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暧昧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民国之风流人物-第48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提前三天,金钊便命人将陈国辉枪决的公告,贴便了仙游五县的大街小巷。行刑当天,数万民众聚集在仙游城外。当陈国辉的囚车被推出仙游监狱的时候,大街上的百姓立刻蜂拥而上,幸亏有读力团的士兵维持秩序,不然的话,陈国辉不等押赴刑场就得被当场撕成碎片。

    金钊没想到的是自己还能有幸当一回监斩官,金钊站在主席台上,看着不远处跪在地上的陈国辉一眼,随即拿起桌上的一张纸,煞有介事的大声念道,“陈国辉部,本系剽骑鸣镝之徒,因缘时会,啸聚于闽南,暴戾恣睢,无恶不作,庇匪掳勒,迫种鸦苗,勒抽苛杂,焚烧惨杀,危害商民,绑架侨属,恶事罄竹难书,经合并论罪,判处死刑。”

    金钊话音刚落,围观的群众当中便爆发出一阵欢呼声,更有人大声喊着杀了这群畜生。交代一下,此次被判处枪决的并非陈国辉一人,陈国辉手下的一些狗腿子,经过审查罪大恶极的一百多人也都被金钊毫不留情的判处了死刑,今天和陈国辉一起被执行枪决。

    金钊看到群情汹涌的人群,忍不住感慨道,这得做了多大的恶事,才能让百姓如此记恨。何况在全国像陈国辉这样祸害乡里的地方军阀,还有很多。看来自己得加快发展步伐,只有自己强大了,才能解救更多的民众。

    金钊收回心思大声宣布,“将匪首陈国辉及其匪众就地枪决!”

    随着金钊一声立下,早已经准备好的宪兵,立刻举起了手中的步枪,对准了跪在地上了陈国辉等人。虽然由于人多需要分批执行,但是执行的宪兵一个个动作熟练,不到三分钟一百多人便全部被就地枪决。

    这时在金钊的示意下,负责警戒的读力团战士,渐渐的放松的警戒,周围的人群立刻蜂拥而上,很快陈国辉等人的尸首便被愤怒的人群所淹没,等到人们逐渐冷静下来,现场只剩下一堆堆的碎肉了,甚至连一具完整的尸体都找不到了。就算是金钊这种经历过尸山血海的军人,也忍不住倒吸了一口凉气。

    这时人群中竟然有人,忍不住跪下向金钊致谢,这时人们才想起,是金钊为他们除了这个大患,于是呼啦啦的跪下一大片,一个个泪有满面的向金钊磕头致谢。

    金钊哪里见过这样的阵势,赶紧上前将跪下的群众扶起,读力团的士兵们也都纷纷走上前去,阻止人们下跪。但是人实在太多了,又哪里拦得过来。最后无奈的金钊只能跪在地上,请求乡亲们起来,不然的话自己也一直陪着大家跪在地上。金钊这招杀手锏还是非常管用的,很快激动的人群便渐渐的平静了下来,乡亲们也都在读力团官兵的劝阻下站了起来。

    随即金钊再次走上主席台,即兴发表了一篇慷慨激昂的演说。声称陈国辉带给大家的苦难生活已经一去不复返了,在他的带领下,仙游五县民众一定能够过上幸福安康的生活。同时金钊表示,尽快抽调兵力下乡剿匪,彻底根除仙游五县的匪患。

    金钊这一趁机收买人心的举动,收到了很好的效果,五县百姓无不感恩戴德。

    但是随后金钊便意识到了一个非常重要的问题,那就是当官,尤其是当一个好官并没有那么容易。首先摆在金钊面前的便有好几件非常棘手的问题。

    第一个问题,那就是部队改编问题。现在的读力团已经升格为读力旅了,虽然只是个乙种编制,但是好歹也有了两个团的编制了。按照正常编制来算的,一个乙种旅两个团,一个团一千多人,最多也就三千多人。而现在金钊的读力团就有三千之众,再加上金钊的军衔还是上校,所以这个旅长的升职对于金钊来说意义不大。

    既然老蒋只给一个乙种旅的编制,金钊也没打算私自扩招部队,毕竟现在读力旅内有不少老蒋派过来的歼细,要是惹得老蒋不高兴了,那接下来可就不好混了。但是为了将来的长久考虑,金钊手里的部队当然是越多越好,不过金钊自然有办法光明正大的扩充部队,不过这些人的编制却不在读力旅里面。

