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暧昧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红楼之纵横四海-第350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冯幕僚长这两日要到武昌,你不去那里么?”

    “去,自然要去的。”

    “珉长官那里的消息,你知道么?”

    腊梅花显出关切的神情。

    “知道一些,情况似乎不太妙,不过,我相信珉长官会有办法处置。”

    于是陈也俊就把裘良传来的情况,跟腊梅花说了一遍。

    “如此怀远那里岂不是很危险?”

    塞万特也很担忧。

    “我们打仗,一向就是以少胜多,要相信珉长官。他自会有办法。”

    “唉,中土终究太大,幅员辽阔,我们这点儿兵力,总是捉襟见肘。算了,我们光在这里担忧也没用。你还是跟冯幕僚长见上一面,再商议如何办吧。”

    三天以后,陈也俊溯流而上,冯紫英顺江而下,在武昌会面,北海志愿军第一、第二旅正式会师,整个南方战场,已经连成一片。

    武昌府,武昌城,黄鹤楼。

    冯紫英和陈也俊在楼上凭栏远眺,站了一会儿,回转身坐下,慢慢喝茶。

    “人这一辈子,可真是奇妙。万万没想到,你我有一天,竟然会坐在这里喝茶。昔人已乘黄鹤去,此地空余鹦鹉洲啊。”

    冯紫英不禁感慨。

    “谁说不是呢?遥想当年,我们总是在帝都吃喝玩乐,哪里会想到,如今竟然带着兵马,在这南国大地上纵横驰骋。”

    “更加想不到的是,竟然带着这样一支军队,一路上所向披靡,战无不胜。”

    “更加想不到的是,竟然参与争夺天下,我们的一举一动,也身系天下安危。”

    “宋宽是个很有本事的人,在三藩之中,见识之高,当属第一人。此次结盟莫古人,虽然于大义不符,若是论起对付我们,还真是很致命的一招,可谓毒辣。”

    “如今何佳林、周彤和马青山败退西北,东北只剩下珉长官和长安殿下的兵马。长安的兵马,战斗力不强,打打三藩尚可,若是遇上莫古铁骑,就不是对手了。”

    “只是南方幅员辽阔,可惜我们也一时腾不出手来。”

    “陈训练长,这些天我一直在想,有些事情,我们似乎过于僵化了些。”

    “你的意思是……。”

    “南方虽然广阔,但是,目前三藩的主力,已经基本被我们消灭殆尽。只剩下一些偏远残敌,还在负隅顽抗。我们不去,他们就在观望,我们一去,略一开火,他们就投降。”

    “我遇到的情形,也是如此,长途奔袭,本来准备好好打一仗,常常是兵锋一到,他就投降了。”

    “目前除了李乾在四川还有些势力,其他地方的威胁,已经不足为惧。我们两个旅的兵马在此,每日里忙着跟这些小股之敌周旋,有些不值得。”

    “冯幕僚长,你的意思是抽调一些人马北上?”

    “对,南方这里交给我,我在这里,一是剿灭较大股的残敌,二是控制光州和江浙两大赋税之地,三是监视李乾。目前李乾在四川和陕西交界之处,估计还在犹豫之中。”

    “前出陕西,西北并非三藩的根本之地,很难在那里立足。出川,外面还有我们,我估计,他一时不敢出川。”

    “你是说,只要我们会和珉长官,拿下了帝都,推翻天顺朝廷,李乾或者投降,或者等待我们集中兵力剿灭。没有其他出路。”

    “对,我就是这个意思。目前南方基本上大局已定。各地官府虽然都在观望,前朝兵马叛服无常,但只要我还在这里,他们就不敢轻举妄动。只要帝都大局一定,到时候他们自然归附。”

    “言之有理,如此我就带领全部兵马北上,一是将在这里弄到的物质、银两给珉长官送去,二是切断三藩的南归之路。三是进逼直隶,吸引三藩的兵马,让他们不能跟莫古人合流,对付珉长官。”

    “对,我也是怎么想的。莫古人虽然强大,但也不一定就是珉长官的对手。只要珉长官有了足够的弹药,消灭他们也只是迟早的事情。”

    “如此就好了,目前只有秦钟一个团在山东,我也担心他在那里独力难支。就把你的物质银两移交给我,明日我便回师北上。”

    “好,就这么办了。三藩如今已经是垂死挣扎,所以才奇招叠出,不过,大江东去,终究难挡滚滚潮流。任他机关算尽,也是枉然。”

    冯紫英说完,两人又站了起来,望着滚滚东流的长江。

    “对于天下平定之后的事情,你怎么看?”

