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暧昧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异界一统-第20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将蒋煜扶起之后,由蒋煜带着,对那些受伤的羌人、匈奴骑兵一一慰问,羌人、胸奴骑兵的反应一点也不弱于汉人士兵;刘峰在羌人士兵的心目中有很高的地位,因为刘峰曾将他们崇拜的对象蒋煜击败,再加上今天刘峰在战场作战勇猛,羌人士兵对刘峰很服气。

    如今,见自己崇拜的人亲自前来看望自己的伤势,这些羌人,匈奴士兵无比的激动;本以为自己投降汉人之后,会受到种种的歧视,没想到不仅汉人没有因为自己的身份歧视自己,还当兄弟一样的对待。而且主将还对自己如此好,这怎么能不让他们感动,怎么能不为这样的将军卖命。

    羌人,匈奴士兵自然也知道,这一切都是刘峰的功劳,所以无论在平时的训练中还是在战场之上,羌人都用心用力,用这样的方式来报答刘峰。

    第二天,董卓带领士兵继续向颍川赶去。

    前去颍川的路上,刘峰一行人已经遇到了二十余波黄巾士兵,人数多的有两万多人,人数少的也有上千人;对这些反贼,董卓秉持的原则是见者就杀,杀完之后就向汉帝写奏折献功。

    董卓很会做人,选出军中机灵的士兵去雒阳献功,不断的为董卓在朝廷内上下打点,特别是那些宦官,更是要打点到位;如今宦官当权,为了自己的前程,董卓自然少不了巴结奉承一番。

    一路上遇到的黄巾士兵都很弱,基本上都是由一群拿着农具的百姓组成,有的黄巾士兵甚至赤手空拳;见到骑兵漫山遍野而至,还没有交战就四处逃窜而走。

    董卓军一路势如破竹,向颍川进发;同时董卓的凶名也在黄巾士兵之中广为流传,仅传言的版本就有好几个。

    有的黄巾兵传言,董卓是个杀人魔王,杀人如麻;有的黄巾兵传言,董卓生吃黄巾士兵的肉,喝黄巾士卒的血;有的黄巾兵传言,董卓不是人,是地狱的恶鬼投胎,是来收割人们性命的

    最后,董卓在黄巾兵中的凶名是传开了,以至于在前往颍川的路上,不少的黄巾士兵首领见是董卓的大旗,直接带领士兵就逃窜。那真是一己之力吓退全军呀,让人望风而逃。

    与此同时,卢植在广宗与张角军对峙,皇甫嵩与张梁、张宝在颍川交战。

    这天,“天使”来到卢植军中,卢植自然好生招待,这位天使不是别人,正是左丰,此番奉汉帝之命前来视察前方战况。

    军中的初茶淡饭让菜左丰很不舒服,只是看着饭菜,却不动筷子;卢植对此却是带理不理,卢植在心中想,自己是与黄巾反贼作战的统帅,而他左丰只是一宦官,对他客气还是因为他是汉帝使者,不然早就轰出军营了,哪由得他在这里挑三拣四。

    见卢植并不买自己的账,左丰也拿出了架子,对卢植很不感冒。左丰清了清嗓子说道:“卢郎中奉圣上之命,与反贼相拒于广宗,不知斩获敌人多少?”

    卢植据实回答道:“未有斩获,反贼势大,一时难以决出胜负。”

    左丰言辞讥讽的说道:“照卢郎中的意思,我汉军不如反贼了?”

    卢植听明白这是左丰刻意的刁难自己,冷哼道:“我是大军主帅,我军实力与反贼实力自然了解的更清楚,那里轮到你来放肆。”

    左丰冷笑道:“卢郎中,不行就是不行,何必非要给自己说辞呢,你看人家董卓郎中,一路斩获黄巾士兵无数,战绩彪炳,圣上没少在众臣面前夸他呢。”

    卢植还要与左丰据理力争,却被手下谋士一把拉住;谋士附耳对卢植说道:“太监所求的不过是钱财,将军和他争辩,没有任何的好处,反倒惹得将军不好办。”

    卢植不听谋士的解释还好,听了之后顿时大怒,看着在椅子上悠然自得的左丰,怒从心起。

    而左丰对此却浑然不觉,看见卢植的一个属下将卢植拉到旁边商议,心想还是有人识大体的;阴阳怪气的对卢植说道:“不知卢郎中能拿出多少财物啊,我回去也好为卢郎中向圣上请功。”

