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暧昧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武林帝国-第204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已经是深秋天气,天黑的也快,不知不觉太阳西沉,叶天行看看天色道:“好了,咱们该进宫了。”

    夏沁心道:“怎么又是夜里进宫?这京城的皇宫可不比我们苏州的皇宫,紫禁城的墙老高了,里面宫殿那么多,大内高手无数,你不要命我还要命呢,搞不好一落地就让人射成马蜂窝。”

    叶天行道:“由不得你了,跟我走便是。”

    上了另外一辆马车,来到紫禁城墙根下,令人惊讶的是,那些巡逻的士兵似乎对这辆马车视而不见一般,根本不过来盘查拦阻。

    太阳落山之后,叶天行带着夏沁心潜入了皇宫,就是硬生生从高高的宫墙上爬进去的,不用任何器械,这也让夏沁心见识了什么叫做真正的轻功。

    经过多日前的那场残酷杀戮,皇宫中的人少了很多,原有的太监和宫女元封也不会放心使用,又遣散了一批,这样一来人就更少了,尤其后宫之中,简直冷清的能看见鬼影子。

    如同夏沁心所说的那样,皇宫错综复杂,不认识路很容易会绕晕,别看叶天行武功好,但是在这浩如烟海的宫殿内也迷失了方向。

    为了辨明方向,叶天行爬上了一所宫殿的顶端,正在瞭望之际,忽然斜刺里飞出一个人来,挺剑直击,叶天行拔剑响迎,两个人打得平平啪啪,不亦乐乎,把个夏沁心可愁死了。

    这位异想天开的大叔还是把人家的大内侍卫给惊动了,不消片刻,大队御林军就会赶来,把他们擒住,自己这个南汉女皇就这样送到人家嘴里来,想起来真是丢人丢到姥姥家了。

    正在担忧之际,紫禁之巅正在斗剑的两个人竟然停了下来,并且相视哈哈大笑。

    “儿子,你的剑法精进了许多啊。”

    “是啊,不过还不是您的对手。”

    夏沁心惊讶的捂住了嘴,我晕,大叔的儿子竟然是大内侍卫,怪不得他这么拽呢。

    事实证明,大叔的儿子不但是大内侍卫,而且是大内侍卫的头头,闻讯赶来的士兵们被他一句话就赶走了。

    喝退了士兵,叶开看着下面的女孩,惊讶的问道:“爹,你这是什么意思?”

    “你爹我欠元封一个人情,没什么好还的,就帮他找了一房媳妇。”

    “可是,汉王他”叶开欲言又止,心道人家元封又不是小孩子,难道任凭你安排婚事。

    叶天行笑道:“这个你无须多虑,这丫头来头不小,元封看见一定喜欢。”

    叶开望望下面的夏沁心,不禁想到当年父亲强行给自己的安排的小媳妇,长安尉迟家的千金尉迟佳小姐,敢情这个老家伙就喜欢干这事,强扭的瓜还一定要让人家甜,真不知道老家伙究竟是剑客,还是媒婆。

    “这女子,总不会是南汉那位天子吧。”叶开道。

    “儿子,还真被你猜着了。”叶天行得意洋洋。

第382章 船越斋男() 
元封并未居住在后宫之中,而是住在前朝武英殿内,夜深人静之时,操劳了一天的汉王正躺在床上看铁器时代。

    看的入迷之时,忽然侍卫来报,说是御前侍卫统领叶开有事求见,元封急忙放下书,更衣出来相见,客厅内,三个人正在等待着他。

    一身黑色劲装打扮的是叶开,另外一个眉眼和叶开很相似,但是更多一份潇洒从容的老者正是叶开的父亲,名满天下的大剑客叶天行。

    而站在一侧,举手投足都显得颇为不安的女孩子,竟然是………夏沁心!

    如今的夏沁心可不是当年那个和元封一起逃难的女孩子了,而是南汉的女皇,自己统一天下的首要障碍。

    元封一时间愣住了,叶天行这件事干的未免太过匪夷所思,竟然连夜将南汉女皇掳来,饶是自己素有急智,也不免措手不及。

    “叶师傅,您这是?”元封张口结舌。

    “没什么别的意思,你们不都是武帝的孩子么,不如今天就认祖归宗,倒是谁是姐姐,谁是哥哥,咱们说清楚,坐下来喝杯茶把将来的事情安排一下,你们两下里开仗,苏杭一带的丝绸布匹都运不过来了,老百姓的生活受到影响啊。”

