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暧昧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心中有鬼-第1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一   
  “曼丽小姐,你没事吧?”导播老张看着隔音玻璃房里的女主播徐曼丽,她的嘴唇有点苍白,即使涂了粉也遮盖不住因为熬夜和哭泣生成的黑眼圈,影子反射在厚厚的隔音玻璃上。曼丽烫的是时下最新潮的翻卷小波浪,琉璃绿的半透明赛璐璐发卡将斜出来的几缕刘海固定,栗色小卷的头发夹于耳后,更显额头的光洁。睫毛的影子像小孩低垂的两只小手,表情也孩子气——恋爱中的女人多少都有些孩子气,固执,天真,喜怒无常。   
  “我没事。”曼丽摆了摆手,微笑着点点头,示意可以正常开始。   
  音控轨道盘虽然有点旧,但毕竟是西洋货,用了快十年了,还没更换。老张的手指枯瘦,往上轻推控制扭。   
  曼丽的轮廓在灯光下渐渐模糊,她今天穿着红色对襟小棉袄,勾勒出美好的身段。很多人说声音好听的大多长得不好看,曼丽算是个例外。“各位听众朋友,今天我们要继续昨天没有说完的故事。男主角无意伤了爱人的心,事后他自己也深深懊悔。经过几天的挣扎后,他决定勇敢地跟他心爱的女人表明心迹……”   
  曼丽的唇型是最好看的心型。   
  据说这样的女孩红颜薄命。   
  痴情的、看不开的、放不下的都是薄命,生命的苦难厚重,谁也逃避不及抽丝剥茧般的轮回宿命。   
  二   
  曼丽考取播音员的时候有点阴差阳错,因为面容娇美,主考官丹萍建议她放弃广播电台播音员直接去考电影演员,曼丽说回去问问父亲的意见。   
  丹萍拿着一支笔,抬头劝道:“其实在摄影机前,就是注意态度的自然。一个演员的表演是不能有丝毫勉强的,一切都得和日常生活一样,否则就不堪设想了,你具备这样的气质,不当演员实在可惜。”   
  曼丽点点头,脸红红的,“我还是得问问我的父亲。”   
  电影演员,啊,明星,跟丹萍一样,衣着华美,过上等人的生活,不必为了一支口红一条丝巾省吃俭用一个礼拜,可以喝红酒,穿高跟鞋,抹法国香水,还有精品屋里那个八音盒,上面有个女童生了白色翅膀,旋转的时候清脆音乐飘出来。   
  徐曼丽的父亲徐伟良是个中药商人,说话口腔里带些中药气。最近西洋药流行,什么阿司匹林、青霉素之类,中药生意有点受挫。通货膨胀钱不再抵钱,有些东西省了,比如车子。但有些还是留着的。   
  曼丽的母亲去世以后,姨太太米雯扶了正,仍然戒不了抽鸦片的习惯,家里飘荡着檀香、甘草、烟叶混合的奇异气息,又败落,又熟悉,夏天那台摇头晃脑的大风扇吱呀吱呀地响着,让人觉得人生的苦难没有尽头了。   
  即使是败落,也是繁华中的败落,有荼靡盛开凋落的影子,早年的繁华盛世被拉得长长,那是老佣人王妈的脸——米雯不喜欢年轻丫头,老点没关系——像王妈这样的就挺好。嫩的太危险,防不胜防,怕徐伟良偷偷睡了再招了做姨太太,重蹈覆辙。   
  越是自己出身低的越是瞧不起跟自己一样的。   
  米雯吞吐云雾之间用类似溶化后的麦芽糖般甜腻的声音规劝道,“是啊,一个女人家抛头露面当戏子是什么好事?老爷,我看趁早把她许配给张军统的少爷算了,现在世道不平静,找个靠山也好。”   
  徐伟良的腿靠在摇凳上,身体晃悠着,“听你姨妈的,有点道理。”   
  米雯比十九岁的徐曼丽大七岁,说话老气得多,由一个丫鬟熬到正室,学得最多的就是看人脸色说话,她瞅瞅徐伟良,又瞅瞅曼丽,“你看,你父亲说话了,嫁妆你放心,我自然不敢亏待你。”   
  曼丽的脸气得通红,拳头捏得紧紧的。辛辛苦苦毕了业,就是为了逃离这个家,现在才发觉努力都是徒劳,所谓的学问和知识只是在出嫁时候多一份筹码罢了。   
  王妈看气氛不对,赶紧过来打圆场。掀开桌上的红色绒布,是亚美老牌1651超等外差式收音机,木壳带灯,是两年前买的,当时只要一百七十元,背面还写着,“除做收音机外,并能放留声机片,或做公共演讲之用,详见说明书。”       
。←虫←工←桥书←吧←  
第2节:心中有鬼(2)       
  购买的地址是上海江西路三二三号亚美股份有限公司。   
  两年前,徐伟良的身体似乎比现在更好。   
  两年前,曼丽在大学,舍不得谈恋爱,怕对方看不起自己的家庭。   
  两年前,你在哪里呢?   
