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暧昧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心中有鬼-第14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想知道怎么样改天约见一下不就得了。”张定邦打了个大到可以看见咽喉深处的大哈欠,把照片拿过来翻了翻背面,接着道,“哦,是徐伟良家的千金啊。”       
虫工木桥◇BOOK。◇欢◇迎访◇问◇  
第51节:心中有鬼(51)       
  “是不是中药店的徐老板?”戴碧珠是有印象的,有几次派了佣人买些调理肠胃的中药,对方也是执意不肯收钱,而且还磨了上等的珍珠粉送来给自己当面膜。   
  “对啊,家里有个姨太太。”张定邦瞌睡深了,随口就说出来。   
  “很羡慕吗?”   
  “不敢不敢。”张定邦忍住了一个哈欠,眼泪都快溢出来,“我看这姑娘行,要不我明天给徐老板打个电话约个时间?”   
  “好啊,这件事你去操办。跟人家约个时间。”   
  张定邦像得到特赦令一样如释重负:终于可以睡觉了。明天又是开会。   
  不一会儿,张定邦睡死过去。戴碧珠还在想张少廷女朋友的事情,如果儿子中意就好了,儿子也不会再记恨自己了。说实在的,丁丁的事自己的确是下狠手了,但想起只不过是个暗娼罢了,也就心安理得地睡过去。   
  张定邦再忙也不敢把老婆交代的事情落下,开完会回到办公室马上给徐伟良挂电话,是米雯接的,一听到是张定邦,高兴坏了,刚好过两日是徐伟良的四十二岁生日,顺势邀请张定邦一家过来赴宴,这件相亲的事情算是有了眉目。这年头,钱是假的,一打仗就不值钱了,但权是真的,张定邦在南京有人,万一要是真打仗了,自己家里肯定也能得到第一消息。何况战争物资的采购,上海那么多中药供应商,哪里轮得到徐伟良!如果跟张家攀上亲戚,还愁什么呢?   
  徐伟良从药店知道这个消息也是激动不已,还是米雯替自己打算得周到,一心策划起自己的生日宴来。   
  曼丽一进门就看见父亲跟张定邦与戴碧珠在交谈,过去递了礼物。徐伟良介绍道,“这是张军统,这是张太太。”   
  戴碧珠这才知道真人比相片漂亮的说法是有道理的。   
  曼丽特意回家换了套裙子,鹅黄色的披肩衬托得五官更加白皙,淡淡的妆,眉眼之间尽是活泼与俏丽。   
  气质跟我年轻的时候差不多,但相貌,我比她还要好看,戴碧珠暗暗比较了下。   
  张定邦也是赞许地对戴碧珠点点头。便一起坐下。   
  徐伟良向米雯介绍张家夫妇。   
  寒暄一阵,米雯问道,“贵公子还未到?”   
  戴碧珠看了看表,“是啊,估计快了,明天他不上课,已经通知他来了。”   
  宾客陆续到齐,大家纷纷举杯祝寿。   
  张少廷自从丁丁事件后,人有些迷糊,母亲吩咐做什么只管做就是,不惹她,再也不敢惹她。平时对他那么宠爱,却当他的面将自己喜欢的女人砍死——即使是个暗娼,也不至于这么心狠手辣。   
  这次又叫自己参加什么老家伙的生日宴会,有什么好玩的?真是见鬼!尽管如此,也不敢违抗,开着车慢慢悠悠地赶过来,希望只是凑个尾声,随便吃两口走人。   
  “张少廷?”曼丽脑子里想起的是那些百合花,突然看见他,觉得有些莫名其妙,他来这里干什么?   
  曼丽?是曼丽吗?张少廷定了定神,不会这么巧吧?张少廷赶紧凑到桌前。   
  一场皆大欢喜的寿宴,最高兴的不是张少廷与戴碧珠,而是米雯。她看见张少廷见曼丽时的痴迷眼神就知道,这个男人已经喜欢上了曼丽。   
  这么久了,张少廷又一次恢复了对戴碧珠的昵称——妈咪。   
  当然不大高兴的是曼丽,父亲跟米雯请了张少廷事先却没说,不过也没有太大理由发脾气,谁生日谁说了算,过生日的人最大。   
  二十   
  君初第二天接曼丽下班时,曼丽问廖金兰是否已经回去了。   
  “是的,现在家里没人,去我家吃饭吧,我亲自下厨,让你知道我的厉害。”君初带些炫耀的口气,就像小孩子急于秀出他的跳绳手艺,能绕多少圈花样一般。   
  曼丽在黄包车上点点头,说道,“我看是不是要先买点胃药,避免食物中毒。”   
  君初气了一下,吻她的脸,在耳边咻咻的呼吸,偷偷耳语,“昨天想念你了,告诉我昨天你干什么去了,也不给我打电话。”   
  曼丽心里一阵酸麻,推开他又舍不得,“昨天我父亲生日,去吃了晚宴,这不晚上回去太晚了,就没回屋子,直接在那边歇息了,打电话不方便。”       
BOOK。▲红桥▲书吧▲  
第52节:心中有鬼(52)       
  回去后,徐伟良心情大好,对曼丽的礼物也是非常喜欢,扬言要挂到中药店的厅子中间,曼丽一阵得意。米雯不停在提张少廷,多英俊啊,多有前途,多有男人味之类。   
  曼丽一句话就打击了她的积极性,“你这么喜欢怎么不自己拿去。”   
  徐伟良瞪了曼丽一眼说,“你怎么这样对姨娘说话!你年纪也不小了,遇见合适的为什么不相处一下?”   
