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暧昧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权驭大明-第390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李宏宇吃完饭就起身离开,在城外与孙承宗会合,然后在数百骑兵的护送下风驰电掣地赶往了山海关。

    两人不得不抓紧时间,否则后金军将会占领更多的地方,这与张鹤鸣的畏战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第678章 广宁之痛() 
晚上,一座大山的山脚下。

    李宏宇和孙承宗围坐在篝火前肯定冰凉的饼子,就着水囊里的凉水吃着饭,他们稍事休息后还要继续赶路,想在最快的时间里到达山海关了解最新的军情。

    “唉,王化贞这个蠢人,手握数万雄兵不说还坐拥广宁这样的坚城,竟然被缺少攻城器械的建奴攻破,实在是可恶至极。”

    两人边吃边聊着辽西的军情,说着说着孙承宗不由得来了气,禁不住向李宏宇发着牢骚:

    “李老弟,实不相瞒,虽然我也是文官出身,但反对用文官来统帅武臣,文官治理政务或许再行,打仗是万万不能的!”

    孙承宗不仅是向李宏宇简单地发发牢骚,因为以文驭武的事情他在广宁之战失败后上书给天启帝,说用武将上阵杀敌却用文官指挥,这样对作战极为不利。

    因此,孙承宗建议天启帝加大武将的权力,并且选一个有雄才大略的武将给他假节的权利,让其可以自己任命帐下的偏将。

    天启帝觉得孙承宗的建议甚好,故而按照孙承宗所言抚恤辽东百姓以及精简京师军队,增设永平大帅统军,并修建蓟镇亭障,开京东屯田等等。

    不仅如此,孙承宗还奏请将战败的熊廷弼和王化贞交给有司衙门治罪,以正朝纲,又惩治了一批曲意依从,玩忽职守的的将领。

    这使得不少辽东官员受到责罚,对孙承宗感到敬畏,但也使得很多人怨恨孙承宗,由此可见孙承宗行事公正廉明,是个有魄力的官员。

    “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只能慢慢疏导。”李宏宇听了孙承宗的牢骚后不由得苦笑了一声。

    他也不赞同以文驭武,这样极大地削弱了军队的战斗力,并且使得大明的那些勋贵成为了摆设。

    如果在洪武和永乐年间,打仗都是勋贵和武将的事情,结果攻城掠地无坚不摧,哪里轮得到文官在那里指手画脚。

    可是话又说回来了,文官统军的原因复杂,在文官集团执掌朝堂上的政务后,勋贵和武将们又如何能出头,只能沦为依附,文官集团可不希望勋贵集团再度崛起与他们争权。

    “孙兄,王化贞不是在广宁打造了三道防线,怎么如此快就败了?”随后,李宏宇不无疑惑地问向了孙承宗,对王化贞如此快丢失广宁感到震惊。

    据李宏宇所知,辽西明军在广宁设下了三道防线来阻挡后金军,一是借助辽河拉筑第一道防线,二是借广宁城外围的西平堡、镇武堡、镇宁堡等构防第二道防线,三是以广宁的城防做为第三道防线。

    在他看来后金军要想攻破三道防线并不容易,可王化贞却迅速丢失了广宁,实在是令人感到不解和震惊。

    “唉,王化贞简直愚蠢至极,不仅好大喜功而且还用人不淑,以至于广宁惨败!”孙承宗摇了摇头,脸上流露出憎恨的神色。

    原来,天启四年正月,努尔哈赤趁着辽河结冻,领六万大军出其不意地越过了辽河,轻而易举地就破了明军的第一道防线,兵锋直指广宁城外围的西平堡。

    西平有三千明军,在后金军的猛烈攻势下处境堪忧,于是西平守将一连派了三波人马前去广宁求援。

    面对西平的紧急军情,王化贞听从了其信任的中军游击将军孙得功的建议,让孙得功和另一员中军游击将军祖大寿率军前往闾阳与守将祁秉忠会合,然后合兵前去剿灭围攻西平的后金军队。

    结果,孙得功和祖大寿的大军在前往闾阳的途中遭遇后金军的伏击,双方刚刚交锋孙得功和参将鲍承先等人就领头逃跑,前来救援的镇武和闾阳的兵力也被打败,两处的将领刘渠和祁秉忠在沙岭战死。

