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暧昧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极品修真农民-第42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想的美!”李致远白眼道“知道我要养什么鱼吗?”

    “你要养什么鱼呀?”何赛雪惊讶道。

    “我要养的可是上千元一斤的鲥鱼……”

    “什么,鲥鱼?你养得活吗?”何赛雪也了解鲥鱼,不过她不相信李致远能养活。

    “走着瞧吧!”李致远道。“现在谈谈承包费吧?我要在池塘有的基础上,再挖大一些,大概两亩田的样子。”

    ”两亩田的话,承包一年就是一千块钱,一年你给五百块钱行了。”何赛雪道。

    “好,我先把钱给你!然后你给我开个租凭证明,”李致远直接就把钱交了,他怕以后鱼塘发展起来,会有人眼红,为了不必要的麻烦,该走的程序他还是要走。

    当下,立了合同。承包期限是三年,李致远交付了一千五百块钱。

    拿到承包权后,李致远便开始考虑挖鱼的事情了。

    鲥鱼性子憨猛,它们可以撞破南墙不回头,所以对于鱼池的要求也很讲究,在鱼池的水泥坡面上要缚一层黄土为其作为缓冲,不然这些憨猛的家伙不等长大就会撞死在水泥池上。

    这一点倒是没有什么困难,挖池塘的时候告诉工程队添上这一道工序便可。

    选好址后,李致远便找工程队来开挖鱼塘,工程队是县城的一个姓冯的老板组建的,冯老板名叫冯明远,在华贵县一带做工程也有十多年了,信誉度还是蛮高的。

    当听说李致远在要山上开挖鱼塘时,冯老板便问他要开多大的坑,在听了李致远对鱼塘面积和深度的要求后,做了工程金的预算,大约也就是一万五千块钱左右的样子,一万多块钱对于现在的李致远来说,也就是个小钱,他没有含糊便同意并预付了冯老板五千块钱,要求工程队能早一点进场施工,冯老板没想到李致远这样爽快,高兴之下,立即承诺三天之内进场施工。

    冯老板倒是守信之人,后天一大早便带着工程队来到土包山下的那个池塘前,对原有的池塘进行扩挖,两台挖土机轰隆隆同时作业,很快便挖出一个两亩地大小的池塘出来,然后用水泥铺设,在水泥面干却后,拉来一车黄土,将坡面缚上一层四指厚的黄泥层。注入了水后。一个崭新的鱼塘便显现了出来。

    整个过程都很顺利,只是在给鱼塘水泥坡面缚土之际,有工人对缚的这一层泥土很古怪,觉得很没有必要,好奇之下便问李致远要养什么鱼,李致远敷衍说是要养草鱼,顺便再养些泥鳅,那些工人便释然了,养泥鳅的确要缚一层土的,不过李致远的鱼塘的泥土是不是太薄了一些,虽有疑问,却也没有过份地关注。必竟又不是他们养鱼,操那无枉的心干吗?

    李致远要养的可是千元一斤的鲥鱼,一条鱼能卖好几千块呢,知道的人多了难保不被惦记,所以能瞒则瞒,而且在养殖的过程中,难免要使一些异常的手段,能不被人知道最好,低调才是王道嘛!

    挖鱼塘的花费和冯老板预算的相差不大,花了一万四千三百多块钱,看着新挖的鱼塘,李致远露出开心的笑容。

    接连两天,不断有村里的闲汉来瞧热闹,大家都很好奇李致远这事业发展咋就这么迅速,按说他刚刚把鸡场建起不久,成本还未必能赚得回来,现在居然有钱捣鼓鱼塘来了。

    钱是非常私密性的问题,一般没有人轻易提起,大家只是问他要养啥鱼,他把敷衍工程队工人的话又说一遍,立即便激起一阵议论,有鼓励的也有说丧气话的,说现在鱼市的行情越发不景气,尤其是草鱼,撑死五六块钱一斤,赚不了几个钱,还有人提议要李致远养点稀罕物捞大价钱,比如鲶鱼,十几块钱一斤,比草鱼的价格高了一倍。

