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暧昧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回到三国的无敌特种兵-第337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长四五尺,装铅子每个重5两9钱,用药6两。4号长二三尺,装铅子每个重3两,用药3两半。1号和2号是属于重型的。1号长八九尺,装铅子每个重1斤,用药1斤。2号长六七尺,装铅子每个重10两,用药11两。1、2号佛郎机可用于水战。

    由于佛郎机的口径比较小,所以发射开花弹威力不大,以发射霰弹为主,射速又快,近距离杀伤力极大,杀伤面积广。“无敌大将军”炮的每个子炮内有500铅弹,散布可达20余丈。佛郎机型火炮对内膛的要求低,工艺简便(三个部分是分开铸造),用料少可以大量铸造。由于子炮承担了火炮发射时的一部分压力,因而不易炸膛,而且子炮的损坏并不对大炮的本身造成影响。而且对放炮士卒的技术要求低,不必长时间的训练。上述的种种优势使得明朝大量的引进并仿制这种佛郎机炮。

    红衣大炮、佛郎机炮再加鸟铳,三样堪称划时代神器的家伙,如今便被人在卧虎城内研制和打造,一旦面世之日,毕竟引起天下震惊和恐慌。

第848章 赵兴的良苦用心() 
早在几年之前,赵兴便训令全军,要恪守“火器使用三原则。”其中,赵兴专门强调要避免“火器无敌论”的轻敌和骄狂思想,始终坚持以传统战争模式为主,火器使用为辅的观点。

    赵兴之所以这么要求,是有原因的。

    首先,这个时代的炼钢技术、铸造技艺、以及火药的性能控制等方面还存在诸多难以克服的问题,直接限制了先进火器的研发速度,而且由于生产成本过于高昂,新式火器根本无法作为普及性的武器装配各军,只能作为震慑性的战术兵器使用。更何况,在火器的防潮难题没有被攻克之前,火器使用对于天气和战场环境要求十分严苛,稍微不注意,便有可能会贻误战机。

    其次,赵兴担心一下子将穿越“作弊器”开的过大之后,会让部队过于依赖火器而放松了对传统战法的演练和重视。赵兴可是清楚的记得,后世大明王朝装备了“红衣大炮”,却没能守住北方的防线,最终让落后的满清骑兵打进了关内。这就跟后世有了电脑之后,许多年轻人只习惯用键盘输入,却渐渐忘记了一些汉字该如何写是一个道理。

    最后,赵兴不想让战争科技的步伐迈的过大,以至于远远超越了同时代其他技术领域,造成头重脚轻的不良后果。没有对应的国力进行支撑,先进火器的研发使用变成了导致国家衰败的祸根。后世某两个超级大国玩什么“太空大战”,结果其中一个生生被对方拖进泥潭,最终国家分裂,从此一蹶不振,便是最好的注解。

    由此可见,赵兴在火器的研发和使用方面一直十分谨慎小心,并非兴之所至,想到了什么就让手下人研制什么。

    只是,这一次赵兴十分着急地让马均和赵布等人研制“红衣大炮”、“佛朗机炮”和“鸟铳”这三种武器,又有什么目的和用意呢?

    实际上,赵兴在心里已经对这三种武器的用途有了明确的界定和划分。

    赵兴对于“红衣大炮”的兴趣最大,原因无他,这个成吨重的大家伙是破坏城墙要塞的好工具。按照晋国现在的国力,就算投入大量军费和工匠,到了年底能够铸造几十门红衣大炮已经属于封顶了。赵兴估计,如果同时开工铸造十门大炮的话,能够成功的有两门就算不错,其余八门肯定要么炸膛、要么不符合设计要求。

    鉴于此,红衣大炮将来只能配给那些需要攻打城池要塞的先锋部队,而且数量不会很多,其最大的作用就是减轻己方士兵伤亡,极大地动摇防守一方官兵的信心。

    让赵兴比较头痛的是,一尊全铸铁的红衣大炮,分量有三四千斤之***本不是普通的牛马可以拖动,今后如何让红衣大炮机动起来,倒是一件相当棘手的事情。

    脑瓜子十分灵活的赵布出了一个主意,他建议为红衣大炮设计一个专用的四轮车架,然后让人从海上前往交州去购买一批驯服的大象回来,今后用大象来拖着红衣大炮移动。赵兴觉得赵布这个主意值得尝试,于是立即命人前往交州购买大象。

    相比于红衣大炮,佛朗机炮的工艺标准明显要低不少,但同样的威力也会降下来不少,但这不是重点。佛朗机炮的好处是可以大批量制造,而它所采用的散弹型炮弹虽然射程近,但如果安置于己方城门要塞之上,却是防守敌人进攻的大杀器。

