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暧昧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窃汉-第58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这支骑兵将领看见是狄风呼喝,突然也喊道:“都住手,都他娘的给我住手!”之后这位将领翻身从马上跳下来,跑到狄风面前抱拳说道:“狄兄弟你怎么会在这里?”

    “我要不在这里,看来你小子非得把我这点儿兵杀光不可!”狄风面有温怒地说道。

    “我以为你们是秦军呢!真是大水冲了龙王庙,伤了自家兄弟,我马五当真该死!”

    来的这支骑兵,的确是马五所率领的楚军突骑。

    狄风不知为何会在这里遇见马五所率领的突骑,等问过了才弄清楚,原来章邯在定陶偷袭楚军之时,龙且、钟离眛、英布、宋义、范增等人虽然指挥楚军进行反击,可由于手下兵士突然遭到偷袭,个个变得惊慌失措,加之天色又黑,结果还没等各路人马反击秦军,却先开始自相践踏起来。

    等到后来,一个秦军将领大喊了一嗓子“项梁已被我斩杀,尔等还不快快投降”之时,这些楚军兵士便都成了惊弓之鸟,都为了自己能够活命,已不管别人是否能够活着了。龙且、钟离眛、英布、宋义、范增一见无法在号令这些兵士,只好也想着先保住自己的命要紧,急忙带着几位贴身亲兵,弃营逃往,至于项梁是死是活,似乎已他们一点儿关系都没有了。

    这些人逃离定陶后,得知项羽和刘季正在攻打陈留,便到陈留把项梁被杀的消息告诉了项羽。

    项羽闻知叔父项梁被杀,当即哭倒在地,经过诸将再三劝说,这才收了泪水,大声说道:“章邯狗贼竟敢率秦军杀死我叔父,早晚有一日我定要活埋了他!”

    说完了这话,项羽又哭,哭得于英、季布、英布都等一些将领都要跟着抹眼泪了。但也有人例外,那就是刘季、宋义还有范增。

    看着项羽哭得没完没了,范增站出来说道:“项将军,为国捐躯乃是为人臣之大节,虽然项梁将军已去世,然楚国的基业已成,如你能继承项梁将军的大志消灭秦国恢复楚国疆土,你才可告慰项梁将军的在天之灵,仅这般哭泣根本没有任何用处,还望项将军三思。”

    经范增这样一说,项羽这才收住泪,传令命马五率领突骑在前,他率领大队楚军随后,急赴定陶,打算寻到项梁的尸体厚葬,由此马五在路上遇见了狄风所率领的残兵败将。

    听了马五的讲述,狄风心中一颤。因为项梁的无头尸体已经被他埋了,项羽想寻项梁的尸体,根本就寻不到,除非他告诉项羽埋在哪里。可他草草地将项梁给埋了,连个丧葬的仪式也没有举行,狄风感到要让项羽知道肯定会不满意。但既然事情已经那么做了,也只能爱咋咋地了!

    狄风拿定主意,把韩信叫过来向马五介绍了一下。

    其实马五在跟随项梁时,曾经多次在项梁的大帐门口见过韩信,只因彼此级别不同,地位悬殊,一个是兵,一个是将,不曾交往过,如今成了同一级别人物,马五并没有像姚猛、张六那样对待韩信,反倒拍着韩信的肩膀说:“好好干吧韩兄弟,狄兄弟非常仗义,我当初不过是一个车夫,若是没有狄兄弟提携,我现在还给虞一公赶车呢!”

    韩信见马五不像姚猛、张六等人那样怠慢自己,抱拳对马五说道:“信能得狄将军看重,实乃信之三生有幸,日后也望马将军多多相助。”

    “没问题,我等彼此相助便是。”

    多日不见马五,狄风感到马五在言语上多有进步,不似姚猛那样还是粗人一个。当即插话说道:“同为兄弟,只有彼此相携亲近,才能成就大事。三人同心,力可断金也!”狄风有意拽了一下文辞。

    “上将军说得不错,心不同则难成大事,项公之所以在定陶被杀,不仅轻视秦军之故,还因楚军不能同心才落此败!”韩信有些感叹地说道。

    对于韩信的这个说法,狄风虽然不是很赞同,但认为韩信此言,并不是一点儿道理没有。因为不管是谁,如果一旦离开同心协力,就像鸟没有了翅膀,你就是想飞得再高,不过是空想而已。

    项梁一直想恢复楚国,他就像一只想要飞上高空的鸟,然而他缺少的就是一对翅膀。

    此时狄风看了一眼马五,又看了一眼韩信,之后问说道:“如今秦未灭,项公先殇,实对我楚国不利,我等当如之奈何?”

