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暧昧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管理的金科玉律-第8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教学技巧来指导老师。
  当玛格丽特小姐和老师们说话时,不管面对的是一位或多位老师,说话语速缓慢,力图说得十分清楚。她的用字相当简单,多半只是一两个音节组成的字,每一个要点一定以不同方式解释好几遍,直到她确定老师们都听懂为止。
  此外,她始终面带笑容。但那种笑容被老师们认为是在装腔作势。同时,他们也不喜欢玛格丽特小姐高人一等的说话态度。他们产生极强烈的排斥感,不但没有遵行她的所有建议,反而花许多时间编造借口,逃避她的建议。
  由于玛格丽特小姐无法和老师们充分沟通,她再没有晋升的资格,因此,她将继续担任教学主任,停在她不胜任的阶层。
  
  “南郭先生”的烦恼
  
  我们再来看看工厂里不胜任者的例子。
  奥克曼是莱姆汽修公司的杰出技师,他对目前的职位相当满意,因为不需要做太多文案工作。因此,当公司有意调升他做行政工作时,他很想予以回绝。
  奥克曼的太太艾玛,是当地妇女协进会的活跃会员,她鼓励先生接受升迁机会。如果奥克曼升官,全家的社会地位、经济能力也会各晋一级。如此一来,她就可以竞选妇女协进会的主席,也有能力换部新车、添购新装,还可以为儿子买辆迷你摩托车了。
  奥克曼百般不愿用目前的工作,去换办公室里枯燥乏味的工作。但在艾玛的劝服与唠叨之下,他终于屈服了。
  升任六个月之后,奥克曼得了胃溃疡,医生告诫他必须滴酒不沾。
  艾玛指控奥克曼和新来的秘书有染,并且,把失去主席头衔的责任全部推到他身上。
  奥克曼的工作时间冗长不堪,却毫无成就感,因此,下班回家后就变得脾气暴躁。奥克曼夫妇的婚姻彻底失败了。
  另外一个相反的例子是这样的。
  哈里斯是奥克曼的同事,他也是莱姆公司的优秀技师,而且,老板也打算提升他。
  哈里斯的太太莉莎非常了解他,知道他喜欢目前的工作,一定不愿意花更多的时间坐在办公室里掌管更多的事。于是,莉莎没有强迫哈里斯去做一个他不喜欢的工作。
  因此,他继续当一名技师,将胃溃疡留给奥克曼独享。
  一直以来,哈里斯保持着开朗的个性,在社区里受到普遍的欢迎,工作之余,他还担任社区青年团体的领袖。为了回报哈里斯平时对公益事业的热心,邻居的车如果需要修理,一定都送到莱姆公司。
  哈里斯的老板知道他是公司不可或缺的宝贵资产,所以为他提供了优厚的红利、稳定的工作和一切制度内允许的薪水加级。
  于是,哈里斯买了一辆新车,为莉莎添购新装,也为儿子买了一辆自行车和棒球手套。
  哈里斯一家过着舒适美满的家庭生活,他们夫妇幸福的婚姻也令亲朋好友非常羡慕。他们在邻里间享有的美誉,正是奥克曼太太梦寐以求的理想。
  如果一个人的能力很强,他就会对人类社会产生正贡献,杰出的表现又使他获得升迁的机会,这样,他就会从原来胜任的层级晋升到自己无法胜任的层级。
  每一种工作,都会碰到无法胜任的人。只要有升迁机会,这个能力不足的人终究会被调到一个不胜任的职务上,他会在这个位子上原地踏步,把工作搞得一塌糊涂。他的表现不仅会打击同事的士气,而且,严重妨害整个组织的效率。 txt小说上传分享

