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暧昧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红楼草根攻略-第101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平儿听她如此说,忍不住笑了道:“饶是这么着,还被那些人议论说她薄情寡义,拣高枝儿飞,连自己亲娘都低看低打发,她还能说什么呢?三姑娘当下就只是气得哭,后来听她越说越不像话了。这才发话道,谁是我舅舅?我舅舅早升了九省的检点了,哪里又跑出一个舅舅来?何苦来,谁不知道我是姨娘养的。必要三天两头彻底翻出来,怕别人不知道!”

    两个人正说着,王夫人让彩霞过来传话,说是最近府里事情多,怕大奶奶和三姑娘有看管不到的地方,特意请薛姑娘帮忙管理荣国府,让知会一声儿。

    薛宝钗也跟着代管荣国府,可就是寓意深长的事情了,她毕竟只是客居之人,倒要管理主人家事物。王夫人的用意可谓是毫不掩饰。

    王熙凤和平儿心里都想着,薛宝钗固然聪明能干,毕竟是客座,她又处事圆滑,不肯轻易得罪人。只怕起不了多大作用。

    她们还不知道,王夫人此举,也是冲着老太太那句话来的,老太太不过开玩笑说,若非林黛玉身子弱,就让她帮衬三姑娘管家,没想到触及王夫人的禁忌。她就真的知会下来,让薛宝钗帮着管理荣国府。

    依了薛宝钗的个性,最是谦和端庄,应该是婉言拒绝此事,可是,因“金玉良缘”遇到阻碍的缘故。她心里正和贾母叫着劲儿,是以,从凤姐儿家告辞了去看王夫人,正好老太太身边的眼线禀报了贾母的话,又有人学说了赵姨娘的事情。王夫人正在佛堂数着念珠儿心里冷笑呢。

    听玉钏儿禀报说薛姑娘请安问好,王夫人把念珠子递给玉钏儿收起来,来到东廊小正厅,彩霞早沏好茶紧跟其后端上来。

    薛宝钗正坐在里边喝茶呢,见王夫人进来,忙起身微笑着请安。

    “好孩子,你来得正好,我正欲让人去请你呢。”王夫人示意她坐下说话。

    “姨妈但有吩咐,外甥女儿无有不遵从的,何用请字?倒让宝钗心里惶恐。”薛宝钗微笑里带着两分对最亲的长辈撒娇的味道。

    王夫人自己没有生养女儿,自外甥女儿来府里住着,样貌出众不说,为人处世又极是妥当,端庄大方自不消说,出手又颇为阔绰,荣国府里的奴才们,没一个不对外甥女儿交口称赞,很给她这个姨妈长脸,让她想要刻意不宠爱宝钗,她也不能够做到呢。

    “我的儿,这两天的事情你可听说了?”王夫人揭开茶杯盖子,呷了口热茶。

    “姨妈说的可是赵姨娘寻三姑娘不是的事情?”薛宝钗也没往其他的事情上想。

    “唔。。。。。。”王夫人自然不会告诉她,那母女二人掐架,她看热闹还来不及呢。

    老爷人虽然回来了,可是,依旧和以往一样,不隔日子的在赵媚儿屋里歇宿,刚回家那日喝醉了酒,竟然对詹光、单聘仁几个心腹门客说,赵媚儿虽然粗俗,可是“下体可采”,不想王如霜端着大家闺秀架子,木头一样,这对王夫人来说,简直是天大的耻辱,却又无法对人说去,她到希望赵姨娘母女闹上天去,看老爷如何处置。

    “我的儿,你凤姐姐的病只怕一时半会儿好不了,如今,你大嫂子和三姑娘暂难谢事,院子里人多事杂,恐失于照管,我又无人可托,难道要让不相干的人来管事吗?所以把你叫来商量一下,姨妈想传下话去,请你帮着主持家务,不知道你意下如何?”

    这倒是出乎薛宝钗的意外,不过,她倒也不客气,贾母向来只是夸赞林黛玉聪明伶俐,宠得上了天,对她只是淡淡的,这次姑妈有意抬举,她自然要做出点起色来给贾府的主子奴才看,也好给姨妈长脸。

    “姨妈信得过外甥女儿,宝钗怎敢推辞,这些年来,宝钗冷眼旁观,原也有些想法说给姨妈听,只是怕自己没有凤姐姐那般能干,惹出乱子来,有负姨妈的嘱托。”

    薛宝钗近两年暗自留意,对贾府的支出情况早已胸有成竹,虽然尚不知道贾府究竟有多少庄子收租,可是,官中的俸禄却是明摆着,就算贾府家底不薄,仅元春省亲一事,花费就十分惊人,那里去补回来?