    卢植走到左丰的旁边,以右手指着左丰的脸,大骂道:“国家危在旦夕,三军将士的军饷尚且没发,你却还想着索要贿赂,看我今天不打断你的腿,你们这群宦官,国家的败类。”之后,卢植气喘吁吁的坐在椅子上,眼睛直勾勾的盯着左丰。

    卢植虽然威势很强,但自己是圣山派来的使者,谅卢植也不敢把自己怎么着;想明白这一层,左丰也不甘示弱,指着卢植大骂道:“好你个匹夫,久战不利,还反倒这么多的说辞,待我回去禀明圣上,治你个作战不利之罪。”

    说完,左丰摔案而起。

    这时卢植的谋士一把拉住左丰,不断的为卢植求情,但卢植却很不配合,一直大骂左丰不止,谋士阻止不得。

    见此情景,左丰再也不对卢植抱有任何的幻想,这一次是自己当圣上使者最窝囊的一次。

    左丰重重的挥了挥衣袖就出了军营,立即快马加鞭赶往京师。

第41章 董卓败退() 
见到汉帝之后,左丰并没有提及自己索要贿赂一事,而是把卢植添油加醋的说成在广宗久战不利,一直坚守不出,增长反贼气势。

    见汉帝反应并没有自己想象之中的震怒,左丰又说道:“更为可恨的是,卢郎中竟说我们汉军不行,打不过反贼,奴才气不过,与卢郎中争执,卢郎中却将奴才轰出大营。还说,他才是与反贼作战的统帅,一切他最清楚。”一番话,左丰是说的声情并茂,眼泪都哗哗直流。

    汉帝拍案大怒道:“好一个卢植,久战不利不说,还如此贬低我汉军,影响军心,朕一定不轻饶恕他。”

    左丰附和道:“陛下圣明。”

    汉帝思考了一会儿说道:“朕听说董卓董郎中最近与黄巾交战,屡战屡胜,杀敌无数,让黄巾士卒提着他的名字都弃甲曳兵而走,不知是否属实。”

    左丰急忙附和道:“奴才上次去董郎中军中宣旨的时候就曾见到董郎中军中尽皆精锐之士,有董郎中这样的将军,实乃我大汉之福啊,若是让董将军带领大军与贼首决战,定能一举获胜。”

    听了左丰的话,汉帝意动了,立即让左丰将张让、赵忠给叫来。

    左丰告退之后,立即前往张让、赵忠的住处。

    董卓很会做人,上次去董卓的军中宣旨,董卓没少赠送自己金银财宝,不仅自己的,连张让他们几个的,董卓也照顾到了,可以说是皆大欢喜。

    盏茶功夫之后,张让、赵忠赶到了汉帝的书房。

    汉帝摆弄着一件玉饰对张让说道:“最近卢中郎一直与贼首张角相拒于广宗,不敢交战,怠慢军心;朕欲启用董卓董爱卿代替卢植全权负责前方战事,不知阿父有何看法?”

    汉帝自小就是张让一手带大的,对张让极为信任,并尊张让为阿父。

    张让得到了董卓的好处,自然为董卓说好话,赵忠也不断的附和着。

    于是,第二天朝堂,汉帝力排众议宣布由董卓代替卢植与贼首张角决战。

    这一次前来宣旨的依旧是左丰,董卓自然又是热情的招待,宣旨结束之后,左丰又是眉开眼笑而去,一个劲儿的让董卓放心,回去一定在圣上面前说好话。

    刘峰等诸将不知道的是,李儒被董卓派往了京师,为自己在朝廷上下打点。

    左丰走后,董卓立即将五部将军召集到一起,商讨接下来的战事该如何进行。

    董卓大笑道:“圣上让我全权处理与黄巾贼首的交战,这次胜利了,肯定是一个很大的功劳,诸将务必努力向前。”

    刘峰等五部将军齐声答道:“愿为将军驱策!”

    董卓语气一转说道:“诸将放心,你们和我是一荣俱荣,本将军的官做大了,自然也少不了你们的。”

    五部将军诺诺称是。

    说是商议战事,也就是董卓自己一人就把战争的计划给定了下来,众将也不敢说什么。

    经过连日来与黄巾士卒的厮杀,董卓是志得意满,黄巾士兵见到自己的大旗打出,纷纷逃窜,这更让董卓看不起黄巾士兵,所以接下来与黄巾贼首的交战,董卓也没有放在心上,心想自己大军一掩杀,肯定杀的敌人狼狈而逃。

    刘峰回到自己的队伍之后,不断的思考着今天发生的事,感觉很熟悉。

    猛然间,刘峰意识到这是自己看三国演义之上的情节;三国演义上记载,卢植被拘捕回京问罪,由董卓代替卢植继续与黄巾交战,却是大败。

    想明白了这一点,刘峰急忙策马来到中军。

    董卓见是刘峰去而复返,问道:“志远还有什么事?怎么不在队伍里为接下来的战斗做好准备。”

    刘峰整理好言辞,说道:“启禀将军,末将有一要事告知将军。”

    董卓立刻来了精神:“是什么要事?”