    对此李致远只是微笑,不置可否。

    渐渐人们的关注度便减弱下来,一个礼拜后便没有人再来鱼塘这边了。

    鱼塘有了,现在就要解决塘水的温度了,鲥鱼对于水温要求很苛刻,水温不能太低,也不能太高,必须要保持7到25度这个范围,低于这个温度或是高于这个温度,鲥鱼就会死去。

    要做到这一点看上去有点难,尤其现在已是隆冬季节,水温在白天都达不到这个标准,刚别提滴水在冰的夜间了。

    通常的办法是,像菜农一样,在鱼塘周围搭建熟料大棚,大棚冬暖夏凉,能均衡水温。

    李致远却不想大费周折,虽然搭建熟料大棚花费也不是太巨,但搭建大棚需要很长一段时间,眼瞅着再有二十天就要过年,时间上不合适。

    李致远想,给鱼苗种道,让它们修炼,修真的人寒暑不侵,那么修真的鱼,也应该能抵御严寒的!
第90章 鱼苗公司
    当水温问题已经不是问题后,李致远便开始寻找鲥鱼鱼苗供应商了。

    现在他有了电脑,只要上网一查,想找到的东西立即便出来了,非常方便,李致远在水产养殖网上,很快便找到一家供应鲥鱼鱼苗的公司。

    李致远所找的这家供应鲥鱼鱼苗的公司叫富农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只所以选择这家公司,是因为这家公司就在省城,有一次他去省城送货,在省城的效区无意中瞅见过这家公司。

    看规模还是挺大的。

    李致远按照网上给出的客服电话,给那家公司打过去,问了一下鲥鱼苗的价格,感觉价格比想像中的要低。

    第二天,他便雇了一辆货车,赶往省城购买鱼苗,因为又到了给省政府食堂送货的日子,所以他又拉了一车野山鸡蛋,按照王大魁的要求,这一次装了三千只鸡蛋。

    车到省政府食堂,卸了鸡蛋,一向不喜欢客套的王大魁将一包软中华塞给李致远,还说中午要请客。

    经过一段时间的接触,现在两人也混熟了,就好像忘年交一样,关系很是不错,见王大魁要请客,李致远便问道:“怎么突然想起要请客呀,是不是有什么喜事呀?”

    “没什么喜事,就是想跟你商量个事。”王大魁一向直言快语惯了,藏着掖着的事终究干不来,于是便将那事说了出来:“你的鸡蛋在食堂越来越受欢迎,不够用呀,能不能每个礼拜再多送一千只。”

    “行啊!”李致远爽快地道,现在鸡场的产出一直在增加,他还是可以满足这个要求的,不过他这时候也提出了个要求:“刚挖了个鱼塘,要养鱼了,恐怕更要忙了,以后只能半个月给你们送一次货了……”

    “半个月呀……”王大魁有些犹豫,脑子一转道:“要不这样吧小李,以后不让你这个大老板亲自跑来了,我派车去你鸡场拉货怎样?”

    “行啊!”李致远就等他这话了,当下爽快地应承了,说实话老是跑来跑去的往省城送鸡蛋,这运费不说,光是这份麻烦他都受不了了。

    他的山鸡蛋如此受欢迎,完全资格让用货单位亲自上门取货的。

    而且这样的话,他省了钱省了力,作为省政府的大厨,王大魁也不吃什么亏,因为食堂有车有人,上门拉货他王大魁一分钱的损失都没有。

    当下,李致远留下一张名片,要王大魁按照上面的地址寻找便可。

    离开省政府食堂,李致远便驱车来到省城效区的富农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到了公司门口便看见有装鱼苗的车进出。

    车子开进公司后,远远便可以看见大大小小的方块状鱼塘,密密麻麻排列着,总面积看上去有五十亩地大小,能在省城效区搞到这么大面积一块地,这家公司的实力可见一斑。

    将车停下,来到公司办公楼,李致远说明了来意,接待处的两名销售人员很有些好奇。

    对于鱼苗公司来说,隆冬季节本来就是鱼苗销售的淡季,而鲥鱼苗的销售更是淡中之淡。

    鲥鱼对于水温的要求很高,现在每天的最低温度是零下,成鱼都还耐受不了,更别提鲥鱼苗了,所以即便有熟料大棚的养殖户,也不会选择在这个季节引进鱼苗。

    这也是为什么鲥鱼苗的价格要比平时便宜一些的原因。

    接连一个月没有人来买鲥鱼苗了,突然来了这么一位,那一男一女两名销售人员好奇之下,上下打量李致远,见他才二十出头的年纪,更加的好奇,都以为碰到了一个愣头青,当下那女销售员露出一个复杂的笑来,柔声细语地劝说道:“李老板,这季节养殖鲥鱼苗,难度可是有点大呀!你考虑好了没有……”

