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红楼之天下为棋-第137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回忆完毕,贾母也有些尴尬,只得再度问贾倩:“丫头,把那些礼单拿出来看看。”
“是。”
贾母的话,贾倩可不敢拒绝,连忙亲自去开了柜子,捧出一个四四方方的盒子拿给贾母看。里面都是各家送来的礼单,他都好好收着呢。
贾母看了看,道:“清儿?”
贾清见姐姐如此,只得让红叶回房把他的那只黄花梨盒子抱出来。贾母找到几份出来看了看,道:“都是一样的东西。”
“回老太太,是。”
贾倩和贾清连忙答道。
贾母晃晃其中的两份除了收礼之人的名讳没有什么差别的礼单,道:“这似乎没有什么不同啊?二丫头,你那里收到的东西也是如此?”
贾玖还没来得及回答,就听鸳鸯道:“老太太,您忘记了,外头的人送礼过来,要么是单单给二姑娘一个人的,要么便是三位姑娘都有的。若是三位姑娘都有,二姑娘的那一份就要多出两样来。若是二姑娘只得了六色礼物,这浣纱馆得到的便是每位姑娘一样的四色礼物;若是送到浣纱馆里是一模一样的六色礼物,那二姑娘得到的便是八色礼物。”
贾母一听,道:“正是这话,二丫头怎么也是他们的姑姑,是他们的长辈。这一点,这些人可不会弄错。”
贾玖道:“老太太,那这些东西该如何回礼呢?道门的事情,道魁有专门派人为孙女儿打理,可是这些却不是孙女儿能够应付得来的。”
贾母没有说话,倒是秦可卿,凑过来在贾母的身边看了看。沉吟了一会儿,便对着贾倩和贾清道:“两位妹妹,我能看看这单子上的茶砖么?”
贾清一愣。道:“嫂子,这上面有什么不对么?”
秦可卿道:“只是一个猜想而已。到底如何,还是要仔细看过蔡知道。”
贾倩和贾清面面相觑,只得叫丫头们各自回去取茶砖。贾倩这里的还没有动过,可是贾清屋里的却是已经拆了一块。
秦可卿仔细地检查过抱着茶砖的竹叶,还检查过上面的戳印,甚至还把那拆开了的茶砖细细地放在鼻尖里面嗅了嗅。闭着眼睛。闻到鼻尖那若有若无的特殊香味,秦可卿终于点了点头。
秦可卿道:“果然如此。”
贾母道:“如何了?”
秦可卿道:“这是鸣风书院特有的茶砖。虽然看着一样。可实际上却是不一样的。大妹妹的这个茶砖若是我没有弄错的话,应该是储存了七年的老茶砖,虽然稀少,可是宫里还是有那么一地那。而二妹妹的这个就金贵了。十五年的老茶砖,就是宫里也找不到两块整齐的出来。”
贾母一愣,道:“这个鸣风书院听着有几分耳熟。”
秦可卿笑道:“回老太太,鸣风书院原来叫做凤鸣书院,前朝立国之前凤鸣书院的学子们就是站在抵御蛮夷的第一线,前朝的时候,大部分的宰相都出于凤鸣书院。也正是忌惮于凤鸣书院对天下学子的号召力,太祖皇帝才特特为他改了名字。”
贾母听了,道:“原来是这个鸣风书院!我记得。当初太上皇身边的好几任宰相也是出自这个书院。若不是当年鸣风书院的学子戳着了老义忠亲王跟王氏女的痛处,也不会招来刺客。老义忠亲王倒台,这便是其中一个罪名。”
秦可卿低着头。应了一声是。
贾母看了看秦可卿,正要说什么,贾敬却忍不住开口了:“这鸣风书院的事儿且放在一边。问题是,人家为什么要送这么贵重的礼物来?我们家是什么样的人家,人家又是什么身份?这些不用我来提醒罢?人家会冷不丁地送了这么些东西来?丫头,你们是不是有什么事情瞒着我?”