    “要是你们没有血缘关系呢,那也无所谓,干脆成亲得了,你也别当女皇了,当个皇妃还不是一样,手底下那些人依然可以享受荣华富贵,元封也不是没有肚量的人,想必不会为难他们的,都是汉家儿女,打来打去争皇帝位子有啥意思啊。”

    叶天行振振有词,元封和夏沁心都是哑口无言,这老爷子实在太强悍了。

    半晌,元封才道:“仗是确实不能再打了,张士诚倒行逆施,引狼入室,陷万民于水火之间,好不容易驱除了鞑虏,推翻了暴政,若是还要打仗,未免失了民意,不是我的初衷,既然今天女皇驾临敝处,咱们不妨开门见山的谈一下,如何两汉合一。”

    夏沁心本来就对坐女皇的宝座没有太大兴趣,颠覆大周,推翻暴政,那是替父报仇,为母还愿,现在既然周朝已经不复存在,这仗确实没有打下去的必要了。

    而且她本来就对元封很有好感,一年多的分离,并没有让这种感觉变淡,反而更加强烈,所以她坚决不同意沐英他们的刺杀计划。

    但是,女孩子的矜持和骄傲让她依然很是嘴硬:“两汉怎么合一,你又不是真的武帝遗孤。”

    元封愕然,随即笑道:“你有什么证据说我不是真的呢?”

    夏沁心道:“那我问你,你父亲叫什么名字。”

    元封道:“父皇姓刘,名讳彻,字子光。”

    夏沁心笑了:“你看看你,连父亲的真实名字都不知道,还好意思说是人家的儿子呢。”

    元封大惊:“难道不是这个名字么?”

    “也不能算完全错,但这只是个化名而已,父皇取这个名字另有深意,姓刘名彻是为了仿效汉武大帝,而刘子光这个名字,则是他老人家崇拜的一个英雄,其实并不存在,是书里的人名而已。”

    元封如遭雷击,夏沁心竟然说出这样一个惊天大秘密,让他一时间难以接受。不过夏沁心所言绝对不虚,她竟然知道刘子光这个名字是书里的,可见此人绝对掌握一些自己不知道的秘密。

    “那么,这本书叫什么名字?父皇的真实名字又是什么?”此时元封的声音已经带了一丝颤抖。

    “这本书叫什么时代,我也忘记了,还是我母亲告诉我的,她想必记得清楚,父皇的名字我是知道的,但我不会轻易告诉你,你想知道,必须付出一些代价。”

    “什么代价,你说。”

    夏沁心沉默了一下,道:“如这位大叔所言,仗确实不能再打了,再打下去,富庶的江南就变成白地了,但那么多南汉官员将士,总要有个好归宿才是。”

    元封道:“这个不成问题,过去的事情一概既往不咎,愿意归顺者保留官职,军队水师也可以成建制的保留。”

    夏沁心道:“为帝王者一言九鼎,这位大叔可以做个见证,我相信你了。”

    “那么,现在你可以说出父亲的名字和来历了么?”

    “可以,你听好了,父皇他其实是东瀛人,名字叫做船越斋男。”

    元封更加崩溃,父亲竟然是倭国人,搞不好还可能是个海盗啥的,这真是让他情何以堪!

    对于这个结果,元封不愿意相信,但是夏沁心也说不出什么更令人信服的理由,毕竟这些她也只是听说而已。

    父亲的真实姓名和来历,并不是最紧要的,眼下重要的是收服江南,一统天下。所以这个为题暂且搁置,先将夏沁心安置下来,修书一封送往苏州,问问他们是打是和。

    姑苏城外,一座幽静典雅的园林,竹林如同波浪一般,树木郁郁葱葱,池水清澈透明,身穿劲装的汉子在暗处值守,隔着三里地就有岗哨拦截擅自经过的车马行人。

    从苏州城方向疾驰而来的马车被岗哨截住,出示了凭证才得以通行,到了庄园门口,从车上下来的是夏南风和沐英二人。

    两人才此拜见的是,南汉的幕后大佬,江南传奇女子,夏沁心的生母,曾经和前朝武帝有过一段感人肺腑,缠绵悱恻的爱情故事的夏南雨。

    经过层层检查,两人终于来到堂前,一位女官告诉他们,夫人正在佛堂诵经,要等半个时辰。

    夏南风不满的说道:“我们有大事禀报,耽误不得。”

    女官生硬的说:“夫人诵经的时候,就是天塌下来也不能打断。”

    夏南风对这个比自己大好多岁的姐姐很是无语,只能老老实实的等着。

    足足过了半个时辰之后,女官口中的夫人,夏南雨才露面。

    三十年前的苏州名媛,江南第一美女,如今已经接近五十岁了,但是风华依然不减当年,看起来就像是三旬妇人,雍容华贵,气度超凡,肤若凝脂,发如青丝,举手投足之间,令人折服。

    按说夏南风是夏南雨的亲妹妹,应该身材相貌差不多才是,但是事实上年轻许多的夏南风根本没办法和这个姐姐比较,即便是夏南雨的亲生女儿夏沁心,正是青春年华的大姑娘,和她娘比起来也不免稍逊风骚。

    “大姐,请恕罪!”

