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暧昧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红楼之纵横四海-第359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名分虽然是恢复了,但是这三家此前已经被满门抄斩,现在只剩下了这三个人,其实已经没有什么力量了。

    关于南温都拉和北温都拉的问题,算是交涉最为顺利的。

    温都拉方面提出,朝廷为他们此次出兵的军费买单,对于阵亡士兵进行抚恤。朝廷暂时不在温都拉草原设立府县,如果将来要设立,必须他们自己同意。

    温都拉不向朝廷上交赋税,以前的赋税一律不再追缴。

    朝庭取消对于温都拉各种物质的禁运和配额限制,开放商路,自由通商等。

    朝廷方面提出,将在二十年以后,在温都拉设立府县,为了体现温都拉属于大德的事实,每年南、北温都拉各自向朝廷上交两千两银子税赋。

    这个两千两的数目,对于温都拉来说,实在微不足道,不过是象征性的。

    席麦瑞和特米尔他们觉得朝廷也有诚意,就爽快地答应了。

    温都拉人达到了自己的目的,留下席麦瑞和特米尔分别代表北温都拉和南温都拉参加长安的登基典礼,其余的人就开始撤兵。

    撤兵路线跟来的时候一样,先到天津卫,然后从水路撤回。

    撤兵时,贾珉、长安、北海方面以及朝廷方面的几乎所有头面人物,全都来送行,长安又赏赐了礼物,给足了温都拉人面子。

    按照钦天监选定的吉日,长安的登基典礼于六月二十六举行。

    北海方面,朝廷方面,邀请来的各界代表,高丽、琉球、爪哇、交趾、暹罗等属国的使节,莫古、沙陀、特蕃等边疆部落的代表等一并参加。

    国号恢复为大德,年号定为长安,今年纪元为长安元年。

    然后就是祭天祭祖,昭告天下,封官进爵等一系列程序。

    北静王、鲁大学士、季大学士、褚元吉四人,为军机处大学士。

    一共四人,比以前少了两人。

    杨奎为都察院左都御史,掌管都察院。

    修同贵为顺天府尹,算是官复原职。

    周彤为锦衣军统领兼九门提督。

    左林良为内务府大臣,何佳林为直隶总督,骆杏山为奉天府尹。

    赵大海为宁古塔将军,徐明涛为卜奎参将兼领通远堡军政事务。冯奎为山海关参将,统领山海关周边军务。

    前刑部侍郎姜明前任刑部尚书,柳芳、陈瑞文和马尚德等,也各有任用。

    因为知道马青山跟贾珉的关系最好,长安本来打算叫他去金陵,任应天府府尹,但是马青山不愿意去南方,愿意回西北,于是叫他自己挑了陕西按察使的职位。

    按照马青山的功劳,他本来是可以得到比这个位置更高的职位的,但是他自己不愿意干别的,长安也就遂了他的心愿。

    趁着各方的人都在帝都,长安和贾珉的大婚典礼就在六天之后举行。

    婚礼程序的安排,也叫人伤透了脑筋。商量来商量去,最后弄出了一个不伦不类的程序来。

    先把长安接到了荣国府,算是把新媳妇儿接过了门。贾家的长辈们没来,就临时请了贾家的族老贾代修充当贾家的长辈。

    这个位置,若是轮的话,本应该是贾代儒的,但是因为贾代儒的妻室已经去世,所以就由贾代修两口子补了缺。

    为此,贾代儒还颇有些耿耿于怀。

    但是,因为硬件儿不合格,所以也只好认了。

    在贾府里拜堂后,最后回到了宫里,又拜了一回堂。

    皇家的直系亲属,或者逃走被杀,或者被三藩残杀,已经没有长辈了。

    因为元亨天子当初曾经将长安的婚事托付给了季大学士,所以就由季大学士代表元亨天子,充当长安的长辈。

    这一点,倒是没有一个人有什么异议,反而纷纷赞颂。人们既祝福皇上,也为季大学士不负先皇的嘱托而感动。

    一时之间,竟在朝廷和民间成为美谈。

    在宫里举行完了仪式,于是就在宫里开宴,洞房也设在了宫里。

    这样做,其实是有着深刻的寓意的。

    一是这代表着贾珉是驸马,刻意强调他上门女婿的地位,以此来陪衬长安。

    另一个,也是为了突出长安皇帝的地位。

    皇上是天下共主,四海之内,莫非王土。皇宫是天下之中,皇上的大婚之日,怎么能到别处去洞房呢?