帕金森定律(13)
更为重要的是,这些“南郭先生”们自己也会掉进一个自寻烦恼的陷阱,而且无法自拔,如同上述的奥克曼一样。
  
  “体系萧条”下的人类
  
  我们把目光从个人转移到组织,就会发现,每一个新兴的层级体系,刚开始都颇有一番作为,但是,最后都不免变成暮气沉沉的官僚机构。
  在一个新兴体系中,高的效率源于成长迅速、朝气蓬勃、创意不断的意念,新兴机构的机动灵活性使员工的才智得以运用到适当的地方。
  在这段时期,每名员工的工作表现,都会对各自职位的业绩有所贡献。
  当体系趋渐成熟时,“彼得原理”提到的症状便会陆续出现。官僚污染限制了优秀员工的表现,却保证了无能员工登上更高一级的职位。一名无能的员工会对工作带来负面的影响,而一群无能员工便会使工作呈紊乱状态。过不了多久,整个体系便会步入萧条期,我们称这种现象为“体系萧条”。
  适应环境、发挥才智及选择的自由,都是人性的特点,但“体系萧条”使人性越来越难以彰显。
  用“排队木偶”一词来形容“体系萧条”下的可怜人类,是再合适不过的了,他们会经过生存、打卡、填表、执行无意义的仪式等阶段。
  “排队木偶”今天已经形成一股庞大的社会势力。范围涉及很广,包括:普通人、沉默的大众、多数人、一般人或是消费者。
  “排队木偶”是功能性的人,他对工作的内涵漠不关心,却对发明更新、更好的官僚程序极度热衷。他致力于研究行使职务的方法,而非发挥职务的实质内涵。
  “排队木偶”非常注重个人归属感。从较广的层面来看,他会对自己的国籍、宗教或隶属于大多数人的团体而骄傲不已。
  从中级管理阶层来看,他可能属于庞大的机构、商业俱乐部和兄弟会社团。从高级管理阶层来看,他特别喜爱加入私人俱乐部或成为高级机构的会员。
  “排队木偶”当权时,会用本身有限的理解力解释社会现象。他常说:“我们可以做得到,所以让我们放手去做。”他拥有所有必要的科技,所以他能够从事太空探险;他发明的核武器能够毁灭世界人口几百次;他制造了上百罐的细菌,每罐都具有消灭10亿人的威力,而可能成为受害者的全世界人口也不过60亿而已。
  是什么原因造成这种现象?仔细想想不难发现,精神压抑的煎熬,导致了他感情的匮乏。尽管他深受其害,却不会针对问题提出有效的解决方案。
  他所面临的问题,不是在枪或奶油之间做选择,也不是决定是否要修建造福百万市民的快运系统,或者斥资三十亿美元发展登陆月球的计划,而是他走不出层级组织的困境,他被无意识的人们推动着盲目向前。
  
  “跟从癖";的癖好
  
  变成“排队木偶”的人们,没有感到丝毫的危机,他们继续沉溺于排队的行为模式。
  教育界、法律界、产业界、政府部门等都在崇尚平庸,个人贡献不复存在,平庸成为流行时尚,并进而成为典范作风。由平庸人领导的“平庸社会”都由“排队木偶”全权管理。
  可是有些人却因为他们的觉醒而痛苦,显得忧心忡忡。这些不适应环境的人大声疾呼,倡导变革,可是,沉默的大众都已成为无可救药的“跟从癖”。
  “跟从癖”是大众口味的典型代表,是大众文化、大众风尚、大众道德的一个组成部分。因此,他是一个没有个性特征的标准单位。

帕金森定律(14)
技术创造了一个没有个性的标准社会,免除了“跟从癖”的责任,使他们不再需要作决策,也使他们觉得只要保持自身的跟随行为,就可以安然无事地接受教育、法律、产品和政府的平庸。
  “跟从癖”对技术的巨大进步深信不疑。他着迷于汽车、冰箱或其他用品上的电镀装饰。作为一个消费者,他觉得自己是进步的促成者之一。
  如果不加限制,“跟从癖”的泛滥最终将腐蚀整个社会的结构,形成一种万马齐喑的局面。
  
