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暧昧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红楼草根攻略-第60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千方百计的哄骗薛家的银子,说是用于疏通关系……(未完待续)
第170章 林家冤情 水落石出
    这话说得轻描淡写,众人却感伤得不行,越发哭成一片,林黛玉一头钻进老太太怀里,早哭得喘不过气儿来,宝玉也不避嫌疑,轻轻儿拍着背安慰她。

    “哈哈哈,我常想着,不知道蹬腿儿之后,你们会如何哭我,今儿个总算是见识了,还是没有看你们傻乐的时候心里舒畅,还不都给我打住,再哭我不死都不好意思了。”

    众人这才止住,黛玉先就不依道:“老太太为老不尊,故意逗我们哭,从今儿起,再不给你酒喝了,谁让你喝高了就消遣人呢!”

    “林妹妹!”宝玉急忙使眼色,就算老太太宠着,当着众人的面,特别是太太在呢,别让人借机又教训你不知尊重。

    贾母忍不住打趣儿到:“宝玉你别总是欺负林妹妹,将来有你赔不是的,想当年,老太爷把我娶回家里,当着老老太爷他们,不知道有多风光,我但凡说句玩笑,他就清嗓子做警示状,你们知道我是怎么降服他的吗?”

    众人贾母说起自己的趣事儿,都竖起耳朵来听,黛玉急得催促道:“老太太别卖关子了,快说来我们学会了收拾你的乖孙儿。”

    “嗯哼。。。。。。”王夫人下意识地清了下嗓子,贾母话中有话,林黛玉的言行未免有些儿不知廉耻,好歹也是书香世家的小姐,她就不能矜持一点吗。

    “可见我们老爷是倒着的,太太倒咳嗽起来了,哈哈哈。。。。。。”尤氏先就笑了起来,众人也忍俊不住,十有**捂着嘴儿偷着乐。

    贾母只做没注意到他们的反应,依旧绷着脸儿讲述着:“回屋里我就让鸳鸯熬了一大锅橘梗甘草川贝母药汤子。逼着老太爷喝,不喝就不让他进我的房门。。。。。。”

    “老太太敢是糊涂了,那会儿还没有鸳鸯姐姐呢。”傻大姐儿插嘴道。

    “没有这个小鸳鸯。有老鸳鸯呀,难怪老太太叫你傻大姐儿!”青儿笑得肚子痛。

    “是鸳鸯姐姐她娘吗?”傻大姐话音未落。众人便哄然大笑起来。

    “老太太,老太爷他喝了吗?”冷不防贾政追问了一句,他是正经人,从来不说笑话的,这会子竟这么问,傻啦吧唧的样儿越发让众人笑破了肚皮。

    偏偏他还补充道:“多半是喝了的,我记得小时候,有一次老太爷和我争毛厕。站在茅厕门外说催促,‘政儿快点出来,爹爹喝多了,快憋不住了’,我还以为是喝多了酒呢,没想到是喝多了止咳药。。。。。。”

    “哈哈。。。。。。”贾母再也撑不住了,笑着喊叫鸳鸯道:“快、快、快给老爷一顿鞋板子,这是故意要把人笑死呢,啊哈哈哈。。。。。。”

    赵姨娘却是笑不出来的,她仗着探春如今是郡主。无论自己的身份是娘还是姨娘,探春是从她肚子里出来的却是不争的事实,贾母没有给她分一文钱。还拿探春说事儿把她教训了一顿,现在,连八杆子打不着的东府里都分了银子,心里越发不忿,当着贾政的面又不敢说风凉话,就故意把茶碗盖子碰落在地上摔碎了,吩咐小丫头收拾,以显示自己的存在感。

    那边大老爷两口子虽然托病没来,却暗地里让小丫头往这边打探消息。听说分银子呢,邢夫人就急忙过来。说是好容易把大老爷服侍睡下了,来给老太太请安。

    幸亏她来岔开了。否则,屋里真会有人笑岔了气儿。

    众人岂不知邢夫人的来意,都是淡淡的,鸳鸯故意不说给她银子的事情,且让她先嘀咕着去。

    邢夫人心里干着急,却不好意思问银子的事情,只好陪着笑脸干坐着。

    薛宝钗先告辞了会薛府去,薛姨妈却留了下来,老爷和宝玉的约定,王夫人已经悄悄儿说给她和薛宝钗听,她们都道是老爷的权宜之计,毕竟都是知道的,宝玉聪明有余,却不学正经的文章经济,显然不可能考中举子,否则,贾政也不至于因失望而厌弃他。