    夏南风和沐英一起跪到了地上。

    夏南雨面不改色,坐到椅子上才轻声问道:“怎么了?”

    声音若如黄莺般清脆悦耳,让人听着就觉得亲切温暖。

    两人此时不敢丝毫放松,沉声道:“女皇陛下被人掳走了。”

    夏南雨眼中闪过一丝惊讶,但是迅速平息了,她伸手剥了个橘子,柔声问道:“被人带去京城了?”

    “大姐,您是怎么知道的?”夏南风惊讶道。

    “没事的,过两天沁心就会安然无恙的回来,你们先回去准备一下吧。”

    “准备什么?”沐英不解的问道。

    “和那些文武解释一下,大伙降了吧,现在降顺,利益才能最大化,坚持打下去的话,反倒会把已经到手的葬送进去,就这样,你们去吧。”

    说完,夏南雨就进后堂去了,留下夏南风和沐英面面相觑。

    投降?难道苦心经营了十几年,就换来一个投降?

    夏南风和沐英怀着满腹心事回到苏州,在皇宫内秘密召集文武大臣开会,将女皇失踪(不敢说被掳)和夏夫人的意思一说,众皆哗然。

    南汉政权是复杂的综合体,江湖好汉,财阀,书院士林、海商集团,这些人都打算在将来的大汉朝廷中分一杯羹,而且对于这个小朝廷,大家都投入了巨大的精力、金钱、以及各种资源,就这样轻飘飘的投降了,甚至连一次像样的战斗都没有就投降,实在不能让大家接受。

    群情激奋之下,连沐英也压不住场面,会议不欢而散。

    当晚,南风还在小皇宫自己的寝殿内撕扯着头发,一筹莫展,忽然听到外面急促的脚步声,抬头一看,是沐英冲了进来。

    “你要干啥?”夏南风下意识的捂住了自己敞开的领口。

    “他们不愿意投降,兵变了!现在正有五个营的兵马奔着这边过来,咱们根本抵挡不住,再不走就来不及了!”沐英心急火燎,满头大汗。

    仿佛为了验证他的话一样,远处传来了急促的脚步声和砰砰的枪声,在寂静的水乡夜色中格外刺耳。

    “那怎么办?”夏南风不知所措。

    “走,我保护你!”沐英从背后拽出长刀来,顿了一顿又似乎像是下了很大决心一般补充道:“一辈子保护你!”。

    此时叛军已经开始攻打皇宫,皇宫侍卫单薄,大门很快即将被攻破,沐英将夏南风推给卫士,挥刀上前拼杀,阻挡住叛军的攻势,夏南风在后面急切的喊道:“沐英,别打了,快跑。”

    沐英一回头:“别管我,快跑!”

第383章 定江南() 
这一夜,苏州城被血与火掩盖,失去希望的乱兵烧杀抢掠,很快兵锋便指向城外的雅苑。

    待乱兵冲到雅苑的时候,夏夫人早已不见了,乱兵们放了一把火,将这座精致秀美的庭院烧成了白地。

    本来就是些无法无天的盗贼水匪,本来还有一点约束,现在女皇失踪,朝廷散架,最后的约束也没有了,乱兵们肆无忌惮的在江南大地上肆虐着,到处烧杀。

    挑起叛乱的一帮士子,看到自己的行为给百姓造成了巨大的痛苦,有些人悬梁自尽,有些人隐姓埋名逃亡去了,南汉朝廷的覆灭如同它的建立一般迅速而又富有戏剧性。

    江南糜烂,乱兵迭起,原本就互相不服的各路人马开始了内斗,为了争夺皇位大打出手。

    通往京师的道路上,人们扶老携幼,艰难的跋涉着,现在的江南已经变成了战场,大城市被各个强大的派系把持,互相攻打,乡野民间也组织起团练来,以村落为单位拥兵自保,到处风声鹤唳,哪还有心思从事桑农。

