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暧昧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红楼之天下为棋-第91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但是林如海呢?

    其实,林黛玉第一次进贾家,贾敏的叮嘱就很能够说明问题了。贾敏很看不上贾宝玉,对贾政王夫人这边的评价也不是很高。不要说古代了,就是现代,夫妻不能达到一致,男人还要找小三小四呢,更何况古代?如果贾敏跟林如海连这最起码的是非都不能达成一致的话,那么,贾敏一死,林如海早就娶了填房了,哪里还会有林黛玉死在贾家的事儿。所以,林如海在贾敏死后一直不肯续娶,自然是因为他们夫妻两个的感情还不错,在很多地方都有共同语言。换而言之,贾敏对女儿的告诫,很大程度上就是林如海对贾政王夫人以及贾宝玉这一家子的真正评价。

    但是,为什么林如海面对贾雨村的时候,又是那样的说辞呢?

    在《红楼梦》的同期,有一本书,叫做《再生缘》,郭沫若称赞他跟《红楼梦》并列,“南缘北梦”说的就是这本书。这本书里面有一个小片段很有意思,说的是,有个叫滑全的人,他功课并不是很好。可是他的运气很好,那年的童生试的体面正好是他做过的功课,而且。这篇功课还是他的老师帮他改过的,所以这个滑全在他不满二十岁的时候就成了秀才。当地有个由大珠宝商转型的土财主。就想把自己的女儿嫁给这个滑全,就去问滑全的同窗同学。滑全的同窗同学其实都知道滑全的功名是怎么来的,可是他们没有一个人说滑全的坏话,反而处处说好话,所以这个前珠宝商现土财主就把自己唯一的女儿嫁给了这个滑全。

    皓首童生,科举考试那么难,有的人考得白发苍苍了,还是个童生。滑全成绩不好却成了秀才,别人不嫉妒么?当然嫉妒。可是没有人说他坏话,也没有人去告黑状说滑全的功名是有水分的,大家都在说滑全的好话。大家不知道滑全娶了这个土财主的的女儿就等于娶了一个钱袋么?当然知道,可是还是没有人使坏。

    为什么?

    那本书里面就提到了,当时读书人最起码的修养便是隐恶扬善。说的就是,既然你是个读书人,你最起码的道德标准就是,别人有缺点有毛病,你不能说他的坏话。你要说他的好话。

    礼记上也有明确的规定,那就是,一个有德行的人——还不是品德高尚的人——看到别人犯了过错。可以在私底下提点对方,但是不能当面给对方下不了台,更不能在背地里说别人的坏话。

    很多有名的家训,都要求家里的子弟受了委屈直接跟家人说,“不要外道”。明文要求:家丑不可外扬。

    所以,作为妹妹,贾敏不能跟外人说哥哥嫂子的不是,但是作为一个母亲,他却可以要求女儿跟贾宝玉保持距离。作为一个读书人。林如海不能在背后说贾政的坏话;作为妹夫,林如海也不能跟贾雨村这个外人说贾政的坏话;再加上原著里。贾政背靠着王子腾,又仗着贾母的宠爱掌握了荣国府的实际权力。贾雨村的起复还要通过贾政借助王子腾的力,林如海当然就更加不可能对着贾雨村说贾政的坏话了。

    对着贾雨村这个外人,林如海也只能说贾政的好话。这是当时的社会道德规范。

    原著里很明显的,是从贾宝玉的角度来叙述的,所以,在遇到大房的毛病的时候,原著都是大些特写,什么贾赦闹着要纳鸳鸯为妾,什么贾赦为了几把扇子打贾琏,还有邢夫人的尖酸刻薄、小气苛刻,都一再强调,可遇到贾政王夫人这边,说的全是好话,就是遇到大是大非,也是很快就一笔带过。所以,留给读者的印象就是,贾赦这一房的人都很不堪,最出彩的王熙凤还是个脸上精明、脑子糊涂、拿着自己的丈夫孩子贴补王夫人贾元春贾宝玉的蠢货。

    可实际上,只要稍稍留心,就可以看到贾政王夫人夫妇俩的凶残。

    这也是曹雪芹最有特色的地方,不写而写。

    只是这种话,贾倩可以躲在被窝里偷偷地跟妹妹说,但是贾玖却不可能在光天化日之下当着这么多丫头婆子的面直接捅给贾清知道,他也只能压在心里。

    贾清听了姐姐的解释,虽然还不太懂,但是他好歹也知道,如今贾赦跟贾政已经分家分宗了,即便是因为贾母,贾赦才让贾政住在这座府邸里面,可是分宗之后,两人哪怕是亲兄弟也是同姓不同宗,将来贾政就是犯下了十恶不赦、株连九族的罪过,只要没有明确的证据,只要负责处理案件的官员足够公正,事情也牵连不到贾赦身上。(注一)