    陈也俊突然问了一句。

    “你指的是珉长官做皇帝的事情?”

    “正是。”

    “此前我曾经希望珉长官做皇帝,但是,后来跟腊梅花交谈,我就改了主意。如今,我也不喜欢珉长官作大德的皇帝。”

    “为何?”

    “大德这个皇帝,珉长官做不好的。他只适合做我们北海的王者。大德的臣子,我们也做不好的,我们在卜奎和北海的那些做法,在大德行不通,吃力不讨好。何必自找苦吃?”

    “如果珉长官要做呢?难道我们还能不帮他?”

    “珉长官也不会愿意做的。”

    冯紫英说的很干脆。

第0613章 是赐婚还是和亲() 
由于莫古人战败的消息还没有传到帝都,所以帝都的达官贵人和百姓们,都过了一个欢乐的春节。

    尤其是那些官员们,通过不同的渠道,得知了朝廷将跟莫古人联手,共同对付贾珉和长安,心里就升起了战争很快就要结束的期望。

    这种期望,自然是天顺朝廷获胜,贾珉反贼失败。

    人们有这种心里,并不是他们认为朝廷有多么好,也不是因为贾珉有多么坏。这只是一种从自身利益出发的判断。

    他们属于现有朝廷的既得利益者,如果贾珉推翻了朝廷,他们的命运就将陷入巨大的不确定性当中。

    由于严格保密,对莫古人列土封王的事情,现在还不为外界所知。如果他们知道了朝廷跟莫古人达成的是这种条件的话,不知会作何感想。

    今年的立春比较晚,正月初八才立春。

    立春之后,就是连续好几个温暖天,冬天留下的不多的积雪就全都融化了。

    雪化了,冬天被覆盖的地面就逐渐露了出来。

    随着地面露出来的,还有关于莫古人、光复军以及北海志愿军的消息。

    莫古人二十万大军,在莫古草原上跟贾珉的四万人交战,最后竟然被贾珉杀了将近十七万人,贾珉大获全胜。

    这个消息,开始的时候是从盛京那里传出来的。

    因为太过匪夷所思,超出常理,所以人们都不相信。认为这是贾珉和长安反贼在自吹自擂。

    不过,后来的消息越来越多,也从不同的渠道传了过来。

    正月十二那天夜里,在帝都的大街小巷里,一夜之间还出现了许多布告,上面写的也是这个消息。

    最后叫人们相信的,还是自己的亲朋好友从盛京以及莫古草原那里传来的消息。

    这个时候,人们才相信,这就是真的了。

    朝廷得到这个消息,要更早一些。在正月初五就接到了从山海关发来的折子。后来从莫古的渠道,也证明了这个消息的真实性。

    不过,朝廷将这个消息压了下来。

    初七那天,皇上韩天斗甚至还亲自出宫,到庙会去露了一面,以示与民同乐,天下太平。

    惊慌的日子虽然难熬,但是一天天照旧过去。转眼间就迎来了正月十五。

    到了晚上,城外就亮起了点点灯火。那是人们给坟地里送灯。

    据说这一天死去的亲人要回家,送上灯,是为了给鬼魂照亮回家的路。

    因为许多人要晚上出去送灯,所以城门就没有关。不过,五城兵马司、锦衣军和顺天府的衙役却增加了不少。

    还有部分军队,驻扎在城外。

    人们虽然不说,心里也都知道,这是害怕贾珉和前朝的长安公主打过来。

    莫古人战败的消息,加上南方几乎已经被贾珉全部占领的消息,让人们意识到,似乎又要跑改朝换代了。

    正月十六的早晨,帝都人起来的时候,就在大街小巷里又发现了许多布告。

    上后面写着,朝廷跟莫古人勾结,要封莫古人的大酋长阿泰为王,割让长城以北的土地给莫古人。

    尽管布告很快就被锦衣军、五城兵马司和顺天府衙门揭掉,但是这个消息还是很快传遍了全城。

    顷刻间,整个帝都到处议论纷纷。人们三三两两的聚集在一起,探讨此事的真伪。

    正在探讨此事的,不只是百姓,还有皇上和朝中大臣。

