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吕氏外戚-第218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陛下!严白虎父子皆是新投不久之将,我军遭此劫难,其心必然有异!再加上之前陛下虢夺其军,二人必生私怨!倘若给予其募兵之权,恐生祸患!”阎象首先开口道。
“不错!严氏父子虽蒙陛下洪恩,以贼首身份投诚而获封德侯,骁骑将军,但两人毕竟出身不正,对于陛下考验其忠心的行为,未必会领悟透彻,因此,倘若我等此番大胜,其父子二人必然可为陛下所用,但如今贸然给予严氏父子募兵之权,恐陛下今后再难制之了!”韩胤也难得的没有反驳一向看不顺眼的阎象,不甘落后的说道。
“陛下,严氏父子莫名来投,其目的本就惹人生疑,说不得本就是别有机心而来!陛下万万不可托付如此大事!想那秦旭、孙策虽然两厢罢兵,但毕竟非出同源,必然还会相互提防,只要陛下麾下将士用命,便是谨守萧关赖山川之利以防秦某来兵,也未必就是必败之局!陛下又何必将大军生死托付于两个外人?”纪灵算的上是几人中头脑相对比较冷静的。虽然对袁术称帝之事一直有些抵触,但碍于袁术恩遇,自到丹阳来后一直消沉,如今见袁术竟然想要启用那纪灵一开始就觉得来历不明,意图不明的严氏父子,也自劝谏道。
“陛下……三思啊!”雷薄见其他三人都表了态,该说的不该说的都说完了,当下抱拳单膝跪地,面上甚是真诚的望着袁术,像是另外三人所言皆是给其做陪衬似的。
“这……”其实袁术除了性子狂妄一点,不该有的心思大了点之外,对手下这帮人还是相当不错的,在一定程度上,也是肯听些忠言的,见手下最为倚重的五人中有四人皆出言反对,也不禁陷入了沉吟之中。探询的目光,不由自主的看向了自始至终一直没有发话的被袁术称作“智将”的卫将军李丰,道:“众卿皆言之有理,看来是朕太容易相信人了,李卿,此事你又怎么看?”
“陛下!臣愚钝,今日之日不做评论,但以陛下马首是瞻!”李丰慢悠悠的抬起头来,不理会其他四人或是讥讽,或是疑惑的眼神,一脸庄重的冲刘邦拱手言道:“不过臣尝闻陛下言及大汉高帝刘邦之事,常对其麾下陈平、英布等英雄人物向往不已,却不知当时高帝面对新降的两人,是如何做的?而同其亲近之徒如卢绾、韩王信之流,最终又是如何报答君恩的呢?”
“喝……”李丰此言一出,别说是袁术,便是纪灵、阎象、雷薄、韩胤四将也皆是明白了李丰的意思,皆是倒吸了一口冷气,看怪物似的看向李丰。
李丰的话再清楚不过了,陈平、英布皆是自项藉处投靠刘邦的,特别是那位封地就在江东,初被封九江王,后改淮南王,本称黥布的英布,甚至还是项藉麾下大将,却是叛楚投汉之后,为大汉王朝立下了赫赫战功。而李丰所言的卢绾、韩王信,却是自打刘邦同乡,自其立志时便跟随左右,甚为刘邦亲厚,最终却是背汉而投降了匈奴。李丰在这个时候向袁术提起这四人,意思当真是再明显不过了。
大汉传承虽有四百年,但有汉一代,开过十八功臣之事却是传承不衰。既然献侯、丞相陈平、淮南王英布这等降将能在叛前主之后,能为大汉建国立下汗马功劳,而那自困顿时一交厚的故臣却是最终失节,时至今日,这“新立”不久的仲家皇朝中,谁又是那功盖寰宇的献侯、淮南王,谁又是卢绾、韩王信呢?
李丰这话的打击面有些广了,而且所言虽然借古喻今,但代入感非常强烈,袁术几乎是下意识的就看了眼纪灵阎象等人,虽然只是无甚表情的一撇,却是也足以让纪灵等人心中仿佛堵上了几块腐物,那种咽不下去呕不上来的恶心感,憋得这几人脸现青紫。看向李丰的眼神,也多了几分不善。
“李卿所言有些过了!”袁术毕竟还是有几分眼力见的,见此番因为李丰之言,使得纪灵阎象等人无辜中箭,眼下乃是亟需用人之际,便是袁术听进了李丰的话,也不欲因为要用两个新投之人而惹得这帮一直从南阳就忠心耿耿的跟到现在的仲家皇朝“老臣”们寒心。可李丰的话却又足像是一根刺一般,在袁术的心头缭绕不去,袁术沉吟了半晌,终于有了几分计较,说道:“纪、阎、雷、韩四位卿家所言皆是老成谋国之言,朕心甚慰!待退敌后定有嘉奖!但李卿之言虽有言过其实之处,但也不是不堪借鉴!正所谓疑人不用,用人不疑么!之前严氏父子初投之时,乃是李卿同韩卿代朕相迎,许是有了些交情!眼下贼势浩大,国事倾颓,正值用人之际,朕既受命于天,一言一行自皆有天佑,如此可命李卿、韩卿领本部五百将校,同去历阳,协同那严氏父子募兵。一来可纳贤才为朕所用,二来,也可免朝臣相疑之危!此事到此为止,众卿多想想如何应对那秦贼、孙贼不日即来的攻袭吧!”
