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面具之后-第19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好!就这么办!”艾妮说完,就带着一些人马,高高兴兴地走了。有作为,才有存在的价值,艾妮当然要好好表现一番。
数日后,地点终于确定下来了,是艾妮发现的地方。之所以用着个地点,是因为这里距离峡谷比较近,还有水元素比较活跃,当然也有安瑞的一些想法在里面,什么想法?自己想去……
既然地点确定下来,当然要立刻挖井。安瑞吩咐士卒立刻行动,可是挖了两三米就没办法继续挖下去了,因为距离地面不到三十厘米以下就都是沙子,再挖下去,士兵就会被坍塌下来的沙子活埋了。
怎么办?安瑞和梅隆多等人商量过,却毫无办法。这里以前是沙漠,赫尔帝国也曾经数次想要在这里挖井,可都是因为同样的情况失败了。
怎么办?安瑞也有些为难,打井,他也不会。就是在地球上,他也没有这方面的经验。忽然安瑞眼前一亮,没吃到肥猪肉,还没看见肥猪走吗?地球上一些井,都是用水泥管加固四周的。
安瑞有了主意。说道:“今天就到这里,我们应该制造点水泥管,以后再来。”
“水泥管?”所有的人都愣了,他们不知道安瑞说的是什么。
安瑞解释道:“就是用钢筋混凝土作成的管子。”
“钢筋混凝土!?”附近的人都懵了,那是什么东西?
“就是用水泥,混合了沙子,碎石……”安瑞还在解释,可是忽然他明白过来,自己又犯了个错误,在这个世界,水泥还没被发明呢!
不过安瑞有办法,安卡拉山脉有的是石灰石,它们正是水泥的原材料。既然这个世界没有,那么我就自己制造!
说做就做,安瑞立刻传下命令,建造窑厂,开采石灰石,一时间忙得不可开交。建造大水泥厂,是不行了,不过土法炼制水泥,安瑞还勉强。经过多次试验,水泥终于炼制出来了,毕竟是条件不好,质量嘛——也就差强人意。不过,足够了!
人虽然不少,毕竟生产力低下。一个多月后,几十个水泥管才制造出来。这些水泥管都是直径一米五,高也是一米五。之所以是这样,是因为在一米五直径内,一个单兵可以轻松挖掘,大小也已经接近极限,再大,运输和制造都非常困难。
“当!当!”梅隆多用手敲击着钢筋混凝土的管子,现在的梅隆多满脸的敬佩,对安瑞说道:“大人,我算是服了您了,这样的东西您也能造得出来!要是用这家伙建造城墙,我敢说,没人能攻得破!”
安瑞高兴地说:“好主意!咱们以后的城墙就用它了!”
梅隆多笑了,没想到自己随便一说,总督大人就采纳了。
艾妮在一旁看着梅隆多一脸崇拜的样子,心里想:“你才看见多少啊?这才冰山一角而已,本小姐当初就是被他不断的花样,把心偷了去的……”
现在的艾妮,简直就是爱死安瑞了。一位众人崇拜的英雄、充满正义感的真正汉子、足智多谋的帅才、拥有无限潜力的魔法师、深不可测的武技高手……在艾妮的内心里,安瑞的头衔不断地增加,或者说安瑞的头上满是光环。艾妮知道自己彻底沉沦了,无法自拔!以后的日子,如果没有安瑞,艾妮不敢想下去……
第四十三章 蔷薇品牌
挖井的工作又开始了,在安瑞的指导下,士兵们把水泥管平放在地上,然后跳进去,在水泥管内的范围里开始挖掘。挖掘出的泥土和沙石,被运到了远处,渐渐地水泥管自己就在慢慢下沉,很快就与地面平行了。
安瑞命令,把另外的水泥管放在上面,按预先留好的接口对好。如此这般,井在一点点地加深,很快沙土就扔不上来了。安瑞又在上面安了一个滑轮,用绳子把一只筐送了下去,再把挖出的沙子装出来。
井在不断地加深,由于井下地方狭小,进展很慢,不过这种方法很安全,不会照成塌方。虽说这里水元素比较活跃,也是相对而言,看来水源距离地面很深,用的绳子也越来越长……
“嗯,应该制造一个辘轳了。”安瑞想着。安瑞想到这,忽然笑了,看起来又一件新发明要在这里诞生了。安瑞心里有无限的骄傲,地球上一些常见的东东,到这里都是了不起的发明。没办法,这是安瑞的优势。作为地球人,安瑞有很多优越感,地球,唉!地球……
辘轳被安上了井口,这又引起了不小的轰动,很多人都来看这件新鲜玩意。现在所有人对这位年轻的总督大人都无比地崇拜,看人那脑袋……咋长地呢?……
挖到三十余米。井终于出水了,而且水源充足,水质甘洌。所有人都在欢呼,再也不用每天奔波百余里,去打水了。有了水源,一切都好办了,驻军,没问题。建造城池,当然也没问题!