    如今放眼四顾,赵兴剩下的对手已经寥寥无几,但却不等于可以轻松的拿下。前些时日,暗影队员从扬州方向传回一份线报,怀疑诸葛亮之妻黄月英已经成功造出了一种类似于晋国火烈鸟的兵器,如果这个情况属实的话,对于晋国可不是什么好消息。

    接下来的益州大战和中原大战,双方将会投入巨大的兵力,而战场更是四处分散,各地都有。也许赵兴的部队在东面拼命攻击兖州,但曹操的部队却出现在壶关之下,意图直捣晋国腹心。假若曹操的部队使用了火药和类似“火烈鸟”的兵器,壶关守军岂不危矣?但如果壶关之上安置了用于近程防守作战的“佛朗机炮”,不仅可以顺利守住壶关,还可以节省不少兵力,用于投放到前线战场。

    这么看来,赵兴是要用佛朗机炮取代以前守城的主要兵器投石车和床弩。当然了,取代并不代表着拆除。当阴雨连绵的天气里不适合使用火炮时,还得依靠这些传统守城兵器发挥作用。

    至于最后一种单兵火器鸟铳的研制目的,却是赵兴出于快速成军的考虑。鸟铳这种武器,若论发射距离,不见得比晋国的特制大弓要远,但它的准确性却要高过弓箭,而且穿透力也不低。训练一批射技娴熟的长弓兵,需要一到两年的时间,而训练使用鸟铳的士兵却没有这么麻烦,一个月便足以。

    既然司马懿可以肆无忌惮地从益州西南部招募少数民族部落的士兵参战,赵兴也完全可以让进入交州的部队在当地招募一批土著士兵,给他们配备上鸟铳之后,只要经过简单的训练,便可以冲锋上阵,而且战斗力不俗。

    在后世,就连威力比鸟铳高过不知多少的“三八大盖”都被人戏称为“烧火棍”,可见手持火铳的部队一旦得不到弹药供应,那还不如手持烧火棍来的利索。所以赵兴完全不用担心临时招募的部队会反噬自己,因为落后的土著又如何懂得生产火药呢?

    关于鸟铳,赵兴还有更深远的考虑。今后西域军团越过葱岭西进之时,也可以一边攻城掠地,一边招募沿途的土著加入部队作为手持鸟铳的“炮灰”,一路向前推进下去,迟早也会轻松搞定罗马帝国。

    在鸟铳生产制造工艺的不断改进下,迟早有一天会有威力更大的步枪面世,那时候的大汉帝国可能已经完成了内部统一,便可以腾出手脚横扫天下,而火枪便可以作为单兵制式武器使用。

    说来说去,赵兴想方设法让人造先进武器的目的还是要减少士兵伤亡,真可谓用心良苦呀。

第849章 要把襄阳水搅浑() 
光熹九年四月,攻打荆州的东西两路大军仍然无法有效突破长沙守军和夷陵守军的防线,于是原本坐等围观刘表被虐的人们变得急躁和失望起来。

    如今的刘表,已经将吕蒙当成了救星,再也不复当初的怀疑和担忧,遇到什么大事之时,基本上都会主动与吕蒙进行商议,而且事后证明效果也确实很不错。

    吕蒙虽然比不上赵兴帐前贾诩、田丰等谋士老辣,亦没有郭嘉、庞统、徐庶等人智谋超绝,但他也有几个非常鲜明的特点,或者说是难得的美德和优点。

    史载吕蒙孝顺母亲,举国皆知,鲁肃、甘宁皆敬拜其母,因为他们都佩服吕蒙。他义结同僚,助徐顾等抚育孤儿,又宏量不计较与蔡遗、甘宁间的私怨,反而在主上之前替其作美言。他于军务倥偬之际,仍勤於修学读书,并致诸实用,俾成一代名将之资。勇斩陈就,破黄祖、朱光;智擒郝普、关羽。他忠於孙吴,对孙权尽心力筹谋。

    与吕蒙相关的成语有:“士别三日,当刮目相看”、“吴下阿蒙”。吕蒙与周瑜、鲁肃、陆逊,被后世三国迷视为“东吴四大都督”。吕蒙就是一位集合了“孝、义、勤、忠、勇、智”等优点于一身的完美将领!