    马五说道:“狄兄弟,现项公虽死,然我楚军的兵力还在,只要我等与项将军同心,便能灭掉章邯替项公报仇。”

    狄风不是不想替项梁报仇,可他对历史上的这个时期,最为了解也最为熟悉。除了项羽想要替叔父项梁报仇之外,其他人已各怀鬼胎,即使原本是傀儡的楚王熊心,这时也不再软弱,而是想趁此乱局,夺得兵权,来一个咸鱼翻身。

    另外还有,宋义和刘邦也从这时候开始拍楚王熊心马屁,明里暗里都在聚集自己的力量,想要在这个乱世称雄一把。

    然而当狄风让马五的突骑在前面开路,他率领黄旗军又返回定陶时,却没有见到项羽和刘季所率领的楚军。问过了当地百姓才知道,由于项羽寻不到项梁的尸首,与刘季一商量,便和吕臣的军队一起向东退往彭城,根本就没有去管楚王熊心在盱眙的死活。而章邯认为项梁已死,认为楚国的军队就剩几万人,项羽是匹夫,刘季是流氓,一个匹夫一个流氓所率领的队伍,也根本像秋后的蚂蚱,蹦达不了几天,不值得忧虑,现在章邯已率秦军大队人马渡过黄河,北进攻赵去了。

    “真是跟历史太相似了!”狄风等知章邯已率秦军北去攻赵,禁不住自语地说道。

    可狄风这句话,却被一旁的韩信听见了,望着狄风问道:“上将军,什么跟历史太相似了?难道你早就知道事情会是这样的吗?”

    “妈的,看来聪明人就是聪明!”狄风不觉在心中暗道。

    ',!'

 ;。。。 ; ;
第一百四十六章 接受提问
    得知项羽、刘季、吕臣等人已率军前往彭城,狄风一边有些后悔自己不该返回定陶,一边暗怨身边的人给他乱出主意。如果他要按照原来的计划行事,也许要比项羽、刘季、吕臣等人还会早抵达彭城。即使他不去彭城,估计现在也已到达了盱眙,根本就不会在路上瞎折腾。

    知错能改,善莫大焉。

    狄风重新理清思路,他决定还是离开定陶取道盱眙。

    无论怎么说,这一时期楚王熊心还是老大,只要赢得老大信任,就不怕自己日后没有兵力。何况盱眙的两万人马太吸引人了,要想在兵员获得快速补充,盱眙是他的最佳选择。

    为了不出现反对意见,也不希望再听别人的馊主意,狄风没有在跟任何人商量,便下令黄旗军第二次离开定陶,快速赶赴盱眙城。

    秦二世二年九月十八日,狄风带着包括马五所率突骑在内的一千五百多人马抵达盱眙城外。

    抵达时候天已经黑了,盱眙城守将眼见有一队人马到来,以为是秦军,便下令关闭了城门,任狄风派人在城下喊破了嗓子,可就是不将城门打开。

    这一千多号人眼看着到家了,却被家人拒之门外,初始有些兵士满嘴怨言,后来怨言就变成了开骂:“老子在前方打仗,你们这些孙子在后方闲着,还讲不讲一点儿良心!”

    守城的楚军兵士被骂烦了,就从城上往下放箭,若不是狄风命令兵士快速后撤,本来就不多的人马,肯定会有很多没死在抗击秦军战场上的兵士,在盱眙城下变成刺猬。

    “这些狗日的竟敢射老子,等进城后非把他们脑袋拧下来不可!”姚猛首先像老虎一样地发起威来。

    “现在天色已晚,命令兵士们在城外安营,明日我们再进城不迟。”狄风下达了扎营的命令。

    一千五百多人的营寨很快扎完,一个时辰过后,盱眙城外的黄旗军和突骑都安歇下来。狄风把马五、姚猛、韩信、甘将军、张六等将领召集到帐中议事。经过商议,明日城外的楚军不进城,只有狄风带着马五、姚猛及五十亲兵去面见楚王熊心。

