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暧昧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故纸眉批(全本)-第17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良知、正义、责任感等)的召唤;在此之后,他们屈从于“魔”(贪欲、色相、关系网)的摆布。诚可谓“佛魔一念间”呀。
  那么,我们到底该如何控制自己的欲望——尤其是在自知“道行”还不够的时候?《荷马史诗》中的一段故事恰好可以给我们以深深的启迪。
  洗劫了特洛伊之后,奥德赛带兵返回希腊。在返回的途中,他们遇到的危险之一就是塞壬的歌声。塞壬是半人半鸟的海妖,她有着天使一般的面容和美妙无比的歌声,她的歌声充满了无尽的媚惑。只要听见了塞壬的歌声,任何航海者都会受到诱惑,然后会不由自主地向她所在的岛屿驶去,结果导致船只触礁沉没。英雄奥德赛事先知道塞壬的歌声有致命的诱惑力,于是就事先防御。在船队快要经过塞壬所在的岛屿时,他将自己绑在船的桅杆上,又让船员和士兵用蜡封住自己的耳朵。这样,船员和士兵听不见塞壬美妙的歌声,奥德赛本人虽能听到歌声却不能活动。这种精心的安排使得奥德赛的船队免受灭顶之灾,奥德赛本人也因此成了听过塞壬的歌声还能活下来的第一个人。
  拿奥德赛与前文提到的和尚相比,我们就不得不佩服奥德赛的智慧。他的智慧不在于使自己修行到了很高的“道行”,而在于他懂得如何控制自己的欲望。那便是:其一,控制欲望不能只凭个人的意志力(像前文提到的和尚那样),有时还可依靠外物(比如蜡和绳子);其二,控制欲望必须防患于未然,在面对诱惑之前就采取巧妙的对策,而不能等欲望最强烈的时候才想去控制,那样常常就为时已晚了。
  学会自我控制是每个人必修的一门功课,可是很多人都没有足够的自控力。想减肥的人往往抵制不住美食的诱惑,想攒钱的人往往抵制不住购物的诱惑;赌徒屈从于赌瘾,吸毒者屈从于毒瘾;流氓是*的奴隶,贪官是贪欲的奴隶……可以说,这些人都缺乏奥德赛的智慧。
  在欲望丛生的当今时代,我们有必要向古代的英雄奥德赛学习。我们每个人都有强大和软弱的时候,我们应该趁着强大的时候意识到自己的弱点,并预先做好防范工作。在这一点上,马英九先生说过一句经典的话:“美女坐怀我也会乱,所以我能做的就是:尽量不要让美女坐到我的怀里。”这才是一个聪明人控制自己欲望的正确做法。
  书 包 网 txt小说上传分享

罗斯福新政的启示
80年前席卷世界的那场金融危机是从“黑色星期四”开始的,这一天是1929年10月24日。在此之前,美国经济一直处在歌舞升平之中,可是在10月24日这天,美国股市骤然下跌,股票价格下跌之快,连股票行情自动显示器都跟不上趟。股市上5000多亿美元的财富一夜之间就“蒸发”掉了。更关键的是,金融风暴迅速波及实体经济,5500家银行倒闭,全国金融界陷入窒息状态,企业大批大批地破产,商店被迫关门,失业人数高达劳动人口总数的四分之一。因购买力低下,农产品卖不出去,农民将牛奶倒入大海,整个美国经济迅速退至1913 年的水平。
  此时的美国总统是胡佛。胡佛是一位坚定的自由主义者,他出生于铁匠家庭,全凭个人奋斗进入了斯坦福大学。由于能力非凡、成绩卓著,他不到四十岁就成了百万富翁。一战期间,他在比利时任救济委员会主席,巴黎和谈时任政府顾问,随后任美国粮食总署署长、商业部长,直至总统。胡佛的经历有点像今天的奥巴马,完全是靠个人奋斗,从底层一步步地走上总统的位子。正因如此,胡佛坚信奋斗之于个人的重要意义,每个人都应该为自己的命运负责,为自己的行为负责。而政府的作用就是要当好“裁判”,它既不支持穷人,也不支持富人,而是支持“正直的上进的人”。基于这样的理念,胡佛虽然也对经济危机采取了一些应对措施,但由于跨不出政府直接从事救急、直接对民生负责的一步,所以收效甚微。这样,带领美国走出经济危机的重任就落到了罗斯福的身上。
