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暧昧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穿越到红楼-第39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正文 第七十八章 出府
      '更新时间:2008…1…4 8:03:29  本章字数:3275'
        第七十八章 出府   与贾母坐在车中,贾母便将手帕子包着的通灵宝玉递到我的手中。笑道:“你可要收好了,这可是宝玉的命根子。”
           我笑道:“舅母如何肯教拿了这块玉来的?”
           贾母朝我眩眩眼,笑道:“我只说拿了这块玉到菩萨跟前,让师父们上几柱香,念一些经,给宝玉添些福气,你舅母就亲捧了给我送来了。”
           我不觉大笑,这个老祖母的慧黠再一次让我觉得,时间的流逝原来不仅仅只会带走如花的红颜,也会带给人岁月的智慧与生活的能力。如果可以选择,我希望我老了时候,也可以变成贾母这样,智慧,宽容,慈祥,还有幽默和一点点的狡黠。
           与贾母同坐车中,看车窗外秋色斑澜,道旁时有红的,黄的落叶翩然飞落,追逐着车轮。与贾母闲话家常,时而给她讲几个现代的好玩的笑话。引得她开怀大笑。这样的秋行,是与凄凉无关的。有的,却是如春风般的和煦与温暖。
           紫鹃与鸳鸯时时跑到我们车上来,抱怨道:“姑娘又讲什么笑话呢?我们在那车上也听不见。只听见老祖宗笑得什么似的,急死人罢哟。”
           贾母闻言,又笑一回。笑完了,贾母问道:“这园子里忽忽去了这些人,其中还有晴雯。你房里的藕官也去了。我今儿才和你舅舅说了,叫他派人去把出去的这几个丫头都安置起来,不许作践了。只可惜晴雯已经没了。真真可怜见的,花骨朵似的,就这么叫人作践死了。”
          我沉默半响,轻轻道:“原来外祖母什么都知道的。”
          贾母冷笑道:“这样大的动静,我自然有些惊心。若不是前儿你劝我的那些话,一切为了宫里的元妃,我再不容她这样的。”
          一枚红叶撞进车窗,跌进我的怀中。殷红如血。这,是晴雯的泪?还是晴雯的心呢?
          车行了两个半时辰,终于到了城外的水月庵。水月庵在一个小小的山坳里,掩映在一大片的枫林中,一片整齐的灰墙青瓦的房子,静立于艳红如火的枫林中,氤氲在袅袅的香炉的烟气中,显得静谧庄严。
          殿堂的佛像个个宝相庄严,衣饰华贵,四周雕梁画栋,处处显示处此庵的香火兴盛。
          水月庵的主持水静师父,一个年近四十的尼姑早率众弟子迎出庵门来。她芳华将逝,脸上却依然可以看出,她年轻的时候,也必定是个绝代佳人。她先唱一诺,道:“静室已经备好,施主先去静室稍事休息罢。”看到我时,她眼波微微一转,似有惊异之色。我对她微微一笑,心中也有几分犹豫:“似曾相识啊,何等眼熟至此?”
          在一个小尼姑的引领下,我与紫鹃到了我的静室,是后院一个小小的院落,小小两间禅房,且是干净。洁白的墙上挂着观音像,床上挂着一顶簇新的素帐。窗前卷着细细的竹帘,几上的土定瓶中供着新折的一枝红叶。这样的清雅别致,真叫人有意外之喜。
         那小尼姑笑道:“这是按我们主持的吩咐收拾的,施主可还满意?”
         我笑道:“替我多谢水静师父。她必定是一个极清雅的人呢。比我自己收拾得还要合我的心意呢。”
         却听一人在院内笑道:“姑娘且猜这水静师父是谁?”
         我转身看时,却见林义媳妇笑嘻嘻走了进来。我忙瞅了一眼紫鹃,嗔道:“原来她也来了,你只瞒着我。”心中却十分感动她们的作事的细致和周到。
         紫鹃笑道:“在府中见面,总是多有不便,有这个空儿,她自然来多亲近亲近。”
         林义媳妇进到房中,先行一礼,道:“我还要请姑娘见一个人。”
         话音未落,却见水静师父进到房来。我一愣,笑道:“这个师父我们见过了。”
         林义媳妇笑道:“姑娘只知她是这里的主持师父,却不知她也是林停的娘亲啊。”
          我大惊道:“这话如何说起?”
