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暧昧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杨度-第152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一个时间。”

  “行。那就定在明天下午吧,要他设宴款待你。”夏寿田笑着问,“虎陀禅师,你要他设荤宴,还是设素宴?”

  杨度说:“要曹锟吃素,他一定吃不惯,而我以功陵寺请来的客人身份与督军一起喝酒吃肉也不相宜。这样吧,你们吃荤,给我炒两个素菜就行了。”

  夏寿田笑嘻嘻地说:“也好,荤素结合,别有一番趣味。”

  次日下午,曹锟在他的住所光园摆了一桌宴席,除夏寿田外,另有两位姓张姓李的幕僚出席作陪。

  “皙子先生来了,欢迎欢迎!”杨度刚由夏寿田陪同走进光园餐厅,曹锟便跟着走了进来,大声地打着招呼。

  曹锟长得人高马大,魁梧健壮,四十多年闯荡江湖、喋血沙场的经历养成了他既粗鲁又豪爽,既专横跋扈又重情义的性格。他文墨不多,对读书人有时轻蔑至极,有时又很看得起,这多半取决于他对这个人的印象好坏和此人的实用价值。他信赖夏寿田。因为夏寿田出自名门,点过榜眼,这些都是贫贱出身的曹锟望尘莫及的。更重要的是夏寿田为人谦和,忠于职守,没有通常文人才子那种懒散傲慢气。衙门里凡文书一类的事,他都放心交给夏寿田去办理。曹锟更看重杨度。这是因为杨度不仅有夏寿田所有的才学,还有夏寿田所缺乏的权谋。而权谋这类东西,在这个以利害得失为办事准则的北洋军阀的心目中更为重要。当年当他得知以兵变来阻止南迁的主意出自杨度时,佩服得不得了,叹惜自己身边没有这样好的谋士。

  “好几年没有见到大帅了,大帅现在是声威盖天下,眼看就要追上当年袁大总统了!”

  杨度这句恭维话让曹锟听了高兴,他拉着杨度的手,亲热地说:“六七年没有见面了,听说你闭门礼佛,看破一切了,是不是?”

  “闭门礼佛是真,看破一切却还没有做到。”杨度打着哈哈说着。

  曹锟抓了抓光光的大脑袋,咧开大嘴说:“我说皙子呀,你一定是灰了心才去念佛的,这点你瞒得过别人,瞒不了我。黎元洪那人是胆小鬼,一贯看别人眼色行事。你那年完全不要理睬他,也不要到天津去,就应该到我这里来。我保你天天喝酒吃肉,屁事都没有。扶老袁做皇帝有什么错?当初若是老袁做成了皇帝,说不定天下早太平了。今后若有机会,我老曹还想做皇帝哩!到那时,皙子你扶扶我吧!”

  说罢哈哈大笑,满口又黑又大的牙齿就像一块块生了锈的小铁片。

  曹大帅的这番话,令杨度又是佩服又是诧异。佩服他看事情眼亮心明,说起话来一针见血;诧异他对已是过街老鼠的皇帝还这样垂涎不已。这次是要求他办事,只能顺着他。于是,杨度一本正经地说:“大帅,若是天命归于曹氏的话,我愿做荀或、郭嘉。”

  与许多不读书的中国人一样,曹锟关于三国时期、北宋时期的历史比较熟悉,这方面知识的得来靠的是《三国演义》、《水浒传》两本书以及戏台上茶楼里关于这两本书的传播。“天命归于曹氏”这句话,他听过不知多少回了,但过去从未将彼曹与此曹联系起来。杨度这句话,猛地惊醒了他:今天的曹锟不就是当年的曹操吗?仿佛真的天命将要归于他似的,曹锟浑身的热血一下子被激动起来,他指着餐桌招呼着:“皙子,请上坐!”

  杨度赶忙说:“大帅在此,我岂能上坐。”

  “今天专门请你,我和午贻,还有张秘书李秘书都是陪你的,你当然坐上席。”

  说罢,不由分说地把杨度推到上席,自己挨着他坐下。

  张、李两秘书也拱手说:“久仰皙子先生高名,今日有幸同桌,荣耀荣耀!”

  一道道的菜上来了,全是素的,没有一碗荤菜,连酒都是清淡清淡的水酒。

  曹锟对杨度说:“午贻说你如今是真正的佛门居士,断了荤腥,我们今天陪你一起吃素。”

  杨度说:“大帅如此客气,受之不起。”

  喝了几口酒后,曹锟说:“皙子,你这次为何事到保定来的?”

