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暧昧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异界一统-第68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袁术身后的老者想要阻拦也是不可能的了,蔡邕也因为现场的突变而从座位上起身,呆呆的看着袁术挥刀砍向刘峰,身为文人,哪有一言不合拔刀相向的,蔡邕甚至忘记了出言喝止。

    士大夫之怒,不过免冠徒跣,以头抢地,很明显袁术不是一般的士大夫,他是虎贲中郎将,也是一个不折不扣的官二代,即使将天捅个窟窿也有他老子帮他填上。

    “叮”的一声,袁术的佩刀落在了地上,发出一串清脆的响声,袁术也被摔了个四仰八叉,就像是一只被翻过来的乌龟,徒劳的挣扎着四肢,怎么也站不起来,也失去了方才嚣张的气焰,看向刘峰的眼神充满了惊恐。

    前后的巨变让在场的众人倒吸了一口冷气,虽然知道刘峰出身武将,却没想到刘峰能在举手之间将手执凶器的袁术击倒,空手入白刃,神乎其技的武艺,让所有人再次为之惊叹。

    更加出乎众人意料的是,刘峰亲切的走到袁术的身边将其扶起,甚至还用手将袁术身上的灰尘掸去,拍拍袁术的肩膀,关心的问道:“袁公子没什么事吧?怎么那么不小心就绊倒了呢?以后走路可要注意一点,人生路,条条路坎坷,说不定下一次跌倒了就没这么容易站起来了。”刘峰意味深长的话语袁术听不懂不代表其他人听不懂。

    袁术的脸上一阵红一阵白,偏偏刘峰说的让他无从反驳,难道他还要大声喊是刘峰把自己摔倒的吗,在这一瞬间,袁术也有点怀疑自己方才是绊倒的,只是腰间和手臂上传来的剧痛,让袁术保持着一丝清醒。

    看向刘峰的目光也充满了畏惧,挣脱刘峰的搀扶,急忙向后退去,噗通一声,袁术再次摔倒在地,那模样要多滑稽有多滑稽。

    刘峰不厌其烦的将袁术扶起,轻声问道:“袁术公子,没什么事吧?怎么这么不小心,早就叮嘱过你让你走路注意脚下了。”刘峰像极了家长正在训斥自己的孩子,责怪中包含着关切,甚至还挥手将袁术身上的灰尘弹去,众人若不是明白事情的前因后果,恐怕还真以为这二人是一家人呢。

    袁术重重的挣脱了刘峰搀扶的手臂,气冲冲的向门外走去,这个地方他实在没颜面再待下去了。

    刘峰仍旧保持着和蔼的笑容,唉声叹气道:“现在的年轻人啊,办事都是那么的慌张,看,佩刀也忘记带走了。”说完,刘峰躬身将地上袁术的佩刀捡起。

    众人真正意义上见识到了什么才是无耻,相比之下,众人感觉以前的自己算是一位翩翩君子呢,看向刘峰的目光除了厌恶之外,还夹杂了一丝畏惧。

    “看你方才和袁公子走的挺近的,你帮忙把他的佩刀带回去吧。”刘峰将目光投向了袁绍。

    见刘峰走到身边,袁绍情不自禁的后退了一步,气势上落了一大截,旋即想起了什么,努力的伸出手去接,谁料,刘峰却将递刀的右手收了回来,叮嘱道:“袁绍公子可要注意了,不要像方才的那位袁公子那般,走路时一定要注意脚下。”刘峰感觉自己像极了大话西游上的唐三藏。

    袁绍接过佩刀之后,急忙后撤,将刘峰撇的远远的。

    刘峰喊道:“袁绍公子,宝刀锋利,小心伤到了!”

    袁绍身后的一名老者迈步走了出来,打量了刘峰一眼,不咸不淡的说道:“老夫还是不明白为什么公路不尊重当今圣上了,还请刘太守说个明白,否则明日朝堂之上,免不得要参你一本。”

    老者的目光让刘峰感觉到非常的不适,一时间,刘峰竟然生出想要拜倒的冲动。

    “他强任他强,清风抚山冈,他横任他横,明月照大江。”刘峰暗暗的念叨。

    “斗胆请教这位大人姓名!”刘峰毕恭毕敬的行礼道。

    老者呵呵一笑,“如今是蔡大家设宴共度佳节,何必谈及官职。”

    刘峰嘿嘿一笑,既然你这样说吗,那我也不客气了,“适才晚辈与袁公子争辩百姓究竟应不应该和士大夫同饮的问题,晚辈自认为已经讲的很明白了。”

    “斗胆请教大人一句,这大汉的天下是谁的?”