“这……诺!”见袁术最终和稀泥似的定下了调子,纪灵阎象等人懦了懦嘴,最终也只能化作一声叹息。纪灵见袁术现在病急乱投医,心里急得很,却也无话可说,阎象和雷薄对视一眼,皆是颇为失望的摇头而退,韩胤更是恼怒的看了老神在在的李丰一眼,也只能自认倒霉!
现在谁不知道因为前番虢夺严氏父子兵权,软禁在历阳的“考验”其忠心之事,已经将严白虎、严舆父子得罪了个干净。这回遇到难题了,却又想起了人家,可就算是这样,也不是将之前的军力交还,表示诚意,反倒是着令两人在人生地不熟的历阳新募兵士,更有甚者还有时间限制,都到了这份上了,不说同舟共济,共度难关,还在提心吊胆的提防着,还在处心积虑的出难题,可以想见,自己两人等见了严氏父子,能有好脸色看才真是奇怪了呢!
四人各有各的心事,加上四人间也颇有龃龉,自是没有了谈性,自袁术处出来,也只是匆匆拱了拱手,便自散去,谁也没有注意到,走在最后的李丰眼神中那抹一闪而过的得意神采。(未完待续。。)
ps: 一会还有一章奉上!
第三百七六章 祸起萧墙,皇图成一梦(中)
丹阳郡治所,历阳城中。
眼下正是江南春意盎然的季节,此地却满是萧索之气。
原本就颇为老旧的城街上,偶然行过的一两个衣不蔽体、步履蹒跚的老者,却皆是背着沉重的木犁,一步一拖,满是风霜堆积的脸上挂着木然而疲惫的神色,唯有穿着分辨不出颜色、满是补丁衣服,蹦跳着跟在其后的稚童,不知愁苦的小脸上,挂着甜甜的笑意,懂事的用藕瓜似的手臂,用那微不足道的力道,帮着其中一个老者扶犁。也只有这时,老者如同死灰一般冷漠的眼眸,才会闪过几分神采,咧开只剩下一两颗松动牙齿的干瘪嘴唇,挤出一丝慈祥的笑意,转过头来再看向身边满是羡色的老伙计,露出几分苦涩的得意。
“闪开!闪开!老东西,挡了爷们的公务,是不是不想活了!”几个身材粗壮的差官,粗暴的将并未占道的祖孙推到一旁,横眉立目,作势欲打,好歹被身边的同僚拉住,才悻悻的住了手,朝摔倒在地,犹自将满目恨意的稚童护在臂下的老者一行厌恶的吐了口痰,摇摆着身子,手举一卷黄绢,向城门走去。
“这帮天杀的人渣!”见那差官越行越远,一旁的几名老者才七手八脚的将老者扶起,左右看看无人,才低下头低声骂了几句,相互搀扶而走。
“仲氏皇帝有令,今有汉国贼众来寇,侵我国土。略我子民,凡我国民,年十三以上。五十岁以下者,皆当有投军报国之志!为仲家效力!封妻荫子,光宗耀祖!”
