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暧昧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红楼之纵横四海-第292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如此想就对了,以后切不可说珉四弟造反之事。”

    “不说便不说。只是还有一件事情,你是否发现?”

    “又有何事,莫非是又有谁要造反了?”

    “不是造反,可也跟造反差不多。”

    “究竟何事,如此严重?”

    “你没见到蓉哥儿媳妇有些异常么?”

    “她又有何异常?”

    “前些年,她是不是一天总是闷闷不乐,唉声叹气的?”

    “倒是有些如此。”

    “这几年,她是不是每日里笑容满面,似乎心里舒畅了很多,便是蓉哥儿胡闹,她也全不在意?”

    “这又如何?蓉哥儿媳妇贤惠,连老祖宗都异常喜欢她,哪里又象你这个醋坛子,胭脂虎。”

    “我跟你说正经的。每当别人议论起珉四弟的时候,她就显得特别高兴。别人都夸珉四弟,就她从来不在别人面前夸奖珉四弟。你不觉得反常么?”

    “这又有何反常?听到珉四弟的消息,你不是也高兴么?”

    “我高兴跟她高兴是不一样的。”

    “都是高兴,有何不同?”

    “自然不同。宝珠和瑞珠,经常打听珉四弟的消息。还有,你不觉得贾研来的有些奇怪么?”

    贾研,就是秦可卿的儿子。按照贾府的辈分排行,这一辈是“石”字辈,所以就取名贾研。

    “有何奇怪的?”

    “她和蓉哥儿那么些年没有生养,怎么如此就生养了?”

    “此事关系重大,你可不要胡乱猜测。”

    “我也不想猜测,可就是忍不住往这上面想,再看那贾研,就更忍不住往这上面想了。”

    “贾研又怎么了?”

    “你就没觉得,贾研的眉眼不像蓉哥儿,反倒很像另外一个人么?”

    “像谁?”

    “珉四弟。”

    贾琏又去捂王熙凤的嘴。

    “我的活祖宗,你可千万不要胡思乱想。快快歇息,再想下去,你就要癔症了。”

    “其实,我也觉得不可能。”

