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暧昧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红楼之天下为棋-第173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贾母笑呵呵地道:“你呀,就是嘴甜。二丫头才多大,刚刚换了开裆裤的年纪,哪里够得上?若是将来能应了你的话,我必包上一个大大的红包给你。”

    虽然说贾玖跟贾宝玉之间并不亲近,可是贾宝玉却是一个爱好美人的。只要是漂亮的女孩子,他都恨不得上去沾染一二才好。贾玖又不是原主。软弱到贾宝玉也懒得费什么心思,说实在的,对这个堂姐,贾宝玉是想亲近对方却躲得远远的。让贾宝玉的心里就跟被小猫爪子挠得一般,痒痒的。听见贾母要把贾玖送进宫里面去,贾宝玉第一个就不高兴了。

    贾宝玉道:“老太太,不能把二姐姐一直留在家里么?大姐姐当初离家的时候,我就说不好,结果大姐姐果然没有落到好。要我说,大姐姐一辈子呆在家里,清清静静的……”

    贾宝玉接下来的话,薛宝钗已经不想听。

    在这个世界上。女人谁不是依附着别人过日子?在家的是依附着父母、嫁了人依附着丈夫,等老了救依靠自己的儿孙们。如果嫁得不好,男人不愿意养着你或者没办法给予足够的保护。那就是灾难的开始。

    贾宝玉这样的话,就是看在他的年纪上说他天真也有些让人脸红了,就不知道贾元春听到这番话之后,会不会觉得自己会落到这个地步是因为被自己的同胞弟弟给咒的?

    薛宝钗心乱如麻。

    贾母叹息一声,将贾宝玉搂进怀里,道:“宝玉。这样的话以后你还是不要说了。谁家的女孩子不嫁人的?若是一把年纪了还不嫁人,那是要让人笑话的。既然注定了要嫁人。那何妨嫁得好一点、夫婿的身份高一点,对自己、对家里都好。……”

    贾宝玉最听不得这个,接下来直到他躺倒床上准备睡觉的时候,他的嘴里还是哎呀呜呀的,似乎对贾玖要选秀的命运充满了叹息和不安。

    接下来的几天里,贾母和薛宝钗都保持着一种让人隐约可见的亢奋,而贾宝玉则蔫儿巴拉的,在贾母跟前尤为惹眼。如果不是贾母一贯疼爱他,如果不是贾母跟前没有其他的长辈在,如果不是贾宝玉的年纪还小,如果不是贾政还不知道,只怕贾宝玉还少不了一顿打。

    也就是这样,当端荣长公主府的簪花贴送到贾家的时候,贾母还是吓了一跳。

    说起这位公主的一生也算是坎坷。

    他原来是庶妃的女儿,因为跟王氏女交好,这才进了老义忠亲王的眼,被引荐给当时还是皇帝的太上皇。所谓成也萧何败萧何,这位公主因为王氏女得到了君王的宠爱也因为王氏女而失宠。毕竟王氏女做的某些事情可是足够动摇国本的,就连身为太子的老义忠亲王都保不住自己,更不要说他这位为老义忠亲王和王氏女做了不少事打过不少掩护的公主了。老义忠亲王被废之后,太上皇的怒火还是不能消除,就倾泻到了他的头上,明明他跟另外一位世家子有了婚约,太上皇却把另外一位公主嫁给了那位世家公子,却把他明升暗降抬了他的身份和封号拿他和亲。

    要知道,大齐朝根基浅薄,世家子原来就是公主们竞相争逐的对象,就是没有世家子,同样是土鳖出身的权贵也使得,可又有哪个人愿意和亲的呢?天知道大齐已经有多少位“公主”把命丢在了草原上了。可是在此之前,和亲的大多都是宗室之女,要不干脆就是宫女,可他才是真正的天之骄女!

    端荣长公主不是没有闹过,可是换来的,却是被灌了药,丢进了北上的马车。

    也许这世界上真的是人以类聚物以群分的吧,王氏女能够从一个小小的官婢生的庶女混到风生水起,如果不是他坚持只做正妻不做小妾,只怕当初老义忠亲王身边的少不了一位有权势又有宠爱连正妃都要回避一二的侧妃娘娘了。跟着王氏女混的端荣长公主也是一位能在艰难的环境中让自己好好过下去的主儿。他是第一位在草原上活过五年的公主,也是第一位生下儿子的公主。

    正是因为如此,皇帝看到了他身上的价值,给他去了信,端荣长公主又经过考量之后还是决定跟父亲兄长恢复一定的联系。倚仗这种东西,多一点又何妨?