    此刻,皇上就正在武英殿里,跟一干大臣们在探讨此事。

    来的王公大臣有西宁王李国忠,东平王世子宋宽、宁古塔将军韩天魁、兵部尚书高望山,军机处大学士罗启华,锦衣军统领孙同仁,顺天府尹贾雨村。

    另外几位大学士,散朝后,就去忙活其他紧急事务,所以就没有参加。

    “众爱卿,刚才在朝上,也没议出个结果来,有些事情,在朝上也不便于多说,现在这里没有别人,你们都是朕的肱骨之臣,就说说怎么办吧?莫古人败了,如今如何对付贾珉?”

    韩天斗心绪杂乱,尤其是昨天晚上的那些布告,叫他尤为恼火。

    虽然大臣们未提列土封王之事,他也知道,大臣们十有八九相信那就是真的了。

    韩天斗扫视了一圈儿,没有人说话。

    “孙同仁,你身为锦衣军统领兼九门提督,锦衣军和五城兵马司都归你管辖,帝都一夜之间出现了那么多造谣的布告,你的人都是干什么的?”

    孙同仁一见皇上提到了自己,就知道事情不妙,急忙下跪。

    “皇上恕罪,臣罪该万死。臣是有疏忽,但此事确实与臣干系不大。夜间的巡查打更,都是顺天府在做。”

    “孙同仁,你休要推诿。城门一直是都是五城兵马司在看守的,顺天府从未插手。那些奸细不是从城门进来,还会从天上飞进来不成?”

    贾雨村也急忙跪下,推卸责任。

    “好了,你们不要争了,都起来吧。每日里城门进进出出的,混进几个细作,也不奇怪。如今当务之急,是如何对付贾珉。”

    韩天斗不耐烦地挥挥手,孙同仁和贾元春这才爬起来站好。

    “皇上,臣有句话,不知当讲不当讲?”

    西宁王李国忠出来说话了。

    “西宁王有什么话尽管说。”

    “臣以为,如今对付贾珉,应以怀柔为主。”

    “怀柔?如何怀柔?”

    “招安。”

    “如何招安?”

    “给他高官厚禄。”

    “如今他战胜了莫古人,南方又尽落于陈也俊和冯紫英之手,给给他什么官儿,他才能同意招安?”

    “贾家是前朝的荣国公和宁国公,不如就恢复贾家两公的封号,再给贾珉以及他的手下高官厚禄便可。至于贾珉,可以给他个尚书之位。”

    “那长安如何处置?”

    “前朝废帝赵无极已经将长安许配给贾珉,不妨封她个一品诰命,也就行了。”

    “众爱卿,你们以为如何?”

    “臣附议,西宁王所言极是。”

    一直不说话的罗启华表态了。

    “皇上,臣有话说。”

    这回是兵部尚书高望山。

    “高尚书讲。”

    “臣以为,西宁王之计可行,只是这个条件,贾珉未必会答应。”

    “他还不答应,还嫌官儿小?难道非要他坐在朕的位子,他才满足么?”

    韩天斗站了起来,随即就醒悟过来,坐了下去。

    “高尚书,你起来吧。宋世侄,你一向足智多谋,可有什么主意?”

    “回皇上,臣和高尚书的见解一样。也认为贾珉不会答应招安。”

    “以你之见,要给他什么官儿做,他会答应?”

    “皇上,请恕臣斗胆直言,无论给他什么官儿,他都不会答应。”

    宋宽的话,有些煞风景。

    “皇上,臣有话说。”

    罗启华似乎来了精神。

    “罗大学士讲。”

    “皇上可以赐婚于贾珉,招贾珉为驸马。此举可谓一举两得,既可以拆散贾珉跟长安的同盟,又可将贾珉纳于囊中。”

    “罗启华,朕的公主,怎么能赐给一个反贼?如此昏庸之计,亏你想得出来。”

    “臣罪该万死,请皇上恕罪。”

    罗启华退下,再也不吱声了。

    刚才的举动,是他察言观色之后的冒险之举。

    他早已经算定了皇上不会同意,所以才有如此一说。此举虽然会让皇上不高兴,但是却能给人留下他是真为天顺江山着想的印象。

    “皇上,臣有一计。不知可言否?”

