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暧昧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贞观大名人-第283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这只能说明一点,唐王对我们的态度非常不好,所以导致下面的大臣也不敢对我们友好,这不是一个好信号啊!”有人忧虑道。

    话一出口,不少使臣都面色灰败。不得不承认,刚才那人说的就是实情,而且众人心中都有一个非常不好的预感,似乎唐王。。。会对他们的国家做出一些举动,这令这些使臣内心喘喘不安。

    “或许还没到最坏的时候。”鞠智昌目光闪烁,似乎还有底牌没有亮出。

    大家都希冀的望着鞠智昌,“小王子,还请说明,我等实在是走投无路。”

    鞠智昌环视了众人一眼,随后低沉道:“在这之前,我必须要确认一点,大家都在同一条船上,一齐进退,否则,别怪我翻脸不认人!”

    使臣们相互看了一眼,觉得鞠智昌不像是在说大话,于是如同抓住了救命稻草一般几乎没怎么考虑就答应了他。

    “我等与殿下同进退,还请殿下明示。”

    鞠智昌看了眼众人,见无人反对以后轻笑:“口头答应不算,我等立下字据为盟,一荣俱荣,一损俱损!”

    “这。。。”说到立字据,有不少人犹豫,不过想到现在也没有什么特别好的办法,心一横,豁出去了,提笔在盟约上签了名字。

    鞠智昌看到大家都已经签字,嘴角露出了一丝笑意。“好!既然大家都这么爽快,我也给大家说一个好消息,今晚我约了唐朝当今太子殿下,半个时辰后他就过来!”

    “什么!居然是太子殿下!”

    “天呐!这是怎么做到的?我昨日去拜访一个礼部的小侍郎都不肯见我!”

    “不可思议!小王子殿下果然有手段!”

    听闻太子要来,屋内的人纷纷炸开了锅,这对他们来说实在是一个爆炸性的消息。

    “呵呵呵,大家不要激动,我约太子殿下出来也是付出一定代价的,不过这对我们现在面临的困境来说并不算什么。我也给大家稍稍透露一下,太子殿下需要我们给出的一份承诺,大家只要能一齐站在太子殿下的立场上,他就有办法替我们解决危机!”

    “这个不是问题!我与太子殿下同进退!”

    “对!我们都签过盟书了,我们同进退!”

    “同进退!同进退!”一行人快速达成了一致,事实上,目前的情形也不得不让他们达成一致。

    众人在屋内紧张忐忑的苦等了半个时辰,终于外面有人来报,唐朝太子殿下到来。

    听闻这个消息,屋内几乎所有的人都站起来,向外迎去。现在李承乾在这些人眼中,就是所谓的救命稻草!所有人都想死死抓住他!

    片刻之后,李承乾在宦官的搀扶下,面色倨傲的出现在各个使臣面前。脸在烛火的照映下忽明忽暗,阴沉沉的盯着众人。。。。。。。

    新年真的到了,新年第一天天气很不错,也希望大家心情和天气一样红红火火哈哈

    (本章完)

第722章 夜会使臣() 
    李承乾来了,承载着众人的希望来了。不过他的脸色并不怎么好看,带点倨傲,带点阴沉,还带着一丝不屑,似乎过来一趟很“勉为其难”。

    他走入屋内,在众人的行礼声中一屁股坐在椅子上,随意的挥挥手,示意他们平身。

    “孤今日冒着风险过来,就像知晓一件事,尔等可以代表你们的国家吗?”

    使臣们面面相觑,不明白李承乾葫芦里卖的是什么药。不过既然能代表自己的国家出使大唐,他们还是有权力代表自己的国家做出一些决定,否则也不会派他们出来。

    “殿下放心,吾等可以代表自己的家国。”使臣们谦卑道。

    “好,如此甚好,孤也不废话,就问你一句,能否代表各自的国家支持孤?若是不行,一切免谈,孤也不必浪费时间!”

    原来李承乾是来拉盟友的!使臣们哪个不是人精,一瞬间就猜透了李承乾的心思。

    对于太子和魏王夺嫡的事情他们自然清楚,既然李承乾是打着这个算盘来这里的,那么他们也必须要做出抉择,是支持太子,还是支持魏王?