  “这次是中华佛教总会请我来功陵寺调解的。”

  中华佛教总会成立十来年了,但在坐的,除夏寿田外都不知道中国还有这样一个机构。佛门应是清静无为的,这么说来,和尚们也有纠纷,要上告总会请求调解?杨度这小子,转眼间又成了佛界里的钦差大臣?所有这些,都让曹锟和他的秘书们很感兴趣,皆放下筷子,听他叙说。

  杨度将他昨夜编好的故事说了出来:“功陵寺的住持镜月法师,是一个在佛学界颇有声望的高僧,他有个弟子叫水云。二十年前,镜月亲自主持水云的剃度,向他传经授法。水云人很聪明,也很能办事,镜月十分器重他,将他慢慢提拔上来,一直做到功陵寺的监院,位在镜月之下,众僧之上。没有镜月,就没有水云的今天,论理,水云应该终生视镜月为父才是。”

  曹锟点头说:“是应该这样。为人处世,‘义道’二字是不能忘的。”

  张、李二秘书也附和着。

  “但水云不是这样一个人。”杨度继续说,“在功陵寺里,水云对镜月师父长师父短地叫得亲热,对镜月吩咐的一切也恭敬从命。而一离开功陵寺,他就处处标榜自己,给十方丛林的印象是,功陵寺的兴旺,完全是他这个做监院的功劳。”

  “这个和尚不地道!”曹锟夹起一块大笋片在口里嚼着,同时发表评论。

  “今年,佛界传出消息,说是要改选总会长了,各大寺院里的高僧们都动了心,跃跃欲试,就像俗世有力者想竞选总统似的。”

  杨度这个比喻,招来满桌听众的笑声。曹锟又发议论了:“他妈的,佛教界也和我们一个样!”

  “佛门等级森严,规矩极多,上指使下,下服从上,这些纪律决不能违反。”夏寿田有意加以阐发,“皙子这个比方打得最恰当。各大寺院的住持好比各省的督军,监院、知客好比督军下面的师长、旅长,而总会长好比大总统。”

  杨度向夏寿田报以会心一笑,赞赏他在关键时刻的配合,对于像曹锟这种没有文墨的莽夫粗人,适当的时候是要略作点破,不然,说不定他真的把它当作佛门故事来看待了。

  “水云一心要当佛教总会的会长,他在上海、北京等地到处活动。一方面拉拢北京法源寺、上海静安寺、宁波天童寺几个极有影响的寺院的监院、知客、维那,要他们起来反对本寺的住持,使得他们都选不上会长。另一方面又四处说功陵寺的镜月法师年老体弱,不能管事了,宜退居静养。总之,水云想尽一切办法抬高自己,打击别人,最终的目的是为了获得佛教总会会长的宝座。佛教总会的各位理事于是请我来功凌寺实地考查一下,看看水云究竟够不够做总会长的资格。因为当年筹建佛教总会时,是我代他们向载沣传递申请的,而第一任会长寄禅法师又是我的好友,故同意代他们来保定一趟。”

  杨度说到这里,端起酒杯来喝了一口。

  曹锟说:“皙子,你这就是钦差大臣了,你要秉公办理噢!依我看,水云这种人要不得,佛教总会长,不能让这种不讲义气的人做。”

  夏寿田忙接话:“是的,大帅说得对,水云和尚这号人,佛界有,俗世更多,过河拆桥、忘恩负义的家伙,到处都可以碰到。”

  “这样的小人多得很!”张、李二秘书也说,又对曹锟恭维道,“我们大帅最讲义气,所以也最恨这种无情义的小人。”

  杨度抓住机会发挥:“大帅最讲情义,这点我知道,当年大帅对袁项城的态度,给小站旧人树立了最好的榜样。袁项城晚年眼看着段祺瑞在他面前坐大,常对我说:芝泉是我惯纵了他,他现在自以为了不起。”

  先前长期居于北洋系统老二地位的段祺瑞,让曹锟又忌又恼,现在他成了曹锟手下的败将,此事使布贩子督军大快平生。他端起酒杯放到嘴边,轻蔑地说:“段歪鼻子的狼子野心,我他妈的早就看出来了。老袁那时相信他,我不好说什么。现在敲敲他,也是为地下的老袁出口晚年的窝囊气。”

  杨度趁热打铁:“袁项城是早死了几年,若晚死几年,段祺瑞必定会爬到袁项城的头上去。这样的事,历朝历代都很多,唐高祖李渊、宋太祖赵匡胤、明太祖朱元璋还不都是慢慢坐大后,反掉了原先的主子而做皇帝的?就连绿林强盗中都是这样,宋江上了梁山,就想方设法架空晁盖,最后自己做了梁山之主。”

