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暧昧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我的老婆是重生的-第139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人的分量重。两个孩子互相扶持也互相依恋,而且董洁也实在是个与众不同的女孩子,完全配得上她优秀的儿子。大山已经长大了,是个很有主见的人,又早早搬出去单过,人家有自己过日子的想法,做长辈的横加阻挠,只能闹的不愉快,又何必呢?反正,两个孩子肯定会是一对了。

唐援朝也是打小就喜欢韩盼的人,他反而有些羡慕大山。

青梅竹马的感情,能亲密无间到大山和董洁这份上,外人以自己的标准插手要求就没有必要了。文革的时候,韩盼小小年纪却受父母牵连下放劳动改造,以致于经历坎坷甚至数年没有音讯,他亲自找到她插队的农场,却被告知失踪,当地人讲,一个漂亮的姑娘在山里失踪,多半是被野兽吃了,连尸体都别想找到。

做为一个男人,没有办法保护自己喜欢的女孩子,那种煎熬他已经尝够,韩盼于他是失而复得的珍宝。唐援朝早就想通了,人就这么一辈子,能甜蜜的时候一定要珍惜,董洁身体不好,大山为此操碎了心,关起门来就是两个人的小日子,当然要怎么甜蜜怎么来。

两个大人没意见,有意见的人是唐峰。

他嘟起嘴,“我也要哥哥喂我吃饭!”

唐援朝笑着摇头,“小峰长大了,自己吃饭,幼儿园的小朋友知道你想让哥哥喂你吃东西,会笑话你的。”他给宝贝儿子夹了一块肉,放进他碗里,“小峰乖,自己吃。”

唐峰低头用筷子点着碗里的饭,不时瞅瞅对面张着嘴等吃的姐姐,脸上是掩饰不住的羡慕。

“姐姐手疼,没办法拿筷子,哥哥才喂姐姐吃东西。”

韩盼终究心疼小儿子,拿起他的饭碗,一边喂他一边解释:“好吧,妈妈也喂你吃,不过,咱们先说好,就这一次。”

董洁的手第一天疼,第二天是痒,到第四天才不再觉得难受。

 ̄文〃√

 ̄人〃√

 ̄书〃√

 ̄屋〃√

 ̄小〃√

 ̄说〃√

 ̄下〃√

 ̄载〃√

 ̄网〃√

这几天,大山一直在忙碌。

全国经济以前所未有的速度飞快发展,消费水平明显上了一个台阶,人们更舍得在吃和穿上花钱,东方元素服装公司的业务蒸蒸日上。

服装学院第一批服装设计系的学生毕业了。董洁是客座老师,近水楼台先得月,网罗了不少优秀的毕业生进入公司服务。在国际级大师手下工作,并且有到国外进修、跟国外的知名设计师共事的机会,表现特别优异的还有机会到巴黎时装周出差、与国际最前沿的流行时尚近距离接触……这些对有志于做优秀的设计师的学生有无与伦比的诱惑力。

人才是第一生产力。设计师队伍的壮大,使得东方元素品牌女装之外,更形成了特色鲜明的几大系列。

职业装、休闲装、西服、真丝服装、运动装……过去零星出产的童装,也开始形成批量生产。

丝绸纺织印染厂建成投产。引进国外先进工艺和设务,搜集了国内众多丝绸品种,聘请了许多民间老艺人和精于各种名绣的刺绣工人……种种措拖,受惠的除了服装,还有丝巾。

丝巾厂先后多次扩充规模,今年春天,规模更是翻了一倍,到现在产品仍然是供不应求。大部分产品都出口了,只有很小的一部分内销,这还是为了笼络和维系国内的老顾客而挪出来的份额。

只是玉石加工厂的规模始终进展缓慢。多年收购下来,大山手里积攒了数量庞大的玉石矿,而且都是现在难得一见的精品。

东西好,当然不能浪费,得请好的师傅精心雕琢。这是个手艺活,手艺活讲究的是慢工出细活,急不来的。而且出名的手艺人并不都是钱可以打动的,大山除了常年请扬州、苏杭等地的师傅按件雕刻,也加大了培养人才的脚步,但没有几年浸淫,好手高手终是难成。

董洁春天的时候提过,他们求购的那种成色上好的玉石矿,产量一年比一年少,反正手里有资金,能不能收购一些别的宝石呢?比如翡翠。成色好,原矿放在手里也不坏,以玉石为例,到现在,他们手里现有的矿石价格已经翻了好几翻啦。

