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暧昧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兄弟姐妹齐种田-第41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看着哥哥们看着爷爷那羡慕的眼神,正偷笑得不行呢,陈记食铺的陈大伯给送饭菜来了。

    晌午的饭菜是很不错的,一大瓦盆的白米饭,一小瓦盆老洋瓜烧红烧肉、一大碗酸菜炒土豆片、一盆白水青菜汤配着个农民蘸水,还有一小碗油酥花生米。这花生米还是陈大伯赠送的,说是给爷爷下酒。

    陈大伯刚放下菜,爷爷就热情的非抓着他喝一杯,本以为爷爷又要拿赵大叔送的酒来显摆,可是爷爷却是得意得拿起桌上另一个小壶,在陈大伯的眼前晃了一圈后说道:“陈大侄子可别急,喝点这个麂子血酒可是不错的,这还是今天几个酒楼管事的在我这杀了头麂子,走时硬是给我留下了这么一小罐,你不尝尝可就可惜的喔。”边说着,边就拿起桌上另一只小酒杯,小心翼翼的给倒了小半杯。

    而本还要推拒的陈大伯,在听到是麂子血酒后,笑呵呵的边拉凳子坐下边道谢:“嘿嘿,那感情好,谢谢刘大叔还想着我,那我也就不客气,喝两口再回去。”

    嘿嘿,爷爷这次显摆的竟是管事们送的麂子血酒了。看着那酒中透着红红的颜色,再看到陈大伯兴奋的一口就喝掉一半时,吓得我打了个冷颤。看着爷爷也两口喝完杯中原有的白酒,然后也珍惜的喝上了那血酒后,不得不感慨中国这有些强悍的饮食文化了。

    陈大伯喝完就慌着离开了,这时是他店里生意的高峰时间。

    唉,来到这里,全乱套了,一天都只吃两次饭,在家里十点左右吃早饭,下午六点左右吃晚饭,而在镇子上,大家更是凌乱,从早上九点左右一直到晚上七八点钟都有人吃,而那卖包子稀饭的摊子更是会从早上七八点就开始售卖,一直能卖到晚上七八点。第一顿饭,有人叫早饭,有人叫晌午饭。。。。。。。

    晌午饭后,铺子里也迎来了第一个客人。

    一个穿着一身深蓝色细布长衫,腰系同色腰带,腰上还挂着一块翠色玉佩的五十来岁的老者笑着走进了铺中,他身后还跟着两个穿青色粗布衣裤外罩着深色大褂的中年男人,显然是老者的手下。

    老者边进门,边向爷爷笑道:“刘老哥,我这可是来你这收点新货了。”

    听他跟爷爷一顿招呼过后,已然知道此人姓宋,是东川府(今四川凉山州西昌市)几家商铺的老板,从日用品到酒楼食品等都有经营,所以自家还组了个商队,常往来于东川府和丽江府(云南丽江)之间,而我们这小镇,也是他的商队每次必经之地。

    这宋老板和爷爷寒暄完后看着我笑道:“小丫头是叫芽儿对吧,之前在码头我可是尝了你一个柿饼的,嘿嘿。”笑完后,看见从后院跑进来的哥哥们吃惊的笑道:“哟,刘老哥五个孙子也都在呢,嘿嘿,看来今天还得巧了,好久没遇到过浩清浩轩兄弟几个了,如今在学业上有没有什么进步啊。?”竟是关心起了哥哥们的功课。

    哥哥们都一一跟宋老板打过招呼又回答了他的一些提问后,宋老板又是一阵的夸赞,还跟爷爷说起了他家中儿孙等等之类的家常,说到后来很是感慨的来了一句:“刘老哥,兄弟最是佩服你家这点了,有远见,好样的,几个小子也要好好念书,将来给你们老刘家挣个官家的身份,看那些文人还怎么看不起我们这些商人。哈,哈哈。。。”说完后长笑起来。

    做官?顾不上再听他们再聊什么,脑中被这个词吸引住了。从送哥哥们上学,真没想过这事,难道真要让哥哥们做官么?不知道他们的心里是怎么想的,家里大人也从没淡起过这关于是否做官的事啊。

    再说了,从几个哥哥的性格来看,除了大壮哥和二哥,我觉得其它几个哥哥可都不是当管的材料啊。

    大哥虽然也聪明,可是不够油滑,正进了管场,十有七八是混不开的;而小哥,虽然一直觉得他在几个哥哥中是最适合读书的,他那比家里任何人都倔强的性格,要是真入了官场只怕不是好事;再来就是小壮哥了,他聪明是聪明,可是不够圆滑,还太过天真和善,在家里也够活跃,可对外人时就显得有些拘谨过头,不太善于与人交际,而这些年虽说好了一些,可也没有大的改变。