    贾清忍不住为自己庆幸,好歹,贾赦还做了一个明智的决定,跟贾政王夫人分开了,不然,就是妥妥地被他们坑死的节奏。

    就在这个时候,诸典会带着两个捧着托盘的丫头进来了。

    “禀郡君,上缴库房的五成已经入库,上交侯爷的两成也入了内库,这些是郡君的份例,县君与乡君的,已经送往浣纱馆了。这是最后的清单。”

    “有劳姑姑了。”

    诸典会恭谨地欠了欠身,后退几步,然后就看见小红带着一连串的粗使婆子扛着一只只红木箱子进来。箱子很多,很快,堂屋就放不下了,只能放到套间里面去。可外面还在往屋里搬箱子。

    看到这么多的财物。贾清兴奋不已。

    他一直都知道的,大炮一响,黄金万两。

    战争对于国家和百姓而言。那的确是一场灾难。青壮会大量死去,土地大片大片地荒芜。税收不上来,百姓也缴不起,就是有免税政策也不可能落到百姓的头上,最后只能选择逃难。可是对于权贵们来说,他们一参军就是上位者,住在中军帐被将士们团团保护着,功劳他们先拿,战利品他们先挑。还可以跟朝廷哭穷。

    战争,从来是权贵们捞取权力和财富的重要手段,跟不要说,贾玖的实力对于大部分的牧民来说,那是碾压级的。而青牛部,的战斗力在八大狄人联盟里面敬陪末座,却是草原上数一数二的。更不要说,还有长乐公主被马贼打劫了的、最后又落到贾玖手里的嫁妆。

    这些财货都是道门中的妥当人清理过的。有些不能出现在荣国侯府的东西,已经事先被拿掉,有标记的或者是带着明显的草原风格的金银首饰被拆开。珠宝被拆下来,金银重新融成了金锭银锭。箱子中间放着大块大块的玉石或者玉石浮雕,周围塞着无数的金锭银锭还有大量的珍珠宝石玛瑙珠玉。在夕阳下熠熠生辉,看得人眼花缭乱。

    贾玖知道,这是因为自己说了要尽量不引人注意。可是这么多的金银珠宝,他的份量早就已经注定。

    贾玖见贾清坐立不安的样子,便知道对方非常激动,也没有继续挽留这姐妹俩,让他们先回浣纱馆。等贾倩贾清一走,诸典会连同景典宝(典宝,掌琮玺器玩。命妇级侍女,在贾玖这里掌管首饰和御赐之物。)和秦典器(典器。掌樽彝器皿,命妇级侍女。)带着几个丫头便忙着将这些东西登记入册。

    装着皮货的大箱子被放到了花厅的阁楼上。金锭银锭用一个个小匣子装好了,封进床下的大箱子面。不要小看这些小匣子,装了金银之后,每个都有二十多斤重。贾玖屋里这些娇滴滴的丫头们一只手还拿不动,只能抱着。这近两百个小匣子里面,装着足足三万两的黄金与两万两白银。为此,不得不跟府里的木工房紧急抽调了一批没来得及上漆的黄花梨匣子。

    以前,钱财对于贾玖来说,不过是账本上的数字,或者是几张金票银票,可这一次,贾玖终于明白了,三万两黄金的体积到底有多大。

    好吧,所谓的万两黄金,其体积也不过是手提箱那么大。问题是,万两黄金的重量决定了,这个世界上没有人能够用手提箱把这么多的黄金拎着走。

    最麻烦的还是那些珍珠玛瑙玉石。草原跟大齐的风俗不同,大齐的首饰要精细很多,像玉石摆件什么的,往往会精雕成各种摆件,就跟当初嘉善长公主送给贾玖的摆件那样,就好似一盆活的兰花。可是在草原上,通行的却是浮雕。在草原人的眼里,这些石头他们自己看不上,却可以跟南面来的商人换钱粮。那可是按照重量算的,去了哪怕一小块,说不定就去了一个人一整年的口粮。