    王熙凤嘟囔了一句,躺下睡觉。

    贾琏吹灭了蜡烛,也躺下了。

    躺在炕上睡不着,想着王熙凤的话,又想想贾研的眉眼,觉得还真就有些像珉四弟。

第0507章 可以悔婚2次呢() 
直隶保定府,一个大院落里面,正挤满了人群。

    有男有女,但以女人为多,多数女人是三十来岁以上的妇女。

    其实,这里今天的主角,更多的是年轻的女子。只是因为年轻的姑娘们不方便抛头露面,所以才由她们的亲属代替她们来了。

    钱寡妇就是这些女人当中的而一个。

    钱寡妇其实很年轻,只有二十三四岁,身材苗条,面色红润,一张瓜子脸,俏丽多姿。

    六年前,她嫁给了郭家,两年之后,相公就死于一场大病之中。又过了两年,夫家的公公、婆婆、小叔子和小姑子,举家搬回了老家,只把她自己一人扔在了这里,从此不管不问。

    去年发大水,娘家人全都死于水灾,至今连个尸首都没有找到。

    如今,钱寡妇就守着家里的两亩薄田,过着不死不活的日子。

    除了每日里需要忍受别人的偏见和歧视之外,还要时刻防备着有些不怀好意的男人的觊觎。

    本来寡妇门前是非就多,再失去了夫家和娘家的庇护,日子过的就更加艰难了。

    这样的日子,她不知道何时才能熬出头。

    好在她有个好邻居,那就是古秀才家。

    古秀才家的小姐,偏生就跟她投缘,两人好的象亲姐妹一样。

    古小姐的女婿叫做宁儿,自己在这里有一个大宅子,二十多间瓦房,专门给人家传授手艺的,象爆米花,做豆腐、石匠等。

    如今,宁儿已经在直隶赚够了钱,要到北海去投奔他原来的主子,当今宫里贾贵妃的弟弟,荣国公之后贾探花。

    这一回,宁儿不仅要带着古小姐一起去,还有他的朋友们,也要跟他一起去。

    这些朋友,都是来自帝都的,一看就是体面人。

    有一个方秀才和他的娘子封三娘,还有刘铁山和他的娘子吴红梅。

    还有两个漂亮的姑娘,原是在帝都开大铺子的,叫做风花、雪月。

    他们将跟着宁儿一起,到北海去。

    钱寡妇做梦也没有想到,就是因为这些人的到来,她的命运从此发生了转折。

    原来,这些人是到这里来招募女人到北海去的,那里有许多从各地去的男人,虽然有钱,却讨不到娘子。

    因为那里缺少女人。

    这样的事儿,简直是闻所未闻。

    起初,人们都不相信,但是,后来到官府里去打听了,官府里说,帝都里也有这样的事儿。如今有好多的男男女女,都已经到那里去了。

    还有一点,教人们渐渐相信了此事。那就是此事是由古秀才的女婿操办的。

    古秀才的女婿,在保定府也算是个名人。古秀才家是当地土生土长,知根知底的老户,又是个读书人,名望颇高。

    连古秀才都极力赞同,人们渐渐地就相信了此事。

    即使退一步讲,此事真的不成,将来还可以回来找古秀才,古秀才可是拍了胸脯给做保的。

    招募的条件,也很诱人。

    只要不超过35岁,不管是姑娘、寡妇还是奴婢,都可以去。

    若是奴婢,去了就给赎身。

    所以,这两天,已经有不少人,纷纷前来打探消息。

    钱寡妇已经决定,这一回就跟着去了。

    反正在这里没有什么好的活路,倒不如到那里去闯荡一下,兴许就能找到一个好男人呢。

    没有男人的寡妇,活得难啊。

    况且有古小姐跟着一块儿去,自己还怕什么呢。

    所以,这几天来,她就天天到这里来帮忙解答一些人的询问,俨然成了方秀才他们当中的一员了。

    现在,钱寡妇接待的,就是她的一个熟人,她娘家村里的一个小时候的伙伴儿小菊。

    小菊的相公,在去年的洪水里死了。夫家要她嫁给一个傻子小叔子,小菊至死不从,先后两回想要寻短见,都没死成。

    如今听说了此事,就动了心思。听说钱寡妇要去北海,就来打听一下,看看到底是何情形。

    “他们真的给出盘缠么?”

    小菊对于这样的好事儿,始终有些半信半疑的。

    “自然是他们给出,不仅出吃喝盘缠,每人路上还发给一两银子的零花钱,想买鞋胭脂水粉什么的都行。”

    “说是一路上都坐马车走,是真的吗?”

    “一路上都是他们给雇车,也不用咱们出钱。一人两身衣裳,一套单的,一套棉的,上路的时候就给发到手里。”

    “到了那里,真的给一笔嫁妆吗?”

    “给,一人10两银子现钱,30亩地,若是男方没有宅基地的,还给一块宅田。若是没钱盖房子,可以借给钱盖。种子、农具、耕牛都能借,打了粮食之后再还。”

    “好倒是好,就怕那里的男人不好,若是找不到个好男人,即便是有钱,也过不了好日子。”

    “那里的男人,大多是当兵的,都识文断字会算术,他们都是荣国公后人贾探花的手下,以前在温都拉打过仗的。到了那里,有一样最大的好处,就是可以自己挑中意的,也没有父母的媒妁之言,自己能做主的。若是看不中,谁也不能强迫的。”

    “若是一时没挑好,即便是将来成亲了,自己也可以悔婚,男人就得同意。一共可以悔婚两回。”

    “这个倒是新鲜,这不就是咱们女人自己做主了么?”

    “不仅在这件事儿上做主,将来成亲了,家产也是一人一半,将来若是男人想休妻,就得把家里一半儿的财产,分给咱们。”

    “会有这样的好事儿?简直是不敢相信呢?”

    “到时候都要定下文契的,这边儿也有人做保的。反正我这一回是去定了。你自己好好想想。”

    “这样的好事儿,到了那里,就没有别的讲究?”

    “自然是有的,就是到了那里,就得相亲,相亲之后就成亲。也没有什么媒人,就是自己找,过得好,就一辈子过下去,过不好,可以悔婚两回,自己再找合适的。”

    “哎呀,若是悔婚两回,还找不着合适的,那可怎么办啊?”