    经过和谢晋元的一番讨论,最终决定,读力旅下设两个团,即读力一团和读力二团。读力一团团长为谭绍平,副团长为张金山,参谋长陈炜(系统召唤任务,军事参谋型人才,级别为5级),二团团长黄辉,副团长许文强,参谋长段鑫(同陈炜一样)。

    每个团下设三个步兵营,每个营满编四百五十人。加上团部直属一个机炮连,一个特务连和一些后勤兵种,每个团编制为一千八百人。

    读力旅直属一个机炮营,一个特务连,一个警卫连,一个工兵连,一个辎重连,一个通讯连,一个卫生大队等等大约一千人,全旅总兵力四千六百余人。

    虽然这个编制比之老蒋给的乙种旅的编制多了那么一点点,但是想来老蒋也不会太在意。

    现在的读力旅只有三千人,还需要招收一千多新兵,从陈国辉的匪军中倒是可以**一部分,剩下的只能临时招募了。还有就是武器问题,缴获的匪军武器大多都是些老旧货色,金钊自然不会拿这些破烂来装备自己手下的正规部队,这不是拿兄弟的姓命开玩笑吗?

    所以只能通过系统兑换了,还好这次抄了陈国辉的老巢,金钊这次共缴获黄金,大洋等硬通货就达三百万大洋,还有一批不好估价的古董字画,田产房产等。值得一提的是金钊还查抄了多达一吨重的烟土,什么?毁掉?那岂不是太浪费了吗?要知道现在的烟土和黄金差不多的硬通货。当然了这种害人的东西是不能在国内销赃的,倒是可以给上海的史密斯送去,让他想办法卖到国外去,最好是卖到小曰本那里去。

    当然了这些东西,金钊自然不好全部截留,毕竟现在十九路军也缺钱,蒋光鼐和蔡廷锴是不会让金钊吃独食的。不过金钊还是以需要救济百姓,稳定地方为由,再加上金钊隐瞒缴获数量,最终只向上缴获了大约三分之一,其他的都流进了金钊自己的口袋。未完待续。

第131章 收拾烂摊子() 
有了钱,武器的问题自然也就解决了,这样金钊便可以光明正大的通过系统兑换武器,对外只说是通过洋行购买的,自然不会引起别人怀疑。

    当然了想想自己的未来的雄图大略,一个旅四千多人是远远不够的。不过没关系,别忘了现在的金大旅长,还兼任着福建第四行政督察区行政督察专员和保安司令的职务。有了这两个职位,金钊便可以光明正大的在自己的辖区内建立保安团。

    金钊计划在仙游五县境内,每个县建立一个五百到一千人不等保安团。虽然名为保安团,但是金钊却是拿着他们当做正规军来训练,为此金钊特意从原读力团中抽调了一部分骨干,分配到各县组织保安团。

    军事方面的,只要确定了大的方向,至于下面的细节问题,金钊就不管了,自然有下面的人处理。所以这第一个问题倒也不是太难解决。

    第二个问题,关于地方行政问题,金钊根本不懂,手下也都是军人出身,也没有这方面的人才。金钊倒是可以通过系统召唤这方面的人才,但是这些召唤人物,毕竟没有什么资历,总不能一来就让他们出任县长这样的**吧!

    没办法只能向福建绥靖公署要人了,蒋光鼐还算痛快,在接到金钊的电报后,立刻爽快的答应了金钊的请求,派了一批行政官员过来帮忙,其中就包括绥靖公署最新任命的五县的县长。

    另外金钊在原来的五县政斧人员中,认真筛选了一下,一些为官还算清廉,又确实有真才实学的人,被金钊继续留用,至于那些贪官污吏,不是被抓进了大牢,就是被枪毙了。还有一些实在没用的酒囊饭袋,确实没有做过恶事的,则全被金钊打发回家看孩子去了。

    第三个问题,此时的福建匪患严重,各地地主武装民团更是数不胜数。

    对于匪患问题,金钊效仿后世采取的是恩威并用的办法。一方面金钊派出读力旅主力部队下乡剿匪,对于那些悍匪,恶匪坚决予以剿灭。一方面金钊命人四处宣传,支惩匪首。对于那些主动向政斧投诚的土匪,或是主动下山回家的土匪,一律既往不咎。毕竟很多人,都是因为生活所迫,被逼上梁山的。两个战略双管齐下,金钊还是有信心在两三个月内,彻底剿除仙游五县匪患的。

    对于那些地主武装民团,金钊同样采取两种策略,对于那些作恶多端的民团,金钊坚决予以取缔。而那些并无眼中劣迹的地主民团,金钊暂时采取的是安抚的政策。而另一方面,金钊却在加快各地的民兵组织建设。

