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暧昧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窃汉-第69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听口气,狄风感觉项珠在生气,同时也发现这次没有唤他为夫君,更没有自称妾身。

    “有何危险?这里又没有秦军的人马!”狄风坦然地说道。

    “刚才有兵士禀报说你在梦游,能不危险吗?你看看自己的前面是什么?”项珠生气地怪怨道。

    “我的前面是漳河啊!什么?我梦游?”猛然狄风反映了过来。

    “你不梦游为何深夜来这里?”项珠诘问道。

    对于项珠这句问话,狄风感觉还真不好回答,但狄风明白,显然项珠是误会了自己,认为他得了梦游症,不觉哈哈大笑起来。

    “你还笑,都快把妾身吓死了!”

    这时,两个女兵也到了,跑得有些气喘吁吁。紧接着,夜色中又一支人马,由于天黑看不清楚到底有多少人。狄风和项珠先是一惊,但看方向这支人马是来自大营那边,狄风猜想肯定也是来寻找他的。

    狄风猜得不错,当那位兵士见项珠带着两个女兵出了营门之后,就赶紧把狄风梦游的事情去禀报了队长韩有心,韩有心闻听狄风得了梦游症,而且还没了影子,感觉自己的责任重大,万一狄风出现什么危险,他这个亲兵队长被免职是小,就凭项珠的脾气,非得把他的脑袋从脖子上摘下来不可。因此韩有心一得到禀报,就连忙带领一支亲兵赶来。

    “上将军,都怪属下贪睡,不知上将军独自出来。”韩有心来到近前,当即给狄风跪下了。亲兵们见队长韩有心这样,一个个也都跪下,请求狄风责罚。

    “起来,都起来吧,这不怪你们,皆因本将军之错。”狄风说着,伸手把韩有心搀扶了起来。

    这次狄风深夜独自外出,在众人眼里总算是有惊无险,但从这天开始,大营之中便有兵士交头接耳,背后暗暗传着狄风得有梦游症的事情,由此传到后来,便越传越玄,竟然出现了狄风有梦游杀人之说。

    初始狄风不知这种传言,但当姚猛没心没肺来当面问狄风时,狄风这才清楚此事。

    “哈哈哈,简直是一派胡言!”狄风对姚猛大笑着说道。笑过之后,不觉在心中想道:“如果我有这等本事,那我岂不成了曹操!”一想又不对,心说曹操那是假梦游杀人,不过是忽悠他手下的人罢了。不过这样也好,我狄风虽然不是曹操,也不想当曹操,那么至少也会像曹操那样,夜里没有人敢来行刺于我。

    这样作想了一回,狄风把这个事情也没有放在心上,他现在所要做的,就是想即刻组建和训练一支武卒的队伍,然后渡过漳河抗击秦军。

    于是狄风像春秋战国时期吴起那样,在吴铭的辅助下立刻制订出一套训练武卒的方案,并让吴铭具体负责实施。吴铭没想到狄风会这样重用他,自然非常卖力气,第二天就根据这个方案,在狄风所率领的三万楚军开始挑选兵士,将勇敢而又力气大的兵士选二百名编成一队;将二百名具有忠勇愿意效死的兵士编为一队;将二百名跳得高又跑得快,善于长途奔袭的兵士编成一队;将与秦朝有着深仇大恨,又受过秦朝地方官剥削的无法生存才参加楚军的兵士选出二百名变成一队。编好了这四队,为了凑成一个千人队,狄风又特意在原来跟随他打过仗,又从死人堆里里爬出来的近千兵士中选出了二百名,也编成了一队,并任命吴铭为武卒都尉,主要负责指挥和训练这支选拔出的队伍。

    看着选拔出的这支队伍子在章邯南岸摸爬滚打,不怕苦累,加上天气一直都是晴朗的天气,狄风的心情也变得打好,不觉对吴铭感叹道:“倘若马将军如今也在这里就好了,我定然还会选拔一千人重新组建一支骑兵!”

    吴铭自然知道狄风所说的马将军,是指远在彭城没有跟随狄风北征的马五。

    '本书首发来自17K,第一时间看正版内容!'

