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暧昧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顾准文集 精校本-第38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分的。不过,随着这种剥削积累形成的生产力的逐步发展,工人生活水平必然逐步提高。恩格斯重版《英国工人阶级状况》时所写的跋,描写了40年间英国工人生活的变化,这是上述命题的第一次历史证明。到本世纪初期,这种历史证据似乎还嫌不足,所以列宁认为,这是英国垄断资本对殖民地超经济剥削所形成的特殊现象。60年后的今天,已经有充分的证据,证明这是普遍规律了。
其实,资本主义从英国向各国传布的过程中,这种普遍规律还成为后进国家得以发展资本主义的动力之一。这就是说,先进国家随资本主义的发展而提高了她们的工资水平,后进国家的低工资水平使她们的物价便宜,竞争能力强,积累率高。上世纪70年代以后德日两国资本主义的速猛发展,这是一个重要因素。罗素曾经指出,那时德国大学化学系毕业生每月工资“不过”70美元(按当时英美水平大概算是低的,我们现在看来则高不可攀了),这是德国化学工业很快独步世界的原因之一。
附带说说,德日两国都在兴起之际取得一宗赔款(德国从普法战争,日本从中日战争),这对它们的发展起过很大作用,不过比英法两国在二三百年间海盗式的商业和殖民掠夺所得,到底要少得多。它们的积累大部得自内部来源,它们还没有19世纪初期英国童工那样的惨剧,俾斯麦还创立了世界上第一个劳动保险制度(那是为了取悦工人,抑制资产阶级攫取政权,推行皇朝本位政策)。日本对中国的侵略,我们迄今记忆犹新。不过“二二六”事变的原动力是少壮军人,他们所代表的是未能在收入较高的现代工业中就业的农村居民,少壮军人的口号是打下满蒙,殖民满蒙,来解决他们的问题。这是武士道精神,不是资本主义精神,……经过一次战争,日本充分利用了人力资源丰富、工资水平低、技术教育普及,来了一个20年的“神武景气”,工资水平差异这个因素的作用就看得格外明显了。
工资差异的另外一个因素来自资本主义发展的另一个类型——美、加、澳、新那种类型。其特点是广阔无垠的新土地,家庭农场的大农经营(事实证明,这种家庭农场类型的大农经营,比英国的资本主义大农场更加有力,读《资本论·原始积累章》,关于资本主义租地农业家的世界这一节,必须不要忘掉这件事),造成高工资的底子,它促使工业一开始就不能不实行高度机械化,产生了福特主义、泰罗制度、产业合理化等一套古老的资本主义国家所未见过的东西,这自然在资本主义体系中激起反应,使资本主义世界的技术水平、工资水平发生一系列的变化。
不管怎样,总之,资本主义发展提高了工资水平,而不是压低了它。要对此作合乎事实的理论分析,还可以说许多话,因为前面已经说到过,这里就从略吧!
2、资本主义的发展提高了工资水平,这是事实,是否认不了的。有人闭着眼睛说瞎话,在说“绝对贫困化”,这是违背事实的。
这也是对马克思的歪曲。(1)马克思本人,分析过绝对剩余价值,以明显的文句,分析过工人物质生活即使逐步提高,相对而言,他们还是愈来愈贫困化了。马克思本人,没有直接说什么绝对贫困化了。(2)马克思本人,指出工人的工资,被其必要生活资料的价值所决定。但是,他所说的必要,显然是弹性的,换句话说,是水涨船高的。马克思本人,如果认为工人生活水平会从资本主义发轫之初的一般平民生活水平逐步下降到“收租院”的水平,他还能是马克思吗?(3)马克思的贫困化理论,和他在哲学上坚持无产阶级是人从自己的生产资料和产品异化出来的残缺不全的人的观点密切相关。从这个命题出发,资本主义不消灭,社会化的生产资料和社会产品不回到社会化的人手里,这种异化不会结束。无论他们吃得也许好些了,它总是处在可悲的贫困状态中。不管我们对于马克思的异化理论采取什么态度,总之,不了解他的这种理论,也就不会理解他的贫困化的理论。
