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暧昧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明心宝鉴-第12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三纲(纲:封建礼教所提倡的人与人之间的道德标准。):君为臣纲,父为子纲,夫为妇纲。   
  译文:   
  第十二章 立教篇 共十七条   
  孔子说:〃立身处世有礼义而以孝敬为根本。丧葬祭祀有礼制而以哀悼为根本。打仗布阵有功业而以勇敢为根本。治理政事有规律而以农业为根本。领导国家有方法而以繁育后代为根本。发财有一定时机而以努力为根本。〃   
  《景行录》说:〃治理政务之要旨,叫公正清廉。成就家业之要诀,叫节俭勤劳。〃   
  读书是起家之根本,遵循事理是保家之根本,勤俭是治理家业之根本,和顺是整治家庭之根本。   
  勤劳是致富之根本,节俭是致富之源头。   
  《孔子三计图》说:〃一生的计划安排在于勤奋,一年的计划安排在于春天,一天的计划安排在于早晨。幼小时候不学习,老了以后就没什么知识。春天如果不耕种,秋天就没有收成的希望。早晨如果不早起,一天就办不成什么事。〃   
  《性理书》上说:〃五种礼教的条目是:父子要有亲情,君臣要有礼义,夫妻要有分别,老幼要有秩序,朋友要有诚信。〃   
  古灵陈先生担任仙居县令,教诲百姓说:〃凡我百姓,当父亲的要仁义母亲要慈爱,哥哥要友爱弟弟要恭顺。儿子要孝敬妇人要顺从,夫妻之间要有恩义,男女要有分别,子弟要学习,乡亲之间要有礼节。贫困患难时,亲戚要互相救助;遇婚姻死丧,邻里要相互帮助。在农业上不要懒惰,不要做盗贼,不要学赌博,不要好斗打官司,不要仗强凌弱,不要以恶欺善,不要借富吞贫。行人要让路,耕种者要让田畔,头发花白者不于路上负重行走,这样,礼义之风便会形成了。〃   
  《性理书》上说:〃教育人,培养他的向善之心,其恶性自然消弭。治理百姓的人,引导百姓恭敬谦让则争强好斗自然止息。〃   
  《礼记》上说:〃做君主的到仁爱为止,做父亲的到慈爱为止,做儿子的到孝敬为止,做朋友的到诚信为止,做弟弟的到尊敬为止,国家间交往到诚信为止。如果遵循这些方法,那么治理政事就可以条理分明了。〃   
  王蠋说:〃忠臣不会侍奉两个君主,贞烈妇女不会嫁给两个丈夫。〃   
  王通说:〃治理官吏赶不上公平重要,遇到钱财之事没有比廉洁重要的。〃   
  《说苑》上说:〃治理国家像弹琴一样,管理家政像执鞭赶马。〃   
  孝敬应当尽力,忠诚应该连性命都不顾。   
  女子要钦慕贞洁,男人要效仿才能优秀之士。   
  张思叔座右铭说:〃凡是说话一定要忠实诚信,凡是做事一定要笃诚恭敬。饮食一定要注意节度,字画一定要工整。容貌一定要端庄,衣帽穿着一定要整齐严肃。步伐一定要安详自如,住家独处一定要端正清静。做事一定要从谋划开始,说话一定要考虑行为。日常道德一定要坚持,承诺一定要兑现。看到善事就像自己所为,看到恶事就像自己患病一样。总计这十四条,我都尚未深入省思。写下来放在座角,从早至晚都把它视为对自己的警戒。〃   
  范益谦的座右铭:〃第一不议朝廷的利害关系,边境急报和官吏任免;第二不议州县官员的长短得失;第三不议众人作为的过错罪恶;第四不议仕途上官吏的趋炎附势;第五不议财物利益的多少厌恶贫穷追求富有;第六不议狎戏轻慢评论女色;第七不议求人找物硬索酒食。〃又写道:〃别人附上的书信,不可以拆看或扣压。和人并排而坐,不可偷看别人私信。凡到别人家里,不可偷看别人写的文字。凡是借人东西,不可损坏不还。凡吃东西,不可挑挑拣拣。与人共处,不可只顾自己方便。别人富贵,既不可感叹羡慕也不要诋毁中伤。但凡以上这几件事,如果有人违背原则,就足以看出他的居心不良,对于潜心修养大有害处,因此写下来警戒自己。〃   