    大壮哥和哥哥到真是能做官的料,大壮哥处事老练圆滑,做事稳重,不骄不躁,而且头脑绝对够用;二哥虽然属于温文迩雅那一类型的,可是他从小就比谁都更精明机灵,只是因为话不多所以有些不显山不露水而已,如说官场上玩点心计,那他绝对会是个好材料,他也绝对是家里最稳重可靠一个人。

    还在心里假想分析着谁更合适做官呢,旁边的燕儿拉了我一下。

    原来爷爷和宋老板都已经寒暄完,正往后院中走去了,而哥哥们都眼巴巴的等着我要跟我一起出发。

    扫了一眼五个都还脸带稚气的哥哥们,直接把那做不做官的事情抛到脑后,冲他们伸舌头做了个鬼脸,嘻嘻笑着带头向已经进了后院的爷爷追去。
第 088 章  爷爷震怒
    宋老板在后院中看过货后,很是满意,看到他就要拍板买下这三百多斤柿饼,我在旁边忙出声打断道:“宋爷爷,您先别急着决定,等给您讲讲这柿饼的各种好处和吃柿饼的一些禁忌,然后再跟您说说如何区分柿饼优劣。等您听完后还是决定要买时,再给你讲一下柿饼的储存方法,而且也不建议您一次买太多。听刚才您和爷爷讲起,您们家商队十来天就要往反这里一次,所以第一次还是不要带得太多的好。”

    听我讲完后,宋老板愣了一下子,回神过后哈哈大笑起来,然后更是满意的把我夸了一通,又对爷爷一阵的羡慕。

    看大家说笑完都注视着我,清了清桑子后讲道:“这柿饼除了直接这么吃,还可用作您家点心铺子里的点心馅,至于怎么做嘛,嘿嘿,我就不会了。”

    正要接着开口讲解时,宋老板却突然喊住了我,然后提议道:“芽儿丫头你等等,把你家纸笔借用一下,这一定得好好抄记下来,这不是还有禁忌和注意事项么,对于这新东西我可一点不清楚,更是记不住了。嘿嘿。。。”

    找来纸笔后,大哥和大壮哥负责记录,而我在心里细想了下,讲起了柿饼的好处禁忌和储存方法等。

    柿饼优劣区别法:

    一、柿饼表现都有一层白霜,白霜越多这柿饼也就越好;

    二、好的柿饼内肉质呈金黄半透明胶质状、饼内柔软、甜味香浓、带沙,口感非常好;

    三、看柿饼的外形,最基本的先得看是否完好无虫眼,才看柿饼的形状是不是饼形扁圆,完整,起铜锣边。

    柿饼储存注意事项:

    把装着柿饼的萝筐置于谷仓里保温贮藏或放在干燥通风处,切记不可受潮,如受潮要及时晾晒并早些食用掉。

    常食柿饼的好处:

    柿饼性甘湿无毒、润心肺、止咳化痰、清热解渴、健脾涩肠。

    药用价值:

    性味归经 ;味甘涩、性寒,无毒。入胃、大肠经。

    功用主治:润肺。涩肠,止血。用于治疗吐血,咯血,血淋。肠风,痔漏,痢疾。

    药用配方:

    1、治咳嗽带血:柿饼,饭上蒸熟,批开,每用一枚,掺青黛一钱。卧时食之,薄荷汤下。

    2、治咳嗽吐痰:柿饼烧灰存性,蜜丸,滚水下。(《滇南木草》)

    3、治吐血、咯血、嗽血、咳血。及小便淋血、肠风泻血、痔热流血等症:柿饼一斤,枇杷叶(去毛)、白果肉(去衣)、熟地各四两,生姜皮一两(炒焦黑),百部五两,天门冬、麦门冬(俱去心)各六两。用水五十碗。熬至十碗,滤出渣,再如法煎,共三次,取汁共三十碗,总和一处,入砂锅内。慢火熬至五碗,加炼蜜六两,收贮净磁瓶内。每早、午、晚各服十余茶匙,白汤调服。