说着贾敬的脸就放了下来。
贾玖立刻站直了身子。恭恭敬敬地行了一礼,道:“是侄女儿的不是。请大伯爷原谅。因为这事儿没有最终定下来,所以侄女儿让他们姐妹先不要大声宣扬的。那日这两个孩子跟着侄女儿去颜家,见到了颜家的家主也见到的颜家上代家主的弟弟。清儿得到了颜师的青眼,颜师有意收清儿为弟子。”
“什么?”贾敬当即就跳了起来。作为一个前科进士,贾敬的、当然知道颜师在读书人心中的地位。如果贾清真的被颜家人收为弟子,即便不是颜师本人,也是一桩极为体面的大事儿。
几乎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贾敬忍不住又问了一次:
“颜师真的收清儿为弟子了?”
贾玖道:“还没有。因为清儿说,自己的根基浅薄,如今不过是刚刚开始读书识字,让颜师这样的大儒来教导他这么个小孩子,实在是太……”
贾敬当场就跳了起来:“什么?颜师真的有这个打算?你们还婉拒了?你们可知道这机会有多难得?不要说皇子皇孙们,就是当今万岁想拜颜师为师人家都没有点头呢。”
贾母听了,当即也多了几分热切:“万岁想拜师都不能够?那……”
贾敬深深地看了贾母一眼,那眼神激得贾母忍不住打了一个寒颤。
贾敬很了解贾母,正是因为了解,所以贾敬很轻易地猜出了贾母的想法。
贾母,不,也许应该说贾家的男人也好,贾家的女人也好,都是富贵场里面打滚过来的人,一个个眼高于顶,看不起这家看不起那家,看不起这个人看不起那个人,就连贾家的奴才们也一样,明明都是些下人,居然胆敢编排林黛玉这样的正经官家小姐。
仆随主行,仆人是什么样的做派就能够看出主人家的教养。贾家的奴才都是那个样子,贾家的主子们又能够好到哪里去?
贾家号称是皇家之下公卿第一家。可实际上京师里的人都知道,贾家已经烂得差不多了,就连冷子兴这样的奴才的女婿都能够说出贾家“……生齿日繁。事务日盛,主仆上下,安富尊荣者尽多,运筹谋画者无一,其日用排场费用,又不能将就省俭,如今外面的架子虽未甚倒。内囊却也尽上来了。这还是小事。更有一件大事:谁知这样钟鸣鼎食之家,翰墨诗书之族。如今的儿孙,竟一代不如一代了!”这样明显地看不起贾家等着贾家倒台的话。
连冷子兴都知道贾家败亡在即,贾母又如何不知道?可是家里的男人们都没有用,叫贾母又有什么办法?贾母也只得用女人们的办法来尽力支撑着贾家罢了。
女人们的办法。无非是依靠他人,就跟女人们小的时候依靠父亲、长大嫁人之后依靠丈夫、老来依靠儿子那样,贾母拼命地想抓住可以让贾家依靠的权贵之家。
贾敏的丈夫林如海是一个,可惜如今的林家肯定是跟贾家分心了。即便贾母想利用林家,没了女儿贾敏,林如海对贾家也不过是面子情分。
而其他的人家,王家已经是漏了水的船,史家靠不上,薛家更不用说。
可以说。如今贾母手里的筹码也所剩无几。如果颜家是一个可以利用的对象,贾母不介意拿贾清当棋子。
贾母的打算瞒不过贾敬,贾敬用眼神止住了贾母未出口的话。道:“老太太,我知道您的意思。但是,我在这儿奉劝您一句,什么都不要做。颜家不是我们能够得罪得起的人家。若是得罪了颜家,我们贾氏,无论是我的宁国府还是你的将军府抑或是后街上的族人和金陵的老人们。都不要走科举的路子了,甚至连想找个好点儿的地方读书都不能够。”
贾母不服气地道:“这话说得倒好。难道我们贾家句没有家学了么?”
贾敬哼了一声。道:“我们的家学这么多年出了几个秀才?就是过了童生试的又有几个?人家颜家是颜回的嫡系子孙,在儒门中地位超然。天底下的读书人听到颜家,哪个不是竖起大拇指的?若是您做了什么,不用颜家动手,就是人家的徒孙们就够让我们受的了。老太太,您就是不为自个儿想想,也请您为大兄弟想一想。大兄弟父子两个还在边关讨命呢,这个时候得罪了人家未免不智。要知道当朝的两位宰相都是人家的徒孙。”
跟贾家这样的人家,很多事情都是往含蓄了说,但是如果真的把事情说得这么直白,要么就是这件事情可以摊开了说,要么这件事情就是非常重要,重要到不能含含糊糊的。
贾母听见贾敬这么说,心里就是有千万的不舒坦,他也只能忍下。
至少贾赦也是他的儿子,贾母可以不顾孙子,却不能不顾儿子。
贾敬不理会坐在一边的贾母,转头对贾清道:“我当你们这几日的功课进步的那么快,却原来是得了颜师的指点!我想,你们也是因为颜家的盛名,所以不敢接受颜师的好意吧?”