  周武王问姜太公说:〃人活在世上,为什么会有贵贱贫富之不同,想听听您的说法。〃姜太公回答:〃富贵就像圣人的道德,都是由于天命。富有者在使用财物上有节度,不富者家里有十种偷懒。〃武王问:〃什么是十种偷懒?〃太公回答:〃时令成熟却不去收成是第一种偷懒;收成屯积不了是第二种偷懒;没事点灯睡觉是第三种偷懒;慵懒不耕种是第四种;不下气力与工夫是第五种;专门行窃为害是第六种;养儿蓄女太多是第七种;白天睡觉懒起是第八种;贪杯纵欲是第九种;嫉妒他人是第十种。〃武王问:〃家里没有这十种偷懒,还不富有的是怎么回事?〃太公回答:〃这样的人家必有三种耗损。〃武王问:〃什么叫作三种耗损?〃太公回答:〃仓库漏雨潮湿却不遮盖,让老鼠鸟雀乱吃一气是第一种耗损;播种收成错过时节是第二种;抛撒米谷使之脏污跌价是第三种。〃武王问:〃家里没有这三种耗损,还不富有的是为什么?〃太公回答:〃那样的人家必有一过错二失误三痴愚四不足五忤逆六不祥七奴从八下贱九愚蠢十固执。自己招致祸患,并非上天降下灾殃。〃武王说:〃全都希望听您讲讲。〃太公回答:〃生了男儿却不教育训诲是第一种过错;婴幼小孩不加教育是第二种失误;刚迎娶新娘时不加教诲是第三种痴愚;还没说话就先笑是第四种过失;不赡养父母是第五种忤逆;夜里裸身起床是第六种不祥;喜欢拉他人的弓是第七种奴从;爱骑他人马是第八种下贱;喝别人酒还要劝别人喝是第九种愚蠢;吃别人的饭还要指使朋友是第十种固执。〃武王说:〃够了,这些话真是太对了。〃       
。▲虹▲QIAO书吧▲  
第44节:立教篇(3)       
  三纲指的是:君主是臣子的纲,父亲是子女的纲,丈夫是妻子的纲。   
  治政篇 第十三 凡二十二条   
  明道先生曰:〃一介之士,苟存心于爱物,于人必有所济。〃   
  唐太宗御制:〃上有麾之,中有乘之,下有附之。币帛衣之,仓廪食之,尔俸尔禄,民膏民脂。下民易虐,上苍难欺。〃   
  《童蒙训》(宋吕本中撰,三卷。是书为其家塾训课之本,所记有师友遗闻及立身处世读书仕宦之要。)曰:〃当官之法,唯有三事:曰清,曰慎,曰勤。知此三者,则知所以持身矣。〃   
  当官者,必以暴怒为戒。事有不可,当详处之,必无不当。若先暴怒,只能自害,岂能害人。   
  事君如事亲,事官长如事兄。与同僚如家人,待群吏如奴仆。爱百姓如妻子,处国事如家事。然后能尽吾之心,如有毫末不至,皆吾心有所未尽也。   
  或问:〃薄,佐令者也。薄所欲为,令或不从,奈何?〃伊川先生曰:〃当以诚意动之。今令与薄不和,只是争私意。令是邑之长,若能以事父兄之道事之,过则归己,善则唯恐不归于令,积此诚意,岂有不动得人?〃   
  凡异色人,皆不宜与之相接。巫祝尼媪之类,尤宜罢绝,要以清心省事为本。   
  刘安礼问临民。明道先生曰:〃使民各得输其情。〃问御史。曰:〃正己以格物。〃   
  韩魏公(韩琦'1008…1075',宋相州安阳人,被封魏国公。)问明道先生。说:〃立朝大概前面路子放教宽,若窄时,异日和自家无转侧处。〃   
  子曰:〃不教而杀谓之虐,不戒视成谓之暴,慢令致期谓之贼。〃   
  举直错诸枉,能使枉者直。   
  举直错诸枉,则民服。举枉错诸直,则民不服。   
  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   
  言忠信,行笃敬,虽蛮貊之邦行矣。言不忠信,行不笃敬,虽州里行乎哉?!   