    “当然是圣上的!”老者对着皇宫的方向遥遥一拜道。

    老者的气势着实让他有些喘不过气来,刘峰端起桌上的一杯酒水,仰脖灌下,压制了一下内心的不适,满嘴酒气的大声说道:“非也!”

    众人的目光再一次聚集到了刘峰身上,曹操也惊疑的看着昔日的好友,暗暗为其担心,这样一番话若是传到圣上耳朵里,恐怕刘峰又要遭殃了。

    刘峰忍受着几十道杀人的目光,一字一顿的说道:“这天下,其实是大汉百姓的!”

    “没有大汉千千万的百姓,哪还有诸位再次饮酒闲谈,天下,说白了,就是百姓的天下,没有了百姓,也没有了天下,何谈有无圣上?”

    老者呵斥道:“竖子无礼,公然诽谤圣上,此乃诛九族的大罪!”

    刘峰朗声笑道:“欲加之罪何患无辞,若是没有这泱泱众生,何来的社稷,哪来的江山,又如何会有圣上?所以我说这天下是百姓的,难道有错?之前我也说的很明白了,大汉百姓是水,而圣上是舟,在座的诸位试想,如果没有了水,舟还有存在的必要吗?”

第131章 洛阳(8)() 
刘峰话音刚落,场面再一次的安静了下来,众人看向刘峰的目光也如同在审视着一个怪物,用后世的话说,他们眼中的刘峰就是火星来的,把当今圣上和百姓放在同等的地位上,想想也觉得可怕,说出这样的一番言论需要何等的气魄,若是传到当今圣上的耳中,判刘峰一个造乱之罪也是有可能的;而今的大汉不是诸子百家共鸣的战国时代,在汉武帝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之后,大汉朝的士子都是儒学出身,这也是为什么大汉的文人会被冠以腐儒的原因。

    老者愣愣的看着刘峰,嘴巴微张,甚至忘记了自己在大汉的身份是何等尊贵的存在。

    众人有心辩驳,却发现无从反驳,这也是刘峰一番话的高明之处,让你无法接受,偏偏还不能够反驳,因为刘峰只是将先前的话换了一种说法,也许唯一能说的就是刘峰不是个忠臣,明日参他一本。

    经过短暂的安静之后,场面再次沸腾了起来,甚至不少人大声喊着把刘峰给轰出去,眼前的架势即使蔡邕出面也不可能压的下来,而刘峰依旧骚包的端着一杯酒,好像丝毫没有意思到一场巨大的危机即将到来,诠释了泰山崩于面而坦然自若的意义。

    其实刘峰也是叫苦不已,自己说的是治世名言不假,关键是要对谁讲了,在大唐盛世,说出这番话,不仅不会受到责罚,反而还会受到世民的赏赐,在阶层等级分明,官员日渐迂腐的汉朝却是行不通。

    这时曹操从座位上站了起来,迈步走到刘峰的身边,向着喧嚣的场面摆摆手。

    曹操在汉朝属于中等偏下的身高,但他站到那的气势却让人不敢轻视,曹操可是声名在外的人物,想当年入洛阳,被封为北部都尉,设五色棒,严明发法纪,设下“但有犯戒,皆棒杀之”的命令,蹇硕的叔父蹇图违禁夜行,被曹操棒杀,也因此得罪了朝中的宦官,碍于其曹嵩的关系才作罢,不过曹操也成了宦官眼中的钉子,从此之后,曹操在洛阳也成了一个知名人物,问其威名,宵小未有不惧,特别是一些官二代,更是遥遥避之。

    待场面彻底安静下来之后,曹操对着刘峰行了一礼,恭敬地说道:“刘太守的治世之论让大开眼界,他日必定亲自上门拜访!请教治世良策!”

    “恕曹某直言,刘太守的言论虽然惊世骇俗,但却是纸上空谈,从未有人用过,实在是佩服刘太守的老师!”曹操微不可查的冲着刘峰挤了挤眼。

    刘峰会意,拱手说道:“这位大人所言有理,改日刘某会向圣上进言,将恩师的治世方略说与圣上听!”曹操装作不认识自己,肯定是有意图的。

    仅仅交谈几句,曹操就将刘峰从这个惊天的大祸中拽了出来,一切都推给了刘峰那个从未面世的老师身上,身份一变换,刘峰不仅没罪,反而成了忧国忧民的功臣,真是一言定乾坤。

    刘峰感激的看了曹操一眼,看来这个昔日的好友并没有忘记自己,蔡府门前的不快也随之烟消云散。

    蔡邕看着场中的曹操,微笑的点点头,若刘峰真被汉帝定一个造反之罪,蔡邕也逃脱不了干系。

    “孟德之言有理,刘太守的老师真可谓是一代大家!”蔡邕站起来淡淡的说道。

    王允自然明白老友蔡邕话中的意思,也站起来说了几句恭维的话。

    一场风波被压下去了,刘峰成功开脱,不过他那一番言论却是牢牢的记在了在场众人的脑海里,刘峰虽然没有了罪名,但却被场中的官员列入了黑名单,任何一个敢于损害世家利益的人,在大汉的官场必定是坎坷重重,这是几百年的定理,从未变过。