    除了这些大块大块的玛瑙玉石,还有已经雕琢好的宝石珠玉,数量可不少。

    贾玖不得不叫人把那些大块大块的玉石堆放到东厢房边上的耳房里面去,那些珍珠,把已经钻了眼的和没有钻眼的分开,直接装了两个箱子,锁在了柜子里。剩下的那些宝石玛瑙,按照种类和品级分好了,另外装箱、收好。

    也亏得景典宝能干,又在宫里学了好几年这个,不然,贾玖也不知道该如何清理这些东西呢。

    注一:

    株连九族是古代刑罚族诛的一种,从古代族诛的实际情况看古代九族应包括父族四、母族三、妻族二。(这里的族人指直系亲属和配偶)

    1、父族四:指自己一族。出嫁的姑母及其儿子一家、出嫁的姐妹及外甥一家、出嫁的女儿及外孙一家。

    2、母族三:是指外祖父一家、外祖母的娘家、姨母及其儿子一家。

    3、妻族二:是指岳父的一家、岳母的娘家。(未完待续)
013求人
    薛宝钗来贾玖这里的时候,贾玖正好跟嬷嬷们说着庄内坊(即建在庄子上的作坊,这种作坊往往不用交税,或者干脆缴很少的税,也是权贵们逃税避税的主要法门)的事儿,正说到给下面的管事儿们的薪水和养老呢,就听说薛宝钗来了,连忙出来迎接。

    薛宝钗见屋里情形,又看到贾倩贾清两个都在下面,十分推辞,不敢坐。

    贾玖笑道:“宝姐姐,你但坐无妨,他们是小辈,理应坐在下面。”

    薛宝钗这才在临窗的罗汉榻上坐了,又有小丫头捧了茶果过来。薛宝钗将自己手里捧着的两个匣子放到炕桌上,道:“倒是我来得不巧了。我记得过几日便是二妹妹的生辰了,特地来给二妹妹贺寿的。这里面是母亲准备的一点小意思,这里面却是我的一点小心意了。”

    贾玖看了看薛宝钗,将第二个匣子打开,一看,也笑了:“好精巧的手艺,是宝姐姐自己做的罢?难为宝姐姐如此费心了。”

    薛宝钗笑道:“二妹妹的生辰,又逢府上接连喜事,想来府上必定会好好庆贺一番。我也沾沾光,借借二妹妹的好运道。”

    贾玖听了,这才想起来,原来自己这辈子的生日马上就要到了。他笑道:“还是宝姐姐心细,我自己都忘记了呢。说起来,我跟二叔一样,都是临近年关出生的,二叔还好,过了小年便是,而我,却是逼近年关了。这个时候也是家里最忙的时候,哪里有这个空闲?至于今年,老太太一直很挂心二叔。眼下外面又是这么个情形,只怕也热闹不起来。最多就是叫厨房里做碗长寿面,加两个鸡蛋便是了。”再者。他也有很多事情要办,家里的祭祖、准备进宫赴宫宴。件件桩桩都离不开人,哪有这个时间过生日?与其过什么生日,还不如让他好好歇歇呢。

    薛宝钗没有想到贾玖竟然会这么说,当时心里就咯噔一生。

    虽然说,薛家之于这荣国侯府乃是客人的客人,自己的身份又相当卑微,可是自己巴巴地送了生辰礼来,竟然被对方打脸。

    薛宝钗突然发现。这个二妹妹其实从来没有跟自己有过交心的日子,他对自己是满满的提防,甚至不惜一切地压制自己,更不要说下面的贾倩贾清两个,跟自己也亲近不起来。如此情形,薛宝钗心中立刻警铃大作。

    他迟疑了一下,还是开口了:“二妹妹,昨日舅母告诉我一个消息,宫里这次要为公主郡主们选才人赞善了。”

    贾玖一愣,放下了手里的插屏。道:“这事儿我知道。圣上心疼长乐公主身边没有得用的人,的确打算在小选之外,另外在仕宦名家之女中为公主挑选伴读。不过。伴读却不会被偎依才人赞善之职。实不相瞒,这次的伴读选拔,其严格程度不会小于三年一度的大选。名门闺秀,从来都是藏于深闺之中的,外人也只能从其父兄身上探知其品行为人,所以,这一次明着是为公主殿下挑选伴读,实际上,却是圣上在挑选人才。”