    最后,祖大寿见大势已去,率领着部下逃往觉华岛去了。

    而西平守将罗一贯根本不知道援军已经被后金军击溃,待援不至后在城墙上向着京城方向跪拜,神色悲愤地说道:“臣尽力了”,然后自刎而死,麾下将领相继战死,西平随之沦陷。

    实际上,直到这时王化贞仍然有守住广宁城的机会,毕竟城里还有两万多守军,再加上城里汉人百姓占据了绝大多数肯定不愿意城破被屠,故而一定会誓死守城,再加上城里又有诸多火器,一旦固守城防的话缺少攻城器械的后金军将毫无办法。

    可惜的是,王化贞的心腹孙得功毁了王化贞最后的希望,孙得功并没有逃出后金的包围圈,为了活命其投降了后金,为了献媚努尔哈赤他决定当后金军的内应帮帮其打下广宁城,活捉王化贞。

    努尔哈赤相信了孙得功将其给放走,孙得功逃回广宁后立刻派兵夺取城门,封锁府库,并在城中宣扬前方战事失败不少人已经投降后金,而且还宣称后金已经攻进了城里。

    这使得广宁城城内顿时鸡飞狗跳,一片混乱,军民惊恐之下四处逃散。

    当时,辽东参政高邦佐见情形不对想要安抚民心,可惜局势太过混乱,百姓们根本不听他的,这使得其想要稳定局势的愿望落空。

    据悉,王化贞当时正在书房里办理军书,对外界发生的事情一无所知,神色悠闲地等待着孙得功传来大捷。

    直到城里一名将领火急火燎地推门闯进来告诉他后金军进城了,王化贞这才意识到大事不妙,连忙骑马逃走,由于事情太过仓促因此只有两个仆人他逃了出来,仓惶南下逃命,模样颇为狼狈。

    后来,王化贞在大凌河遇上了率领五千兵力赶来巡防的熊廷弼,熊廷弼见他模样狼狈不由得微笑嘲讽道:“六万军队就可以把敌人一举荡平,到头来怎么样呢?”

    熊廷弼之所以这样说,自然是因为王化贞担任辽东巡抚后夸下了海口,说只要六万兵力就能剿灭后金,可结果却狠狠的打了王化贞的脸。

    广宁地区王化贞节制的兵力有十余万,他不仅没有剿灭后金反而被后金打得丢了广宁城,实在是可笑。

    王化贞闻言自然感到惭愧,不过他现在是败军之将哪里还计较这些口舌之快,因此厚着脸皮向熊廷弼建议,召集兵力驻守宁远和前屯,以挡后金军的兵锋。

    不过,熊廷弼认为为时已晚,辽西明军主力已经被歼,难道要调山海关的守军来迎敌,那山海关可就危险了,故而当务之急是护送百姓进关躲避,免得被后金掠去增强实力,并且坚壁清野不给后金补给。

    于是,熊廷弼和王化贞护送百姓南下入关,这使得后金军迅速南下,进而给了外界辽西明军一溃千里的印象。

    入关后,辽东参政高邦佐觉得无颜苟活,于是自尽身亡,其余官员惴惴不安地等着朝廷治罪。

    值得一提的是,孙得功夺得广宁城后出城请努尔哈赤进城,可是努尔哈赤不相信城高墙厚的广宁城如此轻易就得到。

    于是,后金派奸细进城查探,回报说广宁城的明军已经投降,请努尔哈赤入城,努尔哈赤对此半信半疑,下令后金军原地扎营进行打探,以免有诈。

    两天后,孙得功率领着城里叛军的将领再度前来请努尔哈赤进城,可努尔哈赤还是不能相信。

    即便是一些从城里出来的女真人告知努尔哈赤孙得功已经背叛大明,率军投降后金,努尔哈赤还是不信。

    毕竟,广宁城是九边重镇之一,努尔哈赤不相信他不费一兵一卒就得到了广宁城,更不相信城里的明军尚未开战就投降。

    直到代善等人亲自进城查看,确定广宁城的明军确实投降了,努尔哈赤这才进了广宁城,自此拥有了辽西这座坚城。

    “这该死的叛徒,如果不是他的怂恿王化贞岂会出兵?他还把广宁城拱手送给了建奴,实在是罪无可恕。”

    等得知了事情的经过后,李宏宇不由得双手一用力,啪一声折断了手里拿着的树枝,恨恨地说道,“这个孙得功必须要千刀万剐!”

