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暧昧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护唐风流-第137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这几座边关之城,已经偏南近千里了,突厥骑兵可以这么轻松地驰骋几千里,长驱直入我大唐腹地,而且来去自如,这无异于狠狠地打了大唐皇帝一记响亮的耳光,想想裴行俭所领的定襄道大军班师时候,朝中是何等的喜庆气氛,几乎大部分的人都认为,北疆可以安定至少几年,甚至十几年、几十年,没想到突厥人的叛乱在隔了不到一年就发生了,而且气势上更盛,连我大唐的腹地原、庆两州都被其侵袭。

李治问询的话刚说完,礼部尚书裴行俭第一个站出来奏道:“陛下、娘娘,臣觉得,应当再派大军进入安北,平定突厥人的叛乱,决不能对其姑息养奸!”

刘逸看到裴行俭侧面的脸,他也从自己的师傅脸上看到了一丝愤怒,还有一些其他特别的神色,刘逸也明白,裴行俭也肯定在为没有坚定地执行自己所制定的有效对付突厥人的策略,导致突厥人的叛乱再次发生而自责和愤怒,还有一些无可奈何。

出现这样的结果,从根本上说明,当初朝廷令大军班师的决定,是大错特错的,突厥人叛乱再次发生,并且其人马越过长城一线,长驱入河套以南,威胁京师的安全,这样的情况发生,与当初没有彻底平定突厥人的叛乱有着非常大的关系,突厥骑兵能攻到庆州、原州一带,而且还是在我大唐军队刚刚平息了其部叛乱后不久发生的,这应该是每一个大唐臣子的耻辱,特别是裴行俭这样以战功自傲的武将的耻辱。

“陛下,臣附议!”刚刚被委以守兵部尚书的岑长倩马上站出来,支持裴行俭的决定。

岑长倩出列作礼后,再说道:“突厥骑兵能侵到原州、庆州一带,从一定程度上说明,我大唐军队在这一带的防守还是很弱的,这也给吐蕃人一个信号,有可能他们会在突厥人叛乱的同时,集大军攻击我河源到松州一带,因此臣认为,必须速速派大军出征安北,以雷霆之势将突厥人的叛乱平息,同时调集军队,严防吐蕃人的趁机犯边…”

岑长倩刚从鄯州回来不久,对那一带地形势非常的熟悉,从他嘴里说出这样的担忧,那自不会是危言听耸的,连刘逸也不禁心中一凛。

看来战事是免不了的,刘逸怎么也没想到,刚刚上一场战事过去才半来年,后一场战事就这么快到来了,刘逸也在想着,若安北和青海都有战事,他该请命出征哪一边为好。

“陛下,臣附议!”左庶子、门中书门下三品张大安出列奏道:“突厥人的叛乱,无论如何都不能姑息,臣认为,应该速派大军进剿,不然叛乱将接连而起!”

听到有数位朝中重臣已经站出来支持出征平叛了,刘逸也在张大安退下后,马上站出来:“陛下,娘娘,臣也觉得,一定要派大军入安北平叛,臣愿领军出征…”

“臣觉得,经过上一次大军对突厥人的毁灭xing打击,残存的阿史德温傅部人数必定不会很多,而与之联合的阿史那伏念,人数也不过七八万之众,上次近三十万突厥人的叛乱,都被我定襄道大军不费吹灰力之平定,这次人数更少,响应之部落也不多的叛乱,在我大军开进之际,就可能会土崩瓦解了,突厥人敢再叛我大唐,就是利用我大军刚刚班师,不一定会再次集结大军进剿的心理,而敢于这样玩火的,若我大军再次进剿,那一些摇摆不定的其他部落,一定会附我大唐,而不敢与突厥叛军联合的…”

刘逸稍稍停顿了一下,继续说道:“臣觉得,平定突厥人的叛乱并不是难事,更重要的是,如何防止突厥人再次发生叛乱,这一而再的叛乱,对我大唐的边关威胁非常的大,我大军劳师远征,所费之需也颇巨,臣觉得,应该做出一劳永逸,或者能让突厥人长久不敢,也没有能力叛乱的事来,臣觉得,上次臣所上奏的一些建议,正是可以有效地防止突厥人的再次叛乱,我大唐在大军征战胜利后,对北胡之地加强治理,在相隔一定距离的地方派兵筑城守卫,一有风吹草动,就可以迅速做出反应,将胡人的叛乱消灭于萌芽之中,待我大唐的力量加强之后,逐步推行汉化政策,最终让安西、安北这些广阔的区域,置于我大唐牢固的统治之下…”