    贾玖的话里面有好几层含义:第一。便是告诉薛宝钗,公主身边的才人赞善是从小选上来的宫女中挑选的。如果没有通过小选,那就不要想了;第二。长乐公主需要伴读没有错,可实际上,朝廷即将迎来大清洗,皇帝手里缺人了,所以这次公主伴读选拔,其实也是皇帝在为自己挑选人才储备。如果没有强大的后台,如果没有好爹好哥哥,还是不要想了。

    贾玖差一点就直接告诉薛宝钗,你那哥哥的案子虽然结了,可是案底还在,这条通天路,不是你能走的。

    可是薛宝钗不死心。他听出了贾玖的意思,可是他又怎么能放弃?即便还没有把求人这门艺术的技能树点满,薛宝钗也不能不上啊。

    薛宝钗迟疑了一下,看了看屋里的人,道:“二妹妹,实不相瞒,当日我进京,便是为了往那里去的。我们家那个样子,妹妹想必也看在眼里,说句不好听的,我哥哥是个撑不起来的,若是我不拼一把,我们家……”

    说着,就红了眼睛,泪珠儿在眼眶里面滚来滚去,却没有掉下来。如此模样,倒真叫贾玖软了心肠。

    贾玖转头看了看下面的贾倩贾清,又看了看身边的几位姑姑几位嬷嬷,心中暗自叹息一回,道|:“有关薛大哥哥的事儿,我也听人说了两回,薛大哥哥虽然不读书不同典籍也爱胡闹了些,可这性子却是天真烂漫,若是有人好生指引,又或者娶一房媳妇,说不定也能够慢慢转过来。俗话说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谁知道日后会如何呢?宝姐姐是担心太过了。再糟糕再艰难,事情总是会过去的。”

    这话说得,如果是是邢夫人对着薛姨妈说还使得,可由贾玖对薛宝钗来说,却是有些不合规矩了。不过,话是薛宝钗提起来的,贾玖这样回答,也不算失礼。

    饶是薛宝钗素来坚强,这会儿却是用帕子按了按眼角,道:“二妹妹,实不相瞒,即便是我等得,我们薛家也等得,只怕家里的铺子是等不得的。自我父亲去世之后,各省中所有的买卖承局、总管、伙计人等,见哥哥年轻、不谙世事,便趁时拐骗,京都的几处生意也日渐消耗。我若是有个好前程,也能够震震那些魑魅魍魉,我哥哥说亲也容易些。……”

    贾玖叹息一声,道:“宝姐姐,你还是心急了……”

    如何不心急?时间就是金钱,薛家虽然顶着皇商的招牌,可实际上却是商人。问题是,他是那种特权商人,靠着权利获取金钱的。没了皇字招牌,薛家的生意自然是不行的。可薛家如果想转型,一来薛家几位主子,尤其是薛宝钗能够否下这个决心还是两说;二来薛家能不能安然转型还是一个未知数。薛家毕竟没有拿得出手的男人。

    至于薛宝钗的计划,如果薛宝钗沉得下心,以他的手段当真约束不了薛蟠?薛蟠可是极在乎母亲妹妹的。调/教好了薛蟠,薛家铺子上的事儿自然能够慢慢好转,薛宝钗的未来也会平坦很多,哪里非要去挣这个水中月镜中花的高枝儿?无非是沉不住气,所以想走旁门左道的捷径。不过,薛宝钗的手段和心计,在大事儿上是不成的,在小事儿上却颇有能耐。若是他算计自己家,也是个麻烦。

    只是,就这么开口,倒是让薛宝钗轻视了自己。

    垂眸一瞬,贾玖便想好了回话,道:“宝姐姐,靠人不如靠己。宝姐姐可曾想过,你若是离了家,那薛家又有谁能够镇得住场子?不是我多嘴,在我看来,令堂看着还好,可是这耳根子太软,别人一说,他心里就慈悲了。若是宝姐姐你在家还好,可若是你离了家,薛家又可能撑到那一日?”

    贾玖看得明白,如果有成为皇帝的妃子的机会,薛宝钗绝对不会放过的。成为公主的伴读,也不过是他的备选方案之一。所以,他干脆问他,薛家可等得到他成为皇妃、光耀门楣的那一天。

    薛宝钗一愣,心中也是咯噔一声。他迟疑了一下,还是道:“二妹妹,事在人为。若是放着这样的机会,我不去争取,我怕日后自己会后悔。”

    贾玖道:“宝姐姐既然这样想,那么我便多嘴,再跟多说宝姐姐两句。虽然世家女有对此不屑一顾的,却也有人家对此十分在意的。可是这位置有限,只怕挣的抢的不是一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