  曼丽觉得张少廷比自己小,而且大家又不熟。   
  米雯说道,“每个人都是从不熟到熟的,”然后指指自己的肚子说道,“你看我跟你父亲熟的。”   
  曼丽不大在意她说的这些,只是下决心要把君初什么时候带回家,让他们看看自己喜欢的男子是多么优秀的一个人。   
  君初的家空了很多,但比起上次到这里,曼丽更为轻松,笑着要参观君初的房间。君初的卧室收拾得十分干净整齐。君初去过很多地方,所以屋子里摆了各地的照片跟摄影方面的书籍。曼丽被君初温暖的胳膊拥抱着,头埋在他的肩膀,呼吸着熟悉的气息。吻是温柔的,爱惜的吻。   
  四片嘴唇分开时,两人都有些情不自禁。君初想起上次欲火焚身的后果,便压抑着想把曼丽扔在床上扒个精光欣赏个够的念头,说道,“你自己在这里慢慢转,我去厨房做饭。”   
  曼丽点点头,到客厅,拧开收音机,调了音乐台,咿咿呀呀的唱,这样的生活就如一本浪漫的言情小说,男女主角生活在梦幻里——女人都喜欢这样。曼丽哼着歌上楼,房间布置设计都很别致,顶楼还有个阁楼,曼丽爬了上去。   
  阁楼的窗帘很厚,一拉起来就如黑夜一般,君初有时候会把这儿当成暗房用来冲洗照片。上面还有张小小的床,抬头见星光,真是浪漫的男人。曼丽由衷地感到幸运,翻了桌上的杂志看,翻了一会儿,趴在桌上瞌睡着,直到饭菜的香气从楼下飘了上来。   
  君初在喊,“沈太太,吃饭啦!”   
  你这个好命的女人,怎么有这么好的福气。曼丽看着那些饭菜美美地想。饭是香米,白灿灿的。菜是三菜一汤,翠绿的莴笋炒了猪肉;还有一道是红绿菜椒,这种菜椒是肉肉的,一点辛辣味道都无;另外一道是素炒鸭米,就是把鸭子剁得碎碎的,连骨头一起碎掉。汤是白菜豆腐汤,君初说是翡翠白玉汤。   
  好名字的菜。曼丽夹了一块豆腐在嘴里,滑滑嫩嫩,很好的味道。   
  “你知道翡翠白玉汤的故事吗?”君初提问。   
  曼丽摇头,“你说给我听。”   
  君初夹了块肉在她碗里,开始娓娓道来,“朱元璋小的时候,由于家贫,被迫当了乞丐。有一天,他的运气实在是太差,跑了一天的路,竟然连口粥也没喝上。晚上,他才拖着疲惫不堪的身子回到了他和他的乞丐朋友们居住的破庙里。这时候,有一个乞丐用他那双脏兮兮的手端出一碗讨来吃剩下的——白里带绿,既像是粥又像是汤的食物。朱元璋如获至宝,狼吞虎咽就下了肚。吃完这顿饭,朱元璋感到这是他有生以来从未吃到过的美味。于是就问这位乞丐朋友刚才给他吃的是什么美味佳肴?乞丐随口而答‘翡翠白玉汤。’”   
  曼丽听得入神,托着下巴认真地盯着君初的嘴,君初继续说道,“后来,朱元璋做了皇帝,他总是感到御厨房给他做的饭菜不可口。御厨们也想尽了办法,献出了自己最好的手艺,却仍不能满足他的口味。有一天,他突然想起做乞丐时吃翡翠白玉汤的事,那‘美味’至今仍记忆犹新。于是,他召来最得力的大臣,命他一个月内找到给他做过翡翠白玉汤的乞丐。这位大臣花了很大的力气才找到那人,他也仍然在当乞丐。朱元璋命他再给他做一碗翡翠白玉汤,如果做得好,以后就留在御厨房里。”   
  “后来呢?”曼丽咂咂嘴巴。   
  “朱元璋也跟这位乞丐到了御厨房,他要亲自看一看乞丐怎样做出翡翠白玉汤来。乞丐在御厨房里转了一圈,然后让御厨们弄来一些豆腐和青菜,再要了一些剩菜剩饭。他把这些东西放在一个盆儿里面一搅拌,然后对朱元璋说,这就是翡翠白玉汤。朱元璋吃了,却没有之前的味道了。”君初笑着把故事说完了。       
