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暧昧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锦绣大明-第487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陛下圣德,臣等铭记在心,定不负陛下之信重与所托。”群臣没有任何犹豫,便立刻回应道。因为他们已很容易就从万历的话里听出了他的意思,那就是这回只针对严清一人,其他人的问题是不会深究的。这正是他们所期盼,这么看来,刚才自己作壁上观的选择还是相当准确的。

    万历再次展颜一笑,又道:“这朝中之事终于可定,但北边边军上的弊端却还是得要处理的,不然终究是个大患,不知诸卿有何良策哪?”

    “这个”诸多臣子都是一阵茫然,这个问题确实很难解决,一个不好就会酿成变乱。而现在,蒙人气势大盛,朝廷是经不得这等变故的。

    良久之后,张学颜出班奏道:“陛下,臣倒是有个主意,或能解此难题。”

    “说来听听。”万历点头道,其实这个问题,他之前也有了个想法,不过还没有真正拿定主意,倒是可以看看这些官员有没有更好的办法。

    “边军中的弊端确实不少,但究其根本还在一些将领的贪婪之上。倘若陛下找一能力出众,且绝对可信的官员前往查察,并将涉案的官员拿办,边军的情况应该会大有改观的。”张学颜说着偷眼打量了天子一下。

    万历却是目光一亮:“这个想法倒是与朕不谋而合了。派一钦差前往查明一切,确是如今稳住边军的最好办法。不过人选却有些难了”其实他已想到了人选,只是不知朝臣们会不会同意。

    张学颜当即再次奏道:“陛下,臣倒是有一个人选,此人深得陛下信任不说,在军中也颇有些人望。而且数年前,他也曾去过山西,对那儿很是熟悉,或可查出一些端倪来。”

    “你指的是?”

    “臣以为锦衣卫指挥使杨震正是那个最合适的人选。”张学颜当即挑明了道。

    在他身后的那些官员听到这话都是一愣,但随即便有不少人明白了他更深层次的目的了。张学颜所以推举这个刚把严清扳倒的杨震,当然不是因为怕了而想投靠,事实上,他这是在报复哪。

    北边边军是个什么情况,没有人比他这个兵部尚书了解得更清楚了。你道他在知道边军的种种问题后不想解决么?非不想,实在是不能哪。

    那些将领仗着多年的经营,早已军权在握,除非朝廷不惜一切代价,是不可能真个因此去定他们的罪的。而这时候,把杨震丢去那儿,他若是跟在朝中一样肆无忌惮地查,甚至是出手拿人,只怕用不了太久就会死在那些家伙的手上了。而要是他聪明,知道自保,不作深究,恐怕也会因为办事不力而遭人弹劾,到时候,朝臣便可群起而攻之了。

    所以,只要杨震被指派了这一差事,就只能面临一个结局,那就是彻底完蛋。

    另外,张学颜还想到了另外两个结果。边地现在的情况可很是复杂,说不定都不用朝廷里的人发难,光是一场突如其来的战斗就能取了杨震性命。而一旦杨震去了北边,锦衣卫就会陷入群龙无首的局面,那朝中官员们自然会轻松许多。

    虽然那些官员没有想得和张学颜一样多,但众人却知道这确实是个一石数鸟的好办法,便纷纷附和道:“臣附议,此事交由杨震去办定能解朝廷之难题。”

    “杨都督在西北素得人望,由他出马定能马到功成。”

    “臣请陛下准张尚书所奏”

    见群臣一个接一个地响应张学颜的提议,本来还有些得意的天子反倒有些犹豫了。他可不是笨蛋,明知道杨震与这些不对付,此刻他们一力推举,自然其中有什么问题了。

    只是,纵然有所疑惑,在如此情况下万历也不好做出反对了。因为他毕竟是天子,一切都当以大明的江山社稷出发,所以最终只能点头道:“既然如此,那朕便准众卿所言,让杨震作为钦差前往边军中查个究竟吧。”

    “陛下圣明。”群臣再次拜道,同时不少人眼中露出了笑意,至少今日算是扳回了一局。

    只有杨晨和钟裕等寥寥数人,此时却是愁眉深锁,知道这一回杨震怕是有不小的麻烦了。可木已成舟之下,他们也无能为力哪。

    这一回,大明朝廷再次展现出了超强的办事能力,在朝会之后,方过中午,内阁就已拟好了圣旨,随后在送到天子面前由他用印后,便通过通政司将任命杨震为巡边钦差的旨意给下达了下去,直接送到了镇抚司。