  平庸至上的社会
  
  理想的“排队木偶”的想像力、创造力、天赋、梦想和个人特色;被有系统地剥夺了。
  自从进入公立学校以后,他就被灌输不同学科的知识,并用这些知识来处理生活问题。从这种教育制度出来的人,都将成为平庸社会中机械化的角色。
  当他一旦进入“平庸社会”之后,便被排山倒海般的势力压迫着,内心残存的真实感情也无法忠实地表达。
  最后,他只有公式化地扮演好“排队木偶”的角色,才能得到满足感。
  在平庸至上的社会中,一切崇尚大众化、通俗化,这个风气使整个社会品味低下,产品品质也不再精良。行政组织内的各个部门,都有自我膨胀、敷衍了事的趋势。
  渐渐地,员工便显露为无知、刻板甚至恶毒的组织偏执狂。他极度重视组织内部的结构、程序与形式,对工作表现或公共服务的品质与效率反而漠不关心。
  “平庸社会”对官员施压,要求他们以正确的方法、小心谨慎的态度,维护组织中的各种惯例。于是,他一味地墨守僵化的官场作风,而且,对既定程序不知变通,只知盲目服从。
  由于他将全副精力投注于服从规定之上,所以根本无暇顾及工作成绩,更别说为大众提供服务了。
  如此,每个“排队木偶”就逐渐养成“各人自扫门前雪,莫管他人瓦上霜”的心态。他会兢兢业业地做好份内工作,却对所属部门、公司、社会、国家的萧条与腐化袖手旁观,不闻不问。
  
  戴上薄纱的“神秘政客";
  
  当“体系萧条”跌至谷底时,“平庸社会”的政治领袖就按照自己的形象,为排队木偶塑造一个领导人,以掌握政治领导权。这和大量生产、包装、销售商品所用的技法如出一辙。
  当理查德?尼克松(Richard Nixon)还是总统候选人时,他创下了一个新纪录,即成为有史以来最注重包装的政治人物。
  他的竞选总部进行广泛的民意调查,并多方收集资料后,交给电脑处理,电脑汇整出的报告,成为公关人员研究选民想听的政见基础。
  然后,尼克松在一连串电视广告上发表这些政见,将它们直接传达给对这些政见有兴趣的民众。
  这是史无前例的政治营销手法:找出顾客的需求加以包装,然后告诉他们,这就是他们想要的东西。
  站在公正客观的立场来说,从最好到最坏的产品或者政客都是用这种方法推销出去的,这个营销策略卖的是形象、包装、品牌,而非内容。
  在长期接受电视奶水的滋养之后,排队木偶做好了万全准备,他们将这些政客进行包装,然后将他们视为有实力的总统候选人。
  遗憾的是,“经过包装的木偶政客”大多会反映排队木偶的价值观。
  在一个发展完全的“平庸社会”中,没有真正的领袖。具有领袖头衔的人,其实是最彻底的跟随者。
  民意调查显示,人们需要一个属于群众的领袖,于是他们会在电视上看到一个在烤肉、看电视、拍抚宠物、打高尔夫球的总统。

帕金森定律(15)
当人们口味翻新,不再对旧形象感兴趣时,他们就会在电视上看到一个全新的总统,一个设计了新发型、新演说技巧、新形象、新口号的总统。
  因此,在不断升迁的层级组织里,即使是最高级的领导,也只是一个排队木偶,领导和随从,在行为上难以区分。
  