    郁闷的气氛荡然无存,老太太又轻松地接着之前的话题道:“

    薛姨妈本来已经拿定主意,慢慢儿的等候秋闱结束,就开始筹备宝钗的婚事儿,赶在明年春天把他们的婚事给办了,薛蝌和邢岫烟成亲后,自己回老家另住,虽然不是大富大贵,倒也算得上是小康之家,日子过得温馨且踏实,薛蟠打官司花光了家里的积蓄,可是,老爷给宝钗预备的贰万两嫁妆银子并没敢动,另外,这些年来,薛姨妈也陆续为女儿预备下一些衣服首饰,也值一万多两银子,倒是可以提醒贾母一下,两家若能缔结金玉良缘,起码可保宝玉这一房衣食无忧。

    王夫人见妹妹把宝钗支回家去,知道她有话要说,就示意丫鬟婆子们回避,鸳鸯便把银票如数交给邢夫人,带着奴才们去外边听用,邢夫人也便坐不住了,和尤氏一前一后告辞了去。

    “老太太这法子果然好得很,赶明儿我也试试降服老爷。”王夫人假装凑趣儿,暗中使眼色让探春把宝玉和姐妹们叫走,薛姨妈好和贾母说话。

    谁知道青儿瞧出尴尬来,避开众人眼目,悄悄儿提醒贾宝玉道:“太太她们若是提起二爷的婚事,你猜老太太会怎么回答呢?”

    “老爷是不会食言的,秋闱还没开考,怎么就知道我会名落孙山呢?”宝玉颇为淡定,林黛玉却沉不住气儿了,转身就往回走:“宝玉,你先回去,我还有话要和老太太说。”

    贾宝玉先是一愣,接着就明白过来,他怎么肯让黛玉一个人去面对父母,便笑道:“我陪妹妹一起去,青儿姑娘说得好,只要我们莫忘初心,无所畏惧就会心想事成。”

    两人一前一后不回到屋里,王夫人黑着脸对宝玉道:“天不早了,送林妹妹回去吧。”

    “舅舅,我有几句话要对老祖宗说。”林黛玉根本都不理她的碴儿,从怀里掏出一个荷包来,取出里边的两张银票道:“老太太,外孙女儿五岁生日时,母亲送了一个绣坊和一个茶叶店给我做生日礼物,因为黛玉年幼,就托付薛掌柜也就是雪雁的父亲负责打理,后来林家败了,那两个铺子却留了下来,多年来经营得还算不错,前阵子你们进宫值守时,我托茗烟儿陪同雪雁回了趟苏州,把铺里的钱全部换成了汇丰钱庄的银票,共是贰万两。。。。。。”

    不等林黛玉把话说完,贾宝玉就接过话头去毫不掩饰的说:“老祖宗,我听说母亲收了姨妈家贰万两银子,许下我和宝姐姐的婚事,还请老祖宗做主,把这贰万两银子退还薛家,今儿姨妈当面,我是非林妹妹不娶的,我如今也在努力读书,今年秋闱就去应试,定然要高中了,也不枉老祖宗和太太心疼我一场,也不负父亲教诲。”

    “二媳妇儿,你统共一个儿子,到处收人定亲银子可就不地道了。”贾母乜斜着王夫人,嘴角似笑非笑。

    “老太太,这是怎么说的,我妹妹原是好心,送了贰万银子来,因府里已经筹齐了罚款,所以并没收她的呢,哪里有到处许亲之说?”王夫人讶异地辩解,又把对贾母的怒气发在林黛玉头上,冷笑道:“林家不愧是书香门第,大小姐饱读诗书,自然也深谙才子佳人的故事,仿效起文君当垆沽酒来了!”

    贾母何尝不知道王夫人是在耻笑黛玉,也不和她争口舌之利,却对宝玉道:“宝玉,你可听清楚了?太太并没有定下薛姑娘的亲事,自然也就无须退亲,另外,我这里有一张借居,也不晓得算不算是聘礼,若是算的话,你亲舅舅早把你卖给林家做上门儿女婿了呢。”

    微微一笑,高声对门外喊叫道:“鸳鸯,你把那个盒子拿来。”

    鸳鸯应了一声,推门进来,取出一个梨花木的盒子来,打开一看,却是收藏着林黛玉父母的书信等遗物。

    “颦儿,休怪外祖母糊涂,我也是最近心神不宁,想着快要和你母亲见面的缘故,整天拿着这个盒子端详,无意中发现盒子底部的夹层,这才看到你父亲的书信,还有九省都检点王大人的亲笔借居,整整一百万两银子,借居在此,想来是不曾偿还的了。”