          水静双手合十,对我一躬道:“当年逃荒到了苏州,我饿晕过去,却被一京城的进京官眷所救,就到了京城。凄苦之人,无处可栖,就到了这里,蒙逸云师父收留,为我剃度,收我为入室弟子。如今经历几载,每每想起我失散的儿子狗儿,也是夜不能寐,泪湿衣巾。不承想,天亦怜我,狗儿竟叫姑娘所救,并教他成才。我心中感激,无以为报。今日有幸姑娘来此,还请受我一拜。”
          说着已经插烛似拜将下去,我忙上前扶起。道:“快不要如此。今日听到这样的喜迅,我也替林停感到高兴的。”想了一下又问道:“却不知你家原姓,因此叫狗儿随了我家的姓,如今既然找到了你,就还是让林停姓回原姓罢。”
          水静笑道:“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姑娘为林停起了这好名字,何必又换回去呢?他的命是姑娘救的,原也应随了姑娘的姓呢。”
          我见她谈吐不俗,全不似一般平民百姓。心中不免有了一丝疑惑。却见林义媳妇笑道:“水静师父在闺中时也是读书识字的,只不过后来家中败落罢了。”
          我笑道:“怪道的林停那样聪明,原来都是出自于你呢。”
          一时,紫鹃早沏了香茶来,我拉了紫鹃的手,对水静笑道:“紫鹃,你好生来见过水静师父罢。”
          水静也对紫鹃微微笑道:“我已经听林嫂子说了,这几年,多谢紫鹃姑娘对停儿的照料。”
          紫鹃一抹晕红早已经飞上两腮。羞道:“不过是姑娘的吩咐罢了。”
          寒喧一回家常,水静道:“姑娘若是要去傅府,我自会陪了姑娘前去。”
          我意外道:“你原来和傅府相熟不成?这再好不过的。我正怕见不到正主儿呢。”
          水静笑道:“你道当年救我的是谁,正是棠儿福晋的父母呢。当时他们进京晋见皇上,正巧救了我。因此,一直就没断了和棠儿福晋的来往。”
          紫鹃道:“这个福晋却是个什么样的模样禀性儿?我们姑娘去见她,我担心得了不得,只怕她是个心冷口刁的人,给我们姑娘气受呢。”
          水静笑道:“这棠儿福晋人虽年轻,且是聪明和气。又因自小儿在草原上长大,自比我们中原的女子多了几分豪爽之气。人也生得好,虽生在荒凉的北缰,人却清丽如同江南的女子。也识得汉字,作得诗画得画的。若不是她平日里穿了旗装,和我们汉人女子没什么两样的。依我看来,我们汉人女子的大家闺秀里,总还不及她呢?”
        紫鹃不服气道:“难不成比我们姑娘还美些?我就总没见到有一个及得上我们姑娘呢。”
        水静笑道:“自然比不得林姑娘的,林姑娘眉宇间似蕴无限灵气,竟有几分仙子的意味呢。棠儿虽是美人,终究还是有几分烟火气的。”
        我嗔道:“紫鹃说什么呢?难道我竟是去与她比美不成?”又点头叹道:“我们也算是有福的了,教我们偏儿就遇上了水静师父。偏儿师父又识得这个棠儿福晋,偏儿这个福晋也是个好的。真真的叫我放下了一半心呢。”
        一时水静安排了极干净的素斋让我和贾母去用了午饭。林义媳妇自去陪紫鹃与鸳鸯去用饭。水静招待得极是殷勤周到,贾母直赞道:“竟比家里还适意些!真要多住几天才罢。”
        一时用毕饭,水静自去陪贾母说些因果。水静自来是见京城的官眷们见惯了的,直敷衍得贾母密不透风,把我赞得天上有地下无,贾母自然更加喜悦。我见她们谈得高兴,自回房稍稍歇息。
        紫鹃还未回来,我一个人半掩竹帘,自取了宝玉的那块通灵宝玉来细细赏玩。那宝玉的玉色极是清澈,拿了对着阳光去瞧,里头竟隐隐有灵光流动。不仅心中十分纳罕。我瞧那玉色与我的那枚玉环极为相近,忍不住也从项上取下那枚玉环,把它与宝玉放在一起,恰巧一缕阳光透过竹帘照在那玉环和宝玉上面,两个都莹然放出些微光来,两个光晕一接触,蓦然光华大放,满室竟有异香扑鼻,五彩流光闪跃不定。
        见此异征,我不禁心下大奇。难不成这其中还有什么缘故不成?忙取了放在手中,一瞬间却已经恢复原状,正要细瞧,却见紫鹃进房道:“姑娘用了什么香?这样好闻?”