  杨度偷眼看了一下曹锟,只见他放在嘴边的酒杯一直未动,显然这几句话他都听到心里去了。话只能说到这一步,不能再明白了,于是杨度转了话题,和曹锟及张、李两秘书闲扯起别的事来。

  翌日,夏寿田有意找熊炳琦、王承斌聊天,说吴佩孚在洛阳如何大兴土木,招兵买马,说得熊、王两人气鼓鼓的。

  “过两天,吴佩孚从洛阳打来电报,说即日动身来保定商量要事。”

  杨度对夏寿田说:“吴佩孚一定是和曹锟谈派兵援助陈炯明的事,你要在会上把握机会,鼓动熊、王等人反对,并要适时给曹锟敲一敲。”

  “我明白。”夏寿田点了点头。

  为了避嫌,杨度离开了督署,住到城外功陵寺去了。

  第三天下午,夏寿田喜气洋洋地来到功陵寺,刚进门便说:“皙子,大事成功了!”

  “真的?”杨度兴奋地说,“你细细跟我说说!”

  夏寿田把直隶督军衙门两次重要军事会议的情况简单地告诉了杨度。

  昨天中午,吴佩孚从洛阳来到保定。下午,曹锟在督署开会,除曹、吴外,二师师长廖继立、三师师长王承斌、参谋长熊炳琦也出席了会议,夏寿田以秘书长身份列席。

  会上,吴佩孚报告了两广军事近况,并特别指出两广是直系的劲敌,宜趁此良机联合陈炯明先把孙派军事力量吃掉,然后再把陈炯明消灭。吴佩孚讲得有条有理,头头是道,一副老谋深算高瞻远瞩的样子。廖继立认真倾听,王承斌、熊炳琦不断流出嫉妒、轻蔑的目光,曹锟不停地点头,有时还拍打着桌子叫好。开完会后,曹锟又设宴款待这个远道而来的援粤军副总司令,并亲自敬了他一杯酒。席上,吴佩孚神气活现,高谈阔论,扬言三个月内将为直系收拾两广局面,说得曹锟心花怒放。夏寿田看在眼里,急在心头。

  散席之后,夏寿田借陪曹锟回住所的机会,悄悄地对曹说:“大帅,吴帅这个人,我怎么越看越像皙子说的水云和尚。您要提防点,不要让他借了您的威名为他自己谋前程。”

  曹锟瞪着眼睛看着夏寿田,说:“你是说子玉像功陵寺里的水云和尚?”

  子玉是吴佩孚的字。

  夏寿田点点头说:“大帅,陈炯明是孙中山一手提拔的老部下,陈反孙,是以下犯上。吴帅今日可以支持陈反孙,难保日后他不反您。”

  一句话,使曹锟猛然醒悟过来。前天杨度说的功陵寺的故事,说的李渊、赵匡胤、朱元璋、宋江的历史教训,一时间都出现在他的脑子里。随着直系内部带兵将领们实力的增强,曹锟最担心的便是部属们居功自傲,尾大不掉,不再服从他的号令。那样的话,不但总统梦做不成,说不定将四分五裂,被皖系、奉系打垮。是的,要提防点,吴佩孚这个用兵计划不能同意!

  曹锟拍打着脑门对夏寿田说:“你提醒得好,以下犯上的行为是不能支持的。”

  夏寿田怕曹锟明天一早又改变主意,便马上告诉熊炳琦、王承斌:“大帅说陈炯明打孙中山是以下犯上,我们不能支持他。”

  熊、王二人对吴佩孚志得意满的神态本就反感,听说曹锟不赞成,决定借此机会来狠杀一下吴的嚣张气焰。

  第二天上午一开会,王承斌、熊炳琦便相继发言,大谈“恩义”二字,然后痛斥陈炯明忘恩负义、大逆不道,指出吴不应该支持这等背叛主子的猪狗之徒。

  王、熊的发言,令吴佩孚大吃一惊:这是一个破敌用兵的大好机会,怎么扯到了忘恩负义上去了?纵使陈炯明忘恩负义,也应利用敌人内部的矛盾来达到自己的目的呀!这两个家伙怎么会蠢到这般地步!