    “唉,想我辽西明军在辽西的根基就这么被他献给了建奴,真是该千刀万剐!”孙承宗闻言无奈地叹了一口气,谁能想到会出了孙得功这么一个叛徒,直接葬送了大明的辽西地区。

    “谁?”就在这时,远处值守的一名骑兵忽然大喝了一声,好像有什么人靠近。

    听闻此言,那些围坐在篝火前歇息的骑兵们纷纷站了起来,警惕地把手按在了腰刀的刀柄上。

    “这位兄弟,我们是李大学士府上的人。”很快,远处的道路上传来了一个男人的声音。

    不久后,在十余名骑兵警惕地押送下,几名男子被带到了李宏宇和孙承宗的面前。

    当看见领头的那名模样娇俏的年轻男子后,李宏宇先是微微一怔,随后嘴角流露出一丝苦笑。

    “彩霞”

    孙承宗也是一愣,刚要开口点明领头年轻男子的身份,猛然发现这样做似乎不妥,于是咽回去了后面的话,那名俊俏的年轻男子不是别人,正是李宏宇的第一房妾室、蒙古的彩霞公主娜仁托雅。

    见娜仁托雅忽闪着一对水汪汪的大眼睛望着他,李宏宇心中一声苦笑,然后向押送的人挥了挥手,那十几名骑兵于是退下了。

    周围警惕地盯着娜仁托雅等人的骑士们也纷纷落座,很显然李宏宇认识那些人。

    “玉儿,你怎么来了?”李宏宇把娜仁托雅拉到了一旁的僻静处,不无意外地问道。

    “我是来照顾你的饮食起居的,你在辽东忙公务,其他的事情就交给我吧。”娜仁托雅娇笑了一声,拍了拍高高耸起的胸脯说道,她早已经不是李宏宇第一次去辽东时的那个小丫头了。

    “那你要听我的。”李宏宇知道娜仁托雅既然来了肯定就不会再走了,于是颇为无奈地说道。

    “嗯!我听你的。”娜仁托雅闻言莞尔一笑,痛快地答应了下来,她就知道李宏宇不会赶她走的。

第679章 安抚难民() 
第二天下午,李宏宇和孙承宗一行人风尘仆仆地赶到了山海关。

    得知两人前来,辽东经略王在乾、蓟辽总督王象乾坤以及宁前兵备佥事袁崇焕等人出关迎接。

    山海关关门外黑压压地聚满了逃难来的辽西难民,由于管理不善所以看上去一片狼藉,乌烟瘴气。

    虽然熊廷弼和王化贞从辽西溃败,但是却带回了数十万辽西百姓,如何安置这些人使得朝廷非常头疼。

    为了避免这些辽西百姓对京畿地区的治安造成影响,故而唯有把他们安置在山海关,设置了难民营,逐渐予以疏散。

    幸好朝廷调集了大批粮食和御寒的衣物,否则的话势必激起民变。

    “亮出本官和孙大人的仪仗!”

    由于难民营就位于官道两侧,故而李宏宇一行人接近后立刻闻到空气中弥漫着一股恶臭,李宏宇的眉头皱了皱后沉声喝道。

    随即,跟在后面的骑兵队列里就奔出了四名骑士,手里举着旗子在前面开路,两两一排,并排而行。

    见官道上来了官军,道路两旁难民营里的百姓们纷纷围聚到路边观望,双目中充满了期望的神色,他们多希望明军能打回辽东,这样他们就能回到家乡。

    李宏宇的眉头微微皱着,他注意到难民营的房子是一个个用草和树枝等物搭建起来的窝棚,勉强可以用来避避风寒。

    “你们谁知道那几面旗子上写的是什么?”很快,道路两旁难民中响起了一个声音,人们对旗子上的内容产生了兴趣,毕竟这念头识字的人少。

    “打头的左边旗子上写的是‘榜眼及第,钦赐翰林’,右边旗子上写着‘状元及第,钦赐翰林’,来的这两位大人一个是状元,一个是榜眼。”随即,一个有些苍老的声音进行了解释。

    “后排的旗子,左边的上面是‘太子太保、东阁大学士兼兵部尚书’,右边的上面是‘太子太师、左春坊大学士、海关司司关同知兼掌新军编练使’。”

    随后,那个苍老的声音念出了后面一排旗子上的内容,告诉众人道,“诸位,这次来的人是东阁大学士和左春坊大学士。“

    “左春坊大学士?”

    听闻此言,人群中不由得响起了一个惊喜的声音,“左春坊大学士不就是以前的李巡抚吗?”

    “对,李巡抚被皇上封为了左春坊大学士。”随即,一个兴奋的声音紧跟着传来,“乡亲们,李巡抚来看咱们了,他一定能击败建奴,夺回咱们的家园。”

    “李巡抚来了!”

