应该由集团相关部门负担,不占用护卫队名额,所有一级军火商都是这么干的,天耀信息自然也不能免俗。一支相当于机甲师最重要战力七分之一的武力,在林闻方手里能玩出多少花样来很难说呢。而且,机甲师的机甲装备要考虑各种因素,比如成本,比如议会那边、总统府那边、军部那边是不是通的过报上去的预算数字,但天耀信息没这样的忧虑:有多少钱就办多少事。林闻方从牢里那帮人那边学来了许多东西,会陆陆续续形成完整的设计方案,那会是和军方、机甲研究院的系统完全不同的一套机甲。
对于这种机甲在性能上胜过军方标准配备的玩意,天耀制造方面表示毫无压力。
林闻方听到这个事情,但既然这是一级军火商的基本福利,他也没必要避嫌放弃。他大方地下放了权限,让沃尔夫和艾森斯坦负责人员招募,亨克尔负责协调后勤供给与技术研发,萨科夫出任护卫队第一任队长,天耀信息总裁岳羽音亲自出任护卫队教官,林闻方的保镖郑泰澄捏着鼻子,无奈地答应肯定会抽空帮忙。
毫无疑问,这是一个豪华让人瞠目结舌的人员配置方案。这几个人参与此事都是秘密的,但这种耸动的消息瞒不过太多联邦的高层人士。但正副总统都默许,军方甚至纵容地让林闻方协助安置一部分机甲师退役复员人员就业,申海市对天耀集团的入驻表示支持和欢迎……反正除了那些看林闻方不顺眼的,几乎所有人都对林闻方的这支私人机甲部队充满期待。
不过,由于机甲还是八字没一撇的事情,大家也仅仅是期待而已。
就在这个时候,天耀信息出招了。在熙云大酒店举行的发布会上,天耀信息发布了第一代智能机器导盲犬“哮天”,并作了极为精彩的演示。
其实,在此之前,林闻方已经好***部监管处狱所管理局达成了协议,在华峰监管中心建立一个综合型的图书大楼和理化实验室,以及一个数据受到严密监控的机房,让在押犯人可以在这里进行“劳役”,或者按照联邦比较人性化的说法“劳动改造”。从程序上来说,这个举动完全合理合法,很多加工型企业都和各地的监狱部门有合作,这绝对是压低劳动力成本的有效方法,只是需要一点点的“社会关系”来达成这样的协议。
但这个“劳役”却是太与众不同了,仗着林闻方和封长青的关系,他们不但建立起来,还严格保密。其中流动的资金都通过各种其他方式流入了***部的“特别基金”。表面上看,林闻方不过是捐资建造了一个图书馆加机房,但内里的情况,只有少数几个人知道。***部和军部一样,都是相对封闭的系统,军队式的层级管理,严格的保密制度以及有条不紊的内部提拔才是主流,别说封长青还在位,恐怕换了总统也没人能把他从这个位置上轻易挪开,就算他离开***部,只要这个体系没有被完全清洗过一遍,那这个藏在监狱里的“研发中心”就不会暴露在世人面前。监狱里那些人自己是绝对不会到处乱说的,能有条件重回研发第一线,这些人乐此不疲,整天整天泡在里面,嘀嘀咕咕每天要回监舍住实在是“太不人性化”了,搞得中心主任陈大雷满头黑线,郁闷不已。
导盲犬“哮天”虽然原型是林闻方在狱中的时候协作开发的第二代机器狗,但有着很大不同。金属牙齿被取消了,归根到底这是个民用产品,自卫装置改用了高压电击器。外形也有了很大改进,略微增大了一点,并不是技术达不到小型化的要求,而是真的导盲犬需要为主人分开一条道路,体积大比较占便宜。多出来的空间用于安装电池和其他装置。比如,一个蓝牙耳机和充电座。考虑到城市交通环境的复杂性,光是用吠声和肢体来引导可能力有所不逮,林闻方终于还是给导盲犬装上了全语音导航的功能。其实一点都不复杂,无非是多一个软件模块罢了,蓝牙耳机和充电座都是直接找其他厂家oem的。