贾清不好意思地点点头,低声回答了一声是。
贾敬笑笑,道:“不妨事。既然如此,那我就厚着脸皮在这里跟你们讨个情了。关于功课,我依旧教你们读书识字,若是有不懂的典故,你们也可以来问我。只是,若是颜师的书信里面有有关学问的部分,希望你们能够摘抄出来给我。”
贾清道:“颜师的书信,晚辈都收着呢。若是您需要,晚辈现在就可以去取来。”
贾敬连忙摆手:“你们呀,就是太不懂事了。颜师是什么身份,哪里是能够这么轻慢的。颜师的手迹你们要好好地收着,不要轻易拿给别人看。这可是极要紧的。至于那些摘要,我不过是研究学问,只需要你们摘抄无误便好,别的,我倒是不讲究。”
到底是正经的读书人,又是中过进士的,这态度就是与众不同。
贾清想了想,道:“既然如此,那么这些礼单,我们又该如何回复呢?”
贾敬顿了顿,道:“他们正经的读书人的规矩跟我们这样的人家到底是有些不同的。你们还是写信去张家问一问,若是不行,我记得二丫头有个师兄是颜家子弟,问问他也使得。我把蓉儿媳妇给你们留下,有事儿你们尽管使唤他。”
秦可卿在边上听了,又惊又喜。
对于这个太公公,秦可卿可是无措得很。
他素来是个心细的,就是下面的丫头婆子们在背后嘀咕上两句,他也要回房琢磨个两三天才罢。这样的秦可卿,如何不知道贾敬对他的态度古怪?与其是厌恶他,不如说是忌惮和防备。
这些日子以来,秦可卿是又委屈又难受,背地里不知道流了多少眼泪。
今日贾敬当众点他的名,却是给了秦可卿一个大惊喜。他以为之前贾敬对他的提防是对他的考验,却不知道贾敬也是没有办法才选他的。
首先,这种事情不可能交给尤氏。尤氏是继室,不曾生养过也就算了,娘家偏偏又是那种情况。别以为贾敬什么都不知道。他早就清楚,尤氏的两个便宜妹妹都不是什么好东西。明明不愁吃穿的人家,却贪慕富贵,结果一个两个都做了暗娼粉头,为了些金银首饰就拿着自己的身子名声不当一回事情,还口口声声说自己是金玉一般的人。
这样的女人,说是亲戚,贾敬都害臊。
以前贾敬也没有想到走出去体体面面的尤氏,娘家居然是这样的玩意儿!
既然贾敬能够查到这样的事情,人家就未必查不到。让有着这么糟心的两个便宜妹子的尤氏去帮贾倩贾清两个打理这些事情,就怕人家是以为他们贾家故意羞辱他们。
西府这边肯定是找不出来人了。贾母老迈,在有的事情上肯定是要先为自己的儿子打算的。若是贾母把持不住,那不但是害了两个孩子,更是得罪人。西府这边第二代就不要说了,说第三代,大的不是没了就是不在家,唯一能够顶事儿的人也只有贾玖这个刚刚才知点事儿的孩子,年纪小,很多事情都懵懵懂懂的。要事事都依靠他,肯定是不成的。
贾玖小,下面的更小,也不可能叫外姓人来帮忙。所以,最后的最后,贾敬也只能让秦可卿来做这件事情。
一来秦可卿是个心细的,二来辈分也小些,也不可能借着辈分压着贾倩贾清两个,三来,就是可以借着这事儿让秦可卿远离自己的儿子贾珍。
没错,虽然时日不长,可是贾敬到底是贾珍的亲爹。贾珍对秦可卿的那点子心思,已经是司马昭之心了,贾敬又不是傻子,如何看不见?