    刘峰一拱手说道:“末将斗胆,请将军先恕末将无罪。”

    董卓很好奇刘峰说的是什么事,大手一挥说道:“说吧,恕你无罪。”

    刘峰走上前来小声说道:“不知将军如何看待接下来的与黄巾交战的问题?”

    董卓得到汉帝的封官正在高兴头上,见刘峰卖关子也没有介意,如实回答道:“黄巾,不足为虑,待我西凉大军一阵掩杀,定能大获全胜。”

    刘峰急忙说道:“将军,此番与我们交战的黄巾,与之前的黄巾大有不同;将军试想,这次的黄巾由贼首张角带领,肯定都是黄巾士兵中的精锐之士,将军一定要小心,不要为黄巾士兵所趁,尤其是在最近两日。”

    一番话刘峰说的是情真意切,完全是从大军的角度出发;但董卓听了之后却勃然大怒道:“刘志远,你这是什么意思,难道我西凉勇士还胜不了小小黄巾,你这是在蛊惑军心,休要再提,否则定斩不饶。”

    刘峰见董卓听完自己的话之后立刻翻脸,也就不再劝什么了,忠言逆耳,不是谁都能听的下去的;以董卓的脾性,若是自己再劝,董卓不仅不会再听,说不定还真会治自己的罪。

    刘峰诺诺称是,而后向董卓请辞,回到了自己的队伍。

    回到队伍之后,刘峰反思着还是听说董卓将要兵败之后太心急了,现在正是董卓志得意满的时候,自己去劝他注意接下来的黄巾,以防战败,无疑是在扫兴,亏着董卓正在高兴头上,不然自己少不了责罚。

    董卓军前行不过二日,忽然漫山遍野的黄巾从前方杀了过来。

    西凉军乃是训练有素之军,肯定不会被这突然出现的士兵所吓着,士兵们个个神情镇定;董卓立即下令,骑兵上前对黄巾士兵进行冲杀。

    在董卓看来,前面的黄巾士兵对自己来说只是一个功劳罢了,无论他们玩什么花样。

    七千铁骑率先冲出西凉军阵营,向前方的黄巾士兵杀去。

    刘峰部的骑兵有两千多人,也参加对黄巾的冲杀;与预想不同的是,这一次的黄巾士兵并没有被西凉的骑兵吓到,而是奋勇往前。

    一个个黄巾士卒被杀死,一个个黄巾士卒又冲了上来,在他们的眼里,仿佛不知道什么是死亡,不知道疼痛为何物。

    西凉军的骑兵也开始了伤亡,不少的骑兵被一个个视死如归的黄巾士兵硬生生的用血肉之躯减低了战马的速度,而后被一哄而上的黄巾士兵杀死。

    这时,刘峰看到一面大旗出现在黄巾士兵的后方,上书“天公将军”;刘峰恍然,怪不得黄巾士兵这么不要命的向前冲,原来是他们的“教主”在后方。

    这些黄巾士兵就类似后世的宗教狂热份子,为了宗教可以牺牲一切,不畏惧死亡,不畏惧伤痛。

    刘峰急忙来到董卓所在的中军,向董卓劝道:“将军,此乃黄巾贼首率领的士兵,此番黄巾势大,不可力拼,宜速速撤退。”

    董卓也不是糊涂之人,也看明白了当前的局势,自己引以为傲的骑兵,此时已经伤亡将近两成之多。

    就在董卓准备下令撤退之际,董卓军的后方突然鼓声、喊声震天,无边无际的黄巾士卒向董卓的后军杀来。

    面对黄巾士卒的前后夹击,董卓也慌了,自己平时有李儒为自己出谋划策;这次李儒被自己派往京师催要粮草,为自己在朝廷上下打点,本以为将黄巾贼首杀死是十拿九稳的事情的,没想到黄巾士卒这么的精锐。

    想起自己之前没有听刘峰的劝告,董卓的内心一阵阵后悔,急忙问计于刘峰道:“不知志远有何良策,可摆脱当前局势,求志远教我。”

    见事情危急,刘峰也没有推辞,说道:“将军,形势于我军不利,宜速退。”