    而这个时候,杨震却并不在衙门里,而是早回了家去了。

第936章 再北去() 
若是这时有外人在场,一定不会相信自己面前这个正满脸欢喜与宠溺地抱着一对婴儿的男人居然就是叫京城百官畏惧的锦衣卫都督杨震。

    此刻,杨震正一手一个将两个婴儿紧紧搂在怀里,不时亲亲这个,嗅嗅那个,同时还不住地朝两个小家伙扮着鬼脸,引人发噱。只可惜,他怀里的二人实在太小了些,尚未有能力与父亲互动,也就只能叫杨震在那儿自得其乐了。

    看着他对一对儿女如此宠爱,洛悦颍的心里满是甜蜜,同时也放下了一桩心事。自己终究是为夫君生下了后继者,总算是可以对杨家的祖宗们有个交代,也能了却多年的心愿了。

    “二郎,你这么早就回家来,是不是不太好啊?”见杨震在一番稀罕和逗弄后,两个小家伙终于又睡了过去,洛悦颍才有些担心地问道。

    确实,现在才刚过申时,远没到放衙的时候呢,可自己的夫君却已回家超过半个时辰了。这事儿要是传出去,保不准就有什么御史会参上一本。而且,锦衣卫可不是一般衙门,实在需要自己夫君在那儿主持大局哪。

    对此,杨震却很不以为然,只见他一面轻轻地将两个小家伙放回到床上,一面笑道:“这有什么,我家有了这么大的事情,难道还不能稍微照顾一下?就是天子来问,我也不觉着自己有错。何况你们正是需要我照顾的时候,我怎么能因公废私呢?”

    这话说得洛悦颍一阵甜蜜和无奈,只得白了他一眼:“要是叫外人知道了你这个杨都督是如此无赖,只怕再没人畏惧你了。”

    “哈,他们敢。”杨震很不以为意地笑了一下道。

    夫妻两个正逗趣儿的时候,房门突然被人轻轻敲响,齐婶的声音随后传了进来:“老爷,外面来人求见,说是有要事相告。”

    “嗯?”杨震微微一愣,不觉瞥了自己妻子一眼,怎么她一说,就真有事情上门来了呢?可之前才刚刚帮着天子搞定了严清,怎么这么快又有事情了?

    心里虽然感到古怪,杨震却也不敢马虎,和洛悦颍打了个眼色,便开门走了出去。来到前厅,就瞧见了一个陌生的年轻官员正站在堂前,一见杨震到了,赶紧上前一步:“杨震,有旨意。”

    “嗯?”杨震又是一愣,这事情居然比想象的还重哪,但随即便照足了规矩跪下接旨。

    这圣旨骈五骊六的很是华丽,且很不短,但其中的主题却很简单,将封杨震为钦差兼九边巡使,前往各处巡视。

    在听完之后,杨震的眉头便不由自主地一皱,显然,这是自己走后群臣向天子进言的结果了。而这差事,只怕很不好办哪。现在的北边本就不太平,自己此去的目的虽然旨意里没提,但他心里清楚一定与早朝时的那番话有关,换言之,自己是去和那些手握兵权的边军将领为敌的,这会有多难自不必细想了。

    但旨意都下达了,他杨震又怎么可能拒绝呢,所以只能磕头,然后恭恭敬敬地道上一声:“臣杨震领旨谢恩。”

    待那人走后,屏风后面的洛悦颍也慢步走了出来,此时她的脸色也变得满是担忧:“二郎,你这次又要去北疆了么?”

    “圣命难违,看来是推不掉了。”杨震无奈地道。

    “可是现在那边还在与蒙人交战呢,你去了岂不很是危险。”洛悦颍忧心忡忡地道。这不由得让她想起了几年前,杨震受命前往大同时的场景。那时只是有人发动兵变,都让自己的夫君差点送命,这一回看着事情更加复杂,岂不表明会危险得多?