大山一时腾不出手,只叫人打听消息。

倒是另一件事有了眉目。

第二百六十六章 出游

五月底,气温渐高,爱美的姑娘早早换上轻薄凉快又漂亮的夏装,窈窕的身姿摇曳,成为街头美丽的风景。

大山安排好手头比较重要的工作,计划挪出几天时间出游。

说起来比较惭愧,上学的时候没办法,学业和生意两头忙,他很少有时间和妹妹俩个出门看风景。对于时装设计师来说,到处走走看看,有助于激发灵感,是很重要的一件事。董洁没有多强烈的物质欲望,于吃穿方面并不那么讲究,她说过,她的心愿很简单:背着背包周游世界,看遍世间风景,永远保持一种在路上的心情!那个时候他就在心里决定,等他毕业吧,毕业以后时间就充裕了,到时候一定满足妹妹这个心愿。

哎,说易行难。到现在他毕业都快一年了,一天到晚工作缠身,始终没能兑现对自己的承诺。而先前广东之行决定好的游春赏景,他又食言了。

匆匆赶回北京,里外忙了些时日,倒也算心愿得偿。

是送给妹妹的礼物,她的意见最重要,总须她亲自去看看,然后才好最终做决定。大山想,反正是在效区,在那之前,索性走的再远一些,在外边玩两天散散心。

他选择的是离北京最近的国家森林保护区。

云蒙山主峰海拔一千四百多米,是北京地区特有的中山地貌森林公园。它集泰山之雄、华山之险、黄山之奇、娥眉山之秀于一体,是一座以峰、石、潭、瀑、云、林取胜,以雄、险、秀、幽、旷见长的名山。

大山打听过,山里气候凉爽宜人,便是最炎热的七月,平均温度不过二十度,比避暑山庄还低。出发前特意叮嘱董洁不要穿的太薄,带上外套。

董洁随身提了一个小小的手提袋。黑色的袋子,包的紧紧的,看不出是什么东西。不过很轻,大山用手捻捻,软软的,衣服?

他们走的山路是背着阳光的,所以不是很热,而且有凉风在树林里、山路上流窜。走到某个大转弯的时候,风特别大,董洁的头发很长,绑的又随意,现在都被吹乱了,在风中飞舞着。

转到背风处,她停下来,一手拢住凌乱的长发,“哥,你等我一会儿!”

打量一下近前的环境,左手边是枝繁叶茂的林区。森林公园内古树参天、林深树浓,这里主要是原始次生林,森林覆盖率达百分之九十一以上。因为不是周末和假日,游客很少。

“你去哪儿?”

董洁交待一声就埋头往林子里钻,大山急忙叫住她。

“哥,就一会儿,别进来哦。”

董洁回头笑着摆摆手,灵活的手影在树林里晃动几下,很快就在他的视野里消失。

董洁很喜欢蓝印花布,手头收集了各种各样的布料,也为自己做了一身,款式是湘西少数民族少女服饰的改良版——她曾经看过一个电视剧,小鹿一样在山野间跳跃着的采药少女,那身蓝布服饰很美,董洁喜欢那份朴素的美丽。

仿着人家的样子,查阅了一些相关资料,顺利完工后,董洁揽境自照,好看自是不待言,然而总觉得少了一种最重要的味道。她想了很久才恍然大悟,是了,这身衣服最适合清山秀水间,那样的背景才能穿出那种让她动心的独特的味道。

这次哥哥说的游玩地点,董洁琢磨着,应该正合适,便把它带了出来。找个背人处换上,头型也略做修整……

董洁去了有一会儿了,大山等的有点着急。

试着叫了两声,无人应答。大山原地转了个圈,正打算要不要找过去时——

“哥!”

应声抬头,大山看的呆住了。

一个山泉水一样清灵的女孩子,从青山绿水处,分枝拂叶走过来。仿若一个生于大自然的精灵,这一刻,她美的,全不带一丝人间烟火气!

“就你鬼主意多。”大山宠溺的笑,却移不开眼,深深捕捉她的一举一动。

“不喜欢?”董洁骄傲的笑。女为悦己者容,她喜欢哥哥露出的掩饰不住的惊艳的眼神,非常喜欢。

不喜欢?才怪!他爱死了这个不按理出牌的小家伙。

也不交谈,就这样带着笑,大山牵着她的手,慢慢的向前行去。

一段距离之外,跟在兄妹俩后边的田志祥,看着那两人手牵手的背影。他仿佛看到有很淡很淡的光晕围绕,将两人的身形变得柔和,嵌在了这高山流水的画里……他浅浅笑了笑,心情也跟着飞扬起来。

“这风吹到身上,感觉特别好,啊,真舒服!”