    看着战场前方的胶着局势,战场后方的士卒也被杀出的黄巾士卒杀的节节后退,刘峰上前请命道:“将军,末将愿率军抵挡正面冲击而来的黄巾士兵,将军乃是我军统帅,不得有失,请将军速速撤退。”

    董卓听了之后,一阵感动,拉着刘峰的手说道:“志远之恩,本将军铭记心中,志远一定要保重。”

    正所谓患难见真情,自己在危急的关头,刘峰不仅为自己排忧解难,还率领士卒掩护自己后退,董卓将刘峰的这份恩情记在了心中,这也为以后刘峰为董卓所重用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刘峰对董卓施了一礼之后,立即策马回到自己的队伍,组织士兵抵挡正面冲杀而来的黄巾士兵。

    听到中军的鸣金之声,正在冲杀的西凉骑兵,纷纷后撤。

    黄巾士兵却不打算这么容易就放过刚才在自己阵地里肆虐的西凉骑兵,一路追杀西凉骑兵;但黄巾士兵基本上都是步兵,对着冲杀而返的骑兵只能干瞪眼。

    这时,不用张角下令,所有的黄巾士兵都呐喊着向董卓军杀了过来。

    与此同时,董卓让李催率领本部人马抵挡住后方杀至的黄巾士兵,而后带领剩余大军向后方撤退。

    看到董卓的大旗向右后方移动,张角知道这是董卓要撤军了。

第42章 战张燕() 
张角哪会这么容易就放过董卓,立即命令大部分士兵向正在撤退的董卓大军杀去。

    刘峰率领本部人马,抵挡着黄巾士兵的不断冲杀。

    按照平时的训练,刘峰让步兵结成阵势,彼此之间互相照应,合力抵挡杀来的黄巾士兵。

    刘峰并没有让骑兵上前,骑兵压阵盯着黄巾军的侧翼,到最后也能掩护自己撤退。刘峰不得不考虑自己的后路。

    士兵在战场上结成阵势杀敌,果然有效,每当己方的一个士兵受伤或死亡,立即会有一个士兵补上之前他的位置,被杀死的黄巾士兵的尸体在阵前横七竖八的躺着。

    虽然自己的同伴被一个个杀死,但黄巾士兵还是义无反顾的向着刘峰的部队冲杀。

    突然刘峰感觉黄巾士兵的冲击力已经不如之前的那么强盛了,压力骤然减轻,原来是张角率领大部人马向着撤退的董卓军杀去;自己有心无力,也带着士兵向董卓撤退的方向缓缓行去。

    令刘峰意想不到的是,张角在带领士兵杀向撤退的董卓军队时,顺便照顾了刘峰一下,让自己的义子张燕带领一部人马消灭刘峰的部队,张角可不想把自己的后方出乱子,让敌人有机可趁。

    张燕此人一直深得张角信任,张燕的部下也尽是黄巾精锐之士。

    正在和黄巾交战的刘峰看到从张角阵营里杀出来一支约有两千兵马的黄巾士兵,大旗上写着一个斗大的“张”字,迎风招展。

    厮杀的黄巾士卒,看见这支军队赶来之后,纷纷避让道路。

    看着这架势,刘峰知道这是正主来了,打起十二分精神,迎接接下来的战斗。

    与以前刘峰见过的黄巾士卒不同的是,刘峰看到这支黄巾队伍的士兵人人披坚执锐,士兵的装备较刘峰的士兵有过之而无不及;而且这支队伍行走间都透露着一种无往不前气势,这是沙场老卒所应有的气息。

    不用刘峰提醒,士兵们也注意到了这支队伍的不凡,一个个都警惕的看着前方,紧握手中的兵器。

    这支队伍到来之后,并没有立即投入到战斗之中,而是整齐的站在那里;这时从队伍中走出一将,骑着一匹看上去就很不俗的战马,身披坚甲,手中拿着一柄长枪,枪尖之上隐隐有红色的血迹。

    他策马走到阵前,向着刘峰军中大声喝道:“军中战将,出来答话。”

    与外族交战时,哪有这么多规矩,直接上去就是冲杀哪有什么答话不答话;不过刘峰也不能失了礼数,策马走队伍大声说道:“西凉刘峰在此。”

    那将见刘峰报出姓名,也回道:“黄巾张燕。刘将军,如今汉室腐朽,何不早降,跟随大贤良师,建功立业,若将军肯降,张燕一定在大贤良师面前多多美言,保你荣华富贵。”

    刘峰听到张燕的话之后,大声骂道:“反臣贼子,犯上作乱,人人得而诛之,何不早降,以免将来刀斧加身。”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1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