◇BOOK。◇欢◇迎访◇问◇  
第53节:心中有鬼(53)       
  “哦,原来如此,这下子我觉得这个菜更好吃了。”曼丽喝了一口汤,贴心暖胃的感觉一下子升腾起来。   
  人总是会陷入回忆中难以自拔。但是,回忆毕竟只是一段回放完的电影。尽管如此,每当我们陷入回忆,还是会有些温暖。   
  “你喜欢吃就给你做一辈子。”君初有点傻气地说道。   
  洗碗是曼丽要求的。既要分工也要合作,君初靠在厨房门口,终于忍不住从后面抱住曼丽的细腰,“爱你,知道么?你这个让人牵挂的小东西。”   
  “你为什么爱我?”曼丽回头就是君初的下巴,光洁的,带着男人的味道。   
  “不知道,第一眼看见心就怦怦跳,好像要飞出去。”君初认真地看着曼丽的眼睛,“上天让我遇见你,一定是有他的安排,他不会平白无故这么做的。”   
  曼丽觉得安慰,只是希望能名正言顺地将自己交给他,身体和灵魂,除了今生,还有来世。这样的感受,只有经历过爱情的人才能明白其中滋味。   
  这边张少廷回家后就急忙问戴碧珠怎么回事。戴碧珠只是说,帮她挑了个女朋友,看是否称心,如果不喜欢再换。   
  “喜欢,喜欢得要命。我之前追求过曼丽小姐,碰了钉子,就没有再继续了,然后就参加了那个军官速成班,没有太多时间出来找她。”张少廷忽然想起衣袋里还有曼丽的排班表,不过似乎已经过期了,他拍了拍脑门子。   
  戴碧珠放了心,之前还专门派人去曼丽念的学校去调查,的确没有男朋友,而且品行端正,学习优秀。看见儿子这么高兴,总算是回到了从前。   
  “我不管,我就是要她。妈咪你要帮我。”张少廷又嬉皮笑脸跑过来撒娇来了,嘴巴有点点鼓,眼神竟是无辜。   
  戴碧珠笑了,搂过儿子的肩膀,“那你自己也要努力哦,以后不要惹妈咪生气了。”   
  张少廷想起丁丁,遗憾顿生。她是一个多么好的床上对象啊!将来即使跟曼丽结婚,永远也不会忘记像丁丁一样什么都肯为自己做的女人,自言自语道,“妈咪一生气,后果很严重。”   
  张定邦皱了皱眉,“我看你该回学校了。”   
  戴碧珠道,“急什么急,这不还没到晚上十二点吗,你自己出去吧,儿子在家陪我吃饭。”   
  再看那小兔崽子得意的样子,原来的嚣张又回来了,张定邦无奈地笑笑。人生真是变幻莫测。   
  二十一   
  廖金兰回到老家长沙才好像找到了吃饭的感觉,中午买了不少菜,怕等下菜多了吃不完,打电话把自己的表弟廖运和也叫了过来。廖运和在河西,要坐船,店里留下个伙计,把绣女三三也带上了,是老太太特意吩咐的。   
  三三二十三岁,头发是老式的盘髻,簪子是母亲改嫁前留给她的,红色的玛瑙簪子,正经地插在脑后,脸稍微有点圆,说话声音轻而慢。   
  到了廖家,三三赶紧过去给廖金兰请安,然后就到厨房帮蓉妈做菜了。长沙的春天一点也不暖和,水是冰冷的,三三抢过蓉妈手里的盆,叫蓉妈去客厅休息,自己来摘菜、洗菜,连做菜都包了。   
  蓉妈笑嘻嘻地回到客厅,廖老太太问道,“三儿在里面忙乎,你可以腾时间出来跟我们聊天了,看来叫她来是对的。”   
  廖运和嘿嘿笑着说,“三三是我们绣纺的能干婆,文能绣花,武能炒菜,连纳的鞋底子都是一流的。”   
  蓉妈赞不绝口,“是啊,这孩子心眼好,勤快,哪个男子找到她了才是福气!”   
