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暧昧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红楼同人)红楼之鸿鹄人-第26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这段师徒关系在两家半带算计,半带真心的情况下,自然而然地形成了,也算得上是皆大欢喜。林如海看了看史鸿拿过来的平常的功课,也是颇为满意,史鸿明显是勤奋型的,字在这个年纪,也算得上出彩,诗词略显中规中矩,不过也算得上可以。其实前朝跟本朝,也没出过什么特别突出的诗人,有那么几个,诗词也只能说是比同辈人强上一些,比起唐宋那会儿诗词的辉煌,不知道差到哪里去了。史鸿基础很好,林如海如今也没有太多精力,全力培养出一个学生来了,史鸿这样的,只需要略加点拨便可,他也明白,史鼎之所以要史鸿拜师,主要还是希望让史鸿得到文官阶层的认可,自己身后无人,既然希望史家能帮忙照应女儿,自然要投桃报李。

    林如海在史家待到下午太阳快要西沉的时候才离去,临走又嘱咐史鸿不得懈怠了功课,到了休沐日,便带着这段时间做的文章去林府给他点评,史鸿自然点头答应了,又一直送到林如海的马车拐了弯,这才转身回了家。

    史鼎心情很好:“如海是个信人,既然收了你所弟子,自然便会帮你打算,为父总算心放下大半了!”

    “父亲费心为儿子打算,儿子实在是惭愧!”史鸿心中暗叹,不管是上辈子还是这辈子,为了儿子的前程,两个父亲都在尽自己最大的努力。

    史鼎笑道:“傻小子,为父就你一个儿子,你也不是跟你三叔家的堂哥一样扶不上墙的稀泥,我不为你打算,为谁打算呢!不过,为父暂时也只能做到这一步了,以后的路,还得你自己走,要是你有个探花做先生,将来却连个进士也考不上,那才叫贻笑大方呢!”

    “儿子定不会辜负了父亲的期望!”史鸿诚挚地说道。

    “你一向是个有主意的,自己心里有数就好!”史鼎欣慰道。


第 52 章

    既然拜了师;史鸿自然不会浪费这个机会,经常会往林府过去。史鸿是个会做的;嘴巴也甜,也时常会有些小东西孝敬,虽说不值多少钱,却是心意。林如海也很尽心;他本就是世家子弟;除了读书之外,别的上面也很有一套,除了教导史鸿八股诗文之外;也会教他赏鉴古玩字画什么的。史家一家子多半是粗;琴棋书画里头;史鸿也就是书法还拿得出手,围棋上辈子也就是网上混了个业余水准,画也就是上辈子谈恋爱的时候,学了点素描还有那种漫画的画法,别的那是半点不懂的。

    这会儿就能看出林如海的博学多才来了,家简直就是那种除了生孩子不会,什么都会的全才,不过他也不要求史鸿一下子就恶补成高手,只需要懂得一二,会看会听,能说出点门道来就是了,史鸿科举是为了做官,又不是真的要追求什么风雅,这些东西,感兴趣的话,可以慢慢练,不感兴趣的话,知道一点也就成了。按照史鸿的理解,这些算是敲门砖,证明是文学青年,而不是土鳖,有了证明,那就一切都好说了。

    史鸿很快就上了手,不过他除了对下棋还算有兴趣之外,弹琴画画什么的,实是缺少这个天赋,林如海干脆直接教他如何赏鉴品评,这些其实是不需要自己也精通的,就像是那些美食家,也没几个真的是高级厨师一样。

    林如海对史鸿尽心尽力,史家那边很快也给林如海带来了好消息,虽说史鼎秦夫他们不明白,为什么林如海宁可大费周章给自己的女儿找教养嬷嬷,却不直接续个弦,不过秦夫还是尽力自己的圈子里面打探,有没有合适的选。

    秦夫运气好,居然真的很快找着了一个。

    说起来这事跟林如海掀开来的盐政上的事情也有关系,这案子说句捅破了天也不为过,不光是江南那边,好些个盐商直接就被抄家灭族,让国库很是充实了一番,一干涉案的官员,运气好的,不过是夺职罚银,运气不好的,虽说不曾牵扯到九族,也有好些个官员丢了脑袋,还连累了家,家产被查抄,男丁被流放,女眷直接就进了教坊司,可以说是几代都翻不了身来。

    除了江南之外,京城也有不少官员被连累,几个官职相对较小的处罚得比较严厉,官职高一些的,圣上担心引起反弹,便做足了宽宏大量的样子,一部分被贬职外放,一部分被夺职罚银,就直接将事情给了了。