  子贡曰:〃位尊者,德不可薄。官大者,政不可欺。〃   
  子谓子产有君子之道四焉:其行己也恭,其事上也敬,其养民也惠,其使民也义。   
  子张问仁于孔子。子曰:〃恭则不侮,宽则得众,信则人任焉。敏则有功,惠则足以使人。〃   
  子曰:〃君子惠而不费,劳而不怨,欲而不贪,泰而不骄,威而不猛。〃   
  孟子曰:〃责难于君谓之恭,陈善闭邪谓之敬,吾君不能谓之贼。〃   
  《书》云:〃木以绳直,君以谏正。〃   
  《抱朴子》(晋葛洪自号抱朴子,并以名其书。)曰:〃迎斧钺而敢谏,投鼎镬而尽言,此谓忠臣也。〃   
  忠臣不怕死,怕死不忠臣。   
  顾东桥先生座侧铭:〃言行拟之古人则德业进,功名付之天命则心事闲。报应会及子孙则治政公,受享虑及疾病则费用俭。〃   
  先儒曰:〃处事不可不斩捷,存心不可不宽舒,待己不可不严明,与人不可不和气。〃   
  二眉曙青朱先生曰:〃居位临民现宰官者,必非无因,每见仕途上人都认自家是某官某宦,不知自家就是救世的活佛。有功者赏,有过者罚。除害安民,慈惠多方,只是一个恰好,不可太过不及。果能为人父母公祖,使地方老幼男女个个得所,化成极乐世界,家家供俸,人人顶礼,官也做了,佛也成了,何等心安,何等快捷,较之面壁修行,云壤万仞矣!〃   
  译文:   
  第十三章 治政篇 共二十二条   
  程颢先生说:〃一个人,如果能用心爱惜财物,对于他人定会有所帮助。〃   
  唐太宗御制:〃上头有人指挥,中间就会有人乘机而上,下头就会有人附和。供给你钱财布帛,国家仓库养着你,你的一切俸禄,都是民脂民膏。底层百姓好欺虐,上天却难欺瞒。〃   
  《童蒙训》说:〃当官的方法,只有三件事:清廉、谨慎、勤劳。知道了这三项,就知道怎样安身了。〃   
  当官之人,一定要戒暴怒。事情有不妥,应当详尽了解处理,定无不当之处。如果先就暴怒不已,只会害了自己,怎会害到别人?   
  侍奉君主如同双亲,侍奉官长如同兄长。与同僚相处如家里人,对待吏属如奴仆。爱护百姓如妻小,处理国务如家事。这样做就能竭尽自己的心意,如果还有一丝一毫没做到位的地方,那都是因为我的内心有未尽力之处。       
。▲虹▲QIAO书吧▲  
第45节:治政篇       
  有人问:〃县薄,是辅佐县令的。县薄想做的,县令有时并不听从,该怎么办呢?〃伊川先生回答:〃应当以诚意来感动他。如今县令与县薄不和,只是出于私心。县令是一县之长,如果能以侍奉父兄的方式侍奉他,有了过错都归于自己,有了好事就惟恐不归功于县令。保持这一份诚意,哪还有感动不了的人呢?〃   
  凡是异样种类的人,都不宜和他们来往。巫祝尼姑之类的,应该断绝联系,一切要以清心省事为本。   
  刘安礼询问治理百姓之事。程颢先生回答:〃让百姓各自都能表达自己的心情。〃又询问御史的职责。回答:〃端正自己的行为来研究事情。〃   
  韩琦询问程颢先生。说:〃一个王朝建立时大都前面的路子都要放宽教化,如果管得太紧,他日会让自家没有可转身的地方。〃   
  孔子说:〃不教化他,一旦犯法就把他杀了,这叫做虐杀。不训诫他就要求成功,这叫做残暴。命令下晚了却要求准时完成,这就叫害人。〃   
  提拔正直的人,把他们安置在邪恶的人之上,就能使邪恶的人也变得正直起来。   
  提拔正直的人,把他们安置在邪恶的人之上,百姓就会服从;提拔邪恶之人,把他们安置在正直的人之上,百姓就不会服从。   
  自身行为端正,不用下令就能得到执行。自身行为不端正,即使下令百姓也不听从。   
  言语上忠诚守信,行为上诚笃恭敬,即使在蛮野之国也能得到贯彻执行。言语不忠诚守信,行为不诚笃恭敬,即便是在州县之内,能得以通行无阻吗?   