呼吸着最新鲜的空气,口鼻中充斥着草木特有的浓郁的清香,董洁闭上眼睛,双臂张开,恍忽间有一种拥抱了大自然的奇妙感觉。

他们走的很慢,偶尔会有游人从他们身旁超过,或者对面逆行。擦肩而过的瞬间,都会对她投来深深的注目礼,便是走出去老远,也会频频回首遥望。

两边是高高的山峦,树木依着山形起伏,中间是深深的山谷,他们沿着一边的山路向上攀登。北方的山一般都以雄伟著称,不过在云蒙山中可见水流终年不断,溪流在高山峡谷中急驰轰鸣,加上溪边片片芦苇,造就出北国江南韵味,非常秀美。

有鸟叫声,啾啾。

有泉水声,叮叮咚咚。

树叶被风吹着轻轻敲打彼此的声音。

人们低声细语的交谈。

山是深深浅浅的绿,天是深深浅浅的蓝……

身边有喜欢的人携手同行,人间仙境,也不过如此!

“累吗?要不要停下来歇会儿?”

大山一手拿着手提袋,里面装着董洁先前换下来的衣服。

他们正好走到一处水潭前。从山上流下的泉水。因为河床的高低不平,或快或慢,追逐着,阳光照耀下,泛着白光。让看着它的董洁的眼底也流动着灿烂的光芒。

“歇会吧。”董洁额角已经沁出一点点汗迹。

她在一个被水流冲洗的干干净净,又被山风吹干的大石块上坐下,语气中不无遗憾,“哎,要是带着画板出来就好啦。这么美的风景,应该画下来留做纪念。”

大山用相机从不同角度为她照了几张照片,又换来田志祥为俩人照了几张合影。然后坐到她身边,笑着道:“是,怪我,疏忽了这个。”

董洁扑嗤笑了,懒懒的把头靠到他肩上,“哥,我就是随口说说,又不是画家,也不是搞艺术的学生,出来玩,还得麻烦你给我背个画板呀?你可是大老板,要日理万机的,真要背个画板——”她想像一下那个画面,连连摇头,“不伦不类,被认识的人看到,一定会笑你的。”

大山只是笑,这一刻,所有俗事皆不萦绕心头,心心念念只得一个念头:她若开心,被人笑又如何?这样看着她,心里就有一种满足,就愿意这样庞着她,一生一世!

……

爬山是个体力活,而董洁的体力很有限。

下山的时候,在大山的坚持下,她趴在哥哥背上,被背着走了好一段路。

看她喜欢这儿的风景,而这边的空气实在是好,大山决定在这边待上三两天,便不急着贪看风景,下午早早就下山了。

他们宿在附近的一户农家。

中午吃的是自己带的简单的方便食品,大家都有些饿,晚饭吃的就比较早。

饭菜很简单,一盆蘑菇炖鸡、一条清蒸鱼、一盘京酱肉丝、两盘炒野菜,但是很香,非常诱人食欲。

大山给董洁挟了两块鸡肉,“这是他们自己养的鸡,放在山上吃那些野生的东西,没有喂饲料,肉很香,和山里的野菌一起炖。野菜也是山上摘来的,很有营养,你多吃点。”

他自己挟起一筷子野菜,细细咀嚼后咽下去,笑道:“小时候咱们老吃野菜,那时候我在心里想,什么时候,咱们可以吃肉、要是能顿顿吃肉该多好啊?现在反倒觉得这野菜比肉好吃啦。绕了一圈又回去了,你说怪不怪……”

晚饭不久,董洁有些累,一个人歪在床头,不知不觉睡去。

朦胧中却觉得有人在挪动自己,睁开眼睛,就见大山把她双袜脱去,正把她的脚浸到一边的温水里。

“今天爬山的时间太长,用热水泡泡脚再睡,不然一觉醒来,明天脚疼的你非喊救命不可。”

董洁不好意思的笑,“瞧我,这也太懒了,哥,我自己来。”

大山摇头阻止她,一边洗一边为她做足部按摩。她的脚很美,纤瘦合宜,握在手里,仿若白玉雕就的艺术品,“我忽然想起一首诗:涂香莫惜莲承步,长愁罗袜凌波去。纤妙说应难,须从掌上看……怪不得古人曾经以足论女人之美,真的很有道理!”