现在人们絮絮叨叨地谈绝对贫困化,正和不谈佛教寂灭哲学,却念南无阿弥陀佛,不谈圣保罗的原罪和救赎哲学,却跪在圣马利亚像前祈祷一样。这种现象必然会有,可是不必去争辩。
3、不过,在指出资本主义工业发展必然提高工资水平这个普遍规律的时候,必须同时指出一个极为重要的问题:这是一个长期的过程,而且要靠职工运动的斗争。还有,在资本主义发展初期,职工运动不易发展起来;即使发展起来,提高工资的要求也只能逐步发挥作用。一句话,资本主义发展初期的贫富不均现象总是突出的。
理由何在,不难找到。要通过资本主义来现代化,必然要鼓励创业精神和牟利动机,必然要把资本主义的积累看作人类的福音。可是,资本主义把社会积累“委托”给资本家。这种积累,资本家有权无限制地加以动用,即使他“忍欲”了,这份积累还可以变成坐收利息不劳而获的特权。这必然要鼓励他一方面实行无限制的剥削,一方面把个人生活搞得穷奢极欲。事实上,现在世界上一切新兴国家的现代化,都有这么一个大问题。人类比200年前聪明一些了,残害儿童已经不能忍受了,所以,新兴国家怎样现代化,资本主义老路走得走不得,已经成为一个严肃的问题了。
不过,我们也不要以为我们的问题全已解决。清醒地看到问题所在,知道我们已经解决了什么,哪些没有解决,哪些走过了头,实事求是,而不是教条主义地对待客观实际,我们国家不久就会在经济上雄飞世界……
4、研究外国历史研究世界状况,都是为了解决我们的问题,否则那不过是有闲阶级的精神游戏。中国问题可说的太多,前面已经牢骚式地涉及了一些,可是它远不是客观的研究。不过这份笔记已经太拉杂了,这个问题暂时放下来以后再说吧。——那么,让步政策也暂时搁下吧。'此段PDF没有,疑为从别处补充CTJ121'
1973年6月11日
顾准《顾准文集》

帝国主义和资本主义
一、美帝国主义在20年的较量中退却了
这个命题,看起来是确定无疑的。朝鲜战争和越南战争,较量的双方,实质上是中美两方。经过较量,美国丢掉了世界霸权,号称为“丰裕社会”(加尔布雷斯Galbraith一本书的书名)第一号资本主义国家,其实经不起国内消费增长和大量军事费用的双重负担,于是退却了。(加尔布雷斯那本《丰裕社会》的主旨,正是企图证明,资本主义发展到了现在,军费景气中用于军费的,实际上还少于用于个人消费的。这无异说,它经得起双重负担。)
二、战后是帝国主义全面退却的时期
不过退却的并不是美帝一家。一切帝国主义都退却了。丘吉尔吹嘘他不当大英帝国的清算人,他事实上真正当了清算人。纳粹完了,大英帝国也完了。法国也完了,而送了法帝的终的戴高乐(关键在于从阿尔及利亚撤退;法共还不主张撤退呢!)成了拿破仑以后法国第一个伟人。
帝国主义完蛋是悄悄地完了的——没有什么大规模的殖民地革命战争,例如1776年的美国独立战争。唯一的戏剧性的一幕是1956年英法联军打苏伊士。那一次,纳赛尔露了一手,战绩比“以色列进攻的六天”要漂亮得多。不过并不是纳赛尔真正打赢了英法联军。那一回,美苏两国都表示支持埃及,反对英法进军。那一回对中国有很大的震动。真正使我们懂得帝国主义是纸老虎的,不是朝鲜战争,而是塞得港(Port Said)。
三、新殖民主义和老殖民主义
因为美国反对英法联军的塞得港之役,也因为其他原因(主要是美国原来并非古典意义的殖民国家),所以美国不被称为老殖民主义,而被称为新殖民主义。