  廖运和问候着君初的工作和这次去上海的经历。   
  廖老太太说,“咱们家君初倒是不肯去银行里头上班,他要在电影里头搞拍摄,我也由得他,反正每年银行的分红也少不了他的份。那些上海菜我又不喜欢吃,辣椒不辣,随便炒个菜都是一把白糖,有时候我不放糖也甜,你猜怎么了——那锅浸了糖味在里面了!”   
  说得廖运和直笑,“是啊,炒菜放糖就不好吃了。”一边对在厨房忙乎的绣女三三道,“三妹子,今天的菜加辣啊!”   
  三三爽快地在里面应了一声,“晓得喽!”       
▲虹桥▲书吧▲。  
第54节:心中有鬼(54)       
  廖金兰简直胃口大开,赞不绝口,再看三三的手,冻得跟胡萝卜似的。   
  廖运和问君初是否有女朋友。   
  三三抬头,睫毛淡淡的,不似曼丽般长睫毛,浓眉毛。曼丽有什么事情写在脸上,三三有什么想法藏在心里。   
  就胸部来说,两人不相上下。就屁股的形状而言,三三更适合生养。而且三三是湖南女孩,而且是少数脾气好的湖南女孩。结婚前老实,结婚后会更顾家顾老公。那个曼丽太娇气了,父亲还把姨太太扶了正,这是让廖金兰有些心惊的,仿佛戳到了她多年的痛楚。   
  廖金兰说道,“没有女朋友,没有。”   
  蓉妈奇怪地看了看老太太,心想,怎么会没有?上次明明带回来的。想起老太太可能另有打算,也就作罢了。   
  饭后,三三提醒廖老太太,“您今天吃得有点油腻,有点辣,明天去抓点山楂回来冲水喝,是顺气健脾胃的。”   
  廖运和跟廖金兰约了本月十五去麓山寺烧香祈福。麓山寺正好在河西,家里房间又多,就留表弟与三三在家中歇息了。   
  晚上廖运和出去拜访绣庄在河东的老客户。蓉妈洗碗收拾。灯光下,廖金兰坐在一边,三三一边刺绣,一边认真地讲解,“您看,关键是针脚、针法。您现在用的是直针,是完全用垂直线绣成的,只有一种颜色,没有和色。”   
  廖金兰问道,“那针脚太长的地方怎么办?”   
  三三手把手地用旧线钉住,变成铺针加刻的针法。廖金兰看得入神了。三三的手上下翻飞,熟练地绣着。   
  其实廖金兰的湘绣算是精通,所以特别想学苏绣。   
  夜很深了,三三跟廖金兰还在兴致勃勃地绣着。其实苏绣讲究花线的粗细,一根花线的1/2粗称“一绒”,1/12粗称“一丝”。“劈丝”即将一根花线分为若干份。三三这个活做得特别快,因为只有花线劈丝粗细合度,才能充分表现物体形象的质感。如绣金鱼鱼尾,用线要细,排针要虚,才能表现轻薄、透明感。绣鱼身线条就要略粗,排针密,才能表现浑厚感。又如绣石头、老树梗等,线粗,排针不必过于均匀。再比如绣猫,根据对象毛丝变化规律掌握丝理,绣出来的猫毛茸茸的,形象逼真生动。三三总是善于总结经验,独辟蹊径,继发绣、双面绣之后,还懂得双面异色绣、双面异色异样绣等新潮手法,让廖金兰羡慕不已。其实民间有“苏猫湘虎”之说,湘绣狮虎毛纹刚健直竖,眼球有神,几可乱真。比起苏绣来,湘绣针法更加多变,以掺针为主,并根据表现不同物象、不同部位自然纹理的不同要求,通过刺绣工艺,增添了真实性和立体感,起到了一般绘画所不及的艺术效果。以致湘绣独成一派,到清末“湘绣盛行,超越苏绣,已不沿顾绣之名。法在改蓝本、染色丝,非复故步矣”。   
  蓉妈提醒着,“老太太时候不早了,歇着吧。”   
  廖金兰这才恋恋不舍地放下绣花绷子,对三三道,“我自己绣了些东西放在上海那边,有一幅是葡萄,我自己倒是觉得不错,有空给你看看吧。”   
  三三帮老太太铺床,“您别客气了。”   
  “我这床宽,三三你今天就陪我这个老太婆睡好了,暖暖脚。”廖金兰准备洗脚。   
  晚上,三三听廖金兰说起大上海,说起沈君初,一脸的向往。大上海真的那么繁华吗?沈君初,恐怕早就忘记自己了。   
  二十二   
  廖金兰晚上睡得晚,早上又赶早起,爬山的时候气喘吁吁。山上小草已经青翠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