        我笑道:“这庵里用的什么香呢?也许是这山上有什么异香异气的花儿,叫风吹过来的也未可知的。”
        紫鹃因说道。。。。。。
        


      正文 第七十九章 棠儿
      '更新时间:2008…1…4 8:04:10  本章字数:2807'
        第七十九章 棠儿紫鹃因说道:“姑娘我们明儿如何去?”
        我细打量了她一回道:“明儿我们扮成男装出去了,你可仔细不要露出什么破绽来才好。少说话,走路时步子也放得大些罢,再不要和平日里风拂杨柳一般,且是好看,只是,你哪只眼看到男人是这样子走路的呢?”
        紫鹃笑道:“罢哟,姑娘还是担心自己一回罢,瞧姑娘长着这么天仙一样的人物,就是穿了那叫花子的衣裳也掩不住的,何况是男人的衣裳?”
        我笑道:“这你不用管,我自然好生打扮一回,管叫你也认不出来呢。”
        坐在桌前,对着镜子,我细心将头发结成长辫。将早已经准备的暗一点的粉底细细打上,又用眉笔将双眉描粗,再换上长袍小帽,揽镜自照时,已是俨然一付翩翩浊世佳公子的模样。再取一把折扇在胸前潇洒打开,摇了一摇,对紫鹃道:“这位姑娘请了,小生这里有礼了。”
        引得紫鹃掩口笑道:“好姑娘,难为你竟扮得这样像,女儿气竟也不大有了。冷眼瞅去,竟是另外一个人哪。”
        我笑道:“你也扮上,我们去见老太太去。”
        紫鹃也是小孩子心性,听我如此说,忙也急急的换了妆扮,笑道:“早知道这样,就叫藕官来了,她自小是唱小生的,打扮上又省了一层去。”
        我笑道:“你走路再扭扭捏捏的,就换了藕官陪我去罢了。”
        紫鹃笑道:“那却不能,我是定要陪了姑娘去的,别人去,我也不放心。再说,难不成男人也没有一个走路扭捏的?听大老爷房里的嫣红说,有一回她见了大老爷的一个清客,说话尖声尖气,走路也是扭着捏着的,直比女人还女人呢!”
        与紫鹃去贾母房中见贾母,我心中暗暗好笑。林若兮上学时就是学校剧团的成员,又因为生得不及别的女生柔美,总是反串男生,那时心中还不是滋味,想不到今天竟成全了自己。真真是“塞翁失马,焉知非福”呢。
        却见紫鹃在门口和林义媳妇嘀咕了一回,林义媳妇细细打量了我们两个一回,笑了半天,才强忍着笑进门去了。只听她在里头道:“回老太太水静师父,才有一个林公子要来求见老太太呢。”
        只听贾母道:“哪里来的林公子?是哪府上的?有事,叫他到我们府上去寻老爷罢。”
        林义媳妇笑道:“听说,是宝二爷的同窗知己呢,听说老太太在这里,一定要来拜见老太太呢。”
        贾母方道:“既如此,见见也罢了。”
        我忙一拉紫鹃,进门就长揖道:“晚辈见过老太太。”
        贾母忙道:“快不用多礼,那边坐罢。”
        我忍笑坐到一边,贾母又戴上花镜细细打量了我一回,笑道:“这个哥儿生得好,且是清俊,看着也面善。”
        一旁站着的紫鹃一个忍不住,“扑哧”一声笑将出来,林义媳妇笑道:“老太太细瞧瞧,她们两个是谁?”
        贾母道:“你们两个站到我跟前来。”
        我和紫鹃站过去,贾母又细细打量了一回,方笑道:“这可不是一出梁山伯与祝英台了?竟是紫鹃和林丫头呢!可见得我是老眼晕花了。她两个站到我眼前头,我竟没认出来。”
        水静笑道:“不是老太太眼花,是她们两上扮得像。紫鹃倒能看出女孩子的意思来,林姑娘扮得真好,竟变成这样俊俏的一个公子模样来了呢。难得没有一点脂粉气。”
        我打开扇子摇了一摇道:“一叹英台红颜休,化蝶成泪思悠悠。今日再行长亭路,却是一笑逍遥游!”