    她在心里略算了一笔账,觉得荣国府如今是面子好看,全凭祖上积蓄过着纸醉金迷的生活,实则早已是入不敷出,应该认真整治一下,开源节流,兴利除弊,方可维持府里长盛不衰。

    王夫人原来只是为了和贾母叫板儿,打出薛宝钗这张牌来,指望她能压得住阵脚就好,府里的奴才们看在她的脸子上,断然不敢不服宝钗,这才趁赵姨娘和探春闹腾的事情,让她出面帮衬着管理家务,压得住时,将来在选择儿媳妇儿时,也有借口说服老爷,她选择宝钗没有错。

    此时,听薛宝钗如此说道,王夫人到来了兴趣,若是宝钗真能把荣国府管出些起色来,她就可以公开对贾母提出自己的想法,老太太就算再偏袒林家那丫头,也得为荣国府的未来着想,若是她百年之后,没了人给凤哥儿撑腰,大老爷毕竟是长子,又承袭了一等大将军职位,位高权重非贾政可比,邢夫人再出手辖制凤哥儿,她也无能为力。

    她一心想把宝钗拉近贾府来,也是为了巩固王氏在贾府中的势力,将来她这个管家太太,再加上两房当家的媳妇儿都是她王家一边的人,邢夫人就算再能耐,也翻不了天去。

    “好孩子,我知道你是极妥当的,有什么好的想法你尽管去做,横竖有我在后头撑着呢,怕什么呢?好孩子,你宝兄弟还小,我又没功夫,你替我辛苦照应照应,凡有想不到的事情你来提醒我一声儿,别等老太太问出来我没话回,那些人不好你只管说,他们不听你就来回我,别弄出大事儿来就好。”

    因为天气渐冷,黛玉又犯了咳嗽,史湘云因时气所感,身体欠佳,贾母知道后不放心,也接来园子里休养,凤姐儿自不消说,一时间医药不断。

    探春和李纨相住间壁,再加上薛宝钗,三个人近日管事儿甚是不便,探春便和二人商量,每日早晨,三个人都去大观园门口南边的三间小花厅去汇合,在那里吃过早饭,集中办事儿,每日午正之时再各自回家。

    这三间方厅原是预备着省亲之时众执事太监起坐之处,元妃省亲之后也用不着了,每日只有婆子们上夜。

    这处也有挂着牌匾,题着“辅仁谕德”四字,家府里的奴才门都称之为“议事厅儿”,如今每日她们在此处理家中事务,卯正开始,午正结束,凡一应管事的媳妇儿等来往回话的,络绎不绝,比元妃省亲之时还要热闹。

    众人听说又添了薛宝钗管事儿,都心照不宣,知道那是今天的娇客,明日的管家奶奶,自然不敢得罪,只是,想着大奶奶李纨是个厚道的人,多恩无罚,自然比凤姐儿好搪塞,两个个姑娘都是未出阁的腼腆小姐,也不会有多厉害,因此都不很在意,比对凤姐儿时,懈怠了许多。

    当时也是凑巧儿,连日有王公侯伯世袭官员十几处,都是荣国府非亲即世交之家,或是升迁,或是黜降,格外比往常事情多,王夫人恭贺迎送,应接不暇,前边更无人照管。薛宝钗便每日在上房监察,自王夫人回府方才回家安歇。

    晚上婆子们刚想聚众小赌一场,她本探春便坐了轿子,带领园中上夜的各处巡查一遍,比凤姐儿当时到更勤谨些,那些奴才们暗自里抱怨道:“刚倒了一个巡海夜叉,又来了一对儿镇山太岁,越发连夜里偷着吃酒玩乐的功夫都没了!”
第095章 悲情母女 骨肉反目
    凤姐儿做梦都盼着生个儿子,好容易怀上了,却又没保住,小产了,王太医说是思虑太重所致,要她放宽心胸,不宜太过劳累,一时间,把颗争强好胜的心都淡了。

    平儿把薛宝钗送的几根人参拿给她看,全须全尾的都已成人形,价值自然不菲,王太医说她气血太虚,需要上好的人参入药,她心里自然十分感激宝钗“雪中送炭”之举。

    “最近园子里都什么情形呢?没人能镇住,那些奴才们敢是快翻天了吧?”凤姐儿刚喝了药,这会儿显得精神点儿,又操起心来。

    平儿笑道:“昨儿才说再不管园子里的事儿,且好好调养好身子骨,何苦放心不下呢?”