刘逸现在觉得,这一场突厥人的叛乱发生并不是坏事,可以说来得正是时候,自己上次提出的那么多的奏议,刚刚进行了一次朝议,因为李治身体的原因,第二次的朝议还未开始,恰恰又发生了突厥人叛乱,突厥轻骑攻击到我原州、庆州一带,也就是说,只是军事征服为主的手段是无法将突厥人的叛乱彻底平息的,必须辅以其他手段才可以,而自己所提的那些对付突厥人的手段,正是可以有效地对付突厥人,在很大程度上加强对安北、安西各部落的监看,在这些地方,若是有我大唐军队的驻防,能对突厥人或者其他部落的异动很快做出反应,那即使有叛乱,规模也不可能很大,我方那些能相互呼应的城堡中的将士,一定可以对叛军给予有效的打击的。

“陛下,臣附议!”裴行俭也马上站出来,“突厥人的威胁不可小视,据臣了解,光夏州一带,自调lu元年起,被突厥人掠去的战马就有近二十万匹,这是何等巨大的数量,我大唐已经失去了青海一带的牧马地,河套一带的牧马地又受到突厥人的威胁,若这些地方不能再安全地放牧战马,不出几年,我大唐军队将不能保证有足够的战马供应,因此臣觉得,必须对北胡各部落施以快速的军事打击,保我牧马地不受其侵扰,在在军事打击之后,再施以有效的辅助手段,加强民生方面的治理,而刘将军所提之策,臣以为是我们目前所能采取的最有效手段…”

刚刚在前两天夏州都督所送呈的奏报上,向朝廷报告了这两年来被突厥人掠去的战马数量,有十八万匹之巨,这个数量让所有人都为之震惊。

“陛下、娘娘,臣反对!”黄门shi郎、同中书门下三品裴炎站了出来,表示异议。

在朝堂上差不多一面倒支持出兵的情况下,这位新晋相位的重臣站出来反对出兵,还是让很多人感到吃惊的。

只听裴炎用他那有些尖利的语调说道:“经过上一次的平叛行动,突厥人大部被歼或者被俘,留在漠北的只是一些突厥的残部,这些突厥残部也只有在我大军班师,所留军队无瑕顾及之时,才有他们蹦达一时的机会,这几万之众,只需我大唐单于都护府及丰州一带的边军即可将他们平定,不需再征调大军出征安北,臣倒觉得,西北吐蕃人的威胁才是最生重的,吐蕃人军力强大,又有一定的攻城经验,若我大军再征安北,很有可能吐蕃人会再寇人河源、青海一带…因此臣觉得,朝廷只需要令各州边军做好防守准备,再令单于都护府所驻的那数万兵马进入yin山一带平叛即可…若我再集大军出征,所费的军需将会非常巨大,连年的征战,所费的财物无数,这样下去势必加重百姓的负担,导致民怨…”

在裴炎滔滔不绝,以他那不能服从的理由讲述反对征战的时候,刘逸注视到了御座上的李治侧过身,与坐在帘后的武则天低声地说了一会话。

在裴炎一通话说完,刘逸正想上出来反驳之际,御座上的李治却对众臣摆摆手,“众爱卿,今日的朝议到此为止,待诸爱卿回去再好好想想后,过两日再议此事…”

第四十五章 主意已定

讨论这么重大的政事,没有什么结果出来就宣布让众臣散了,倒是让刘逸有些意外。

原本刘逸在得到这些消息的时候,他感觉这次朝议肯定会马上决定派大军出征平叛,但主持朝议的李治没有做出决断,这是为什么呢?

不成是坐在帘后的武则天对李治说了些什么,让他下不了决心?

刘逸脑中顶着一个大问号走出了武成殿,准备和裴行俭一道回去,和裴行俭说说这方面的事,但就在他和裴行俭说着话走出一段距离时候,一名宦官匆匆跑了过来,对裴行俭和刘逸说道:“裴尚书,刘将军,天后娘娘有请!”

裴行俭和刘逸对望了两眼,两人眼中都充满了惊疑,却也没说什么,跟着那名宦官一道往仙居殿方向而去。

刘逸和裴行俭刚刚赶到仙居殿外,一身女官装束的上官婉儿从殿内出来,对裴行俭和刘逸行了礼:“裴尚书、刘将军,天后娘娘请两位进去!”

刘逸一眼探询的眼睛盯着上官婉儿看,上官婉儿的眼神却是很复杂,让刘逸读不出其中的意思来,只是当着裴行俭的面又不好问,只得一肚子郁闷地跟着上官婉儿走进内殿。

刘逸跟在裴行俭后面对武则天行了礼,武则天在受了礼后,没有任何的客套,而是直接问站在前头的裴行俭:“裴尚书,本宫想问你,为何突厥人的叛乱会这么快就反复了?”