  彼得处方
  
  为了避免人们都成为排队木偶,扭转“体系萧条”的颓势,彼得博士提出了“彼得处方”,提供了六十六则改善生活品质的秘诀,让读者可以透过自我表现,发挥自己最大的潜能,不断向前追求更美好的生活。
  彼得处方一:彼得热身运动——重振活力在于运动。
  彼得处方二:彼得静心术——每天度个心灵假期。
  彼得处方三:彼得全面检视原则——列出你最喜爱的活动,有选择地实施。
  彼得处方四:彼得洁净计划——清除过去生活所造成的阴影。
  彼得处方五:彼得追求法——做自己心目中的英雄。
  彼得处方六:彼得骄傲感——时时犒赏自己。
  彼得处方七:彼得实用主义——经常为他人服务。
  彼得处方八:彼得座右铭——再度肯定自己。
  彼得处方九:彼得档案法——回溯个人历史。
  彼得处方十:彼得探寻法——检查让你满足现状的原因。
  彼得处方十一:彼得延伸法——了解在你之上的职位的压力和报酬。
  彼得处方十二:彼得释放法——免于不相关势力的影响。
  彼得处方十三:彼得波尔卡舞曲——跨越障碍是成功的第一步。
  彼得处方十四:彼得人格面貌——描绘一个理想的自己。
  彼得处方十五:彼得专精法——将注意力集中于自己熟练的领域。
  彼得处方十六:彼得优先法——选择持久的乐趣。
  彼得处方十七:彼得潜力法——找寻实际可行的替代方案。
  彼得处方十八:彼得先知法——预知自己的能力范围。
  彼得处方十九:彼得预测法——做事情前预测后果。
  彼得处方二十:彼得可能法——可能的话,尝试转业。
  彼得处方二十一:彼得之路——跟着良知走。
  彼得处方二十二:彼得收容所——拒绝“升迁”。
  彼得处方二十三:彼得短剧法——如果上司逼你接受一个你不感兴趣的职位,你就假装能力不足。
  彼得处方二十四:彼得回避法——不要对“楼上的人”太认真。
  彼得处方二十五:彼得巧言法——用言语去澄清而不是去混淆观念。
  彼得处方二十六:彼得预想法——认清目标。
  彼得处方二十七:彼得议案法——建立衡量成就的标准。
  彼得处方二十八:彼得讨论会——让员工参与制订目标的过程。
  彼得处方二十九:彼得政策法——使团体目标与个人目标相融合。
  彼得处方三十:彼得定位法——从需求而非形式的角度理解目标。
  彼得处方三十一:彼得实用性——订立可行的目标。
  彼得处方三十二:彼得目标表达法——将目标诉诸言语和行动。
  彼得处方三十三:彼得参与法——让他人参与建设阶段性目标的过程。
  彼得处方三十四:彼得精确法——用明确、看得见或测得到的方式表达目标的具体内涵。
  彼得处方三十五:彼得和平原则——和善地待人处事。
  彼得处方三十六:彼得处理法——决策过程中运用理性。
  彼得处方三十七:彼得时效法——当机立断、及时行动。
  彼得处方三十八:彼得平衡法——要在恐惧与急躁中取得平衡。
  彼得处方三十九:彼得精简法——以解决问题作为决策导向。
  彼得处方四十:彼得分离法——将解决方案和人事问题划分清楚。
  彼得处方四十一:彼得承诺原理——不要做出一个没有人赞同的决定。
  彼得处方四十二:彼得效力法——勇于行动。
  彼得处方四十三:彼得或然率——科学方法与预言的天赋都只能概略描绘出未来事物的轮廓。
  彼得处方四十四:彼得明确法——在选择或提升每位人选之前,先认清工作性质。
  彼得处方四十五:彼得证明法——购买前先试用。
  彼得处方四十六:彼得预演法——暗中进行考验。
  彼得处方四十七:彼得戏剧法——模拟未来状况。
  彼得处方四十八:彼得请愿法——尝试临时实验性升职。
  彼得处方四十九:彼得宣导法——培养新的胜任人选。
  彼得处方五十:彼得理解法——用第三只耳朵倾听。
  彼得处方五十一:彼得教学法——强化孩子所有合乎人道的行为。
  彼得处方五十二:彼得配对法——将有效的强化因子和预期产生的强化因子配对出现。
  彼得处方五十三:彼得薪资法——只要表现优异就能获得加薪。
  彼得处方五十四:彼得升迁法——当升迁人选足以胜任新职位时,他才会将升迁视为一种报酬。
  彼得处方五十五:彼得地位法——有系统地提高优秀员工所在职务的地位,以资鼓励。
  彼得处方五十六:彼得效率法——鼓励员工相信效率为报酬之依据。
  彼得处方五十七:彼得赏罚法——依表现优劣,赏罚分明。
  彼得处方五十八:彼得利润法——让所有员工共同分亨利润,使员工成为和谐一致的团队。
  彼得处方五十九:彼得保护法——福利应该能为员工提供实质的安全感及有意义的享受。
  彼得处方六十:彼得美食铺——让每名员工有权选择他或她想得到的报酬。
  彼得处方六十一:彼得目的法——若想鼓励和强化员工的表现,就明确地告诉他们工作目标,并提供足以回报他们贡献的奖励机制。
  彼得处方六十二:彼得参与法——奖励团体表现。
  彼得处方六十三:彼得授权法——为有能力者提供发挥创意的机会。
  彼得处方六十四:彼得赞美法——传达你对员工杰出表现的赞赏。
  彼得处方六十五:彼得声望法——要与各阶层的优秀员工沟通。
  彼得处方六十六:彼得趋近法——透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