    如此过了七八年,端荣长公主这才点头答应带着儿子回来拜见外祖父和舅父,顺便过冬。

    跟嘉善长公主不同的是,端荣长公主很少举行簪花会,他的公主府里面倒是经常举行赛马、蹴鞠、射箭等比赛,却很少举办簪花会,算上这一次,也不过是三次而已。前两次,一次还是他第一次回京之时,皇帝给他作脸举办的,另外一次则是为儿子庆生。可就是这样,端荣长公主的簪花贴还是一帖难求,听说他府上的簪花会连皇帝和皇子皇孙们都会出席,如果能够被贵人看中,一步登天也不是不可能。

    贾母非常后悔。如果贾元春不是那么蠢,在拈花法会上就出了事儿,那么这一次堂堂正正地在端荣长公主府上承了宠,借着端荣长公主的路子进宫,就是比不上大选进宫的后妃们,也比女官们爬床要强很多,更不要说什么淫奔了。

    没错,就是贾母自己不愿意承认,他也知道,贾元春弄出的那些事儿,比淫奔好不了多少。宫中的女人拿自己的贞操做赌注是常有的事儿,可是在贾家这样的贵族之家,这样的事儿就只能算是丑闻。让贾母心惊的是,皇家一点反应都没有。如果不是王子腾给予明确的答复,贾母也忍不住私底下处决了贾元春了。

    只是,这时间一日一日地拖下去,贾母也有些不确定了,尤其是在他知道王子腾都自身难保的情况下。

    要不要动手呢?(未完待续)
23有意思
    已经临近黄昏,张锡贤的书房里面显得格外昏暗。按照张锡贤往日的习惯,这会儿他已经跟家里的孩子们用完晚饭准备就寝了,可偏偏皇帝却在他家里,就是张锡贤这把老骨头也只能陪着。

    皇帝坐在书案后面,张锡贤则在东首的交椅上奉陪,下面一溜儿的靠背椅上坐着张锡贤在京里任职的儿子孙子们。至于贾玖,则坐在绣花墩上。

    男人们的书房里面很少会有绣花墩,显然这玩意儿是后来搬来的。

    看着在自己面前自顾自地沉思的贾玖,皇帝一点都不着急,还很自在地叫人送上茶果点心,他跟张锡贤等张家的男人们先用饭了。

    等贾玖反应过来的时候,皇帝很无良地叫人给他上了一份肉夹馍:“尝尝老师这里的馕饼。当初我跟着老师读书的时候,每天最高兴的就是老师的馕饼了,比宫里送上来的已经凉透了的饭菜好吃多了。更重要的是,在火盆上烤烤就能吃。你快尝尝。”

    肉夹馍有什么好吃的?无非是不用多少时间,吃完了马上就能够干活。

    贾玖迟疑了一下,抓起那肉夹馍就开始啃,也顾不上什么仪态不仪态了。吃个肉夹馍还优雅怡人的,那不是自幼生长在宫廷里面的贵人,就是讲究装逼的世家,根本就不是他这种小屁民。先想办法过了这关才是正经。本来这个时候他应该回去了。如果不把事情处理整齐,明天也回不到家,贾琮那个小子非把屋顶给掀掉不可。

    三口两口将手里的肉夹馍解决掉。贾玖继续低头沉思,而皇帝则优雅地吃完了属于自己的晚饭。可怜张家老少三代男人——第四代还小,没有官职也没有资格坐在皇帝的面前,所以没来——看见皇帝吃好了连忙丢下自己手里的碗筷,也顾不得自己这会儿是否吃饱了。今天晚上,他们注定少不了一顿宵夜,也注定了要积食了。除非他们想饿着肚子熬过这一夜。

    吃了晚饭、漱过口、盥过手,皇帝取过第三块帕子将手上的水汽拭去。这才慢悠悠地问坐在那里的贾玖:“怎么样?想好了没有?”见贾玖站起来,又让他坐下:“你坐着说也是一样的。”

    贾玖迟疑了一下,道:“万岁,根据孔明先生的隆中对。敌我双方的战争赢面其实并不用多说,无非是十二个标准、两个方面……”

    皇帝道:“什么十二个标准、两个方面?”