 ;。。。 ; ;
第一百七十四章 背后暗箭
    其实马五现在的日子也不好过,自从狄风、项羽、刘季他们这些手握人马的人将领走后,敢作敢为的人几乎就没了,这就使得楚王熊心身边的那些前楚的遗老遗少们牛气起来,而且他们身份还高,不是这个公,就是那个侯,来见楚王熊心到了门前亲军想拦都拦不住,甚至还瞪起眼见。

    “小子,你知道本公是谁吗?本公乃是甘公,识相的赶紧靠边靠边,否则吃不了让你兜着走。”

    亲军们哪敢招惹甘公啊,除了点头就是靠边。

    也有不忿的,就把此事告知了亲军都尉马五,马五自从率领突骑军开始,还从来没遇见过这样的事情,对亲军们放下话说:“再有这等事情,立刻来报我,我看看甘公究竟想干什么!”

    亲军们也是虎,认为马五能给他们撑腰,也敢给他们撑腰,果然当甘公又在王宫门口装蛋时,便禀报了马五,马五也不含糊,带着一队亲军来到王宫门口。甘公一见马五来了,还带着不少亲军兵士,竟然拍着马五的肩膀说道:“马将军,我见大王也就聊聊天,你看你,怎么如此大动干戈,小心大王误会你要率军哗变,到时候恐怕连老夫也救不得你了,哈哈哈,哈哈哈!”

    硬刀子扎人疼,软刀子其实更痛,而且还不见血。纵使马五脾气再大,再不怕事,可这种忤逆的帽子戴在谁的头上,谁也受不了。

    “甘公,都是兄弟们不懂事,还望你多担待。”马五只好说起了软话,可心中却有气,简直气得要吐血,但也知道惹不起,只好放行。

    由于受了甘公气,马五无处诉苦,只好朝几个贴心的亲军兵士发泄,以图口上痛快:“他们这些人再这样,老子不干了!”

    “对,马将军,我们不侍候大王了,不如北去寻狄将军去,虽与秦军交战会死,但总比在这里受这些**人的气要好得多。”

    一个亲军兵士这样说了,其他兵士就附和,都吵吵要走。马五心中很清楚,即使要走,也得要活得楚王熊心的同意,如果私自离开,即使自己没搞哗变,也会被戴上一顶叛逃的帽子,何况突骑军已名存实亡,能真心跟自己北去的亲军,估计也就三十几个人,这个险他不想冒。忍吧,还是忍吧,狄兄弟此前都能忍才有了今日,我为何不能忍?

    一想到狄风,马五打消了带人离开彭城的念头。然而马五不想走,这时却有人让他走了。

    “启禀大王,适才臣下接到前方侦查人员飞鸽传信,项羽已率领人马渡过漳河,并斩杀杀了苏角,俘虏王离,涉间因拒不降楚**而死。而狄将军却胆怯不前,在漳河南岸驻扎不去救援,还请大王示下。”

    “甘公,狄将军为何不前,可知详情?”

    “回大王,据闻正在训练什么武卒,具臣下分析,恐有对大王不利之举,还望大王下敕命召回,另派他人为上将军,以督我楚军与征讨秦军。”甘公说道。

    这段日子里,楚王熊心听得最多的话,就是这个甘公诽谤他人和诬陷他人,尤其把狄风当成了诽谤目标,总想把狄风调回彭城。楚王熊心熊心不明白甘公为何这样做,更不知狄风在哪里得罪了他,难道仅仅就是为当初那几个家奴之事吗?可这在盱眙发生的事情,怎么竟然到彭城来算后账啊?

    楚王熊心很不明白,不明白的结果是心里很烦。但对于狄风率军不渡漳河,又擅自让项羽做前锋之事,楚王熊心已经不是烦了,而是感到生气,既生狄风的气,也生项羽的气,更生自己的气。

    “当初我真不该让项家人再统领人马,看来是本王错了!”

    “大王不但是错了,而且是打错特错,狄风跟项羽都是什么人,有一天他们当真打败秦军,灭了秦国,大王你你还能当这个王吗?”

    “不当王我当什么?难道还去放羊?”

    “恐怕放羊都没机会了。”

    “此话怎讲?”

    甘公不敢直说,把手掌变成刀形,朝自己的脖颈处横着比量一下。

    “你是说他们会杀本王?”楚王熊心吃惊地问道,似乎有些不相甘公的话。

    甘公屈身向前,靠近楚王熊心说道:“大王还记得当初薛地动刀兵乎?”