    这个时空之中,吕蒙也开始将“孝、义、勤、忠、勇、智”逐步体现出来。他担心母亲在江东无人照顾,当时尚未在赵兴帐前立足,便大胆地向赵兴提出希望晋国将他母亲接来卧虎城居住的要求。入籍卧虎城现在越来越难,非做获得大功勋者不可得,吕蒙此时提出这种要求,在一些人眼中看来,那就是不知进退之道。

    但赵兴对于吕蒙的这个要求毫不含糊,不仅立即答应下来,而且让人以最快的速度将吕蒙的母亲包括族人全部迁到上党,甚至当初收留了吕蒙的那位姊夫邓当,赵兴也花了不少代价从孙坚手下换了过来。

    赵兴这一手“千金买马骨”的做法,立即折服了吕蒙。之后他在跟随赵兴的日子里,逐渐将他“义、勤、忠、勇、智”的特点也逐渐显露出来。吕蒙对待同僚和百姓十分仁义,勤于学习各种先进思想和知识,可以毫不动摇地忠诚于赵兴,勇于一人身负重任前往荆州,仅凭个人的智慧便轻松改变了荆州形势。

    对于吕蒙这种上佳的表现,人口贩子赵兴自然是看在眼中、喜在心里。这样综合全面的人才,就是再多来上一群,赵兴也嫌不够,未来的大汉帝国最需要的便是类似吕蒙这样“忠勇智信”、“文武兼备”的人才!

    为了消除刘表对两线战事的担忧,吕蒙建议刘表召回驻守武陵的大公子刘琦前来镇守襄阳,然后由他和刘磐二人陪伴刘表身侧,带着一千近身铁卫前往夷陵和长沙进行慰问和巡视。

    刘表最近呆在襄阳,也着实被新野的襄阳王和自己夫人蔡氏两个给膈应的不浅,见有机会可以出去散散心,自然是满口答应了下来。吕蒙为他想得很周全,不仅自己会继续陪在刘表身侧,还让刘表的侄子刘磐带着陷阵铁卫保护刘表,而且还把大公子刘琦从武陵给召了回来,想必已经是深思熟虑,做了完全的准备。

    吕蒙确实做了充分的准备,但却不是刘表想象中的那样。

    襄阳城紧邻南阳,距离洛阳亦不远,始终是各方势力关注和渗透的重点。刘表当年能够迅速稳住荆州混乱不堪的局面,襄阳当地的世家门阀如蔡瑁、蒯越、黄祖、张允等人都立下了汗马功劳。但随着形势变化,昔日的重要臂助不见得就是现在的铁杆下属,因为这些人的世家豪门背景决定了他们的行事标注始终不是以刘表的利益为最高原则,而是以家族的利益为上。

    吕蒙毫不怀疑曹操和刘备等人早已开始着手“策反”荆州的一些世家大族,因为如果换了他与曹刘易地而处,吕蒙也会这么去干。曹刘二人代表着朝廷和正统,可以向蔡氏、蒯氏、黄祖、张允等人许下封官进爵的诺言,不难说动其中一些人改变立场,从拥护刘表转而投靠曹操和刘备。这些世家大族们越是存在的时间长,就越信奉所谓的正统,加之赵兴在北方采取的那些政策明显对豪门世家不怎么待见,所以他们有太多的理由投奔朝廷而不是如今态度暧昧的刘表。

    其实,就算刘表本人,若不是被人逼迫到了墙角,不甘心自己苦心经营多年的家业被人轻松摘了桃子,实在咽不下这口窝囊气,他也不见得会接纳晋国的援助和赵兴的好意。刘表又不是糊涂蛋子,他何尝看不出来吕蒙前来支援荆州,也是出于晋国自身的战略考虑?

    前不久,赵兴让人给吕蒙送来了密信,提示吕蒙要注意方式和手段,想办法控制荆州防守战的节奏,万万不可过早地暴露出荆州全部实力,更不能将晋国准备无条件支援荆州的决心也显露出来,以免惊动了孙坚和司马懿,导致荆州吸引多方兵力的目的难以达成。

    吕蒙反复思索,觉得想要实现赵兴的这一要求,还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这就好比跟两位武艺比自己弱的对手过招,既不能掉以轻心被人捡了便宜,又不可施展大杀招吓得对手生了退却之心。

    当然,赵兴的要求也难不倒聪明智慧的吕子明,他从暗流涌动的襄阳城内看到了解决问题的突破口。

    刘表坐镇襄阳,各路牛鬼蛇神都心存忌惮,那些暗中想要投靠朝廷的世家大族也得掂量掂量刘表手中的数万大军以及如狼似乎的两千铁卫。但若是刘表离开了襄阳,而且带走了一半的铁卫,只让生性敦厚老实的大公子刘琦坐镇襄阳,情形就会是两样。

    吕蒙相信,只要刘表和自己一离开襄阳,各方势力便会立即行动起来,想要在襄阳制造各种机会。只要襄阳出了状况,让孙坚和司马懿觉得刘表老巢已失,他们自然不会轻易放弃这种绝佳的机会,不但不会撤兵,还会变本加厉地发起对荆州的攻势。

    吕蒙的这一招,风险很大,但诱惑力也十足,而且隐蔽性极强,真得若能实现,只怕到时候会有许多人跟着倒霉!