    4、治热淋涩痛:柿饼、灯心等分。水煮日饮。

    5、治小便血淋:柿饼、乌豆盐花煎汤,入墨汁服之。

    6、治血淋:柿饼,烧灰存性。为末。米饮调服。

    7、治肠风下血:棉花核(炒黑,去壳)三两,侧柏叶(炒黑)四两,槐米(炒)一两,(加)柿饼蒸烂捣丸。清晨滚汤下四五钱。

    食用宜忌:脾胃虚寒、脾虚泄泻、便溏、体弱多病、产后、外感风寒者忌食痰湿内盛者不宜食用。

    食物相克

    1。 ;不宜与酸菜、黑枣同食,长期食用可能引起腹痛;

    2。 ;不宜与鹅肉、螃蟹、甘薯、鸡蛋共同食用,否则会引起腹痛、呕吐、腹泻等症状;

    3。 ;食前后不可食醋。

    把觉得应该记下的都说完后,看两个哥哥也记完停了笔。拿起两人写的一一看过,字迹工整大气,记录得也是条理分明,满意的冲两个哥哥笑着点了点头,准备把其中一张交给宋老板,另一张是要留下让哥哥们多抄几份的,以后每遇到一个买柿饼的货商和卖出一批柿饼时就随附一份。

    对自己想到撒发这另类广告单的主意很是满意,笑着把其中一张递给宋老板,却看到他满脸激动惊异的看着我。

    心里有些不安,但看他迟迟不接,有些不解的叫道:“宋爷爷,这抄好了,你收下吧,卖时让店伙计跟买柿饼的人讲讲这些禁忌和好处就更好了。”说完,见他连声答应慌忙接过就开始细看起来。

    想到他有可能不太放心我加入的几个药方,所以又补充说道:“至于那些药方,您可以放心的,真的都是很管用的,如果实在不放心,可以找郎中给看看。嘿嘿。。。”说完傻笑着耸了耸肩。

    随后,宋老板细看完过后,转着看了看爷爷,接着大笑起来,更是把我一阵猛夸,而且竟说没想到买个柿饼,既然还能得到这些有用的方子,是个意外的大收获。

    已经想起自己可能说得太多,但是却并不后悔。一直觉得任何一个商品,要想真的做出自己的品牌,那一定要有详细的准备和宣传,把柿饼的这些东西告诉大家,虽然有优有劣,但这些能让顾客更好的选择购买,不可能指望着明明不适合吃的顾客去狂吃这柿饼吧,这可不是我的初忠。让合适吃它的人吃,并且让他们接受的同时爱上它,才是最好的结局。

    对于宋老板的疑问,我只说是因为在家从小爱看医书一类知道的,其它也并没有什么问题了。最后又甜笑着对他说道:“宋爷爷可不能因为人家讲了那些禁忌就不买这柿饼了,世上万物都有不同的禁忌,万物也都相生相克,比如那蜂蜜与小葱可是不能同食的,而鱼与甘草也不能同食,而这些,大家也都是有所了解的。如今想告诉大家这些,也是为了让不知道的人少受些罪而已。”

    。。。。。。。。。

    因为都是老熟人,而且价格也真的很公道了,所以并没有什么意外的,宋老板定下了100斤的柿饼,并说下次来时,会再看看我们说起的脆柿和柿片。在离开时还笑着让我放心,说他一定会让店里的伙计熟记那些禁忌和药方,让买柿的人都能了解这些。

    刚喝了几口燕儿给端来的花茶喘了口气,铺中又来了两批货商。

    五个哥哥一齐全力抄广告单,而我跟燕儿就给爷爷当起了店里的小伙计,燕儿专管客人们的茶水,而我负责推销讲解,在成功送走武定州和昆明府的货商后,同时送出的还有余下的两百多斤柿饼和两张货品宣传单。

    斜靠在铺子后门边,边喝着燕儿递给的茶水,边看了看柜台的方向,那里有今天卖掉320斤柿饼得的2560文铜钱,而今后,将会卖出更多的钱。瞬间觉得钱途更是一片光明,咧着嘴傻笑起来。

    爷爷送完客人回来,一进铺门还来不急喘气,就对哥哥们大声喊道:“你们几个快收拾一下去学馆了,这一忙一不留神竟然也差不多要过午时(11点…13点)了,可别迟到了,夫子可是未时(13点…15点)一到就开始讲学了。”