    “薛地动刀兵?哦,本王想起来了,那次狄将军曾带兵包围了议事大厅,本王差点儿丢了性命!”

    “大王好记性,那时他身为副将都敢率军威胁大王,何况现在手握重兵呢?”

    “让我好好想想,好好想想!”楚王熊心感觉脑袋有些发疼。

    “大王还想什么?姓狄身为上将军却不渡河去解钜鹿之围,反倒在漳河南岸驻扎练兵,都什么时候了他还练兵?如果说练兵,那也是目的不纯,还望大王早做定夺。”

    看甘公的样子,他要不把狄风整死,他是不想罢手。这时楚王熊心叹了口气道:“如今本王身边已无可派之将,如将狄将军调回,又谁去统领人马,难道让本王去吗?“甘公见楚王熊心有些动心,连忙跪地说道:“启禀大王,项将军可取而代之,如此一来,狄项二人必起纷争,他们自家人相斗,两虎必有一伤,然后大王在寻机这个,岂不清楚了威胁大王性命之人也!”

    “那何人前去传本王敕命?万一……万一……”楚王熊心动心了。

    “以臣下看,由马都尉前去最为合适,再不就命宋将军去,也只要这两个狄风信得过的人去,才能将其调回,否则此时很难办成。”

    “好,就依甘公之言,把狄将军调回戍卫彭城,任命项羽为上将军。”

    “大王,我这就代你写敕命。”说完这话,甘公阴阴地笑了笑。

    写好敕命之后,甘公拿给楚王熊心去看,楚王熊心接到手里,复又递给甘公说道:“你忘了本王原是做什么的了吗?”

    甘公经楚王熊心这样提醒,忽然明白了,跪地一拜道:“臣知道,臣糊涂了。”

    “别又跪了,赶紧让马都尉带着本王敕命去办吧。”楚王熊心似有不悦地说道。

    甘公转身要走,又被楚王熊心唤了回来:“此事不可外宣,只有你知我知便可,即使是马都尉,也不可告知实情。”

    “大王,臣明白,你就瞧好吧,包你满意。”

    '本书首发来自17K,第一时间看正版内容!'

 ;。。。 ; ;
第一百七十五章 吴中来信
    同样,狄风在漳河南岸这里也接到消息,但不是飞鸽传书,而是项羽他写来的。

    项羽在信中告诉狄风,他渡过漳河抵达钜鹿以后,便大败秦军,俘虏了王离,斩杀了秦将苏角,不怕死的涉间虽然被包围,但拒不降楚,最后涉间放了一把火,把自己烧死了。

    在狄风的记忆中,历史上的确是这样的,项羽在信中完全没有编造,倘若有编造,也是司马迁那个老头干的,跟项羽没有关系。

    但往下看,狄风似乎就没有太深印象了,只见接下来信中写的是,虽然他已打败了王离、苏角、涉间的所率领的人马,围困钜鹿城的秦军多达二三十万,且章邯又坐镇钜鹿之南的棘原指挥,实在难以速解钜鹿之位,希望狄风速率人马前去支援。尤其项羽在信的最后,还写着这样一句话:“我项藉虽不才,但与朋友交,深知何为进退,何为生死矣!”

    看完项羽派人送来的这封书信,狄风沉默了半晌,也汗颜了半晌,感觉自己虽然是个穿越者,又自认为知兵书晓历史,又懂什么谋略又会什么后世所谓的武术,可与项羽相比,自己实在还有些气小!

    ‘气小’这两个字是谁说谁来着?哦,想起来了,是朱元璋在说即是朋友又是敌人的张士诚。难道我狄风就是张士诚那样的人吗?一个私盐贩子,却装作文雅,最后还不如一个讨饭的和尚!

    我想的这都是什么啊?怎么把明朝的人也整到秦末来了啊!这要被项珠那个小丫头发现了,即是不认为我是两千多年后和平时代的人,也会怀疑我是明朝的人!不,不对,珠儿不知道后世还有个明朝,更不知道两千多年后的和平时代,她肯定会认为我来自异界,与她不同类属,那样我岂不最后就无法抱得美人归了!

    无耻,我怎么又有些无耻了?狄风独自在营帐朝自己的脸上抽了一下,抽的虽不是很响亮,但还是被此时走进来的项珠听见也看见了。

    “夫君,你闲着没事,为何抽自己的脸啊?”