  王妈把电源轻轻插好,赶紧道,“呀,杨振雄的评弹开始了。小姐莫说话了,莫说话了。老爷喜欢听呢。”   
  “呒啥稀奇,只是因为他年纪小,好白相罢了。”曼丽嘟囔了一句。   
  “只顾着说别人,有本事你也进去啊,真是!”徐伟良拂了拂袖子,拿起旁边的焦三仙喝了一口。   
  曼丽像抓住救命稻草似的,因为这句话,奥斯邦电台多了一个如花似玉的播音员。是民营电台,在好好百货公司的最顶层,从播音室出来可以看见大半个上海的全貌。   
  徐伟良虽然不乐意她干这个工作,但毕竟当广播员比当电影演员隐秘得多。何况仔细听听,曼丽的声音也不错,尤其是晚上,似乎飘到人的心里去。   
  本来是当新闻播音员,是替补,最近台里弄了个新节目,台长李万鼎便对曼丽道,“‘爵士风情’由你来主持,要好好干!”   
  曼丽喜出望外,熬了一年,终于可以正式主持自己的节目了。曼丽住单位的单身宿舍,离上班的地方骑自行车三十分钟,坐电车十分钟,大部分时间是骑自行车,这样显得小腿纤细柔美,而且可以省钱。最近家里出了点事情:徐伟良从山西进来的昂贵中药在路途中遭遇劫匪——火车上遇的劫。那些鹿茸、人参、虫草全拿走以外,包装也破了,又下了一场大雨,运到上海来的时候剩下的药材全部发霉。   
  家里的厨师不得不辞退,因为付不起工钱,佣人王妈兼职厨师,一岗多用,开源节流。   
  曼丽开始给家里零花钱,每个月多则七八百,少则三四百,米雯的态度似乎也好了很多——家里的经济不好,人在钱跟前多少是要低点头——也不谈将曼丽许配给张军统的儿子张少廷的事了,怕曼丽生气不给家用了。   
  这样的时光,是曼丽的一生中最愉快的,忙碌,充实,轻松,没有什么太多担心,连骑自行车时都有哼着歌的心情。有时候尝试着在阳光下撒开手骑车,刺激的那一瞬间,袖子上的流苏被风轻轻吹起来,笑起来妩媚明艳,灿烂的笑容、洁白的牙齿让匆忙的行人羡慕不已。   
  三   
  导播老张搓了搓冻红的手,虽说播音室里有暖气,但裸露在外的双手仍然有冻僵的感觉,更显得手指纹路的枯黄。   
  播音室里的女子曼丽小姐已经日渐成熟,曼妙的声音让人在夜晚听得如痴如醉。能跟美女做搭档真不错,每次对着曼丽的背影,老张都有一种由衷的感叹,这么好的孩子将来被哪个有福气的小子娶来当老婆?   
  曼丽会做饭,中午休息的时候会骑自行车回去,简单又实在。冬天吃完中餐又支了个小煤炉子,生了炭火,干净的火钳上烤了糍粑、年糕之类,洒了细细的白糖,用报纸包好送来给电台的同事吃。两面都是焦黄的,中间裂开,露出雪白的糯米,甜而不腻,香气肆意散发,是最好的餐后甜点。曼丽看见人家吃,自己心里总是很开心。   
  晚上回屋子的时候,把头发散开卸妆,她画的是淡妆,拿热毛巾轻轻一擦,红嘴唇的印就赫然出现在毛巾上,眉毛也是淡淡的,照着镜子,也生出几分自怜来——这么好的女子,怎么没人来爱呢?   