    正抄着宣传单的哥哥们同时一愣,五人互相望望后却不开口也不忙着收拾,就那么呆坐在简易的饭桌前。

    有些奇怪的看着他们,这是干嘛呢?看了眼走到后门这的爷爷,爷爷也有些不解的皱着眉,但又开口大声催促了一遍。

    大哥看了其它四人一眼后,从桌边站了起来,胆怯的抬头看了看爷爷后说道:“爷爷,我们。。。我们不想去。。。去上学了,我们都。。。都想跟着芽儿卖柿饼。”打着结抖出了这么句话后,他却再不开腔了,把头低得死死的,因此也没看见爷爷从惊愕到震怒的表情。

    爷爷震怒的看了一眼低着头的大壮哥后,转眼又一一看了另外四个同样心虚低着头的哥哥们。

    在爷爷开口怒骂前,我已抢先惊呼道:“什么?你们要逃课?”说完不解的看着五个心虚的哥哥们,但瞬间就明白了他们真正的意图,哪里只是要逃课啊,明显说的是今后都不想上学了。可是之前还好好的啊,之前我还想过支持不支持他们做官呢,可是他们是什么时候商量好的呢,真是,真是太令我失望了。

    “给老子滚,滚去上学去,再在这碍眼,再多说一句,老子打断你们几个兔崽子的狗腿。”爷爷终是怒吼出来,吼完气冲冲的回身往铺子内走去。
第 089 章  收野柿子
    五个哥哥看着爷爷的背影呆愣一瞬,五人相互看一眼后,你推我挤的似还想推挤出一个人来当代表再说点什么。

    我伸头看了一眼弯腰在铺中毫无章法的整理着东西的爷爷,55岁的爷爷原本这些年显得越来越有活力,但这一刻,爷爷的身形显得老态龙钟,那本是因为整理东西而微佝偻着的腰背让我想要落泪。

    回头看了一眼终要出例向铺门走来的大壮哥,生气的狠瞪他一眼,再依次瞪完另外四个哥哥,本想要要好好说教他们一顿,但看到院中两棵木棉树的影子,我恨恨的说道:“快上你们的学去,下学后再跟你们算帐!”说完不再理他们,转头走进了铺中。

    之前接下几笔生意的喜悦早已淡然无存,而心中隐隐有些不安,是否有什么重要的事情被自己遗忘了,却是怎么想也想不起来。

    看着爷爷心事重重的忙着收卖山货,无事时无精打彩的做在柜台后抽着旱烟发呆。

    让爷爷回家好好问问清楚后再狠狠收拾他们,可爷爷也只是冲我安抚的强笑一下。

    口中想要再劝解的话语觉得是那么苍白无力,也许爷爷需要静一静,而自己也应该去做点什么,冲淡一下心里那怒火或是不安。

    转身去后院寻了一圈,叫上不知什么时候就躲在厨房中发呆的燕儿,今天得去通知一些人家摘柿果了,还得顺便在镇口坛罐厂订几十个腌制脆柿的大坛子。

    跟爷爷说明了一下之后的去向,爷爷反常的没有细问太多,只边说“知道了,你们自己要小心,路上别贪玩”,边从柜台后递给燕儿装着2560文钱的包袱,之后就又开始心事重重的抽起烟了。

    拉着想说什么的燕儿出了铺子,两点来钟的街上虽然依旧热闹。可是却没有了狂街的心情,直直的就往集市口走了去。

    镇子口的坛罐窑厂离路不远,就在停车那坝子的对面。

    坛厂的汤老板虽然不认识我却是认识燕儿的,他在院中一见到我们进了院门就热情的招呼起来。在听说我们不是来玩而是要买坛子时,虽然有瞬间的愣神,但随后更是热情万分的介绍和询问起来。

    这四十出头的汤老板边介绍边带我们在堆满了坛坛罐罐的院中转看,转完一圈下来,终是找到了合意的一堆坛子。

    坛子很普通,就是家里做盐菌和奶奶腌咸菜的那种,也是四川泡泡菜的那种坛子,只不过比家里目前用的还要大得多,估计能装五十斤左右的柿子了。

    目测了下这堆可能有四五十个的坛子,我转头笑指着那堆坛子对汤老板道:“汤伯伯。这坛子有四十只么,我想要四十来只,如果少些也没关系,不知道是怎么卖的呢?”

    他看了看我手指的方向,指着旁边同样的地方不太确定的道:“这些吗?这样的坛子有58个呢。可这不是你们家平时买的那种,以前你家大人可都是买旁边那些小的喔。”说完看我确定是要买这些后又道:“这号坛子要大些,所以卖的是15文,你家这些年买得多,所以那小号卖10文的,卖给你们家是9文,你要真买这大号的。那伯伯给你算14文怎么样?”

    听他这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