    似乎没有什么好多想的,既然太子殿下都来了,只要不是傻子,自然知道该怎么选择。

    而且在这些小国眼里,支持太子无疑是一项非常不错的政治投资。虽然魏王有望取代太子,但是在李世民没有下诏改变太子之位之前,魏王一直都只是“有望”而已,李承乾才是稳稳坐稳太子之位的。

    和未来的储君搞好关系,非常有利将来国家的发展,或许这个决定会给自己的国家带来无尽的好处!

    “回殿下,臣代表高昌国,愿与太子殿下同进退!”鞠智昌反应很快,第一个站出来表忠心。

    有人带头,自然有人跟上。

    “殿下,臣代表龟兹,愿与太子殿下同进退!”

    “殿下,臣代表姑墨国,愿与天子殿下同进退!”又有几个国家站出来表忠心。

    剩下的人也不再犹豫,站出来一齐道:“回殿下!臣等皆愿意与殿下共进退!”

    “哈哈!好!好!”到现在,李承乾阴沉的脸上终于露出了笑容。

    “既然诸位愿意与孤共进退,那么孤也不能亏待了各位,放心,孤会在父皇面前为尔等说话的。不过,尔等必须答应一些条件!”

    鞠智昌上前一步,恭敬道:“太子殿下请说!”

    “父皇对尔等进攻边境的事情非常不满意,现在还余怒未消,孤甚至听说,父皇还有意处兵西域。。。。。。。”说到这里,李承乾故意顿了顿。

    果然,使臣们炸开了锅。“什么?陛下真的有意攻打西域?这。。。这该如何是好?”

    “完了完了!当初就不应该出兵!现在悔之晚矣!”

    “哎!唐军兵锋强盛,我等无力抗衡啊!”使臣们面如死灰,一想到将来自己的国家可能被唐军的铁骑踏平,就焦急的上下乱窜,焦灼无比。

    忽然,他们注意到了李承乾面带微笑,似乎一点都不紧张,不由的狐疑,随后秒懂了李承乾的意思。

    “殿下,还请替我等想想办法!只要陛下不发兵西域,我等愿意出一切代价!”

    “我等愿意付出一切代价!”众人齐声道。

    李承乾微微一笑,“既然诸位愿意付出,那就好说了,我把条件也都带来了,尔等看一下,如果能按照上面的上贡,我可在陛下面前保各位平安。”

    李承乾身边的宦官递上一卷书纸,交由众人阅览。

    大家凑在一起看过以后,脸色渐渐变得难看起来。

    “这。。。太子殿下,这个要求未免。。。未免太高了一点。。。。。。”一个小国的使臣面色难看的开口。

    不少人心有同感,却不敢说,眼巴巴的望着李承乾。他们可没那么雄厚的国力,纸张上的要求万万达不到。

    “呵呵,”李承乾冷笑。“不必担心,孤在上面写的很清楚,小国的付出可以少一点,具体的你们自己看吧。孤清楚尔等国家的实力,这点赔偿还是付得起的。若是连这点赔偿都不愿意付出,怎么能打消陛下复仇的心思?要知道,大唐在西域足足损失了三座城池,至今还没有重建好,百姓依旧流离失所,且不少百姓的父母同胞丧命在尔等的刀剑下,这么一想,我开出的条件还算低的,如果尔等做不到,那孤也无能为力。是赔偿,还是面临我大唐的兵锋,你们自己看着办吧!”

    李承乾撂下这一句话便不再说话,闭着眼,哼着小调调,有节奏的拍打座椅。

    诸国使臣则是面如死灰。李承乾肯定调查过他们的国力,开出的条件刚好死死扣在了他们的底线上。

    负担的起嘛?负担得起!但是一旦这么做了,他们国家的国力会衰退好多年,甚至会发生很多不好的后果。

    但是有选择嘛?没有!不是赔偿就是等着大唐出兵。二选其一。

    相比之下,他们宁可出钱报平安,也不要面对大唐的雄兵。

    财产没了,想办法还能再赚,命没了,就万事皆休了,关于这一点他们还是很想得开的。

    商讨了片刻,最后统一给了李承乾答复:他们愿意接受赔偿,不过还需要和各自国家的君王汇报过。

    对此,李承乾表示无所谓,他只需要一个最终的结果就可以了。既然他的目的已经达到,剩下的他就不着急了。

    “想好了给孤答复!”李承乾丢下这一句话就走了。

    各国使臣在院落里一直待到了天明,期间他们一直在商讨该怎么给自己君王写信提出这些要求,并且能让君王接受。

    忙活了一晚上,终于写好了书信,一个个盯着漆黑的熊猫眼将书信寄出。

    太极宫,李世民寝宫,武才人正在细心的为李世民整理衣冠。一个宦官隔着帘子想李世民汇报情报。

    “乾儿昨日去密会异国使臣了?”李世民听到这个消息以后颇感不悦。

    “朕的态度很明确,底下的大臣也没有一人敢违背朕的态度,乾儿他究竟是为何?”