  1933年,罗斯福“受命于危难之际”,当选为美国总统。就经济知识而言,罗斯福远不如胡佛,可是,出身名门的罗斯福天生具有一种举重若轻的自信,他爽朗的笑声和平易近人的风格又使他能将自信、乐观的精神传染给他人。因此,他的公关能力远非胡佛可比,更关键的是,他敢于突破成规,不受政治教条的束缚。他上任后的第一件事就是恢复美国人民对自己、对政府的信心,他在就职演说中称:“我们唯一需要恐惧的就是恐惧本身。”
  上任后,罗斯福总统先敦促国会通过了《紧急银行法》,决定对银行采取审查颁发许可证制度,先勒令银行关闭整顿,经检查合格后方允许重新开业,此法案实施后,金融秩序得到了恢复,人心也随之稳定了下来。随后,其他的各项新政一个接一个地出台。有人做过统计,从1933年3月9日到6月16日这三个多月的时间里,罗斯福15次致信美国国会,敦促通过了包括《紧急银行法》、《经济法》、《联邦救济法》、《农业调整法》、《紧急农场贷款法》、《全国工业复兴法》等15个法案,对美国的经济进行全面调整。通过全面调整,美国经济走出了低谷。
  针对罗斯福新政,经济学上的研究著作可谓汗牛充栋,不用我在此饶舌。我特别要提的是罗斯福新政在社会学和思想史上的重要启示。其一,在经济危机来临之际,各种社会矛盾也会随之加剧。此刻,拥有良好的公关能力就显得尤为重要。举个例子来说明这个问题。因受经济危机的影响,大批美国退伍老兵日子窘迫,他们于1932年春聚集华盛顿“上访”,要求“落实待遇”。面对这样的“群体性事件”,当时的总统胡佛慌了神,他下达命令,让军队驱逐老兵,结果造成了数人死亡的流血事件。如此对待对国家有功的退伍军人,胡佛政府大失人心。1934年,退伍老兵卷土重来,再次聚集华盛顿向罗斯福政府请愿。这次,罗斯福总统下令给他们送吃送喝,还派自己的夫人前去慰问,结果退伍军人大受感动,主动撤离。两相对比,愈发显出罗斯福超强的公关本领。
  其二,罗斯福新政最重要的意义或许不在于它促使了美国经济的复苏,而在于它从思想上丰富了现代政府对人民的责任意识。在罗斯福新政之前,美国社会一直奉行放任自由主义。这样的社会崇尚个人奋斗和公平竞争,因而充满了活力。可是,自由竞争的马太效应必然会导致经济上的两极分化。贫富分化一旦超过某个临界点,整个社会的平衡和稳定就会被打破:财富过度集中,少数人的消费毕竟有限,大部分人购买力下降,不足以刺激经济。这时,经济运转就会失灵。而且,经济上的贫富分化还会导致社会心理失衡,不同阶层的人相互隔阂,底层人甚至还会产生“仇富”心理。从罗斯福新政开始,美国政府不但承担起了确保经济正常运转的责任,而且还要对人民的生活保障负责。罗斯福明确表示:“政府应当使那些愿意工作的人有事可做,让人民免于挨饿,有房子住,生活过得还不错,有适当的教育水平,这些都是政府应该关心的事。”在新政期间,罗斯福政府成立了联邦紧急救济署,将各种救济款物迅速拨往各州。1934年,救济的形式又由单纯救济改为“以工代赈”,给失业者提供从事公共事业的机会,以维护失业者的自尊心和他们自力更生的精神。此外,罗斯福政府还通过启动各项基础设施建设提供了大量的就业机会。
  可见,应对经济危机不能只采用“头疼医头,脚疼医脚”的被动对策,还必须实现政府职能的重大转变——政府要真正为人民负责,让人民拥有“免于匮乏的自由”(罗斯福语)。
  在2009年的“两会”上,*总理强调,越是困难的时候,越要坚持改革开放不动摇;越是困难的时候,越要关注民生,越要促进社会和谐稳定,坚持把保障和改善民生作为经济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的话让人心生“暖意”,也使我想起了当年罗斯福实施新政的思想理念。
  

折钵山上的星条旗
硫磺岛是太平洋上一座小岛,只有20多平方公里,在普通的世界地图上连它的名字都找不到。可是,围绕着这样一个小岛,美日两军却打了一场极为有名的战役——硫磺岛之战。
  硫磺岛虽小,可是它的战略地位却非常重要。二战后期,它正处在日本东京与美军占领的*之间,距二地各约1200公里。美军占领*以后,一直以*为基地空袭东京。但因硫磺岛的报警作用,美军对东京的空袭一直效果不佳。驻硫磺岛的日军战斗机还不时升空拦截,冲散美国机群。为总攻日本,美军决定攻占硫磺岛。
