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暧昧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异界一统-第54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兵肯定是要招的,到时外贼来犯,还是要靠我们本土的百姓杀敌!到时你们中的人,就是我们北地郡的兵源,保卫我们家园的责任也落在了你们的肩上。”刘峰缓缓说道。

    不少的青壮年脸上露出向往之色,就连一向畏惧官府征兵的老者,也不断的鼓舞那些年轻一辈的加入刘峰军中。

    将百姓的食宿问题安排好之后,刘峰离开了大营。

    此次雪灾,造成了几百户百姓流离失所,无疑给本已捉襟见衬的北地郡加上了一层霜,其余各县均有房屋坍塌事件,得到刘峰指示的各县县令将受灾百姓聚集在一起,提供住宿。

    患难见真情,刘峰现在的付出增加了所有百姓的归附心,即使外兵来犯,也敢于悍然拿起农具反抗,这都是后话。

    整个北地郡的难民聚集起来大概有五千多人,若不是暂时傍上了糜竺这个富翁,恐怕北地郡这次冻死饿死的百姓不在少数。

    仅仅过去一个月,各县粮食告罄的文书纷纷发往北地郡太守府。

    而北地郡的四大世家巴不得看刘峰的笑话,怎么可能会施以援手,在这些世家的眼里,他们的家族才是第一位,而国事被放在第二位。

    与此同时,一些百姓家中也没有了粮食,有的百姓甚至已经一天没有吃过饭了,现在大汉的赋税是十税一,赋税比较重,再加上收成不好,许多百姓家中都没有了余粮,巡逻的士兵将这个情况反应过来之后,又不知愁掉了刘峰多少头发,现在北地郡的粮食仅仅只能坚持七天,七天后,所有的百姓、士兵就要喝西北风度日了。

    即使饿死,也要全郡的人一起饿死,以后这些百姓吃什么,所有的官员就跟着吃什么,这是刘峰下达的最后命令。

    当这条命令传遍北地郡上下的时候,不少的人潸然泪下。

第104章 筹粮() 
次日,北地郡各县皆设有粥棚,虽然碗中的粥清澈的能倒映出人影,百姓却没有丝毫的怨言,因为各县的县令就在粥棚旁边,喝着那清澈的米粥,吃着粗干的面饼。

    即使再节俭,北地郡的米粮也只能坚持四天,整个北地郡彻底断粮了,如今北地郡的仓库已经空了,粮米全部发往诸县,而此时糜竺还没有传来任何的消息,派往附近郡县求粮的士兵也都没有返回,难道所有的士兵、难民喝西北风度日?

    张立听闻刘峰相召,放下手中事务急忙赶来,看着刘峰坐在椅子上一副气定神闲的样子,张立不禁佩服不已,若是自己面对如此囧境,脚上的鞋子都能扭烂几双,想起刘峰前些日子提及自己处理事情应该稳重一事,张立整了整衣袖,施礼之后,在刘峰的示意下坐到了下首位置上。

    看似刘峰轻松无比,实则内心早已是焦急不已,直入主题说道:“子志远,如今城内断粮,以子志远之见该当如何?”

    张立略一沉思回道:“主公,北地郡四大世家,主公应该知道吧?”

    刘峰不解的问道:“先前不是子志远提起那些世家实则是在我们的对立面,怎么如今提起四大世家?”

    张立缓缓说道:“主公,目前为止,我们于四大世家没有什么冲突,只要主公肯放低姿态,四大世家还是会卖给主公一个人情的,到时也能等到糜竺的粮米到来。”

    刘峰拿起面前的茶杯,在手中反复转来转去,良久之后,将杯子轻轻的放到桌子上,长叹一声说道:“就以子志远之见,只要能救那些灾民,付出再大的代价也在所不惜。”

    张立感动不已,若大汉官员人人如斯,何愁海内不定,外夷不服,张立也明白大汉世家不是目前的北地郡所能撼动的,大汉的官员基本上都是世家中人,世家就是大汉的重要阶层,刘峰的一系列治理方案极大的削弱了世家的利益,但二者没有起冲突,深知世家影响力的张立自然希望刘峰与世家的关系缓和起来,那样,自己回到家族之后也好说话。

    一顶四人抬的轿子离开太守府,向着不远处的四大世家居住的地带缓缓行去,四大世家分别居住在城池的东西南北四个方向,刘峰一袭黑色官服端坐于轿内,面无表情的反复抚摸手中的虎牙刀,刘峰也不知从何时起养成了每当有事的时候抚摸虎牙刀的习惯。