贾敬很清楚,这事儿不能完全怪秦可卿,因为秦可卿已经尽量在避免了。可贾珍到底是他的公爹,若是自己没能回来,以自己儿子那肆无忌惮的性子,只怕已经成就丑事。
贾敬也不可能在这当儿把秦可卿给休掉,因为秦可卿并没有失德的地方,甚至如果秦可卿被休弃了,回头贾珍很有可能把秦可卿金屋藏娇。
为了自己的儿子也为了自己的孙子为了整个家族,贾敬也只能拘着贾珍,顺便让秦可卿尽量不要出现在自己儿子的面前。这也是他这个老父亲唯一能为自己儿子做的了。
秦可卿的身份实在是太棘手,若是有个不妥当,随时都有可能为家里招来灾祸。
抱着这样的盘算,贾敬道:“跟这些人家的往来很有可能影响到大兄弟和琏哥儿未来的前程,所以一点都不能马虎。若是有什么不凑手的地方,开了我们东府的库房也无不可。”
贾玖立刻站了起来,道:“大伯爷,哪里能开你们东府的库房呢?这事儿毕竟……”
贾敬摆摆手,道:“大兄弟既然把你们交给了我,这事儿你们就要听我的。再者,你们这一点点大的孩子手里又能够有什么好东西?走礼这种事情原来就该是长辈们来操心的。”(未完待续)
64又见逼命
对于薛宝钗的品性,贾玖也好,贾清也好,他们都不敢赌。毕竟薛宝钗的算计和城府实在是太出名了,就是他们两个是穿越女都扛不住。
薛宝钗想毛遂自荐,但是他越是这个样子,贾玖也好贾清也好越是不敢让他代劳。
薛宝钗也是没有办法了。
人大概就是这个样子。在茫茫的黑夜中见不到一丝亮光,只能依靠摸索前进,像史湘云这种冲动的人会大呼小叫地往前冲,可换了薛宝钗,他会一步一步慢慢地往前走。竖起耳朵仔细听、用皮肤去感觉、用心去仔细思考,根据声音来确定自己周围的环境,并且确保自己每一步都不会踏错。
之前的薛宝钗就宛如在黑暗中摸索的旅人,为了自己、为了自己的家族,一步一步地往前走着小心翼翼地走着,生怕踏错了一步。
可是现在呢,他发现自己感觉到了希望之光,甚至他还亲自去体验过了。
他距离那权贵之门那么近,近得似乎只要他伸出手就能够够得到。
现在的薛宝钗毕竟不是原著里的那个薛宝钗,原著大观园里的那个薛宝钗到底是已经及笄了大姑娘,背后又靠着王夫人和贾元春,自然是有底气的,也不怕输不起。现在的薛宝钗,不但年龄只有十个虚岁不说就是后盾也薄弱很多。至少现在,贾元春不是正儿八经的皇妃、王夫人名声败坏被禁足在佛堂。甚至连王子腾也比不得原著里圣眷在身、威风赫赫。
现在的薛宝钗是没有底气的,也正是因为没有足够的底气,他在贾玖面前就显得小心翼翼许多。而不是大观园里的薛宝钗,就是三春他也不放在心上。
所以,在面对贾玖的时候,薛宝钗比不得原著里来得冷静,也没有原著里的高高在上。
更重要的是,原著里的薛宝钗只能够在大观园、薛家的小院儿里打转,偶尔才去一次王家。可现在,放在薛宝钗面前的是比贾家更富贵更有权势人家的帖子。只差那么一点点。他薛宝钗就能跟那些权贵搭上关系了,就差那么一点点,他就能让人家知道他薛宝钗了。
薛宝钗如何不急。
他就好像是一只发现自己面前悬着一根胡萝卜的骡子,只差那么一点点。就能够把胡萝卜吃到嘴里了。这个时候薛宝钗不跑起来才怪。
当然,薛宝钗不是骡子,偏偏那根胡萝卜就掉在他眼睛面前,让他没有办法注意到其他。
只要贾玖或者贾清中间有一个点了头,让他帮忙准备回礼,他就有办法让那些官宦人家注意到自己。
不得不说,薛宝钗也是一个很普通的女孩子,即便他有着超过同龄女孩的眼光,看到了这里面的益处。却忘了计算他人的反应,或者说,他在有意无意间忽略了这一点。他不知道。当着贾玖的面说这个的时候,就已经等于是瞧不起贾家、认为贾家这会儿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