“回娘娘,依臣所见,定是上次对突厥人的打击力度不够,没有让突厥人感到害怕所致!”裴行俭恭敬地回道。他也在感叹,正是因为朝廷班师的命令,让数十万大军尽数从yin山一带撤回,那些已经踏上征战漠北各部的军队也先后退后,正是我大军这样虎头蛇尾的行为,让安北一带的诸部落以为我大唐军队无法长时间在草原上征战驻留,这就让一些头领有侥幸心理,想着我大唐在短期内不可能再次组织力量进入安北特别是大漠以北一带,即使朝廷有可能做出的反应,也只是小规模的干预,不再会有数十万军队出征的事情出现的。

“刘将军以为呢?”武则天问刘逸。

“娘娘,臣以为裴尚书所讲正是主要的原因,”刘逸行了一礼说道,“此次叛乱的是上次曾受我打击的阿史德温傅的残部,还有上次曾支持过叛乱的阿史那伏念部,曾觉得,突厥人再次叛我大唐,若不给予其坚决的打击,安北一带跟着响应的其他部落一定会越来越多,甚至连安西一带的突厥人也会跟着作乱,那我大唐边关将会动荡不安,所以臣觉得一定要派大军进剿!”刘逸稍稍的停了下,再加重语气说道,“臣愿领兵出征…”

刘逸说这话的时候,有些下意识地瞄了一眼在一边侧立,正留神听他们说话的上官婉儿,上官婉儿满脸紧张,脸色也有些发白,不停地在用眼睛瞪着他。

“娘娘,刘将军所说的甚在理,臣也认为,必须要举大军进剿平叛,在叛乱之势没有大规模曼延之时,就将所叛之部尽数歼灭,同时派遣大军进入漠北,威吓各部落,并准备在安北一带长期驻守!”裴行俭说的也很是坚决,“臣觉得,刘将军在前些日子所提之策非常在理,这些能有效加强对北胡部落控制的治理手段,一定要付诸实施!臣愿领军出征,并长期驻守安北…”

听了裴行俭和刘逸所说的,武则天未置可否,眼睛不断地在裴行俭和刘逸的脸上瞄来瞄去,好一会才开口说道:“若我大军再次出征平叛,吐蕃人趁机攻我边境,那如何是好?”

听武则天这样说,裴行俭和刘逸对望了一眼,都从对方眼中读出了一丝欣喜,看来武则天也是力主派大军出征平叛的,只是担心西北的青海一带的吐蕃人会有动作,只是吐蕃人的威胁还是潜在的,突厥人的叛乱是实实在在的,已经发生的叛乱必须要将其平灭掉才可以的。

当下裴行俭再说道:“娘娘,臣觉得,安北敢于与我大唐对抗的突厥人力量已经今非昔比,经年初的一战,突厥人元气大伤,已经没有可能再有数十万的人马与我大唐对抗了,因此臣以为此次出征,只需不到十万的人马,即可以将突厥人的叛乱平灭,为防吐蕃人的进犯,朝廷可以调遣大军在西北从青海到松州一带布防,严防吐蕃人可能的攻击,我大军据城坚守,吐蕃人没那么容易占便宜!”

“哦,裴尚书认为只要十万人就可以将突厥人的叛乱平灭了?”武则天稍稍的有些惊异,又有些如释重负的味道,“你有这么大的把握?”

“娘娘,若是臣领军出征,有十万人马,臣一定能将突厥人的叛乱平灭掉!”裴行俭ting直身子应道,再瞄了瞄边上的刘逸,“不过臣希望刘将军依然能随臣出征…”

裴行俭的话并没让刘逸和武则天感到意外,但却让一边的上官婉儿很是吃惊,事情的发展已经远出她的意外,裴行俭这话说出口,让上官婉儿心跳加剧,心内充满了恐惧,差点叫出声来,她怕武则天当殿应允,那样刘逸肯定会再次跟随裴行俭出征,那份牵肠挂肚的思念感觉,是那么地折磨人,她可不想再尝一次了。

让上官婉儿更恼怒的是,刘逸马上又出言请命了,只听刘逸说道:“娘娘,臣愿跟随裴尚书一道出征,平叛杀敌,为我大唐的边关稳定尽一份力!”

