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暧昧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贞观大名人-第386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本章完)

第997章 初提航海() 
    贞观十九年年中,阿拉伯帝国再一次东侵,不过这一次东侵的规模较小,更类似于打家劫舍,有点像之前薛延陀人的做法,几万人闯入安西都护府界内分散开来,各自抢掠,等到安西都护府士兵赶到的时候,他们已经跑的没边了。

    如此无赖的行径,让朝廷感到头疼不已。由于不清楚对方的军事实力,且路途实在是遥远,因此朝廷也不能轻易派兵西征。只能加强防守,从长计议。

    陈飞趁机向李世民上书下西洋计划,向李世民描绘了海上丝绸之路,并且将改进的司南上贡给李世民。有了这款司南,就不怕船只在海上不辨东西。

    现在陆上的丝绸之路不通,李世民对海上的丝绸之路产生了极大的兴趣,详细询问了陈飞一些细节。

    陈飞见李世民来了兴趣,二话不说将他从【宝箱系统】里得到的宝船图纸展示给李世民看。

    而且他曾经几次派出商队出发去往西域,对西域的风土人情十分了解,凭借【宝箱系统】的查询,和这辈子去过西域的人的描述,他硬是画出了欧亚非大陆的版图。并且将现存的国家都标注在上面。

    李世民看到这幅地图的时候,真的震惊了。在他的概念里,出了大唐国界再往西去,那里都是蛮夷不说,地界也应该不大。没想到陈飞的地图上,虽然大唐确实是是最强大的国家,但疆域却是这片大陆的一角,还有大片的疆土等着他去开拓。

    外面的世界,比李世民想象的要精彩的多!尽管他已经不再年轻,但是心中对征服的渴望从来都没有退却过。

    秦皇汉武?我李世民,已经创造出了一个比你们更辉煌的盛世,接下来,我要去征服更遥远的地方!创造更传奇的神话!

    “子诚!你说的都是真的嘛?可没有欺骗朕?“

    陈飞看到李世民眼睛掩饰不住的征服欲,就知道现在李世民心里已经动摇了,只需要他再轻轻一推……

    “陛下,臣对天发誓,今日所说的一切都是真的!大唐的外面还有更旷阔的天地,而且那些地方居住的都是不开化的民族,物产资源却极其丰富,只要征服了他们,才算是征服了天下!”

    “好!朕信你!”

    陈飞还来不及欢喜,李世民的态度却又来了一个大转折:“不过……虽然这几年收成不错,国库充足,但是边境时有战争发生,国库随时有可能需要调动。建造一艘宝船需要的钱粮不是一个小数目,何况还是需要大规模制造宝船,恐怕朝中的一些大臣不会同意。“

    陈飞……说了半天都是废话,原来这最后一句才是关键:要的钱太多,朝中大臣不同意,等于没用!

    “这个……陛下,出海也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准备好的,如果计划真的要执行,我们还需要招募水军训练,寻找会造船的工匠。所以此事不必着急,我们大可以徐徐图之。“

    “徐徐图之?呵呵,朕老咯,再等下去也不知道要等几年,还有没有朕能看得到那一天。子诚啊。“

    “臣在。“

    “朕许诺,先拨钱粮,造出三艘宝船,如何说服那些大臣,就看你的了。“

    陈飞心中狂喜,应允道:“臣…遵旨!”

    他抬头的时候,忽然看到李世民头上的白发,又想到历史上李世民逝世的时间,不知道怎么的,鼻子一阵酸楚。

    生死离别虽是人间百态,但是伤心也同样避免不了。不知道什么时候开始,陈飞已经将他看作是自己的长辈。想到几年以后……他就感到一阵难过。历史上像李世民这样开明的皇帝真的不多,能穿越到他所治下的唐朝,真的是自己的幸运。

    李世民瞥见陈飞发愣,顿时不悦的哼了一声。“小子,你在想什么呢?”

    陈飞赶紧回过神来,摇摇头道:“臣,失仪,还请陛下赎罪。”

    “罢了罢了,朕没那么小心眼,走吧,去你府上,看看朕的两个小外甥。”提起陈飞的两个孩子,李世民露出了喜爱的笑容,他对这两个孩子实在是喜爱的紧。欢喜程度甚至超过了对自己一些儿女的喜爱。

    陈飞刚配李世民走到门口,忽然一道倩影快速跑了过来,一眨眼就扑到了李世民的怀里撒娇道:”父皇!父皇!你要去哪里?明达也要去!”