    那名女销售员考虑的还是蛮周到的,他不但但为李致远考虑也为公司考虑到了,公司的保温设施自然要比养殖户要精良,虽是隆冬季节,依然能保证鲥鱼苗的安全成长,一旦要出售出去,养殖户那里的保温设施先不提,光是运输过程中的风险就无法避免。

    如果在运送的过程中,鱼苗有死亡现像,到时候损失算谁的,可就说不清了。

    “我早就考虑好,不然我也不会来。”李致远认真地道。

    李致远的话让两个销售员为之一讶,倒也没再劝了,那男的见李致远购买的鱼苗并不多,当下便拍板道:“只要你觉得没问题,我们当然愿意卖给你,请随我来吧……”

    李致远跟随那男销售员到前台开了单,两亩地大的鱼塘,按照鲥鱼的养殖密度,可以养一千到一千五百只鲥鱼苗,有五行灵泉作保证,李致远要了一千五百只,一尾是六块钱的价格,每尾比销售旺季低了两块钱。一共是九千块钱。

    交了钱后,李致远提出要用自已的货车运送。工作人员当然没有意见,只是提醒李致远路上要加倍小心。

    接着,李致远让司机把车开到一块熟料大棚笼罩下的鱼塘边上,然后有工作人员用一个大的熟料保温袋子装上水温在二十度左右的水,然后才放入鱼苗,放入鱼苗,又用增氧机增了几分钟的氧气,然后才将熟料袋子封了口,一大群人小心再小心再小心地把熟料袋装上车。

    看着一大群工作人员如此的小心翼翼,仍然令鲥鱼苗一阵慌乱游窜,李致远能体会到这鲥鱼的憨猛和难养程度。

    都说女人与小儿难养,看样子最难养的是鲥鱼!

    最后李致远在一众工作人员古怪而担忧的目光中,与货车司机一起离开鱼苗公司。在他们看来,这季节引进鲥鱼苗,多半是脑子绣掉了,纯属找赔的行为。

    离开富农生物科技有限公司一段路后,货车渐渐开出了省城效区,到了田间空旷的公路上时,李致远便让司机把车停下来,然后,他走下车,饶到后车兜边上,将手按在装鱼苗的熟料袋子上。

    虽然才一支烟的工夫,那熟料袋里的水温依然是下降了不少,从省城到家乡最少也要三个小时间的工夫,按照这个降温速度,估计不等一千五百只鱼苗放养到鱼塘中就得挂掉一大半。
正文 第91章 放养鱼苗
    李致远将神识打开,将装鱼的水袋笼罩住,然后给这些鱼苗一一种了道,然后又给它们分封了“学徒”的职位,然后,用意念命令它们开始修炼。顶点小说 。(23)(wx)。Com

    鱼苗刚刚入道,体内产生灵力还需要一些时间,为了防止鱼苗在路上死去,李致远将手按在水袋上,将灵气灌注入到装鱼的水袋中。

    对于灵气,李致远信心十足,给人治病疗伤都能立竿见影,小小的鱼类又岂在话下,所以输了半分钟的木系灵气后,李致远果断地收回手来,然后跳上车,吩咐司机开车直奔家乡。

    车到鱼塘,李致远把车停靠在鱼塘边,跳下车四下一打望,见周遭无人,便给马金香打电话,把鸡场的三个工人全叫了下来帮忙放养鱼苗。

    打过电话后,李致远觉得人手还不够,就又打电话给刘小芳,让她来帮忙。

    没一会,三个工人,刘小芳都到来了。

    此前他们也听说李致远要养鱼,所以看到新挖的鱼塘他们也没有太大的惊奇,只是对李致远投去欣赏的目光。

    在大伙眼里,这个要文文不上、要武武不下、年纪不足二十岁的后生,短短半年间,居然把事业做得这样大,反正几十年来,双庙村是没有出现这么大能耐的人,也就是那个本土企业家葛大虎还算个人物,不过葛大虎创业的时候,已是而立之年,比李致远年纪大,还有就是,葛大虎据说是在赌桌上赢了一大笔钱,有了那笔钱打底,才渐渐把事业发展起来的。