    这种安排都是狄风的主意,当然这个主意之中包含着一种策略。

    因为狄风清楚,他当初带走三万人马,现在带回来的却只有一千五百人,且有五百多人还属于原来的突骑,根本不属于黄旗军序列。这要让城内的人知道了事情,肯定会大发议论,即使不说他是无能之辈,也会在背后说他是草包将军。

    现在是非常时期,有些事情还是遮掩一些为好,只要一千五百人驻扎在城外,再多搭一些营帐,别人也不会出城来细数人头。

    这个的策略不是狄风想出来的,属于韩信的建议。

    狄风带着马五、姚猛来到盱眙城北门,命令跟随的亲兵朝城上喊话。由于是白日,这回守城的兵士看真切了,其中有认识狄风的,赶紧跑下城来看了城门,把狄风一行人迎接进了盱眙城。

    “狄上将军辛苦了,本王已闻知项公战败之事,项公实乃忠诚可嘉,本我要为项公发举国之丧!呜呜呜……呜呜呜……”楚王熊心鼻涕一把泪一把地大哭起来。

    “想不到这个熊心的消息还真是灵通,我还没有禀报项梁被杀之事,他竟然已经知道了!”狄风心道。

    狄风确实搞不懂,楚王熊心是怎么知道项梁被杀之事的。在心里作想了一回,他感觉最合理的解释就是楚王熊心不是在项梁身边安插有卧底,就是派有奸细观察项梁的一举一动,否则熊心不可能知道得这么快。

    “禀告大王,如今当务之急是迁都,只有迁都彭城大王才最安全,臣已接到线报,项羽、刘季、吕臣已率军撤往彭城。”

    狄风回头去看,见说这话的是一位老者,但他想了半天,也没有想起这个老者是谁。

    “甘公所言甚是,我也正有此意。”

    只见楚王熊心说过这话,一改往日傀儡的模样,似乎一下就有了王者之气,而看其他臣子的眼神,仿佛也不再那么和蔼。

    楚王熊心出现如此表情,狄风在下面感觉很不舒服,但狄风心里清楚,当大王的再无能,终究还是大王,做将领的再有能力,不过就是一个打工的!因此狄风虽然感觉不舒服,也只好忍了,何况他现在也算是败军之将。

    “启禀大王,如今项公已死,项羽必会大揽兵权,可项羽那厮毕竟年轻,不适合再统领我全部楚军,还望大王能乘机把兵权收回来!而有了兵权,大王你才会是大王也!”说这句话的又是甘公。

    “甘公所言甚是,本王也正有此意。”楚王熊心说道。

    狄风闻听楚王熊心和甘公说出这样的话,感觉自己的兵权可能也会受到威胁,盱眙城的黄旗军,很有可能也不会再交给他指挥了。

    正在思索这事之时,只听楚王熊心大声说道:“狄将军,如今你所统领之军还有几何?”

    “几何?什么几何?”狄风在心中默念着,“难道……难道也要收我的兵权吗?”

    狄风正在迟疑,感觉有人在旁边用手捅了他一下。扭头去看时,原来用手捅他的人是陈婴。

    “狄将军,不可以实告知,否则命休矣!”陈婴悄声对狄风说道。

    “什么命休矣?难道楚王熊心会杀掉我吗?”狄风悄声问道。

    “不可说!不可说!”陈婴悄声叹道。

    “上柱国,你在下面跟狄将军嘀咕什么呢?可否告诉本王。”楚王熊心似乎面有不悦地说道。

    “回禀大王,婴在埋怨狄将军没有照顾好项公,才令项公焚命。”陈婴当即朝楚王熊心跪下说道。

    “项公焚就焚了,上柱国也不必多虑,只要有我熊心在,何愁我大楚不兴也!”楚王熊心看了陈婴一眼,之后又将目光转向狄风说道:“狄将军,你认为本王说得对否?”

    狄风没有料到楚王熊心会朝他这样问,当即感觉自己不知该如何回答了。

    ',!'

 ;。。。 ; ;
第一百四十七章 大殿议事
    狄风正踌躇间,陈婴赶紧站出来说道:“大王说得极是,一个人只要有雄心在,就不愁大业不成。”

    “还是上柱国深明本王之意,狄将军,这方面你还要好好学习哦!”楚王熊心微微一笑说道。

    看着楚王雄心的笑模样,狄风很想骂娘,因为他感觉楚王雄心对于项梁的死有些幸灾乐祸,根本就没有把项梁的死当一回事。

    其实在楚王熊心也的确有些幸灾乐祸,毕竟他对实权在握的项梁一直都感觉头疼,如果项梁不死,他也就是一个傀儡之王,这种事情无论放在谁的身上,都是一件很窝囊的事,何况熊心现在还是个大王呢!