    这几个官职比较高的家,都是够得上选秀的门槛的,自然有女儿的,就要请一两个教养嬷嬷回来教导,如今被贬官去职,只要当今位,估摸着这辈子都没有多少起复的希望了,自然,选秀的事情也就泡了汤。

    秦夫看重的就是其中那一家陆家的教养嬷嬷,那嬷嬷姓周,据说当年是太上皇后身边伺候过的女官,出宫的时候都三十出头了,想要嫁也难,她干脆便自梳做了嬷嬷。陆家其实也算不上是几个王爷的,他原本是故义忠亲王的,只是义忠亲王坏了事,陆家就比较尴尬,他们家没有参与过义忠亲王谋反的事情,偏偏,太上皇和圣上对他们家都不是那么信得过。陆家因为下一代也不怎么出色,无奈之下,便打着将女儿送进宫,好向当今表示投诚的意思,这才费了不知道多少心思,才请到了周嬷嬷,结果还不到一年呢,就因为盐政的时期,被圣上趁机给贬了职,从原本的从二品,一下子变成了五品,还被外放了,这辈子还不知道能不能再回京呢!自然,选秀的打算也黄了。周嬷嬷本来也是顺天府这边的,自然不会跟着陆家走,陆家自然不能阻拦。

    要不是周嬷嬷之前是陆家供奉的,很多家有些忌讳犹豫,以周嬷嬷伺候过太上皇后这份履历,早就一大堆上门了,这才让秦夫抓住了机会。林如海也说过,林黛玉是不会去参加选秀的,因此便不需要忌讳太多,秦夫一边命给林家传了消息,一边就先去了周嬷嬷那里打探她的意愿去了。

    林如海很快也打听到了周嬷嬷的底细,当下便拍了板,秦夫那边才传了话,便让大管家媳妇带了礼物过去延请。条件也很优厚,说实话,从宫里出来的很少会还想再回宫里去,要不是当初陆家花了大笔的银子,买通了周嬷嬷的父兄,周嬷嬷其实也是不乐意去教导待选秀女的。林家就好很多,很干脆就说,自家姑娘只需要教导一些际往来、内宅理事的功夫,如果周嬷嬷愿意留下来的话,林家也愿意为周嬷嬷养老送终。

    最后一个条件,周嬷嬷很是心动,即便是像她这样的教养嬷嬷,也是不可能一直做到老的,她如今也已经快四十了,家里几个兄弟简直是吸血的蚂蝗,成天就是惦记着她手上的钱,这会儿对她还算不错,等她将来没钱了,第一个翻脸的就是他们。周嬷嬷也就没有再做考虑,直接就应了下来。

    林黛玉有了教养嬷嬷,林如海的心一下子放了下来,脸上的神情都轻松了许多,贾家那边也没什么理由老是上门要接林黛玉过去了,林如海直接来了一句,孝期未过,不宜出门,便将史太君的千般理由给噎了回去。

    而因为史家与林家的几番来往,后宅也建立了相对密切的联系,林黛玉虽说不好出门,林家没个正经当家的女主,又是孝期,秦夫也不可能经常带着女儿上门。不过,史湘霓却很快跟林黛玉结成了闺蜜,她们之前贾家就有过往来,互相之间也留下了不错的印象。林黛玉又听林如海说过,史家林如海回京的事情上出了不少力气,史家也是亲戚,秦夫对林黛玉也算是亲厚,林黛玉不是不知道感恩的,林家这边安定下来之后,就周嬷嬷的指点下,往林家送了四色针线过去。如今史湘雯出嫁,史湘霓一个家也有些寂寞,史湘云如今已经处黑名单上,秦夫一点也不愿意自己的女儿跟那个有些搞不清楚状况的侄女扯上关系,史湘雪又是庶女,受到的教育自然远远不如史湘霓,性子也显得懦弱,倒是跟贾家的迎春有些相似,史湘霓跟她没多少共同语言。因此,当秦夫说到她可以跟林黛玉互相往来的时候,史湘霓自然便顺势开始于林黛玉进行书信等方面的交流,偶尔也会去林家那边作一次客。

    史湘霓比林黛玉大一岁多,除了开始学着看帐打理自己小院子里面的事情之外,也喜欢琢磨一些点心方子还有食谱什么的。对于她这样的大家闺秀来说,即便是懂得什么厨艺,自然也不会像厨娘一样亲自动手,无非是动动嘴,站一边指挥罢了,当然,累活是下干,成果是她的。史湘霓这上面居然颇有一点天份,因此,经常搞出一些卖相味道都挺不错的糕点,一部分自家吃,一些就送到林家给林黛玉。礼尚往来,林黛玉也会将自家做的一些扬州风味的点心回赠过去,除此之外,两还会互赠一些小针线,如络子荷包之类的。