    “小菊,我们都嫁过一回人了,再悔婚两回,就是三个男人了。若是找了三个男人,还找不到一个合适的,也就别怪别人,活该自个儿倒霉了。”

    “你说的倒也对,头一回是长辈在做主的,咱们说了不算,这两回是自个儿做主,可就怪不得别人了。”

    “你想好了吗?想好了就到那边签个文契,古秀才做作保,若是到了那里不属实,他要包赔的。你夫家愿意么?”

    “哼,他们早就看我不顺眼了,恨不得我早些走呢。”

    “如此就最好了。”

    于是,钱寡妇就领着小菊,到了风花和雪月那里,签了契约,古秀才在上面画押,算是作保。

    “好了,若是你们到了那里,发现这里的承诺没有兑现的,就回来找我,我给你们包赔。”

    得了古秀才的承诺,小菊欢天喜地地走了。

    “古兄,今儿个多少人了?”

    方秀才过来,坐到了古秀才身边。

    “今儿个23人了,这几日一共八十多人,更多的都是打听消息,回家去核计了,过个两三天,就能回信儿。我琢磨着,到时候差不多有一百五六十人吧。”

    “如此我就喜出望外了,原本打算有一百人,我就知足了。”

    “还是方老弟给足了好处,这样的事儿,上哪里找去。虽然是背井离乡,但是,如今在家里面,也不好活。尤其是家里姑娘多的,那些寡妇们,也算是给了她们一条活路。”

    “等到了北海那里,她们就会知道去对了。那些男人,大多都是贾探花的手下,是当初平定温都拉的功臣,也大多都是直隶人,他们在帝都练兵的时候,我就经常到他们军营里去。都是些很不错的男儿。”

    “我听宁儿说,他们都是识字的,这倒是挺稀奇。”

    “古兄,这我就要怪你孤陋寡闻了。贾探花的手下,都是识字的,当初就强制他们学的。宁儿当初识字算术什么的,都是在那里一块儿学习,如今是你的女婿,你还不相信他?”

    “倒不是不相信,只是贾探花行事,简直闻所未闻。不过,贾探花高才,不为朝廷所用,实在可惜啊。”

    “贾探花不到二十岁,就任卜奎游击,后来皇上召他任宗人府副总管,贾探花未曾回朝。前些日子,皇上又召他任兵部右侍郎,可惜啊,有些人不愿意让他回来。”

    “唉,如今朝政混乱,从此以后,这天下怕是不太平了。”

    “唉,也正是因为如此,此次贾探花一说,我才决定举家迁往北海。虽然故土难离,但是宁为太平犬,不做乱世人。到了那里,终究能过上太平日子,若是还在家里,前途未卜啊。”

    贾珉如今这套招募女人的方案,其实还是受了法国的“国王的女儿”计划的启发。

    早在二百来年前,就有法国人在北美建立了魁北克殖民地。

    但是,一百多年来,这块殖民地也没有太大发展。

    原因就是那里人口稀少。

    在路易十四国王时代,实行了“国王的女儿”计划,招募女子到魁北克殖民地去。

    招募的条件,包括自己相亲,陪送嫁妆、路费、衣服、提供土地、财产保护,确定女方的经济地位,甚至允许女方两次悔婚这些安排,都是“国王的女儿”计划的翻版。

    因为这次活动,是以法国国王的名义进行的,所以,通过这个计划招募的女人们,就被称为“国王的女儿”。

    七天后,贾蔷派来的十个原府兵团士兵,在刘福山的带领下,来到直隶与方秀才会和。他们将护送这些招募来的女人前往北海。

    此行的路线是先到天津卫上船,在辽南的牛庄登陆后,再前往北海。

    组织人员去卜奎乃至北海,方秀才已经做过多次,早就积累了丰富经验。

    一天后,方秀才、宁儿、风花、雪月、刘铁山、吴红梅等人,带着208名招募来的女人启程,前往北海。

    这些女人们,基于对古秀才的信任,怀着对新生活的美好憧憬,就这样毅然决然地踏上了万里之外陌生之地的征程。

    望着前方的三十多辆马车,方秀才对着护送的人和宁儿等人道。

    “当初,珉长官第一次押送500流人到卜奎时,一路上没有一死一伤。如今我们带着她们去北海,也要把她们平安地送到。”

    “我们都是最早跟随珉长官的人,若是出了什么纰漏,我们没脸去见珉长官。你们明白么?”