“哮天”一经发布,立刻惊动了世人。导盲犬的数量居高不下,并非是价格昂贵,至少在联邦,导盲犬是可以申请的“福利项目”,只要有资源,都是免费的。只要不是***导盲犬被发现,一般都会让导盲犬陪伴主人终生——无论是哪一方的。但是,导盲犬的训练成功率低到令人发指,周期长得让人心碎,让联邦空有这项福利而始终得不到落实,而现在,随着这项新产品的诞生,这个问题似乎解决了……
问题是,负责福利的民政部,恰恰掌握在看林闻方最不顺眼的那帮人手里。
第二百五十七章 针锋相对
林闻方何尝不知道民政部部长董其文和自己不对盘,没有什么个人恩怨,仅仅是派系而已。他发布“哮天”也不是为了给任何人颜色看,仅仅是需要这项产品而已。
天耀信息和天耀制造将合并成为天耀集团,改变原先其实是两个独立公司的尴尬局面,下辖主攻军事和安全方面的信息技术的天耀信息,主攻机甲为主的武器装备的天耀重工,主攻媒体与娱乐信息技术的天耀传媒,以及主攻民用数字与智能化产品的天耀智能,研发中心继续单列,但目前只设置一个负责硬件建设的督导处,天耀集团的特点就是生产和研发合二为一,研发中心单列只是为了方便从各公司抽调人手集中攻关,同时负责研发方面需要的场所、设备、辅助人员、消耗物资的营建、运作与管理,总的来说,这是一个面向集团内部的研发机构。
其他几个公司都已经有了拳头产品,只有天耀智能草创,什么都没有。但天耀集团最核心的就是林闻方手里的火羽,以及开始为世人所知的先进的人工智能技术,担负了“智能”之名,天耀智能必然从一开始就会有许多人关注。“哮天”得自于华峰监管中心,得自于赵谦,他们希望能够顺利发布,这是他们的荣耀。林闻方也会在利润里给他们留出相当的一块。对天耀集团来说,这毫无疑问是一项非常提振士气的重量级发布。
天耀集团现在加起来都没超过200员工,但分成了总部、研发中心以及四个分公司,架构是搭建了起来,只要后续人力资源部门跟进及时,能够吸引众多人才来投,很快集团就会飞速扩张成为联邦技术产业领域的重量级新星。哪怕是从吸引眼球,让许许多多才智之士能够投入天耀信息,林闻方都会毫不犹豫地发布“哮天”导盲犬。至于那些个自诩为民生为重,却包藏祸心的家伙对自己的态度,林闻方没太在意。他们倒是可以对林闻方更差一点,更极端一点,但这些人也不是傻子,他们虽然利用战争引起的民众们渴望和平的心态占据优势,利用赵臻铎和诸葛凌峰后继乏人的态势让卢雨儒成为月海联邦的政治新星,但他们也一样看到了未来的战争。要为战争做好准备,林闻方领导的机甲师,以及由此衍生开去的整个机甲作战体系至关重要。大家都明白,有林闻方和没有他,进展完全是两样的。不是其他人不努力,而是林闻方太过妖孽。他们就算再有不满,也只能捏着鼻子忍下去。
林闻方发布“哮天”导盲犬,就是一个尝试。“哮天”定价不高,秉承监狱脑力派的设计风格,成本不可能高,哪怕加了新材料新设备新功能也是如此。他的本意就是让那些有视力障碍的人自己可以负担得起,刨除了狗粮和其他开销,“哮天”的总体拥有成本比养一条导盲犬便宜到不知道哪里去了。至于民政部做何反应,他有些好奇,却并不会放在心上。
董其文当然可以找出各种理由来不以官方推广“哮天”导盲犬,比如定价高,比如监管难度,比如可靠性需要证实等等,但他绝对不敢自己或者让手下任何人透出某种口风:林闻方搞的东西我们就是要抵制。民政部不作为,恐怕赵臻铎和诸葛凌峰要开心死了,诸葛凌峰已经在筹备个什么基金会,准备推进导盲犬普及计划。要是董其文松口,民政部将“哮天”导盲犬引入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