  穿衣镜大大的,睡衣是艳丽的红,好好百货公司年底打折的时候冲进去买的,二十元钱,睡衣腋下系着一根带子,外头也是两根腰带,轻轻一扎,小巧的乳藏进去,温暖地包裹着她们。那是曼丽身体最美的一部分,坚挺而温柔地生着,将来是属于她的丈夫和她的孩子的。   
  房子是租的,因为是同事托的关系,房租很便宜,带洗手间的公寓一个月三百一十块,简直便宜烂了,除了春天有点潮湿外其他一切都好。   
  床单也是在好好百货公司买的,纯棉的一整套枕巾、被子和窗帘,湖蓝色,带小碎花,一进房间,就与花花世界隔开。房子里是极其干净的,几乎没有一点灰尘,厨房侧面有个小阳台,可以用来晾晒衣服或者看风景,趴在阳台上,街头巷尾一清二楚。因为是三楼,楼层不高,好几次曼丽都想从三楼丢个菜篮子下去,用绳子吊着,篮子里放了零钱,叫小贩把橘子、板栗之类的放进去,但终究没有实现——谁知道货物是好是坏!经过自己亲自挑选的方才称心。       
◇。◇欢◇迎访◇问◇  
第3节:心中有鬼(3)       
  家是两个星期才回去一次,工作后觉得家里没这么讨厌了。米雯最近怀孕了,挺着个大肚子在家养着,因为要照顾孕妇,额外添了个佣人,王妈亲自在保姆市场挑的,名字叫做伊玲,年龄不大,胸部却很大,是个老实巴交的少妇,还没过门,男人在打仗的时候战死了,还不知道尸体在哪里。自己孩子刚满月就过来上海,孩子是个遗腹子。将来估计米雯生了孩子奶水不足,可以让伊玲兼职做奶妈的。王妈仍在,每次曼丽回去都做一桌好吃的。徐伟良闲时喜欢靠在椅子上听收音机,吃饭的时候也听,偶尔也跟曼丽说,“叫你们台子里别尽播那些西洋音乐,咱们中国传统的,才是最好的。”   
  曼丽瘪瘪嘴,“听我最近的广播剧没?很多听众写信来夸我声音不错的。”   
  王妈也迎合着称赞,“是啊是啊,听小姐播音是很舒服的,晚上老爷听着听着就睡着了。”   
  曼丽噗哧一笑,差点把饭喷出来,敢情自己的声音是催眠用的。   
  吃完晚餐,曼丽用餐布擦擦嘴唇,心满意足地在沙发上喝茶,一边询问着米雯肚子里孩子的情况。俩人现在关系稍微好转,米雯顾着自己肚子里的货,听说孕妇不能生气不能小心眼,否则生下的孩子不会好看,于是对着曼丽态度尽量和蔼。   
  “医生检查了,说是明年七月生。”米雯喝下去一碗药,说是说安胎的,其实是戒鸦片的药,中医开的,药方子拿来,自己药房拿药,不用钱。   
  “哦,那也快了。”曼丽看着她眼皮浮肿一脸疲惫的样子,心想生小孩果然不是那么好玩的,“将来是请人来家里接生还是去西医医院里生?”   
  徐伟良道,“当然是请接生婆来家里,去医院里让那些大夫看啊摸啊成何体统——听说还是男医生。”   
  曼丽不便发表意见,生孩子这件事她没有发言权,只是讪讪道,“也好。”她的母亲当时就是因为接生婆的用具消毒不彻底落下的病根,没过几年就离世了,但她不知道其中细节罢了,只是听父亲说母亲天生身体虚弱,性格又好强,生了孩子还要到外面去跑生意,累跨了。   
  曼丽的母亲年轻时生得漂亮,曼丽随了她母亲。   
  徐伟良似乎想起了什么,对曼丽道,“你也抓紧点,看看你今年多大了,二十一了,你该找一个了。”   
  曼丽愣了愣,怕米雯提起张军统的公子之类,丢下一叠钱在桌子上,赶紧告辞。   
  这次米雯没有说什么——她顾不上了,她要用这些钱买市面上最好的水果给自己补身体,她要生下一个儿子来稳固自己在这个家庭里摇摇欲坠的地位。   
  新来的佣人伊玲送曼丽到门口,“小姐是回宿舍去吗?”   
  曼丽看了她一眼,“今天难得休息,不用值班,可能出去走走。”   
  “小姐慢走。”伊玲在门口道别。   
  曼丽回头看了她一眼,真想问她吃什么把胸部吃成这种形状的,又开不了这个口,带着满脑子的问号走上大街。一辆黄包车过来,招手即停了。   
  “小姐,去哪里?”拉黄包车的穿着一件褪色的汗衫,额头上汗珠滚滚,有刚刚拉过客人的痕迹,那垫子上似乎还很暖和,是男人的气息,有少许古龙水味道。按理说这样品位的男人应该是坐汽车的,又或许他赶时间,等不到出租的汽车……   
  “哦,到哪里呢?”曼丽向四周张望着,因为是周末,灯比以往更亮堂,行人也是大包小包。这么早回屋子里去除了看书也没有什么消遣。相熟的同事这时也在电台值班,平时女校的朋友也都结婚的结婚,恋爱的恋爱,谁有闲工夫陪她瞎逛。   
  一辆汽车缓缓驶过来,很远就能听到高音喇叭的声音,是辆宣传车,里面一个尖锐的近乎女声的男声撕心裂肺地往死里喊,“电影《姊妹花》,当红影星伍宛云、赵白初主演,错过了一辈子都后悔啊!”   