    刘峰先去的是四大世家之一的王家,王家是北地郡四大世家老大,无论是财力、关系皆在其他三大世家之上。

    四大世家世代扎根北地郡,任何一点风吹草动也瞒不过几大家主的眼睛,得到消息的王家家主王古早就等候在门外,大开中门迎接刘峰。

    刘峰是一方太守,封疆大吏,王家只是北地郡的一个世家,虽然前者刘峰发布的诏令损害了王家的利益,双方相处的还是很和睦的,如今刘峰亲自上门拜访,这意味着太守大人已经发出了何解的信号,王家家主王古自然是欢喜异常。

    轿子走的很慢,一刻钟的路程硬是走了半时辰。

    刘峰掀开轿帘,走了下去,王家的举动早就被侍卫传告给了刘峰。

    “王古恭迎太守大人!”随着扑通扑通的响声,王家上下几十口全部跪倒在地,看着跪倒的众人,刘峰也有些飘飘然,你王家就是再牛叉见者本太守还不是要三叩九拜。

    刘峰故作姿态的将王古扶起,笑道:“王家主不必如此客气!”

    王古热情的将刘峰迎进屋内,庭院的布局别具一格,建筑格调颇有些小桥流水人家的意味。

    将刘峰迎进府内之后,王古立即命令家人设宴。

    王家的宴席真是丰盛,让久违鱼肉的刘峰大快朵颐,吃的满嘴流油亦不知觉,所有王家的家人敬酒,刘峰也是来者不拒。

    王家的一名后辈敬酒,左手拿着鸡腿撕咬了一口,右手端起杯子一饮而尽,砸吧砸吧嘴,一副意犹未尽的样子,看着刘峰这副模样,王家的人纷纷放下手中的筷子,静静的看着刘峰一个人表演。

    刘峰并没有感觉到不好意思,吃饱饭才是最重要的,反正这些世家和自己也不对头,多吃多喝让他们心疼去吧,刘峰想了一个弱弱的理由安慰自己。

    宴席终于结束了,除了王古还有刘峰,其他人迅速逃离了宴席现场,大汉自称礼仪之邦,这样的极品太守整个大汉难寻第二个。

    刘峰似乎喝晕了,说起话来语无伦次,王古在一旁乐呵呵的和刘峰聊东扯西,语气恭谨,让人挑不出任何毛病。

    突然,刘峰拉住王古的手说道:“王家主啊,是不是你们世家都恨我这个太守啊?”

    看着刘峰醉眼朦胧的模样,王古隐晦的一笑,说道:“太守大人说笑了,世家是支持太守大人的!”

    “真的?”刘峰追问道。

    “千真万确!只是”

    “只是什么?”

    王古长叹一口气说道:“不说也罢!”

    醉酒的刘峰被王古提起了好奇心,怎会罢休,紧紧的拉住王古的衣衫,言道:“不说不行,你我同为北地郡人,理应相互扶持的,有什么就说什么。”刘峰霸气毕露。

    王古内心一阵窃喜,支支吾吾说道:“太守大人的诏令让我们这些世家在北地郡寸步难行啊!”

    刘峰脚步摇摇晃晃,大吼道:“此事好办!你们世家在北地郡的生意等各方面的事情太守府不会参与,只要你们不与太守府唱反调就行。”刘峰说完大手一挥,豪迈无比,只是从嘴里喷出的酒气让人不敢恭维。

    王古长舒了一口气,最近家族收缩势力就是怕刘峰趁机向世家发难,人在屋檐下,不得不低头,王家不比那些大世家,也只是边郡的一个小世家,刘峰初上任时北地郡是一个空架子,官员里没有世家的影子,这也是大汉的唯一一个特殊的地方。

    人在屋檐下这句话也适合现在的刘峰,如今北地郡断粮,不日这些世家得知,坐地起价,恐怕会付出更大的代价,只好暂时妥协,刘峰也是说的含糊,什么不与太守府唱反调,只要向整治他们,随便拿一个理由就行了。

    王古以为刘峰喝多了,说的不清楚也没有什么,惊喜之下,也没有了以往的精明,一个劲儿的向刘峰献媚,看着刘峰不断的得意大笑,王古的眼中闪现出轻视的目光,人人都说这个太守大人蛮横不讲理,如今一看,小菜一碟,莽夫一个。

    “太守大人以后有什么要求尽管提,王家一定鼎力支持太守大人!”王古笑呵呵的说道。

    刘峰拉住王古干瘪的双手,问道:“王家主此言当真?”