就在这时,梅隆多忽然喊道:“诸位,静一静!”等大家安静下来,梅隆多接着说:“总督大人,这是这里的第一眼井,关系重大,还是请大人赐予一个名字吧!”
这个提议不错,所有人都表示赞成,大家恭请总督大人赐名。
安瑞看了一眼艾妮,说道:“艾妮妹妹,这个地方是你发现的,我看就叫‘山德拉井’,要不就叫‘艾妮井’,你看行吗?”安瑞这是明显在讨好艾妮。
安瑞的意思艾妮当然明白,不过她怎么会居功呢?于是艾妮说道:“你也别谦虚了,还是你功劳最大,没有你的方法,根本就打不出水来。用姓名冠名,也不恰当,qǐsǔü就用你家族的族徽,我看这井就叫‘蔷薇井’好啦!”
“对!就叫‘蔷薇井’!还是‘蔷薇井’好听!”艾妮的话音刚落,所有人就一致赞成。
井的名字定了下来,梅隆多又命人开凿了一块大石碑,上面雕刻着“蔷薇井”三个大字。至于背面,却不辞劳苦地找到文森学士,专门写了一篇文章,记载了安瑞的事迹,为了讨好安瑞,文森把艾妮寻找水源的事情也写在了上面。毕竟二人的关系,凡是明白一点的就都能看得出来。
这眼井,数百年后依然存在,那时的人们,依然喜欢抚mo着石碑,讲述着安瑞的传奇。
水有了,大军也可以开过来了。井,还要继续挖,一眼井当然不够,有了安瑞的办法,就是一百米深才有水,那也不算什么。很快数眼井被挖掘成功。
水源充足了,城墙的建造也开始了,十余万人一起动手,虽然这个世界工作效率低下,数月后,一座高大雄伟的城关还是出现在众人面前。
城关高二十余米,雄伟高大,把整个刀劈大峡谷堵得严严实实。城墙用的材料是就地开采的大石头,还用安瑞制造的水泥灌浆,坚固之极。大概是这个世界当今最坚实的要塞了吧!
至于城关的名字,这次没有去请教安瑞,“蔷薇关”三个大字已经被雕刻在关口上面了。不仅仅如此,什么“蔷薇窑厂”、“蔷薇水泥”也被纷纷命名,一时间“蔷薇”二字变成时髦用语,蔷薇总督也名满天下了。
城关虽然初成,基础设施还在建设当中,安瑞就已经开始了下一步的计划。首先是留下三万人马,即守关卡,又继续建设营地。
安瑞却率领众人又在建造烽火台了。烽火,也叫烽燧,是中国古代军情报警的一种措施,即敌人白天侵犯时就燃烟(烽),夜间来犯,就点火(燧)以可见的烟气和光亮向各方与上级报警。守台士兵发现敌人来犯时,立即于台上燃起烽火,邻台见到后依样随之,这样敌情便可迅速传递到军事中枢部门。
这个世界以前没有烽火台,传送情报用的是最原始的快马。安瑞对烽火台这种老祖宗留下的遗产,当然要继承发扬下去。
首先安瑞命众人在蔷薇关至镇宛之间,建造了二十几处烽火台。既然继承,当然还要发扬光大。不过方法倒不用安瑞现想,在地球时候电影里面部队联系用的旗语,被安瑞用在了烽火台上。
旗语,安瑞自己并不会,不过难不倒安瑞,只要知道道理就可以了,不就是编造密码吗?简单!安瑞很快就把密码编造成功了,无非是什么动作,代替什么字母,然后再把常用词汇简写就成了。
至于晚上,安瑞没有简单的把旗子变成火把,而是借鉴了二战时用的百叶灯。不过莫尔斯电码安瑞不会,但是二进制密码,安瑞自己随时可以编写。
于是一整套的通讯方式建立了起来,紧急时候,直接点烟火。平常时候,白天用旗语联系,晚上用百叶灯,这比中国古代的烽火台多了许多用处。
一切完成,安瑞开始训练通讯兵,经过十数天训练,通讯兵都能熟悉掌握了安瑞编写的密码。安瑞做了个实验,把通讯兵都派上岗位,安瑞在镇宛给蔷薇关发了个简短的命令,很快就接到蔷薇关方面的反应,从此烽火台正式使用。
当时建造烽火台的时候,梅隆多等众将并不理解,一经使用,众将官欣喜若狂。这种方法太好了,传递讯息的速度极快。现在的众人把安瑞当神一样敬仰。
至于艾妮,她对这些却没有表现出任何惊讶,因为她已经免疫了;安瑞如果不搞出点新花样,艾妮才会惊讶。
众将官的热情被激发了,不用安瑞去动员,立刻就去投入建设烽火台的事业当中。全省都大兴土木,很快连接全省的通讯网建成了。这还不止,这种新的通讯方式,还有逐渐向全国蔓延的趋势。
第四十四章 屯田与外交
镇宛城头,安瑞和梅隆多遥望北方。现在的梅隆多意气风发,望着一个个烽火台,梅隆多不由得感叹道:“总督大人,属下对您真是佩服之极,数百年的隐患,大人一到就解决了。有了蔷薇关,有了烽火台,宛奴再也不足为患了,这回终于可以高枕无忧啦!呵呵!”