    “狄将军又想什么呢?此前本王待你不薄,日后也定会仰仗于你,只是……只是……”楚王熊心欲言又止,做出沉思状。

    狄风猜想楚王熊心要说的话,绝对是不便当众明说的事情,因此会意地一笑。

    楚王熊心沉思着,迟迟没有再说话。然而就在这时,突然从大殿外闯进一个人来,来到楚王熊心面前“扑通”一声跪下说道:“罪臣宋义参见大王!”

    狄风早已看清闯进来的这个人是宋义,心想宋义不是去项羽那里了吗?怎么竟然也回到了盱眙?

    事实上,当时项梁在定陶被杀后,宋义确实像龙且、英布、钟离眛、范增等人那样都逃到了项羽那里。可项羽对宋义一直不感冒,宋义也明白自己与项羽有隔阂,因此在项羽营中只住了两日,看见项羽和刘季率军前往彭城,他便趁机带着自己的随从脱离了大队人马,回到了盱眙。

    如今楚王熊心见宋义回到了盱眙,来到他的身边,感觉自己又多了一份依靠和仰仗,从王座上走下来,搀扶起宋义说道:“宋令尹不必多礼,项梁之事本王已知,你我今后应当同舟共济才是。”

    “多谢大王还信任微臣,微臣简直太无能了,没能为大王保住项公性命。”宋义说着,还抹起了眼泪。

    “项梁也是命该如此,责任不在你,宋令尹也不必哀伤,我们应以复楚大业为重才是。”楚王熊心对宋义劝解道。

    宋义收了眼泪,这才扫视众人一眼,当他看见狄风身影时,过来拉住狄风的手说道:“狄将军,原来你已回到盱眙,我还以为你也战死了呢!”

    “说的什么混账话,难道你宋义也盼着我狄风死吗?”狄风心下想着,但出口的话却不是这样说的。

    “宋令尹原来也活着啊,我还以为你光荣了呢!”狄风有些打趣地说道。

    “光荣?什么叫光荣?”宋义没有明白狄风的话,有些懵懂地问道。

    听宋义这样问,狄风才明白“光荣”一词在秦末还没有出现,何况他所说的“光荣”二字,在两千多年后又有“牺牲、死去”的意思呢!

    “玩笑玩笑,宋令尹不必多问,其实狄某一直在担心宋令尹的安全。”狄风为自己圆场说道。

    宋义明白了狄风这句话的意思,抱拳拱手道:“多谢狄上将军挂念,宋某深表感谢。”

    狄风很想问一下宋义为何逃到项羽那里之后又返回盱眙,但想了想还是把话忍了。因为他清楚项羽的脾气,也许别人逃到那里会是避难所,可宋义若是到了那里,肯定就是去受气,甚至一言不合掉脑袋都是有可能的。

    回想历史上宋义就是被项羽杀掉的,只是还没有到时候,狄风不免开始为宋义捏着一把汗。因为历史再往下进行,距离宋义掉脑袋的时候已经不远了,最多还有两个月时间。

    “宋令尹不必客气,狄某如没有宋令尹提携,也不会独领一军,日后还要仰仗宋令尹多多帮忙才是。”狄风想到自己仅剩的近千人马,不觉想将宝压在宋义身上。也许只有这个宋义,才能帮他朝楚王熊心美言,再拨掉人马归他统领。

    宋义看了看上面的楚王熊心,悄声对狄风说道:“狄将军言重了,你的事就是我的事,何来帮忙之说?只可叹我楚国从此要有内争矣!”

    狄风自然知道宋义所说的“内争”指的是什么,赞同地点了点头。

    也就在狄风与宋义说悄悄话的工夫,楚王熊心已下定要迁都彭城的决心,眼见狄风在跟宋义窃窃私语,有些不悦地大声说道:“宋令尹,狄将军,本我在商议正事,你二人在聊家常吗?”

    宋义要比狄风反应得快,感觉跪地说道:“回大王话,现大敌当前,微臣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