    唯有靠近北军占据地域,才相对安全些,乱兵胆子再大,也不敢触动他们的虎须。

    在这种情况下,一些江南本土德高望重的耄耋之士,带着乡亲们的嘱托踏上了北去的道路,他们要为万民请命,请汉王出兵南征,平定叛乱,还江南一个清平世界,毕竟两汉是一家嘛。

    车辆在泥泞的路面上行走着,人们风尘仆仆,神色凄凉,本来以为推翻了大周朝,一切苛捐杂税取消,大家能过上幸福安康的生活,哪知道还不如原来,不但财产不保,连小命都堪忧,那些天杀的海贼,五短身材,说鸟语,留怪发型,拿着细长的大刀,杀人不眨眼,比以前的锦衣卫还狠。

    刚下过雨的路面满是泥泞,车轮被陷住不能前行,天又下起雨来,雨雾一阵阵的飘洒,遮住了视线,男人们冒雨找来树枝和石头,垫在车轮下,拼命地抽打拉车的骡子,时间不等人啊,要是不早一天赶到京城,请来王师,江南人民就要多受一天的苦,就要多死很多人。

    汉子们脱了鞋,用肩膀推,用绳子拉,终于将马车拉出了泥潭,这时候雨也停了,众人一阵欢呼,正要继续行路,忽然负责瞭望的人一声大喊:“不好,海匪来了!”

    所谓海匪,以前也是堂堂的南汉水师,现在朝廷内部闹翻了,这些水师士兵也就干起了打家劫舍的老本行,和那些江湖盗匪响马不同的是,海匪不是中土人士,而是来自于东瀛倭国,相貌身材衣服武器很好辨认。

    果不其然,一队海匪从旁边的树林里冲了出来,大脑袋,短胳膊,罗圈腿,身高极其有限,只比十一二岁的孩童略高一点,但是身材粗壮,面目狰狞,如同缩小版本的魔鬼。

    更让人恐惧的是他们手中的武器,雪亮细长的钢刀,刀柄极长,可以双手握持,刀刃锋利,威力无比,他们都穿着杂色短袍,露着罗圈腿,穿着木屐,在泥泞中跑动起来丝毫不受影响。

    车队中的妇人孩童都尖叫起来,恐惧的呼叫更加刺激了海匪的兽性,哇哇怪叫着扑过来,负责护卫车队的汉子们抽出红缨枪和腰刀义无反顾的迎了上去

    这是一场一边倒的屠杀,双方实力差距实在太大,海匪们都是杀人如麻的惯犯,武功高强,刀法出众,窜蹦跳跃,形同鬼魅,长刀神出鬼没,一刀砍出,能将红缨枪连同人体一起看成两截。

    凶悍如斯,岂是一般武装乡民可以对抗的,不一会儿汉子们就被杀死大半,只剩下十几个人死死护住车辆,不让海匪们染指。

    车里传来妇女的哀号,海匪们兽性大发,狂呼道:“花姑娘的有,上啊!”

    车里的妇人们都将匕首拿在手中,准备抹脖子自杀了,老人也哀叹一声,老泪纵横,神州大地,江南水乡,因何会遭受如此荼毒!

    正在千钧一发之际,一阵马蹄声响起,北方有骑兵迅速冲来,飞奔的马蹄子将稀泥踩得到处飞溅,战马不是那种江南常见的矮马,而是高大的西域种,马上的骑士也不是端坐着的,而是弓起身子,蹲在马上,一边策马飞腾,一边发出粗野的喊叫,为首一人单手举着红旗,上面一面大大的汉字。

    北兵及时赶到,海匪们却只是一愣,旋即布阵相迎,若是往日遇到北军骑兵,他们肯定退走,但是今日大雨泥泞,战马速度受到影响,火枪也受潮不能发射,反不如锋利的长刀好使。

    双方二话不说,立刻展开一场激斗,骑兵们从得胜钩上摘下丈八长枪,以居高临下万钧之势压来,一轮冲击过后,胜负已经分晓,一多半的海匪被长枪钉死在地上,余众狼狈逃窜,骑兵们不慌不忙摘下弓箭,如同打猎一般追逐着残匪,将他们一一射杀。

    车队中的人纷纷痛哭失声,高喊多谢天兵救命之恩,北军骑兵呼啸转来,为首者高声道:“再往北走十里就安全了。”说罢领兵继续巡逻去也。

    车队收拾了尸体,继续前行,到了镇江附近,看到一如往昔般繁华的江南景象,众人更加感慨,后悔当初不尽早归降北汉。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1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