    “顺天府,你说吧。”

    “如今贾珉已是北海的王者,不如就封贾珉为藩王,让他象高丽,交趾、暹罗一样,成为藩属,称臣纳贡,这是其一。”

    “其二呢?”

    “其二,也可封贾珉为郡王,到时候,就将北海一起,纳入我天顺版图之内。若是此计成功,天朝就凭空添了一大块疆土。必要的时候,在皇家的近支中,随便选个女子,赐给贾珉为妻。若是前者,就是和亲。若是后者,就是赐婚。如此一来,想那贾珉定会愿意。”

    “此计倒也有些道理,只是过于便宜贾珉反贼了。众爱卿,你们以为如何?”

    宋宽见这些人到了这个时候,还在心存幻想,以为给贾珉点儿甜头,贾珉就会乖乖听话。心里不禁直往下沉。

    如今南方已经尽失,莫古人又被贾珉打败,天下还有谁是贾珉的敌手?只要攻下帝都,他自己就能做皇上,想要什么名分没有?要什么女子没有?

    把公主许配给她,他都未必愿意要,还随便找个近支女子?

    更加可笑的是,连自己的江山都要保不住了,竟然还惦记着将北海纳入自己的版图。

    你凭什么?

    贾珉是何等人物,怎么会上这个当?都这个时候了,竟然还如此异想天开。究竟是你们傻,还是别有居心?

    “皇上,恕臣直言。臣以为,贾大人此言,纯属异想天开。此时对于贾珉,无论如何怀柔,都没有用处。唯一的选择,就是与他拼死一战。”

    宋宽直言不讳地说出了自己的想法。

    “皇上,臣以为宋贤侄说的有理。跟贾珉唯有一战。所谓怀柔之计,完全无用。”

    宁古塔将军韩天魁,此前一直闭着眼睛假寐,直到这个时候,才出来支持宋宽。

    对于如何对付贾珉,这两天,他自己也无数次地想过,也跟师爷和一些亲近之人议过。

    那些人也提出了各种各样的方案,今天在场人能想到的,他们也早就想到了。

    最后的结论,都跟宋宽一样,唯有一战。

第0614章 还是寻条后路吧() 
议论到了这里,观点分成了两派。一排主和,一派主战。

    其实,两派都没有什么把握。

    主和的担心贾珉不接受条件,主战的也没有战胜贾珉的有效办法。

    韩天斗听了,也没有个主意。

    “为今之计,就双管齐下吧。明日就由西宁王和罗大学士前去盛京,跟贾珉商谈招安之事。与此同时,加紧备战,准备跟贾珉决战。”

    皇上如此是说了,众人也不好再说什么,只好散去。

    出了皇宫,宋宽和高望山一起,来到了大栅栏的紫薇舍人自助餐厅。

    早晨一大早就上朝了,又被皇上留下议事,他们早就饿了。

    紫薇舍人自助餐,是当初贾琏和薛蟠合伙儿开的生意。后来贾琏到了卜奎,就由薛蟠经营。薛蟠后来到了北海,就将餐厅兑了出去。自己后来在北海又开了一个。

    宋宽和高望山进来的时候,已经过了早晨的饭时,中午的饭时还没到,所以就餐的人不多。

    不过,还有两个士子模样的人,在这里吃酒。

    “我们也吃点儿酒吧。”

    高望山提议道。

    “也好,就吃些吧,正好心里有些郁闷。”

    两人自己去取了酒菜,就喝了起来。

    “这家餐厅,还是贾府人开的呢,以前我还来过几回。”

    宋宽喝了一口酒,不禁苦笑道。

    “这个自助餐,倒是很新鲜,我还是头一回见到。”

    “高世叔,你知道这是谁的主意么?”

    “谁的主意?莫非还有什么典故?”

    “嘿嘿,还真就有典故,这就是贾珉的主意。”

    “贾珉的主意?这倒是巧了,这种心思,也真亏他想的出来。”

    “贾珉这人,总是有无穷无尽的花样。当初他在野渡居练兵,整天练习叠被走道,被整个帝都的人视为笑话,谁知道他竟能操练出一支天下无敌的兵马出来?”

    “本来以为他一直被前朝打压,府兵团裁撤了,没想到,他竟然到北海开疆辟土,自己打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1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