“仲氏皇帝有令,今有……”
差人倒是用心,在如今空无一人的城门口贴上了黄绢,轮流大声的一遍遍冲着城内空旷的街道宣读,不知说与谁听。
“父亲。可活计没法干了!丹阳这鬼地方,本就人口不多,前番又强行征掳了一便!据说那姓李的说。他们皇帝的旨意说要我们十日内征足千人送去前线,否则提头去见,这还是他们苦求之后,才加恩宽限的!可如今这丹阳郡中。屋中妇者无衣。田中尽是老弱,哪里还有精壮可募?当初我父子也算是这江东一号人物,怎得如今落得这种地步?”历阳城军营之中,严舆满脸牢骚的向着他老子严白虎大口的吐着苦水,一脸不忿之色,道。
“呵,急什么!”严白虎并没有被自家宝贝儿子的话所激怒,似乎对严舆的话并无所动。仍旧老神在在的趺坐在软榻之上,手中“倒举”着一卷竹简。也是看的津津有味。
“父亲原本也是一方豪雄,就算是落了难,也该是寻机东山再起,难不成便安心作这劳什子仲家皇朝的什么德侯不成么?”不管识字不识字,你书都拿倒了,唬得了谁?严舆自是看出了自家老爹的敷衍之意,哭笑不得一屁股坐在严白虎身边,不满的说道。
“呼……你啊你啊!”严白虎自知是瞒不过自家这宝贝儿子,将书简丢在榻旁,脸上挂着淡淡的笑容,说道:“舆儿,你可知为父为何在那袁公路夺我兵力,软禁我父子两人时,还能坦然处之么?”
“这……,难不成是父亲之前所言送消息与你那人的计谋,不对啊,我等安身立命的兵士都被袁术划了去,如何……呃……还望父亲明示!”严舆听到严白虎发问,下意识的就将心里担忧的话说了出来,但见严白虎面露微笑的样子,也不知道自己哪一点说错了,低头问道。
“舆儿,看这态势不管是刘皇帝还是袁皇帝,都长久不了了。你记住,要想在这等乱世之下生存,莫要过分依靠任何人!你只能靠自己!”严白虎粗豪的脸上,闪过几分智慧的光芒,若有所指的说道:“给我们传递消息的那方势力,为父虽然至今不能确定他们是谁,但也终归逃不出中原那几家!他们的意思为父明白的紧,不管是养寇自重还是欲将这浑水搅的更浑,以掩盖传国玉玺已经易手的消息,对他们来说十分重要,可对于你我父子来说,何尝不是一个机会?”
“父亲的意思是说,此番我们要有所行动?可兵力……”曾经能得江东半壁的人物,怎么会是个脑子里满是肌肉的货色?严舆听了严白虎之言后,仿佛也悟到了什么,却总是抓不住要点,凑近了严白虎说道。
“兵力?”严白虎目露嘲讽之色,看着东南方向,冷笑道:“你不是也知道如今历阳城中,青壮十不存一,就这些老弱病残,和府衙中那十余名差兵,妄说我等尚有五百人,便是只你我父子二人,又有何惧?况且,为父是哪种被人三言两语便能劝说投入全部身家之人么?就算是那秦某人亲来,为父也自有应对之法,更何况,咱们还有一支奇兵未用呢!”
“难道父亲欲夺城自立?那秦旭得扬州之念甚笃,而且丹阳这里……”严舆实在有些跟不上自家老爹的街拍,不明白严白虎言里话间对丹阳这么个穷山恶水之地,怎么就这么情有独钟!而且似乎并不惧怕传说连孙策都要退避三舍的秦旭大军。
“舆儿,此事你现在不必知晓,好生将那仲家皇帝给你我父子留下的五百军士善加安抚,同时也要将那李丰、韩胤两人安顿好!就在这几日,只待那前方消息一来,便是你我父子重新立足之机!”严白虎面带得意的捋着短须,吩咐说道。
“诺!”严舆本是来求严白虎解惑,却没想到到头来弄得更是满头雾水了,见自家老爹没有深谈的意思,也只好称诺而走。
就在袁术和严白虎都以为自己得计之时,搅起了这摊浑水的秦旭,却是正在给此番走了一趟许昌,被天子改封扬州牧的刘繇举行隆重的“入城典礼”。
尽管那日在本能生擒或斩杀了孙策的情况下,秦旭出乎所有人意料的将孙策毫发无损的放回,惹得刘繇老大的不高兴,甚至不惜“自毁名节”,透露了几分自家的“丑事”来要挟郭嘉,但秦旭还是看在刘繇同郭嘉毕竟有些不太好言明的关系的情况下,“大方”的没有计较当日刘繇的得罪之事,依然根据前约,将孙策强压麾下众意,腾空的曲阿城转手送还给了刘繇。刘繇苦了好几天的脸色才有些好转,只不过,在查勘了自家出奔之前尚且丰盈的曲阿府库后,见本是米粮满仓,金银贮满的府库如今空空如也,连只老鼠也没有的惨状,简直是活剥了孙策皮的心思都有了,连带着秦某人也躺着中枪,没有得了刘繇的好脸看。