    贾母说着眼泪就流出来了,正眼儿也不看王夫人一眼,哽咽着对贾政道:“当年王大人押送赈灾银子,半道被劫,因为灾情紧急,延误了赈灾势必造成饥民饿死,便就近向你妹夫筹借了一百万两盐课银子,说是回到京城就变卖家产还清所有债务,可是,到了运送课银的日子,借出去的银子却没有入库,王仁那兔崽子当时就在你妹夫手下任职,未经你妹夫同意,擅自虚报窃案,说是库银被盗,经贤德皇妃说情,圣上从轻发落,革去如海官职,退赔被盗的库银了事,王大人却因赈灾有功,提升为九省都检点,赴任途中绕道看望你妹夫,打着你的名号,请求延期偿还借款,说是颦儿在我们府上多得外祖母和舅母疼爱,自小儿和宝玉同吃同住,两个孩子青梅竹马,将来是要结为夫妻的,那一百万银子容他分期偿还,为了取信你妹夫,他还拿出一枚玉佩,说那是宝玉的命根子,作为信物替他作保,你们看,竟然和宝玉的那枚一模一样。。。。。。”(未完待续)
第169章 晓以大义 散发馀资
    伟祺家并没有如青儿所愿退还婚书,可是,柳五儿来刘家屯的次数倒更勤了,有时天晚了就索性在伟祺家留宿。

    天朝律法明确一妻多妾制度,所谓一妻制,就是为了保护正室的特殊权益,至于妾室,地位比奴婢高不了多少,甚至可以当做礼物彼此赠送。

    刘家自认为为其没有任何过错,就算要退婚,也得王家来向他家请求,提出退婚的一方是要承担经济赔偿责任的。

    青儿则像没事儿人一样,把这事儿冷处理。

    她经营“青青果蔬”店铺,最大的获益者还是佃户们,她得为他们的生计问题负责,最近忙得焦头烂额,自然也没工夫和伟祺计较。

    刘姥姥和青儿都是重情义的人,饮水思源,念及贾府当初对自己家里的接济,依旧让王狗儿隔三差五地捡好的蔬菜送一车去贾府。

    其实,若论居家过日子,不说大观园里其它的处儿,单是稻香村那十几亩良田,男耕女织也够维持贾府的主子们吃喝穿用了,可惜,他们奢侈惯了,又养着几百号本家亲戚和家奴,饶是承包的婆子努力耕种,那些收获也就如杯水车薪。

    为了几把古扇子逼死石呆子,还有卖官之事很快就查实定案,贾雨村被免职,发回原籍,大老爷被革去一等大将军职务,府上也被抄检一空,朝廷算准了荣国府还有油水可榨,念及贾赦年老体弱,特意恩准,以罚代刑,让贾府捐出十万银子替大老爷赎罪。

    老实说,贾府里十之**倒希望皇上别太“眷顾”贾府。不如就让大老爷在大牢里颐养天年就好。唯有贾母真心替他打算,先把自己的衣服分些送给邢夫人,又给她一百两银子勉强维持日常花销。然后,就让贾政和贾琏筹集银子。要把贾赦赎回来。

    虽然一直不待见大儿子,可真出了事情,又不遗余力的维护他,谁让自己是他的亲娘呢。

    乡下的九处庄子上次典当了两处,这次家里已经没有一点积蓄,只好剜却心头肉,来医治眼前疮,把庄子里的土地都卖了。只留下祖宗祠堂附近那两处,依旧由老奴乌之孝帮着打理,除了养活十几户对祖上有功的老奴,也没有多少进贡的粮食。

    百姓们都说皇上念及旧情,法外开恩,没有查抄荣国府,事实上,这两次赎罪捐款比抄家还要干净,就像江南甄家,平日都有银子寄存在世交家中。就算被抄,也还有私藏的资产维持低调却殷实的生活,贾府正好相反。他们是高调的捉襟见肘。