    “死妮子又来烦我!”狄风虽然心中这样想,可对项珠的回答却是:“珠儿,蚊子,是该死的蚊子叮了我的脸。”

    项珠有些慌了,忙探身近前:“夫君,让妾身好好看看,叮肿了没有!”项珠说着,便把一张俏脸朝狄风贴过来。

    一股吐气如兰的呼吸朝狄风漫过来,狄风感觉自己滋润极了,也美妙极了。

    “珠儿,你身上和脸上怎么有香啊?”

    “香?什么香?”项珠这样问过,之后便用手遮了口,娇笑着说道:“妾身闲着无事,就带着几个姐妹去野地里采了些野花,有个姐妹说花粉可以养颜护肤,因此妾身就试了,果然不错,连夫君都能闻见了!”

    “姐妹?你哪来的姐妹?”狄风不解地问道。

    在狄风的认识里,能与项珠勘称姐妹的,只有虞姬一个人,剩下的不过是那些女兵和女婢而已。

    “夫君说哪里话来?能甘愿跟随妾身前来出生入死的女兵和女婢们,难道他们不可称为妾身的姐妹吗?”

    这下狄风明白了,原来项珠所说的姐妹,是指这些人。

    我现在这是怎么了,怎么连一个女孩子都不如,竟然把身份和地位看得很重啊!我要率军出兵,我要率军渡河,是非功过让别人去评说吧!暴风雨,也请你来得更猛烈些吧!

    秦二世二年十二月十六日,经过半个月的船只的筹集,和粮草准备,狄风率领三万多楚军在漳河南岸誓师分批次开始渡河。根据事先安排,姚猛率领五千楚军做前锋,韩信率五千人马为左翼,甘祖业率领五千人马为右翼,狄风亲率一万楚军为中军,一千经过训练好武卒由吴铭率领,作为机动部队,哪里有危险,就往哪里冲。剩下五千人马,则归张六率领,押运筹集来的粮草后行。

    为了是使三万多楚军能总有饭吃,马匹有草喂,狄风特地对张六下了死命令,人在则粮草在,如粮草不在,已被秦军劫去,那么张六便要提着自己的脑袋来见。

    已是粮草都尉的张六闻听狄风这样对他说,先是咧着嘴想:“怎么对我这样狠啊!不会跟我看玩笑吧?”但瞧着狄风似乎不是在跟他开玩笑,同时也感觉狄风这样安排也是有道理的。因为现在狄风手下所有的将领,不管是千夫长、都尉、还是副将,只有他最胆小也最草包。

    张六本来就精明,自然明白在领兵打仗问题上,他自己是半斤还是八两,当他明白这是狄风有意安排之后,也就不再抱怨。

    “上将军放心,属下就是冒死,也要保护好粮草。”

    “你我是兄弟,何来属下,只要你我同心便是。”狄风在大帐中对张六说道。

    狄风说这话,其实还有另外一个意思,就是让其他将领也能跟他共进退,而不是见异思迁,日后谁给好处多,就跟在谁的屁股后面。

    可狄风话音刚落,大帐之外便有一个人说道:“既然同心,那也算上我一个。”此人说着话,便大步走了进来。

    “楚兄弟,你回来得好快啊!”狄风高兴地欢叫一声。

    众人看时,原来进来的这个人不是别人,正是带着狄风的使命前往吴中的楚全胜。

    “上将军,粮草和军饷皆已被属下押运回来,殷公还给你写来一信,请你过目。”楚全胜说着,从怀里掏出一个布包,递给了狄风。

    打开布包,里面有一卷绢布,展开绢布,只见上面写有字迹。狄风一边看着,一边感动得几乎都要垂泪了。

    因为殷通在绢布上写道:狄兄弟随项公北去,虽已年余未见,然今日得兄弟之信息,通即为项公焚命而流涕,也为兄弟活得大王重用而欣喜。通不才,却得兄弟之厚恩活命于吴中。有道是君子约定,便心交耳,故兄弟之嘱,不敢忘怀。现吴中不但粮草充足,且已集拢人马近三万余,通为兄弟计,特调拨两万人马随楚将军北去,以助兄弟功成。另子期得闻兄弟消息,便应求通也要随军前去。子期言与兄弟交往甚厚,不仅有铸造兵器之技在身,且也颇具搏杀之术,通奈不过应求,也知子期乃吴中少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