新殖民主义的定义不容易用一句话说清楚。用美国这个国家的“殖民利益”来说吧,它有在拉丁美洲诸国的巨大的投资,巨大的农产品和矿产,包括石油的供应来源,那当然也是它的市场,还有一个巴拿马运河特区。拉丁美洲是它的后院,除此而外,它还有遍布全球的军事基地,它事实上占领了日本和台湾等等。
略微分析一下,可知这个新殖民主义的头头的新殖民主义,主要可分为二项:
A、列宁的《帝国主义伦》所指的帝国主义的,或者可以称这为经济帝国主义的利益。
B、并非属于经济帝国主义性质的一种要势,用我们的“霸权”这个词称呼它比较适宜。
不过,再进一步分析我们可以发现,以上这两种“帝国主义”,其性质较之50年前都大大地变化了。
四、经济帝国主义的变化
先来看看经济帝国主义。
50年前,大英帝国号称“日不落”的国家。当时它的殖民地可以分成两种类型,一是白人移民的自治领,有加拿大、澳、新、南非;一是有色人种地区。前者的经济是现代化的,英帝国和它们的关系,基本上是平等互助的,没有什么超经济剥削。有色人种的殖民地确实给它提供了超额利润——印度所提供的,还不止超额利润,印度的行政、税务等等都是英国人借以发财的地方。往前推一点,19世纪中叶及其前,英国在印度发财的人数之多,以致造成一个专门名词“英印富翁——Nacol”。19世纪后期起,英国大量资本输出,以致英国国内的工业装置落后于德、美诸国;二次大战以前,英国总是入超,但是它的航运、保险、金融和海外收入,足以抵消它的入超有余。
奇怪的是,19世纪下半期起,英国日益从自由主义转向帝国主义,它国内的工人运动却日益稳步地壮大起来,以致到1924年竟能成立起来第一次工党内阁。帝国主义和工人运动并步前进,确实是历史上的奇迹。
列宁的《帝国主义论》就是在这种背景下写出来的。
现在经济帝国主义也有了很大的变化了。
五、罗马帝国的比喻
列宁的《帝国主义论的》的末尾——结论部分,不知道罗马史是不易读懂的。为此插入一段这方面的叙述,也许是必要的。
罗马是一个直接民主的城邦国家,它的统帅由执政官兼,执政官是民选的。公元前500年左右,经过多次作战,人家打它的危险没有了,由是开始了连续四五百年的征服。先征服意大利全境,然后和迦太基苦战,灭亡了迦太基,把西班牙、法国、不列颠、多瑙河以南的中欧和巴尔干、小亚西亚、北非、埃及、叙利亚、伊拉克先后都征服了。征服中造成了大量的奴隶主。不过,原来的罗马公民,仍是有选举权的公民。这些公民不可能全部成为地主和奴隶主,而在共和国的中期和末期,罗马也曾有过轰轰烈烈的民主运动,为这些贫苦的公民争取“理所应得的权利”。开始,争取的目标在于合理分配土地,不过当奴隶愈来愈多,而被征服的土地(都分别建成了行省)的廉价的粮食涌到罗马的意大利的时候,粮食农业变得存在不了,自耕农也变得存在不了了。分配给贫苦公民的土地转售给大地主,而地主庄园也日益用于生产橄榄油、果品和牧畜业(奴隶种植只能干这个;西罗马灭亡,意大利又要粮食自给的时候,奴隶的后代逐步变成有自己的经济,生产粮食的自耕农或佃耕的依附农了)。但是“民主运动”没有停止,不过,目标逐渐转向由国家给“公民”廉价粮食,最后是免费发给粮食,还要加上节日观剧津贴之类的现金补助。
公民们的权利还不止于此。共和国末期,即恺撒和恺撒以前的短时期内,执政官候选人是统帅。统帅,按照罗马法,有权把战争中的虏获据为私有财产。既然候选人是豪富,而“民主原则”还存在,于是竞争的候选人大规模的“贿”买选民——不是抬轿子式的贿买,硬是凡有选举权的公民都有好处可得——这是一种群众性的贿买。
到这一步,“民主”不得不寿终正寝。共和国完了,继起的皇帝不要选民投票了,公民也成了驯顺的臣民。
不过,“无产阶级”这个词倒确实是共和罗马传下来的:Proletariat是个拉丁字,意指无财产的公民。
六、“帝国主义是垂死的资本主义”所指何事?