    “李巡抚,我们可算把你盼来了。”

    “巡抚大人在哪里?”

    轰的一声,难民们顿时骚动了起来,纷纷向前拥着想要找李宏宇,这使得随行护卫的骑兵们顿时变得紧张起来,连忙翻身下马,把李宏宇和孙承宗牢牢地护在了中间,免得发生了不测。

    王在晋等人正在关门前迎候,见那些难民忽然骚动了起来,连忙派兵过去维持秩序,从黑压压的难民中给李宏宇和孙承宗开辟出了一条道路出来,使得两人得以前行。

    “李大人,你一定要击败那些天杀的建奴,夺回我们的家园!”

    见李宏宇被士兵们护着离去,一名中年人不由得双腿一软跪在了地上,高声向李宏宇喊道。

    “巡抚大人,我全家都被建奴杀了,只有我逃了出来,您要给我报仇呀。”

    紧跟着,一名年轻的后生也跪了下去,哭着向李宏宇喊道。

    “李巡抚,这次你可不能饶了那些建奴,他们简直就是畜生,烧杀劫掠无恶不作。”

    “巡抚大人,请给那些被杀的人报仇。”

    “李巡抚,建奴无恶不作,杀光他们。”

    犹如多米诺骨牌效应,现场的难民们纷纷跪了下去,向李宏宇哭诉着请求,看得出来他们被后金极为愤恨。

    李宏宇见状不由得一拉马的缰绳停了下来,神色严肃地环视着那些黑压压跪下的百姓,心中隐隐作疼,他可要体会到这些失去家园百姓们的痛苦和无助。

    “诸位乡亲父老,本官在此答应你们,无论花费多少年,本官必定把建奴赶出辽东。”沉吟了一下,李宏宇高声向现场的难民喊道,郑重其事的做出了承诺。

    随后,李宏宇双腿一夹马腹,骑着马向山海关行去,一路上神色凝重,他知道自己的这个诺言非常不容易实现,要不然后金岂会在将来入主中原?

    “谢李巡抚!”难民们闻言顿时以头触地,高声感谢。

    虽然李宏宇现在已经贵为大明辅臣,但他在辽东时的“李巡抚”早已经深入辽东百姓心中,故而难民们依旧称他为“李巡抚”或者“巡抚大人”。

    王在晋和王象乾等人把李宏宇好孙承宗迎进了山海关,听到李宏宇前来的消息后,关内驻扎的士兵也纷纷围在路边观望,想要见李宏宇一面,一个个神情兴奋,士气明显高涨。

    其实,李宏宇和孙承宗的到来不仅使得军民备受鼓舞,也使得王在晋和王象乾等官员暗自松了一口气,尤其是李宏宇,更是成为了王在晋的依仗,他相信李宏宇一定有办法对付那些可恶的建奴。

    王在晋已经让人备好了给李宏宇和孙承宗接风的酒菜,李宏宇客套了几句后就询问起了目前关外的战局。

    根据王在晋等人掌握的情报,后金军现在已经接连攻陷了义州、锦州和大凌河等地,正在驱军南下。

    毕竟辽西地域广阔再加上后金准备不足,没想到如此轻易地就夺得了广宁城,故而对目前的情形也没有准备,否则现在后金军队肯定已经打到了山海关下。

    辽西现在还有一些地方在明军手里,其中最重要的一个地方就是十三山驿城,根据最新得到的情报,里面有明军和逃难的百姓高达十余万。

    南下的道路被穿插的后金军切断,故而那些人被困在十三山驿的城里,王在晋和王象乾等人正在商议解救的方法。

    明军现在主要集中在山海关和山海关外的八里铺,其中八里铺有军队四万,正在热火朝天的修建防御工事,王在晋准备阻敌人于八里铺。

    “诸位大人,本官举得当务之急是救出十三山被困的军民,此乃要务,不知诸位可有前去救援的人选?”

    了解了明军在关外的形势后,李宏宇沉吟了一下,望着现场的众人说道,如果把十万军民留给后金的话,那么无疑是增强后金的实力,因此李宏宇觉得一定要把人给救回来。

    在座众人闻言纷纷陷入了沉默,十三山距离山海关三四百里,如今明军已经被后金吓破了胆子,故而现在去十三山救人实在是危险之举,恐怕没人愿意前去,搞不好半途就遇上后金军,后果不堪设想。

    “既然诸位没有推荐的人选,那么本官就毛遂自荐,亲自率军前往。”见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