    贾玖迟疑了一下,道:“不是说,将帅在预料胜负的结果必须先要了解十二个相关内容么?第一,双方的君主谁比较贤明;第二,双方的将领谁更有能力;第三,双方的官吏谁更有能力;第四,双方的粮草谁更准备充足;第五,双方的士兵谁更训练有素;第五。双方的军容谁更为严整;第六,双方的战马谁的跑得更快一点;第七,双方谁占据了地势险要;第八。双方的幕僚谁更有计谋;第九,双方各有哪些值得畏惧的邻国;第十,双方谁的国力更富足;第十一,双方的百姓谁更安定……咦,我少说了一个么?”

    说着贾玖就歪着头,打算再想一想。皇帝忍不住告诉他:“你说了两次的第五。”

    “啊,对不起。”

    “无妨。你且说下去。”

    “是,陛下。”贾玖想了想,道:“其实两军对战,重要的也不过世里外两个方面而已,只有知己知彼方能百战百胜。就拿夷狄来说,他们逐水草而居,春天就秋天根本就不在同一个地方,这为我们与他们举行大会战、一举歼灭他们带来的难度。其实这里面也是有规律可循的,我不知道朝廷对草原上有多少河流多少湖泊是否有详细的记录,我只知道,草原骑兵之所以强大,那是因为他们从小就在马背上长大,骑射是他们安身立命的根本。在这上面想要跟他们比试,我大齐注定了是以短击长,给自己找不痛快。”

    皇帝道:“先说说你的应对之策。”

    贾玖道:“万岁,其实在臣女的心中,赢过草原骑兵并不是问题,至少历朝历代打进草原深处的君王并不是一个两个。在臣女的心中,打败夷狄之辈不过尔尔,重要的是朝廷对草原的实际掌控力。如果跟汉武帝一样,倾全国之力打下草原,最后却因为治理困难而不得不放弃,让匈奴人重新主宰了草原,而自己的百姓却因为连年的征战而陷入困苦,那么,对国家是不利的。臣女认为,诸位大臣们反对战争也是因为这个理由。国家伤不起,百姓也伤不起。”

    皇帝叹息一声,道:“不错,诸位宰相都是这么说的。可是朕咽不下这口气!”

    一想到自己的姑母、自己的姐妹一个接一个地在草原上送命,皇帝的心里就塞塞的,如今轮到他的女儿,皇帝心里会好过才怪!大齐这么多的公主嫁到草原上,到如今也只有端荣长公主活过了十年,还生了一个儿子。其余的公主们,没一个好下场,更多的则是嫁过去不到三年就没了。

    也正是因为不想自己的女儿重复这样的命运,皇帝才会这么生气,才会看这些主张和亲的大臣们这么不顺眼。

    要不,他也不会来张家散心了。

    贾玖道:“君辱则臣死,万岁不好受,只怕诸位大人也寝食难安。只是陛下,历代君王已经证明了以己之短攻彼之长是不可能,为何不以己之长攻彼之短、让那些草原骑兵来攻打我们的城寨呢?”

    皇帝道:“你说什么?”

    贾玖道:“陛下,北伐最重要的,不是战争的胜负,而是对草原的实际控制力。如果能够将草原一寸一寸地掌握在朝廷的手里。诸位大臣又如何会担心陛下学习汉武帝举行一场空耗国力的面子战争?如果陛下能够拿出切实的好处,陛下还用担心军饷和粮草么?”

    皇帝道:“你是说,这一切都可以解决?”

    贾玖道:“是的。万岁。请恕臣女放肆,自开国至今,我大齐已经立国百年,困扰着历朝历代的土地兼并现象已经是日趋严重。一面是对土地充满了**的世家和权贵,一面是流离失所的百姓,如果皇家选择损害世家和权贵的利益,那么皇家势必就站到了天底下所有的地主的对立面;如果皇家选择了无视百姓。那么水能覆舟的警言将会再度长鸣。万岁,我们为什么要把目光停留在国内。我们为什么不能向草原要土地呢!”

    皇帝忽地一声站了起来,就连他的衣袖带着了茶杯,将那茗碗扫落在地上也没有转移他的注意力。

    皇帝在屋里踱来踱去,张锡贤赶紧让自己的长孙把那地上的碎瓷片捡起来。丢到一边去。如果伤着了皇帝,那张家不死也要脱层皮。

    见皇帝终于停下来,张锡贤问了:“丫头,这是你自己想的么?”