    武才人在一旁娇笑道:“陛下,臣妾猜想。。。太子殿下是想为陛下争取一些好处。”她故意把好处两个字咬的很重。

    李世民皱了皱眉头,不过什么也没说。。。。。。。

    (本章完)

第723章 动作() 
    李承乾夜间密会西域使臣之后的几天,除了侯君集率军顺利班师回朝以外,朝中并无什么大事传来。

    不仅仅是西域使臣老实了,朝中的大臣似乎也安分了许多,往日朝堂之上一点鸡毛蒜皮的小事都会引得不同派系的大臣争论的热火朝天,而现在大家放佛一夜之间转了性子,哪怕看对方不顺眼,也绝对不会当朝指出来。朝堂之上的气氛一片大好。

    虽然表面上气氛大好,不过私下里却是暗流涌动,争夺不断。

    因为最近李世民将公布一份人事任命的名单,几乎所有人都在盯着这份名单!

    陇右,关内道数座城池被毁,守城官员与将领殊死抵抗,不幸全部遇难。当时全国为之哀恸。

    现在,战事已经过去了两个多月的时间,战争的创伤渐渐的被抹平,毁掉的城池正在快速重建当中,一些损毁的不严重的城池已经可以住人了,百姓正在迁移过去。

    同样的,这些城池将会被委派新的官员,管理城池大大小小,条条框框。并且官员的选拔是现在非常急迫的,因为涉及到这些官员的权利过大,所以这件事一直被拖到了现在,才要正式的下决定,在朝堂上公布。

    全是拥有实权的官位啊!主管一座城池,这是多么令人诱惑的位置啊!就算不是城池的一把手,能被选派上二三把手也是极好的!