“裴尚书和刘将军杀敌报国之心,让本宫甚是欣慰,只不过是否要遣大军平叛,要派多少大军,这事还得要陛下来作决定,还得朝议通过才可!”武则天依然没有明确的表态。

不过刘逸和裴行俭都从武则天的话里读出一意思,那就是李治和武则天都会同意,派大军出征安北,平安阿史那伏念和阿史德温傅部的叛乱的。

“身为武将,边关有事,正是臣等发挥作用的时候,无论何时有征战,只要朝廷有令,臣等定万死不辞,领命出征!”裴行俭话语中充满了豪气。

裴行俭这样与年龄和身份都有些不相称的豪言,让刘逸都有些吃惊,他也想开口吼几句类似的话,但却听到武则天开口了:“依裴尚书之见,若朝廷派大军出征,何时出发为宜?”

“娘娘,臣觉得此次出征的话宜放在年后天气将转暖之时为好!”

“为何?”武则天似有些不解。

“上次我大军出征是在年前,在最寒冷的日子里行进到安北,在突厥人没有防备间对其展开攻击,取得了非常好的效果,但这次依然行此策,恐怕就没那么好的效果了!突厥人肯定会加强防备,四处派出侦骑打探我大军的行进情况,即使我大军能顶着风雪安全行进到yin山一带,恐怕也无法再次偷袭得手,既然如此,我大军不若在天气将转好的年后出发,这样可以少遇到一些因天气恶劣等原因给大军带来的麻烦,让将士们少遭些罪…”

“还有,臣以为,这次出征前应该将势造足,朝廷可以将我大军再次出征安北,平定突厥人叛乱的事诏告天下,将诏令送达安北、安西各部,严令其他部落不得与突厥叛军坑瀣一气,并令周边部落策应我大军的行动,警告若有与叛军媾和之事,我大军必将对其朝廷征伐,这样可以起到威吓那些摇摆不定部落的作用,同时显我大唐的底气…”

“说的有些道理!”武则天注视着裴行俭点点头,神色已经比刚刚刘逸和裴行俭进殿时候放缓了许多,也马上站起了身,对裴行俭和刘逸说道:“裴尚书,刘将军,两位爱卿先退下吧,本宫会把你们刚才所说的告知陛下,让陛下来定夺吧!”

“是,娘娘,臣等告退!”裴行俭和刘逸忙直身作礼,告退离去!

就在裴行俭和刘逸走出殿,准备离去的时候,上官婉儿却从殿内追了出来,对刘逸说道:“刘将军,还请你先留步,娘娘还有事儿要吩咐!”

裴行俭似乎对上官婉儿这样的举动没有丝毫的意外,略作了礼,告了声罪,也没再说什么,甚至没有对刘逸以什么眼神示意,即先一步离去了。

刘逸以为是上官婉儿借武则天的名将他留下,要说什么话儿,哪知道上官婉儿却示意刘逸跟着她走回了殿内。

武则天依然还在殿内,看到刘逸回来,起了身,从座上下来,直到刘逸面前,温言说道:“贤侄,本宫还真的不舍得让你再次出征!”

从武则天这句话里明白了全部意思的刘逸赶紧行礼致意:“娘娘,臣是武将,边关有事,臣领命出征,那是武将的使命所在,臣希望能再立军功,以报陛下和娘娘知遇之恩!”

武则天似乎对刘逸所说的这话很是满意,盯着刘逸看了一会,依然用ting温和的口气说道:“如此忠勇有谋之士,朝廷不给予重用,不给予应有的奖赏,自是说不过去…”武则天说着转过身,往座上回走,还是用刚才相似的语气说道:“你先去吧,一切事儿等候朝廷的诏命即可!”

“是,娘娘!”有些意外的刘逸以不解的眼神望了望上官婉儿,得到了同样不解眼神的回望,只得行礼告退,这次上官婉儿却没有送他出殿…

第四十六章 太平公主的责难

刘逸出了仙居殿,还在殿外停了一下,确信上官婉儿没有跟着他出来,这才起步往外走去。

刘逸先到裴行俭的住处,原本想和裴行俭交流一下今天的事儿,哪知道裴行俭却不在自己的屋里,据裴行俭屋里的下人说,裴行俭并未回住处,他们也不知道去了哪里。

刘逸只得罢休,出了宫,马上回到自己的住处,他立即吩咐跟着自己的几名贴身亲卫马上出城,传知那些还在城外训练的亲卫,让他们在天黑前分批悄悄进城,他有特别吩咐。

朝廷将再次举大军讨伐反叛的突厥人,这是刘逸丝毫没有怀疑的事,虽然说裴行俭建议的在年后天气将转好时候再出征有可能得到朝廷的采纳,但刘逸必须为这场将要进行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