    贾玖连忙起来,给张锡贤行了一礼,道:“回大外祖父,并不是臣女想的呢。当年高祖皇帝经常出入我们家,就是为了跟祖父商量这个来着。只是那个时候时机不对,我大齐刚刚站住了脚跟。百姓久经战乱需要休养生息,更要紧的是,大齐没有足够的人口支撑这个计划。这才使得这个计划被搁浅。如今,每年滞留在京师的流民就不少于数万,也许是时候启用这个计划了。”

    皇帝听了大感意外:“你是说,这个计划是高祖皇帝跟令祖父一起想出来的。”

    “是。”

    哪怕是贾玖自己想出来的,贾玖也不能说是自己想出来的,不然。传扬出去,只怕用不了多久。这京师里面就要传唱贾氏女了。为了自己的安生日子,贾玖还不能让人觉得自己能够想出这么个主意来。不然,他也别想有安生日子过了。

    皇帝一听是高祖皇帝跟贾代善商讨出来的,当即就坐不住了。

    如果真的是皇祖父的主意,那么皇祖父留下的手札里面一定有记录,实在不行,那么起居注里面也应该有相应的记载。只要找到了那个记录,那么,自己就有办法拒绝和亲,或者干脆说是高祖皇帝的主意,一来拒绝和亲二来一高祖遗命为由而准备大战。

    皇帝很快就离开了。

    等送走了皇帝,张锡贤知道下面已经派人通知贾家贾玖会在家里留宿之后,他才问贾玖:“丫头,这个真的是高祖皇帝与令祖商量出来的么?”

    贾玖笑道:“大外祖父,人艰不拆呢。且不说这个主意到底是谁想出来的,大外祖父就愿意看着我大齐国力继续衰弱下去?祸水东引、死道友不死贫道又何妨?只要我大齐安定富强就够了。不是么?”

    张锡贤道:“你说的真是轻巧。你可知道这里面最大的难度……”

    贾玖道:“最大的问题就是建城寨的速度和材料。以现有的材料来说,要在短时间里面建成一座城寨绝对不是一件简单的事情。而且漫长的补给线也会造成新的问题。”

    “你知道还说!”

    “大外祖父,就在拈花法会之后没几天,我就接到了一桩密旨,却是让我游说道门缴纳赋税的。大外祖父,您说说看,朝廷对道门纳税一事到底是何种态度?是连前朝欠下的税额一起补上呢?还是从我大齐立国开始收,抑或是从今年开始缴纳就完了?如果道门开始缴纳赋税,那么我大齐的有关福利政策,道门是否一样能够享受?”

    张锡贤愣住了:“好端端的,你说这个做什么?”

    贾玖掩着嘴笑道:“实不相瞒,其实道门有一样东西,可以用来建造边关城寨。而且现在道门之中也没有人注意到那样东西。大外祖父,你说朝廷要怎么做才能够让道门拿出那样东西呢?或者说,要怎么做才能够以最小的代价拿下这样东西,又如何让这样东西发挥最大的作用?”

    张锡贤道:“你是故意的!”

    贾玖哼了一声,道:“不行么?谁叫朝廷欺软怕硬支使我这样的小女孩来着?我操多大,人微言轻,哪里比得上颜家师兄,不但是颜家嫡子,还是道门中的银色道子候补。朝廷不找颜家师兄,却直接找上我,还不是看我好欺负?我心里不痛快怎么了?更何况,这个计划科不是一朝一夕能成的,用的好,每一步朝廷都能够得到好处,用得不好,就是祸国殃民。就看万岁如何选择了。”

    张锡贤瞪着眼前的这个小丫头说不出话来!就连边上张家的其余男丁们也傻了。

    没错,关于皇帝给贾玖的命令,张家人也是知道的。可是他们谁都没有开这个口,因为他们也觉得,这事儿就跟土地兼并一样,都是无法解决的问题。但是如今看来,这个问题倒成了必须解决的问题之一!

    张锡贤虚点着贾玖,道:“你这孩子,也亏得万岁不在,不然,你就是自找麻烦。”

    贾玖道:“那么依大外祖父之见,朝廷对道门纳税一事会有如何反应?”

    张锡贤道:“怎么,你想解决这个问题?”

    贾玖道:“谁让朝廷缺钱呢?如果这个问题一直拖下去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