  吴佩孚气势汹汹地站起来,拍打着桌面,痛斥王、熊的发言乃无稽之谈;并威胁他们:贻误了战机是要负军事责任的!王、熊二人因为摸到了曹的底,便有恃无恐地与吴争论起来。吴自以为占据道理,针锋相对,寸步不让。

  秀才出身的吴佩孚的军事才能的确高出其他将领,曹锟对他很是倚重。倘若没有杨度的游说、夏寿田的提醒,他是会同意吴的援陈计划的;倘若没有王、熊今天理直气壮的大义斥责,说不定经不起吴的怂恿,他又会改变主意接受吴的计划。但是现在,他坐在首席椅子上,听着两方的激烈争吵,似乎清晰地分出正邪两个壁垒来。再看看吴佩孚,那副盛气凌人目空一切的样子,曹锟越来越觉得此人桀骜不驯居心叵测,不只是要提防,而且还要压一下。

  待到双方争得差不多的时候,曹锟摆出最高统帅的架势,对吴佩孚的军事计划作了裁决:“从用兵上来看,利用两广内部的分裂,采取各个击破的手法是很可取的,况且子玉由衡阳出兵插向粤北赣南一带截击孙部,以逸待劳,稳操胜算。”

  吴佩孚的脸上露出得意的神色。不料,曹锟语气陡转:“刚才我说的,是就一般情况而言,但这次陈炯明、孙中山之间的决裂不属此例。举世皆知,陈炯明十多年前以一毛头小子投靠孙中山,孙中山收留了他,委他以重任。辛亥年,孙以大总统身份任命陈为广东副都督。陈当时只有二十四岁,参加革命党也只有两年,若不是孙对他的破格提拔,他陈炯明能当上这样大的官吗?嗯!”

 ,曹锟摹仿袁世凯的口气“嗯”了一声,用峻厉的眼光扫了一下满桌部属,特别将目光在吴佩孚的脸上多停留了一会。吴意识到这一声“嗯”是对着他而来的,心里颇不自在。

  王承斌忙献媚:“大帅说得对,孙对陈的提拔是格外天恩。对于人臣来说,这种恩德是做牛做马也报答不尽的。”

  曹锟最爱听的就是这种话。在他看来,整个直系几万兵马,上起师长旅长,下到士兵伙夫,全都是蒙受着他一人的恩惠,所有的人都应该像刚才王承斌所说的,对他的恩德存在着做牛做马也报答不尽的思想。

  他改用赞赏的目光望了王承斌一眼后说:“而且,孙对陈一直是器重的。这次孙在广州组织政府,任命陈为陆军部长兼内务部长,兼广东省长,兼粤军总司令。为人臣的,做到这种地步,也算是到顶了。陈就因孙撤了他的广东省长的职务,便起兵反对,还要炮轰总统府,还要联合别人把孙的力量彻底消灭,这种行为还不足以使人寒心吗?这哪里是人啦,这比畜生还不如呀!”

  原先赞成昊佩孚计划的二师师长廖继立,听了曹锟的话后也改变了主意。他意识到这种时候决不能附和吴,若附和,自己也有可能被视为无情无义之人。不能再沉默,必须表个态度:“陈炯明的做法确实是太不应该,我们若是支持他,则是鼓励作乱!”

  “对,廖师长说得对!子玉呀,”曹锟换了一种亲切的口吻对吴佩孚说,“你可能还没有想到这一层上。犯上作乱,是决不能支持的。不能说我们直军内部就没有陈炯明,也不能说你的第一师内部就没有陈炯明,今日支持两广的陈炯明,就等于鼓励我们直军中的陈炯明。”

  曹锟说到这里,站起来走到吴佩孚的身旁,异常亲热地说:“子玉呀,圣贤的书,你读得比我们哪个都多。仁和义,是圣贤一切教导中最重要的教导,我正要依靠你来把我们直军建成一支无敌于天下的仁义之师哩,岂能支持不仁不义的陈炯明,坏了我们直军的名声呢?子玉,算了吧,让他们自己火并去,等他们一死一伤后,我全力支持你去收拾两广。到时我在光园摆几十桌酒,为你凯旋庆功!”

  吴佩孚见所有人都反对,曹锟的态度又是如此坚决,知道再坚持亦无用,何况待两广鹬蚌相争后自己再坐收渔利,也不失为一条好计。就这样,吴佩孚终于取消了援陈打孙的军事计划。

  “好,好,办成了这件事,我可以说是对中山先生践了前约了。”杨度高兴地说,“我明天就回北京去,刘霖生他们还不知急得怎样哩!”

  “缓一天走。”夏寿田拍拍杨度的肩膀,“明天,曹锟还要专门为吴佩孚请几桌客,特为叫你去,介绍你与吴认识,并说还要聘你做高等顾问哩,先要我问问你,看你愿不愿意。”

  “我愿意!”杨度的满口答应,倒令书生气十足的夏寿田有点出乎意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