    “你个小蹄子,我倒没什么放心不下的,就是觉得好奇,想要知道大嫂子和三姑娘是怎么管家的,我们家三姑娘自然是厉害的主儿,可也是未出阁的姑娘,不好太狠辣,只怕做事儿拉不下脸面,倒是苦了大嫂子,七个葫芦八个瓢,她又不是千手观音,如何按得住呢!”

    凤姐儿说这话时暗暗地有些得意,以为除了她,这一大家子再没人能管事儿的。

    红玉端来红枣枸杞乳鸽汤来,凤姐儿喝了两口就搁下了,让熬些清淡的红枣桂圆米粥来。

    又问平儿道:“三姑娘管事儿,赵姨娘倒还安分吗?”

    “安分?昨天还在寻事儿呢。”平儿不由笑了起来,边服侍凤姐儿洗漱,边说道:“太太让三姑娘帮着大奶奶管家,赵姨娘就得意的什么似得,没想到三姑娘杀鸡给猴儿看,昨儿就拿出厉害来,驳回几件事儿,其中第一件就是赵姨娘家的。”

    凤姐儿一听就来了兴趣,忙问道:“她倒拉得下脸面。赵姨娘怎么说呢?”

    “昨儿太太不是往锦乡候府赴宴没在家吗,大奶奶和三姑娘刚在厅里坐下,正吃茶呢,吴新登的媳妇儿就进去禀报。说是赵姨娘的兄弟赵国基出了事儿,她来请姑娘示下,如何打赏,说完就垂首立在一边儿,再不言语。”

    “噗嗤。。。。。。”凤姐儿突然喷笑,平儿讶异道:“奶奶笑什么呢?”

    凤姐儿冷笑一声道:“三姑娘刚接手府里事物,很多规矩和旧例多有不懂的,正需要她们提点些,她倒袖手旁观,是等着看笑话呢!”

    平儿如何不晓得。吴登新媳妇儿在凤姐面前最是勤勉,凡事总能考虑得十分周全,不但把旧制查得清清楚楚,务必是想好几套主意才来禀报,让凤姐儿斟酌施行。她那样做,分明是藐视李纨老实,探春年轻不懂规矩。

    “正是呢,不光是她,门外还有好几个媳妇等着看笑话呢。三姑娘就问大奶奶应该如何处置,大奶奶想了想,便回答说。前日袭人的妈死了,听说赏银四十两,就赏她四十两吧。”

    听到这儿,凤姐儿又笑道:“大奶奶这是有意卖人情给三姑娘,她不是不知道府里的规矩,按例。没有其他缘故,都是赏二十两银子,若是看在太太的面子上,毕竟是她的屋里奴才,就多赏赵姨娘几两银子也没人敢多说什么。只是,由三姑娘来办反倒有些尴尬。吴登新媳妇儿怎么说?”

    “她二话没说就去领对牌,被三姑娘喝住,不温不火儿的问她,你且先别支银子,我问你,那几年老太太屋里的几位老姨奶奶,家里若死了人都是怎么打发的?”

    平儿把炕桌收拾干净了,过来坐在炕沿上,接着道:“那媳妇子还不捡眼色,说是她都不记得了,又说这也不是什么大事,赏多赏少,谁还敢争不成?”

    “这是什么混账话,三姑娘就该给她几个大耳瓜子!”凤姐儿冷笑。

    “刚还说要把心放宽些,以后得饶人处且饶人,怎么又呕上了。”平儿笑道:“三姑娘倒没打她耳刮子,那话说的可比打耳瓜子厉害。”

    “三丫头怎么说?”王熙凤急忙问道。

    “她说,依我说,赏一百倒好!只是,若不按理儿办事,别说你们笑话,明儿我也难见你们二。奶奶!”平儿学着探春的神情儿,嘴角似笑非笑,眸子却冷厉得很。

    “哈哈哈。。。。。。”王熙凤越发觉得好笑,打趣儿到:“就这便完了?也没见刺玫瑰有多厉害!”

    “厉害的在后边呢,吴登新家的还厚着脸皮,说是立刻就去查,三姑娘依旧笑吟吟地,对吴登新家的道,你办事办老了的,还不记得,到来为难我们!依我说,风姐姐还不算厉害的,对你们也太宽厚了点,如此一问三不知,竟肯由着你们现查去!”

    “哈哈,大量都像我一样好性子呢!”