    闺阁女儿家平常活动范围有限,史湘霓平常也就是跟着秦夫出去走走,这会儿天气开始炎热起来,一般的家招待女眷,也不会选这个时候,除非有什么特殊情况,比如说生日什么的,因此,史湘霓如今也只能待家里,跟林黛玉通信,交换一些闺阁的诗词,说一些日常琐事。短短两三个月,两之间差点就没将对方当做亲姐妹了。林黛玉贾家那边的时候,迎春是个寡言少语的,探春因为王夫的关系,明里暗里表示林黛玉是外,惜春还很小,同样不是什么活泼开朗的性子,虽说是正经的表姐妹,林黛玉却并未体会过多少姐妹之情,如今跟史湘霓虽说少有见面的时候,但是史湘霓性子单纯开朗,而且跟林黛玉的交往中,很是体会到了姐姐的感觉,因此,对林黛玉更是多有照顾,两很快就热络得跟从小一起长大的亲姐妹一样,亲姐妹还有红脸的时候呢,她们却一直很是亲热。

    对此,两家的家长都是乐见其成。尤其是林如海,林黛玉太过多愁善感,正需要有个活泼开朗的小姐妹陪伴她,好让她不要老想着些不高兴的事情,放开胸怀。别说林黛玉先天不足,调养期间,若是心情不好,忧思多虑都会影响身体康复,就算是个健康,也没有家长真的喜欢看到自家孩子愁眉苦脸的。而秦夫也想着史湘霓一个家太寂寞,有个合得来的小姐妹,还是亲戚,自然是最好不过。

    史鸿却是一直没见到林黛玉,这也是正常的时期,林黛玉住内院,史鸿一般却是前院的书房周围活动,自然是没有相遇的条件。

    史鸿如今也很少会想到是否要见见那位有名的*妃子,他如今忙得很,八月份就要乡试了,离现不过两三个月时间,正是需要考前突击的时候,哪里有空胡思乱想呢!


第 53 章

    史鸿有些郁闷;贾宝玉这小子以前看着不像是愣头青啊;居然大街上就拦住了他,差点直接就开口问林妹妹怎么样了!

    史鸿深觉自己就不该出门,这会儿已经是夏天,如今李约的长辈都不长安了,李约一个;算起来也是山中无老虎;猴子称大王;之前贪凉;用多了冰;结果受凉了,上吐下泻,不得不家休养;史鸿从家里带了点新鲜的瓜果,骑着马就上门探病,结果回来的路上,就遇上了贾宝玉。

    贾宝玉也不知道出来干什么的,这大热天的,居然也大街上耗着,他眼睛还很好,远远地就看见了史鸿,当时就跑过来打招呼,史鸿不得不下了马,才寒暄了两句,就听贾宝玉那里说道:“鸿表哥如今是林姑父的学生,听说经常去林府请教的,可曾见过林妹妹……”

    史鸿当场就快觉得喘不过气来了,他强撑着笑容:“这大街上太晒了,表弟身子一向有些弱,可不能中暑了,要不,咱们找个酒楼慢慢说?”

    贾宝玉连忙点头答应了,贾宝玉来的地方自然不会差,正好附近就有一家叫做“松鹤楼”的酒楼,史鸿出来的时候,也没将心砚带上,这会儿只得将自己的马交给酒楼的跑堂,让他将马牵去吃草,然后便与贾宝玉一起上了二楼,也没要什么包厢,将贾宝玉带着的几个小厮打发到了楼下吃茶,就一个比较偏僻的角落坐了下来,随便叫了几样点心小菜,又要了一壶茶,这会儿其实还不到中午,酒楼里也没什么,省掉了史鸿不少心思,免得叫什么听见了,毁了林黛玉的闺誉。

    贾宝玉遇上林黛玉的事情,简直就像是小脑失常一样,一点也看不出什么大家公子的风范了,那里坐立不安,殷切地看着史鸿。

    史鸿叹了口气,开口道:“虽说常去老师那里,可是,毕竟是外男,哪里能进内院,见到师妹呢,倒是妹妹与师妹交情甚笃,听妹妹说,师妹如今父女团圆,生活顺心,自然是很好的!”