    李世民摸摸李明达的小脑袋笑道,“哈哈!明达别闹,父皇要去你姐姐府上看看玉儿仙儿。”

    一听要去看玉儿仙儿,李明达顿时一蹦老高:“父皇父皇!我也要去我也要去!玉儿仙儿已经会说话了,上次仙儿还叫我姐姐!”

    “胡闹!”李世民在李明达小鼻子上刮了一记,责怪道:“你比仙儿打了一个辈分,怎么可以教她叫你姐姐?乱了辈了。”

    “不嘛,我比仙儿打不了几岁,就要叫姐姐。”李明达在李世民怀里不断撒娇,李世民没辙,只有应了这个宝贝女儿。

    陈飞打量了一下李明达,嗯,小丫头已经八岁了,标标准准的小萝莉一枚,而且从小到现在就没长残过,还是那么漂亮,可以看得出来将来也必然是个大美人,

    最最重要的是,几年前她大病一场,服下陈飞呈上的,加上孙老神医的救治,她的病好了许多,一直到现在都没听说过再犯气疾,似乎已经被治愈了。在那以后,陈飞也偷偷给李明达吃过几次,看来这玩意还真的有效果,指不定她的气疾已经彻底好了。

    历史上李明达只活到了十二岁,就因为身体虚弱,疾病多发早夭了。李世民也因为失去爱女伤心过度,一病不起,不久后也撒手仙去。

    这一世,因为陈飞和【宝箱系统】的出现,或许会改变这一历史结局。看到他们父女俩小手拉大手欢快的走在一起,陈飞忽然感到心情无比放松,就好像……造了十四级浮屠?

    (本章完)

第998章 “跨步”() 
    帝王开口,一言九鼎。李世民果然说话算话,从陈府回来以后,当天晚上他就召集长孙无忌,房玄龄等宰相,商业海上丝绸之路的事情,并让陈飞向他们描绘了异域风情。

    次日,朝堂上就初步通过了打造海上丝绸之路的提议。

    贞观十九年年末,冬天飘落第一片雪花的时候,座落在扬州的江南造船厂正式完工,明年春天,将会有第一批木材运送过来,同时,会大批量招募船工,开始建造宝船。

    不管怎么说,海上丝绸之路计划算是踏出了第一步,陈飞相信,只要这第一步迈得顺利,大唐帝国的航海时代必定会来临!

    当然了,那都是以后的事情了,船厂才刚刚建造完毕,等道舰队成行还不知道要到什么时候。现在他要做的还是努力推动大唐的工业水准。

    没有错,这段时间陈飞惊喜的发现大唐有从农耕社会过渡到工业社会的迹象!

    虽然说踏入工业社会的标志是蒸汽机的出现,现在陈飞也不会造什么蒸汽机。但是,大唐的手工业是越来越发达了。

    随着地瓜,玉米,土豆等高产量的作物在全国推广,新品种的杂交水稻取得实质性的突破,大唐的百姓再也不用为粮食发愁。

    粮食产量过剩,不为粮食发愁,农民也不满足于天天过着种地的日子。尤其是陈记创办起来的一座座加工作坊,听说里面的工人薪水都非常可观,弄的外面的人心痒痒,不少人都拼命的托关系,想到里面去工作。

    那些在作坊里工作,拿着可观薪水的人迅速富裕起来。他们拿着赚来的工钱,去酒肆或者去市场消费,带动了其他产业的消费。

    其他产业效益上来了,自然也是想学着陈记的样子,想让自己的生意做大,因此也效仿陈记,开办作坊,扩大市场等等。这就吸引了许多进不了陈记的农民到他们这里来就业,他们也获得了相对可观的收入。当然,没有陈记那么高的薪水。

    就像是一个循环,大唐的商业和农业相互依存在一起,滚雪球般越扩越大。那些小的私人作坊,像是雨后春笋一般冒了出来,尤其是长安城周边,几乎成了小作坊的天下。小一点的作坊里有四五个工人,大一点的有十几个工人。

    虽然与后世的工厂根本没法比,但这已经是一个极大的进步,陈飞相信,只要能保持这样的势头发展下去,大唐必然会提前踏入工业社会。

    而且陈飞开的图书馆里面不仅仅开设了识字课程,相应地还有算法课程,他更是用【宝箱系统】查询到了许多有关物理化学的知识,编辑成书,放在图书馆内。

    虽然大唐现在还是流行文学,但是他也惊喜的发现,同样有不少人会对这些书感兴趣,抱着物理或者化学书本看的津津有味。相信这样发展下去,工业社会的来临真的不久了。

    陈飞之所以那么在意工业社会的到来,最主要的还是因为他是一个现代人,知道工业社会的到来对大唐,对这个世界意味着什么!