    经过前后的一系列事件,宴席也失去了继续进行下去的意思,众人纷纷请辞离去。

    宽阔的大厅只剩下了刘峰、曹操、蔡邕三人,蔡邕拉过曹操向刘峰介绍道:“这是曹操曹孟德!”

    刘峰笑着接过话茬说道:“蔡大家,我和孟德认识的。”几日的相处,刘峰发现蔡邕这个老头其实很不错的,是一位值得尊敬的长者,特别是蔡邕治学的态度,更是让刘峰佩服不已。

    蔡邕呵呵一笑道:“原来认识啊,那孟德带着志远在洛阳走走吧,感受一下京师的繁华。”

    曹操恭敬的拜道:“是!”

    蔡邕似乎心事重重,说完这些之后,转身离去了。

    直到看不见蔡邕的身影,曹操才恢复了以往不羁的模样,天地君亲师,由此可见老师在古人心中的地位,而在阶层分明的汉朝,有一个好老师,比才高八斗来的要实在,用后世的话说,就是有一个好爹,比一个好文凭来的实在,这些是大汉的士子挤破了头想要拜在当世大儒门下的原因。

    “数月未见,志远果真不凡,而今已是大汉的一郡之守,难能可贵的是,竟然当众驳的袁太傅哑口无言。”曹操打趣道。

    “孟德休要再取笑我了,自家人明白自家事,我做的那些事恐怕随便拿出来一件就能让我身死,只是而今大汉的情况特殊,才将我暂时放置。”刘峰长叹一声说道。

    旋即,刘峰将目光投向曹操说道:“不知孟德如今在何处任职?”

    曹操哈哈大笑道:“我比不了志远啊,想我曹孟德而今还是一介草民,以后见到志远还需要大礼参拜的。”

    刘峰诧异的问道:“孟德在黄巾叛乱的时候,功勋显赫,怎会如此?”按说曹操在大汉的官场应该是平步青云才是,怎会是白身。

    曹操脸上闪现出一抹不快,随即被爽朗的笑声遮掩,“今日你我兄弟难得相聚,不要提那些事了。”

    刘峰若有所思的看着曹操,身为许邵口中的治世之能臣乱世之奸雄,曹操已经逐渐开始表现出其枭雄本质,就拿今日宴席上的事情来说,在蔡邕都束手无策的情况下,曹操竟然三言两语将所有的罪责都推到了刘峰老师的身上,让人挑不出任何的毛病;而且曹操也开始发挥三国演义上所书的那般,动不动一阵大笑,让人无法捉摸其心思。

    “其实我也不想当什么北地郡的太守,若有可能,我宁愿当一个只会战场冲杀的士兵。”刘峰感叹道。

    曹操劝道:“志远何必说如此丧气之话,一方太守不是什么人都能当的,志远应当铭记圣上的隆恩,将北地郡治理好,也不负圣上对你的一番期望。”曹操是治世能臣不假,却也是一个不折不扣的皇权至上之辈,三国演义上也是大汉丞相的身份出现,即使到了最后,也没有篡夺的帝位。

    刘峰长叹道:“如今孟德也是赋闲在家,不如随我前往北地郡,若孟德兄肯前往,小弟一定将北地郡太守之位让与孟德。”

    曹操的眼中闪过一丝精光,沉默片刻之后,笑道:“志远说笑了,为兄岂能夺你的职位。”

    “北地郡交由我来治理,迟早会出问题的,想必我在北地郡的所作所为孟德也早有耳闻,此番前来洛阳,恐怕会无功而返,我身死是小,北地郡数万百姓因为而遭难,却非我之愿也。”

    听着刘峰真诚的语气,曹操不禁一阵感动,能拱手将太守之位相让,足见刘峰对自己的信任,这一瞬间,曹操意动不已,火烧长社足见刘峰的多智多谋,刘峰之前身为西凉军的大将,统兵能力更是不在话下,内政方面曹操自信不输于别人,若二人联手,必能使北地郡很快的繁志远昌盛起来,加官进爵也是指日可待,即便大汉有变,提一精锐之师,入京保驾,名垂青史,成为大汉的救世功臣。