由此可知,“帝国主义是垂死的资本主义”这个命题,是指:
甲、帝国主义本国,不复是基本的工农业生产国家。它只生产奢侈品。正如罗马和意大利不再生产粮食,而只生产橄榄油、果品和牧畜产品一样。它靠剥削殖民地过活,正如罗马当时靠剥削行省(罗马的行省太守剥削行省是十分可怕的)过活一样。
乙、帝国主义国内的无产阶级,将要堕落到罗马的Proletariat那样,免费供给、寄生、腐化。
丙、文化上、技术上、科学上的没落,当然更是必然的。
丁、当年,罗马产生过一批金融资本家,他们借款给到行省当太守和财务官的人,利息极高,但是偿还是有保证的。帝国主义国内财政资本的统治,又是和罗马的事例相类比的。
七、近代经济帝国主义走了一条不同于罗马帝国的道路
近代的经济帝国主义走的路,历史证明不同于罗马。
1、确实,19世纪下半期起,英国迷恋于殖民主义。在德、美等国工业突飞猛进的时期,它国内的生产落后了。可是这件事的另外一个方面,恰恰是德、美等国工业是现代的,而它们则是不平衡发展中的新兴帝国主义国家,它们之超过英国,早在20年代已是既成事实。这件事,证明工业、科学、技术是一个帝国主义国家所不可缺的。迷恋于殖民主义的英国,战后(50年代以后,事实上是帝国主义被清算以后)懂得了这一点。它虽然发展速度不如德、日、法、意,可是在重新装备工业,努力发展技术,终究也赶了上来。而且,工人运动的传统,使英国获得了福利国家、“社会主义”国家(我们是被称做“共产主义”的;英国被称为“社会主义”,是因为它的国营经济已及于铁道、保险、煤矿、钢铁等部门)的称号。
2、她们的科学技术并未衰落。这已是众所周知的了。费正清对比美国和中国之后,再三嘱咐美国要继续在“创造性、自主性”的学术方面领先。田中的《日本列岛改造论》提到日本要努力发展第三产业。事实上,那些“帝国主义”国家都在向这个方面努力。1929年大恐慌之后,美国工程师帮助苏联建设马格尼托哥尔斯克的,慨叹美国陈旧了。可是,早在50年代,美国西欧都在用尽办法奖励应用新技术,加速折旧可以免税就是一种奖励办法。现在,装备陈旧的不是它们了,反而是苏联了。
3、丢掉殖民地,减少或者没有国防费用的负担,成了急剧发展经济的先决条件。原因是,现在,保持殖民地,在普遍革命气氛下面,镇压费用,超过非经济的剥削了。原因是,巨额国防费,使工业投资受到限制。
可是这样一来,经济帝国主义,势必被“新殖民主义”所代替了。
于是,罗马帝国的那种前途,被事实所彻底否定了。
八、新殖民主义的特色
前面分析过美国的新殖民主义。美国的,也是其他国家的,其特色何在?也还可以略指一二。
1、新殖民主义的经济侧面,现在是以“和平的”国际法的财产权利和自由贸易为其特征的。从前的炮舰政策基本上是失败了。阴谋是有的,例如中东的复杂局面。炮舰外交也偶有此例,如不久以前的的多米尼加。不过,肯尼迪终究没有大规模入侵古巴,而自塞得港以后,炮舰政策已经为国际形势所不许。于是,出现了50年前所没有的石油输出国联盟那种组织。利比亚100多万人口,每年20亿美元石油收入,50年前是神话。
2、霸权,是极其费钱的。美国在越南化了1000亿美元以上。在其他事例中,争夺霸权要用经授、军援去换。30年代宋子文借5000万美元棉麦借款,成为国际上,尤其是中国国内的大事。现在印度欠的外债,美国的与苏联的,不下几十亿美元。50年前,这是不可思议的。
3、出现了一个联合国。联合国的经社理事会,“关怀”不发达国家,而且(1)似乎发达国家对不发达国家的援助,成了不可推诿的义务;(2)“帝国主义”国家的经济学家,还在不断指出,不发达国家的当权人物是特权阶级,他们不肯在国内实行为经济发展所必要的政治社会改革,结果外援变成特权阶级的海外存款。这简直是一种反叛的合唱。
九、资本主义也变了
“帝国主义是垂死阶段的资本主义”。现在帝国主义变了,资本主义也变了。
马克思预言过资本主义的必然灭亡。他倒不是说变为帝国主义,走罗马的灭亡的道路。他主要是说(1)资本主义的生命线是资本的增殖,但是,高利必须低工资,低工资造成消费不足,造成恐慌;(2)而且,当资本有机构成愈来愈大,同量的剩余价值表现为愈来愈低的资本利润率,资本利润率有超向于零的趋势,也就是资本主义有无疾而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