    尤其是现在的欧洲还处于连吃饭都成问题的贫穷时期,农业社会都只能说是刚刚开始,大唐却在这个时候“duang”的一下买入工业社会了,你们还怎么和我们玩?找虐嘛?来来来!老子让你一只手!

    前世的中国之所以有那么一段悲情的黑暗历史,正是因为欧洲已经进入了高度发达的工业社会,而满清政府还固步自封,沉浸在农业大国的美梦里不可自拔。

    实际上呢?连农业大国都是统治者自己幻想出来的!百姓们被剥削的连饭都吃不饱,何谈农业大国?简直就是一个笑话!

    现在陈飞就是要在大唐国力强盛的时候,将大唐推入工业社会,这样,就不用担心将来欧洲列强的侵略。反过来说,到时候谁欺负谁还不一定呢!他们的宝船已经在建造了,相信要不了多久就能坐着宝船,沿着海岸线出发,弄的不好还能在欧洲搞几块殖民地,简直美滋滋。

    当然了,在此之前,大唐必须有一个麻烦要解决——西突厥和阿拉伯帝国。

    自从大唐加强了西域的守军以后,阿拉伯帝国发现想要抢劫大唐是越来越困难了,这个邻居比他想象的还要强大,军事实力甚至远超于他。

    在接连碰壁,折损了将士之后,他们也知道了大唐的厉害,深知道两国之间还不宜爆发大规模的冲突,因此他们留下一部分军队化作土匪继续小规模的抢劫丝绸之路上的商人,另一边,他们与西突厥联手,意图攻占已经衰落的罗马帝国以及其他的小国。

    虽然阿拉伯帝国对大唐边境的袭扰少了,但是陈飞却清楚的知道,如果任其发展下去,阿拉伯帝国和西突厥必定会成为今后大唐最头疼的麻烦。

    前世的历史上,阿拉伯帝国曾与大唐帝国爆发了一次大规模的战役,最后唐军因为遭遇盟友的背叛,腹背受敌,不敌阿拉伯帝国,导致大败,直接丧失了对安西都护府的控制。

    这一世,既然陈飞已经预料了阿拉伯帝国的野心,又怎么会允许他们这么嚣张呢?

    斟酌许久以后,陈飞在前往丝绸之路的商队中安插了探子,意图搞清楚阿拉伯帝国的动向。

    年末的时候,他接到了探子的回报:阿拉伯帝国与西突厥一起忙于西边的战事,国内的青壮几乎都参与到西边的战争中去了。

    收到消息,陈飞立马向李世民禀报。李世民对这则消息也是非常的重视,在第二天的早朝上询问大臣们的意见。过半的大臣觉得有必要给阿拉伯帝国一点教训,如果能打到他们灭国最好。

    现在国库粮草充足,完全可以支撑起一场大规模的战事,李世民当即下令,调用关中三万将士,安西都护府,北庭都护府各两万将士,共七万士兵,向阿拉伯帝国发起一次试探性的进攻!

    战争,又一次拉开了帷幕!

    (本章完)

第999章 失利() 
    大唐真的太强了!在这个年代,唐朝绝对是站在食物链最顶端的存在。他一发怒,周边所有的国家都要抖三抖。

    侵扰丝绸之路上的阿拉伯帝国军队最先得到大唐要西征的消息。随后,西突厥也受到了消息。

    当远在欧洲发动侵落战争的两国首脑得知消息以后,大唐的军队已经开赴到了安西都护府。

    北庭都护府为唐军提供了优良的战马,这一支西征的军队绝大部分由骑兵组成。步兵也都是乘坐马车,因此行军的速度相当的快。在这年代差不多相当于乘坐了高速列车。

    阿拉伯帝国和西突厥得知大唐要西征的时候,连忙从欧洲回撤兵力,因为他们知道唐军的战斗力不是开玩笑的。尤其是西突厥,他们早就领教过唐军的巅峰战斗力——绝对不是安西都护府这些新招募来的士兵可以比较的!如果不赶紧回撤的话,搞得不好他们会被灭国的!