“仲明,此番袁术屯兵萧关,意欲死守的意图很大!萧关虽然名不见经传,不及虎牢、汜水等关出兵,却也是依山而建,易守难攻,看样子,是时候该启用文和布下的棋子了!”自从那日被刘繇当众叫破了自家事,郭嘉的确消沉了“一阵子”,足足有半个多时辰之久,便又像是没事人一般,倒是让有心八卦一番郭帅哥同两位刘氏女的风流趣事的秦某人仿佛拳头打进了棉花里。此番郭嘉正是拿了由贾诩麾下暗影传来的消息,赶着来见秦旭了。
“还是暂时先不要动用为宜,那可是之前我等欲要平衡扬州境内势力相对平衡又皆为我所用时所布下的棋子,只不过这棋子却是一部闲棋,若是我等不将袁术打疼了,估计那棋子是不会轻举妄动的!”秦旭笑眯眯的说道。扬州现在虽然因为秦旭的搀和,已经有了孙策、刘繇和即将败亡无悬念的袁术三家势力,可此番秦旭毕竟是“奉旨”来清剿袁术叛军的,再者若是要将传国玉玺之事合理的画上个句号,自然对袁术也留他不得。可这样的话,扬州只有一个孙策和刘繇互斗,太容易分出胜负来了。虽然孙策兵少,又碍于吕布军的“面子”,可能还能容刘繇一阵子,可孙策麾下的周瑜可不是吃素的,三个刘繇也不会是周瑜的对手,所以,秦旭很“热心”的帮助同样对刘繇、孙策无甚好感的袁术,寻找了一个继任者。让扬州这几乎占据了大汉全境接近六分之一的大州在吕布军有实力全部吞下之前,热闹一些!同时也为同样想要觊觎扬州的周边势力提个醒。因此,一次酣畅淋漓的对袁术战事,便成了促成这一切的先期条件。
“唔,如此也好,袁术估计怎么也想不到,自以为有萧关、涪关之力,足以能抵挡我军同那孙策军攻袭的丹阳,终归是祸起萧墙之内。”郭嘉听了秦旭所言之后,并没有因为秦旭言辞异于己而起争执,反倒是赞同的点了点头,
“奉孝当真是心胸宽广,秦某佩服,扬州,此番咱们是势在必得!……”秦旭见郭嘉竟然认同了自己的建议,心情大好,一副对郭嘉的大度甚是钦佩的模样,笑眯眯的说道,只是话锋一转,突然问道:“不知刘扬州口中那两位同奉孝感情颇深的刘小姐,如今何在?容旭拜上嫂夫人如何……”(未完待续。。)
第三百七七章 祸起萧墙,皇图成一梦(下)
秦旭同郭嘉玩笑归玩笑,可眼见着扬州好大一块肥肉在眼前,却偏偏有心无力,看得吃不得,着实不是件令人舒服的事情。
所谓不谋全局者,不足以谋一域。两年多时间里的不停征战、扩军,再加上百年不遇的中原大旱,便是有糜家以制海盐策积累的巨额财富的支持,和之前全盘接收的前徐州牧陶谦数年的积累,吕布军财政上其实也有些吃不住了。
前番青州方面先后扩编了陷阵、先登、骁骑、飞骑、亲卫、辎重、城防六营(取消了神弓营编制,编入城防营中),再加上临淄本地的衙兵,吕布军在青州的战兵、辅兵加起来足有七万余人。
而徐州在丹阳兵叛乱之后,虽然清洗了一部分,也还余有一万余人,但加上一开始就派驻下邳的青州兵两万人,和樊稠新投的西凉兵三千人,也足足有近四万大军,两州加起来的兵力,已经达到了令人咋舌的近十二万人。而且,吕布军这些兵士,并不同其他势力半屯半兵的模式,因为青州多山少田,当初百万黄巾新降之时,就以流民策为蓝本,将这几十万黄巾降众派驻到各郡县行屯田之事了,也就是说吕布军的这些兵力数据,全部是“职业军人”,便是那临淄府衙的衙兵也是如此。这一消息的确认,早在秦旭奉命搀和曹操营救天子之时,便已经开始引起了周边势力的警觉。
也难怪曹操和当初的袁绍对吕布军忌惮不已,青徐二州州境本就不大。两州加起来也就扬州一个豫章郡大小,却聚累了如此多的兵将,意欲何为?也就是前番秦旭在长安立下“大功”。袁绍又横遭暴死,吕布方面又将汉帝的归属权“拱手相让”,这才“换”来了吕布军势力同曹操军势力的“蜜月期”。不过这表面上的平和,却还不足以平却曹军的压迫感,因此才促成了此番借调查传国玉玺之因,奉旨征伐扬州之事。
表面上看,曹操爱惜兵力。将大好扬州拱手相让给自家盟友的行为,确实值得吕布军“感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