    “放心吧,方秀才,一定不会给珉长官丢脸的。”

第0508章 卜奎也要变天了() 
元亨十七年,壬午年二月十七,卜奎南城门。

    平儿、沈冰衣、贾芸、画眉等一行人,正在这里等待迎接方秀才一行。

    经过将近三个月的奔波,方秀才带着二百多个从直隶招募来的女人,将于今天抵达卜奎。

    两天前,刘福山已经先行抵达了这里,联系平儿,在这里提前做好这一行人的接待准备。

    由于人数太多,就把这些人安排到了府兵团原来的军营里面。

    那里的住宿和食堂设施都在,目前已经成为内地过来人的一个重要中转站。

    每一次来的人数多的时候,就会安排在在这里吃住。

    卜奎有两个兵营,一个就是目前的这个兵营。这是当初卜奎衙门的兵营。

    贾珉第一次率领府兵团来到卜奎的时候,住的就是这个兵营。

    那个时候,赵大海还是卜奎的守备署。当时他们也住在这里。

    后来府兵团扩军,就新修了北大营。

    因为当时的银两紧张,修盖北大营的时候,贾珉出了一部分钱。这部分钱,后来就用老兵营的房产抵顶了。

    所以,这个老兵营,实际上就是贾珉的房产。

    府兵团裁撤之后,那些留在卜奎的府兵团老兵,就一直住在这里。直到他们陆续到了北海之后,这里才逐渐空了出来。

    不过,仍然还有几十人,目前住在这里。

    因为这一回来的都是女人,所以平儿特别上心,食宿准备都是自己亲自操办的,临到南城门前,还检查了好几遍。

    现在,平儿的心情很激动。不仅仅是因为来的都是女人们,更因为这回来的,还有自己的那些旧交。

    此次来的宁儿、风花、雪月三人,再加上此时已经在北海的焦/利,仍在帝都的南儿,再加上平儿自身,他们六人,就是最早跟着贾珉在野渡居创业的人。

    那个时候,贾珉刚刚从贾府里出来,带着从王熙凤和贾蓉那里强行“借”来的600两银子,从给人打压力井做起,开始了他们的创业生涯。

    “平儿妹妹,总是听你说,宁儿、南儿、风花、雪月和焦军需长几人。如今焦军需长我是认识的,这几人什么样子,倒是从未见过,可是很有些期待呢。”

    沈冰衣穿着一身白衣,跟城外大地上残留的积雪,相映成趣。

    “沈姐姐,这几人就是最早跟着四爷创业的人,当初就连府里面,都是瞧不起我们呢,没成想,最后一个个的都出息了。便是我,好几年未见他们,都不知道他们变成了什么样子呢。”

    “最早跟着四爷的人,自然是不会差了。可惜在帝都的时候,未曾见面呢。”

    “不过,他们对沈姐姐倒都是知道的。当初姐姐跟四爷初识的时候,我们就知道了,只是那个时候,未曾想到姐姐也会到这里来了。”

    “这不就是缘分了么。你们当初在野渡居里的时候,大概也未曾想到,有一天会在这里相会吧?”

    “哪里会想得到呢。便是方秀才他们,也未曾想到会到这里来呢。其实,刘成、刘铁山、吴红梅、方秀才、封三娘还有丛秀才几人也是最早跟随四爷的人,只是比我们稍微晚些而已。”

    远远地,一列车队出现在视野里。

    “他们来了,我们往前迎迎吧。”

    平儿说着,一行人就向前迎去。

    渐渐地,两队人越来越近。对面一匹马迎头跑来,还没到跟前,来人就喊了起来。

    “平儿姐姐,是我,我是宁儿,我是宁儿。”

    到了跟前,宁儿翻身下马,就那么有些傻乎乎地站在跟前,反倒不会说话了,不自觉间,眼泪就流出来了。

    “宁儿,真的是你么?”

    平儿紧走两步,抓住了宁儿的胳膊。

    “真的是宁儿,宁儿是个大人了。来,沈姐姐,这就是宁儿。当初,宁儿才十四岁的时候,就自己一个人去直隶,给四爷做生意。”

    平儿说着,也抑制不住,就流了泪。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1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