    这自然是那些大臣们的主意,对此贾珉也懒得计较。

    对于他来说,只要能跟美人儿洞房,别说是皇宫,便是随便一间茅屋,也是无所谓的。

    至于别人怎么想,怎么看,他就更懒得理会了。

    冯紫英等人也觉得这个婚礼有些荒唐,但他们也提不出更好的方案来。对于朝廷方面提出的这个方案,也挑不出什么毛病来。

    在贾珉征求他们意见的时候,也就集体装傻,以这是贾珉个人的私事,不好干预为由,纷纷回避。

    到底贾琏是自家兄弟,最后代表贾家接受了这个方案。

    婚礼的事情传了出去,在民间也有一些议论。

    有的说是移风易俗,交口称赞。也有的说不合礼数,但也只是私下偷偷议论几句而已。

    等到锦衣军和五城兵马司开始到民间走访,询问对这场婚礼的看法时,听到的就是一边倒的盛赞之词。

    新皇登基,有的官员就未免投机取巧,想法讨好皇上。于是就想拿这场婚礼做文章。

    鼓捣出个什么万民折,弄一些人在上面签名。没有多少识字的人,就弄些人按上手印,说皇上的这场婚礼怎么怎么好,应该在全天下推行。

    长安初得了天下,接着又大婚,终于跟贾珉在一起了,高兴的就未免有点儿发昏,脑子一热,就要准了这个折子,在全国推行自己的这个结婚模式。

    其中最主要的一个程序,就是除了在男方家拜天地外,还要到女方家拜一次天地。

    最后还是在贾珉的劝解下,北静王和季大学士、鲁大学士等主要大臣都反对,才算作罢。

第0628章 北海王室() 
贾珉和长安大婚后的第二天,北海志愿军就开始撤军,除了留下贾蔷的一个团,到时候跟贾珉一起回去之外,其余的全都撤回北海。

    贾珉之所以留下来,除了他跟长安新婚燕尔,不能立刻就走之外,还因为他要参加左林良和立春在一个月之后的婚礼。

    左林良作为长安的侍卫,这些年来,对长安忠心耿耿,在长安练兵,打仗中,立下了汗马功劳。

    立春从小就跟着长安,现在可以说是长安最为亲近的人。

    因为两人始终跟长安在一起,两人也早就互相倾慕。

    如今长安胜利复国,登基为帝,两人也算是修成正果。

    长安也早就知道两人之间的事情,于是就赐婚,将立春许配给左林良。

    在赵英麒时代,朝政混乱,加上三藩多年吸血,大德的国力其实已经开始疲弱。

    随后就是三藩起兵造反,贾珉反攻,战乱连绵,大德国力更加衰弱。朝政需要整顿,百姓需要休养生息。

    于是长安就开始了一系列的朝政调整,以图大德尽快恢复元气。

    比较有利的条件是,三藩这个最大的隐患被彻底清除,原来的勋贵、世家、和如罗启华之类的投机分子、外戚等势力,经过赵英麒时代和天顺时代的不断清洗,已经形不成可以威胁皇权的势力。

    在长安复国过程中,聚集在长安周围的势力,如北静王,季大学士、鲁大学士、褚元吉、周彤、左林良、何佳林、骆杏山、杨奎、修同贵等,基本上都算是比较正派人士,对于长安也比较忠心,辅佐长安也尽心尽力。