第二百六十七章 市长的惦记

张凤桐是北京市副市长。

他是张昊的大哥,张父当年第一次做父亲,为他取名凤桐,意寓“凤栖梧桐”,是前程远大的意思。这个儿子没有辜负父亲对他的期望。

张凤桐主管的工作很多,两大重点领域是城市交通和房地产市场。

中国正处于一个稳定的飞速发展时期,发展让国人的各项需求日益高涨,从全国各地乃至全世界涌来、到北京工作和定居的飞速增长的人口,对城市交通和房地产市场来说,是机遇,也是压力。

当选为副市长之前,张凤桐在北京市规划委员会工作多年,对这方面的现况了解的极为清楚。

城市是国民经济增长的主要源泉,而交通是城市的血脉,城市交通解决不好,城市很难健康发展。

大量外来人口涌入北京,他们需要住房,而一些先行富起来的人,又对住房提出了更高标准的要求。北京的房地产业,是新兴,也是客观上的迫切要求。

张凤桐自觉肩上的担子很重。

他在城市规划委员会工作的时候,就一直强调一个观点:整体规划!城市的发展,必须要有一个整体的规划,不能像摊大饼。北京是首都,是中国向世界展示形象的一个非常重要的窗口,所以房地产发展,速度加快的同时,还必须保持一个有序的发展。

然而,目标是好的,也是明确的,实际推行中,困难却也不容忽视,其实际作为的结果,往往事与愿违、与期望相差甚远。

国内很多商业项目跟境外不一样,主要是开发商的参与者不一样,不是像香港、欧美一样有一些大的综合开发商。人家开发商业项目,一开始就决定是经营性项目,不会卖的,他们拿的时候也是拿最好的地段项目做长远经营。

而现在国内的开发商,包括上海、北京都是一样,基本上都是一些李志文一样的人,他们瞅准市场的需求,想办法拿到地,立即投入建设,然后分割出售,以求快速致富。

张凤桐很了解他们的心态。在他们眼里,他们是商人,商人为的是求财,至于整体规划啊布局啊会不会对原来的旧城进行破坏等等问题,那是政府才需要去考虑的问题,他们关心的怎么样快速赚取更多的金钱。

抛开他的主观意识,单纯从一个普通老百姓的角度看,张凤桐不讨厌、甚至有些欣赏李志文这样的人,敢闯敢拼,瞅准机会果断出手大胆行动、并最终获得成功。但站在他副市长的立场,这种空手套白狼、一切只为求财的方式他不能赞同。

国家的政策稳定,经济飞速增长,房地产业必然大有可为。就他本人来说,很希望真正有实力也有眼光的商人能参与到城市建设中来。

比如——张凤桐手里的笔,无意识的在纸上乱划,等他发现的时候,一个名字跃然纸上——李悠然!

张凤桐怔了一下,呆呆出了好一会儿神。

这个名字他不陌生,人他也见过几次,是父亲老上级唐老爷子的孙子,年轻、能干、有眼光也很有魄力的一个人。

当初为着三弟张昊不务正业,整日与一班狐朋狗友厮混度日,父亲找上唐老爷子,一番拜托后,三弟进入李悠然的东方元素服装公司工作。

几年下来,父亲母亲、他自己和二弟都没办法劝说的小弟,却在这个人的影响下,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前后判若两人。

张凤桐笔尖轻点。

这个人年纪小了他近一倍,从商却已有十多年,一创业走的就是品牌路线,现在看来,实在是眼光独到、有远见。而且他在八十年代中后期,就敢斥巨资,在没有一个人看好的情况下,把一个刚满十岁的小女孩的作品推向国际市场,很了不起啊。

嗯,一个有眼光有远见的人,北京大学毕业的高材生,最重要的是,他有足够的经济实力,可以在没有资金压力的条件下去做一些大型的项目。

单就北京的房地产来说,市场很大,开发商鱼龙混杂。北京的官场水很深也很浑,各种关系盘根错节,龙有龙路,虾有虾路,各人自有各人的发财门路,挡是挡不住的。但,张凤桐希望,在一些大的、比较重要的项目上,可以由李悠然这样有实力的开发商来做。

不知道,他对房地产有没有兴趣呢?做生不如做熟是人的惯性思维,现在的情况是:一个人若在某个行业内做的顺风顺水,很少会愿意冒冒然转入一个陌生领域。

张凤桐想了又想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