    这段日子,贾府所有人都沉浸在怅惘和感伤之中,按理儿探春应该偷着乐的,可是,就因为成了南安王的养女,彻底断绝了嫁给恒郡王的奢求,那片痴心一时之间怎能释怀。

    紧接着,贾府就接到册封探春为玫阳郡主的圣旨。

    传旨的依旧是夏公公,王夫人狠狠心打点了二百两银子。这还是宝玉把一件雀金呢披风当了才有的,倒惹得夏公公不高兴。

    这个消息传出去。那些因贾府衰败而疏远了的官员和商贾,道是荣国府依旧沐浴皇恩。也有准备厚礼来贺的。

    贾政借口为贤德皇妃守制中,连宴客都免了。

    李纨特意凑了二十两银子,让厨房备办了几桌酒席,虽然不像从前那样大操大办,好歹家里人聚在一起,好好热闹一天。

    青儿也备了二百两银票贺仪。每次赚了银子,都置办田地了,这也是手头全部的积蓄,正好找个由头送出去。

    除了贾赦和邢夫人两口子,薛姨妈和薛宝钗也过来捧场,只是她母女二人心里惦记着薛蟠的事情,只是强颜欢笑着应酬。

    因青儿送了礼,就被当做宾客对待,紧挨着薛姨妈坐在上位,席间她给老太太敬酒,谁知老太太突然就流下眼泪来,泣不成声的道:“我这些儿孙们,都由了他们自己的造化,唯独巧姐儿年幼,以后,还望青儿姑娘多多关顾一些。”

    贾母最是豁达乐观的,探春大喜的事情,她却如此伤心,众人都不解,想要说些俏皮的话逗她开心,却哪里有凤姐儿巧舌如簧的本事。

    青儿知道贾母是明白人,也不用拿虚的和她客气,当即承诺到:“老太太放心,我们家多亏老太太、太太还有琏二奶奶体恤接济,这才有今天的温饱,不光是我,我们全家都会把巧姐儿当做最亲的亲人一般爱护着。”

    毕竟自己家里是一介草民,在不晓得贾母和王夫人的意思之前,她不敢唐突,冒然提及巧姐儿和板儿的婚事。

    “我替凤丫头谢谢你和你姥姥。”贾母渐渐控制住情绪,鸳鸯等人服侍着洗了脸,很快就恢复了往日的淡定,说笑着吃了一回子酒。

    “老太太尽管放宽心,凤丫头没了,巧姐儿还有姑姑们照看呢,三姑娘如今是玫阳郡主,以后多多关照她就是了。”赵姨娘仗着是探春的亲娘,如今元春没了,王夫人再也没有拿着上谕颐指气使的资本,说话也就得瑟起来,想要听人奉承,众人偏偏不给她这个脸子。

    贾母笑容依旧淡淡的,也不理她的话茬子,酒宴快散的时候,这才对赵姨娘到:“福兮祸所依,我倒不觉得三丫头被封为郡主是什么好事儿,趁早看淡些才好呢。”

    探春寻思日边红杏倚云栽的诗句,对天上掉下来的恩典也有些明白,她倒想得开,与其坐守在家里没有出路,倒不如走出去,另外开辟一片天地来。

    宴毕,众人都放心不下,簇拥着把贾母送回屋里,陪着说些笑话给她散心。

    琥珀给贾母沏了老君眉茶,又给众人都沏了普洱茶。

    贾母润了下嗓子,镇定地对鸳鸯道:“把昨儿整理的单子拿出来。”

    鸳鸯便亲自回贾母屋里取了来,递给贾母看。

    贾母不悲不喜的道:“我知道现在各房里都等银子用,我自嫁入你们家,从做媳妇儿起全部体己就这些了,前儿珍儿和蓉儿远行,给他带了一千两路上用,余下的分给赦儿、政儿和琏哥儿各三千两,珠儿媳妇儿寡妇失业的,也给你一千两,剩下的打点几个孙子娶亲之用,我现在穿的用的,将来都分给我屋里的丫头们。房子还是一出住着,饭食各自吃吧。”

    鸳鸯把红木匣子打开,看贾母眼色,把银票点给王夫人、李纨和贾琏,贾赦的另外再着人给他送去。

    尤氏见老太太分家产,自己不是她这房的,也不告辞,悄悄儿起身准备离开。

    “珍哥儿媳妇儿,我还有话要说。”不等她前脚跨出门外,贾母就急忙叫住她道:“我知道你心里怨恨我,以为我只心疼自己亲生的,没有像对大老爷一样替珍儿打点,我只是觉得,珍哥儿的事情不是银子能解决的,他随恒郡王出征倒是好事儿,大老爷是指望不上的了,今后若是安分在家里呆着,或可保颐养天年,珍哥儿还年轻,自然是要寻个机会建功立业,像祖上那样真刀真枪的打拼,或许,还能重拾圣上对他的信任。”

    “老太太教训的是,侄孙媳妇儿不敢有怨言,是老太太多虑了。”尤氏表面上恭恭敬敬地聆听贾母教诲,暗自里却在腹诽道:“你给自己的儿孙分家产赏银子,却拿些冠冕堂皇的话来堵我的嘴,虚伪得让人不屑以对。”

    “我也没有功夫去多虑,只要你们心里别委屈了就是。”鸳鸯见她嘴唇有些泛白,忙把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