    两厢比较,还是李致远更加的牛叉一些。

    “致远,这是啥鱼呀?”刘小芳少女心性,好奇心最大,见李致远拉了一大车的鱼苗,不由得开口问道。

    “鲥鱼。”李致远回应道。

    对于刘小芳,他不想撒慌,因为在心里,他已经把刘小芳当成了自已的女朋友。

    “啥?死鱼……”刘小芳还没开口,马金香脸上已经浮现出古怪的笑容。

    “对,鲥鱼。”

    “老天!你……你养死鱼?!”马金香瞪大一双桃花眼,惊奇地道。

    “真是乌鸦嘴!”刘小芳白了马金香一眼:“眼长那么大,怎么就看不清呢!哪有什么死鱼!?”

    马金香闻言并不恼,从来到鱼塘的那一刻起,她目光就一直在李致远身上打转转,压根就没有朝车上的水袋上看。她关注的是人而不是鱼。

    这也是为什么刘小芳丢白眼给她的原因。

    刘小芳一看到马金香那双桃花眼在李致远身上打转转,心里就一阵不忿。

    水袋是透明的,从外面就可以透视到里面的鱼苗。一个个活生生的,没有死亡的现像。

    马金香从李致远身上移开目光,望向车上的水袋,见里面一个个都是活生生的小鱼。

    众人这时候也都望了上去,只是那鱼苗没有一个人认识。

    “哈哈,大侄子真会骗人,哪里有什么死鱼呀?!”马金香笑道:“我们的李大厂长越来越坏了!”

    李致远嘿嘿一笑,也不解释,他本就不想有人知道那是鲥鱼,恰好鲥鱼和死鱼是谐音,他没有撒谎,是马金香会错了意,既然如此那就将错就错吧,随便他们怎么想去。

    “来,大家一起帮忙把鱼苗抬下来,”李致远爬到车上,然后把大伙招到车下,郑重交代道:“一定要小心,可不能惊着这些鱼苗,否则它们真的就变成死鱼了……”

    “哈哈,瞧你说的,这鱼比古时的大小姐还娇贵?惊一下就能惊死?马金香大声地道。

    “喂,叫你小心,你还那么大声?!”刘小芳狠狠的刮了马金香一眼。

    马金香顿时乖乖地不说话了。

    见刘小芳原来还有这么凶悍的一面,李致远也是一阵意外,以后事业做大起来,将来娶了她,有这么一个厉家角色独撑一面,可以让他省不少心,这是好事。

    “请千万要小心,如果鱼苗放到鱼塘,无一死亡,我请大家吃饭……”为了让大家引起重视,李致远许了一条好处。

    “吃饭,是在村里吃还是去县城吃?”马金香来了兴致。

    “你怎么那么多话?”刘小芳又狠狠地白了马金香一眼。

    马金香扁扁嘴,终于闭了口不再出声。

    所有人都重视起来,按照李致远的吩咐,他从车上将水袋往下推。赵四负责从车尾托住水袋,三个女人则站成一圈,每人负责一边把扶水袋。

    众人都小心翼翼的,赵四夫妇最是听话,在抬鱼时直接就屏住了呼吸。

    本来一件挺轻松的活,把众人累得够呛,并不是那水袋有多重,实在是心里紧张的缘故,不过累却累出了成绩,放养到鱼塘里的鲥鱼鱼苗,无一死亡。

    “致远,这么冷的天,这些鱼苗能活吗?”马金香担忧道。

    “能活。”李致远道:“好了,没什么事了,大家回鸡场干话吧,总之以后多干活,少猜忌,少扯嘴皮子,春节有年终奖的……”

    众人闻言都是一阵欣喜,他们在鸡场工作时间半年都不到,老板这是又要发福利了,这样大方的老板,让众工人又兴奋又是感激。

    赵四妻子李春叶是个精明人,她首先表态:“致远你放心,俺还是那句话,跟您干活,俺男人是哑巴,俺也是哑巴。”

    “是呀,致远,我们都不会乱说的。”马金香也认真地道:“你别瞧俺表面上咋咋唬唬的,其实俺不是嘴敞的人……”

    马金香表了态后,刘小芳也道:“致远,俺也不会乱说的,这个你放心好了!”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