第850章 刘琦背后也有人() 
刘表真的带着一千护卫去了江陵,这让原本正如热锅上的蚂蚁一般团团转的城内众人顿时如释重负,他们终于看到了机会。

    为襄阳王修筑的王府已经在城内落成,就差正式举行一个仪式便可以将刘协从新野迎回襄阳。以前刘表在时没有吐口,大家便不好跳出来主动承揽这个事情。摆明了州牧大人不怎么待见这位襄阳王,你却跳出来生事,到底是何居心?

    如今刘表去了各郡巡视,一些人便将主意打到了大公子刘琦的头上。不管日后刘表能不能顺利返回襄阳,鼓动刘琦去将襄阳王迎进襄阳城,这事情就算是刘表知道了,他也奈何不得众人。事情是你儿子做的,总不好赖到别人的头上吧?

    某一日夜间,蔡瑁府中来了几位重要的客人,他们都是坐着马车入的府邸,外人根本看不见面容。

    待到客人们都到齐之后,却见来人分别是蒯越、黄祖、张允、刘巴、廖立、蔡中和韩嵩。

    蔡瑁威严地看着众人,开口说道:“诸位,今日所谋之事风险甚巨,如有谁不愿置身事内者,现在退出尚且来的及!”

    众人无人出声,于是密谋开始。实际上,蔡瑁也就是这么客气地一说,真要是那个不长眼地现在站出来说要退出,只怕还没有走出蔡府,便会被蔡瑁在后堂早已安排好的刀斧手给剁了。

    蔡瑁说道:“如今荆州之危日甚,刘州牧不愿荆州落入他人之手,于是指挥大军与各方进行对峙,本无可厚非。然襄阳王刘协乃天子亲封,如今却被据于新野,以至于引得议论纷纷、群情汹汹。如果襄阳王能入主荆州,则益州司马氏和东吴孙坚便要顾忌朝廷的面子和感受,则荆州之危自然消除,却好过与人刀兵相见。”

    蔡瑁这几句话说的有些含混,但中心还是明确的,那就是赞成迎接襄阳王入城,通过朝廷的威压而迫使益州和吴州退兵。

    蒯越与蔡瑁从来都是共同进退,他附和着说道:“州牧大人在时,吾等顾忌他的颜面,不好当面直谏。如今他南下巡游,只留下大公子主持襄阳大局,我们便可以想一想办法,早日促成此事。”

    刘巴于是说道:“此事不宜久拖不决,吾明日便去劝说大公子,千万要看清楚如今的形势,不可将刘氏一族带入危局之中!”

    韩嵩也点头附和,愿意前去劝说刘琦。

    廖立问道:“刘州牧虽然离开襄阳,但尚留不少得力之人驻守襄阳,若是大公子以此为凭,不听我们的劝说,又该怎么办?”

    蔡瑁的弟弟蔡中气呼呼地说道:“他若是不依,便发动兵谏,将他控制起来,让二公子琮主政襄阳!”

    手中握有邓县两万兵权的黄祖和一直暗中支持二公子刘琮的张允,直到此刻仍然没有出语表示支持或者反对,众人便知道蔡瑁已经与黄祖和张允等人达成了某种联盟,一旦劝说不成,便会以武力促成此事。

    只是,座中诸人却小看了刘琦,以及刘琦背后那群人。

    刘琦此人生性敦厚老实不假,但不代表他就没有脑子可以任人摆布和捉弄。蔡瑁是二公子刘琮的舅舅,可不是他刘琦的舅舅。往日里刘表续弦蔡氏见到刘琦时便没有好脸子看,蔡瑁、蔡中二人更是当着刘表的面对刘琦冷嘲热讽,就算是刘琦这样的老实孩子,他心里也是有几分火气的。

    父亲来信让他返回襄阳坐镇时,刘琦犹豫了很久,实在不想趟这滩浑水。但有人暗中又给刘琦送来信件,却正好解了刘琦的犹豫,并且让他树立了信心。

    暗中给刘琦来信的,是新近才得了刘表赏识的綦毋辏А⒁良⒌唆恕⑶劐档热恕U饧肝晃氖拷匝宰约阂丫昧酥鞴醣淼闹鐾校旁谙逖舫悄诎抵懈ㄖ蠊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1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