    长安本身在血统上占据正统,在三藩如日中天之时,举起了光复大旗,本身又有练兵和南征北战的经历,在一帮老臣的辅佐下,处理起政务,倒也顺风顺水,很快就进入了状态。

    三个月后,贾珉告别长安,跟剩下的贾蔷一个团返回北海。

    临别前,长安依依不舍,千叮咛万嘱咐,一直将贾珉送到通州,这才依依惜别。

    贾珉从通州到天津卫,登船起航,开始回归北海之旅。

    等他到达北海平远城的时候,已经是两个月之后的事情了。

    走到谢尔登河一带时,谢尔登河已经封冻,最后从冰上坐着爬犁回到平远城。

    此时,罗斯帝国跟法国的战争还在进行,在贾珉出征的一年多少时间里,北海跟罗斯边疆一直非常稳定。

    此前大德内地的混乱局面,基本上没有影响到北海,所以,这一年多的时间里,北海内部也非常稳定,把全部精力都用在了建设上。

    南北两大帝国的战争,使得其国内的不少人,为了躲避战乱,逃到了北海境内,在北海定居下来。北海的人口又增加了不少。

    还在帝都的时候,贾珉就跟冯紫英、陈也俊、卫若兰等人,研究了将来北海的前途问题。

    贾珉提出了自己的思路,并且成立了一个专门的工作小组。

    这个小组的成员,除了冯紫英、陈也俊、卫若兰之外,另外的成员,主要是当初跟着贾珉一起去法国的人。

    其中主要有卫若水、腊梅花、塞万特夫妇、宝钗、妙玉、黛玉、塔玛拉。

    工作小组提出了一个方案,这个方案的主要内容,就是实行君主立宪制。

    贾珉自然就是北海国王。

    国王采用世袭制,是国家元首和国家的象征,但一般不参与实际政务之中去。

    国家的正常运转,则交由政务院去执行,政务院实行内阁制,首相是政务院的首脑,由全体国民选举产生。实行任期制,每五年一个任其,可以连任一次。

    由各界代表组成议会,负责立法。

    由各界有威望人士,组成元老院,参政议政,对政务院进行监督。

    这个方案经过贾珉的同意后,印刷出来,分发下去,交给各界进行讨论。

    各界的反应,自然是非常热烈的。

    对于贾珉当国王,几乎没有人有什么异议。

    让人们有些吃惊的是,贾珉这个国王竟然愿意放弃那么多的权力,甘愿当一个没有实权的国王。

    对于这种推选政务院首脑的方式,人们也感到很好奇,不过,此时贾珉和冯紫英等人,在北海享有巨大的声望。目前北海的主导力量,正是以志愿军为主的人员。

    原来北海的土著卫嵩、扎克、博格达三大家,早已经跟贾珉绑在了一起。

    其他的土著,也从这些外来人身上,获得了不少好处。

    至于从大德和罗斯来的那些外来人口,对于这个方案就更加赞成了。

    所以,这个方案几乎获得了一致的赞同。

    唯一对此有些想法的,就是贾府中人。

    这些人,主要就是老太太、贾赦、贾政、王夫人、邢夫人。

    对此,贾琏、宝钗、妙玉、黛玉等人进行了解释。

    这样做的好处,一是贾家今后世世代代都是北海王,永远也不会有人想造反,来推翻贾家,改朝换代了。

    从此以后,贾家只管当国王,再也不用整天防着被人抄家,诛灭九族。

    二是今后每年政务院都会给一笔钱,供着贾家人吃喝玩乐。

    别说贾家人自己还可以做生意赚钱,便是不赚钱,政务院给的钱也够过上体面的日子。

    三是今后将制定《王室法》,对于由谁来继承国王,谁是第一继承人,第二继承人,谁是亲王,谁是公爵,伯爵什么的,都有详细的章程,不用争来都去,不会发生父子相残,兄弟阋墙的事情。

    这一系列账算明白了,老太太和贾赦等人觉得这样似乎更不错,自己家可以世世代代当皇上,不用出多大力,就有人供着吃喝玩乐,还不会有人起来造反,子子孙孙享受荣华富贵,这简直比在大德做荣国公和宁国公还好啊。

    这样的好事儿,到哪里找去?

    “这个法子倒是不错,以后这北海的皇上,世世代代就是咱家的了,将来我也有脸面去见祖宗了。”

    老太太定下了调子,众人自然不会再说什么。

    “宝姑娘,你说说,那个《王室法》又是怎么回事儿?将来谁当王后?”

    老太太对这个问题还是非常关心的。

    “没有王后?”

    “没有王后?那珉哥儿怎么办?你们怎么办?难道还要把你们都给休了?”

    “老祖宗,不会的。虽然没有王后,但却有夫人。珉四哥的女人,都是夫人,也没有正室和侧室之分,只设一个第一夫人,算是对外面有个交代。”

    “第一夫人是谁啊?”