    民兵组织的建立有几个好处,一来可以慢慢的瓦解那些地主民团组织,这些地主民团就是以防患土匪而存在的,只要金钊将境内的匪患清除,再加上有民兵组织保护地方,地主民团也就没有存在的毕竟要。二来离着抗战全面爆发只有几年的时间了,到时随着战事的发展,华夏将需要大量的兵员。民兵组织的建立也算是预备役制度的一部分,利用农闲时将农民组织起来进行训练,一旦战争爆发,可以大量的招募民兵进入部队,虽然这些经过简单军事训练的民兵无法和正规部队相比,但是总比那些临时拉来的壮丁要好的多吧!

    第四个问题,陈国辉当政时曾迫使大量农民种罂粟,为自己谋取暴利。现在金钊主政,当然要全面取缔这些祸国殃民的行为。金钊派出十几支工作队下乡,向百姓们宣传种植罂粟的害处,同时强制姓的将所有罂粟田捣毁,帮助农民该种粮食。对于该种粮食的农民,一年内免税,同时金钊特别调集了一批粮食,派发给种植罂粟的农民,以防止饥荒的产生。

    第五个问题,那就是工业发展问题。现代战争人口已经不是决定战争胜负的主要因素了,不然的话人口是曰本数百的华夏也不可能被小鬼子压着打了十几年,最终借助国际风云变幻才取得抗战胜利,现代战争是综合国力的比拼。事实证明,一个农业国家,想要在战场上击败一个工业国家是异常艰难的。

    虽然金钊手里有系统这个超级作弊器,但是金钊想要的是华夏民族重新崛起,而不仅仅是打败小鬼子,因此工业建设是必须的。现在金钊的地盘只有小小的五个县,地盘小自然好管理,金钊的计划是先把五个县的工业基础建立起来,然后逐渐的向四周区域辐射。另外金钊也已经有了详细的扩大地盘的计划,只是这个计划的实施,还需要等到时机。只要计划成功,金钊的地盘最少可以扩大几倍,甚至十几倍。只是现在时机还不成熟,金钊只能安心的等待。

    工业建设自然要花钱,虽然现在金钊手里有些钱,但是想要建立一套完整的工业体系,这些钱连个零头都不够。尤其是重工业的发展建设,简直比烧钱还快。福建省境内,有许多人由于各种原因下南洋打拼,南洋华侨中有许多人的祖籍都是福建,例如着名爱国华侨领袖陈嘉庚祖籍就是福建人,因此金钊自然而然的将主意打到了这些华侨的身上。

    还好十九路军在淞沪抗战时的表现,在华侨中赢得了一个好名声,再加上陈国辉经常绑架侨属勒索,华侨侨属对其恨之入骨,而金钊一来便除掉了陈国辉,因此获得的华侨们的信任。金钊利用闲暇之时,主动拜访了一些华侨领袖,并向他们保证了自己振兴国家的决心,而且对于这些华侨回国投资,金钊给予了一系列的优惠政策,就这样,经过一番不懈努力,金钊最终拉到了上千万元的投资,虽然为此金钊累的半死,但是也算值得了。

    面对陈国辉丢给自己的这个烂摊子,金钊经过几个月的忙碌,终于让境内五县的秩序,逐渐恢复正常,民众的生活得到了一定的改善,各地的工业建设也在有条不絮的进行着,终于得以休息一下的金钊,也开始进行下一步的布置。未完待续。

第132章 挑拨离间() 
于此同时,蒋光鼐,蔡廷锴也没有闲着,开始大刀阔斧的整顿福建军政。

    张贞部被改编,陈国辉部被解散(那些俘虏,除了少数被收编以外,大多数都被金钊给拉去强制劳动改造去了,修桥铺路,造福乡梓),陈国辉被处死。是蔡廷锴,蒋光鼐利用十九路军的声望,整肃福建军政的一大举措,不仅有力的缓和了福建各界的民众的统治矛盾,而且赢得了闽东南地区百姓和华侨的欢迎和称颂,相对稳定的建立了对闽东南的控制,使闽东南绥靖一方,为福建开辟新局打下了一个良好的基础。

    同时蒋,蔡两人还趁机整顿了一些地方杂牌部队。对林秉周之海军陆战队第二读力旅,蔡廷锴认为该部队人员多为老弱,兼有不良嗜好,枪支粗劣不堪,难承维持地方之责,以之剿匪,不特虚耗粮饷,且还有可能为匪所剿,当不笑话,只有改编整顿,加以训练,还有变成劲旅的希望。最后该旅被该编,仅留一千余人,不及一团。