    阿拉伯帝国的统治者虽然没有西突厥那么惊慌,不过他们也知道事情非同小可,一支拥有七万人的军队绝对不是好惹的。因此他们不得不放弃大好的进攻趋势,转而回国准备防御大唐的这次进攻。

    贞观二十年春,大唐七万雄兵与西突厥,阿拉伯帝国在三国边境遭遇。

    人数上,大唐不占优势,敌人联合起来的数量足足是唐军的两倍!但是面对两倍于他们的敌军,大唐士兵无所畏惧。

    一场场胜仗让这些士兵心中有一股无敌的信念:大唐,必胜!

    三国军队遭遇,战争一触即发。大唐占据高地,五十门大炮一字排开,首先向敌人发出了怒吼。

    大炮经过几代改良,综合了弗朗机炮的快,红夷大炮的威力,且新一代的大炮全都是“火炮”。顾名思义,就是打出去会爆炸的那一种。

    原来的实心球大炮适合攻城战用,遭遇战反而是个累赘,所以这次战争没有带上。

    阿拉伯军队和西突厥军队还在二里之外就遭遇了大唐猛烈的炮火攻击,最要命的是,这些炮弹居然会爆炸!

    这让两支军队大吃一惊,急忙下令停止进攻,后撤三十里不敢往前。

    唐军也没有急功冒进,敌人的主力没有损失多少,己方人数远少于对方,而且大炮搬动起来又不那么容易,如果半路遭遇到敌人的偷袭,很有可能损失惨重,因此唐军见到敌人后撤并未理会,只是管自己安营扎寨,稳固坚守这片高地。

    这让两国联军很是蛋疼,有种无计可施的挫败感。

    不过战争在僵持的第三天出现了转机!第三天开始,边境忽然刮起了西北风!而大唐所在的营地,正好在下风口!

    阿拉伯帝国和西突厥所在的地方多荒漠,尤其是春季,更是大风刮起风沙的时候,唐军无疑遇到了一个致命的难题,风沙吹的他们睁不开眼睛,根本看不清敌人方向的动静。这种天气,敌人有很大的可能顺着风沙摸上来偷袭,对唐军非常不利。

    唐军西征的主将依旧是李勣,李世民屡次对李勣委以重任也不是没有道理。要论打仗最稳打稳扎的,非李勣莫属,当他发现天气异常的时候,当即就下令撤军,并且提前转移大炮,霹雳火等重要武器,免得落入敌人的手里。

    就在风沙刮起来以后不到一个时辰的时间里,联军十四万大军就在风沙的掩护下杀到了唐军的营地。

    好在唐军早已经后撤,他们扑了个空,钻了个空营。两国联军的将领气的大骂不已。

    因为风沙一吹,吹掉了唐军后撤的痕迹,他们无法精确追寻,只好分散兵力,往多个方向追寻。

    一个时辰以后,东南部的某个部队回报,他们发现了唐军的踪迹。联军将领看到现在风沙并未停止,趁热打铁,收拢部队,朝着发现的踪迹一路追寻下去。

    中午时分,两军在风沙中遭遇。唐军仓促迎敌,阵型未成,就被十四万联军从三个方向切入分割,顿时乱了阵脚,吃了一个大亏。

    且风沙吹眼睛,看不清敌人,根本没法应战。

    关键时候,李勣充分发挥了他名将的水准,即使遭遇如此不利的情况,他依旧沉着冷静,指挥军队突破重围,杀出一条血路,顺利摆脱敌人。

    幸运的是,在最开始遭遇风沙撤退的时候,李勣让大炮,霹雳火等重要武器从另一个方向后撤,一直没有被敌人发现。如果这批武器落在敌人手里的话,根本无法想象会发生什么!没有被他们发现,也算是不幸中的万幸。

    战后清点,唐军遭遇偷袭,损失了近万余士兵,实力大损,且士气大跌。

    一向无敌的唐军,第一次在战场上遭遇这么大的失利!

    如此大的损失,不可不上报,可以想象,战报传到长安的时候,李世民会有多么的生气!

    唐军遭此战败,足足往后退了百余里,都快退回到了自己的边境才停下。联军看已经到了唐朝边境,也没有冒然进攻,而且这个时候风沙明显小了许多,有要停止的迹象,没了风沙助力,他们也不敢随意进攻唐军。

    虽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1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