        水静笑道:“林姑娘兰心蕙质,又是这样聪明。老太太真是好福气。”
        贾母叹道:“今儿见她扮成这样,我也宽心一些了。我们府上上上下下几百口子人,事到临头,还要叫她一个弱质女子去做这些,若真出个差池,也就要了我的这条老命了。”
        水静笑道:“老太太放心,天佑良人,林姑娘定然是顺利作成此事的。明儿我也要陪林姑娘去的。一切还有我呢。”
        贾母道:“哪怕事情作不成,林丫头的脸面和安全是第一要紧的,这句话你们好生放到心里头。若有了什么事,我是不依的。”
        第二日,贾母千叮咛万嘱咐送我们上了车,车行了很远,我一回首,却见贾母依然在庵门外立着,小小的身影在红叶飘零的背景下,显得是那样单薄和弱小,更平添了心中的一份悲凉。我暗暗下定决心:此行只许成功,不许失败。
        车行至傅府门前,不是正门,却是后门。一下车,只见一个长身玉立的少年公子早已经迎上前来,深深一揖。但见他穿了一袭深蓝的衣裳,浓眉方面,十分清俊。见我诧异。紫鹃在身后笑道:“姑娘,这是林停呐,姑娘竟不识得了。”
        我笑道:“原来已经出落成这样出息了。我见他时,还是一个小泥猴儿呢。”因转头对水静笑道:“有子如此,师父也可以放心了。”
        水静凝神瞧着林停,眼神中蕴着无限温柔和爱护的爱意。水静笑道:“若不是姑娘搭救,他此时也不知在哪里呢。”
        我对林停道:“这次的事,你做得极好。我还要多谢你才是。”
        林停又是一躬身道:“姑娘快不要这么说,若非姑娘救我教我,哪里有我的今日。莫说是这件小事,就是赴汤蹈火,林亭也是在所不辞的。”
        我笑道:“罢了,你瞧我穿着男人的衣裳,你倒一口一个姑娘的,叫外人听了去,是以为你有病呢?还是我有病不是?”
        说得大家都笑了,一时,通传的人回来道:“福晋请你们进去呢。”
        大家这才敛笑收声,随了傅府的家人,进入傅府之中。
        果见傅府处处亭台,绿瓦粉墙都掩在花木婆娑之中。眼下虽是深秋,却仍有淡淡的花香扑面而来,花香清冽,让人心怡。时闻鸟声啾啾,院中墙角之处,常有一树火红的红叶抢进人眼,最喜满树垂果的石榴,红红的果实垂将下来,有一种沉实的收获的感觉。
        我心下不禁慨叹:到底是候门国戚,果然非同凡响。普通之人,穷其一生的人力和财力,又哪能讨得这样的富贵与排场?
        :“名位这边走,福晋等了一时了。”一声莺声呖呖把我从遐思中唤醒,只见一个明眸俏丽的丫头笑站在眼前。只听水静道:“秋英姑娘,福晋一向可还好呢?”
        那秋英笑道:“还劳师父记挂着,福晋好着呢。只是前儿念叨,说这几日水静师父怎的不来了呢?怪闷的。”说着,眼睛却滴溜溜一转,打量了我一番,笑道:“这位公子瞧着面生,师父如何识得的?我们福晋向来不见男人的,师父倒忘了?”
        水静忙上前在秋英耳边一番轻语。那秋英闻言笑道:“这倒新鲜呢。我还是第一次瞧见。一会子叫福晋瞅一瞅,唬她一跳呢。”
        一时到了上房,我们在外头候着,只秋英进去通传,只听一个清脆如银铃的声音道:“快请她们进来。”及进了房,只见一个人影俏生生立在窗前。上身是玉色的大褂儿,绣着金线秋菊,蜜合色的裙子,也滚上掐金的边儿,一头乌云挽成一个家常髻儿,别着一枝如意簪,再无其他饰物,一张芙蓉脸上,眼若秋水含情,唇似樱桃还红。纤长的身材可比池边弱柳,真真一个绝代的佳人。
        这个清代真正的贵妇,一生充满了真正浪漫和传奇的气息,如今竟让我见到了真人,心中的感触还是极大的震撼了一下。也唯有这样的佳人才可能是乾隆的情人与傅恒的爱人罢!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