  1945年2月19日,美军对硫磺岛发起了登陆战,经过四天激战,美军于2月23日攻上硫磺岛的折钵山,六名海军战士将一面美国的星条旗插在山上。这一幕恰好被美国的随军记者乔?罗森塔尔赶上,他按下摄像机快门,定格了这一珍贵的历史瞬间。照片发回美国后,折钵山上的星条旗成了胜利的象征,极大地鼓舞了美军的士气,这张照片也由此成了经典。
  折钵山上的星条旗确实意味着美军成功地登陆了硫磺岛,但是,美军要想彻底赢得硫磺岛战役的胜利,还要继续浴血奋战。
  对于硫磺岛重要的战略位置,日军也有充分的认识。早在1944年6月,日本军方便调栗林忠道中将出任守岛总指挥,并迅速向硫磺岛增兵——由原来的1500人猛增至战前的万人。栗林忠道抵达硫磺岛之后,精心策划,建筑了非常完备的防御工事。
  美军进攻硫磺岛的地面部队是第5两栖军,下辖三个海军陆战师,由霍兰?史密斯中将指挥;此外还有登陆编队和支援编队,凯利?特纳中将指挥,总兵力有10多万人。地面部队之外,还有第58特混编队负责海空掩护。要知道,美国的海军陆战队不仅接受过系统的登陆战训练,而且战斗力之强大、战斗作风之强悍,战斗意志之顽强在美军中是首屈一指的。同时,美军在武器装备、海陆空配合上也占有优势。而且,此役的总指挥是美国赫赫有名的海军上将斯普鲁恩斯,其余的指挥官特纳、米切尔、史密斯等也都是骁勇善战的名将。以这样的精兵强将攻打一个弹丸之地的小岛,美军初步估计只需五天的时间即可拿下硫磺岛。
  可是,等战役打响之后才发现,情况完全不是料想的那样。日军在栗林忠道的组织下,顽强坚守,致使美军每前进一步都要付出惨重的代价。美军原计划五天拿下的硫磺岛战役,结果整整打了36天。日军的栗林忠道将军因其出色的指挥赢得了美军的尊重。美军试图劝降栗林忠道,结果遭到拒绝。战至最后,栗林忠道切腹自杀。在硫磺岛战役中,日军被击毙20703人,仅有不到3000人生还;美军阵亡6812人,伤19920人,同样伤亡惨重。可以说,日军在硫磺岛上的表现可圈可点,虽败犹荣。据说,正是硫磺岛战役促使美国的杜鲁门总统日后下令对日本使用原子弹。因为他认识到:攻打日本太平洋上的一个小岛就要付出如此惨重的代价,若登陆日本本土,美军势必还要付出更加惨重的代价。
  折钵山上的星条旗是在美军登陆后的第四天插上的。美联社战地记者乔?罗森塔尔拍摄的照片显示,当时是六位战士合力插上了这面美国国旗。可在随后的战斗中,这六位战士中的三位也阵亡了。硫磺岛战役之惨烈,由此可见一斑。
  硫磺岛战役给我最深的启示是:折钵山上的星条旗是美军胜利的象征,但是,象征并不等于大功告成。从星条旗插上折钵山到硫磺岛战役的最终结束,美军又浴血奋战了30多天。现实生活中,很多事情也是象征性的,比如婚礼,比如学位。婚礼是爱情的象征,这一点毫无疑义,但是爱情的象征并不等于爱情本身。拥有奢华婚礼的人未必拥有美满的爱情,婚礼之后,两位新人要想获得实实在在的爱情,还要付出许许多多的努力;学位是学识的象征,但是它也仅仅是象征而已,一个人要想获得学术界和社会的真正认可,光有了学位(包括学士、硕士学位乃至博士学位)是不够的,他还必须付出更多的辛劳和智慧。
  顺便说一句,60多年过去了,美国人对硫磺岛战役仍然念念不忘,克林特?伊斯特伍德先后拍摄了《父辈们的旗帜》和《硫磺岛来信》两部电影来纪念这段历史。只不过,前者是以美军战士为主人公的,后者则是以栗林忠道为主人公的。一个硫磺岛战役,让昔日的英雄和昔日的敌人在银幕上都得到了足够的尊重。
   txt小说上传分享

免费看VIP章节攻略
登录后进入个人中心,点击左侧的交易大厅,看一下当前拍卖积分的平均价格,然后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发起交易,选择拍卖读书积分,通过寄卖积分可以获得一定数额的U币,积分的售卖价格不是一成不变的,而是根据市场需求不断调整。
  积分的获取途径包括:每日登录新浪读书、给你喜欢的作品投票、在书评区发表评论。

返回目录 上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