    贾宝玉简直跟听不懂话似的,有些失魂落魄地自言自语起来:“林妹妹怎么会呢,林姑父最是严厉不过,不许她出门,连与二姐姐三妹妹她们都不肯见……”

    史鸿脸色一下子阴沉下来,厉声道:“表弟,姑母的孝期还没结束呢,师妹闭门守孝,也是应有之意,老师只有师妹一女,做什么事情,自然是为了师妹着想。若真的是对师妹好,这些不着调的话,就不要再说了!”

    贾宝玉从没见过史鸿这般疾言厉色,吓了一跳,就听史鸿说道:“时间不早了,想必姑祖母他们也等表弟回去,也该走了!”

    史鸿直接下楼结了帐,便叫跑堂牵来了自己的马,骑马回去了。

    一直到史鸿到了家,脸上神情依旧不那么好看,秦夫见状,连忙问道:“鸿儿不是去看望李家公子了吗?莫非李家公子……”

    史鸿赶紧摆摆手,说道:“不是李兄的事情,李兄只是染了点风寒,已经好多了!只是,路上遇上了姑祖母家的宝玉,被他拉着说了几句不知所谓的话,所以有些动气罢了!”

    秦夫皱了皱眉,说句老实话,贾宝玉虽说长得不差,但是各家亲戚里面,多半是拿贾宝玉当做笑话看的。贾家一家子觉得贾宝玉如何如何来历不凡,将来定然前途光明,哪怕是贾政,嘴里骂着贾宝玉,心里对这个儿子还是存着希望的,有期望才会失望呢,看他经常骂贾环了吗?贾环各方面还不如贾宝玉呢!

    偏偏贾宝玉长到十几岁了,文不成武不就,跟那些纨绔子弟的差别大概就是那些纨绔子弟喜欢外面玩,贾宝玉却是个宅男,老大一把年纪,还赖内宅不肯动弹。

    秦夫这会儿听说贾宝玉居然找上了史鸿,立刻警惕起来,自家孩子可不能被带坏了,连忙问道:“他说什么了?”

    史鸿将事情一说,然后抱怨起来:“表弟也不知道是个什么想法,大街上就胡乱嚷嚷,亏得他还算有分寸,没有把师妹的闺名也叫出来,要不然,有心听了,还不知道要编排出什么来呢!就算没有,街面上也是有认识表弟的的,再一说姓林的妹妹,岂不是稍一思量便知道了!万一叫拿来说嘴,怎么跟老师交代呢!”

    秦夫也是眉头一皱,不过还是安慰道:“放心吧,后来不是处理得挺好吗,表弟的性子,也该知道一二的,以后少理会他便是,至于表姑爷那边,回头上门解释一下便是!表姑爷不是不明理的,不会责怪的!”

    史鸿点了点头:“儿子明白!”说到这里,史鸿又想起一事:“听说朝廷有意让老师主持这一科乡试呢,若真是如此,这段时日,儿子就得避嫌,不去老师府上了!”

    “可是真的?”秦夫自然明白主持乡试的意义,尤其还是顺天府的乡试,她惊喜道,“老爷说得果然不错,表姑爷的确简圣心呢!”

    朝廷的旨意还没有下来,史鸿还是趁着这个机会先上门拜会了一次,跟以往一样,先将自己做的文章给林如海看了,林如海点评了一番,又说起以前科举的一些名次比较高的文章,进行对比,然后才说道:“科举一事,除了才学,更是要看运道!前朝有六次落榜,第七次却能高中一甲,难道是他第七次的时候才学突飞猛进吗,无非是时来运转而已!出身史家,说占了便宜也占了便宜,起码等闲科场上一些龌龊的事情,没敢扯到身上,但是哪怕父亲再受圣上看重,毕竟是武将出身,因此,难免也会被挑剔!入国子监却是一步好棋,起码与国子监中的生员都能说的上话,听说,国子监里面那些博士助教对观感还不错,也算弥补了出身上的缺憾!不过,最终还是得看科举的成绩,不要想着投机取巧,琢磨考官的喜好,乡试会试不比童生试,除了主考,还有副主考呢,尤其前面几名,都是需要主考与副主考一起议定名次的,若是考卷上出现了明显的讨好某的倾向,着了痕迹,反而叫反感,即便不被刷下去,但是鸡蛋里面挑骨头,打下一个档次也是常有的!”

    史鸿仔细听着林如海总结出来的经验,这些算是如林家这样的走科举出仕的家的不传之秘了,若是史鸿一直国子监,怕是这辈子都没会告诉他,这会儿林如海肯说,自然是对他抱有极大的期望。

    林如海也得了自己很可能要主考的消息,接下来的时间里面,哪怕试题还没出,也是不该跟考生有什么交流的,因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2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