  子贡说:〃地位尊贵之人,德行不能薄弱。官职大的人,施政不能欺人。〃   
  孔子认为子产拥有君子的道德表现为四个方面:他对自身举止要求恭谨,侍奉上级要求尊敬,养育百姓要求普施恩德,使唤百姓要求遵守道义。   
  子张向孔子请教仁。孔子回答:〃恭敬就不会后悔,宽厚就能团结众人,守信则人人信任。聪敏就会取得功劳,给人恩惠就能指挥他人。〃   
  孔子说:〃君子给人恩惠却不耗费;让百姓劳作,百姓却不怨恨;有欲望却不贪婪;神情安详而不傲慢;态度威严却不凶猛。〃   
  孟子说:〃要求君主去做艰难的事不断向善这就叫做恭顺,对君主陈述善事规避邪恶就叫做敬重,我君主做不到就叫做败坏政治。〃   
  《尚书》说:〃木头借助绳墨来取直,君主借助劝谏来正己。〃   
  《抱朴子》说:〃直面刀斧之灾而敢于进谏,被投进热锅之中还能说出自己的正确意见,这样的人就叫做忠臣。〃   
  忠臣不怕死,怕死就不是忠臣。   
  顾东桥先生座右铭:〃言行举止总跟古人相比道德修养就能不断进步,功名利禄听凭天意安排则内心清静。考虑到报应会延及子孙治国执政就会公正公平,接受进贡享品顾虑到患病受罪日常花费就会节俭。〃   
  前辈儒士说:〃处理事情不能不斩钉截铁,居心不能不宽舒大度,对待自己不能不严明,与人相处不能不和气。〃   
  二眉曙青朱先生说:〃占着一定地位当官治民之人,一定不会没有因由。每每遇到仕途上的人都把自家认作是某某官职,却不知道自己其实就是救世的活佛。有功劳者给予奖赏,有过错者予以惩罚。除去祸害安抚百姓,慈爱施恩,都要求做到刚刚好,不能太过头了也不能没做够。果真能做百姓的父母祖宗,使地方上的男女老幼个个都能各得其所,将人间变成极乐世界,家家供奉,人人顶礼膜拜,这样子官也做了,佛也修炼成了,该是多么的心安理得,多么的迅捷啊,与面壁苦修相比,简直就是天壤之别!〃   
  治家篇 第十四 凡十六条   
  司马温公曰:〃凡诸卑幼,事无大小,毋得专行,必咨禀于家长。〃   
  勤俭常丰,至老不穷。   
  待客不可不丰,治家不可不俭。   
  有钱常备无钱日,安乐须防病患时。   
  健奴无礼,娇儿无孝。   
  教妇初来,教子婴孩。   
  太公曰:〃痴人畏妇,贤妇敬夫。〃   
  凡使奴仆,先问饥寒。   
  时时防火发,夜夜防贼来。       
▲BOOK。▲虫工▲木桥▲书吧▲  
第46节:治家篇(1)       
  子孝双亲乐,家和万事成。   
  《景行录》云:〃观朝夕之早晏,可以识人家之兴替。〃   
  司马温公曰:〃凡议婚姻,先须察其婿与妇之性行及家法何如,勿苟慕其富贵。婿苟贤矣,今虽贫贱,安知异时不富贵乎?苟为不肖,今虽富盛,安知异时不贫贱乎?妇者,家之所由盛衰也。苟慕一时之富贵而娶之,彼挟其富贵,鲜有不轻其夫而傲其舅姑,养成骄妬之性,异日为患,庸有极乎?假使因妇财以致富,依妇势以取贵,苟有丈夫之志气者,能无愧乎?〃   
  安定胡先生(即胡瑗'993…1059':北宋初学者、教育家。学者称安定先生。)曰:〃嫁女必须胜吾家者。胜吾家者,则女之事夫,必钦必戒。娶妇必须不若吾家者。不若吾家者,则妇之事舅姑,必执妇道。〃   
  男大不婚,如劣马无缰;女长不嫁,如私盐犯首。   
  文中子曰:〃婚娶而论财,夷虏之道也。〃   
  司马温公曰:〃凡为家长,必谨守礼法,以御群子弟及家众,分之以职,授之以事,而责其成功。制财用之节,量入以为出,称家之有无,以给上下之衣食及吉凶之费,皆有品节,而莫不均一。裁省冗费,禁止奢华,常须稍存赢余,以备不虞。〃   
  顾东桥先生曰:〃厚费以多营,不若省事以守俭。〃   
  先儒云:〃待客当洁不当丰,不惟不能继,亦非所以惜福。〃   
  二眉曙青朱先生曰:〃主人为一家观瞻。我能勤,众何敢惰?我能公,众何敢私?我既美衣美食,众何可受饥寒?我既男婚女嫁,仆婢须令得所。一夫一妇,天下之正道。孤阴寡阳,人间之缺陷。无子不敢不娶,有子多妾何为?或娶妾久而无出者,恐负彼青春,未免闺怨,又当及时为之觅良配而成室家。免了多少孽冤,解却多少缠缚。至于精气渐衰,年华渐迈者,对青镜而自生愁叹,尚问娇柔悦汝乎?知得岁月有限,黄金买我不出,美色窥我不见也。〃   
  创业艰难,守者不易。前人用尽心力无非为儿孙计,后人深加体贴,不惟保全见在,益复广大门庭。不肖之子,视一切如土芥,弃之惟恐不速,甚至家无立锥,游手好闲,甘为人下而不知自耻,良可悼与!与其求人甚难,追悔不及,莫若慎之孑始,克勤克俭,早图万全之策。   
  译文:   
  第十四章 治家篇 共十六条   
  司马光先生说:〃凡是一切年幼者,无论事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