    想起日前父亲的教导,曹操也从想象中清醒了过来,炽热的眼神也变的清明,“志远之意为兄心领了,只是我现在喜欢赋闲在家,春秋读书,严冬狩猎。”曹操淡淡的说道。

    刘峰失落不已,若曹操真到了北地郡,刘峰也会毫不迟疑的将太守之位让与他,身为穿越者,刘峰自然明白将人才方才合适的位置上所能发挥的作用,对于曹操夺权,刘峰也没有多做考虑,只要将军权牢牢的攥在手里,他人能耐我何,而今的大汉并不是一片朗朗乾坤,刘峰也从没想过将手中的军权交出去的想法,乱世中,军队就是安家立命的资本。

    不过曹操方才所言,刘峰却是不敢苟同,紧紧的盯着曹操问道:“孟德之言可是发自肺腑?”

    曹操有一种被刘峰剥光的感觉,又是一阵大笑,缓解了当前的气氛,“志远的老师真可谓奇人之名,不知志远的老师是?”

    北地郡乃是边城小郡,荒芜贫瘠,入不了曹操的法眼也属正常,何况自己的身份也着实太敏感了一些,对此刘峰也不做强求,“老师在我离去之时,曾反复叮嘱勿要透露其姓名,还请孟德见谅。

    “无妨无妨!”曹操笑道。

第132章 洛阳(9)() 
自始至终,曹操都没有提及带着自己前去洛阳城内逛逛,刘峰十分理解,不论怎样,与自己交往过深的人都不会有好的结果,不然前者曹操也不会仅仅是在蔡府门前一笑而过,曹操是奸雄之辈,这点看的比谁都清楚,今日在宴席之上估计也是看着蔡邕的面子上才出面解围。

    或许中平二年注定是一个不平凡的年份,汉帝竟然下旨在宫中设宴,款待文武百官,这个消息又让洛阳增添了一丝热闹,当然是在上层人士中。

    蔡邕回到住处之后,换上了朝服,对着马夫说了一句之后,钻进了马车里面。

    刘峰的一番话或许在其他大汉官员的耳中是荒谬、大逆不道之言,但蔡邕却从刘峰的那句“水能载舟亦能覆舟”中得到了启发,联想着中平元年爆发的黄巾叛乱,蔡邕更坚实了心中的想法,他相信,若是汉帝采取了自己的建议,大汉中兴的日子也不会太远,为了快捷,蔡邕直接坐马车向皇宫赶去。

    “蔡大人前来所为何事?”小黄门向着刚刚下马车的蔡邕毕恭毕敬的说道。

    未来世界有一句话,不得罪乞丐、小人还有女人,汉朝却有着无论如何也不能得罪文人的潜规则,因为文人的一张嘴不仅能将死的说成活的,甚至能把他们太监说成正常人,特别是蔡邕这样的当代大儒,那是连张让都不愿得罪的人,小黄门自然要表现的乖巧无比,不然吃亏了也没地方去说。

    “快去通秉,就说老夫有事求见圣上!”蔡邕急切的说道,哪还有平时云淡风轻的模样。

    小黄门的脸上露出难为的神色,“蔡大人,这恐怕不行,圣上下令,今日文武百官休息,贸然求见,圣上龙颜大怒”

    蔡邕打断了小黄门的话,怒道:“休要啰嗦,耽误了国家大事,你担当的起吗?”

    这么一顶大帽子压下来,小黄门顿时变了脸色,恭敬的说道:“大人请稍待!”

    向旁边的黄门轻声嘱咐了几句之后,急匆匆的向宫内赶去。

    蔡邕求见的消息一层一层的传到了汉帝那里,看了一眼手中的奏折,汉帝不悦的说道:“不见!”

    停笔深思片刻,止住将要传旨的宦官说道:“让他进来吧!”

    不仅宦官得罪不起文人,就连汉帝拒绝接见的时候也要掂量掂量,文人最喜欢的就是挑皇帝的毛病,偏偏皇帝被挑毛病了还要装成一副仁君模样,否则那些文人喋喋不休的大道理,足以让皇帝也掉一层皮。

    蔡邕在宦官的带领下急匆匆的进来了,汉帝不由得皱了皱眉头,这些文人平时最注重的就是自身的形象,而蔡邕慌张的模样却是不敢恭维,看来果然是有要事。

    三叩九拜之后,汉帝淡淡的说道:“爱卿平身吧!”

    “赐坐!”对于蔡邕这样的元老级人物,汉帝给予了足够的尊重。

    蔡邕坐定之后,汉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1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