    “将来自然是宝姐姐了。”

    黛玉抢着回答了。

    “嗯,第一夫人,这个说法不错,这样大伙儿也就都一样了,没有大小之分,省得争来争去的。哎哟,这不就跟北海当地的风俗差不多了么?”

    “老祖宗,不是差不多,就是一样的,北海人不就是不分妻妾的么。咱们如今也是北海人,这就是入乡随俗了。”

    王熙凤及时地出来助攻了。

    “这么算来,倒是有些委屈长安那个姑娘了。”

    “老祖宗,不会委屈她,也给了她一个名分。”

    “什么名分?”

    “长安不在这里,所以就给了她一个名‘名誉王后’的名分。只有个虚名,送送人情,给大德人一个面子。”

    “这个《王室法》,说没说珉哥儿有几个夫人啊?”

    “说了,一共九个,少了行,多了就不行了。”

    “九个?鸳鸯,你给我数数,如今有几个了?”

    老太太回头、向鸳鸯说道。

    “老祖宗,长安算不算?”

    “都成婚了,自然是算的。”

    “林姑娘算不算?”

    “鸳鸯,你个死蹄子,算我做什么?八字还没有一撇呢。”

    黛玉急了。

    “哈哈哈,黛玉,这回说实话了吧。”

    老太太乐了起来。

    “差的那一撇,我就给你点上,我做主,就把你许配给珉哥儿了。”

    “老祖宗,我才不嫁给他呢。”

    “好了,你愿意什么时候嫁,就什么时候嫁。不是一共九个名额么,到时候我找珉哥儿,把你这个名额事先给留出来,谁也不许跟你抢。”

    “到底是老祖宗疼爱黛玉,对黛玉就是亲。”

    王熙凤在关键的时候,总会及时地出现。

    “妙玉,你呢?”

    “我……,本来是不愿意嫁的,但是,嫁也行,不嫁也行,总之……。”

    妙玉在贾珉那里虽然是刺儿头,但是叫她当着这么多人的面儿,自己说出来,总还是难为情。

    若是不说,又怕贾珉真的找了别人,到时候名额没了,可就后悔莫及了。

    “什么行不行的,你的婚事,我也给你做主了。就把你许配给珉哥儿了。你这个丫头,也真是傻,跟了珉哥儿那么久了,人家塔玛拉是后来的,都知道先下手为强,你若是再犹犹豫豫的,名额没有了,我看你怎么办?珉哥儿那个性子,你还不知道,见一个爱一个的。十鸟在林,不如一鸟在手,这个道理你还不明白?”

    “那就全凭老祖宗做主了。”

    “你们看看,这个死丫头,我养活她这么大,明明是她自己愿意,还非要说我给她做主。人说女大不中留,这话可真是一点儿也不假。”

    “就是要老祖宗做主嘛。”

    妙玉难得地有些撒娇了。

    “好,就是我给你做主。鸳鸯,这回你数数,统共几个了?”

    “宝姑娘、长安、黛玉姑娘、妙玉姑娘、塔玛拉、平儿、晴雯、沈冰衣,统共八个了。”

    “哎呦,还差一个,这个名额是给谁留的呢?”

    老太太四下看了一圈儿,目光在秦可卿身上停了一下,意味深长地笑了笑。

    这一看,把秦可卿看的心里直发毛,不过,很快就镇定下来。心里也涌上了一股甜蜜。

    她明白,那个名额,一定是珉四叔留给自己的。

第0629章 收获爱情的季节() 
北海的腊月虽然比较冷,但人们早已经习惯了。

    从大德来到这里的大量外来人口,把自己的生活习惯和文化也带到了北海,并且不断地影响着原来的土著。

    最为明显的,就是一年一度的春节。

    进入了腊月,过年的气氛就一天比一天浓了。

    人们算计着手里的钱,发现比去年又多了不少。比起以前在大德的时候,似乎更多了。

    今年北海自治军远征大德,帮助大德平定了叛乱,让北海人感到非常自豪。

    就在这种自豪的气氛中,又传出来了好消息。

    北海的朝廷成立,北海正式开国立朝了。

    虽然叫法跟大德不一样,但是,人们还是习惯上把贾珉叫做皇上,把政务院叫做朝廷。

    当然,北海跟大德还是有很多不同的。

    首先是珉长官当了国王,但是珉长官的父亲,那个总是帮着各地修河建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1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