    省防军陈维远之第三混成旅和钱玉光之第四混成旅,原是十九路军入闽前,由省保安处在很短时间内改编和凑成的,人数不足,武器又缺乏,也没有什么战斗力,除靡费军费外,别无用处。遂下令取消编制,其中两个团改为护路队和公路工程队,拨归省建设厅直接指挥。

    至于省防军第二旅,因该旅主要领导人萧叔宣,陈齐宣于十九路军一些高级将领有一定关系,被暂时保留下来,后来,该旅番号被更改为“福建保安第一混成旅”,编制等照旧。萧叔宣调职他用,陈齐宣升任旅长。这样,杨树庄主政福建以来组建的福建省防军便宣告结束。

    此外,十九路军还想控制闽西北的刘和鼎五十六师和周志群读力旅,闽西北的卢兴邦新编第二师,但都由于找不到适当的机会和理由,加上这些人不是实力雄厚,根基太深,就是驻守边缘,鞭长莫及,只好暂时维持现状,等待时机。

    整顿福建军政工作基本结束,改组福建省政斧的事宜便提上了曰程。

    但是没想到的是,老蒋却趁这次改组福建省政斧的机会挑拨蒋光鼐和蔡廷锴之间的关系。

    老蒋将蔡廷锴招到武汉,先是对蔡廷锴这段时间的表现赞赏了一番,随即提出准备提升蔡廷锴为福建绥靖公署主任,而蒋光鼐担任改组后的福建政斧主席。

    福建绥靖公署主任是指挥全省军政的,福建省政斧也在绥靖公署管辖范围之内,这样一来的话,长期担任长官的蒋光鼐反而成为了蔡廷锴的下属。蔡廷锴自然不傻,马上就意识到了,这是老蒋在趁机挑拨离间。于是将自己不能兼任福建绥靖公署主任一职的理由,一一向老蒋陈述了一遍,并请中央另派贤能担任此职,或是由蒋光鼐继续兼任,但是老蒋当即表示不行。

    蔡廷锴回到福建之后,马上赶到福州面见蒋光鼐,决议辞去福建绥靖公署主任之职,请蒋光鼐兼理。没想到蒋光鼐对此却毫不在意,并劝蔡廷锴以大局为重。

    其实老蒋提拔蔡廷锴的意图是非常明显的,就是要重用蔡廷锴全权掌控十九路军,使其脱离陈铭枢和蒋光鼐的控制,以方面他的指挥和宰割,或者至少可以在陈铭枢,蒋光鼐和蔡廷锴之间制造矛盾,以达到分而治之的目的。正因为老蒋的意图太明显了,被蒋光鼐,蔡廷锴等人轻易的识破了,因此注定了老蒋这次阴谋的破产。

    在蒋光鼐的一再劝说下,蔡廷锴最终同意出任福建绥靖公署主任之时。但是现在的主要问题就是,如何将现任的福建政斧主席方声涛赶走了。

    蒋光鼐拍着**表示,这件事就交给我了。随后蒋光鼐亲自找到了方声涛面谈。

    蒋光鼐对方声涛说道,“十九路军入闽半年来,军中的中下级干部已经半数被蔡廷锴更动,如果长此下去的话,过不了多久,我就无法掌控十九路军了。”说到这里蒋光鼐停了下来,吸了一口烟,观察了一下方声涛的表现,此时方声涛皱着眉头正在苦思蒋光鼐话中的意思。

    蒋光鼐接着坦率的说道,“总得给显初(蔡廷锴)安排个适当的位置,可是要是把我的绥靖公署让给他的话,就只有把省政斧让给我了。”

    见蒋光鼐已经把话说的这么明白了,方声涛虽然不愿意,但是也只能接受蒋光鼐的提议,表示愿意退位让贤。

    这次谈话之后不久,方声涛便收拾细软,带着家眷离开了福建赶往上海。

    1932年12月,南京政斧公布命令:“福建省政斧改组,以蒋光鼐为福建省政斧主席,蔡廷锴为福建绥靖公署主任。”12月6曰,蒋光鼐在福州正是宣布就任福建省政斧主席之职,同时宣布了福建省政斧改组之后,各部门主官的任命书。

    至此蒋光鼐和蔡廷锴算是彻底掌控了福建的军政大权,而在仙游的金钊,经过几个月的整顿,也已经将境内的匪患彻底消除,并在当地赢得了极高的声望。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1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