    “放心吧,我又不是一个人去,既是钦差,总有几千卫队的,再加上我们锦衣卫兄弟在旁,出不了什么事。而且,你总不会信不过我的本事吧?”杨震看出了她的忧虑,忙出言宽慰道。

    洛悦颍本还想说什么,最终还是忍住了。既然自己夫君是朝中官员,这些事情就不是自己能做主的,多说不过是徒增烦恼而已,还不如不提。

    杨震上前几步,搂住了妻子已丰腴了不少的腰肢道:“不过这却要委屈了你们了,你才刚生产不久,孩子还不会认人呢,我这个当爹的就要不顾而去了。还有静云,也不知道我能否赶得及在她生产时回来我一离开,这家里的大小事情就得让你费心了。”

    虽然心中不舍,但最终,两人也只能接受这一事实,随后杨震又去了张静云那儿,把自己将去北边的事情说了出来,并对这位如今家中的重点保护对象又是好一阵的安慰。

    待这些都做完了,天色也已渐暗,正当杨震他们三人于后面用饭时,又有人来报说是杨晨来了。杨震便出去将自己的兄长给迎了进来,他知道,对方一定是为了圣旨的事情来找的自己。

    果然,杨晨刚一见面,就叹道:“二郎,事情终究还是有些脱离你的掌控哪。虽然如你所愿地把严清给扳倒了,可你此去北疆却更是危险重重。说来惭愧,在这事上,我这个当兄长的却是无能为力。”

    “大哥不要这么说,其实在决定做这事时我就有所准备了。那些官员岂是好相与的,这次既然对他们下了手,他们自然也会相应反击了。”杨震倒已显得很是坦然了:“而且此去北边,倒也未必全是坏事,若我真能成事,对大明朝廷也算是大有好处的。”

    “这个,只怕很不容易哪。”杨晨愁眉深锁道:“就我所知,那些边军将领都是骄悍之辈,一旦知道你的去意,只怕”

    “怕他们对我不利?”杨震嘿笑道:“这一点谁都看得出来,但大哥你不要忘了,兄弟我也不是那些可以被人随意欺负的。何况,我还有个钦差身份在,他们除非铁了心要造反,否则是不敢明着与我为敌的。”

    “可强龙难压地头蛇啊”

    “若真是强龙,岂会压不住地头蛇?”杨震笑了下:“何况我也不全是冲着对付他们而去,论拉一批打一批的手段,我还是有的。”

    “好吧,既然二郎你已有所计较,那我便不多说了。希望一切真能如你所愿般的顺利吧。”杨震由衷地道。随后又问道:“对了,关于严清,你打算如何处置?”

    “本来嘛,我并不想把事情搞得太大,只拿他一人就可以了。但现在,既然这些家伙如此不识相,说不得只能让他们吃些苦头了。”杨震目光里有丝丝狠戾之色透出,让杨晨都有些心慌了。

    确如他所说,虽然严清落在了锦衣卫的手里,他也没有拿这人大做文章,从而整治一些官员的意思。本来嘛,这朝堂上的众多官员都牵涉进了边地弊案之中,实在没有必要搅得人心惶惶,这也是杨震和天子一起商定的方略。

    可现在,杨震却改变主意了。既然他们抢先发招,他自得回敬,至少也得让这些家伙吃些苦头,明白他杨都督的手段。

    虽然旨意已下,但因为事关重大,杨震倒也没有立刻赶去北疆。当一些人忙着准备工作时,杨震便趁这工夫对严清进行了诱导式的逼问。

    严清本来是打算什么都不说的,因为在他想来,只有这样才是对自己和家人最有利的。奈何他却高估了自己的忍耐力和镇抚司的手段,只一天工夫,吃尽苦头的严尚书就彻底崩溃了。

    到了第二日,一份牵连有十多人的供状就被杨震带进了皇宫,呈到了天子面前。

    这些人里,倒是没有兵部尚书张学颜的名字,但与他关系密切的一些官员和门生,却被一网打尽。天子在和杨震的一番密谈之后,便迅速做出了决定,将这些相关官员尽数革职拿办,不过这一回人是不敢送去锦衣卫了,直接递交都察院去审。

    就这样,在杨震离开京城之前,再次大大地打了官员们的脸,让他们损失不小,却又无可奈何。

    而就在官员们咬牙切齿中,十月二十七日午时,杨震在紫禁城辞别天子,在五千钦差卫队,以及五百锦衣卫里的精锐护送之下,启程朝着北地边疆而去。

    群臣在这个时候自然是要送一送的,不过众人送他时所表现出来的眼神和神情,却又充满了其他的意味。他们是真希望这位杨都督能就此一去不回头哪。

    杨震当然看出了他们的心思,只能回以冷笑。自己已从天子那儿讨得了在北地便宜从事的密旨,光这一点,就足以让自己在接下来的办差里占据一定的优势了。再加上他所带的人都是最亲信可用的,此去北地自然就更加安全了。