    凤姐儿语犹未了,平儿早“噗嗤”一声笑喷,好我的二。奶奶,你也算是好性子?这会儿好兴致倒是真的。

    平儿接着道:“吴登新家的满脸惭愧,急忙查清楚来回禀了,就赏了赵姨娘二十两银子,没曾想,倒又把赵姨娘给惹下了,没过一时三刻,就来对三姑娘哭诉,说是三姑娘胳膊往外拐,她好歹生了三姑娘一场,如今姑娘当家,说一是一说二是二,就该看顾自己亲娘一点,现今你舅舅去了,就多赏二三十两银子,老太太、太太也不会说什么。”

    因凤姐儿咳嗽,先去倒了盅茶来,伺候她漱口,喊小丫头新沏了茶送来,这才是喝的茶,又伺候凤姐儿喝了口。

    “别磨蹭了,快点往下说。”凤姐儿催促道。

    平儿不由笑了笑,继续说给她听:“三姑娘气得说不出话来,赵姨娘还只是没完没了,说是若是太太亲自打赏,只怕还会多给些恩典,都是你减损了太太的慈悲,到让太太落下吝啬不体恤屋里人的嫌疑,现如今你就这样,明日等出了阁,我还指望你额外照看赵家呢,如今没有长翎毛就忘了根本,只拣高枝儿飞去了。”

    按理儿,赵姨娘这话倒也没有说错,王夫人虽然讨厌她,但是,却最要显示自己的宽厚仁慈,这种事情她定会多打赏些银子,并且会从自己的账上打赏,做给贾政和外人看,可惜太太今儿没在家,否则,赏银绝对不下一百两银子。

    也就是说,赏她四十两银子,她心里都不会舒服,何况大奶奶都说了赏四十两,自己的亲闺女反倒扣减了,再说了,她家虽然不像夫人她们那样大富大贵,可是,老爷偷偷赏赐她的银子也不少,平日里又有环哥儿的份例,比起别的姨娘来,她可算是有钱人了,她心里不舒服,到也并非只为了那二十两银子,还有馍馍不熟争口气的意思,前几天袭人死了娘,府里打赏的是四十两银子,自己好歹是正儿八经的姨娘,况且又生养了三姑娘和环哥儿,也算是半个主子,怎么就连袭人也不如了呢?

    最最让她觉得没脸子的是,她刚正在家里答谢前来吊唁的姨娘们,陪她们喝茶聊天儿,吹嘘自己养了个争气的女儿,还没出阁呢,就已经掌管这么大的家业了,将来还不定嫁给什么王爷,到时候,她跟着享福,不会忘了照顾这些姐妹们云云。

    也是吴登新家的从这里路过,刚被探春嘲讽训斥了一顿,心里也正不舒服呢,原是想着好歹是探春的亲娘,自己亲自走一趟,把打赏的银子送来,再顺便送个人情,听她如此自吹自擂,就对手下办事的婆子点了个眼色,那婆子就接了赏银,给赵姨娘送去。

    饶是这婆子还知道些深浅,又要讨好管事儿的吴登新媳妇儿,顺着她的意思办事儿,又不敢太说得难堪,只是陪着笑递上赏银,半是奉承地对赵姨娘道:“三姑娘又漂亮又能干,这正是您老人家的福气呢,府里我们这些办事的,也都说三姑娘管家,都快赶上二。奶奶了,行事儿又极是公正,按着规矩办事儿,这不,让给姨太太送打赏来。。。。。。”

    把两锭十两的纹银放在茶几上,急忙告辞了,唯恐说错了话吃不了兜着走。

    “三姑娘办事儿果然丁是丁,卯是卯,前儿袭人他娘过世,太太还打赏了四十两银子,怎么我们这些做姨娘的,反倒不如小丫头片子!”说话的是东府里的周姨娘,平日里没事儿就爱过来和赵姨娘扯闲话。

    另一位姨娘就咬耳朵道:“我听说,大奶奶原是让打赏四十两银子的,哪知道三姑娘不肯坏了规矩,让按照惯例打赏二十两,还把吴登新媳妇儿训斥了一顿呢。”

    这话听在赵姨娘耳朵里,简直比割她的肉,戳她的心还要难受,因为,她可以承受太太、二。奶奶甚至家里体面的奴才欺负,却绝对不能忍受被自己亲生女儿作践,这可不是二十两银子的事情,看其他几个姨娘的眼色,都像在说,你不是显摆你的女儿能干吗,可惜呀,你女儿根本就没有把你当做亲娘看,人家眼里只有老爷太太。

    这赵姨娘脑袋一热,连兄弟的丧事也顾不得办了,如飞的跑到议事大厅里,哭闹起来。。。。。。
第094章 借喻人参 暗讽太君
    王熙凤捉奸的事情渐渐被大家淡忘,多姑娘照旧在小厨房做厨娘,青儿觉得,以凤姐儿的个性,竟然没把多姑娘赶出府去,也许,这事儿没完。

    琏二爷倒是暗自里得意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