  声音是录好的,所以翻来覆去播的都是这一句。《姊妹花》的电影海报曼丽看见过,贴在百货公司最显眼的地方,是部大片,据说里面两位主人公的衣服华丽时尚,除了爱情、亲情,也可以当作一部时装剧来看。       
◇欢◇迎访◇问◇BOOK。◇  
第4节:心中有鬼(4)       
  “去南京路芜湖电影院,快点!”曼丽看了看时间,差半个小时八点,应该来得及的。   
  “要五块钱喽,今天星期六的,那里人多又不好走。”车夫看出了顾客的焦急情绪,趁机涨价。   
  “好吧好吧。”曼丽话音刚落,身体已经在路上飞驰。嘴因为是微微张开的,清冽的冷风灌进来,闻得到自己脸上雪花膏的香气,那是自由的日子。   
  有时候一场电影可以影响人一辈子。上天总是喜欢跟我们开不怀好意的玩笑。   
  四   
  沈君初独自在南京路漫步,偶尔有几个胆大的女子回头看他。君初身材高挑但并不是模特,尤其是坚挺的鼻子,还有那双会说话的眼睛,让对他有少许好感的人不敢直视,怕被这样的眼神剥光衣服,露出内心。   
  冬日的黄昏早已经被黑暗无情吞噬,替换夕阳的是路边的霓虹。大大小小的招牌下,有身着貂皮大衣的贵妇,有喜逐颜开的商铺老板。巡捕房的巡警大大咧咧地给那些乞讨的逃荒者一顿乱踢,毫不吝惜。皮靴是上头统一定制的,一脚一脚,扎扎实实,踢在人身上的时候发出扑通扑通的声音,嘴里一般都是念叨,“小瘪三,小赤佬,南京路是你来混的吗,赶快滚!”   
  踢累了,巡警们走了,逃散的乞丐又聚拢来,流着鼻血怯生生地伸出脏兮兮的手,“大爷,太太,行行好,打发点,打发点。”   
  沈君初的风衣口袋有零钱,往地上一扔,几个乞丐扑过去争夺,有个年龄较小的拿到一块钱,感激道,“谢谢叔叔。”   
  君初点点头,他的心里是仁慈柔软的,跟外表有些出入,不少女人跟他相处后的评价都是一个词:冷若冰霜。   
  君初因为相貌英俊,又是留洋回来,在法国学的是摄影专业,家世又好,父亲去世前是上海浦发银行的董事,留下一大笔遗产。现在不用上班,只是拿分红就已经是收入丰厚了。君初前途远大,最近祖上又刚分了家,父亲生前最喜爱的就是君初,几个姨太太的孩子都只分了小部分,都是乡下的房产田地。看来男人都是精明的,看起来糊涂,内心比女人精明。   
  君初在上海霞飞路附近买了栋老房子,准备接湖南乡下的母亲正式住过来,她一个人,守着老屋,守着空荡荡的回忆,一个老寡妇,年轻的时候嫁到他乡,丈夫很快就变了心,差使她又回了乡下。名分是有,只是除了过年,平时很少见到丈夫。老了,被儿子安慰,也算是心安理得天经地义理所当然了。嘴上推辞着,但心里也是乐意,从长沙到上海往返几次,累是累,心里却是愉悦的。回到乡下跟周围的邻居埋怨道,“我说了上海太吵,还是乡下清静,我家君初说了,非得接我过去养老,唉,任性的孩子。”   
  老太太埋怨时嘴角是带着微笑的,带着底气十足的意味。   
  君初微笑的时候跟母亲很像,嘴角轻微上扬,鼻子偶尔轻微地哼一声,只有自己听见,更显得高傲了。君初本来个子就高,性格还高,让人觉得遥不可及。   
  今天来南京路是准备替即将来上海的母亲挑选些被褥,路过《姊妹花》的电影海报,突然想起一件事。浦发银行新任执行董事MR。杜下班前给自己来了个电话,说是给他留了电影票,是个不错的电影,请他一起去看。   
  MR。杜是法国国籍,但父亲却是中国人,因此有着蓝色的眼珠子跟黑色头发。早年君初在法国留学时就认识的,是教金融科的教授,旁听过几次课,没想到后来成了浦发银行的执行董事,一直想让君初入银行给他帮忙。君初总是觉得在电影厂当摄影师才是自己真正的兴趣
返回目录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