梅隆多不是在拍马屁,那不是他的个性,这是有感而发的。宛奴国每到秋天必定来劫掠一番,梅隆多在任的十数年,这几乎成了惯例。梅隆多连年征战,效果甚微,毕竟国门是敞开着的,他毫无办法。可安瑞一到,问题一次搞定,现在的柴塔尔盆地,彻底安全了,梅隆多岂能不感慨?现在的梅隆多对安瑞是尊敬无比,有志不在年高!总督大人神了!
安瑞看了梅隆多一眼,说道:“不能掉以轻心,坚固的城堡都是从内部攻破的,要想真正和平,就不能有一刻忘了打仗!只有你强大得可怕,对手才不会打你的主意,居安思危,才是正道。梅隆多将军,士兵地训练还要抓紧。”
梅隆多连忙说:“是!属下遵命!”梅隆多心里不断地念叨:“居安思危,居安思危,大人就是大人,随便一句话,就都是大道理。居安思危,简练而深刻,精辟!”
安瑞接着说道:“全省的兵马仍然由你调动和训练,不过我有个要求,实行精兵政策,那些年老体弱地兵丁,发放安家费用,让他们回家。兵马可以少,但不能不精。”
安瑞对于训练士卒,排兵布阵等等并不在行,既然梅隆多有本事,自然要放权,自己也落得清闲。
梅隆多立刻应道:“是!属下明白!”
安瑞又说道:“还有,从今以后,实行屯田制。”
“屯田制?”这回梅隆多不明白了。
安瑞解释道:“哦,是这样,柴塔尔盆地由于多年战乱,地广人稀。而军队动辄十数万人,人吃马喂,花销甚大,造成西北行省,财政短缺。从今以后,部队闲时开荒种田,一来可以缓解财政压力,二来改善士兵生活水平。这就是所谓‘屯田’。”
屯田,中国汉代就有,汉武帝就曾经使用过,三国时曹操就用它发的家。就是近代,抗日战争时期,三五九旅在南泥湾开荒,也是一时佳话。安瑞怎么能不借鉴呢?
原来如此!梅隆多明白了,连忙说:“属下遵命,总督大人您放心,很快就会行动起来。”
“不过要注意,首先你们还是兵,种田只是副业。我可不希望你们都变成农民,打仗可不是靠锄头的。”安瑞微笑着说道。
“属下谨记,大人还有什么吩咐?”梅隆多接着问。
安瑞说道:“不要那么拘谨,咱们是在商量事情。我想下一步,我们应该对方宛奴了。”
梅隆多眼睛一亮,问道:“大人您要发兵了?”