    王古稍一迟疑,还是点了点头。

    刘峰说道:“王家主忠心可嘉,此前北地郡粮草尚有缺欠,不知家主可否资助一些?”

    四大世家涉足粮米方面的交易,自然不会缺少米粮,不过也不能让刘峰抓住了小辫子,王古难为的说道:“王家上下几百口,无法拿出太多的粮米”

    刘峰打个哈哈说道:“如今太守府的功曹尚还缺少几位”

    王古听罢激动不已,能让家族之人在太守府担任职位,对家族的益处多多,当即说道:“大人放心,王家必定倾尽全力!”

    “那王家主欲捐助太守府多少米粮?”刘峰醉眼朦胧的问道。

    王古稍作思考,回道:“王家愿意捐米粮五百石!”

    见刘峰愣愣的看着自己,一言不发,王古还以为是刘峰嫌弃捐的太少,为了家族的未来,王古咬咬牙说道:“王家愿意捐米粮一千石!”

    刘峰哪是不满意王古捐的太少,而是吃惊于王古一次性捐助这么多的米粮,听到王古说捐助一千石米粮,刘峰还是没反应过来。

    王古苦着脸说道:“大人,王家只能捐助这么多了。”

    刘峰一拍王古的肩膀笑道:“王家主慷慨解囊,忠心可嘉,过几天家主可让族中后辈到太守府报道。”

    王古激动的跪地拜道:“多谢太守大人!”看着刘峰也是越看越顺眼。

    刘峰故意左右晃了几下,笑道:“今日是喝多了。”

    在王家丫环的搀扶下,刘峰一步三摇的上了官轿,四个大汉抬着轿子向太守府行去,王古见官轿走远,才一脸欢喜的转身走向屋内。

    轿内的刘峰眼神清澈,哪还有刚才的醉步颠颠、语无伦次,眉头紧皱,不断的思考刚刚的王家之行。

    经过这次王家之行,刘峰的内心再一次掀起惊涛骇浪,世家的力量实在太强大了,强到让人无法想象的地步,仅仅一个边郡的世家就能出口拿出一千石粮米,若是与这些世家走向了对立面,即使统一了天下,也很难治理,大汉的地方治理官员百分之九十五都是世家中人,在世家林立的大汉帝国,得世家则得天下;深入一想,冷汗浸湿了衣衫,如此情况让刘峰很难对世家生出抵抗之心。

第105章 敲诈世家() 
大汉的朝纲由世家左右这句话也不是没错的,看来以后要适当的改变措施,不能与世家的关系搞得那么僵,只等养精蓄锐,有足够和世家抵抗的实力,再拍案而起也未尝不可,还是自己太稚嫩了。

    自己为天下黎明百姓的出发点是好的,但是也要有足够的实力,一味的不自量力只会让这个嫩芽被扼杀在摇篮里。

    次日,王家将粮米送往太守府,看着白花花的大米向各县运去,刘峰长长的出来一口气,即使米粥再稀,掺上野菜一煮它也是粥,能保住百姓的性命。

    将近中午时分,官轿又一次从太守府摇摇晃晃的抬了出来,这一次去的是刘家。

    得到消息的刘球,早就带领家人在门外等候,刘峰去王家的事情刘球昨日就已得知,只是刘家向来与王家不对付,四大世家里面王家与姚家关系比较密切,刘家与李家关系好,所以也就不知刘峰具体到王家发生了什么事,只知道刘峰离开后王古很高兴,而且刘峰是醉酒离开的。

    不同昨日在王家一般,此次宴席仅仅刘球一人作陪,那刘球也自知酒量不行,没有反复的劝刘峰饮酒。

    酒过三巡,菜过五味,刘峰单刀直入的说道:“太守府的粮米恐怕无法坚持到明年,士兵保卫北地郡,总不能让他们饿着肚子啊,是吧,刘家主?”