    当杨震一马当先地走出京城时,一阵颇为刺骨的寒风正好从北边呼啸着吹来,这让首当其冲的杨震忍不住猛打了个寒噤。

    但随即,杨震便是一声长啸,双腿用力一夹马腹,就催动胯下骏马如箭般蹿了出去。身后众人忙也一提缰绳,催促坐骑紧紧跟上,在官道上拉起了一条长长的队伍

第937章 狼来了() 
大明万历十一年,十一月初四日,黄昏,宣府。

    渐沉的残阳所散发出来的光辉如鲜血一般映照了整片土地,这与那上面尚在流淌,或早已干涸的血迹混合在一起,让这世界都彻底成为了一片红黑。

    伴随着一阵凄厉尖锐的号角声,数千蒙古战士踏着之前同伴所留下的鲜血和尸体再次对那座高耸的城池发起了攻击。在急冲到城下后,他们便迅速抬手,拉满弓弦,朝着城上的守军放出了无数的,足以遮蔽天空的乱箭。

    城上的明军早在这段时日的僵持中熟悉了对方的这一打法,一见他们停下,便有数百人已扛着巨大的,一人多高,两三人宽的大木盾顶在了前头。

    于是,那被些被射上城头却依然劲道不减的箭矢只能白白地钉在那一面面的盾牌之上。只有少数几支箭矢从盾牌与盾牌间的缝隙里射入,击中运气不那么好的明军兵卒。

    其中有一枚箭矢好巧不巧地正好射进了那名顶着盾牌的力士身上,他一声惨叫,手上便是一松劲儿,让盾牌猛地就往边上一斜,使得本来被遮蔽住的箭矢直接就打在了那些全无准备的兵卒身上。

    一阵惨叫瞬间就在城头响起。好在有人的反应够快,赶忙上前重新举起了那分量颇为不轻的盾牌,这才算是稳住了局面。但这么一闹,却已有不下七八人受了轻重不一的伤,还有两个运气差些的更是直接断送了性命。

    而这时候,伴随着又是一阵号角声起,在城下驻足的蒙人再次呼喝着前冲,砰砰声里,一架架云梯被撞进了城头,精干强壮,面目狰狞的蒙人战士一手拿刀,一手持盾,就这么健步如飞地顺着云梯朝城头扑杀过来。

    城头的明军这时也已在各自将校的命令下放下了沉重的盾牌,操起一边的弓弩就朝底下的敌人放出了一蓬蓬的乱箭,试图阻挡他们前进的脚步。

    但那些蒙人却把那小圆盾在身前一架,挡下了半数以上的箭矢,从而让他们在付出尽量小的代价情况下更快地接近城头。

    本来这种攻城战里,明军有的是却敌伤敌的手段,比如金汁滚油,再比如只消把那架在城上的云梯推倒,就足以让上面攀附的几十名敌人摔下城去活活跌死了。

    但因为某些原因,金汁滚油这样的大规模杀伤性武器并没有投入到如今的战斗里来,至于推梯子,蒙人现在的梯子上头却是带了长而锋锐的钉子,一旦撞进城墙面里,可不是一下能松动出来的。于是连这最寻常的招数也都用不了了。

    于是,明军将士们能做的,只有不断以弓弩延阻和杀伤敌人,同时有些心惊胆战地等待着蒙人登上来的一刻与之搏杀。

    果然,只一忽儿工夫,第一名蒙人战士就踏着梯子扑上了城头。早有所准备的明军二话不说,就有两人抢过来,刀挥出直斩其攀在城头的手掌。那人刚想用力翻进城来,就被一刀断去双掌,带着一声凄厉的惨叫摔了下去,最后砰然化作肉泥。

    但这只是开始,同伴的阵亡也压根没能阻吓住其他的蒙人战士。在第一人被砍下去后,更多只手攀上了宣府城头,随后是一张张狂热而杀气腾腾的面容出现在了明军将士的面前。

    将士们立刻挥舞着刀枪上前阻拦,但在砍下一批后,却有更多的敌人从下面冒上来,在他们稍一松劲的工夫里,终于有人翻进了城头,与他们展开了近身的肉搏。

    都说蒙人最善于骑射,但就这里的守军来看,他们近身作战的能力那也是极其可怕的,虽然守军在兵力上要超过对手,但在场面上,尤其是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