“发兵?没那个想法,就是想,实力也不够。能自保已经不错了,呵呵!”安瑞笑道,接着又说:“对付宛奴不一定要打仗,他们之所以不断劫掠,就是贪婪。我们可以满足他们,我们可以用大量的金银、珠宝、美食、器皿、衣物等等,和他们交换牛羊、马匹。记住,一定要用奢侈品,然后再教会他们怎么享受,让他们过上安逸的生活。”
“什么?这也叫对付?”梅隆多不理解了。
“当然,他们想要享受,就会大量放养牛羊马匹,草原是有限的,一旦过度放牧,就会沙漠化,到时候连人的生活空间都没有了。另外,就算是草原无限,一个只会享受的民族,还有什么可怕?要用大量奢侈品麻痹他们,当野猪变成家猪的时候,是杀是留,还不是我们说的算?”安瑞解释道。
梅隆多彻底明白了,阴险!太阴险了!……
所有事情都安排妥当了,安瑞又空闲起来。除了修炼,就是每天和艾妮四处视察,或者是出去遛马,出双入对的,日子过得很惬意。
后来地上放不住他们了,安瑞又制作了一只滑翔伞。教会艾妮后,两个人竟然飞到天空中嬉戏起来。这样一来,可以飞了,艾妮当然高兴,安瑞又何尝不是呢?地上的士兵更是羡慕极了,好一对神仙伴侣!
转眼安瑞的总督就已经当一年多了,天渐渐冷了起来。这一天,京城传来老国王驾崩的消息。
安瑞决定回京吊唁,于是会同梅隆多来到总督府。说来好笑,安瑞这个总督大人,在总督府的时间,压根就没超过十天;他一直在柴塔尔盆地指挥兵马,行政上的事情一直由文森打理。
安瑞和梅隆多找到文森,安瑞交代了一下工作,无非是行政方面归文森,军事方面归梅隆多代理,二人要团结合作等等。
对于这些二人没有怎么感到意外,毕竟这些都事一直由二人打理,安瑞只是偶尔干预一下。二人只是说了一些感谢大人信任,一定尽心尽力等等客套话。他们却没想到安瑞这一走就不再回来了,从此西北行省就是他们二人说了算了。
却说安瑞和艾妮,在雷格所率领的一万精兵地保护下,直奔京城。途中经过莱恩特城附近,由于时间紧迫,安瑞没有回家。毕竟回家需要绕一些路,耽误一些时间。如果吊唁的人到了京城,却发现老国王已经出完殡了,那就是笑话了,安瑞可不想被人耻笑,回家,有的是时间。
艾妮可不管这些,国王死了,与她何干?离开家快一年了,当然要回去看看!安瑞无奈之下,只好与艾妮依依惜别,自己带着人马回京城去了。
却说安瑞到了京城,把人马安排在城外驻扎,自己只带几个近卫,入京吊唁去了。国丧期间,虽然知道安瑞入京,也没有什么欢迎仪式。安瑞只身入宫,觐见了安托尼,国丧期间兄弟二人也不好太过亲近,安瑞只是汇报一下西北情况,做点官样文章,然后说一些节哀顺变之类没有营养的话,就告辞出宫了。
安排好众人,安瑞回到了自己的侯爵府,却发现自己在这里根本没有家的感觉。紧接着就是某某爵爷、某某大人前来拜访,都是一些趋炎附势之徒,知道安瑞和安托尼的关系,想来这里巴结一下。
刚开始安瑞还应酬一下,到后来不胜其烦,安瑞只好又回到城外,住到军营里面去了。
第四十五章 比贵族更贵族
老国王终于出殡安葬了,仪式很隆重,场面也庄严肃穆。仪式完成了,大家也去了一块心病,国丧解除了,又可以吃喝玩乐啦!于是,舞照跳,马照跑,一片歌舞升平……
老国王安葬了,安瑞却没有回西北,每天和雷格训练士兵,自己修炼武技魔法。偶尔也进宫看看安托尼。
这一天,安瑞又进宫了,安托尼终于忍不住了,问道:“兄弟,你什么时候回西北?”
安瑞微微一笑,说道:“我压根就没想回去。”
“什么?”安托尼疑惑了问道:“你不回去,西北行省怎么办?那里没有总督怎么行?”
安瑞解释道:“西北行省现在已经安定了,宛奴国也攻不进来了,后顾无忧,我这个总督也早就没事可做了。呵呵!事实上,一个行省应该没有总督,才是道理。”
“嗯?”安托尼疑问地看着安瑞,他知道安瑞标新立异,往往有出人意表的想法。
安瑞接着说道:“总督,权利太大了,而且文武都管辖,这样容易造成独居一方的势力,往往会拥兵自重,不受国家约束。现在的西北行省,文的有文森,可以管理地方政务;武的有梅隆多,管理军事,二人即分工协作,又互不干涉;这样才是最佳方式,我管这叫——军政分家。”安瑞其实是参照地球上,通用方法,这也是前人经验。
安托尼点了点头,说:“不错,这个方法不错,那么你呢?”
安瑞说道:“我当然要辞去总督职务,从现在开始,西北行省不设立总督一职。我这是在西北树立了一个样板,以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