    刘球大约四十岁左右,头发之中隐隐可见丝丝白发,不过他的名字实在太恶搞了,刘球,“琉球”,刘峰强忍住想笑的冲动。

    刘球施礼后说道:“大人,刘家上下几百口,存粮不多啊。”

    怎么这些世家都是这个说法,莫非他们提前统一了口径,有了王古的一千石,刘家还能跑掉,肯定是王家与刘家不对付,王古没有告诉刘球王家捐千石粮米之事,刘峰暗暗想道。

    “哦,昨日本太守去王家,王家主听说此事之后,当即决定捐出两千石粮米,王家主真乃忠义之士。”

    观刘峰说话并不像是说谎,而刘峰也犯不着骗自己,刘球稍作思考后说道:“大人,刘家愿出一千石粮米,刘家不比王家,只能拿出这么多的粮米,还请大人体谅。”

    刘峰笑道:“忠心也不是看捐的粮米多少决定的,太守府还空缺几个功曹之位,昨日本太守就与王家主说过了。”说完,刘峰目不转睛的盯着刘球。

    刘球神色不断变换,若是真如刘峰所说,那么刘家捐粮米一千石肯定会在形势上弱于王家,自从刘峰来到北地郡之后,没有一个世家担任官职,这也是北地郡经过战乱的后果,那些世家提前得到消息就逃离了北地郡,返回之后,刘峰已被朝廷任命为北地太守。

    “刘家愿意出粮米两千石!”刘球一脸苦色,下颔的胡须也被揪下来了几根。

    “哈哈哈哈,刘家主果然慷慨,不日刘家主可以让几个后辈到太守府张长史处报道。”刘峰说道。

    刘球拜谢,脸色也缓和不少。

    刘峰走后,刘球一方面向王古询问刘峰要粮之事,一面将刘家捐两千石粮米的事情告诉了李家。

    之后,刘峰又以同样的手段让其他两家各出粮米两千石,刘峰有点后悔当初没有多黑那王古老头一点,可能是自己太心疼老人了吧,尊老爱幼是自古流传的美德嘛,刘峰想了一个安慰自己的理由。

    王古得知刘峰从其他三家得到粮米两千石,悄悄又送往太守府一千石粮米,王古的算盘打得可是响亮,他怕刘峰因此而向王家的后辈发难。

    困扰刘峰的粮食问题终于解决了,刘峰发给各县县令的命令是依旧如之前节俭使用粮米,糜竺运粮之事还没有确定下来,不能高兴的太早;而今北地郡的情况就是百废待兴,刘峰有点不解为什么贾诩不跟着自己留在北地郡,由贾诩这个政治谋略老手帮助自己,甩手掌柜都可以做。

    四大世家的后辈,刘峰给他们安排了无足轻重的职位,刘峰的理由是“年轻人需要多多锻炼!”,对此,四大世家也表示默许,这些世家子弟用后世的话说都是上过学的,而北地郡缺乏人才,早晚他们会得到重用。

    前去附近郡县的求粮的士兵仅仅带回了郡中无存粮的消息,甚至安定郡的太守王方带话给刘峰说就是有粮也不借,北地郡王家正是不折不扣的世家,据说与北地郡的王家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而且还与河内太守王匡有关系,河内太守王匡可是十八路诸侯讨董时的一路诸侯,王家在北地郡一带的势力可谓是盘根错节。

    王方的这句话可把刘峰气坏了,说到底刘峰还是一个武将,哪经得起王方如此语言上的挑拨,气的他当即就要带兵扫了北地郡王家,被张立极力的制止了,不过王方这个名字却被刘峰记在了心中。

    其余郡县的回复都还比较委婉,不过结果却是一样的,一粒粮食也没借到。

    半月时间眨眼而过,这时糜竺才带着车队姗姗而来,听到侍卫禀告的消息,刘峰急忙从椅子上起身,一个不稳,险些跌倒在地,连日来的大米煮野菜,让刘峰也有些吃不消,挡开侍卫搀扶的手臂,刘峰一路小跑到北地郡城墙。

    看着城外浩浩荡荡的车队,刘峰长舒了一口气,心中的那块大石头终于噗通落地。

    刘峰给糜竺来了一个熊抱,大笑道:“子仲兄若是迟些再来,恐怕小弟已经到阎王爷那报道了。”

    “阎王爷?是什么?”糜竺疑问道。

    刘峰意识到自己又说错话了,这年代哪有阎王爷这一说,打个哈哈说道:“没有什么,子仲兄来了就好。”

    糜竺看着刘峰枯黄的脸色说道:“志远的脸色怎么这么蜡黄,难道是生病了?”

    看着糜竺脸上红润光泽,刘峰暗骂“饱汉子不知饿汉子饥”。

    “北地郡这连着一个月的吃野菜粥、粗粮饼度日,脸色能会好吗?”

    听着刘峰语气中包含的怒意,糜竺说道:“志远贤弟是不知这一路的艰辛,现在路上盗贼横行,你看看城外的两百名家丁就知道是怎么回事了。”

    刘峰仔细一看,着实吓了一大跳,方才要看只觉得只能用浩浩荡荡来形容糜竺的车队,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1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