    要知道,这个级数的官员基本都是平级调动,很少有从下面提拔上去的,突然凭空多出来这么多官位,自然是令所有人都红了眼,谁都想去争上一争。

    这是权力洗牌的时候,也是朝中所有派系的机会,几乎所有人都盯着李世民手上的那卷圣旨,因为这份圣旨,关乎到了许多人的前途,命运。

    李承乾不断冷笑,这份人事诏书是他起草的,对其中的人事安排最为清楚不过,因此他是在场唯一一个不心急的,也是唯一一个暗自窃喜的。

    李世民看了眼众臣,让万福上前宣念起草的人事诏书。

    这么重要的人事任命当然不会就这么草草的定下来,人员拟出来之后还要经过朝臣商讨,经过三省审核,最终才能下放到吏部,予以执行。

    万福每念一个人的名字,以及对应的岗位,还会念一段此人相对应的功绩。否则光是一个名字,恐怕朝中许多人都不知晓他是谁。

    没念一个人,万福都会顿一顿,如果有人对这个人有意见,可以当场提出来。当然,念完了再提也不是不可以。

    万福一个一个念着,一开始大臣们都默不作声,到后面,有些大臣会提出一些自己的看法,当然,也仅仅是提出看法,并未表示反对。

    因为李世民既然把这份人事任命拿出来了,就代表大体上已经这么定下来了,无非就是小范围内的改动,所谓的宣读也不过是过个场子而已。

    只要三省的尚书们再最后审核一遍,如果没有问题就可以下达任命通知。

    李泰无疑是最紧张的一个,李世民将起草的权利全权下放给李承乾,李泰对这份任命根本插不上话,他害怕李承乾阴他,他这一派系的官员,一个都不给安排。

    不过听到最后,李泰露出了轻松的笑容,关于人事人选上,他这一派与李承乾那一派所占的人员差不多,另外的就是一些中间派,却还有才干能力的人,不存在偏心。

    “料想李承乾也不会在陛下面前做小动作!哼哼!”李泰得意的暗爽,心中一块大石落地,老神在在的站在朝班中不做声响。

    最后,万福宣读完了人事任命,朝中几乎没有大臣持反对意见。

    挑选出来的官员绝对不是李承乾闹着玩写上去的,经过他两个月的调查筛选,最后才落笔写上了这数十人。可以说,每一个都花费了他很大的心血,因此大臣们也极少有意见。

    一切进行的都比较顺利,预料中群臣撕逼的场景也没有出现,这份还算公允的人事任命得到了大家的认可。

    李世民见大家似乎没有太多的意见,将这份任命交给了房玄龄,由他组织去操办。

    本来想让万福宣布有事上奏,无事早退,可就在这个时候,坐在龙椅右侧的李承乾在宦官的搀扶下起来,朝着李世民恭敬的行了一礼,随后笑道:“父皇,儿臣有事要奏!”

    “哦?”李世民目光一阵闪烁,似乎料到了什么,“乾儿坐在位置上说吧。”

    李承乾赶紧又行了一礼,随后坐到了位置上。

    “父皇,儿臣所言之事,与西域各国使臣有关。”

    李承乾说出这句话,顿时在朝堂上引发了不小的骚动。大家都知道李世民对西域各国恨之入骨,这段时间一直冷落他们,却谁也没想到,站出来打破这个僵局的竟然是李承乾,当朝的太子殿下。

    “恩,乾儿想说何事?”

    李承乾微微一笑,道:“父皇,四个月前,西域三十六国组成联盟来犯西域疆土,导致数座城池被毁,百姓家破人亡,死伤不计其数,数万精锐士兵战死沙场。此乃国恨,不得不报!”顿了顿,李承乾语气忽然变化,“但是,战事停歇之后,西域各国纷纷派遣使臣入长安告罪,态度诚恳,且携带赔偿而来,儿臣以为,我大唐乃是泱泱大国,应当自有泱泱大国的气度,让各国使臣吃过闭门羹之后,应当准许他们觐见,以免落天下人的口舌!”

    “哼!”李承乾刚说完,下面就有人冷哼一声,魏王李泰一派的一个官员站了出来,行礼过后冷声道:“太子殿下此言差矣,西域诸国犯我疆土,造成巨大的损失,难道我们就这么轻易的原谅他们?教那些因此丧命的百姓如何?教那些为国捐躯的勇士如何?岂不是太便宜他们了?”

    这位官员说完,又有一个官员站出来说道:“太子殿下某非是认为我等没有大国的气概?”

    这话说的有点严重,等于把李世民也囊括进去了,因此听到这话在场的所有人都暗叹这人是不是疯了。

    李承乾冷笑,反问了两人一句:“可若是不让这些使臣觐见,难道西域的事情就这么一直拖下去?造成的损失谁来承担?你们来嘛?你们有这个实力,敢当朝立誓嘛?若是不行,就不要装作大义凛然的样子站出来!”

    两人语塞,说不出口。李承乾转而对李世民说道:“父皇,儿臣以为,西域的事情不能再拖下去了,是时候该提出条件了。大唐所遭受的损失,该让西域众国都还回来!”

    (本章完)

第724章 争(上)() 
    今日的朝会似乎进行的特别晚,已经日上三竿,居然还没有结束。站在殿外的值守武士纷纷感动啊奇怪。

    寻常朝会的时间在半个时辰到一个半时辰之间,很少超过两个时辰,如今李世民等人都在殿内开了三个时辰的朝会,而且似乎还没有停止的迹象。

    李世民没有说话,李承乾也没有说话,底下的群臣确实你一句我一句的炸开了锅。

    有人赞同李承乾的话,觉得事情拖了这么久,是该让西域的使臣出面,给大家一个答复。

    自然也有人反对,他们认为对西域各国的“惩罚”还不够,冷战还应当继续进行,要让西域的使臣们吃尽苦头才好。

    当然,还有不少大臣保持中立的态度,不发表任何意见。但凡这类人,不是中立派,就是老奸巨猾之辈。

    如同程咬金,尉迟恭,长孙无忌,房玄龄等人,一个个老神在在站在自己的位置上,一句话也不说,半阖着眼,好似大家吵吵闹闹的事情与他们没有任何关系。

    李治站在朝班的最前面,好奇的打量大臣们的撕逼,听到或者看到有意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1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